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

时间:2019-05-14 11: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

第一篇:《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

单选

1.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A.资产评估

B.资产清查

C.资产管理

D.资产备案

答案:B P114《应用指引第8号》第18条“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企业”

2.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A.操作流程

B.岗位责任

C.维护保养

D.大修制度

答案:A P114《应用指引第8号》第14条“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3.存货发出记录保管部门需要定期与以下()部门核对。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财务部门

D.管理部门

答案:C P113《应用指引第8号》第10条“企业仓储部门应当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存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

4.定期对固定资产技术先进性评估,结合盈利能力和企业发展可持续性,资产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与财务部门一起进行预算可行性分析,并且经过管理部门的 审核批准.A.报废方案

B.保养方案

C.大修方案

D.技改方案 答案:D P168《内部控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主要控制措施。

5.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

A.三年

B.二年

C.每年

D.半年

答案:C P114《应用指引第8号》第18条“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企业”

6.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或联签制度。A.董事长审批

B.总经理审批

C.财务部门审批

D.集体审议 答案:D “三重一大”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7.属于无形资产风险的是无形资产()。

A.缺乏核心技术

B.积压或短缺

C.使用效能低下

D.维护不当

答案:A 《应用指引第8号》第3条: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8.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清查,明确(),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

A.资产权属

B.制度

C.清查方法

D.清查措施

答案:A 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

9.企业购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的文件证明是()A.政府的批准

B.已经缴纳土地使用税证明 C.发票

D.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

答案:D P115《应用指引第8号》第20条“企业购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 10.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是()。

A.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

B.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C.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D.固定资产的保险

答案:B 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多选

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指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A.产品

B.存货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答案:BCD P112《应用指引第8号》第2条“本指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需要从()土地使用权等进行梳理。A.专利权

B.非专利技术

C.商标权

D.特许权

E、房屋建筑物

答案:ABCD P115《应用指引第8号》第19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品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3.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工作规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等相关内容,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A.盘点周期

B.盘点流程

C.盘点方法

D.盘点制度

答案:ABC P165《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盘点方法等相关内容

4.固定资产业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和淘汰处置等环节。A.取得

B.验收移交

C.日常维护

D.更新改造

答案:ABCD P166《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资产取得、资产验收、登记造册、资产投保、运行维护、定期评估、更新改造、以及淘汰处置等。

5.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无形资产的()处置与转移等环节。A.取得

B.验收并落实权属

C.自用或授权其他单位使用

D.安全防范

E、技术升级与更新换代

答案:ABCDE P169《内部控制》无形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取得与验收、资产的使用与保护、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无形资产处置等。6.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

A.请购与审批

B.采购与验收、付款 C.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

D.发出的申请与审批

答案:ABCD 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7.以下几种固定资产处置方式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B.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

C.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D.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答案:BCD A选项违背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8.无形资产业务应关注以下()风险。

A.无形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B.无形资产购买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成本支出。C.无形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和浪费。D.无形资产处置决策和执行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

答案:ABCD

P169-170《内部控制》无形资产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9.下列选项中,发出时需要经过特别授权的物资有()

A.办公用品

B.贵重商品

C.设备

D.大批存货

E、危险品

答案:BDE P113《应用指引第8号》第9条“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 10.无形资产的更新方面要注意()方面

A.注意定期评估

B.加大投入

C.不断创新

D.进行品牌建设 答案:ABC P170《内部控制》无形资产处置。

判断

1.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企业,存货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是其共有的环节。

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5条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3条

3.企业代销、代管、代修、受托加工的存货,虽不归企业所有,也应纳入企业存货管理范畴。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8条

4.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不必办理出入库手续。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8条

5.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17条

6.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可以每年做一次也可以两年一次,最多不超过两年。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18条

7.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是要核对实物的数量,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实物的质量,是否有明显的损坏。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12条

8.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人,防范固定资产投保舞弊。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4条

9.由存货实物管理的人员根据盘点情况清查存货盘盈、盘亏产生的原因,并编制存货盘点报告。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6、12条

10.存货的保管与相关记录工作可以由同一个人员担任。答案:× 《应用指引第8号》第6条

简答

1.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答: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

(1)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

(2)查找管理薄弱环节。

(3)重视投保。

2.企业资产管理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 答:企业资产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应当重点关注哪些事项? 答:企业应重点关注:

(1)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2)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健全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和防变质等管理规范。

(3)加强生产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

(4)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

(5)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4.固定资产在运行维护环节的主要风险及其主要管控措施有哪些?

