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战略目标
1.1 适应公司经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进行人才梯队建设,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扩张、实现目标配备、储备高素质的人才,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1.3 提高凝聚力,使公司获得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经营目标
2.1 保证公司各部门、各职员高效完成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各项任务,使各职员能各尽其能、各显其才。财务目标
3.1 保证公司各部门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真实反映人工成本。合规目标
4.1 符合国家劳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风险评估 战略风险
1.1 人力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公司缺少发展、扩张必备的高素质的人才。
1.2 管理、激励、培养等不到位,导致职员流失严重,不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经营风险
2.1 招人不重重把关,导致办人情事,规章制度成为“纸上谈兵”。
2.2 不能任人唯贤,奖惩分明,导致人才流失,频繁跳槽,职员工作懈怠,形成人力资源浪费,效率低。财务风险
3.1 用人不当,导致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等保密信息被不当泄露,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3.2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导致数据资料汇总错误,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合规风险
4.1 违反国家劳动管理规定,造成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影响公司形象等。
/ 9
4.2 违反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使制度流于形式。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提出、审批人员需求计划
1.1 在每年 11 月底,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各业务部门提出本部门下年的人员需求计划,填报《人员需求计划表》,经部门主管审签,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1.2 在每年 11 月底,公司综合管理部汇总填报公司《人员需求计划表》,经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审批。
1.3 公司综合管理部按“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严格进行核实,初步核定下年度各业务部门人员的编制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1.4 董事会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及综合管理部初步核定的编制,审定公司下一年度人员的编制。
1.5 公司综合管理部将按审定的编制执行。招聘员工
2.1 选聘员工
2.1.1 用人部门根据工作业务发展需要,在核定的编制内增加人员,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2.1.1.1 用人部门填报《人员增补申请表》,需详细描述申请岗位的职责和要求,送公司综合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2.1.1.2 公司综合管理部门尽可能在公司内部调整,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员的潜力和水平;
2.1.1.3 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在全公司范围内通过内聘或外招的形式招聘适合该岗位需要的人才;
2.1.1.4 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内外进行招聘。
2.1.2
公司增加人员原则上一律实行招聘,公司内部应聘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
2.1.3
公司在编制外增加人员,须按以下程序办理:
2.1.3.1 公司各业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送公司综合管理部;
2.1.3.2 公司综合管理部调查实际情况后提出书面报告报总经理、董事长审批;
2.1.3.3 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招聘。
2.1.4
凡对外招聘,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2.1.4.1 应聘人员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由综合管理部进行初选;
/ 9
2.1.4.2 初选合格后,由综合管理部协同用人部门负责人进行复试(面试);对重要、敏感岗位,综合管理部应采取电话回访、派员走访的方式调查应聘者资料的真实性。在秘密要害岗位工作和接触秘密较多的人员,更要要求严格,做到先审查后录用。
2.1.4.3 综合管理部根据复试(面试)结果提出建议试用人员报告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2.1.4.4 综合管理部组织试用人员进行体格检查;
2.1.4.5 体检合格后,综合管理部通知应聘者报到。
2.2 员工报到
2.2.1 招聘录用的新员工正式上班当日先向综合管理部报到,登记报到的日期为起薪日。报到当日新员工须携带:两张一寸免冠照片、身份证、户口薄原件和复印件、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职称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医院体检表。
2.2.2 报到当日,综合管理部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培训内容为:公司的简介、有关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卫生教育,领取山由帝杉员工手册。
2.2.3 新员工办理完报到手续后,方可安排工作。
2.3 员工试用
2.3.1 综合管理部与员工签订试用合同。新员工(含再入职人员)一律实行三个月的试用期。若涉及机密岗位,应同时签订保密协议。
2.3.2 新员工(含再入职人员)在试用期满一周内,试用人员填写《员工转正考核表》,用人部门负责人根据其试用期的表现,明确能否胜任现职,做出同意转正,结束试用或不予录用的意见后,报综合管理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
2.3.3 提前结束试用期
2.3.3.1 在试用期间,对业务素质、技能、工作适应能力、工作成效特别出色的新员工,试用部门负责人可以建议提前结束试用期,但须报请总经理批准。
2.3.3.2 在试用期内,新员工若严重违规行为或能力明显不足,试用部门可以陈述事实与理由报综合管理部审核后,安排在其他岗位试用或提前辞退。
2.4 员工录用
2.4.1 根据员工岗位、学历、职称、职务等情况,由双方协商签订合同的期限。
2.4.2 员工转正后应由公司与其签订经公司法律顾问审核的聘用《劳动合同书》,董事长授权主管综合管理部的公司领导与公司录用人员签订聘用劳动合同。一式两份,一份综合管理部存档,一份员工自留。
/ 9
2.4.3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规范双方保密工作的权利、义务。对新进员工必须事先进行保密教育,学习保密工作制度。公司实行保密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事前明确保密责任和保密要求,一旦造成泄密,将层层追究责任到单位和个人。
2.4.4 综合管理部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员工内部调动
