第一篇:2015年甘肃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四
2015年甘肃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四
时间预计在7月份,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考2015年的甘肃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免费的备考资料,望相关考生及时查看并关注甘肃人事考试网。
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
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
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
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1862年。
1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
1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
1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备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
1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
1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
2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
第二篇: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
欢迎来到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河南公务员考试论坛版块提供河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1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1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1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1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2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第三篇: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1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1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2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 洛克 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内发论的观点。
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
7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
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创造美。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6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助你考试通关,掌握未来】
2011年2月19日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6 10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0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10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0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10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0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
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11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11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11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113、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
114、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的)。
115、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16、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
11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18、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11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2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孔子。121、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22、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赫尔巴特。
12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间接性。
1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白板说
12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12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12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2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
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渐进原则。
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原则。
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谈话法。
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教学)。
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36、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
137、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140、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14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14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4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教学原则)。14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14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授法)。
14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
14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效度。
14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区分度。
14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夸美纽斯。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1862年
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班级授课。
15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15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教学组织形式。
15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
15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57、备课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
158、常见的教案有(讲义式、提纲式和综合式)三种。
15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单一课、综合课)两类。
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课的结构)161、综合课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部分组成。
162、考试的方式有(口试和笔试)两种。
163、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
164、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记分和评语)两种形式。
165、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16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
16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
16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高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169、外部分组包括(能力分组和兴趣分组)两种。
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兴趣)来编班。
1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172、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性)。
1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17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1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7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81、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82、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183、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与世界性)等特点。
184、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构成。
18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过程。
186、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87、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8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8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190、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德育方法)。
19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192、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
193、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194、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
195、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表扬奖励、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能力构成。19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97、“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99、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两难问题)。
200、实际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5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第四篇: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6)
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ttp://edu.21cn.com/kcnet2580/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填空总结(6)
101、师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02、课业及进程是指:课程。
10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10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课程设计。
10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07、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说明部分)。
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11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课程类型)。
11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11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种类型。
113、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种类型。114、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教育目的)。
115、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16、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
11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18、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11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2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孔子。
第五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整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是
2.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各门具体科学则是关于自然界或社会中某些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的科学
C.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各门具体科学则没有这种区分
D.哲学的真理是绝对的,各门具体科学的真理是相对的 正确答案是:B
3.“他说你行,你不行也行;他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的唯物主义 B.唯物的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是
4.在第二次飞跃中必须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
A.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群众
B.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取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D.经过思考作用
正确答案是:B
5.从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来看,()是实现社会主义的 A.必须发展生产力
