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布《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 财政厅文件
公告 〔2012〕4号
关于发布《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现将《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以下统称“156号文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以下简称“115号文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当载明综合利用资源的名称、来源,生产产品名称、产销量、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综合利用资源比重,核算情况等事项)、填写《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申请享受免税优惠的纳税人还应当填写《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的同时,还应当分别不同情况,提供以下资料:
(一)提供或生产销售“156号文件”规定的劳务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
1.从事污水处理劳务的,应当提供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水质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最近时期监测报告;
2.利用风力生产电力的,应当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文件;
3.生产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应当提供相关主管部门或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技术要求或标准的证明文件;
4.生产销售其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产品认定文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
(二)提供或生产销售“115号文件”规定的劳务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 1.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证明(无污水排放的,出具无污水排放证明)以及2010年1月1日以后未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证明;
2.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具有产品质量检验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检测报告(以生物质为原料发电的除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证书》及《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附表》;
3.除上述外,下列纳税人还应当提供:(1)以生物质为原料发电的,提供项目核准或审批部门出具的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要求的证明材料和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出具的生产排放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1时段标准或者《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最近时期监测报告;
(2)废塑料综合利用生产企业,提供ISO9000、ISO14000认证证书;(3)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提供《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本条
(一)、(二)项纳税人应提供证件资料的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公章。
第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申请,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资料齐全,并且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
(二)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退回,并告知纳税人补正;
(三)申请资料载明的综合利用资源、产品及劳务不属于“156号文件”、“115号文件”规定范围的,应当告知纳税人不予受理,同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后,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进行税务认定、减免税文书处理,并及时告知纳税人。
第六条
纳税人自税务认定的当月(税款所属期,下同)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
第七条
纳税人应当单独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的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
纳税人购进的原料应当按类别、品名、数量、金额等进行明细核算,正确反映购进、领用、结存情况;凭购进原料的合法凭证及运输结算单据、付款凭证、过磅单、化(检)验单、入库单等记账。
第八条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分别提供《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税纳税人报告表》(见附件1)、《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免税纳税人报告表》(见附件2),并将单独核算的当期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主管税务机关据此办理免税手续。
第九条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的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将单独核算的当期销售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栏下的“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小规模纳税人)“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
纳税人在填写《退税申请审批表》申请退税时,应当提供《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纳税人报告表》(适用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见附件3)、《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纳税人报告表》(适用其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见附件4)、《税收通用缴款书》等缴税凭证复印件。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款退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手续。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日常管理。主要包括:
(一)了解纳税人生产能力、生产工艺、产品类别、产品质量与掺兑比例检验、资源来源及比重计算情况;
(二)掌握纳税人生产原料、产品产销及销售额核算情况;
(三)审核纳税人纳税申报、退(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分摊、退税申报情况;
(四)监控发票的领购、使用、缴销情况;
(五)查看纳税人环保处罚、质量认证、经营许可情况;
(六)根据管理需要,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进行抽检;
(七)加强纳税评估。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退(免)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应当移送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纳税人提供劳务或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享受增值税退(免)税优惠:
(一)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纳税人,名称发生变更或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注明的纳税人名称不一致的,在变更或不一致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二)纳税人生产工艺或配方发生变化,不符合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退(免)税条件的,自生产工艺或配方发生变化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三)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提供不属于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自投产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提供的劳务;
(四)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生产销售未在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列明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五)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受到刑事处罚或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的,自处罚作出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六)《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等资格资质有效期届满或被终止的,自资格资质有效期届满或被终止的次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七)掺兑比例检验、资源比重计算未达规定标准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八)未单独核算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提供的劳务。