3.1 调出部门根据与调入部门的协商情况提出《员工岗位调整申请书》,部门主管签署意见。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员工也可以根据自愿申请,由公司相关部门确认后可在公司范围内流动。
3.2 调出部门报综合管理部签署意见,并报分管领导审批。
3.3 综合管理部向调出部门、调入部门和员工发出《员工岗位调整通知书》。
3.4 员工与调出部门办理工作交接手续,调入部门接收员工。员工晋升和降职
4.1 公司应建立正常职务升降机制。
4.2 用人部门、综合管理部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业绩不良者或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者,提出降职建议;对成绩突出者或卓著者,可以提出晋升计划并准备上报资料。
4.3 公司总经理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表现优秀者,可以提出破格晋升。按职位的重要程度向分管领导或董事长审批。考核成绩一直优秀者,再考察该员工是否具备储备后备人才的条件,决定是否作为后备人才储备。
4.4 公司对员工实行奖惩分明,若员工行为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将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4.5 职员职位晋升或降职后,其工资待遇和福利应进行相应调整。员工培训
5.1 公司应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员工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业培训、员工业余自学四种。同时各部门/单位要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保密教育,把保密工作纳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做到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
5.2 拟定、审核培训计划
5.2.1 各业务部门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编制《年度培训计划表》,经部门主管审批,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5.2.2 公司综合管理部拟订公司管理层《年度培训计划表》,经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审批。
/ 9
5.2.3 公司综合管理部汇总公司《培训计划表》,报分管领导审批,董事会审定。
5.2.4 公司综合管理部将审定的编制下发执行。
5.3 培训计划实施
5.3.1 公司各业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作业层的培训工作,填写《培训记录表》,年底进行评价并报公司综合管理部备案。
5.3.2 公司综合管理部组织管理层的培训工作,填写《培训记录表》,在年底进行评价并备案。
5.3.3 定期、不定期地邀请公司内外专家举办培训、教育讲座。
5.3.4 员工可自行决定业余时间参加各类与工作有关的培训教育;如影响工作,则需经部门负责人和综合管理部批准方可报名。参加业余学习一般不应占用工作时间,不影响工作效率,不得在上班时间从事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学习。凡公司出资参加重要项目培训的员工,经协商在接受培训前应与公司签订包括保密条款、服务期条款、赔偿条款的协议。
5.4 培训费用报销
5.4.1 员工培训结束后,需持培训成绩、合格证书、学费收据在 3天内先在公司综合管理部登记审核,员工参加各类学习班、职业学校、夜大、电大、函大、成人高校的学历资格,均由公司综合管理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定,未经认可的不予承认。
5.4.2 公司综合管理部审核通过,公司计划财务部门按成本费用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进行。人才储备
6.1 后备人才的产生办法
6.1.1 对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业务水平高、能力强、善于创新、经验丰富、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考试、取得劳动部门认可的资格等的员工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进行登记,建立公司人才库,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6.1.2 公司综合管理部根据各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初步分析人才库各类人才的德、能、勤、绩,确定初选后备人才对象以备使用。
6.1.3 后备人才采取推荐与自愿申请相结合的方式,经公司综合管理部初核后由员工本人填写人才测评表。
6.1.4 公司成立由公司综合管理部为主、各部门主管组成的后备人才考察组定期进行考察、测评、分析,确定其作为公司的某些职位(岗位)后备人才。对这些后备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定向收集有关材料,如履历、在企业中的职位、个人发展计划、业绩总结等。
/ 9
6.2 公司后备人才考察组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其个人年度总结及其考评成绩进行淘汰。
6.3 后备人才的使用
6.3.1 对后备人才进行有意识地培训与开发。
6.3.1.1 培训的方式可采取内部培训或送外培训两种。
6.3.1.1.1 对管理人才主要从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及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主要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进一步提高。
6.3.1.1.2 从组织上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主要从政治思想和爱岗敬业上进行培养,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成为先锋模范代表。
6.3.2 当某一职位(岗位)发生空缺时,确定的该职位(岗位)后备人才为首要候选人。可按以下两种办法实行内部选拔:
6.3.2.1 根据后备人才的情况和历年考评成绩经公司领导班子民主讨论后进行直接晋升。
6.3.2.2 进行公开招聘,公开竞争,后备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6.4 外部人才储备由公司综合管理部通过企业网站设立人才登记模块,参加各高校的校园招聘会等方式收集信息,分专业、种类建立外部人才储备库,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追踪,以备公司对人才的需要。请假
7.1 员工请假由本人提出申请,说明请假种类、假期、时间、事由,并提供各种证明材料,报相关领导审批。若员工休年休假,需提前一周向本部门提出申请,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原则下,经部门领导统筹安排,严格按请假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休假。
7.2 相关领导审批。因突发事情不能预先办理请假手续时,应及时用电话向所在部门主管报告,征得口头同意后方可休假,假期满返回公司后再持有关证明及时补办请假手续。请假理由不充分或有碍工作时,可酌情不予给假,或缩短假期及延期给假。
7.3 请假人员假满后,必须到综合管理部门销假,否则视为逾假未归,作旷工处理。请假人员不得逾期不归,部门主管不得隐瞒不报。
7.4 请假期满,员工若未办完事应办理续假手续,并按上述权限进行报批。假期届满未续假或虽续假尚未核准而不到岗者,除确因病或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外,均以旷工处理。
7.5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恢复健康并正常上班的,公司根据需要安排工作岗位。在规定的 6 / 9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无法另行安排新岗位的,公司将按劳动合同的有关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续订与解除
