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灾事故调查程序
火灾事故调查程序
1、火灾事故调查认定的职责范围和权限按照以下标准划分:
(1)一般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公安消防机构进行;
(2)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或者省辖市公安消防机构进行;
(3)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由火灾事故发生地的省辖市或省级公安消防机构进行;
(4)跨行政区域的火灾事故的调查,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相关区域的公安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2、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接到调查任务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完善火场保护措施,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3、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对火灾现场进行录像、照相,并及时勘查现场,制作笔录、现场图等,并根据调查情况,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4、作出火灾原因认定应当制作《火灾原因认定书》,核定火灾损失应当制作《火灾损失核定书》,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责任书》。上述法律文书应当自作出之日起7日内送达有关当事人。
5、当事人对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自收到《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事故责任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火灾事故发生地主管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申请重新认定;对省公安厅消防局作出的火灾原因、火灾责任认定不服的,向省公安厅申请重新认定。火灾事故发生地主管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消防机构在收到重新认定申请后,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重新认定决定作出后,应当制作《火灾原因重新认定决定书》、《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分别送达申请人和原认定机构。
第二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三)一次火灾重伤十人以下或者受灾三十户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直辖市的区、县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前款第三项规定的火灾事故调查。
除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外,其他仅有财产损失的火灾事故调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作出管辖规定,报公安部备案。
第七条 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实施的火灾事故调查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主管公安机关指定。
第八条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并指派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公安机关通知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参加调查;涉嫌放火罪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应当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消防
(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五)当场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当事人签字或者捺指印后交付当事人。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四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四条 除依照本规定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外,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火灾进行调查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第十五条 公安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专家组的专家协助调查火灾的,应当出具专家意见。
第十六条 火灾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并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十七条 封闭火灾现场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二十二条 根据调查需要,经负责火灾事故调查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现场实验。现场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现场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字。现场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
(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
(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
(四)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
(六)其他与现场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二十三条 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 有人员死亡的火灾,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本级公安机关
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鉴定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作出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的认定。
第三十条 对起火原因已经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认定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能够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三十一条 灾害成因的认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情况;
(二)火灾蔓延、损失情况;
(三)与火灾蔓延、损失扩大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事实。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起火原因,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复核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0第三十八条 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变动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任何一方当事人就火灾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三十九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并在七日内送达申请人和原认定机构。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和灾害成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
(三)起火原因、灾害成因认定错误的。
第四十条 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火灾事故认定书。重新调查需要委托检验、鉴定的,原认定机构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原认定机构在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有关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2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移送案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退回案卷材料。