答: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不到位,可能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品残次率高或资源浪费,甚至发生生产事故,生产停顿。

主要措施:

第一,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维护和安全防范制度,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检查,及时消除风 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并据以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固定资产管理需分类管理:(1)固定资产的简单维护,可以由操作人员或内部技术人员完成;(2)尚在保修期内的固定资产,一旦发生故障,应及时联系厂商维修或退换货;(3)对于固定资产大修须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必要时聘请外部技术人员或专业机构完成。大修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才能投入运行。

第三,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是(信息与沟通)。

2、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指引的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3、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内部监督)。

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所指的控制活动不包括(内部监督)。

5、内部控制最初侧重于(财务会计控制)。

6、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是(内部环境)。

7、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是(风险评估)。

8、中航油事件是一个国企监管不到位和国企本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的典型案例,事件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失灵)。

9、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活动)。

10、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供执业准则的指引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判断题

1、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其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正确)

2、内部控制是整个企业控制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子系统。(正确)

3、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内在要求。(正确)

4、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进行审计。(错误)

5、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正确)

6、内部控制缺陷一般可以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正确)

7、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是控制活动。(错误)

8、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和指引两个层次。(正确)

9、内部控制是制度管理思想的产物。(正确)

10、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类指引是对企业层面的相关控制所进行的规范。(错误

第三篇:2015会计继续教育--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

1、为确保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平稳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A)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A、2011年1月1日 B、2012年1月1日

C、2010年1月1日 D、2011年12月1日

2、企业的组织架构,是指企业的(ABC)以及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权限划分等制度安排。

A、决策 B、指挥中心设置

C、治理结构安排 D、税务筹划

3、内部架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造成(BCD)运营效率低下,最后还是导致企业目标不能实现。

A、防范风险 B、机构重叠 C、职能交叉或缺失

D、管理部门互相推诿扯皮

4、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必须考虑企业性质、文化理念,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权责分明、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原则设置。但是,可以脱离企业实际,模仿照搬成功企业管理机构设置(B)

A、正确 B、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

1、企业的决策层第一要务就是(C)制定长期战略规划。

A、企业权限分工 B、分配权责

C、设置企业目标 D、内部控制管理

2、以下关于企业目标的阐述正确的有(ABC)

A、企业战略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B、企业目标与发展战略规划必须切合实际,过低就会使企业丧失发展给予和动力,过高,可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脱离实际能力,在过度发展中失败。

C、制定与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的第一大事

D、企业高层应频繁修改目标与战略规划,利用资源

3、一些大企业都有意识地对大约50年内的事情做出规划,制定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ABC)

A、确定目标 B、战略规划 C、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 D、实施并制定审批报告

4、规定要根据经济环境和企业实际不断修改与调整,必须要按内部控制制度和规定的权限进行。(A)

A、正确 B、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3

1、决定企业素质的最重要部分是(D),一直是企业做不完的功课,研究不尽的课题。

A、科研技术 B、基层操作 C、高层管理 D、员工素质

2、企业应制定薪酬制度,定岗定薪,使员工的劳动贡献与薪酬协调,(A)体现效率优先的薪酬制度

A、兼顾公平B、公平第一 C、按岗分配 D、按职分配

3、以下关于职工岗位制度阐述正确的有(ABCD)

A、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要实行轮岗制度,形成有序的岗位持续流动,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B、关键岗位和领导岗位要进行离任审计

C、对考核不胜任岗位要求的,应暂停工作,安排再培训,或者调整岗位,安排转岗培训

D、培训后仍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要按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4

1、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实现企业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自己保持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企业生存在社会中,必须尽社会责任与义务与社会和谐发展,任何国家都要强制企业依法履行(C)

A、环境责任 B、消费者福利 C、社会责任 D、员工福利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ABCD)

A、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

B、产品质量不合格,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C、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投入不够,措施不力,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产

D、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轻则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重则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3、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建立一整套安全制度,必须考核安全生产情况,与奖金挂钩(A)

A、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重特大安全事故

B、产品质量不合格,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5

1、企业文化包含(AB),他形成一种凝聚力,保证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企业目标实现。