8.1 辞职
8.1.1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 30 天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离职申请。
8.1.2 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报总经理批准。
8.2 解聘
8.2.1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时,由公司董事会提前 30 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8.2.2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而被解聘的,应在离职前 30 日发出解聘通知,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填写《解聘员工申请表》,报公司总经理批准。试用不合格按试用期内规定予以辞退。
8.2.3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应提前 30 日向员工提出续聘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要求中,经双方协商同意续聘的应在劳动合同届满前办理续聘手续,续聘不得再约定试用期,经双方协商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应办理终止手续。
8.3 员工在接到正式通知后,均应凭经公司总经理签字的审批单在综合管理部门领取《移交工作清单》,一式两份,分别由综合管理部和本人留存。
8.4 员工应按清单要求在离开之前由技术质量、计划财务、综合管理和所在部门等领导签字并办完有关工作移交手续。《移交工作清单》应详细记录移交实物、资料等事项,并经工作所在部门主管、计划财务部门负责人、监交人员等签字。特殊岗位职员(如掌握公司核心核技术、核心机密、商业秘密)提出解聘要求,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解聘。员工劳动合同终止或其他原因从本公司离职时,应向公司交回所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销售顾客清单、图表资料及培训教材等。
8.5 离职人员凭《移交工作清单》到综合管理部进行移交手续汇总,并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签意见后存档,领取存档证件。
8.6 离职人员凭《移交工作清单》到计划财务部门结算工资、风险金。凡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给予经济补偿的,公司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8.7 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时,由公司调解委员会调解,不能调解的上报劳动仲裁部门进行调解、仲裁。
/ 9
人力资源管理监督及检查
9.1 对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期间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9.2 对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9.2.1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情况。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人员需求计划的提出与审批;招聘员工的申请与审批;员工内部调动的申请与审批;员工晋升与降职的申请与审批;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审批;请假的申请与审批;员工辞职的申请与审批等。
9.2.2 人力资源管理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招聘重要岗位人员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9.2.3 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9.2.4 人力资源管理中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情况。重点检查公司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
9.3 公司综合管理部应承担公司员工的日常培训、录用、解聘等工作。
9.4 审计监察室应定期或采取突击方式对各级公司、各部门、各项人事管理进行监督检察,出具包括人事管理在内的内部审计报告书,对违反公司人事管理的单位、个人报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并提出处理意见。
9.5 董事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以下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下达整改通知,有关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属综合管理部人员工作不力的应及时调离岗位。
9.5.1 在聘任、解聘、晋升、降职、人才储备、请假和休假等存在有关人员徇私舞弊,审批不严,不平等对待员工。
9.5.2 员工工作懈怠、马虎失职、不能胜任等情况,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予纠正、处理。
9.5.3 在解聘、请假和休假方面不按规定进行审批、办理交接,导致工作交接不及时,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监交人员不履行职责,导致财产损失。
9.5.4 对符合人才储备条件的员工不向公司综合管理部申报,导致公司人才被埋没,对外招聘人员成本增加。
9.5.5 保密观念、保密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致使秘密失窃。
/ 9
9.5.6 为谋取私利,将公司秘密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卖给别人,使公司利益遭受较大损失。
四、相关制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二十八号)XX公司员工考勤规定 5 XX公司奖惩制度 6 XX公司员工保密制度 7 XX公司员工福利制度 8 XX公司员工薪金制度
五、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 员工晋升申报表 员工的考核资料 人员需求计划表 人员增补申请表 应聘人员登记表 劳动合同书 年度培训计划表 培训记录表 请假申请单 解聘员工申请表 培训记录表 移交工作清单 员工岗位调整申请书 员工岗位调整通知书 劳动合同书 员工转正考核表 9 / 9
第二篇:XX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战略目标
1.1树立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2经营目标
2.1保证及时满足公司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财务目标
3.1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与适当披露。
4合规目标
4.1保证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国家规定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
4.2保证财务报告的编制符合公司内部会计政策、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风险评估
1战略风险
1.1未按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损害了公司遵纪、守法和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的公众公司的良好形象。
2经营风险
2.1财务报告编制不及时, 导致信息披露的延误和未能满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需要。3财务风险
3.1报表内容不完整、不真实,数字计算不准确,报送不及时。
3.2操作失误,导致财务报告存在错误以及信息失真。
4合规风险
