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1:5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第一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部门:

现将学校《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8月12日

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今年吉林省人社厅将我院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试点院校,为保质保量完成试点单位改革任务,做好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根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吉人社办字[2014]33号)(附件1)、《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2]116号)(附件2)和《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2]117号)(附件3)等文件精神,经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始2014年度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资格及要求

(一)具体工作要求按照《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评聘工作管理条例》(附件4)执行;

(二)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严格执行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的申报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申报评审资格;

(三)在正常申评上一级职称时,必须符合取得下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满4年(初级)或5年(中级、副高级)以上,且须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凡毕业年限、专业(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取得资格年限、受聘岗位年限四项中有 2

一项未达到规定的,可按照单破方式进行申报,且须符合规定的破格申报条件;四项中有两项未达到规定的视为双破,不得进行申报。

(四)申报人员必须具有至2014年内有效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等级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通过计算机能力考试累计取得不相互重复的2个、3个、4个科目合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分别参加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职称外语、计算机免试需参照免试政策;今年研究生学历学位人员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及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外语和计算机免试;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年龄、专业工作年限、任现职时间及业绩成果有效期计算的规定:申评人员的年龄按照申报年的12月31日计算;实行“评聘分开”人员的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及业绩成果(以实物为准)有效期均按照上一年度12月31日计算;实行“评聘结合”人员的业绩成果有效期按照上一年度12月31日计算(以实物为准),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有效期均按照申报年度的8月31日计算;申报本系列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业绩成果有效期延至申报人材料在校内公示之日前。

二、评审程序及办法

(一)各分院(部)成立职称评审小组,对具备基本条件、要求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行资格(材料)初审并核

定量化评分(兼课人员材料按专业技术岗位设臵送交相关系部),申报人与其所在单位签订诚信承诺书后将申报评审材料和承诺书一并交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业绩材料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署诚信承若书后报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材料审核小组对各单位上报人员的学历、任职年限、外语合格证(合格证号)、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合格证号)、教师资格证、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复查审核,并根据《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个人业绩量化暂行规定》进行量化打分。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资格(材料)审查通过人员按业绩量化得分从高到低排名,排名及个人资格(材料)按公共基础课专任教师、专业课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辅导员五个人员系列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优先参加学院职称评审的人员须经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过,通过者不参加量化排名,直接进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遴选范围。

(四)公示期过后由学院向省人社厅提出例会申请并根据学校职称申报情况和师资结构的实际情况,申请使用专业技术岗位数额。

(五)经省人社厅批复后,由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报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4

通过,将批复可使的用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按比例划分给各人员系列使用,并将分配情况在校内公示,各人员系列相同级别专业技术岗位获得数额的小数部分留给一线专任教师使用。

(六)专家评审组以个人业绩量化排名结果为进入推荐范围的主要依据,按省人社厅批复的各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的130%比例(含优先参加学院职称评审人员)确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遴选人数,2人以下(含2人)增加一个差额指标,并根据个人业绩量化排名先后顺序确定参与遴选人员名单,由评审专家组差额评选确定最终通过人员。专家评审组由23位专家构成,其中校外聘请专家8位,专家评审过程采取无记名投票形式,采用遴选与确认两轮投票,获得赞成票超过三分之二(16票)视为通过。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公示无异议者,需本人对任现职以来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主要工作业绩在评审会议上进行陈述;中级及以下申报人员,由其所在单位领导对其师德、平时表现、综合业绩情况向专家评审组做综合陈述。最终评审结果经“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后,将各系列专业技术岗位拟聘人员名单在校内公示,如无异议,报省人社厅履行聘任手续。

(七)在申报评审过程中,凡发现有弄虚作假、托人拉票等行为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申报评审资格;对评审通过的,评审结果无效。同时,给予通报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三年内取消申报资格,并视情节追究推荐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个人申报材料

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人员的材料报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否则不予受理。具体要求为:

1.《2014年职称申报人员业绩一览表》(附件5)(同时报电子版,以申评人姓名命名)。

2.2014年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诚信承诺书(附件6)。3.有效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反面印在同一张纸上)。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提供符合评审条件的证书)、复印件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实名注册,免费查询本人学历信息,并打印查询信息证明1份(学历查不到的,需提供档案有效学籍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留学人员在海外取得的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5.现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6.相应级别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免试人员提交免试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及查询信息1份(查询路径:吉林省人事考试网→成绩查询→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成绩查询→选择考试年)。实行考评结合系列的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等系列的参评人员还需提供相应的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复印件1份。

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评审教师系列 6

参评人员提供)。

8.本人近五年的任课课时表(附件7),须加盖教务处公章。9.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原件(按评审条件提供)。10.科研项目鉴定或登记材料,科研(教改)课题或项目成果验收报告书原件(按评审条件提供)。

11.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论文(SCI、ISR、EI、ISTP、等)需一并提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盖有骑缝章的“引证检索报告”原件。

12.专业论文发表刊物、专业著作(请将本人论文、论著、教材编著章节等做明显标记,方便审核工作人员查阅,提高工作效率),期刊查询证明1份(查询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办事服务→便民查询→新闻出版机构查询→期刊/期刊社查询→媒体名称输入期刊名称、输入验证码点击查询→点击查看截图即可),著作教材类查询证明1份(查询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办事服务→便民查询→新闻出版产品查询→CIP数据核字号验证→CIP核字号输入十位CIP数据、输入验证码点击查询→点击查看截图即可),论文查询证明1份(通过互联网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或“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

13.《教学量化评分表》、《科研量化评分表》(附件8)(同时报电子版,申评人姓名命名)。

(二)申评人员的复印件材料均需用标准A4纸复印,左侧装

订制作成册,上附《2014年职称申报提交复印件材料目录》(附件9)。原件以《证书原件材料袋》、《教学成果材料袋》、《科研成果材料袋》进行分装(封面见附件10),所有评审材料中的原件均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保管到评聘结果公示无异议后。与评审无意义的材料不予受理,填写的各类表格不符合要求影响评审的,由申评人负责。上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需的各种表格待评审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由人事处组织统一填写。

