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18_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修订后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已经2009年4月30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孟建柱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
辖
第三章
简易程序
第四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现场调查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六节
复核
第五章
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
第四条
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第二章
管
辖
第五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尚未设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
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公安机关火灾事故调查部门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第六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直辖市的区、县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
除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外,其他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
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一)有人员死亡的火灾;
(二)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文物保护单位、邮政和通信、交通枢纽等部门和单位发生的社会影响大的火灾;
(三)具有放火嫌疑的火灾。
第十一条
军事设施发生火灾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调查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部消防局调派火灾事故调查专家协助。
第三章
简易程序
第十二条
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调查程序:
(一)没有人员伤亡的;
(二)直接财产损失轻微的;
(三)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没有异议的;
(四)没有放火嫌疑的。
前款第二项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十三条
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执法身份,说明调查依据;
(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三)查看火灾现场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当场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捺指印后交付当事人。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四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
除依照本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第十五条
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专家组的专家协助调查火灾的,应当出具专家意见。
第十六条
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并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十七条
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第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第二节
现场调查
第十九条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根据调查需要,对发现、扑救火灾人员,熟悉起火场所、部位和生产工艺人员,火灾肇事嫌疑人和被侵害人等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对火灾肇事嫌疑人可以依法传唤。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到火灾现场进行指认。
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条
勘验火灾现场应当遵循火灾现场勘验规则,采取现场照相或者录像、录音,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方法记录现场情况。
对有人员死亡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尸体表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尸体在火灾现场的位置进行调查。
现场勘验笔录应当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现场勘验笔录上注明。现场图应当由制图人、审核人签字。
第二十一条
现场提取痕迹、物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量取痕迹、物品的位置、尺寸,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二)填写火灾痕迹、物品提取清单,由提取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根据调查需要,经负责火灾事故调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现场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字。现场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
(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
(六)其他与现场实验有关的事项。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二十三条
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
有人员死亡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进行尸体检验。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应当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文书,确定死亡原因。
第二十五条
对火灾受伤人员的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由法医进行。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医学伤害鉴定:
(一)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重伤的;
(二)火灾受伤人员要求作鉴定的;
(三)当事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鉴定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
对受损单位和个人提供的由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一)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具有资质、资格;
(二)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盖章签名;
(三)鉴定意见依据是否充分;
(四)鉴定是否存在其他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情形。
对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信。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二十七条
受损单位和个人应当于火灾扑灭之日起七日内向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如实申报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并附有效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
第三十条
对起火原因已经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条
灾害成因的认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情况;
(二)火灾蔓延、损失情况;
(三)与火灾蔓延、损失扩大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事实。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起火原因,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摘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和检验、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移交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处理的依法不予提供,并说明理由。
第六节
复
核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理由和主要证据。
复核申请以一次为限。
第三十六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非火灾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的;
(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
(三)已经复核并作出复核结论的;
(四)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已经受理的;
(五)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其他相关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
第三十七条
原认定机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复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火灾事故调查案卷。
第三十八条
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变动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就火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九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并在七日内送达申请人和原认定机构。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
(三)起火原因、灾害成因认定错误的。
第四十条
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火灾事故认定书。重新调查需要委托检验、鉴定的,原认定机构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原认定机构在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有关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第五章
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涉嫌失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侦查;涉嫌其他犯罪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办理;