第四十四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灾害成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本规定所称“二日”、“五日”、“七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三)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 火灾事故调查中有关回避、证据、调查取证、鉴定等要求,本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1999年3月15日发布施行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安部令第3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物业公司火灾事故处理程序
物业公司
火灾事故处理程序
2.1火灾发现
2.1.1 辖区的消防控制室接到火灾报警信号时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保安部负责人汇报以便迅速进行火灾确认;
2.1.2辖区内部员工发现火灾时须立即用对讲机(电话)向保安部负责人汇报,并启动手动报警按钮;
2.1.3辖区内业主发现火灾时向物业人员报告,或直接启动手动报警按钮。
2.2火灾确认
保安部负责人接到“发生火灾”的报告后,应立即与辖区负责人迅速赶到“火灾发生”的部位,进行火灾确认。如确属发生火灾,应立即向公司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报告,随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如属误报,分析发生误报的原因并向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汇报,提出整改方案。
2.3启动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辖区负责人接到保安部辖区内已发生火灾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启动辖区内部的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担任辖区灭火总指挥,组织指挥信号的迅速发出,是员工对火灾事故进行有效处置的必要前提,如掌握辖区内有人员被困、可能发生爆炸等重大问题时应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2.4实施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2.4.1 灭火小组
灭火小组由辖区保安部担任,保安部负责人任组长。保安部负责人接到预案启动的指令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启动辖区内的自动消防设施(如启动消防泵、应急广播等),同时带领保安部保安员(义务消防队)迅速赶到起火部位,利用辖区内的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如灭火小组赶到时起火部位时发现有人员被困现场时,保安员应配戴好防烟面罩后在水枪的掩护下进入现场迅速将被困人员营救出来。在公安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部队进行火灾扑救,保安部负责人服从公安消防部队调遣。
2.4.2疏散引导组由保洁部担任,保洁部负责人作组长。保洁部负责人接到预案启动时,应立即通知保洁人员引导业主经疏散楼梯至室外。保洁人员引导顾客疏散时应采取广播通知的方法。在现场的业主已全部疏散完毕后向保洁部负责人报告,接受保洁部负责人安排的其他任务(如协助其他部位人员进行疏散)。保洁部负责人在确认现场业主已全部疏散离开现场后应向辖区负责人报告,接受新的任务。如遇人员被困等重大问题时应立即向辖区负责人报告。
绿化部负责人担任疏散引导组副组长,组织绿化部人员对顾客进行疏散,在绿化部疏散工作完毕后向辖区负责人报告,接受新的工作任务。
2.4.3安全防护组由工程部担任,工程部负责人任组长,接受辖区负责人的指令进行断电、破拆等工作。在公安消防部队到场后接受公安消防部队的调遣,提供辖区的各种
资料和器械。
2.4.4后勤救护组由物管部担任,物管部负责人任组长,在接到预案启动后带领物管人员提供灭火及应急疏散工作必须的物品、工具,在伤员疏散离开火场后采取急救等适宜措施并拨打120通知医院进行救治。
2.4.5警戒组由保安部担任,保安班长任组长,接到预案启动后带领保安员负责火灾现场周围的警戒,维护火灾现场的秩序,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清理现场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安排保安员在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2.5火灾事故调查处理
公司总经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人、辖区负责人组成辖区的火灾事故调查小组,协助公安消防机构查明火灾原因,认定事故责任人并进行责任追究,落实善后处理措施,总结火灾事故并召开员工大会进行警示教育。
第四篇: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一、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接到火警显示后,应保持镇定、不得慌乱,并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工作。
二、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保卫人员立即携带对讲机、插孔电话等通讯工具和灭火器材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另一名值班人员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和保卫人员现场核实报警部位确定起火后,应及时组织扑救,并立即通知消防控制室。留守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将系统联动控制装置调整到自动状态,并立即拨打电话“119”,向公安消防机构报警,说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具体位置、起火部位、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
(4)报警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利用火灾事故广播系统通知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组织疏散和自救工作;
(5)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要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火灾情况下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消防控制室火警误报处理程序:
(1)接到控制设备报警显示后,应首先在系统报警点位置平面图中核实报警点所对应的部位;
(2)消防控制室一名值班人员或通知现场保卫人员持通讯工具和灭火器,迅速赶到报警部位核实情况,另一名值班人员留在控制室内随时准备实施系统操作;
(3)值班人员或保卫人员在现场核实为火警误报时,应及时通知消防控制室,留在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将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并在值班记录中对误报的时间、部位、原因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4)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应及时将系统误报的原因及处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熟悉火灾事故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应定期进行演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制
第五篇: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辖和协作 第三章
火灾登记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五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现场勘验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六节
复核 第六章
火灾事故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火灾事故调查,保障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履行职责,保护火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调查火灾事故,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火灾事故调查,是指消防救援机构按照法定职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相应处理,总结火灾教训的活动。