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有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的,除移送税务稽查部门查处或追缴所骗退税款外,应当自纳税人骗取优惠违法行为发生的当月起,取消其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受理纳税人申请。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按季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情况表》(见附件5)送同级财政部门;市州国税局及同级财政部门应将附件5汇总后分别上报省国税局和省财政厅。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适时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优惠的企业进行抽查,重点抽查退(免)增值税税额较大、综合税负率偏高、纳税增长异常的企业,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主管税务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执行。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管理办法(试行)》(湘国税发〔2007〕168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解读: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继续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解读: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继续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
2011-12-15 8:16 吴清亮 施月梅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决定对农林剩余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继续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同时增加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适用增值税优惠政策。为帮助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更好地执行相关税收政策,现解读如下: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优惠扩围
《通知》规定,对销售自产的以建(构)筑废物、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对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免征增值税。
一是对企业以建(构)筑废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通知》要求,以建(构)筑废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应符合《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和《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的技术要求,其销售自产的以建(构)筑废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
根据《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的术语和定义,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是由建(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根据《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的术语和定义,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是由建(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等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和砂浆的粒径不大于4.75mm的颗粒。《通知》明确,生产原料中建(构)筑废物必须符合上述规定标准,且比重不低于90%方可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
二是对企业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通知》规定,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应符合《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和《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的技术要求,其销售自产的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建筑砂石骨料免征增值税。按照《通知》要求,生产原料中煤矸石的比重不低于90%.三是对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免征增值税。垃圾处理是指运用填埋、焚烧、综合处理和回收利用等形式,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业务;污泥处理处置是指对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业务。对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免征增值税是《通知》的一大亮点。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范围扩大
相对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8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0]114号)而言,《通知》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是《通知》第三条“对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包括:
1、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
2、以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三剩物、次小薪材、含油污水、有机废水、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油田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泥(浮渣),包括利用上述资源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原料生产的电力、热力、燃料。
3、以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为原料生产的干化污泥、燃料。
4、以废弃的动物油、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饲料级混合油。
5、以回收的废矿物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汽油、柴油等工业油料。
6、以油田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泥(浮渣)为原料生产的乳化油调和剂及防水卷材辅料产品。
7、以人发为原料生产的档发。
《通知》同时规定了生产上述产品所用原料中资源利用的具体比例及其应当符合的技术要求。
二是《通知》第四条“对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的政策”。即:“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以沙柳为原料生产的箱板纸。”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的政策。
与财税[2009]148号文件规定的“对纳税人销售的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农作物秸秆、蔗渣等4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自产的综合利用产品(产品目录见附件)由税务机关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具体退税比例2009年为100%,2010年为80%“相比,《通知》对财税[2009]148号所附“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品目进行了调整,将“蔗渣刨花板”、“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纸张”调整到“即征即退50%的政策”范围内予以税收优惠。
三是《通知》第五条“对销售下列自产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包括:
1、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蔗渣浆、蔗渣刨花板及各类纸制品。
2、以粉煤灰、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氧化铝、活性硅酸钙。
3、利用污泥生产的污泥微生物蛋白。
4、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的瓷绝缘子、煅烧高岭土。
5、以废旧电池、废感光材料、废彩色显影液、废催化剂、废灯泡(管)、电解废弃物、电镀废弃物、废线路板、树脂废弃物、烟尘灰、湿法泥、熔炼渣、河底淤泥、废旧电机、报废汽车为原料生产的金、银、钯、铑、铜、铅、汞、锡、铋、碲、铟、硒、铂族金属。
6、以废塑料、废旧聚氯乙烯(PVC)制品、废橡胶制品及废铝塑复合纸包装材料为原料生产的汽油、柴油、废塑料(橡胶)油、石油焦、碳黑、再生纸浆、铝粉、汽车用改性再生专用料、摩托车用改性再生专用料、家电用改性再生专用料、管材用改性再生专用料、化纤用再生聚酯专用料(杂质含量低于0.5㎎/g、水份含量低于1%)、瓶用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乙醛质量分数小于等于1ug/g)及再生塑料制品。