(二)涉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调查处理;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三)应当给予处分的,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对经过调查不属于火灾事故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并记录在案。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向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的,应当在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并根据案件需要附下列材料:
(一)案件移送通知书;
(二)案件调查情况;
(三)涉案物品清单;
(四)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检验、鉴定意见以及照相、录像、录音等资料;
(五)其他相关材料。
构成放火罪需要移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处理的,火灾现场应当一并移交。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应当自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十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退回案卷材料。
第四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灾害成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本规定所称“二日”、“五日”、“七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三)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
火灾事故调查中有关回避、证据、调查取证、鉴定等要求,本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15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7号)和2008年3月18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100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直辖市的区、县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
除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外,其他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 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
(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当场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捺指印后交付当事人。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四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 除依照本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第十五条 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专家组的专家协助调查火灾的,应当出具专家意见。
第十六条 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并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十七条 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根据调查需要,经负责火灾事故调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现场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字。现场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
(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
(六)其他与现场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二十三条 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 有人员死亡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
第三十条 对起火原因已经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条 灾害成因的认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情况;
(二)火灾蔓延、损失情况;
(三)与火灾蔓延、损失扩大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事实。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起火原因,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0第三十八条 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变动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就火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九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并在七日内送达申请人和原认定机构。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
(三)起火原因、灾害成因认定错误的。
第四十条 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火灾事故认定书。重新调查需要委托检验、鉴定的,原认定机构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原认定机构在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有关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2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退回案卷材料。
第四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灾害成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本规定所称“二日”、“五日”、“七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三)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 火灾事故调查中有关回避、证据、调查取证、鉴定等要求,本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15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辖和协作 第三章
火灾登记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五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现场勘验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六节
复核 第六章
火灾事故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火灾事故调查,是指消防救援机构按照法定职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相应处理,总结火灾教训的活动。
第四条
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
第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实施火灾事故调查,有权决定下列事项:
(一)封闭火灾现场;(二)现场勘验;(三)使用火灾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场地、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四)询问当事人和相关证人;(五)收集与火灾有关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证据;(六)开展调查实验;(七)委托检验鉴定、认定和评估。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是指消防救援机构实施火灾事故调查的消防干部、消防员。
消防文员可以协助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可以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应急管理部和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
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火灾出具的专家意见,可以作为火灾事故认定的证据。
第九条
消防救援机构调查火灾事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记录设备和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鼓励应用先进的科技装备和先进技术。
第二章
管辖和协作
第十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实施。
第十一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消防救援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二)较大火灾事故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
(三)一般火灾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组织调查重大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
第十二条
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消防救援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消防救援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消防救援机构指定管辖。
第十三条
上级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下级消防救援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消防救援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消防救援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对封闭现场、控制火灾事故责任人、身份核验、尸体检验、涉嫌犯罪案件调查等需要与公安机关协作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发生火灾,其主管单位调查时,需要消防救援机构协助调查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调派火灾事故调查专家或者火灾事故调查
人员协助。
法律、法规、规章对森林、草原火灾调查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火灾登记
第十六条
消防救援机构对接报的火灾应当进行登记,制作火灾登记表,载明火灾信息,并对火灾现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
火灾登记一般由到场处置的消防救援站人员负责。消防救援站未到场处置的,由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派员负责登记。
火灾登记时,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告知内容及告知情况在火灾登记表注明,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无明确的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或者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火灾登记表中注明。
第十七条
火灾登记后,负责登记的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登记表及相关材料交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存档。
第十八条
当事人需要火灾情况证明的,可以向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提供火灾登记表。
第十九条