B.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C.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D.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确答案是:A
6.我国经济发展带动全局的战略重点,是()。
A.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能源和交通发展
B.教育和科学
C.培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与世界经济接轨
正确答案是:A
7.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首次被写入党的正式文献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正确答案是:C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正确答案是:A
9.我国民法是调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特殊主体 B.一般主体
C.平等主体 D.财产主体
正确答案是:C
10.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有代位继承的权利。
A.父母 B.配偶
C.子女 D.兄弟姐妹
正确答案是:C
11.如果数罪中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取()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
A.从重 B.从轻
C.限制加重 D.吸收
正确答案是
12.对于预备犯()。
A.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是:D
1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
A.针对特定的人制定出来具有特定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B.针对不特定的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C.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D.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正确答案是:D
1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
A.针对特定的人制定出来具有特定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B.针对不特定的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C.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D.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出来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正确答案是:C
15.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
A.北京行政学院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
C.中央党校 D.国家行政学院
正确答案是:D
16.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行政首长进行决策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是()。
A.领导本级政府工作
B.召集和主持本级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
C.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D.同工作部门首长负责制以及工作责任制相结合
正确答案是:C
17.在政府权责结构系统中,上下级政府主管同类业务的职能机构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A.领导关系 B.垂直领导关系
C.指导关系 D.协作关系 正确答案是:C 18.撰写规范性文字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说明 B.议论和说明
C.叙述 D.描写
正确答案是:A
19.我国对作品实行()原则,作者在作品完成时即取得著作权,受法律保护。
A.实际履行 B.协作履行
C.先申请 D.自动保护
正确答案是:D
20.应立卷归档的公文是()。
A.具有查考价值的已处理完毕的公文
B.明令撤销的公文
C.秘密公文
D.未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讲话稿
正确答案是:B
21.关于报告,说法错误的是:()。
A.报告可以分为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和答复询问的报告
B.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馈信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为各机关普遍经常使用
C.报告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例如撰写总结报告
D.报告与请求不能结合使用,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求事项 正确答案是:C 22.简报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
A.连续性,大部分简报需连续分期印发
B.明确的针对性
C.简明,简报,贵在“简”
D.快速,有强烈的时间性
正确答案是:B
23.始终做到(),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三个代表”D.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是:C
24.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
A.根本性因素 B.重要性因素
C.决定性因素 D.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是:C
25.2004年6月6日,法国在西部沿海小城阿罗芒什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周年。
A.50 B.55 C.60 D.65
正确答案是:C
26.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参加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第()轮六方会谈于2004年6月23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工作组概念文件,发表了和谈启动以来的第二份《主席声明》。
A.日本 三 B.日本 四 C.澳大利亚 二 D.法国 三
正确答案是:A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
1.意识和人脑的关系表现为()。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承担者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不决定于人脑
C.意识依赖于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能自行产生意识
正确答案是:A,B
2.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是惟一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
A.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它是伟大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
D.它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是:A,B
3.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B.是否承认否定和肯定既对立又统一
C.是否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D.是否承认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是:A,B,C 4.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维,严重损伤的人脑则不能,这说明()。
A.意识依赖于人脑
B.意识依赖于外部世界
C.意识只能来源于健康的人脑
D.意识不一定总是离不开它反映的对象,但一定离不开人脑
正确答案是:A,B
5.一切唯物主义者都主张()。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答案是:A,C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对这个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我们的许多方针、政策和理论还有待于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经受检验,得以补充、修正和提高。”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前进性和曲折性是统一的
正确答案是:A,B,C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我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
B.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生产力不太发达
D.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上百年的较长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是:A,B,C,D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
A.还有第二、第三生产力存在
B.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起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C.现代科学日益成为科学的先导
D.人文社会科学并不重要
正确答案是:B,C
9.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展的新特征有()。
A.两极对抗的结束使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危险大大减少
B.一些世界热点地区开始由激烈冲突逐步向缓和方向过渡
C.在多极格局下,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D.世界和平力量在增长,各国裁军和军控势头不断增强
正确答案是:A,B,C,D
10.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在于()。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客观要求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D.解决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矛盾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A,B,C,D
11.关于社会保障的经济调节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当经济增长时,社会保障开支会随之增多
B.社会保障可以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服务
C.基金式社会保障制度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重视并实行的一种方式
D.减少社会保障开支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现象
正确答案是:B,C,D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正确答案是:B,C,D
13.我国不可能实行同时同步共同富裕的政策,是因为()。
A.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同步富裕是空想
C.劳动者的能力有差别 D.两极分化可以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A,B,C
14.社会保险调节社会经济的功能主要是()。
A.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B.调节社会资源的流向
C.为经济增长筹集资金 D.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
正确答案是:A,C
15.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
A.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B.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尽的职责的行为,并给社会造成了损失
C.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D.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正确答案是:A,B,D
16.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包括()。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效率原则 D.程序公正原则
正确答案是:A,B,C,D
17.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不同的基本原则是()。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
B.人民检察院特定监督
C.被告负举证责任
D.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
正确答案是:A,C,D
18.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的共同点有()。
A.都是行政机关以第三者的身份居间裁断
B.都是作为一种民间活动出现的 C.处理对象都是民事争议
D.都是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权力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A,C
19.对于下列哪些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可作出撤销判决(A.滥用职权 B.超越职权
C.违反法定程序 D.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正确答案是:A,B,C,D
20.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是()。
A.效率原则 B.程序法定原则
C.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D.程序公正原则
正确答案是:A,B,D
21.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是:B,C
2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
A.市场经济
B.公有制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正确答案是:C,D
2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A.国家政权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是:B,C,D
24.在撰写函时,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A.用语讲究礼节,语气委婉得体 B.撰写公函,必须使用正式公函用纸
C.具备正式公函的规范格式,结构完整,用语准确
D.尊称与致意性的词语应经常使用
正确答案是:A,B,C
25.下列公函的标题符合公函格式规范的有:()。
A.国家教委关于批复设立校办企业的函
B.关于将生活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规划的函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有关问题的函
D.关于珲春电厂建设问题的函
正确答案是:B,C,D
26.下列哪些事项必须在会议纪要的正文部分给予记述:()。
A.会议的名称与文种 B.会议的基本情况
C.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发出号召 D.会议讨论与决定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B,D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题0.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哲学史上实现了一次革命变革。()
正确答案是:对
2.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相互包含。()
正确答案是:
3.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有量变必然有质变。()正确答案是:错
4.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于偶然即必然,必然即偶然。()
正确答案是:错
5.肯定包含否定,否定不包含肯定。()
正确答案是:错
本题总分为 0.5 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 0 0.