7、以废弃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制品为原料生产的纤维纱及织布、无纺布、毡、粘合剂及再生聚酯产品。
8、以废旧石墨为原料生产的石墨异形件、石墨块、石墨粉和石墨增碳剂。
对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蔗渣浆、蔗渣刨花板及各类纸制品税收优惠,与原政策相比,《通知》规定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蔗渣浆”也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同时将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蔗渣刨花板”及“各类纸制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比例由原来的80%调整为现在的50%.《通知》同时也规定了生产上述产品所用原料中资源利用的具体比例及其应当符合的技术要求。
上述第五条中的第2到第8项产品品目,为此次《通知》明确优惠的新增税收优惠项目。“三剩物”、“次小薪材”、“农作物秸秆”、“蔗渣”具体范围不变,“烟尘灰”、“湿法泥”、“熔炼渣”的具体范围明确
“三剩物”,是指采伐剩余物(指枝丫、树梢、树皮、树叶、树根及藤条、灌木等)、造材剩余物(指造材截头)和加工剩余物(指板皮、板条、木竹截头、锯沫、碎单板、木芯、刨花、木块、篾黄、边角余料等)。
“次小薪材”,是指次加工材(指材质低于针、阔叶树加工用原木最低等级但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次加工原木,其中东北、内蒙古地区按LY/T1505—1999标准执行,南方及其他地区按LY/T1369—1999标准执行)、小径材(指长度在2米以下或径级8厘米以下的小原木条、松木杆、脚手杆、杂木杆、短原木等)和薪材。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粮食作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薯类等)、油料作物(指油菜籽、花生、大豆、葵花籽、芝麻籽、胡麻籽等)、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蔬菜和水果等以后残留的茎秆。
“蔗渣”,是指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纤维50%左右的固体废弃物。
“烟尘灰”,是指金属冶炼厂火法冶炼过程中,为保护环境经除尘器(塔)收集的粉灰状残料物。
“湿法泥”,是指湿法冶炼生产排出的污泥,经集中环保处置后产生的中和渣,且具有一定回收价值的污泥状废弃物。
“熔炼渣”,是指在铅、锡、铜、铋火法还原冶炼过程中,由于比重的差异,金属成分因比重大沉底形成金属锭,而比重较小的硅、铁、钙等化合物浮在金属表层形成的废渣。
税收征管措施明确且更具可操作性
一是《通知》第七条明确,除第三条
(一)项,即除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压生产的电力或热力所用原料可用体积计算外,《通知》所称综合利用资源占生产原料的比重,一律以重量比例计算,不得以体积比例计算。
二是《通知》第八条强调纳税人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应单独核算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强调应单独核算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但此次《通知》作了例外规定,对“一般纳税人同时生产增值税应税产品和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产品而存在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时,按下列公式对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进行划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产品的销售额合计÷当月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产品的销售额合计”,这样更具可操作性,在进项税额抵扣环节为纳税人提供了核算上的方便,因为在销售环节强调准确核算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是切实可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非单一,进货确实难以划分原材料哪些用于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哪些用于生产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因此,这次《通知》列出了划分进项税额公式,从财务和税收的核算上解决了企业难题。另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要求应单独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通知》特别强调,凡未单独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的,不得享受本通知规定的退(免)税政策。这一点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务必要引起重视,税务机关也应当及时提醒纳税人加强财务核算,准确划分征免税项目收入,切实维护企业利益。
三是《通知》第九条明确的“申请享受本通知规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还应符合下列条件”,即:
1、已获得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批准同意;
2、未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
3、污水已接入污水处理设施且生产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4、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取得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及规定的生产工艺要求的检测报告;
5、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备案。
四是《通知》第十条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
五是《通知》第十一条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应采取严密措施加强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企业的动态监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优惠时间得以顺延
《通知》第十三条明确了“本通知第四条、第五条第(一)项规定的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和第五条其他款项规定的政策自2011年8月1日起执行。”即:“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和农作物秸秆等3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生产的木(竹、秸秆)纤维板、木(竹、秸秆)刨花板,细木工板、活性炭、栲胶、水解酒精、炭棒;以沙柳为原料生产的箱板纸”销售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80%的政策和“以蔗渣为原料生产的蔗渣浆、蔗渣刨花板及各类纸制品”销售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保持了原政策的延续,按照财税[2009]148号及财税[2010]114号两个文件规定,上述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增值税即征即政策发生新的变化
2011年11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管理措施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0号)下发,此次公告与原执行的《关于增值税即征即退实施先评估后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32号)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将原“对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实施先评估后退税”修改为“先退税后评估”,并自2011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规定加快了退税进度,优化了纳税服务,提高了纳税人的资金使用效率,扶持了企业的发展。
第三篇: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审批及日常管理办法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文件
黔国税发〔2005〕156号
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审批及日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地国家税务局:
为了规范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管理工作,省局制定了《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审批及日常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减免增值税核实确认表》 2.《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统计表》
3.《废资源领用存月报表》
4.《水泥生产及销售情况明细月报表》
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 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
即征即退审批及日常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贯彻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严格审批管理,加强日常监管,防止税收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贵州省范围内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即征即退政策的企业。