四、评审费标准

按照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同意调整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吉省价收[2011]104号)中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评审费:高级300元/人,中级200元/人,破格另加收100元/人。报送材料时一并缴纳评审费。

五、时间安排

2014年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间安排表见附件11,请各单位在收到通知后尽快通知本单位人员,8月15日下午3:00前接收申报材料,材料报送地点为人事处。

六、组织领导

为确保职称评聘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职称评聘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职称评聘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秘书组、材料审核小组)、专家评审组、监察小组,负责职称评聘日常工作。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国华 曾宪文

成 员:肖本强 张喜春 逄锦凤 张爱军 孙艳玲 评聘领导小组下设:

1.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主 任:赵洪成

材料审核组:张晓娟 戚文革 鹿雁慧 黄 博 徐 洋 卢 玲 秘书组:张 昊 王 瑜 陶博识

2.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专家评审组 组 长:曾宪文 副组长:张国华 张喜春

成员由省人社厅在我院专家评委库中随机抽取12人,校外聘请专家8人。

3.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监察小组

组 长:逄锦凤

成 员:唐德新 李人杰 郭铁铮

附件1:《2014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吉人社办字[2014]33号)

附件2:《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工作

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2]116号)

附件3:《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2]117号)

附件4:《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评聘工作管理条例》 附件5:2014年职称申报人员业绩一览表

附件6:2014年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诚信承诺书 附件7:近五年的任课课时表

附件8:教学量化评分表、科研量化评分表 附件9:2014年职称申报提交复印件材料目录 附件10:各类原件材料袋封面

附件11: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时间安排 附件12:工作人员从事专业目录

第二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学院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国家《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学院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公务接待行为。第三条、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接待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第五条 接待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第六条、接待部门在公务活动结束后,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七条、接待部门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

第八条、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学院培训中心招待所安排,特殊情况可在定点宾馆安排,执行协议价格。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

第九条、接待部门应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第十条、接待用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利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从事接待活动。

第十一条、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第十二条、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

第十三条、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第十四条、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尽量不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接待部门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六条、公务接待用餐原则上一般应在学院饮食中心安排,特殊情况可安排校外用餐。具体用餐标准、审批程序、报销手续和结算方式按《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务用餐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学院将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学院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追究接待部门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务用餐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学院公务用餐管理,控制公务用餐费用支出,降低办学成本,创建节约型校园,特制定本办法。

一、用餐原则

1、公务用餐是指学院根据工作需要必须安排的用餐。

2、公务用餐由学院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统一标准、集中核算。公务用餐原则上在校内安排。

3、公务用餐坚持对口接待、厉行节约。

4、公务用餐的形式,主要有工作餐、公务餐和宴请用餐三种。

二、用餐标准

1、院内公务用餐标准:

工作餐是指来校参观访问、学习交流、业务洽谈、调试设备等工作确需的用餐,标准为早餐10元/人,午餐20元/人,晚餐20元/人。工作餐不备酒和饮料。

公务餐是指上级机关检查工作、用人企业或兄弟单位领导到校等重要外事活动的用餐。标准为早餐20元/人,午餐40元/人,晚餐40元/人。宴请用餐是指工作需要领导批准的用餐。标准规定为每人50元。

重要公务餐和宴请用餐标准不含酒水等各项费用。特殊情况需要提高用餐标准,事前必须经学院主要领导批准。

2、校外公务用餐标准:

经过学院主要领导批准的校外公务用餐标准每人每餐平均不得超过80元,特殊情况确需超标准的必须事先请示学院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提高用餐标准,否则超标准部分由接待人员自行承担。

三、审批程序

公务用餐,一律按“先批后用”的原则办理,接待部门每次招待前须持接待对象单位公函到学院办公室按下列要求办理:

1、校内公务用餐的审批程序:

工作餐。凡因公来我院的客人,接待部门要经主管院领导同意后提前到办公室填写《院内公务用餐申请审批单》,然后到食堂订餐。

公务餐。接待部门提前到院办公室填写《院内公务用餐申请审批单》,并经学院主管领导签批后,方可安排用餐。

宴请用餐。应由有关部门或主管领导提出,经学院主要领导批准后到办公室办理用餐手续。

2、校外公务用餐审批手续:

需要由学院出面安排到校外宴请的用餐,必须持接待对象单位公函由学院主要领导批准,办公室负责办理用餐手续。

四、报销程序及要求

1、实行“二单一函合一制”,即学院公务用餐报销原则上需提供申请审批单、正式餐饮发票以及接待对象单位公函一起作为报销凭证,否则不予审签。

2、实行“六签制”,即按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领导、办公室主任、财务处长、院长的顺序审签报销。

3、实行“一事一报制”即每次招待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经办人要办理完报销手续。

4、校内用餐结算方式。食堂按月汇总《院内公务用餐申请审批单》后,填制结算凭证,结算凭证包括公函、内部结算单、公务用餐申请审批单,由院办公室进行核对签字,然后报送院长签批后,定期到计划财务处结算。

5、接待费报销结算时学院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三篇: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备案、吉林省所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并被吉林省政府评为职教工作先进单位,被省人事厅、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省级先进单位。学院设有计算机系、机械电子系、材料及资源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系、外语系、基础部、体育教研部、“两课”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十一个教学单位,设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络技术、冶金技术等42个专业,跨电子信息、制造、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财经、旅游、文化教育等八大类。学院占地面积51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99人,专任教师24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以上职称82人,有外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92人,现有在校生近5262人。学院被教育部等七部委确定为计算机软件类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金属矿开采技术三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教学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有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学络和数字外语语音视听教室及54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其中“电气智能实验系统公共平台”属省内唯