第四条
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
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和非法干预火灾事故调查。
第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实施火灾事故调查,有权决定下列事项:
(一)封闭火灾现场;(二)现场勘验;(三)使用火灾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场地、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四)询问当事人和相关证人;(五)收集与火灾有关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证据;(六)开展调查实验;(七)委托检验鉴定、认定和评估。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火灾事故调查人员,是指消防救援机构实施火灾事故调查的消防干部、消防员。
消防文员可以协助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接到火灾报警,应当及时派员赶赴现场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第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可以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
应急管理部和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成立火灾事故调查专家组,协助调查复杂、疑难的火灾。
专家或者专业人员协助调查火灾出具的专家意见,可以作为火灾事故认定的证据。
第九条
消防救援机构调查火灾事故,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记录设备和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鼓励应用先进的科技装备和先进技术。
第二章
管辖和协作
第十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实施。
第十一条
火灾事故调查由火灾发生地消防救援机构按照下列分工进行:
(一)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组织调查;(二)较大火灾事故由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
(三)一般火灾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
直辖市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组织调查重大以上的火灾事故,直辖市的区、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其他火灾事故。
第十二条
跨行政区域的火灾,由最先起火地的消防救援机构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分工负责调查,相关行政区域的消防救援机构予以协助。
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消防救援机构指定管辖。
第十三条
上级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下级消防救援机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上级消防救援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下级消防救援机构管辖的火灾。
第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对封闭现场、控制火灾事故责任人、身份核验、尸体检验、涉嫌犯罪案件调查等需要与公安机关协作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发生火灾,其主管单位调查时,需要消防救援机构协助调查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调派火灾事故调查专家或者火灾事故调查
人员协助。
法律、法规、规章对森林、草原火灾调查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
火灾登记
第十六条
消防救援机构对接报的火灾应当进行登记,制作火灾登记表,载明火灾信息,并对火灾现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
火灾登记一般由到场处置的消防救援站人员负责。消防救援站未到场处置的,由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派员负责登记。
火灾登记时,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告知内容及告知情况在火灾登记表注明,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无明确的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或者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应当在火灾登记表中注明。
第十七条
火灾登记后,负责登记的人员应当在二日内将火灾登记表及相关材料交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存档。
第十八条
当事人需要火灾情况证明的,可以向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日内提供火灾登记表。
第十九条
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消防救援机构在登记火灾信息后可以不再出具火灾事故认定书:
(一)直接经济损失轻微的;(二)没有人员伤亡的;(三)没有放火嫌疑的;(四)仅一方当事人且无赔偿纠纷的;(五)当事人不需要火灾事故认定的。
直接经济损失轻微的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确定,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备案。
对符合第一款情形,火灾当事人在火灾登记时未提出火灾事故认定要求,后又认为需要认定的,应当保护火灾现场,在火灾后三日内向负责管辖的消防救援机构申请火灾事故认定。
火灾登记后需要继续调查的火灾,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
第四章
简易程序
第二十条
同时具有下列情形的火灾,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调查:
(一)火灾事实清楚,当事人没有异议的;(二)没有人员伤亡的;(三)没有放火嫌疑的;
(四)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五十万元以下的。
发生在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等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二十一条
适用简易调查程序的,可以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并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表明执法身份,说明调查依据;(二)调查走访当事人、证人,了解火灾发生过程、火灾烧损的主要物品及建筑物受损等与火灾有关的情况;(三)查看火灾现场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四)告知当事人调查的火灾事故事实,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五)制作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或申请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当场或者三日内送达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
当场制作并送达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在制作后二日内报所属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第五章
一般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火灾事故,应当适用一般程序调查:
(一)当事人对火灾事故事实有异议的;(二)有人员伤亡的;(三)存在放火嫌疑的;(四)直接经济损失预估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五)发生在国家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学校、医院、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商业综合体、图书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等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六)消防救援机构认为有必要适用一般程序调查的。
适用简易程序调查火灾事故,发现符合前款情形的,应当立即转入一般程序。