4.1不符合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导致相关部门处罚。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布置、落实编制工作
1.1财务总监每年12月中旬根据上级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公司财务决算会议,具体布置和落实决算工作;月度、季度财务报告按照有关要求进行。
1.1.1明确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要求。
1.1.2布置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相互间的配合、责任人、具体/
4联系人等。
1.1.3讨论财务核算方面的相关会计政策和信息披露等监管政策方面的变化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1.1.4与会计师事务所讨论确定财务决算报告审计的时间安排等。2重大事项上报核准
2.1计划财务部应在决算期末一个月前,将拟在本年决算中处理的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等会计调整事项,经财务总监审核批准。
2.2计划财务部应在决算期末一个月前将拟在本决算中处理的清查盘亏损失等,经财务总监审核批准,总经理、董事长签字后报税务部门核准、备案。
3全面进行财产清查,核实账目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3.1计划财务部清查核实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交税金等。
3.2生产部和资产占用部门盘点核实固定资产及其他占有和使用的实物资产。
3.3财务部、市场部(含物资采购中心)等部门函证、核实各项往来账项。
3.4计划财务部核实长、短期投资并正确计算权益。
3.5计划财务部核实银行借款并预计应付利息。
3.6计划财务部员核对总账和明细账,保证账实相符。
3.7清查盘点、核实结果报公司审核批准后,计划财务部进行相关账务处理。4编制财务报表
4.1计划财务部报表编制人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上级部门的具体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草表。
4.2财务报表草表经计划财务部负责人对照预算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修改后,报财务总监审核;
4.3总经理、董事长审定签字形成正式财务报表。
5财务报告的审计
5.1财务报告完成后,计划财务部应当按照公司的规定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方案,配合审计中介机构做好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及时研究审计查出的问题。
5.2计划财务部应做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
5.3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应报公司财务总监和董事长审阅,并签署意见。计划财务部负责人根据有关意见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交流,并将沟通情况向财务总监和董事
长反馈。
6财务报告的审定和上报
6.1财务报告完成后,计划财务部应将月报报公司财务总监或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季报和年报报公司财务总监或董事会审批,经审定后由计划财务部负责人、财务总监、董事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监督与检查
7.1对财务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7.2对财务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7.2.1财务报告编制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有关财务报告编制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情况。财务报告编制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个别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合并抵销分录的编制与审核等。
7.2.2财务报告编制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财务报告编制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7.2.3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7.3计划财务部为财务报告编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7.4审计监察室应在财务报告编制的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和有问题单位的整改情况上报董事会。
7.5董事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下达整改通知,有关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属相关人员工作不力的应及时调离岗位。
四、相关制度目录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
3企业会计准则第31 号——现金流量表
4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
5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
五、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
1现金盘点表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存货盘点表
4固定资产清查表
5资产损失、报废申请表6财产清查报告
第三篇:XX公司固定资产处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固定资产处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战略目标
1.1 提高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处置闲置、效益低的固定资产,产生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扩大公司规模,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经营目标
2.1 及时处置闲置、效益低的固定资产,使资产优化组合,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2.2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正确,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财务目标
3.1 提高固定资产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成果。
3.2 正确反映处置损益,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合规目标
4.1 遵守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避免承担法律风险。
4.2 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避免产生内部舞弊行为。
二、风险评估 战略风险
1.1 不能及时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1.2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失误,使公司权益受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或者损失。经营风险
2.1 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低效使用造成资产毁损,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