一、国内领先,学院建成了校园并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学院图书馆是全国高职高专cNKI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全部采用计算机络系统管理,并设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学

院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验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等确定为示范性实训基地。办学40多年来,学院已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相当的办学实力。学院鼓励教师参与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为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院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多年来,学院努力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道路”,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办学,并与国内多家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学院是吉林省首批设立职业技术鉴定所的院校之一。入学后,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除享受学校奖学金外,同时还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省政府奖学金。对于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学校每月发放困难补助,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您放飞理想的起点,欢迎到校就读。学生在校修取本科学历继续深造渠道有:

1、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可在本院报考参加全国自学考试(我校为吉林省自考委批准的自考专升本试点院校,入学考试可免部分基础课)修取本科学历。

2、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可报考东北大学在本院的函授学习,修取本科学历。

3、毕业时可参加吉林省“专升本”选拔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的延伸内容:高校如何分类?

按高校类型:

综合 工科 农业 师范 民族 林业 医药 语言 财经 体育

艺术 政法 军事

按高校性质:

本科 高职专科 独立学院 教育部直属 其它

专业分类:

经济学 管理学 理学 法学 文学 教育学 工学 实验班

哲学 历史学 医学 农学 军事学 其它

第四篇:2011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2011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吉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日期:2011-03-1保障厅 6 13:32:00

来源: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011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坚持“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社会评价、政府指导”的改革方向,以能力业绩为导向,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为核心,以规范管理为手段,拓宽人才评价服务领域,加强评委会建设,完善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不断提升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一)做好松原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收尾工作。按照国家关于松原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要求和我省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精神,指导松原市抓紧完成竞聘教师的岗位聘任等后续工作,完善聘任管理工作,将改革试点工作同我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接轨。

(二)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改革工作正常化开展。我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评聘结合改革已经近5年,总体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目前我省还有少数县(市、区)至今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展正常的评聘工作。今年,省人社厅和省教育厅将根据各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结合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评聘政策,积极稳妥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各市(州)政府人社部门要与当地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抓好本地中小学校教师评聘结合改革工作。尚未启动评聘工作的县(市、)区政府人社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报当地党委、政府审定,在省、市两级人社和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稳妥推进评聘工作。

二、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我省于2010年6月召开了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提出2011年7月全部完成省直事业单位的岗位设臵工作。今年省人社厅将按照我省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切实抓好这项惠及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实现事业单位科学规范管理。

(一)各地要积极推进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尽快启动本地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省人社厅将定期就各地推进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二)省直各部门要全面推进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各主管部门要按照我省推进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及时审核并统一报送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实施方案,对进度较慢的单位要及时督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核定工作。

(三)各事业单位要尽快落实岗位设臵的各项工作。各单位要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岗位设臵方案,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评聘程序和办法,组织实施相应的评聘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聘后管理工作。

(四)开展专业技术二、三级岗位的核准和备案工作。省人社厅将于今年5月和11月进行今年我省专业技术二级特设岗位及省直单位专业技术三级特设岗位的核准工作。省直各部门、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要按照程序完成符合专业技术二、三级特设岗位的申报工作及聘任人员的备案工作。

9月起,省人社厅将专门就省直事业单位岗位核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全面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申报评审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各单位审核推荐管理。各单位由领导、人事干部、相应学科专家组成考评推荐机构,实行三方考核,对本单位申报人的材料进行逐一审核,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凡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一律不得申报。省人社厅将对各单位推荐申报情况进行统计,对推荐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将在全省予以通报。

(二)进一步规范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管理。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要集中受理各单位(部门)、地区统一申报材料,严格审核申报单位(部门)、地区的申报程序是否规范、申报信息是否准确、申报材料是否真实。对不符合要求的,注明存在问题,及时退回。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并报省人社厅备案。各评委会要建立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参评人员的材料必须经过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的双重审核并签字(盖章)后,方可提交到评委会评审。

(三)进一步规范评委会例会评审管理。各高、中级评委会要按照评委会例会时间表,按时完成评审工作。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例会的,必须以正式文件报省人社厅核准。省直高、中级评委会委员由各评委会办事机构在例会前3天到省人社厅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产生。各级评委会例会期间要邀请纪检监察部门现场实行全过程监督,评委会评审结果无纪检监督员签字的,不予核准。

(四)进一步规范申报专业名称的管理。各省直评委会办事机构要结合本评委会评审范围,确定本评委会评审专业的规范性名称。明确规范性名称工作要在全省职称部署会议结束后的10天内完成。确定的规范名称报省人社厅备案后,在各评委会相应工作网站上公布,指导申报人员按要求申报。参评人员《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中,“从事专业”一栏必须按照各评委会确定的规范专业名称填写。各市(州)高、中级评委会也要按照省直评委会确定的专业名称,规范本地评委会评审专业名称,并指导本地参评人员做好申报工作。

(五)进一步规范专业论文的要求。《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吉人字„2008‟78号)已对有效专业技术论文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对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期刊提供了查询服务(查询方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不在此范围的论文及发表在刊物增刊、专刊、特刊的论文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论文发表时间以版权页所载日期为准。县、乡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要重点测评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条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其推广新技术或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可视作论文对待。

四、强化县中级评委会监管工作

2005年,根据我省扩权强县的要求,原省人事厅根据相关规定,批准了部分符合条件的县(市)组建相应专业的中级评委会。为了进一步规范县(市)中级评委会的管理,使其切实发挥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市)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省人社厅将就县(市)中级评委会的运行管理进行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1.经原省人事厅(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准组建的县(市)中级评委会必须按照批准的专业系列开展评审工作。

2.未经原省人事厅(或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准的县(市)不得私自组建中级评委会。

3.各市(州)人社部门要指导授权组建的县(市)中级评委会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做好评审和备案核准工作。