第二十三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询问、指认、勘验等调查取证工作时,火灾事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表明执法身份。
第二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火灾现场情况,排除现场险情,保障现场调查人员的安全,并初步划定现场封闭范围,设置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火灾事故调查需要,及时调整现
场封闭范围,并在现场勘验结束后及时解除现场封闭。
第二十五条
封闭火灾现场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在火灾现场对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等予以公告。
调整现场封闭范围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重新公告封闭的范围、时间和要求并调整警戒标志。
解除封闭火灾现场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制作解除火灾现场封闭公告并张贴在火灾现场。
第二十六条
消防救援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时,应当依照有关执法证据规则收集、调取和保全火灾证据。
第二十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接到火灾报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火灾事故认定;情况复杂、疑难的,经本级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火灾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检验、鉴定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第二十八条
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根据调查需要,对发现、扑救火灾人员,熟悉起火场所、部位和生产工艺人员,火灾肇事嫌疑人和被侵害人等知情人员进行询问。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问人到火灾现场进行指认。
询问应当制作笔录,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第二节
现场勘验 第二十九条
勘验火灾现场应当遵循火灾现场勘验规则等技术标准,采取现场照相或者录像、录音,制作现场勘验笔录和绘制现场图等方法记录现场情况,提取与火灾有关的证据。
勘验火灾现场时,应当确定勘验负责人,并邀请与案件无关的个人或者当事人现场见证。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的,应当在笔录材料中注明情况,并现场录像。
现场勘验笔录应当由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现场勘验笔录上注明。现场图应当由制图人、审核人签名。
第三十条
对有人员死亡的火灾现场进行勘验的,火灾事故调查人员应当对尸体表面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尸体在火灾现场的位置进行调查。
第三十一条
现场提取痕迹、物品,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量取痕迹、物品的位置、尺寸,并进行照相或者录像;(二)填写火灾痕迹、物品提取清单,由提取人、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清单上注明;
(三)封装痕迹、物品,粘贴标签,标明火灾名称和封装痕迹、物品的名称、编号及其提取时间,由封装人、见证人或者当事人签名;见证人、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无法签名的,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提取的痕迹、物品,应当妥善保管。
第三十二条
根据调查需要,可以进行调查实验。调查实验应当照相或者录像,制作调查实验报告,并由实验人员签名。调查实验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实验的目的;(二)实验时间、环境和地点;(三)实验使用的仪器或者物品;(四)实验过程;(五)实验结果;(六)其他与调查实验有关的事项。
第三节
检验、鉴定 第三十三条
现场提取的痕迹、物品需要进行专门性技术鉴定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并与鉴定机构约定鉴定期限和鉴定检材的保管期限。
消防救援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依法设立的价格认定机构或者其他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进行认定评估。
第三十四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具有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或者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出具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可以作为消防救援机构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
第三十五条
对检验、鉴定、认定、评估和公估意见,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一)出具意见的机构及其人员是否具有资质、资格;(二)出具意见的机构及其人员是否盖章签名;(三)出具的意见是否存在其他影响结论正确性的情形。
对符合规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采信。
第四节 火灾损失统计 第三十六条
受损单位和个人应当于火灾扑灭之日起七日内向负责调查的消防救援机构如实申报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并附有效证明材料。
第三十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受损单位和个人的申报、依法设立的价格认定机构或者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认定、评估、公估意见以及调查核实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火灾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如实统计,制作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消防救援机构统计的火灾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不作为确
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
第五节 火灾事故认定 第三十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和有关检验、鉴定意见等调查情况,及时认定火灾原因,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
第三十九条
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火灾基本情况,包括接警时间、起火场所及地址和人员伤亡、火灾损失概况等内容;(二)起火时间、起火部位、起火点、起火原因;(三)其他需要载明的火灾事实;(四)有关证据和依据;(五)当事人的法律救济途径。
对起火原因无法查清的,应当作出起火原因不明的认定,注明起火时间、起火点或者起火部位以及有证据排除的起火原因。
第四十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召集当事人到场,说明拟认定的结论和事实、理由及依据,听取当事人意见;当事人不到场的,应当记录在案。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采纳。
第四十一条
消防救援机构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
后,应当在七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复核的权利。无法直接送达的,可以采取留置、委托、邮寄送达。经受送达人同意,可以采用传真、互联网通信工具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
经前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可以在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之日起七日内公告送达。公告期为二十日,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第四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查阅、复制、摘录火灾事故认定书、现场勘验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和检验、鉴定意见,消防救援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提供,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涉嫌犯罪移交有关机关处理的,依法不予提供,并说明理由。