2.2 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造成公司资产流失。财务风险
3.1 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置损益不实,使财务报告失真。
3.2 未经审核,擅自变更合同标准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款,导致公司承担违约风险,发生额外的支出。合规风险
4.1 不按照规定处置固定资产,导致处罚或索赔等。
/ 6
4.2 转让合同不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造成损失。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提出、审定固定资产处置计划
1.1 公司废旧固定资产报废
1.1.1 生产部根据固定资产清查结果填制固定资产报废鉴定申请表,提出固定资产报废申请,经公司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
1.1.2 经审批的固定资产报废鉴定申请表交由市场部物资采购中心整理,完成报废固定资产的分类,以便报废固定资产能及时报批和处理。
1.1.3 物资采购中心将公司废旧固定资产情况整理资料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交公司计划财务部。对于资产非正常报废的处理,资产使用单位应向公司计划财务部提交资产报废(损)申报审批表,审核批准后资产进入正常资产报废处理程序。
1.1.3.1 处理报废物资中的固定资产,须先经公司财务总监签字确认好处理价格后,由物资采购中心会同计划财务部、生产部进行处理;须留存的物资由物资采购中心建帐保管,由公司统一安排再利用。
1.2 提出固定资产处置计划
1.2.1 生产部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对毁损、报废、闲置固定资产提出处置计划。
1.2.2 拟对外进行固定资产转让或拍卖的,生产部依据其账面净值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订出转让或拍卖的底价,填写《固定资产转让申报审批表》,提交公司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转让或拍卖的价格一般不得低于其账面净值(转让、拍卖前需要评估的,一般不得低于净值加评估和清理费用之和),特殊情况应说明理由。对拟评估的固定资产,必须提交立项申请(内容包括评估目的、评估资产的范围、评估的基准日期、拟采用的评估方法、拟委聘的评估机构及资质证明等),并以文件形式宝公司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1.2.3 对外捐赠固定资产,应由资产使用单位在对外捐赠行为发生前,向公司生产部、计划财务部提出捐赠报告。
1.3 计划财务部对公司固定资产处置计划进行审核、鉴定和研究,提出具体审核或鉴定意见,经部门分管领导审批,报公司财务总监。
1.4 公司报废固定资产应由公司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由生产部会同计划财务部审核,报公司分管领导和财务总监。
1.5 公司分管领导和财务总监依据生产部、计划财务部的审核意见和鉴定,审批固定资
/ 6
产处置计划。
1.6 处置固定资产占公司最近经审计净资产的2%以上由董事会决定;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固定资产产权处置方案,应听取公司职工代表或工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经职工代表或工会讨论通过。
1.7 若将固定资产租赁给外单位或个人经营,必须对承租人的财务、资产和信用状况进行审查,签订租赁合同,并应坚持租赁抵押制度。租赁费计算方法按《山由帝杉公司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计算、收取,若租赁费按规定标准计收有困难的,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但最低不得低于出租资产的年折旧额。
资产复查与评估
2.1 固定资产处置计划经批准后计划财务部组织进行固定资产复查,核实有关账目,依据清查结果编制资产移交清册。
2.2 对外处置固定资产单项账面净值 10 万以上的,计划财务部应当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向公司办理资产评估立项申请手续,报财务总监、董事长审批。
2.3 评估立项获准后,计划财务部应当起草委托评估协议或合同文本,送法律顾问审核。
2.4 协议或合同经法律顾问审核后报总经理、董事长审批,由董事长或授权其他人员签署。
2.5 计划财务部、生产部配合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对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并填列资产评估备案表,计划财务部、生产部、审计监察室等同时对资产评估报告和结果进行确认。
2.6 计划财务部将资产评估备案表报总经理、董事长审定签字后,连同资产评估报告和审核意见一并备案。
编制、审定资产处置方案
3.1 生产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场情况,提出资产处置的具体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公司分管领导签字后,送计划财务部审核。
3.2 计划财务部对资产处置方式及底价确定的合法、合理性以及款项支付方式进行审核。对拟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还应对受让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审核。
3.3 计划财务部将审核方案和意见以及受让方的资信情况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签订资产处置交易合同
4.1 处置资产原则上均应签订资产处置交易合同。资产处置交易合同由生产部拟定,送
/ 6
法律顾问审核。
4.2 法律顾问根据职责对合同进行审核,并按授权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签字,由董事长或授权人员签订。
4.3 转让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在签订产权转让合同时,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协商提出公司重组方案,包括在同等条件下对转让标的企业的职工优先安置方案。
清点资产、办理资产产权转移手续
5.1 资产使用部门、生产部按合同规定清点资产,填写资产移交清单。
5.2 计划财务部对资产移交清单进行审查核对。
5.3 计划财务部依据合同付款条件,核查款项到账情况,并通知资产使用单位点交资产,办理交接签字手续。收款开票和核销资产
6.1 计划财务部按合同约定收取资产处置款项,开具发票,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
6.2 公司门卫须凭财务收款收据、生产部出具的废旧物资处理出门凭证放行。清结账款、提出资产处置建议
7.1 计划财务部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清收账款,未按约定收回款项的,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采取措施予以追收。
7.2 对于人为造成资产盈亏、毁损的,要认真查明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投保期间,如果固定资产遭到损失,公司应协同保险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明确造成损失的原因,编制分析报告,待保险公司核实批准后进行索赔。
7.3 计划财务部、生产部等部门应定期清理核对相关资产。对闲置、无效需要及时处置的资产,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
固定资产处置监督及检查
8.1 公司将对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8.2 对固定资产处置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8.2.1 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如固定资产的保管与清查;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处置的审批、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合同的起草、审核与审批。单位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固定资产处置的全过程业务。
