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1: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篇: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重庆市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除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生产培训(以下简称安全培训)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培训是指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第四条

安全培训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第五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全市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全市安全培训考试工作。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承担具体日常工作。

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体系,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和安全培训机构监管档案。

第七条 安全培训、考试收费,按照重庆市有关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与管理 第八条 安全培训机构从事安全培训活动,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培训资质证书。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一级、二级资质证书的审批、颁发。取得一级、二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在市安监局备案。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三级、四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审批、颁发。

第九条 取得一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开展培训工作。

取得二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乡镇(街道)和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中央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庆市行政区域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以下简称中央驻渝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市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市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人员;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和二级以下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教师的培训工作。

取得三级培训资质证书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区县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批准范围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取得四级培训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除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上一级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下一级资质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

第十条 安全培训机构申请三级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50万元以上;

(二)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

(三)有健全的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规则;

(四)有8名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且经市安监局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

(五)有能够满足同期50人以上规模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其中专用教室使用面积100平方米以上;

(六)安全培训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安全培训机构申请四级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30万元以上;

(二)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

(三)有健全的机构章程、管理制度、工作规则;

(四)有5名以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其中至少有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且经市安监局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教师;

(五)有能够满足同期30人以上规模培训需要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其中专用教室使用面积60平方米以上。

第十二条 申请三、四级资质证书,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具备资质条件的申请人将安全培训机构资质申请书、安全培训机构设置批准文件或者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和本办法第十条或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报市安监局;

(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安全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安全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应当接受安全培训,每年接受一次再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第十四条 安全培训机构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水平、保证培训质量。

第十五条 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有效期满前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证书自动作废。

第三章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按照规定提取安全培训教育资金。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记录安全培训考核情况。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实施。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具备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可安排上岗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第二十二条 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工作岗位环境及危险因素;

(四)所从事工种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五)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六)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七)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

(八)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九)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十)有关事故案例;

(十一)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安全培训。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第二十五条 具备相应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庆市相关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四章

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发证

第二十七条 安全培训工作必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编写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以下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一)全市乡镇(街道)和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教师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

(二)三级、四级安全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教师的培训;

(三)中央驻渝企业、市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全市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的培训、考试工作。

第二十九条 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以下人员的培训:

(一)区县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除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经营、非煤矿山硐采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二)批准范围内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第三十条 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和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含IC卡);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安全培训教师颁发安全生产培训教师资格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颁发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其他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培训教师资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危险化学品登记人员上岗证,统一采用国家规定的式样。安全培训合格证、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统一采用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式样。证书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订制。

第三十二条 证书遗失、损毁的,持证人应当向原发证部门申报,经原培训单位、发证部门审查核实后,由持证人登报声明遗失作废,10个工作日后,办理补发手续。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培训制度、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及培训学习情况;

(三)建立安全培训档案的情况;

(四)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第三十四条 进入重庆市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须持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相应证书,持有其他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书的人员,须到从业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进入重庆市境内从事特种作业操作的人员须持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持有其他省(市)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须到从业所在地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每年对取得培训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培训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培训条件、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基本要求以及培训规模、培训组织、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

第三十六条 安全培训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凡违反本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

第六章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是指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乡镇(街道)从事安全监督、行政执法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

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是指安全培训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教学的教师、危险化学品的登记人员和承担安全评价、咨询、检测、检验的人员及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矿务局)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除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外,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其他负责人、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以及临时聘用的人员。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我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篇: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建发〔2007〕91号)

各区县(自治县)建委,各有关单位:

为深化和巩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我们研究制定了《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重庆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建设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培训行为,提高培训质量,预防和杜绝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行为,促进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开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机关、直属单位、所属社会团体以及受委托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承办建设类培训、鉴定的各类培训、鉴定机构。

举办建设类“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各类院校,除应符合学历教育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 建设教育培训实行“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分部门实施”工作机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收费、统一发证”原则。

第四条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市岗培中心”)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大事项报告制度,并定期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工作、财务等情况,接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考核。

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建设教育培训规划;管理、监督、指导本地区培训机构的建设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建设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培训;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教育培训统计工作;完成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等。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职能部门,对勘察设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方面的培训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职能部门、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单位等培训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培训组织单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培训。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奖励在建设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 培训分类和培训计划