A、企业理念 B、企业精神 C、企业组织 D、企业价值

2、企业文化控制方面的风险包括(ABCD)

A、缺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为社会创造财富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认同感,人心涣散,企业缺乏竞争力。

B、缺乏开拓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可能导致企业目标难以实现

C、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可能导致舞弊事件连连发生,造成企业损失,信誉下降

D、忽视企业间的文化差异和价值理念冲突,可能导致并购重组失败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6

1、(A)决策不当,会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者无效融资,导致资金成本过高或者债务危机。

A、筹资 B、投资 C、资金调度 D、财务困境

2、企业筹资所支付的利息费用,按我国所得税法规定,是在所得税前扣除,对企业有利。所以筹资活动是没有风险的。(B)

A、正确 B、错误

3、筹资方案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应履行报批程序,筹资方案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决不可轻率行事,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考虑,这种说法(A)

A、正确 B、错误

4、关于风险与报酬理念,一般的人们把国库券的收益称为(D)

A、超额收益 B、最低收益 C、财务杠杆 D、无风险报酬

5、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是:风险越大,风险报酬率越高,得到的风险收益越多;但如果发生损失,也就损失越大;反之,风险越小,收益越少。(A)

A、正确 B、错误

6、货币资金是企业营运资金的主体,不管任何类型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企业资金运动从货币资金开始,巾帼不同形态变化,最终还要回到(A)

A、货币资金 B、商品流通 C、营运资金 D、商品所有者

7企业的运营资金是连续不断的循环与周转的,一分钟也不能停止,它不运动了,就是生产经营活动停止。这种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是(C)决不许断链,也就是导致生产停止运行

A、资金调度 B、资金效益 C、资金供应 D、货币流通

8、企业在生产经营及其他业务活动中取得的资金收入应当及时入账,不得账中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设立“小金库”(A)

A、正确 B、错误

9、应收账款控制主要控制以下几点:(BCD)

A、定期财产清查,及时处理积压存货,盘活资金

B、建立信用政策,控制授信,做好客户信用调查,根据授信额度进行商品赊销

C、加强账款催收工作,防止坏账发生

D、鼓励客户提前还款,适当进行销售折扣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7

1、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采购验收制度,确定验收方式,由专门的验收机构或验收人员对采购项目的(ABCD)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验收证明。

A、品种 B、规格 C、数量 D、质量

2、企业应当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A)

A、正确 B、错误

3、付款要严格执行付款凭单制度,现金出纳不见到批准的付款凭单不许办理付款。(A)

A、正确 B、错误

4、企业应当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ABC)核对一致。

A、会计记录 B、采购记录 C、仓储记录 D、销售记录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8

1、存货这类资产的特点是供企业生产经营中周转与流动的资产,属于固定性的资产,其周转速度直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B)

A、正确 B、错误

2、企业的仓库保管部门应建立存货保管制度,至少实施以下控制(ABCD)。

A、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B、加强生产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防盗和流失

C、对代理、代销、暂存、委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

D、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

3、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C)等。

A、保密措施 B、管理责任制 C、审批权限 D、法律风险

4、企业购入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A)。

A、正确 B、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9

1、销售与收款环节必须实行严格地思想汇报内部控制,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发生下列风险(ABC)。

A、销售政策与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销售渠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经营难以为继

B、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应收账款回收不利等,可能导致销货款不能回收或遭受欺诈

C、销售过程存在舞弊行为,导致企业财产损失

D、销售统一由销售部门管理,由该部门开具统一的企业内部销售凭证,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收款与结算,发货和仓库保管部门要认真审核销售凭证,按凭证发货

2、销售控制应该注意下列具体环节(ABCD)

A、制定促销政策与价格策略,实行价格批准授权制度

B、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设计一整套销售凭证传递程序,用会计凭证控制与牵制责任人员的经济责任

C、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关注客户信息变化情况,防范信用风险

D、销售统一由销售部门管理,由财会部门统一办理收款与结算、发货和仓库保管部门要认真审核销售凭证,按凭证发货

3、销售引发的各种收款方式必须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与收取,其他部门也可以依据情况进行适当越权处理(B)

A、正确 B、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0

1.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具有以下意义:(ABCD)

A、有利于企业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B、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经营领域