8.2.2 固定资产处置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在办理处置固定资产业务时
/ 6
是否有健全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8.2.3 固定资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处置固定资产是否履行审批手续,作价是否合理。
8.2.4 固定资产处置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8.2.5 各类款项支付、收取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评估费、其他费用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处置款是否及时收取、入账。
8.3 审计监察室对公司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上报董事会。同时审计监察室应监督有问题单位的整改情况。
8.4 董事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以下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下达整改通知,有关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属相关人员工作不力的应及时调离岗位:
8.4.1 未按规定审批程序,擅自将本单位资金支付外单位。
8.4.2 在评估、审计、签订合同等业务中接受贿赂,影响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原则。
四、相关制度目录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 33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XX公司废旧物资处理管理办法(试行)XX公司合同管理制度
XX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XX公司资产控制制度
XX公司资金管理办法 XX公司资产管理办法 XX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五、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
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及固定资产处置申报审批表
固定资产处置批准文件
固定资产处置方案
资产处置会计凭证
/ 6
固定资产盘点表
固定资产报废申请技术鉴定审批表
固定资产报废鉴定、审批明细表
资产评估申请表 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资产评估报告 对《评估报告》的审核意见 资产处置合同和相关协议 资产移交清单 资产明细卡片/管理台账
/ 6
第四篇:XX公司无形资产处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无形资产处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战略目标
1.1提高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处置闲置、效益低的无形资产,产生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扩大公司规模,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经营目标
2.1合理配制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全面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
3财务目标
3.1处置闲置、效益低的无形资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成果。
3.2正确反映处置损益,保证报告真实。
3.3无形资产投资决策正确,产生经济效益。
4合规目标
4.1遵守商标法、专利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避免公司承担法律风险。
4.2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避免产生内部舞弊行为。
二、风险评估
1战略风险
1.1不能及时处置闲置的无形资产,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1.2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失误,使公司权益受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或者损失。2经营风险
2.1无形资产权属不清,发生经济纠纷造成损失。
2.2无形资产长期闲置或低效使用,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
2.3无形资产处置不规范,造成公司资产流失。
3财务风险
3.1会计核算不规范,处置损益数据不实,资产、利润失真。
3.2未经审核,擅自变更合同标准文本中涉及的权利、义务条款导致公司承担违约风险,发生额外的支出。/
54合规风险
4.1不按照规定转让无形资产,导致处罚或索赔等。
4.2转让合同不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造成损失。
三、处置无形资产
1提出、审定无形资产处置计划
1.1综合管理部组织各部门清查无形资产的资料和使用状况,出具无形资产清查报告。若出现帐实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取得足以说明损失事实的合法证据,出具详细文字说明,填写财产损失审批表,以文件形式报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1.2若向公司外部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由无形资产各归口管理部门向综合管理部提出处置意见。
1.3综合管理部依据生产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清查结果、具体审核或鉴定意见,提出资产处置计划,并收集符合规定的待处置无形资产的权属证明。
1.4综合管理部组织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每年进行无形资产资料、使用状况的全面清查,分别造册登记有效期与失效期,逐项与财务账表核对,出具无形资产清查报告。对已经失效但未摊销完毕的无形资产查明原因。若要处置无形资产的需提出资产处置计划。
1.5审计监察室对综合管理部的处置计划和清查报告提出具体审核意见,按权限报总经理或董事会审定。
1.6总经理或董事会依据审计监察室的审核意见,审定无形资产处置计划。重大无形资产处置提案,涉及需要召开董事会的,综合管理部应当充分说明事项的详情,包括涉及金额、价格(或计价方法)、资产的账面值、对公司的影响、审批情况等,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进行研究审议并出具书面决议。如按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审计或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的,综合管理部应在董事会召开前及时公布资产评估、审计结果或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1.2总经理或董事会审定无形资产处置计划。
2资产清查与评估
2.1审计监察室对拟处置的无形资产进行详细资产清查,核实有关账目,弄清购买原值、累计摊销额、摊余价值,并出具内部专项审计报告。
2.2计划财务部提出资产评估立项申请,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无形资产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向公司外部企业处置无形资产的,应当聘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2.3评估立项获准后,综合管理部应起草委托评估协议的合同文本,送法律顾问审核。