第二章 减免税范围及具体规定
第三条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必须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1]198号)规定的标准和产品范围执行。具体规定为:自2001年月1日起,对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 3 退的政策。各地不得随意变通或放宽减免税条件和范围。
第三章 减免税资格认定及审批管理
第四条 资格认定
根据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国家税务局、贵州省地方税务局、贵州省财政厅《关于联合下发<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和电厂(机组)认定及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黔经贸资源[2005]13号)的文件精神,对资格认定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年总计减免税额20万元以下(以上纳税或认定减免税额为基数)的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经省经贸委授权,由市(州、地)经贸委(局)牵头组织同级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由具有资质的省级质检专业技术机构进行现场抽样检验。评审认定合格的,报省经贸委统一发给认定证书,并接受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的检查。
(二)申请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年总计减免税额20万元以上(以上纳税或认定减免税额为基数)的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由市(州、地)经贸委(局)牵头组织同级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初审后上报省经贸委。根据市(州、地)初审意见,省经贸委组织具有资质的省级质检专业技术机构及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抽样检验和现场审核。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进行评审认定,并由省经贸委统一发给认定证书。
第五条 资料报送
通过资格认定并取得认定证书的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企业,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减免税申请报告,列明减免税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通知及复印件;
(四)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及复印件;
(五)贵州省建筑材料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报告及复印件;
(六)废资源供货合同(协议)及复印件;
(七)国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六条 减免税核实确认
(一)主管国税机关在收到企业报送的减免税申请和相关资料后,必须指派2名以上税收管理员及时到户实地调查核实企业利用废资源情况,包括废资源来源、资金流向、掺兑量、生产数量、品种及企业附送资料的真实性等情况,据此填写《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减免增值税核实确认表》(附件1),作为减免税申请的附列资料。此表在签署核实意见一栏,必须要有核实情况意见及具体经办人的签名。
(二)主管国税机关对减免税情况核实后,对符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年应退增值税税额在100万元以内的,5 由各市(州、地)国税局审批;年应退增值税税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逐级上报省局审批。对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即征即退政策的企业原则上每年审批一次。
(三)各市(州、地)国税局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于季度终了后20日内,通过FTP形式向省局上报《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统计表》(附件2)。终了后4个月内,通过FTP形式向省局上报上资源综合利用水泥产品即征即退情况的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政策执行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审批及日常管理经验和建议。
第四章 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要求
第七条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相关帐簿。纳税人同时从事减免项目与非减免项目的,应分别核算。独立计算减免项目的计税依据以及减免税额度。不能分别核算的,不能享受减免税;核算不清的,由国税机关按合理方法核定。
第八条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零星购进废资源的,应凭销售方开具的发票、承运单位开具的运输发票以及付款凭证、过磅单、入库单等作为记帐和计算废资源购进依据。
有固定供货单位的,除具备以上单据记帐外,还必须提供购销合同作为废资源购进依据。
使用本企业自有废资源生产产品或无偿使用废资源的,其装卸、运输、计量、计价及有关补偿办法应在申请取得资格时,书面报告主管国税机关备案。
第九条 使用电脑配料的水泥生产企业在计算废资源耗用量时,应根据电脑配料单的投料数据作为原材料耗用数。同时,要求企业将每日电脑投料记录打印成册,按月汇总作为备查耗用原材料计算的原始凭据之一。
第五章 日常税收管理
第十条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按月向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纳税申报。税款按规定征收入库后,才能办理退税。
第十一条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每月纳税申报时,主管国税机关除按规定审核纳税申报资料外,还须核实由企业填报的《废资源领用存月报表》(附件3)、《水泥生产及销售情况明细月报表》(附件4)。
第十二条 主管国税机关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对产品分户建立台帐,并对企业实施纳税评估,对纳税情况和废资源进、耗、存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主管国税机关根据纳税申报和日常管理中收集的资料信息,运用下列指标对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纳税 7 评估每半年进行1次。各地的纳税评估情况分别于每年的1月31日及7月31日以前上报省局。
(一)税负率异常分析。对当期税负率与历史同期同行业、同产品平均税负率相比,变动异常的,要重点分析其废资源购入是否减少,掺入量有无变化,或者有无将应属于本产品品种的进项税额纳入其他不享受政策的产品品种抵扣,从而导致税负异常增大的情况。
(二)销售额变动率分析。将销售额变动率横向与应纳税额、销售成本的变化比较,纵向与历史同期比较,有较大差异幅度的,分析其有无将不享受减免税的产品收入计入到享受减免税的产品收入的问题。
(三)产成品投入产出率分析。通过对企业同产品、同设备、同工艺耗用原材料与产成品中投入产出率的分析比较,发现其产成品投入产出率变化原因是否与废资源的掺入量有关。
(四)燃料、动力耗用率分析。通过对企业同产品、同设备、同工艺耗用燃料、动力情况的纵向比较,分析其燃料、动力耗用与产出成品是否吻合。
(五)其他指标分析。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各级国税机关应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 8 同级经贸委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资源综合利用水泥生产企业的最新动态。
第十四条
各级国税机关在加强企业的日常管理、退税审核和税务检查过程中,对废渣掺兑量标准有异议或发现弄虚作假的,应及时以详实数据和文字向同级经贸委进行通报,由经贸委牵头组织监督检查。各级经贸委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认定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取消认定资格,从取消之日起,原认定产品一年内不得申报认定;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国家优惠政策的,取消认定资格,从取消之日起,原认定产品三年内不得申报。同时,主管税务机关停止即征即退税收优惠,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主题词:增值税
水泥
资源
利用
管理
通知 抄送:局领导,局内各部门,省局培训中心。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办公室
2005年10月31日印发
打字:陈英丽 校对:流转税管理处
蒋雅馨
第四篇: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
字体:【大】【中】【小】
为了方便纳税人办理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免税,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管理规定进行了清理、完善,制定了《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现予发布。
附件:1.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
2.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变更申请表
3.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注销申请表
4.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
5.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附表
6.免抵退税申报资料情况表
7.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
8.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消费税退税申报表
9.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