C、有利于企业快速响应竞争

D、有利于企业创立行业标准

2.新产品开发的一般原则,应包括以下几条:(ABCD)

A、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科技进步,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B、保持新产品开发的连续性

C、提高产品开发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水平,降低开发制造和使用过程的费用

D、符合国家颁布的政策、法令和法规

3.在新产品试制阶段,(A)的目的是考核产品设计质量,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及主要工艺,验证和修正设计图纸,使产品设计基本定型,同时也要验证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主要工艺上存在的问题。A、样品试制 B、小批试制 C、市场试制 D、结构试制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1

1.(B)就是可供人们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设备。

A、消费资料

B、固定资产 C、物质技术手段

D、物质资料

2.企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意义:(ABCD)3.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意见。从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专业机构不得再从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A)A 正确 B错误

4.企业应当按照企业章程或股东大会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批准。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决策(A)

A、正确 B、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2 1.企业担保业务必须对担保申请人资信调查和担保业务风险评估,应该关注以下风险:(ABC)

A、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细致,审批不严格或者发生越权审批,可能导致担保失误或遭受诈骗

B、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C、担保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因而相关经办人员涉案被依法查处

D、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细致,审批严格;被担保人无财务困难 2.企业在对担保申请人进行资信调查和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事项(ABCD)

A 担保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等相关要求。

B 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一般包括:基本情况、资产质量、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盈利水平、信用程度、行业前景等。

C 担保申请人用于担保和第三方担保的资产状况及其权利归属。D 企业要求担保申请人提供反担保的,还应当对与反担保有关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

3.企业对担保申请人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提供担保(ABCD)

A 担保项目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担保政策的。

B 已进入重组、托管、兼并或破产清算程序的。

C 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经营风险较大的。

D 与其他企业存在较大经济纠纷,面临法律诉讼且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的。

4.企业应当建立担保授权和审批制度,规定担保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A)A 正确 B 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3 1.(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完成的经营行为。

2.企业的业务外包必须把风险识别与防范放在首位,至少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ABD)A、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B、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C、通过与外部订立契约,经营管理形式创新

D、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3.(A)是指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空间概念,组建管理扁平化、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动态联盟,并围绕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生产活动的生产模式。

A 虚拟生产

B 实业经营

C 业务外包

D 电子商务

4.企业业务外包的关键是(C)

A、选择非核心业务 B、订立契约 C、选择承包商 D、动态管理 5.企业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的规定,签订业务外包合同。业务外包合同内容主要包括:(ABCD)

A 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

B 双方权利和义务

C 服务和质量标准

D 费用结算标准和违约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4 1.(C)是指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

A、账簿 B、信息披露 C、财务报告 D、会计报表

2.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ABCD)

A、编制财务报告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B、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造成决策失误,干扰市场秩序。

C、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报告,难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失控。

D、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可能导致企业遭受声誉受损。

3.企业在建立与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时,至少要关注以下关键方面与关键环节,将其作为控制关键点。(ABCD)

A、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

B、对账、账项调整、结账、差错更正规范化

C、编制各种报表、起草文字附注或说明、校验、审核批准

D、财务报告的披露流程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5 1.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A)

A、正确 B、错误 2.企业预算是把企业一年内的经营目标与经营活动内容用数字化、表格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以法规的形式下达给经营管理者,要求经营者必须按照预算的计划轨道行驶,调整预算要经(D)审批

A 总经理

B 董事长

C 总会计师

D 董事会

3.企业内部控制的精髓就是风险管理,防范风险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活动。所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至少应关注以下风险:(BCD)

A、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人管理预算工作

B、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

C、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D、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可能导致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4.预算调整强调程序,必须由执行预算的责任中心或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调整预算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BC)

A、调整事项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现实生产经营实际情况

B、调整重点是否放在重要的或关键的差异方面

C、调整后的方案客观、合理

D、调整方法由领导审批决定

5.调整后的预算要重新由预算委员会下达,并对前期执行情况的考核作出说明。(A)

A 正确

B 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6 1.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对于企业依法订立并履行合同协议,提高合同履约率,减少合同纠纷,进而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A)A、正确 B、错误

2.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关注风险,主要风险可能来自下列:(ABCD)

A 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

B 合同未全面履行或监控不当

C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

D 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

3.企业的合同应建立审核和内部会签制度,必须有法律、财会部门参与。会签合同时重点考虑合同的:(ABCD)