4.各市(州)人社部门要根据本文件规定,对擅自扩大评审范围的县(市)中级评委会进行整顿,对私自组建的县(市)中级评委会进行清理,并将整顿清理结果报省人社厅。

五、其他有关要求

(一)关于申报程序及相关的要求。为确保职称申报工作顺利有序,申报材料规范整齐,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报送程序(见附件1)和申报相关要求(见附件2)申报,凡未履行规定程序的申报材料,《评定表》及业绩证明材料不按要求装订的一律不得报送,各评委会不得受理。

(二)关于几类特殊人员评审的问题。今年继续对在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党政机关调动人员参评职称提供特殊通道,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按照原有的申报程序报送各相应评委会参加评审。继续开展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的认定工作(具体申报要求见附件3)。

(三)关于推行分类评审的要求。事业单位与企业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成果表现形式的不同。各评委会例会时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参评人员可采取分类评审的原则,依据现执行的评审条件,针对不同性质单位的人员,采取权重不同的评价方式,分别评审。对不作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专业论文要求的民营企业参评人员,可采用相应形式的答辩与材料审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关于审核备案的问题。省直部门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和各市(州)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审结束第二天报送评委会评审表决意见统计票复印件(有评委会主任、纪检监察人员签字)和评审通过人员一览表(附电子文档,Excel表格,加盖评委会办事机构公章,具体表样见附件4);10天内报送评审通过人员《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3份,附电子文档,粘贴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及相应的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和评审通过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1份,附电子文档)。

评审通过人员均在省人社厅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人员由省人社厅核准备案。

未按要求报送上述材料的,评委会主管部门或地区必须向省人社厅以正式文件说明情况,其评审结果方予核准。在公示期间对公示人员有异议的举报问题,各评委会办事机构要按照多层复查的要求,及时进行核准。由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人事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出具核准材料,并由评委会办事机构将核准材料一并报送省人社厅。

各市(州)、县(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通过人员,经所在市(州)人社局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集中公示,无异议的,由所在市(州)人社局核准,并报省人社厅备案。

(五)评审费用收取的要求。

目前,省人社厅正在申请调整我省职称评审费的收取标准。如在申报工作开始前,新的收费标准能够确定,全省将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如不能够确定,将继续执行原有标准。各地、各部门(单位)不得擅自提高和自行制定收费标准。

本意见中所涉及的各类表格及相关附件均在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下载。

附件:1.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程序

2.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的相关要求

3.吉林省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评

定工作的有关规定

4.评审通过人员一览表(样表)

第五篇:2014年全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辽人社发[2014]44号

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职称评聘工作

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现将《2014年全市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4年6月9日

辽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4年6月9日印发

2014年全市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2014年全省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吉人社办字[2014]3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我市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市职称评聘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我市今年职称评聘工作从6月份起,至10月底结束。

6月9日,召开全市职称工作部署会议,安排部署今年职称评聘工作任务。

6月10日至 6月20日,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受理审核本县区、本部门申报人员材料。

6月23日至7月23日,集中受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申报材料。

8月5日至8月15日,集中向省直部门高级评委会报送评审材料。

8月20日至8月29日,市高、中级评委会、县中级评委会集中例会,并进行集中公示。

(二)受理申报材料时间、地点。

受理时间:2014年6月23日至7月23日。逾期不予受理。

受理地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西宁大路511号)

联系咨询电话:0437-3168997 3168926 电子信箱:lyrsjzjk@163.com 工作信息网站:辽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申报要求。为确保职称申报工作规范有序,申报材料标准整齐,市人社局制定了申报程序(见附件1)和申报要求(见附件2),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凡未履行规定程序的申报材料,《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或《认定表》)及业绩证明材料不按要求装订的一律不予受理和报送。

二、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作为国家试点改革省份,我省顺利完成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试点(扩面)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已向国家正式上报了总结材料。目前,国家将综合全国三省份试点(扩面)改革情况,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际,进行经验总结和研究制定下一步全国推开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待国家正式研究部署后,省厅再对改革工作作专门部署。在此,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吉政办明电„2013‟22号)等配套文件规定,结合全省扩面改革情况,省厅就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 明确(如与下步国家部署政策不符,将根据国家要求进行调整)。

(一)开展第二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推荐工作。按照省厅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中小学第二批正高级教师评审推荐工作,有关工作另行通知。

(二)继续探索特设岗位教师校际交流工作。加大特设岗位正高级教师评审推荐工作力度,今年我市将专设1名正高级教师岗位,选聘市直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县基础教育薄弱学校从事3年以上教育教学服务。探索施行特设岗位副高级教师评聘工作,由人社、教育部门联合组织,科学设定岗位指标,选聘不少于2名市或县重点学校优秀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校从事3年以上教育教学服务。特设岗位正、副高级教师实行岗位专设、职务特聘、待遇先兑、关系不动等优惠政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臵,促进优秀教师校际交流由被动变主动、化特设为常态。有关工作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另行通知。

(三)规范评聘工作程序。一是各县区和各学校要本着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和优中选优的原则,结合实际自主开展学校竞聘推荐和专家评审工作,规定程序必须严格执行,遇到特殊问题须按照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研究批复。二是各学校要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竞聘推荐方案,强化公平公正竞聘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鼓励优秀教师跨校竞聘。制定的竞聘方案须通过全校(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全校(单位)职工大会集中讨论,经85%以上参会人员同意,并报同级教育、人社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竞 聘工作必须以差额竞聘方式进行。三是各级人社部门要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科学核定竞聘数额,原则上各学校竞聘岗位数额应为本学校空岗总数的40%左右;对岗位空缺数量较多且符合竞聘条件人员较多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竞聘比例调整到50%左右;对没有空缺岗位的学校(单位),可采取退1进1或宏观调整的方式,核定一定数量的竞聘岗位数额。市直和各县区竞聘岗位总量须统筹控制在本地区空缺岗位总量的60%左右。四是各学校竞聘推荐工作结束后,按照规定评审权限,由教育、人社部门共同组建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等额评审。不具备组建条件或因评审人员较少等情况难以组建评委会的县区,须由县区人社局和教育局联合行文,逐级报省人社厅批准后,可由市高评委代评。2014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时间为9月1日。