10.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变更申请表
11.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
1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扣除保税进口料件申请表
13.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
14.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扣除国内免税原材料申请表
15.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
16.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
17.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
18.购进自用货物退税申报表
19.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退税申报表
20.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折旧情况确认表
21.退(免)税货物、标识对照表
22.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
23.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申请表
24.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
25.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申请表
26.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
27.出口卷烟免税核销申报表
28.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申请表
29.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30.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证明核销申请表
31.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32.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申请表
33.代理进口货物证明申请表
34.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
35.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申请表
36.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申请表
37.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申请表
38.出口退税进货分批申报单
39.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申报表
40.中标证明通知书
41.中标项目不退税货物清单
42.关于补办出口退税有关证明的申请
43.免税卷烟指定出口口岸
44.废止文件目录
附件下载:附件.zip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四日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办理出口货物、视同出口货物、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统称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消费税的退(免)税、免税,适用本办法。
出口企业和出口货物劳务的范围,退(免)税和免税的适用范围和计算办法,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执行。
三、出口退(免)税资格的认定
(一)出口企业应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或签订首份委托出口协议之日起30日内,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1),提供下列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
1.加盖备案登记专用章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3.银行开户许可证;
4.未办理备案登记发生委托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提供委托代理出口协议,不需提供第1、2项资料;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其他单位应在发生出口货物劳务业务之前,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提供银行开户许可证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
(三)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之前发生的出口货物劳务,在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后,可以在规定的退(免)税申报期内按规定申报增值税退(免)税或免税,以及消费税退(免)税或免税。
(四)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内容发生变更的,须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变更申请表》(见附件2),提供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变更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
(五)需要注销税务登记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应填报《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注销申请表》(见附件3),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注销出口退(免)税资格,然后再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注销。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在申请注销认定前,应先结清出口退(免)税款。注销认定后,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不得再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
四、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申报
(一)申报程序和期限
企业当月出口的货物须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免抵退税相关申报及消费税免税申报。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抵退税。
(二)申报资料
1.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除按纳税申报的规定提供有关资料外,还应提供下列资料:
(1)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上期《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见附件4);
(2)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免抵退税申报,应提供下列凭证资料:
(1)《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及其附表(见附件5);
(2)《免抵退税申报资料情况表》(见附件6);
(3)《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见附件7);
(4)出口货物退(免)税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5)下列原始凭证:
①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以下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此联)(保税区内的出口企业可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区出境货物备案清单,简称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下同);
②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以下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此联)(远期结汇的提供远期收汇备案证明,保税区内的出口企业提供结汇水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行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地区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企业免予提供,下同);
③出口发票;
④委托出口的货物,还应提供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复印件;
⑤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3.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货物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的非自产货物,属于消费税应税消费品(以下简称应税消费品)的,还应提供下列资料:
(1)《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消费税退税申报表》(附件8);
(2)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的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原件或复印件。
(三)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还须按下列规定办理手册登记、进口料件申报和手册核销:
1.企业在办理进料加工贸易手(账)册后,应于料件实际进口之日起至次月(采用实耗法扣除的,在料件实际耗用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见附件9),提供正式申报的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续。