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消防救援机构在登记火灾信息后可以不再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一)直接经济损失轻微的;(二)没有人员伤亡的;(三)没有放火嫌疑的;(四)仅一方当事人且无赔偿纠纷的;(五)当事人不需要火灾事故认定的。
直接经济损失轻微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确定,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备案。
对符合第一款情形,火灾当事人在火灾登记时未提出火灾事故认定要求,后又认为需要认定的,应当保护火灾现场,在火灾后三日内向负责管辖的消防救援机构申请火灾事故认定。
火灾登记后需要继续调查的火灾,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二十条
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调查:
(一)火灾事实清楚,当事人没有异议的;(二)没有人员伤亡的;(三)没有放火嫌疑的;
(四)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五十万元以下的。
发生在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等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二十一条
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执法身份,说明调查依据;(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三)查看火灾现场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五)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或申请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当场或者三日内送达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
当场制作并送达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制作后二日内报所属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第五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火灾事故,应当适用一般程序调查:
(一)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有异议的;(二)有人员伤亡的;(三)存在放火嫌疑的;(四)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五)发生在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等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六)消防救援机构认为有必要适用一般程序调查的。
适用简易程序调查火灾事故,发现符合前款情形的,应当立即转入一般程序。
第二十三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询问、指认、勘验等调查取证工作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表明执法身份。
第二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保障现场调查人员的安全,并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
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二十五条
封闭火灾现场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调整现场封闭范围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重新公告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并调整警戒标志。
解除封闭火灾现场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制作解除火灾现场封闭公告并张贴在火灾现场。
第二十六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应当依照有关执法证据规则收集、调取和保全火灾证据。
第二十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本级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第二十八条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根据调查需要,对发现、扑救火灾人员,熟悉起火场所、部位和生产工艺人员,火灾肇事嫌疑人和被侵害人等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到火灾现场进行指认。
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节
现场勘验 第二十九条
勘验火灾现场应当遵循火灾现场勘验规则等技术标准,采取现场照相或者录像、录音,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方法记录现场情况,提取与火灾有关的证据。
勘验火灾现场时,应当确定勘验负责人,并邀请与案件无关的个人或者当事人现场见证。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的,应当在笔录材料中注明情况,并现场录像。
现场勘验笔录应当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现场勘验笔录上注明。现场图应当由制图人、审核人签名。
第三十条
对有人员死亡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尸体表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尸体在火灾现场的位置进行调查。
第三十一条
现场提取痕迹、物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量取痕迹、物品的位置、尺寸,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二)填写火灾痕迹、物品提取清单,由提取人、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三十二条
根据调查需要,可以进行调查实验。调查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调查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名。调查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四)实验过程;(五)实验结果;(六)其他与调查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三十三条
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专门性技术鉴定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消防救援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认定机构或者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认定评估。
第三十四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者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出具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可以作为消防救援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对检验、鉴定、认定、评估和公估意见,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一)出具意见的机构及其人员是否具有资质、资格;(二)出具意见的机构及其人员是否盖章签名;(三)出具的意见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结论正确性的情形。
对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信。
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三十六条
受损单位和个人应当于火灾扑灭之日起七日内向负责调查的消防救援机构如实申报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并附有效证明材料。
第三十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认定机构或者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认定、评估、公估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制作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消防救援机构统计的火灾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不作为确
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三十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认定火灾原因,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
第三十九条
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火灾基本情况,包括接警时间、起火场所及地址和人员伤亡、火灾损失概况等内容;(二)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原因;(三)其他需要载明的火灾事实;(四)有关证据和依据;(五)当事人的法律救济途径。
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作出起火原因不明的认定,注明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四十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结论和事实、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采纳。
第四十一条
消防救援机构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
后,应当在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无法直接送达的,可以采取留置、委托、邮寄送达。经受送达人同意,可以采用传真、互联网通信工具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
经前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第四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摘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和检验、鉴定意见,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涉嫌犯罪移交有关机关处理的,依法不予提供,并说明理由。
第六节 复核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消防救援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的名称,复核请求,申请复核的主要事实、理由和证据,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申请复核的日期。
第四十四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不予受理:
(一)非火灾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的;(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三)复核机构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或者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的;(四)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消防救援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在三日内书面通知其他当事人,同时通知原认定机构。
第四十五条
原认定机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复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火灾事故调查案卷。
第四十六条