6.“地理环境决定论”错误地认为地理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生产布局、社会生产产生影响。
正确答案是:对
7.“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正确答案是:对
8.马克思和恩格斯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错
9.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是:对
10.“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
正确答案是:对
11.集权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正确答案是:错
12.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目标是同世界各国人民交朋友。()
正确答案是:错
13.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等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民事关系。()
正确答案是:错
14.毛泽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正确答案是:错
15.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
正确答案是:错
16.把教育和科学摆到经济发展的首位,是邓小平同志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
正确答案是:对
17.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公民具有政治上的行为能力的法定年龄是18岁。()
正确答案是:对
18.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正确答案是:对
19.渎职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正确答案是:错
2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是:错
21.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正确答案是:对
22.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正确答案是:对
本题总分为 0.2 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 0 0.2
2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正确答案是:错
24.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肯定了人的意志和思想动机的作用。()正确答案是:错
25.请示应按机关的隶属关系逐级上报,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报送。()
正确答案是:对
2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领导的指导。()
正确答案是:错
27.报告中不得夹带请求事项,以免影响请求事项的处理。()
正确答案是:对
28.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鼓励每个人都去信仰某种宗教。()
正确答案是:错
29.在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正确答案是:对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正确答案是:错
31.邦联不是国家主体。()
正确答案是:对
32.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公文撰写的时间。()
正确答案是: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7分)
1.2003年7月,某乡人民政府为解决乡机关干部及附近群众饮用水的困难,作出了《关于筹集资金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乡政府所在地的每个企事业单位交纳500元,所有工作人员每人交纳50元,乡政府所在地的甲、乙两村每户交纳40元,作为安装自来水管道的建设基地。甲村个体工商户张某到浙江温州做生意,不知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同年8月15日,张某返回家乡。第二天,乡政府派人送去一份限期在10日交纳40元集资款的书面通知书。张不愿交纳,乡政府说愿意交要交,不愿意交也得交,谁敢违抗乡政府的决定,就将处以罚款。张不服,认为这是违法要求履行义务,于同年9月15日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乡政府让他交40元集资款的决定。
问:①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
②法院是否应当受理?
正确答案是:
1.①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依据其适用范围可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两大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制定行政规范的行为,它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具有普遍拘束力,是针对一类事或一类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件作出的;其二,具有往后连续使用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其特点在于:其一,它仅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有效,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其二,它只对所针对的事件有拘束力,对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并没有效力。某乡人民政府关于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针对乡政府驻地的单位、工作人员及甲、乙两村村民,尽管人数多达数千人,但对象是特定的,也就是说只对上述人有约束力,对其他人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二,该决定只对上述人一次有效,对以后类似事件无效力,因而不能反复适用。可见,乡政府的集资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抽象行政行为。
②既然乡政府的集资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凡是因该决定需要交纳集资款的人,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原告张某是受乡政府集资决定约束的村民,有权向法院起诉。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提起的诉讼。乡政府集资安装自来水管虽然是为了公益事业,但它为公民设定了义务。张某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而向法院起诉,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
另外,乡政府根据集资安装自来水管的决定,向张某发出了限其十日内交纳40元集资款的通知,该通知是乡政府的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为张某设定了义务,因而张某有权提起诉讼。故此,法院应当受理张某的起诉。
本题总分为 7 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2.韩某,19岁。出于好奇心,玩弄小口径步枪。当他见距离100米处有两个小孩在边走边玩时,便想起电影中枪弹打泥土时,把泥土打飞起来的镜头,于是想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有什么感觉和反应。韩即用枪瞄准他们两人中间的空隙击发,当场击中走在后面的小孩的心脏,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在本案中,韩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并指出是哪种故意或过失?
正确答案是:
2.韩某的行为是过失杀人。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理由是:①韩某同被害人素不相识,无冤无仇,并不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且对于死亡结果是没有预见的。②结合本案情况分析,韩某用枪瞄准距离100米处两个小孩中间射击,应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能击中小孩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具有过失。
本题总分为 7 分,请为自己评分:请评分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7
四、论述题(10分)
如何理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函?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正确答案是:
答: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关于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功能和作用的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功能和作用的理论。
关于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于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问题。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总体功能和作用。
(2)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这个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化功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能够通过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调节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社会秩序,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传承和发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还具有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和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其借以滋生的土壤的功能和作用。
凡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具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公文改错(8分)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
全体市民:
据反映得知,近日来本市部分地区有一种令人人心惶惶的传说,称原流行于某国的恶性传染病××热已传入本市,并已造成十几个人死亡。经本市防疫部门证实,这是完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本市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热的病例。经核查证已查明,这一消息源于本市“晨报”二零零四年4月1日的一则“愚人节特快报道”。“本报”这种不顾国情照搬西方文化极不严肃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已给全市人民的稳定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有关部门已对本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待纪律处分的处理。有关单位应汲取这一教训,采取措施以予杜绝。特此通报。
××市人民政府启
二零零四年五月六日
正确答案是:
①标题缺问题;
②不应直接主送市民;
③“传说”一词欠妥;
④文中日期混用;
⑤“本报”一词错用;
⑥发文机关前后矛盾;
⑦作者后的“启”字错用;
⑧“以予”顺序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