A.合法性

B.经济性

C.可行性

D.严密性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7 1.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信息传递时,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ABC)A、内部报告系统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可能影响经营有序运行 B、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C、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D、内部信息传递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现实生产经营实际情况

2.内部管理信息传递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重要风险信息可以直接报告最高层管理者。(A)A 正确 B 错误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8 1.消息与信息相比,消息是确定性,信息就不能肯定其确定性(A)A 正确 B 错误

2.以下不属于信息特征的是:(C)

A、信息可以被感知和识别

B、信息可以加工、处理

C、信息没有确定性

D、信息具有与物质不可分割性

3.信息技术的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A、运算速度快 B、计算精度高 C、存储能力强 D、逻辑判断能力强

4.系统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也称组件)的集成,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运行的整体。系统的要点是:(ABCD)A、组织结构 B、相互关系 C、集成 D、目标

5.企业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关注下列风险:(ABC)A、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B、信息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C、系统运行和维护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D、信息系统可以被感知和识别,可以加工、处理 6.信息系统开发必须遵守下列原则:(BCD)

A、美观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理念与技术并重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19 1.2006年11月8日,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个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A)

A 正确 B 错误

2.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 也可选择6月30日作为基准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A)A 正确 B 错误

3.以下不属于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范畴的是:(D)

A 全面性

B 重要性

C 独立性原则

D 风险导向原则

4.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点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A)

A正确 B错误

5.内部控制评价主要由以下要素为核心内容进行评价:(ABCD)

A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

B信息与沟通

C内部监督

D控制活动

6.内部控制评价中应考虑的问题:(ABCD)

A 风险评估

B 控制环境和控制措施

C 信息和沟通

D 内部监督

7.(A)用以衡量企业以盈余支付固定利息的倍数 A利息保障倍数 B法定准备金倍数 C盈余公积倍数 D资产负债比率

8.(D)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

A 杠杆法

B 照搬法

C 效仿法

D 标杆法

9.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A)A 正确 B错误

10.内部控制缺陷包括:(AD)A 运行缺陷

D 设计缺陷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 1.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内部控制与相关风险,确定实施审计的性质,获取证据。内控风险越大的部位,获取证据应该越多。(A)A 正确 B 错误

2.注册会计师审计室,表明重大缺陷可能存在的迹象包括(ABCD)

A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

B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

C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D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3.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企业的控制是否足以应对已识别的由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评价为应对管理层凌驾于其他控制之上的风险设计的控制。企业为应对这些风险可能采取的控制包括:(ABCD)

A 针对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尤其是针对那些导致记账分录延迟或异常的交易的控制;

B 针对期末财务报告过程中编制的记账分录和调整分录的控制;

C 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控制;

D 与管理层的重大估计相关的控制;

4.在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以下程序(ABCD)

A询问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

B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

C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D重新执行有关内部控制,看其效果

5.管理层声明书标明的日期通常与审计报告日一致。但在某些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也可能在审计过程中或审计报告日后就某些交易或事项获取单独的声明书(A)A 正确 B错误

6.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包括:(ABCD)

A 标准审计报告

B 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C 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D 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四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全面评估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第三条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本评价指引,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办法,明确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和内容、程序和方法、以及报告形式等相关内容,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对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真实性负责。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利用和考核制度,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内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第五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当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和独立性原则,确保评价工作标准统一、客观公正。

全面性,是指评价工作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企 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重要性,是指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高风险领域。独立性,是指评价工作应当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相互分离。第六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内部环境为基础,重点关注:治理结构是否形同虚设;发展战略是否可行;机构设臵是否重叠;权责分配是否明晰;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人力资源政策和激励约束机制是否科学合理;企业文化是否促进员工勤勉尽责;社会责任是否有效履行等。

第七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生产经营活动为重点,至少关注:资金的筹集、投放和营运过程是否存在资金链断裂;资产运行中是否存在效能低下或资产流失;采购与销售环节是否存在舞弊行为;研发项目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

第八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兼顾控制手段,至少关注:全面预算是否具有约束力;合同履行是否存在纠纷;信息系统是否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内部报告是否及时传递和有效沟通等。

第三章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第九条企业应当指定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根据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制定评价方案,组成评价小组,明确分工和进度安排,采取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可以借助中介机构或外部专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参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中介机构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第十条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应当编制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应当由评价小组直接填写,指定专人严格复核。