第六条

专门业务培训是指对行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公务员、职员、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等就某一专门业务知识的培训。培训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试合格颁发相应《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证书》。

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是指对建设行业生产一线操作人员(劳务人员)的岗位培训。经培训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以下合称“岗位证书”)。

继续教育是指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教育。

第七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实行统一计划。

指令性培训是指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培训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要求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的及属于行政许可要求范围的培训。

指导性培训是指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文件要求,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其掌握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而进行的技术、业务、技能培训。

各类职(执)业资格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培训为指令性培训,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为指导性培训。

对指令性培训,各部门、单位应按要求组织选派学员参加;对指导性培训,有关单位可自愿派人参加或个人自愿选择参加。

第八条 鼓励建设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根据生产情况和工作需要,开展自主培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供相关能力标准、教材等,并积极指导、帮助。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九条第十条 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由培训组织单位或培训承办单位(培训组织单位和培训承办单位以下合称“培训单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提出行业培训重点和培训计划,于每年

12月底前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统一下达培训计划。未列入培训计划的不得擅自办班。

第十一条 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办班而未列入培训计划的或培训计划发生重大变更的,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20日将培训依据、培训方案报委领导审批后送委科教处备案。第十二条 涉外培训项目,由委组织人事处商委外事外经处审核并按外事审批程序报批后送委科教处备案。

第十三条 对指令性培训和指导性培训,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15日,将培训项目、师资安排、学制、培训人数、培训时间、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材料,以书面形式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下发培训通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培训备案表的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第十四条 实行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用组织专家听课、听取学员意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等方法,不定期对各类教育培训进行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发布评估信息。对培训质量较差的培训机构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 实行发证审核制度。对需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名义颁发证书的,培训单位应在考试考核完成后15日内,将考生名单、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考试成绩、合格人数、合格率、培训质量自评报告、经费使用情况等材料,以书面形式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务大厅接件,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统一发证。

第十六条 培训组织单位应加强对培训承办单位及其培训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并对培训组织实施行为负责。

第十七条 继续教育如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的,每两年不少于一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继续教育内容;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当地实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考试由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考试内容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试题库中抽取,考试成绩由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录入岗位证书,并送市岗培中心备案,作为岗位证书复检的必要内容。

第四章 培训、鉴定机构

第十八条

(二)有满足培训要求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三)有能够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和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五)有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

第十九条 各类鉴定机构承担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合法的鉴定资格;

(二)有满足鉴定要求的场所和设施、设备;

(三)有能够承担鉴定任务的考评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五)有科学合理的鉴定工作方案。

第二十条培训、鉴定机构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另行制定。

(注:经评估合格的重庆市建设行业培训机构见市建设岗位培训中

第二十一条 各培训机构应于每年12月底前将培训工作总结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总结应包括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管理、培训数量、培训质量和实际效果等方面的总结和评价。学员意见应纳入培训工作总结。

第二十二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两年认定一批专兼职教师、考评员承担建设类培训、鉴定工作。

第二十三条 各培训机构应加强培训基地和教学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培训机构应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参加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第五章 培训收费

第二十四条 市岗培中心作为我市建设系统建设类培训收费主体单位,对建设教育培训实行统一收费。

培训单位应在开班前25日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收费核价申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由市岗培中心协调市物价部门审批并完善相关手续。培训费用由市岗培中心统一收取或委托培训单位代收。

第二十五条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培训单位在下发培训通知时,应将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培训课时、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六条 市岗培中心和各培训单位应严格按核定的标准收费,并使用符合财务规定的收费票据,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不得乱收费。

第六章 考试、考核及证书管理

第二十七条 建设教育培训实行考培分离制度,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不得承担考务工作。

第二十八条 试,成绩合格方可发证。

第二十九条 凡建设教育培训统一颁发的各类证书,由市岗培中心负责将有关信息录入建设行业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进行维护、管理。

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 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负责核发本地区的中级及以下等级(指普工、初级工和中级工)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特种作业人员除外),送市岗培中心备案。