(四)关于班主任、辅导员任职年限问题。经研究,正高级教师推荐人选必须按照规定的班主任、辅导员任职年限要求申报评审。考虑到我省实际,在一级、高级教师竞聘推荐和评审时,我省标准条件中对班主任、辅导员任职年限的规定暂作为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的条件掌握,如国家全面推开有明确规定时,再按照国家规定政策执行。

(五)关于编外在聘在岗人员竞聘参评问题。此类人员的竞聘推荐,可由各学校按规定程序制定评聘方案,并报同级人社、教育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竞聘指标可根据此类人员的总数,首 先参照本学校计划内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比例核定初、中、高级教师数量,再按照竞聘岗位核定规定比例核定竞聘数额,统一组织竞聘推荐。各学校竞聘推荐人选须报所属评委会评审。

(六)关于民办中小学校参照执行问题。民办学校竞聘推荐工作,可按照规定程序逐级行文报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由批准办学的教育部门和同级人社部门共同组织。民办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比例参照公办中小学校有关比例规定执行,原则上高级教师、一级教师按照设臵比例根据实际需要不足时可提高不超过5%的结构比例,具体比例由批准办学的各级教育部门与同级人社部门研究确定。

三、推进职称评聘领域拓展和评价方式创新

(一)继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人员职称专门认定 根据《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吉发„2012‟24号)、《吉林省关于激励科研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吉人社联字„2012‟67号)和《关于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的认定及职称评聘工作实施细则》(吉人社联字„2013‟34号)等文件精神,继续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科研人员开展职称认定工作。结合实际,今年将对职称认定前成果认定原则进行调整:一是科技成果尚未转化的不予认定;二是非成果转化或转化活动不清晰的收益不予认定;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符合认定要求,但效益不明确或无法计算的,按最低类认定;四是产品包含 多项科技成果的,由专家确定是否为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可直接计算,非核心技术由专家酌情计算,折算比例不超过30%;五是成果跨单位转让后取得的利税,可按照不高于30%比例计算到原成果归属人,但最高不超过转让费的50%;六是项目主持人、前2名主要完成人和其余参与人认定当量系数分别按照3:2:1比例计算。根据成果认定类别和结果,省人社厅专门成立专家认定委员会,适时组织开展职称资格评审定级和后续聘任工作。

(二)拓展职称评价的领域和渠道

1.开展非公组织经营管理人才正高级经济师首评认定。对省内非公组织中全国知名、贡献突出、诚信守法且具有高级经济师资格的企业法人,综合其企业近五年发展规模、同行业排名、产值效益、利税额度、安全监管、就业安臵、诚信经营、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经营管理业绩和承担社会责任情况,择优认定30名左右正高级经济师(见附件3)。

2.开辟新型城镇化特殊人才职称认定“绿色通道”。对进城务工有特殊专长、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术岗位知识能力、自学成才、得到业内认可和公认的专业人才,以及农村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等农业生产行业中的生产能手、产业大户、创业先锋、致富带头人和各类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开展职称认定工作,认定范围重点为中、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畜牧师、经济师、工艺师。该类职称是授予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出显著业绩和贡献的特殊专业人才的职业荣誉称号,参评人员不受学历资历限制,免除职称 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水平考试限制,直接认定相应专业职称。有关工作另行通知。

3.增设汽车工程电子电器评审专业。对在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汽车工程电子电器专业设计、研发、应用、维护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高级职称首次评审。有关工作另行通知。

4.增设计算机电子工程硬件评审专业。对在我市各类企业中从事计算机电子工程硬件专业设计、研发、应用、维护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高级职称首次评审。有关工作另行通知。

以上新增设的系列(专业)职称评审和专门认定工作,由各县区人社局和市直各部门(单位)、有关非公经济组织单位按照规定程序组织申报,由省人社厅统一组建评委会开展评定。

(三)探索职称信息化评审试点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职称信息化评审试点改革,今年,由省人社厅组建的评委会所属职称评定系列(专业)将全部纳入信息化评审试点改革范围,职称申报、审核和评定工作将实行信息化操作方式进行,有关工作由评委会办事机构另行通知。我市也将适时选定相关系列(专业)启动试点改革,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评价服务。

四、优化健全各项评聘政策

(一)放宽省派援外人员职称评聘限制。经我省统一选派援疆、援藏等援外专业技术人员,援外期间,可经省人社厅审核同 意后,委托援助地区进行职称评定。援外期间,援外人员也可参加援助地区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考试合格成绩我省予以承认。援外人员在援助地区取得的职称,可在援助期满后,报省人社厅核准,实行超岗聘任。

(二)加大县乡基层一线人员职称聘任倾斜力度。从今年开始,在县(市)及以下事业单位工作且取得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及以下事业单位工作并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或连续工作满30年的,可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三)加强各类各级职称考试通过人员的聘任管理。对符合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中“取得该专业职业资格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政策的各级各类职称考试合格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已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按照我省有关规定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时需提交相应级别的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属于免试范围的除外)。

五、进一步明确职称评审相关政策

(一)关于初级职称认定的问题。凡纳入国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及我省“评聘结合”以外的系列(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不再统一组织评审,按照管理权限,实行用人单位以聘代评制度(吉人字„2004‟130号),并按照属地管理方式,由市人社 9 局和县区人社局组织认定。所学专业与受聘岗位专业不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规定学历年限基础上增加1年进行正常认定。

(二)关于转岗工勤人员初级职称认定的问题。转岗工勤人员认定初级职称,可由用人单位逐级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所属人社部门审核认定。首次认定的工勤人员,必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并符合相应系列(专业)认定条件。