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被破坏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复核申请人撤回复核申请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四十七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时限送达申请人、其他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对需要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火灾现场复核勘验的,经复核机构负责人批准,复核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
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或者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认定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三)认定行为存在明显不当,或者起火原因认定错误的;(四)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第四十八条
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决定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复核机构直接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和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申请人、其他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复核以一次为限。当事人对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可以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复核。
第四十九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可以设立由办理复核案件的调查人员会同相关行业代表、专家学者等人员共同组成的火灾事故复核委员会负责复核,并以本级消防救援机构的名义作出复核结论。
第六章
火灾事故处理
第五十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涉嫌犯罪的,及时将案件线索移送刑事案件的主管部门办理;(二)涉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属于消防救援机构管辖范围的,依法调查处理;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三)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处分的,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对经过调查不属于火灾事故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并记录在案。
第五十一条
消防救援机构向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的,在本级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并根据案件需要附下列材料:
(一)案件移送书;(二)案件调查报告;(三)涉案物品清单;(四)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检验、鉴定意见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资料;(五)其他相关材料。
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放火罪的案件,应当一并移交火灾现场。
第五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移送涉嫌放火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依法决定立案的,消防救援机构不再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消防救援机构接到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通知的,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办理。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案件,应当补充调查,属于火灾事故的,及时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移送审查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第五十三条
发生有人员死亡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火灾暴露的问题和教训开展调查,分析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使用管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报送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火灾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应当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第五十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火灾事故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三十人以上死亡,或者一百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死亡,或者五十人以上一百人以下重伤,或者五千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重伤,或者一千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下重伤,或者一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本规定中十五日以内(含本数)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三)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五十八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应急管理部制定。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四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
单项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或多选不得分)
1、主管公安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及时审查,并在申请举行日期的(A)前,将许可的内容或者不许可的理由,书面通知其负责人。
A、2日
B、5日
C、7日
2、依法举行的游行在行进中遇有不可预料的情况,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时,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B)。
A、决定停止游行
B、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C、与申请游行的负责人商量后改变游行时间
3、依法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B)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3日
B、5日
C、7日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C)集会、游行、示威。
A、与本职工作有关的B、针对上级领导机关或本单位领导的C、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5、在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周边距离(B)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A、50米至400米
B、10米至300米
C、500米
6、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B),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批准的除外。
A、早6时至晚8时
B、早6时至晚10时
C、早8时至晚10时
7、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此说法是(B)的。
A.正确B.不正确
8、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此说法是(A)的。
A.正确B.不正确
9、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向(C)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A.司法机关B.人民政府C.主管机关
10、国家机关依照法律举行的集会不需向集会的主管机关提出申请。此说法是(A)的。
A.正确B.不正确
11、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B)。
A.组织人B.负责人C.联系人
12、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B)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A.一日 B.二日C.三日
13、确因突然发生的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可以不向主管机关报告。此说法是(B)的。
A.正确B.不正确
14、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可以通知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并可以将申请举行的时间推迟(C)。
A.二日B.三日C.五日
15、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提出申请后接到主管机关通知前,(B)撤回申请。
A.不得B.可以C.必须
16、公民(C)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A.可以B.能够C.不得
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但是可以参加。此说法是(B)的。
A.正确B.不正确
18、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C)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A.不必B.可以C.必须
19、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C)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
A.不必B.可以C.应当
20、游行在进行中遇有不可预料的情况,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的,(C)有权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A.负责人B.人民警察C.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
21、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C)受理。
A.可以B.应当C.不予
22、主管公安机关在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应当及时(C),在法定期限内作
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书面决定;决定书应当载明许可的内容,或者不许可的理由。
A.审核B.检查C.审查
23、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拒绝签收主管机关作出的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其 所在地基层组织的代表或者其他人作为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通知书上写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见证人、送达人签名,将决定书留在负责人的住处,即视为已经送达。此说法是(A)的。
A.正确B.不正确