市岗培中心负责核发特种作业人员和高级及以上等级(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岗位证书。

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加盖“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建设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专用章”红印和钢印后有效。

第三十二条 的有关证书均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颁发,并实行统一编码。

第三十三条 实行岗位证书复检制度。岗位证书每两年复检一次。各区县(自治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岗位证书复检,复检结果送市岗培中心备案。

岗位证书复检主要考核证书持有人的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继续教育情况。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继续教育考试不合格的,岗位证书复检定为不合格。

未参加复检或复检不合格,不得上岗。连续两次未参加复检或连续两次复检不合格的,吊销岗位证书。

第三十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两年开展一次对全市施工现场持证上岗情况的专项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各培训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第三十六条 各培训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一)凡未列入培训计划或未进行培训备案,擅自下发培训通知或开展培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二)未经认定的施教机构承担相关培训任务的;

(三)不按核定标准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

(四)违反收费许可管理规定、未使用规定票据或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

(五)以研讨会、论坛等名义变相举办培训的;

(六)擅自进行异地培训,以培训为名搞公款旅游的;

(七)借培训之名,进行高消费活动或向学员发放纪念品的;

(八)借培训之机强行推销与培训内容无关的图书、刊物、音像资料等的;

(九)擅自制发岗位证书、继续教育证书或培训证书的;

(十)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各类执业资格的考试、证书管理和继续教育,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相关考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必须纳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培训计划,接受委相关处室、单位的业务指导,并接受委科教处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原有文件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

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

渝府令第124号

《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1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10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二○○二年一月二十四日

重庆市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乡镇船舶及渡口的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根据《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本市行政区域通航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乡镇船舶的安全管理。本办法所称乡镇船舶包括:乡镇(街道)、村(社)中企事业单位、个人(合伙)所有或者承包、租赁经营的从事客货运输的船舶和游览船舶、渡船、渔业船舶以及从事农副业生产、生活服务的自用船舶。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乡镇船舶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实行首长

负责制和安全责任制。

对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是乡镇船舶交通安全的主管部门。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以下简称港监机构)具体实施辖区内乡镇船舶的交通安全监

督管理。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渡口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渡口、渡船的安全监督管理。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可委托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或渡口管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是渔业船舶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渔业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可委托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渔业船舶实施安全监督管理和行

政处罚。

第二章 安全管理职责

第六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并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健全区县(自治县、市)、乡镇、村(社)和船主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责

任。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乡镇船舶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乡镇船舶安全责任制。乡镇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乡镇船舶的安全宣传教育和船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督促乡镇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和船员按规定办理证照和保险;负责本辖区自用船舶的登记、发证和船长5米以下自用船舶的检验;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乡镇船舶的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负责乡镇船舶其他日常安全管理

工作。

第八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宣传贯彻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监督、指导乡镇船舶交

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 港监机构和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分别按职责分工负责乡镇船舶的登记、船员培训考试发证、现场

监督检查、事故调查处理等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指导船舶所有者、经营者的安全管理。

第十条 港口(码头)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乡镇运输船舶装卸作业安全管理,协助港监机构查处超载、违章作业等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渡口管理机构负责检验非机动渡船并核发船舶检验证书;考核非机动渡船的船员并核发驾长

证;依法处理违法的渡船、渡工;协助港监机构调查处理渡船交通事故。

第十二条 村、社应当积极协助船舶管理机构或人员做好乡镇船舶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水库、湖泊、公园和风景区水域管理机构,负责本水域内船舶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乡镇船舶及其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

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加强所属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第三章 乡镇运输船舶

第十五条 乡镇船舶经营者从事经营性运输生产,应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水运企业应当具有符合经营

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和固定办公场所。

第十六条 乡镇船舶符合下列条件,方可从事营业性运输:

(一)经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勘划载重线,标定船名牌、船籍港,客(渡)船应标定乘客定额牌,并

具有船舶检验证书;

(二)经港监机构登记,具有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具有水路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水路运输许可证、船舶营业运输证;

(四)按规定配备合格的技术船员或渡工、驾长及其他人员;

(五)按规定配备消防、救生设备和其他必备安全防护工具;