(三)关于硕士、博士研究生职称评审的问题。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且受聘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两年以上的人员,可按照相应系列(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条件申评中级职称,不再进行转正定职。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后,且受聘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两年以上的人员,可按照相应系列(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申评副高级职称。

(四)关于同级改职的问题。因工作岗位变动参加职称改职的人员,在现岗位工作满1年以后,可按现从事岗位的专业系列评审条件参加改职评审。从无职称外语等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要求的系列(专业),改职到有要求的系列(专业),评审时应提交相应等级职称外语合格证书和计算机合格证书。内跨系列改职人员不得同时申评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改职后,评审高一级职称时,专业完全相同或专业相近的,系列相同、专业相近的,改职前和改职后的职称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系列和专业都不同的,职称任职年限不能连续计算,从取得现职称资格之日算起。

(五)关于职称申评学历学位认定的问题。职称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历学位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认可的院校和经总政、总参批准认可的部队院校所授予的学历学位,以及中央党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党校对学制两年以上的长期班次学员所授予的党校学历。不属于上述院校授予的学历学位证书和教育行政部门不认可的各种培训班修业、结业证书或专业证书,均不能视为资格评审条件中所要求的学历学位。

(六)关于职称申评著作论文及奖项确认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在申评上一级职称时,所提供的著作、论文和科研成果,必须是在取得现岗位级别职称后重新获得的,否则不能作为申评条件。申评论文系指在省级以上正式期刊公开发表的与本专业岗位相关的学术技术论文,非本专业岗位相关的论文,副刊、增刊、论文集等刊登的论文,以及凡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通报确定的违法刊物、盗用刊号刊物、盗版印刷刊物中刊发的论文均不能作为申评条件。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学术(技术)成果奖项证书,应为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成绩受到奖励的项目证书,非本专业岗位奖励项目仅作为参考。

(七)关于职称申评相关时限计算的问题。申评人员的年龄按照申报年的12月31日计算;实行“评聘分开”人员的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及业绩成果(以实物为准)有效期均按照上一12月31日计算;省属高校和全省中小学校等实行“评聘结合”人员的业绩成果有效期按照上一12月31 日计算(以实物为准),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有效期均按照申报的8月31日计算;申报本系列最高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的业绩成果有效期可延至申报人材料在单位内部公示之日前。专业技术人员在正常申评上一级职称时,必须符合取得下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满4年或5年以上,且省属事业单位人员须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满3年以上,市(州)属事业单位人员须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满2年以上,县(市、区)及以下所属事业单位人员须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岗位满1年以上的任职条件。取得资格年限或受聘岗位年限中只一项未达到规定年限的,可按照单破方式进行申报,且须符合规定的破格申报条件;取得资格年限或岗位受聘年限两项均未达到规定年限要求的(双破),不得进行申报。

(八)关于职称外语免试政策的问题。一是免试的系列(专业)。中小学教师系列;艺术、文学创作系列;卫生系列中临床中医药专业;档案和文博系列中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专业;县(市、区)所属企事业单位中的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山、测绘、勘探、铁路和公路建设施工等专业。二是免试的专业技术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在国外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经省级以上人社、教育部门认证)或通过专业培训、专业进修及做访问学者等方式连续在国外有半年以上留学经历的人员;以硕士研究生学历申评中级职称的人员;以博士研究生学历申评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已取得规定级别合格证书申报上一级职称的 人员;正式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的人员;通过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的人员;具有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一直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员;申报职称认定的高层次人才;申报职称首次认定的机关调转人员、部队转业干部;省派援外回省后首次申评上一级职称人员;乡镇及其以下事业单位人员;除民办高校、民办医院外的企业人员;申报初级职称认定人员;其他能够证明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人员。三是相关规定。通过考试取得的国家和我省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长期有效,A级合格证书可申评各级别职称,B级和C级合格证书可申评国家规定的对应级别的职称。以博士研究生学历申评正高级职称的人员和以硕士研究生学历申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须取得相应级别职称外语合格证书。不作职称外语免试的县(市)申评人员,在申评正高级职称时,可降低一个等级标准进行申报。因工作原因在省外参加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人员,中直单位委托我省评审的人员,必须达到或取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或原国家人事部)合格标准或颁发的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评审。外省(市)委托我省评审的人员需提供本省(市)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评审。

(九)关于进一步明确职称计算机免试政策的问题。一是免试人员。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申报正高级职称的人员;年满50周岁申评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年满40周岁申评中级职称的人员; 以硕士研究生学历申评中级职称的人员;以博士研究生学历申评副高级职称的人员;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或水平考试,取得程序员资格证书,申评中级职称的人员,取得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评审正、副高级职称的人员。二是暂免考试人员。中小学教师;艺术职称系列人员;卫生职称系列的护理人员;年满35周岁以上的体育教练人员;县(市、区)有关部门派驻在农村乡(镇)的单位和农村乡(镇)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人员。三是对照等级。不作免试或暂免考试规定的申评人员,申评正高级职称时,须提交4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申评副高级职称时,须提交3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申评中级职称时,须提交2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取得我省职称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证书的,在申评副高级职称时,须再提交1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申评正高级职称时,须再提交2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取得我省职称计算机副高级考试合格证书的,在申评正高级职称时,须再提交1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以博士研究生学历申评正高级职称的,须提交1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以硕士研究生学历申评副高级职称的,须提交1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申评正高级职称,须提交2个科目的考试合格证书。县(市)所属单位申评人员(面试或暂免考试人员除外)申评各级别职称,可只提交2个科目考试合格证书。四是其他规定。职称计算机合格证书不受证书有效期限制,长期有效。因工作原因在省外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的人员和中直单位或外省(市)委托我省评审的人员须提供本(外)省(市)有效职称计算机合格证书,方可在我省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评审。

(十)关于非公经济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评定的问题。继续开展非公经济组织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评定工作,原则上各非公经济组织只可推荐1名人选,有关工作由评委会办事机构另行通知。

