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1:1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

第一篇: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

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

(试行)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12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参评对象

全日制在校脱产学习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二、奖励名额

新生奖学金名额由学校下达,入学后在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奖学金总名额为各研究所总人数的70%,各研究所具体名额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不予四舍五入,集中在院内不再区分专业进行总评比;入学后在校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总名额参见学校当年的奖学金评选文件。

三、评定标准

(一)考评分值计算 1.学习成绩

课程学习阶段的研究生,须按时修完培养计划中安排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为必修课平均成绩乘以60%,满分60分(成绩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应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名义发表,其认定参照《中国政法大学科研管理典》相关规定进行。获得“学术新人”荣誉称号的,视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学术新人”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和在《研究生法学》发表论文的,视为在一般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院设立的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培育项目、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属于校级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的考评分值,不设上线,按照以下标准计算:

(1)论文: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25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10分,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2分(一般期刊发表论文计分以4分为上限)。共同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按论文标准分值的70%计分,其他作者不计排名,按照标准分值的30%除以作者数计算分值;导师为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视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2)学术专著:每部20分。合著专著的,第一作者按标准分值的70%计分,其他作者不计排名,按照标准分值的30%除以作者数计算分值。专著有主编、副主编的,主编按照标准分值的20%计分,副主编按照标准分值的10%计分,余下的分值按实际承担部分计算;不能确定各自承担部分的,由主编根据每位作者承担的比例确定分值;主编、副主编为多人的,不计顺序,平均分配应得分值。

其他著作每部10分,计分方法参照学术专著的计分方法。

(3)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项目每项20分,参加人员每人4分;主持省部级项目每项15分,参加人员每人3分;主持横向项目,项目经费20万元以上的每项10分,项目经费10万元以上的每项8分,项目经费2万元以上的每项2分,项目经费1万元以上的每项1分,参加人员按照主持人分数的五分之一计分;主持学校项目的每项5分,参加人员平分5分,如只有一位参加人记为4分。科研成果认定以提供正式出版和发表的原件为准。科研成果出版后,申请人在奖学金申报截止日后获得成果原件的,不能补报申请本学年度的奖学金,但可将该科研成果移入下一学年度用于奖学金申报。科研项目主持人和参加人以立项书为准,参加人未在立项书中列明的,须提交项目主持人证明和5000字以上的项目成果。以横向项目申请加分的,还应持有项目经费到账证明。

科研项目已经结项,以结项成果计分,结项成果未公开发表时,参照同级别立项项目计分标准。

科研成果、项目需提交相关证明或论文的原件,科研成果的日期截止在每年8月31日,以实际刊发时间为准;对于有争议的科研成果认定将提交院学位委员会审核确定。

3.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公益活动、表彰奖励等方面,满分为10分。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最高3分。学术型研究生第一学年以学习为主,在第一学年期末的奖学金评定中不包含“社会实践”模块,在第二学年期末的奖学金评定中包含“社会实践”模块,请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及实践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报告内应说明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负责人、实践收获等。历时一个月以上的社会实践计3分。

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最高计2分。请参与公益活动的同学提交“公益活动总结”及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志愿服务活动须提前经青协或者学院认证,并在评定时出具)。公益活动每项计0.5分(公益活动时间不低于4小时)。

表彰奖励:请同学提供获奖证书原件,同一原因获奖不重复计分,取最高奖计分,奖励内容包含思想品德、学习(不含上一年度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科研、文体等。省部级奖励每项计4分,校级奖励每项计1分,院级奖励每项计0.5分。

(二)排名规则

按照分数排名确定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获得者,排名规则为: 1.总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2.总分值相同,科研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3.总分值、科研分值相同,学习成绩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4.上述各项成绩相同,综合素质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四、评定流程

1.学生提交申请

申报时间:每年秋季9月开学第一周以内; 申报材料:(1)《中国政法大学学术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申报登记表》,申请者本人自行下载并填报,并请导师签字;(2)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科研奖励、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其他证明材料原件; 2.学院奖学金评定小组审核评定,在申报材料提交后的二周以内;

3.评定结果公示,公示期为三天,在网站和研究生办公室同时公布,只公布学号,隐去姓名;

4.评定结果异议的处理,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同学在三天内向奖学金工作小组提交异议申请; 5.上报学校备案。

五、评审机构

评审机构为商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工作小组,该小组的常任组员为马丽娜、李欣宇、何欣、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及各研究所负责人、每个年级二名学生代表。

本奖学金实施细则解释权归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商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工作小组