(六)按规定投保船舶险、第三者责任险、船员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货物运输险。

第十七条 乡镇运输船舶不得擅自载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确需承运的,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客(渡)船不得载运危险货物。渡船运载牛、马等大型牲畜时,除看管人员外,不得搭载其他乘客。第十八条 以承包、租赁、挂靠等形式经营的乡镇船舶,其所有者、经营者依法应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

应当纳入相关合同。

第四章 渔业船舶

第十九条 渔业船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具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

(二)经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登记,具有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三)按规定配备合格技术船员和其他船员;

(四)按规定配备救生、消防设备和其他必备的安全防护工具;

(五)在规定部位标定船名牌。

第二十条 渔业船舶不得从事客货运输或者搭乘无关人员。

第二十一条 渔业船舶在通航水域内进行捕捞作业,不得影响其他船舶的航行、停泊、作业。第二十二条 渔业船舶应当按有关规定办理签证手续,接受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

渔业船舶违反水上交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的,由港监机构处理。

第五章 游览船舶

第二十三条 游览船舶凭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船舶检验证书或造船厂出具并经船舶检验机构监章的产

品合格证书到港监机构办理船舶登记。

第二十四条 游览船舶应按乘客定额配齐救生设备,其驾驶人员应当取得港监机构颁发的船员证书。第二十五条 驾驶游览船舶应当服从水域管理机构的管理,接受港监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检查,遵守所在水域有关航行、停泊的安全管理规定。

第六章 自用船舶

第二十六条 从事农副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自用船舶,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登记、检验、发证。其中船

长5米(含)以上的自用船舶,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检验。

私人游艇适用游览船舶规定,乡镇企业自用船舶适用乡镇运输船舶规定。

第二十七条 自用船舶应当遵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不得载客和从事营业性运输。

自用船舶的所有者应当服从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并与其签订安全责任书。

第七章 乡镇渡口

第二十八条 乡镇渡口的设置、迁移或撤销,应当符合乡村规划,由设置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申请,经乡

镇人民政府同意和港监机构审核后,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部门批准。

跨行政区域渡口的设置、迁移或撤销,由有关人民政府协商后审批。协商不成的,报共同的上级人民

政府决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设置、迁移或者撤销渡口。

第二十九条 渡口应设在岸平、水缓、视线开阔、无碍其他船舶正常航行、乘客上下方便的地方。不得

在危险品装卸、仓储区域和其他禁止系泊区域设置渡口。不得在航道上设置钟摆渡和缆渡。

第三十条 在激流航段设置渡口的,渡口及其上下游码头的设置必须进行通航安全论证,设定停航封渡

水位。

钟摆渡和缆渡的牵引缆绳和附属机械抗拉强度应当符合安全规定。

第三十一条 渡口应当设置合适的码头。

渡口应当设置方便乘客上下和保障乘客安全的坡道、石阶等辅助设施。客运量较大的渡口须有旅客候

船亭等设施。

第三十二条 渡口两岸应当设置明显的渡口守则、乘渡须知、渡口及停航封渡水位批准机关及批准日期、文号等告示牌。

第三十三条 渡口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务院《渡口守则》和有关安全规定。

第八章 事故处理

第三十四条 乡镇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在船人员应当奋力施救,并迅速向就近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港

监机构报告。涉及渔业船舶的,应同时向渔港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事故现场的其他船舶,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应当全力施救。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港监机构或者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获悉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同

时按照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并组织事故调查。

第三十六条 乡镇运输船舶及设施发生交通事故,由港监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其中涉及渔业船舶的,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协助。渔业船舶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调查处理。自用船舶发

生交通事故,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第三十七条 乡镇船舶发生交通事故,由事故船舶船籍所在地的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善后工作,事故

发生地的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予协助。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在乡镇船舶安全工作中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推诿扯皮,导致发生重、特

大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处理。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船舶所有者、经营者及直接责任者,由港监机构、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依照《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任何人都有权对乡镇船舶违反有关安全规定的行为提出谴责,并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第四十一条 港监机构、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接受检查的乡镇船舶、设施,可以禁止其离港、责令驶向或移至指定地点接受处理;对拒不执行者,港监或渔港监督机构可采取拖移、卸载、解除动力、暂扣的行政强制措施。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的,由公安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理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