24、事前约定送达的具体时间、地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不在约定的时间、地点等候而无法送达的,视为自行撤销申请;主管公安机关未按约定的时间、地点送达的,视为许可。此说法是(A)的。
A.正确B.不正确
25、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书之日起
(B)内将《协商解决具体问题通知书》分别送交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必要时可以同时送交有关机关或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A.一日B.二日C.三日
26、《集会游行示威法》所称的“居住地”,是指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向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了暂住登记并持续居住(B)以上的地方。
A.三个月B.半年C.一年
27、公民在本人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有权对其予以拘留,并应当在(B)内进行讯问。
A.十二小时B.二十四小时C.四十八小时
28、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要求参加中国公民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未经主管公安机关批准,(A)参加。
A.不得B.可以C.应当
29、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B),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A.早六时至晚八时B.早六时至晚十时C.早八时至晚五时
30、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必要时,应当(C)专人协助人民警察维持秩序。
A.决定B.命令C.指定
31、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在进行中出现危害社会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并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B)。
A.扣留B.拘留C.逮捕
32、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制止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此说法是(B)的。
A.正确B.不正确
33、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五
百元以下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此说法是(B)的A.正确B.不正确
多项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多选或不选、少选均不得分)
34、下列活动中,举行(ABCD)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
A、文娱、体育活动
B、正常的宗教活动
C、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
D、商品展销活动
35、人民警察对(ABC)集会、游行、示威,应当予以制止。
A、未依法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B、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C、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D、在进行中有无关人员加入的36、公安机关对(ACD)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不予许可。
A、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B、对单位领导官僚主义作风不满的C、煽动民族分裂的D、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37、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超过公安机关依法设臵的临时警戒线,人民警察可以将其(AB)。
A、强行带离现场
B、立即予以拘留
C、强行驱散
D、强制约束
38、非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准在(BCD)周边距离十米至三百米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
A、省公安厅
B、火车站
C、最高人民法院
D、军营
39、下列人员中,(ABCD)不得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
A、未成年人
B、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的人
C、正在被劳动教养的D、正在取保候审的40、集会、游行、示威在(ABCD)等单位所在地举行或者经过的,主管机关为了维持秩序,可以在附近设臵临时警戒线,未经人民警察许可,不得逾越。
A.国家机关B.军事机关C.广播电台、电视台D.外国驻华使馆领馆
41、在(ABCD)周边距离十米至三百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在地
B.国宾下榻处
C.重要军事设施
D.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
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2、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BC);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A.公安派出所B.市、县公安局C.城市公安分局D.省级人民政府
43、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ACD)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
A.未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提出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B.行进中呼喊口号的C.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D.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44、公民在本人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有权予以(A)或者(D)。
A.拘留B.逮捕C.劳动教养D.强行遣回原地
45、不得担任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的有(ABC)。
A.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B.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C.正在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人
D.受过行政处罚的人
46、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ABCD)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C.煽动民族分裂的D.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
序的47、主管公安机关在接到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书后,在决定许可时,有(ABCD)等情形
之一的,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
A.举行时间在交通高峰期,可能造成交通较长时间严重堵塞的B.举行地或者行经路线正在施工,不能通行的C.举行地为渡口、铁路道口或者毗邻国(边)境的D.所使用的机动车辆不符合道路养护规定的48、对依法举行的(BC),负责维持秩序的人民警察在必要时可以临时变通执行交通规则的有关规定,保障其顺利进行。
A.聚会B.游行C.示威D.宴会
49、游行队伍在行进中遇有前方路段临时发生(AC)及其他治安灾害事故或者游行队伍之间,游行队伍与围观群众之间发生严重冲突和混乱,以及突然发生其他不可预料的情况,致使游行队伍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时,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临时决定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A.自然灾害事故B.火警隐患C.交通事故D.游行队伍中出现反动条幅
第五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12年)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12年)
(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08号发布,2012年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21号《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
第四条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
第二章管辖
第五条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并由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施;尚未设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
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公安机关火灾事故调查部门维护火灾现场秩序,保护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铁路、港航、民航公安机关和国有林区的森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消防监督范围内发生的火灾。
第六条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一次火灾死亡十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二)一次火灾死亡一人以上的,重伤十人以上的,受灾三十户以上的,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一次火灾死亡三人以上的,重伤二十人以上或者死亡、重伤二十人以上的,受灾五十户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
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一)有人员死亡的火灾;
(二)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文物保护单位、邮政和通信、交通枢纽等部门和单位发生的社会影响大的火灾;
(三)具有放火嫌疑的火灾。
第十一条军事设施发生火灾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调查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部消防局调派火灾事故调查专家协助。
第三章简易程序
第十二条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调查程序:
(一)没有人员伤亡的;
(二)直接财产损失轻微的;
(三)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没有异议的;
(四)没有放火嫌疑的。
前款第二项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十三条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执法身份,说明调查依据;
(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三)查看火灾现场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当场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捺指印后交付当事人。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四章一般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除依照本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第十五条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专家组的专家协助调查火灾的,应当出具专家意见。