(十一)关于对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科学评价的问题。在省内各级企业和县及以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再将论文著作作硬性条件,其撰写的反映本人本岗学术技术水平的代表作品、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明创造及相关业绩,视同论文著作对待。有关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水平条件参照上述第八、九条规定执行。

(十二)关于有关人员不予评审的问题。省内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未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意的情况下,一律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或考试。在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兼职或提供技术服务的省内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律不得在兼职或服务单位进行申报评审。按照人社部有关文件要求,对达到离退休年龄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专业技术人员(除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有关文件规定延缓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外),我省不再对其进行职称评审和核准发证。

(十三)关于高层次人才职称认定的问题。凡在我省工作或 提供服务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省高级(资深)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我省各级企事业单位专门从国外或省外重点引进的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博士后出站人员等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可同时打破学历、毕业年限和任职年限限制,经所在工作单位批准同意,申报认定相应系列的职称。高层次人才职称认定由省人社厅统一负责组织。经认定的人员可不受单位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实行超岗聘任(见附件4)。

(十四)关于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党政机关调动人员、部队转业干部职称认定的问题。该类人员首次申评职称,可按照规定程序直接申报认定。申报认定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受聘专业技术岗位满一年以上,考核达到合格等级以上,并符合相应专业系列评审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和业绩成果条件,可不受资历台阶和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限制。该类人员职称认定由省人社厅统一负责组织。申报人员需提供单位编制本、工资表、单位公示表、任职文件、公务员登记表或部队干部转业证书等相关文件复印材料册(见附件4)。

(十五)关于评审费用收取的问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用 的收取必须严格按照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同意调整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吉省价收„2011‟104号)中规定的标准和项目收取,任何单位、部门不得擅自提高和自行制定收费标准。

六、推进职称评聘工作规范运行

(一)进一步规范申报人员申报材料的管理。2014全市职称评聘工作相关文件和表格,均可在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门户网站中下载。除信息化评审试点系列申报人员外,其他系列申报人员的《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或《认定表》)须手写,《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须用计算机打印。申报人员要严格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工作规范(暂行)》(吉人社办字„2012‟117号)、《关于加强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工作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吉人社办字„2012‟116号)和本《安排意见》要求,认真填报相关材料,具体申报材料以各评委会办事机构通知为准。

(二)进一步规范单位推荐申报管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单位、主管部门、人社部门逐级审核、公示工作制度,并采取正式行文统一报送的方式进行推荐申报。申报单位要成立相应考评领导小组,采取单位领导、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干部、考评专家四方联审的方式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考评。推荐人员经单位集中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方可由所在单位按照申报程序报送相应主管部门或各级人社部门,由主管部门或人社 部门审核并以相应形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行文报送相关评委会办事机构。

(三)进一步规范申报审核管理。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集中受理审核申报材料,并按规定时限报送至市人社局。对不符合要求的,注明存在问题,及时退回;对弄虚作假或举报核实确有问题的取消申报资格。从今年开始,全省将试行评审前集中公示制度,各级评委会办事机构在申请例会前,须将全部审核确认参评人员名单进行为期3各工作日的公示,经报省人社厅核准无异议后,方可按程序申请例会。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深化职称评聘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要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职称工作人员队伍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承担的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强化服务。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广泛宣传职称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要建立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确定专人负责,开设专门的政策咨询电话和电子信箱在全省公布,自觉接受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监督。要认真受理、答复专业技术人员的咨询,对能够直接答复的要及时答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对咨询人推诿搪 塞;对政策规定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统一汇总,报送省厅研究后予以答复。

(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严肃职称工作纪律,严格职称工作程序,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指导。要根据《信访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接待、处理职称工作的举报、信访事宜,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违规推荐等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在公示期间对公示人员有异议的举报问题,由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人事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出具说明材料,报经评委会办事机构复审查实。对省、市人社部门交办、批转的职称工作举报、信访事项要认真调查核实,要按照《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举报、信访等事项办理通知单》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材料,按时上报。

本意见中所涉及的相关文件、附件和各类表格均在辽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科”或“文件下载”栏中下载。

附 件:1.2014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程序

2.2014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要求

3.吉林省非公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正高级经济师认定办法(试行)

4.吉林省高层次人才、机关调转人员、部队转业干

部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2014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程序 附件2:

一、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有关时间要求

申评人员的年龄按照申报年的12月31日计算;实行“评聘分开”人员的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及业绩成果(以实物为准)有效期均按照上一12月31日计算;全省中小学校等实行“评聘结合”人员的业绩成果有效期按照上一12月31日计算(以实物为准),专业工作年限、毕业年限、任现职时间有效期均按照申报的8月31日计算;申报本系列最高级别专业技术资格的业绩成果有效期可延至申报人材料在单位内部公示之日前。

二、申报材料要求

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的申报材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否则各评委会办事机构一律不能受理。

1.《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或认定表)1份,必须用标准A3纸正反两面印制,折页左侧装订,且必须手写;

2.《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览表》25份(附电子文档,纸介材料用标准A3纸印制);

3.《2014年申报人员信息汇总表)》一式2份(附电子文档,县区、主管部门或单位统一申报、统一分类汇总)

4.《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申报评审材料册

(一)》 2014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要求 需装订的材料如下:①本人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复印件;②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③本人学历网络查询信息证明;(或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并提供的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④本人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⑤本人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报告网络查询信息复印件;⑥单位聘书或职称聘任核准表复印件;⑦获奖证书、成果证明复印件;⑧业务工作总结复印件;⑨公示表;⑩企业申报人员还须提供所在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企业劳动合同备案表复印件。

以上1-4材料或表格统一放入一个档案袋中。

《申报人员须提交的原件材料审查目录》按目录中要求进行提供。原件统一放入另一个档案袋(原件档案袋)中。即每个申报人员应准备2个档案袋,并在档案袋外按规定要求粘贴标识。具体样式可登录辽源市人社局网站(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科”或“文件下载”栏中查询下载。