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买卖乡镇运输船舶应当符合船舶交易管理规定及交通部《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并报

所在乡镇、村(社)备案后,到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手续。

第四十四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会同市交通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对乡镇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乡镇船舶安全管理职责作出具体规定。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2010.9.16

重庆市三峡移民培训管理办法(渝移发﹝2006﹞6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移民培训是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扶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和《重庆市实施<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移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帮助移民上岗就业、增产增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移民培训应遵循“政府组织、移民自愿、市场导向、合同约束”的原则。

第四条 坚持并完善移民培训与发展库区优势产业、与促进城镇移民上岗就业、与农村移民增产增收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工作、与移民政策法规宣传相结合的思路。

第五条 移民培训实行“市统一领导、区县为基础、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管理体制。市移民局为全市移民培训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移民培训规划编制、计划安排、资金筹措、监督指导、考核验收。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移民培训计划编制、组织管理、实施培训、建档办证等工作。

第二章培训对象

第六条 移民培训对象包括本市区域内后靠安置的农村移民、城镇纯居民移民、淹没企业下岗职工、城集镇占地移民和市内外迁安置移民。其中应重点培训下列移民:

(一)贫困移民;

(二)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移民新增劳动力;

(三)有一定文化程度适宜外出务工的农村移民;

(四)城镇移民。

第七条 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在组织移民参训时,要对参训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参训者必须具备三峡移民身份。资格审查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初审,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审定。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鼓励各类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积极参与移民培训工作。择优选择一批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优良、训后就业率高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作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培训点)。

第九条 市和区县(自治县、市)两级培训基地(培训点)是移民培训的主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真正成为帮助移民学习技能、上岗就业、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第十条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实行“优进劣出、动态管理”。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每年对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开展移民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凡违反移民培训政策、培训质量不高、一年内不开展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不按规定使用移民培训资金的学校或培训单位,由市或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取消其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资格。

第十一条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专家组是市政府聘请的移民培训咨询顾问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和移民就业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对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对移民培训考核结果进行审查;对移民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劳动力转移进行指导,提高移民训后就业率。第十二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专家组成员实行聘任制,专家组成员要经常深入库区,调查研究移民培训情况,为移民培训工作建言献策。第十三条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每年应与移民局签订移民培训承训合同或协议,根据承训合同(协议)编制移民培训实施方案,培

训实施方案按程序报市或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审查同意后方可开班培训。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不得擅自变更培训项目。第十四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和培训基地(培训点)应根据库区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移民增产增收的要求、劳务市场用工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开设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村移民发展种养殖业,促进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促进城镇移民上岗就业和自主创业。

第十五条培训基地(培训点)应安排具备从业资质、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移民培训工作。

第十六条坚持把移民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各培训基地(培训点)要加强教学管理,精选和编写适合的培训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切实加强培训期间的教学管理。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要对培训基地(培训点)的教师、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学时、教学方法等是否符合移民培训要求严格把关,对培训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按照批准的培训计划完成培训任务。

第十七条为保证移民培训质量,各培训班应按国家规定的培训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重点应加强实作训练,严格进行学员所学技能的考试考核,原则上应使受训移民达到初级及其以上劳动技能水平,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绿色证书”。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培训的移民,还应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第十八条建立和完善移民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移民培训目标的实现。移民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移民培训领导机构、专家组、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训教材、实训设备、培训时间、考试考核、职业资格鉴定、部门协作、质量与效果评估等。

第十九条建立健全移民培训效果考核评价制度。以移民受训后是否提高了劳动技能,是否实现了增产增收,是否实现了农村移民富余劳

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否促进了城镇移民上岗就业等,作为移民培训效果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条 定期对移民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提交评估报告,反映移民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移民培训工作的咨询建议。

第四章培训计划及资金管理

第二十一条移民培训计划应以移民培训规划为依据,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按照移民工作需要、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进度和移民切块包干经费基数科学合理地编制移民培训项目经费计划。