第六节 复核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消防救援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被申请人的名称,复核请求,申请复核的主要事实、理由和证据,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申请复核的日期。
第四十四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不予受理:
(一)非火灾当事人提出复核申请的;(二)超过复核申请期限的;(三)复核机构维持原火灾事故认定或者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的;(四)适用简易调查程序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
消防救援机构受理复核申请的,应当在三日内书面通知其他当事人,同时通知原认定机构。
第四十五条
原认定机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复核机构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交火灾事故调查案卷。
第四十六条
复核机构应当对复核申请和原火灾事故认定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可以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火灾现场尚存且未被破坏的,可以进行复核勘验。
复核审查期间,复核申请人撤回复核申请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终止复核。
第四十七条
复核机构应当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时限送达申请人、其他当事人和原认定机构。对需要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或者火灾现场复核勘验的,经复核机构负责人批准,复核期限可以延长三十日。
原火灾事故认定主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起火原因认定正确的,复核机构应当维持原火
灾事故认定。
原火灾事故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核机构应当直接作出火灾事故复核认定或者责令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并撤销原认定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
(一)主要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确实充分的;(二)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结果公正的;(三)认定行为存在明显不当,或者起火原因认定错误的;(四)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第四十八条
原认定机构接到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的复核决定后,应当重新调查,在十五日内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复核机构直接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和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火灾事故认定前,应当向申请人、其他当事人说明重新认定情况;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时限送达当事人,并报复核机构备案。
复核以一次为限。当事人对原认定机构重新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可以按照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复核。
第四十九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可以设立由办理复核案件的调查人员会同相关行业代表、专家学者等人员共同组成的火灾事故复核委员会负责复核,并以本级消防救援机构的名义作出复核结论。
第六章
火灾事故处理
第五十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涉嫌犯罪的,及时将案件线索移送刑事案件的主管部门办理;(二)涉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属于消防救援机构管辖范围的,依法调查处理;涉嫌其他违法行为的,及时移送有关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三)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处分的,移交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对经过调查不属于火灾事故的,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并记录在案。
第五十一条
消防救援机构向有关主管部门移送案件的,在本级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人批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并根据案件需要附下列材料:
(一)案件移送书;(二)案件调查报告;(三)涉案物品清单;(四)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检验、鉴定意见以及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资料;(五)其他相关材料。
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放火罪的案件,应当一并移交火灾现场。
第五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移送涉嫌放火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依法决定立案的,消防救援机构不再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消防救援机构接到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通知的,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办理。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案件,应当补充调查,属于火灾事故的,及时作出火灾事故认定。
移送审查时间不计入调查期限。
第五十三条
发生有人员死亡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火灾暴露的问题和教训开展调查,分析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使用管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报送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十四条
消防救援机构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火灾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应当纳入信用记录,实施联合惩戒。
第五十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员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指使他人错误认定或者故意错误认定起火原因的;
(二)瞒报火灾、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的;(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火灾事故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三十人以上死亡,或者一百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十人以上三十人以下死亡,或者五十人以上一百人以下重伤,或者五千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重伤,或者一千万元以上五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者十人以下重伤,或者一千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当事人”,是指与火灾发生、蔓延和损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本规定中十五日以内(含本数)期限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
(三)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
第五十八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应急管理部制定。
第五十九条
本规定自
****年**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