2.4协议或合同经法律顾问审核后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由董事长或其书面授权其他人员签署。
2.5计划财务部、审计监察室、综合管理部应配合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同时计划财务部对资产评估报告和结果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填列资产评估备案表。
2.6综合管理部将资产评估备案表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签字后,连同资产评估报告和公司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一并公司备案。
3编制审定无形资产处置方案
3.1综合管理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市场情况,提出无形资产处置的具体方案,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报审计监察室审核。
3.2审计监察室对无形资产处置方式及底价确定的合法、合理性以及款项支付方式进行审核。对拟采用分期付款方式的,还应对受让方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审核。
3.3综合管理部将处置方案以及受让方的资信情况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
3.4综合管理部将处置资产的评估结果等信息,在当地媒体上对外公布或在规定的交易市场挂牌广泛寻求受让方。
4签订处置交易合同
4.1公司处置无形资产原则上均应签订无形资产处置交易合同。无形资产处置交易合同由综合管理部拟定,送法律顾问审核。
4.2法律顾问根据职责对合同进行审核后,综合管理部按授权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定,由董事长或其书面授权其他人员签署。
5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5.1综合管理部组织归口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按合同规定清点资产,填写资产移交清单,做好办理产权变更准备工作。
5.2审计监察室对资产移交清单进行审查核对。
5.3计划财务部依据合同付款条件,核查款项到账情况。组织无形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点交资产,办理交接签字手续,及时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6收款开票和核销资产
6.1计划财务部按合同约定收取无形资产处置款项,并开具发票,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
6.2经授权的会计主管复核相关会计凭证,记账人员记账。
6.3计划财务部通知资产使用和管理部门,注销无形资产管理台账。
6.4计划财务部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清收账款,未按约定收回款项的,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追收。
7无形资产处置监督及检查
7.1公司将不定期对无形资产处置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7.2对无形资产处置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7.2.1无形资产处置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无形资产处置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处置建议的提出与审批;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项目实施与项目审计;价款支付的申请、审批和会计记录。
7.2.2无形资产处置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重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7.2.3无形资产处置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7.2.4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评估费、审计费、其他费用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
7.3审计监察室对公司无形资产处置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上报董事会。
7.4董事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以下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对造成损检查情况通报公司各部门,对存在以下问题的单位,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对造成损失的单位,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4.1未按规定审批程序,擅自将本单位资金支付外单位。
7.4.2在评估、审计、签订合同等业务中接受贿赂,影响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原则。
四、相关制度目录
1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
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3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财会[2002]21号)
4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财会[2001]41号)
5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03]43号)6XX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7XX公司资金管理办法8XX公司资产控制制度
9XX公司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五、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1无形资产清查报告2财产损失审批表
3资产处置计划
4权属证明
5资产评估立项申请6资产评估备案表
7无形资产处置方案
8处置交易合同、资产评估合同9资产移交清单
第五篇:XX公司融资租赁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XX公司融资租赁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战略目标
1.1保证公司能使用行业先进设备,生产技术达标、产品质量合格,安全、高效地生产出让客户满意、市场需要的产品。
2经营目标
2.1租赁的期限较长,不会在整个使用期间都承担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能减少设备淘汰风险。
2.2充分利用租入固定资产服务于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固定资产的实体和性能安全有效。3财务目标
3.1在公司资金紧缺而又急需购置或更新设备时,通过融资租赁能及时获得需要的设备,筹资时间短。
3.2租金在整个租赁期内分摊,不用到期归还大量本金,到期还本负担较轻,减轻公司的偿付压力。
3.3租入固定设备可计提折旧,享受税前扣除的好处。
4合规目标
4.1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4.2遵守国家安全、消防、环保等规定,保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风险评估
1战略风险
1.1租入设备不合格,导致生产能力低下,不能满足急速发展的需要。
1.2租入固定资产管理不严,导致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经营风险
2.1因租入固定资产保管不善、使用不当,发生被盗、毁损、事故 等,造成损失。
2.2未及时办理保险,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财务风险