2014年1月9日

第二篇:法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

法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细则

2014年 3月 11日法学院教授委员会通过

第一条 为了做好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工作,保证奖学金评选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法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学院设立由院领导、各研究所(教研室)负责人、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院评审委员会”),负责本院学术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工作。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的具体事务。

第三条 依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置如下:

新生奖学金,奖励比例为70%,奖励金额为学费金额。特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5%,奖励金额为学费金额加9000元。

一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20%,奖励金额为学费金额加2000元。

二等奖学金,奖励比例为50%,奖励金额为学费金额。第四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学校规定,依照各专业人数比例并参考申报人数确定各专业获奖名额。

第五条 特等奖学金用于资助拔尖人才,名额由学校统一掌握,学院评审委员会按照实际符合标准的人数评选,不降低评选标准。一等奖学金获奖人数少于应评名额的,剩余名额将转入本 学的二等奖学金名额;二等奖学金获奖人数少于应评名额的,按照实际人数评选,不降低评选标准。

第六条 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年限,不超过其基准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

第七条 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评定,依据招录过程中的初试和复试总成绩进行评定,名额由学校下达,学院评审委员会不负责评定。

在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按学年评定。评定工作于每学年秋季开学后启动。

第八条 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的研究生,可以同时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等其他研究生国家奖助政策以及校内其他研究生奖助政策资助。其他奖助学金的评定规则参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 申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申请人应满足《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基本申请条件:

(一)申请特等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须在上一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且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90分;硕士研究生须在上一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或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含)以上论文,且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90分。

(二)申请一等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须在上一学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且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85分;硕士研 究生上一学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85分。

(三)申请二等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须在上一学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且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硕士研究生上一学年必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

第十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对申请人上一学年(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分值进行评价。

第十一条 学习成绩考评

课程学习阶段的申请人,须按时修完培养计划中安排的全部课程。

学习成绩的评定标准为必修课平均成绩乘以60%,满分为60分(成绩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用于计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必修课成绩仅包括学位公共课与学位专业课成绩,不包括限选课、读书报告、学期论文和学年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科目的成绩。

第十二条 科研成果考评

科研成果应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名义发表,其认定参照《中国政法大学科研管理典》以及学校关于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的相关制度规章执行。科研成果的实质认定权在学院评审委员会。

获得“学术新人”荣誉称号的,视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学术新人”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和在《研究生法学》发表的论文,视为在一般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院设立的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 目、硕士生创新基金项目等属于校级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的考评分值不设上限,按照以下标准计算:

(一)论文: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25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10分,在一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2分。学生提交一般期刊论文用于计算加分的每学年不超过3篇。共同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按论文标准分值的70%计分,其他作者不计排名,按照标准分值的30%除以作者数计算分值;导师为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视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二)学术专著:每部20分。合著专著的,第一作者按标准分值的70%计分,其他作者不计排名,按照标准分值的30%除以作者数计算分值。专著有主编、副主编的,主编按照标准分值的20%计分,副主编按照标准的10%计分,余下的分值按实际承担部分计算;不能确定各自承担部分的,由主编根据每位作者承担的比例确定分值;主编、副主编为多人的,不计顺序,平均分配应得分值。

其他著作每部10分,计分方法参照学术专著的计分方法。

(三)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项目每项20分,参加人员每人4分;主持省部级项目每项15分,参加人员每人3分;主持横向项目,项目经费20万元以上的每项10分,项目经费10万元以上的每项8分,项目经费2万元以上的每项2分,参加人员按照主持人分数的五分之一计分;主持学校项目的每项5分,参 加人员每人2分。

科研成果认定以提供正式出版和发表的原件为准。科研成果出版后,申请人在奖学金申报截止日后获得成果原件的,不能补报申请本学的奖学金,但可将该科研成果移入下一学用于奖学金申报。科研项目主持人和参加人以立项书为准,参加人未在立项书中列明的,须提交项目主持人证明和5000字以上的项目成果。以横向项目申请加分的,还应持有项目经费到账证明。

学生提交用于计算加分的科研项目每学年不得超过2项,超过2项的由学院评审委员会选择加分多的2项计入。

第十三条 科研水平实质认定

学院评审委员会对奖学金申请人提交的科研成果进行实质性审查。凡经学院评审委员会认定为学术水平不高、无学术价值、存在学术不端或者其他问题的科研成果,可以取消该项成果的加分。

申请学业奖学金的博士生,须提交1篇不少于8000字的代表性论文,由本专业教授组成的评审组进行学术水平的实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酌情加分,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并计入总分。