第十一条评价小组可以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穿行测试、统计抽样、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有效运行的证据,研究认定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评价小组研究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报经审批后确定。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综合判断,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情形。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控制缺陷。第十三条重大缺陷应当根据本指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和重大缺陷的定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加以认定。

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由企业自行确定。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机制,明确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单位整改的职责分工,确保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和重大风险得到及时解决和有效控制。

董事会负责重大缺陷的整改,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经理层负责重 要缺陷的整改,接受董事会的监督。内部有关单位负责一般缺陷的整改,接受经理层的监督。

第四章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总体情况。

(二)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的声明。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和内容。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六)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认定情况。

(七)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整改措施及责任追究情况。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存在一个或多个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应当作出内部控制无效的结论。

第十六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当报企业经理层审核、董事会审定后公布。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以12月31日作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也可选择6月30日为基准日。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第五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附件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第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

第五条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来确定需要评价的重点业务单元、重要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二)一致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采用统一可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

(三)公允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事实为依据,评价结果应当有适当的证据支持。

(四)独立性原则。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确定及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应当保持相应的独立性。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评价应当以适当的成本实现科学有效的评价。

第六条

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

第七条

企业可以授权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构(以下合称内部控制评价机构)。

第八条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包括评价和专项评价。评价是指企业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对企业某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专项评价是指企业在特定时点对特定范围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第二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第九条

企业应当对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评价。

第十条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正确执行。

第十一条

应用信息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企业,应当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系统一般控制评价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评价。

一般控制评价应当着重考虑与信息系统开发有关的信息技术控制目标、程序变更、计算机运行和对数据的接触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并以此评价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应用控制评价应当结合企业业务流程特点,着重考虑信息系统中与业务流程相关的控制点,并以此评价相关应用系统操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的有关规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并以此为依据和标准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集团对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应当至少涉及下列内容:

(一)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涵盖了企业层面的风险和所有重要的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

(二)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是否适当,内部控制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是否科学、阶段性工作要求是否合理。

(三)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组织是否有效,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和授权是否合理。

(四)被评价单位是否开展内部控制自查并上报有关自查报告。

(五)被评价单位是否建立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和问题整改的机制。

(六)被评价单位在评价期间是否出现过重大风险事故等。

第三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按照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程序开展内部控制评价。

第十五条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根据企业整体控制目标,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目的、范围、组织、标准、方法、进度安排和费用预算等内容,报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批。

第十六条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风险导向、自上而下的原则来确定需要评价的分支机构、重要业务单元、重点业务领域或流程环节。

第十七条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根据审批通过的评价方案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通过适当的方法收集、确认、分析相关信息,确定与实现整体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及细化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辨识与细化控制目标相对应的控制活动,然后针对控制活动进行必要的测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出书面记录。

第十八条

内部控制评估和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个别访谈法。是指企业根据检查评价需要,对被查单位员工进行单独访谈,以获取有关信息。

(二)调查问卷法。是指企业设臵问卷调查表,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项目作出评价。

(三)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比较数据间的关系、趋势或比率来取得评价证据的方法。

(四)标杆法。是指通过与组织内外部相同或相似经营活动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而对控制设计有效性评价的方法。

(五)穿行测试法。是指通过抽取一份全过程的文件,来了解整个业务流程执行情况的评估评价方法。

(六)抽样法。是指企业针对具体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按照业务发生频率及固有风险的高低,从确定的抽样总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业务样本,对业务样本的符合性进行判断,进而对业务流程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七)实地查验法。是指企业对财产进行盘点、清查,以及对存货出、入库等控制环节进行现场查验。

(八)重新执行法。是指通过对某一控制活动全过程的重新执行来评估控制执行情况的方法。

(九)专题讨论会法。是指通过召集与业务流程相关的管理人员就业务流程的特定项目或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及评估的一种方法。

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根据通过评估和测试获取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并合理保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证据的充分性是指获取证据的数量应当能合理保证相关控制的有效;证据的适当性是指获取的证据应当与相关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有关,并能可靠地反映控制的实际运行状况。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所收集的证据,判断相关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企业在判断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时,应当充分考虑下列因素:

(一)是否针对风险设臵了合理的细化控制目标。

(二)是否针对细化控制目标设臵了对应的控制活动。

(三)相关控制活动是如何运行的。

(四)相关控制活动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运行。

(五)实施相关控制活动的人员是否具备必需的权限和能力。第二十一条 企业应当充分评估下列因素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

(一)控制活动的类型,一般包括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等。

(二)控制活动的复杂性,通常与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环境、经营规模、人员素质等相关。

(三)管理层逾越内部控制的风险。

(四)实施控制活动所需要的职业判断的程度。

(五)控制活动所针对风险事项的性质及其重要性。

(六)一项控制活动对其他控制活动有效性的依赖程度。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及时记录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并以适当形式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第二十三条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核实的证据,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出具评价结论,编制评价报告,报送管理层和董事会审阅。

第四章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评价报告

第二十四条 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应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分类分析。内部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一)设计缺陷是指缺少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控制,或现存控制设计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

(二)运行缺陷是指现存设计完好的控制没有按设计意图运行,或执行者没有获得必要授权或缺乏胜任能力以有效地实施控制。

第二十五条

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从定量和定性等方面进行衡量,判断是否构成内部控制缺陷。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企业应当认定内部控制存在设计或运行缺陷:

(一)未实现规定的控制目标。

(二)未执行规定的控制活动。

(三)突破规定的权限。

(四)不能及时提供控制运行有效的相关证据。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严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也称实质性漏洞,以下统称重大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可能严重影响内部整体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严重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情形。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低于重大缺陷,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防范或发现偏离整体控制目标的严重程度依然重大,须引起企业管理层关注。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和管理层应当合理确定相关目标发生偏差的可容忍水平,从而对严重偏离的情形予以确定。

第二十七条

企业判断和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构成重大缺陷,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影响整体控制目标实现的多个一般缺陷的组合是否构成重大缺陷。

(二)针对同一细化控制目标所采取的不同控制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针对同一细化控制目标是否存在其他补偿性控制活动。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核查和确认。

第二十九条

对于为实现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这些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对于为实现某一整体控制目标而设计与运行的控制存在一个或多个重大缺陷的情形,企业应当认定针对该项整体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

第三十条

对于因业务流程外包等原因造成企业无法评价特定业务、特定流程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情形,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应当充分考虑该项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控制的重要性,确定其对整体控制目标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第三十一条

企业应当结合年末控制缺陷的整改结果,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和责任主体。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所依据的标准。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所采用的方法。

(四)衡量重大缺陷严重偏离的定义,以及确定严重偏离的方法。

(五)被评估的内部控制整体目标是否有效的结论。

(六)被评估的内部控制整体目标如果无效,存在的重大缺陷及其可能的影响。

(七)造成重大缺陷的原因及相关责任人。

(八)所有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控制缺陷,以及针对这些缺陷的补救措施及补救措施的实施计划等。

第三十二条

企业可以根据被评估的整体控制目标的不同,适当调整评价报告的内容。

企业应当在评价报告中明确财务报表日之后截至内部控制评价日发生的、可能影响财务报告控制目标有效性的所有重大变化。

第三十三条

企业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进行评价、出具评价报告,并向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将要采取的整改措施。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作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依据。

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列示的问题,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应当根据评价结论对相关单位、部门或人员实施适当的奖励和惩戒。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指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指引的实施细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本指引自

****年**月**日起施行。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8号指引习题及详解(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模版)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工程项目等5项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意见的通知 财会便[2009]7号 颁布时间:2009-1-14发文单位:财政部会计司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咨询专家,各企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全面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情况,规 范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揭示和防范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 规和《企业内部......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 量,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阅读报告(共五则)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与案例分析》阅读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名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与案例分析》阅读报告本书共分为二十章,每一项指引各成一章。其中,第一至第......

    会计继续教育《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试卷A(含答案)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试卷A答案(参考教材: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及应用指南》新华会计网策划,本书编写组编著,中......

    002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最终定稿]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财会[2010]11号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第五讲(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讲解 第五讲 第五讲 企业文化 大家好,我们这一讲来学习企业文化。首先我们看看海尔的文化特色: 在海尔的企业,你可以看到海尔的工人在厂区内行走的时候,始......

    2014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课后练习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课后练习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达到一切目标。[题号:Qhx009467]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内部控制只能为达到目标提供合理担保。 2、企业应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