3.1资本成本较高,租金一般要高于其他负债筹资的利息。
3.2租入资产只有资产的使用权,在长期的租赁期内不能任意中止租赁合同,不能及时更新本身设备,不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水平。/
53.3计提折旧错误,造成成本费用失真。
4合规风险
4.1违反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受到处罚,造成损失。
4.2违反国家有关安全、消防、环保等规定,租入资产监管不严,导致公司承担违约风险。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提出、审定融资租赁计划
1.1生产部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提出固定资产需求计划,报公司分管领导、总经理审批。
1.2提出、审定融资租赁方案
1.2.1计划财务部结合经批复的采购计划,分析长短期资金缺口,提出融资租赁筹资的初步方案,报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审核签字。
1.2.2计划财务部、技术质量部、生产部等部门对融资租赁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分析评估意见,公司董事会审定。
1.3计划财务部、技术质量部、生产部等部门根据审定后的分析评估意见,制定融资租赁方案,并报董事会。
1.4董事会负责审定融资租赁方案。
2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2.1计划财务部组织生产部和市场部物资采购中心根据审定的融资租赁方案,选择融资租赁公司,与租赁公司洽谈融资租赁有关事宜,报董事会审批。
2.2计划财务部、生产部、市场部物资采购中心与租赁公司在出卖方选择、设备类型、利率、期限、期满购买选择权、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洽谈,并确定出卖方,董事会审批。
2.3洽谈中如设备采购价款、租金、期限、利率、支付方式等关键要素与审定的筹资方案有变化的,计划财务部应及时向公司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汇报,并取得书面决策意见。
2.4计划财务部依据融资双方商谈形成的共识,草拟融资租赁合同。
2.5生产部对合同进行商务、技术复核,法律顾问依职责对租赁合同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2.6公司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审定融资租赁合同,由董事长或其书面授权人员签订。
4办理验货与投保手续
4.1生产部和计划财务部根据融资租赁合同,向融资租赁公司具体办理融资租赁手续。
4.2资产使用部门、技术质量部、生产部、计划财务部依据融资租赁合同,验收融资租赁资产,并将验收结果交公司计划财务部。融资租赁设备到货后,生产部、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实物点交验收,填制《资产设备验收单》。同时按照每项固定资产的分类、名称、编号、购入时间、使用/保管部门、存放地点等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台账(卡),由生产部和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进口设备应有进口报关手续。验收重点是设备完整完好情况,工机具及配件情况,以及设备技术文件等资料的情况,要逐一登记,交接清单必须双方签字。
4.3计划财务部依据融资租赁资产验收到账资料及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单据,编制录入相关会计凭证,经复核后及时记账,并登记固定资产模块明细账。融资租赁资产的使用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还应建立租入固定资产卡片。
4.4计划财务部及时办理价值较大固定资产的保险事宜,以减少不可抗力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5管理租入资产
5.1资产使用部门和生产部应对融资租入资产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计划财务部应按规定计提折旧。
5.2生产部应对租入资产使用管理情况定期汇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6支付租金
6.1计划财务部根据融资租赁合同,按期计算应付租金,报经会计主管复核和财务总监签字后即可办理支付手续。
6.2计划财务部依据审核后的租金计算清单,及时支付租金,编制录入会计凭证,经复核后记账。
6.3计划财务部应定期与融资租赁公司核对租金支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4融资租赁合同到期时,计划财务部和生产部应按时办理租赁资产转移等手续。
6.5计划财务部依据上述凭据,编制录入相关会计凭证,经复核后作入账处理。
6.6融资租赁如需办理展期续租应报公司分管领导或财务总监审批后按新增租赁授权权限办理相关审批程序。
6.7融资租赁资产发生中途毁损,资产使用部门应立即报告生产部,按照租赁合同组织技术质量部、法律顾问和计划财务部分析毁损原因,并与出租方洽谈退租或赔偿与索赔事宜,按新增融资租赁授权权限办理审批程序。
6.8融资租赁资产因故需要退租的,报公司分管领导或财务总监审批后,按新增融资租赁授权权限办理相关审批程序。
7融资租赁管理监督及检查
7.1公司将不定期对融资租赁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也可结合财务检查、审计等工作进行。
7.2对融资租赁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7.2.1融资租赁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融资租赁业务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融资租赁的提出与审定;合同的起草、审核与审批;资产保管与验收等。
7.2.2融资租赁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融资租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7.2.3融资租赁业务决策责任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7.2.4各类款项支付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租金及其他费用的支付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制度和合同的要求。
7.2.5实物验收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办理验收。
7.3审计监察室应在融资租赁业务的全过程中进行监督与检察,并将检察情况上报董事会。
7.4董事会对审计监察室上报的检察情况通报各部门,对存在以下问题的部门,在公司内部通报批评;对造成损失的单位,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4.1未按规定审批程序,擅自将本单位资金支付外单位。
7.4.2在合同签订、招(投)标、采购、审计等业务中接受贿赂,影响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原则。
四、相关制度目录
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
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
3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形资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5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筹资》(财会[2001]41号)
6XX公司合同管理办法7XX公司资产控制制度8XX公司投资管理办法
9XX公司资金管理办法 10XX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五、主要控制点相关资料1董事会相关记录2固定资产采购计划
3融资租赁筹资的初步方案4融资租赁方案
5融资租赁合同
6资产设备验收单7租入固定资产卡片
8融资租赁项目分析评估报告9付款审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