特别提示:省评系列(专业)申报材料要求如与以上要求不一致的,按省厅各评委会办事机构通知为准,请各部门及时与对口厅(局)人事处联系。

三、单位审核要求

为确保职称申报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各申报人所在单位均要成立相应的考评推荐机构,考评机构要由单位领导、纪检监察干部、人事干部、本单位相应学科专家(如本单位无从事申报人专 业领域的专家,可由单位聘请外单位同专业专家)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中人事干部要对申报人员的相应资格条件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专家要对申报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单位领导要对申报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考评,纪检监察干部要对整个考核过程进行监督,四方面意见均要在申报人《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单位综合考核评价”栏中予以体现。综合四方考核意见,经单位民主测评、集体研究、择优推荐,确定公示推荐人员。公示推荐人员相应申报材料在本单位明显位臵进行进行不少于3天的集中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报人的学历、任职时间、业绩成果等。

四、材料报送要求

所有申报人员材料要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各级人社部门按照《2014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程序》,逐级公示无异议后,以正式行文统一报送的方式进行推荐申报,否则一律不予受理。

五、受理审核材料要求

各受理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的单位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认真审核相关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各受理单位要指导申报人填写评定表,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报送。凡不符合申报条件的、《评审表》及业绩证明材料不按要求装订的,无申报单位正式行文的,无纪检监察部门签字的,无公示证明材料的一律不得受理。

各县区、各部门、各企事单位要统一受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申报材料,市人社部门一律不受理个人的申报材料。受理材料时要根据申报单位、部门报送的参评人员一览表逐一对各申报人《吉林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各项内容与提交的证明材料原件进行审核,特别是申报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要做到准确无误,申报评审资格名称和从事专业要使用我省职称管理规定的规范性名称。对不符合要求的,应注明存在问题,及时退回。对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或更正材料重新申报的,应及时受理。任何需要修改的错误信息均不得在原表上涂改,必须重新制作新的申报表。

附件3:

吉林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

正高级经济师认定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公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认定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吉林省内非公经济组织中全国知名、行业领先、贡献突出、诚信守法的企业法人(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

二、基本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得企业管理经验以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参与发展民营经济工作示范引领作用突出、业绩贡献卓著、在全省广受社会各界好评,且取得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已满5年,现担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职务。

三、认定标准

1.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规模较大,在全国排名靠前,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大知名度;具有企业自主产权的全国知名品牌,形成独具规模的产业发展链条,符合省和国家重点扶持企业;年经济产值达到5千万元以上,年利税额度到达800万元以上,是省内本行业优势企业、支撑企业、骨干企业和诚信经营明星企业。

2.就业安置数量。严格履行企业人员聘用管理程序,用工规模 达到千人以上,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条例)规定及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金,党委(支部)、群团等党群组织健全,管理科学规范,为全省安臵就业重点企业。

3.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构健全,近五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是省内安全生产示范企业;依法经营,日常管理规范有序,近三年无工商、税务、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不良记录;经营范围无法定禁止项目,社会诚信度较高。

4.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支持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改革、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等事业中贡献显著,得到政府奖励表彰;社会奉献意识较强,在救灾、救险、救难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享有社会盛誉。

5.其他能够体现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企业法人突出业绩的相关证明。

四、认定方式

1.统一部署。认定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职称评聘工作中统一安排部署。

2.专门认定。由各单位按规定要求和程序申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成立“全省非公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正高级经济师认定评委会”进行认定。

五、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件4:

吉林省高层次人才 机关调转人员 部队转业干部专业技术资格(职务)

评聘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快推进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省内特殊人才科学转岗定职,进一步简化和明确高层次创新创业创优人才、机关调转人员和部队转业干部(下简称“三类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聘政策,充分发挥职称“杠杆”支撑作用,为推动吉林五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聘范围

1、高层次人才:指在我省工作或提供服务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全国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省高级(资深)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我省各级企事业单位专门从国外或省外重点引进的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出站人员等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2、机关调转人员:指在机构改革或人事正常调整中,从我省 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或相关政府机构调转分流到省内各级企事业单位,且聘任在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以上,首次参评认定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的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或其他法定行政编制管理人员。

3、部队转业干部:指退出军队行政职务,按照国家和省安臵规定及程序,转业聘任到省内各级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年以上,首次参评认定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

二、评聘政策

1、对“三类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职务)专门认定政策,不受评审条件和职称外语、计算机能力水平限制,统一部署、整体运作、分类实施,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门组建认定委员会组织认定。

2、根据“三类人员”岗位聘任实际,可认定除国家规定的以考代评、考评结合系列(专业)以外的省评各级别系列(专业)专业技术资格(职务)。

3、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依据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式,依据其业务能力水平、岗位业绩贡献、人才评价水平和现专业技术职称层级等情况,原则上,择优认定上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对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特别突出的人员,可放宽台阶限制,破格认定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职务)。高层次人才科不受单位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试行超岗聘任。

4、对机关调转人员和部队转业干部的认定,结合其转入方式及所聘岗位实际,依据其职务级别、业绩贡献、学历专业、学历年限和从事现专业技术工作资历年限等情况,综合认定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职务),通过认定的人员须在单位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内进行聘任。

三、组织管理

1、高层次人才申报,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提供其享受人才引进政策、业绩能力水平和人才评定结果方面的佐证材料(以实物为准)。

2、机关调转人员和部队转业干部人员申报,须按有关规定要求,提供单位编制本、工资表、单位公示表、任职文件、公务员登记表或部队干部转业证书(可证明其原岗位身份的相关材料)等佐证材料(以实物为准)。

3、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考核评议、组织公式、正式行文申报,由市(州)人社局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4、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认定,核准发证。

四、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下载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2014年职称评聘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