第十六条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保障现场调查人员的安全,并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十七条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第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第二节现场调查
第十九条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根据调查需要,对发现、扑救火灾人员,熟悉起火场所、部位和生产工艺人员,火灾肇事嫌疑人和被侵害人等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对火灾肇事嫌疑人可以依法传唤。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到火灾现场进行指认。
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十条勘验火灾现场应当遵循火灾现场勘验规则,采取现场照相或者录像、录音,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方法记录现场情况。
对有人员死亡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尸体表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尸体在火灾现场的位置进行调查。
现场勘验笔录应当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现场勘验笔录上注明。现场图应当由制图人、审核人签字。
第二十一条现场提取痕迹、物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量取痕迹、物品的位置、尺寸,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
(二)填写火灾痕迹、物品提取清单,由提取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
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根据调查需要,经负责火灾事故调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现场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字。现场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
(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
(六)其他与现场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检验、鉴定第二十三条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专门性技术鉴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有人员死亡的火灾,为了确定死因,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进行尸体检验。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部门应当出具尸体检验鉴定文书,确定死亡原因。
第二十五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法医进行伤情鉴定:
(一)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重伤的;
(二)火灾受伤人员要求作鉴定的;
(三)当事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鉴定的情形。
第二十六条对受损单位和个人提供的由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一)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具有资质、资格;
(二)鉴证机构、鉴证人是否盖章签名;
(三)鉴定意见依据是否充分;
(四)鉴定是否存在其他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情形。
对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信。
第四节火灾损失统计
第二十七条受损单位和个人应当于火灾扑灭之日起七日内向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如实申报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并附有效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
第五节火灾事故认定
第二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的认定。
第三十条对起火原因已经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和不能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起火原因,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三条对较大以上的火灾事故或者特殊的火灾事故,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开展消防技术调查,形成消防技术调查报告,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大以上的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起火场所概况;
(二)起火经过和火灾扑救情况;
(三)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情况;
(四)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分析;
(五)防范措施。
火灾事故等级的确定标准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摘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和检验、鉴定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移交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处理的依法不予提供,并说明理由。
第六节复核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对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的名称,复核请求,申请复核的主要事实、理由和证据,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申请复核的日期。
第三十六条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非火灾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的;
(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
(三)复核机构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或者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的;
(四)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其他当事人,同时通知原认定机构。
第三十七条原认定机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复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火灾事故调查案卷。
第三十八条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被破坏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复核申请人撤回复核申请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九条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时限送达申请人、其他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对需要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火灾现场复核勘验的,经复核机构负责人批准,复核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或者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认定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
(三)认定行为存在明显不当,或者起火原因认定错误的;
(四)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第四十条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决定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复核机构直接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和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申请人、其他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复核以一次为限。当事人对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申请复核。
第五章火灾事故调查的处理
第四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涉嫌失火罪、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立案侦查;涉嫌其他犯罪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办理;
(二)涉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调查处理;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三)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处分的,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对经过调查不属于火灾事故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并记录在案。
第四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向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的,应当在本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并根据案件需要附下列材料:
(一)案件移送通知书;
(二)案件调查情况;
(三)涉案物品清单;
(四)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检验、鉴定意见以及照相、录像、录音等资料;
(五)其他相关材料。
构成放火罪需要移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处理的,火灾现场应当一并移交。
第四十三条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应当自接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之日起十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依法决定立案的,应当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退回案卷材料。
第四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五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户”,用于统计居民、村民住宅火灾,按照公安机关登记的家庭户统计。
(三)本规定中十五日以内(含本数)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四)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火灾事故调查中有关回避、证据、调查取证、鉴定等要求,本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
第四十八条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15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7号)和2008年3月18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100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