第二十二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在每年9月底前,上报翌年移民培训计划建议方案,市移民局汇总平衡后,报三峡建委办公室审批。三峡建委办公室下达投资计划后,市移民局向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下达移民培训任务及投资控制规模。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按照移民培训任务及投资,上报移民培训项目投资计划建议方案。市移民局对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上报的培训项目投资计划进行审批后下达移民培训计划。

第二十三条 移民培训计划为指令性计划,当年计划应在当年完成。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必须按计划组织实施移民培训,不得无计划或超计划培训。培训计划大类间的变动、调整,需报经市移民局同意。

第二十四条 移民培训资金是移民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按移民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专账管理、专项使用。要切实保证移民培训经费用于移民培训,让移民得到实惠,严禁将移民培训经费挪作它用,非移民不得使用移民培训资金。

第二十五条 移民培训经费使用实行项目管理制。按培训移民类别、培训内容、培训人数分项目安排培训经费。超计划使用移民培训经费的不予追加。

第二十六条 逐步改变由国家全额负担培训资金的形式,形成以国家补助、用工企业出资、移民培训基地(培训点)优惠、移民适当负担相结合的移民培训资金来源渠道,促进移民培训健康发展。

第二十七条移民部门根据培训计划与承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承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经考核验收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向所在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申请拨付培训经费。

第二十八条在安排移民培训项目经费时,按比例配套安排移民培训工作经费。培训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与移民培训有关的费用支出。培训工作经费不得挤占培训项目经费,非移民培训工作不得挤占移民培训工作经费。

第五章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九条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移民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移民培训信息化建设步伐,创造移民通过信息化手段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便利条件,积极探索移民网上教育培训的新模式。

第三十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移民培训实行科学管理。建设好三峡移民培训资源数据库、三峡移民培训数据库、三峡移民培训就业数据库。认真搞好移民培训资料录入,提高移民培训信息化管理水平。第三十一条 移民培训实行月报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每月25日向市移民局报送当月移民培训情况。

第六章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 移民培训档案是指移民培训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材料。

第三十三条 移民培训档案分个人卷和综合卷。个人卷主要包括移民参训资格审查表、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就业协议等;综合卷主要包括办班通知、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学员花名册、培训合同或协议、劳务输出订单或用工(委培)协议、考试试卷、学员考试考核成绩、领导讲话等相关资料。

第三十四条移民培训档案保存期限按移民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 移民培训档案由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建档并负责管理。市级培训基地的移民培训档案向市移民局移交。

第七章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六条移民培训工作实行专项目标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质量、培训后增收致富效果、培训后上岗就业情况、培训档案、培训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在移民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八条对完不成移民培训任务、移民培训管理混乱、培训质量差的区县(自治县、市)移民局或培训基地(培训点),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贪污、挪用、挤占移民培训资金,在移民培训中弄虚作假的,由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重庆市移民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快递物品寄递安全管理办法

重庆市快递物品寄递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渝文审〔2007〕44号)

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快递企业合法利益和广大用户权益,提高快递企业在快递物品收寄、分拣、转运、仓储、投递配送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意识,重庆市邮政管理局根据目前快递企业在业务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快递物品寄递安全管理办法》(试行),请各公司遵照执行。

一、收寄环节安全管理

(一)禁寄和限寄物品须知

1、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流通或者寄递的物品;

2、反动报刊、书籍、宣传品或者淫秽物品;

3、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毒性等危险物品;

4、妨害公共卫生物品;

5、容易腐烂物品;

6、各种活的动物;

7、各种货币;

8、不适合寄递条件的物品;

9、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损毁其他寄递物品、设备的物品。

(二)前款物品,符合特准交寄规定并确保安全的可以收寄。

(三)国内限量寄递物品按照国务院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各快递企业收寄点在收寄物品时,遇有对物品性质不能识别的,应请寄件人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确认非危险物品或非妨碍公共卫生物品的鉴定证明后再予收寄。