第十四条 综合素质考评

综合素质从表彰奖励、专业实践、公益活动、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考评,满分为10分。学生需要提供相关奖励、专业实践、公益活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证明材料,学院评审委员 会对证明材料的等级、真实性进行认定。经认定的材料加分标准如下:

(一)获得国家级奖励、表彰的,每项计4分;获得省部级奖励、表彰的,每项计3分;经学院评选推荐获得校级奖励、表彰的,每项计2分;获得院级奖励、表彰的,每项计1分。同一事迹获得的不同奖励,以分值最高的计入。

(二)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生进行义务献血、支教、法律援助、爱心捐赠、志愿者等公益活动情况酌情加0.5-2分;根据学生参加院校组织的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及其他提升综合素质的集体活动情况酌情加0.5-2分。

(三)学院评审委员会对于积极服务同学、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人文素质优秀的学生及综合素质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奖励1-3分。

第十五条 研究生在评奖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学年的奖学金参评资格:

(一)违反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二)未按时足额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三)科研成果存在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问题。

(四)课程考试不及格。

(五)有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和利益的行为。

(六)参加非法组织和活动。

(七)受到处分或处罚。

(八)其他被认定为不能授予奖学金的情形。

研究生已经获得奖学金,被发现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将撤销奖学金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和奖学金。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研究生应按学 校规定到学校报到并办理注册手续。学生未按照学校规定报到、注册且未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离校请假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向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请假的,按违反学籍管理规定计。

第十六条 奖学金的评定按照“学生申请、学院评审、学校审定”的程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

(一)学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进行名额分配。

(二)研究生本人申请。

(三)学院评定、公示。

(四)学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审核。

(五)全校范围内公示。

(六)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七)报送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印发公文。

(八)发放获奖证书和奖学金。

第十七条 申请人须提交《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请登记表》两份及以下材料一式一份,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放弃申请本学年的奖学金。

(一)出具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学生计算出本人参评课程成绩的平均分并在成绩单和奖学金申请登记表上注明,本人签名确认。

(二)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应提交原件及相应内容的复印件,可提交能够证明论文等级、质量的相关材料。

(三)科研项目应有学校科研处备案的立项书,主持人和参加人身份以项目书列明内容为准;以横向项目申请加分的,应提交项目经费到账证明。

(四)公益活动、奖励表彰、专业实践、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加分应有相关认证、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 学院评审委员会按照本细则审查申请人的申请材 料,按照分数排名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获得者,排名规则为:

(一)总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二)总分值相同,科研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三)总分值、科研分值相同,学习成绩分值高者,排名在前。

(四)上述各项成绩相同,综合素质分值高者,排名在前。第十九条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在每年秋季开学后启动。学院将根据相应比例和名额,按照评定标准与程序,自评定工作启动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评工作,并将初评名单报送学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学院初评阶段,在学院范围内对初评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在公示期内有人提出异议的,由学院评审委员会进行调查审核。调查审核工作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核结果应当通报给异议人。

第二十条 本细则报学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备案生效。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法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复试办法

商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复试办法

一、复试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全院研究生录取事宜。

2.各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复试小组由以导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并设立组长一名,对复试的各个环节负责。复试小组负责确定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复试小组下设秘书一名,负责复试记录和协助安排有关事宜。

3.所有参加复试的教师、工作人员必须严守有关保密规定,严格按复试前所确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对于违反保密规定及操作规范的,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将按规定予以查处。

二、复试考生名单的确定

1.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办法,一般按照1:1.5左右的比例,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2.复试考生首先在 4)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按研究生学院规定和专业要求加试两门科目(详见学院通知)。

(四)评分标准

每位考生面试结束后,由面试教师现场独立为考生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核评价意见。面试教师各自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考生的最终面试分数。

英语笔试成绩按试卷评分标准评定。

五、复试程序

1.面试小组组长向所在小组考生说明面试有关事项。

2.考生按分组(每组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抽取一道讨论题,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5分钟准备,20分钟讨论)。

3.面试教师就考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交换看法,独立对考生综合素质项目进行评估。4.对考生进行单独面试(每人一般在10分钟以内),包括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试,然后面试教师就考生表现交换看法,并独立给考生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试项目进行评估。

5.面试结束,各复试小组组长将面试考核表(签名)交给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6. 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计复试成绩,并按研究生学院相关安排开展后续工作。

六、复试成绩使用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百分制)。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总分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计算办法如下:

总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折合为百分制)×50%+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50% 其中,各项折合为百分制计算公式如下:

复试成绩(百分制)=(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40%+(综合素质考核成绩×2.5)×40%+(英语水平口试成绩×5)×20% 按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百分制)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及格者(低于60分)不予录取。

七、复试时间安排

3月26日14:30-17:00复试考生报到,地点:商学院科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文西208),电话:86503732。

3月27日14:00开始,复试考生参加面试,地点详见四

(一)。

3月19日~4月4日上班时间,复试考生按规定时间(另行通知)参加体检。考生需携带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及一张一寸免冠彩照到我校校医院参加体检,空腹抽血化验时间为每日早晨8:00,体检费53元。

第四篇:学术型研究生学籍表

扬州大学 机械工程 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级攻读

研究方向: 机械制造装备与数控技术导师姓名及职称 宋爱平

扬州大学 机械工程 院 机械 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姓名: 张礼峰性别:男学号:M090961

(学院公章)

第五篇: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

专业学位简介

2010年06月02日 10:28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09年,我国已设置了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博士,工程硕士,建筑学学士、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博士,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人,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有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由于在1999年以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通了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教育的渠道,实施非全日制培养,大大满足了社会在职人员学习提高的愿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分化愈来愈细,职业种类愈来愈多,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与此同时,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因此,专业学位教育不仅仅要满足现有在职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优秀生源,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均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而从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两种格局:一是吸引包括应届毕业生在内的考生,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采取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面向广大在职人员,参加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实现在职人员在职深造、终身学习的目的和愿望。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大力扶持和积极引导的发展重点。目前,随着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必然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也必然会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4种分类方法

2011年08月25日 13:35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可以从以下角度划分。

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按学习经费渠道不同划分。招生单位培养硕士生的经费来源分为中央(地方)财政拨款、用人单位委托培养经费和自筹经费等。由中央或地方财政拨款培养的硕士生,分定向和非定向两种。定向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生可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委托培养硕士生的培养经费由用人单位提供,毕业后按委托培养合同就业。自筹经费硕士生的培养经费由招生单位在培养条件、指导力量具备的前提下,用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或向社会多种渠道筹措解决。学生毕业后按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就业,合同中没有规定就业去向的,通过“双向选择”办法就业。

按照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按照考试方式分类划分。硕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全国统一考试中部分考试科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联合考试是教育部批准的特定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部分考试科目由全国统一(或联合)命题的考试。单独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招生单位,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命题而进行的考试。推荐免试是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方式。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简介

2006年06月14日 17:19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下达招生计划。教育部主管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在每年11月份进行考生报名工作,第二年的1月份组织本地区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包括授权有关机构组织专业硕士学位联考)。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或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经两年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可以报考,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也可以报考。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考务和阅卷工作。招生单位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录取控制分数线进行录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经过培养学习阶段后,学习成绩和论文水平达到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的硕士生,可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或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何区别

来源: 2011-01-14 11:49:2

4按照专业和用途的不同,硕士研究生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1)学术型研究生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

级学科。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专业学位研究生

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学位已达15类。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旨在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除了我们熟知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与法律硕士以外,还包括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软件工程硕士、工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建筑学硕士、临床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等。

区别:

学术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任何区别,不做比较,因为学术型研究生大多属于全日制的。和学术型相对的是专业型的,即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区别。

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学术型研究生: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

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学位是从2010年考研开始进行全日制的招生,比如mba,mpa,风景园林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等,以前是在职研究生,毕业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当然现在在职和全日制的都同时在招,全日制的专业学位也发双证。专业型的注重应用,因为之前都是得毕业三年才能考的。所以应用性更强一些

下载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办法(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级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缴费办法

    —、缴费办法 2016级全日制研究生,须在8月22日前将要缴交的学宿费等款项汇入随录取通知书寄出的由中国银行广州黄石东路支行开立的学生本人的长城电子借记IC卡(以下简称借记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复试经验:离我参加复试已经差不多有三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在复试的前前后后,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本科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支持,有原本几乎是陌......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比办法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比办法(修订)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和四川大学的教育和培养方针,鼓励研究生培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研究......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写写帮整理)

    西南交通大学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家在各高校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根据《研究生国......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评定办法(5篇)

    关于2011-2012年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评定的办法 1、第一学年,第一志愿学科门类国家复试分数线以上录取的各类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办理报到注册手续,统一按......

    苏州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精选五篇)

    附件1: 苏州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各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研究生科学制订研究生个人培......

    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音乐学院2013年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