寄件人匿报、错报物品名称,违章夹寄禁寄物品,造成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损毁其它寄递物品、设备的由寄件人担负各项损失的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应报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反规定寄递禁寄物品,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各种危险物品:收寄点发现的,不予收寄;经传公司发现的应停止转发;投送人员发现的不予投送。对危险品要另放一地,加以隔离。寄递危险物品情节严重的,应当与公安部门联系处理;不属于这种情况的,对其中容易发生灾害的危险品,应就地销毁,需消除污染的应报请卫生防疫等部门处理,其所需费用由寄件人承担。对其他危险品可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有关处理情况应备文报告重庆邮政管理局。寄件内所装其它非危险物品应整理重封。并通知寄件人是继续发往收件人,还是领回。

2、金银:发现后通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处理。

3、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容易腐烂的物品和不适于寄递的怕震易损物品:应视情况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若寄件人拒绝领回的应报相关部门处理。

4、武器、警具、反动书刊、宣传品、淫秽物品和毒品等,通知公安部门处理。??

5.活的动物:暂予扣留,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或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其他适当处理,处理费用由寄件人负担。

6.因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损毁其他物品、设备的快递物品:在收寄点发现时,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在寄递过程中发现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妥善处理,并告知派送单位通知收件人领取。

二、运输环节安全管理

(一)各快递公司应加强快递物品的安全保管工作,杜绝寄递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失控状态,确保物品的运输安全。

(二)各公司要加强发运现场管理,杜绝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物品丢失和其他安全隐患。

(三)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理交通安全法》、交通部《机动车辆管理办法》,避免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和寄递物品损毁事故的发生。

三、处理分拣环节安全管理

(一)生产作业现场应严禁烟火,各快递公司要制定生产现场防火安全管理办法。

(二)生产现场的电源线、通信线路应按要求规范布线,防止乱拉乱接造成火灾安全隐患。

(三)生产现场要制定消防安全预案,应按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四、派送环节安全管理

(一)派投员领取按址投递物件后,应按规定妥为保管,防止物品丢失和延误。

(二)派送员在领取物件时,应检查物件包装有无破损,有无拆动痕迹,如有异常,应交主管人员处理。

(三)投交给用户的快件物品,应与收件人一起点交、验视,防止由于交接不清,造成物品错交、误交。

(四)各快递公司必须保证快递的投递质量,对地市级以上城市的行政辖区(包括本属城市辖区,与市区主体分离且距离较远的“飞地”)、县级市的以市、县人民政府所处位置为中心,10公里半径范围内快递物品,应按物件详情单收件人地址中指明的最具体地点直接将物品投交收件人。严禁擅自将物品投交收发室代转,防止物品延误和丢失。

五、严格执行快递物品交接验收和核对制度

(一)快递物品在处理过程中,凡异地之间办理交接的都必须严格执行交接验收制度。

(二)交接验收的基本内容是:

1.根据清单逐件核对总数是否与实物相符。

2.逐件验视保价快递物品,重点抽验其他物件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拆动等。

3.物件的封装是否符合规格。

4.总件数量发运方向是否正确。

(三)核对

1.各公司在总件数发出之前及接收时或接收之后,均应根据实物逐件核对是否和发货单相符。

2.核对时,如发现发货单与实物不相符时,应以实物为依据更正发货单,并将更正情况由主管人员签证后当班或按规定时限告知相关单位。

3.由于不执行或不认真执行核对制度,造成快递物件无法处理的,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平衡

各快递公司每日作业终了,应进行帐实平衡,确保快递物品不丢失和出现寄递路由差错。

六、对违犯上述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七、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重庆市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地方法规)

下载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安全培训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市天然气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办法

    重庆市天然气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办法(渝府令[2002]131,已经2002年3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天......

    重庆市港口管理办法

    重庆市港口管理办法(2000年6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88号令)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港口正常秩序,发挥港口的集散枢纽功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三......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重庆市民用机场管理办法 (2012年8月2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2年9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66号公布 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

    重庆市车辆管理办法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公务车辆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委办〔2002〕19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民主......

    重庆市流动人口管理办法

    重庆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规定 (1999年4月9日市人民政府第58号令发布,根据2002 年 9月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为了加强暂住人口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

    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办法

    化工公司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将干部职工的安全培训情况及时准确地记入个人培训档案,以便准确掌握干部职工培......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第44号)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4号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

    某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操作技能,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减轻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