(1)采用纸质手册的企业应提供进料加工手册原件及复印件;采用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提供海关签章的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提供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电子账册备案证明》。
(2)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双委托方式(生产企业进、出口均委托出口企业办理,下同)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由委托方凭代理进、出口协议及受托方的上述资料的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续。
已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续的纸质手册、电子化手册或电子账册,如发生加工单位、登记进口料件总额、登记出口货物总额、手册有效期等项目变更的,企业应在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变更申请表》(附件10),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海关核发的变更后的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手(账)册变更手续。
2.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应于料件实际进口之日起至次月(采用实耗法计算的,在料件实际耗用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持进口货物报关单、代理进口货物证明及代理进口协议等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见附件11)、《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出口货物扣除保税进口料件申请表》(见附件12)。
3.采用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企业,应在海关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以结案日期为准,下同)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见附件13),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的核销手续;采用电子账册的企业,应在海关办结一个周期核销手续后,在海关签发核销结案通知书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手册登记核销申请表》,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进料加工的核销手续。
企业应根据核销后的免税进口料件金额,计算调整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
(四)购进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国内免税原材料用于加工出口货物的,企业应单独核算用于加工出口货物的免税原材料,并在免税原材料购进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扣除国内免税原材料申请表》(见附件14),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申报手续。
(五)免抵退税申报数据的调整
对前期申报错误的,在当期进行调整。在当期用负数将前期错误申报数据全额冲减,再重新全额申报。
发生本退运的,在当期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发生跨退运的,应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并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本已申报免抵退税的,如须实行免税办法或征税办法,在当期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跨已申报免抵退税的,如须实行免税或征税办法,不用负数冲减,应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并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五、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免退税的申报
(一)申报程序和期限
企业当月出口的货物须在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将适用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销售额填报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免税货物销售额”栏。
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免退税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以外的其他时间也可办理免退税申报。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免退税。
(二)申报资料
1.《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汇总申报表》(见附件15);
2.《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见附件16);
3.《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见附件17);
4.出口货物退(免)税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5.下列原始凭证
(1)出口货物报关单;
(2)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出口退税进货分批申报单、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提供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还需同时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下同);
(3)出口收汇核销单;
(4)委托出口的货物,还应提供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副本;
(5)属应税消费品的,还应提供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或分割单、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提供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的,还需同时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下同);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六、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的视同出口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退(免)税申报
报关进入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特殊区域外的生产企业或外贸企业的退(免)税申报分别按本办法第四、五条的规定办理。
其他视同出口货物和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属于报关出口的,为报关出口之日起,属于非报关出口销售的,为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开具之日起,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应在次月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退(免)税。逾期的,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不得申报退(免)税。申报退(免)税时,生产企业除按本办法第四条,外贸企业和没有生产能力的其他单位除按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申报〔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非报关出口销售的不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发票,属于生产企业销售的提供普通发票〕外,下列货物劳务,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还须提供下列对应的补充资料:
(一)对外援助的出口货物,应提供商务部批准使用援外优惠贷款的批文(“援外任务书”)复印件或商务部批准使用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的批文(“援外任务书”)复印件。
(二)用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出口货物,应提供对外承包工程合同;属于分包的,由承接分包的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申请退(免)税,申请退(免)税时除提供对外承包合同外,还须提供分包合同(协议)。
(三)用于境外投资的出口货物,应提供商务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其在境外投资的文件副本。
(四)向海关报关运入海关监管仓库供海关隔离区内免税店销售的货物,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应加盖有免税品经营企业报关专用章;上海虹桥、浦东机场海关国际隔离区内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应加盖免税店报关专用章,并提供海关对免税店销售货物的核销证明。
(五)销售的中标机电产品,应提供下列资料:
1.招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中标证明通知书》;
2.由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国内招标组织签发的中标证明(正本);
3.中标人与中国招标公司或其他招标组织签订的供货合同(协议);
4.中标人按照标书规定及供货合同向用户发货的发货单;
5.中标机电产品用户收货清单;
6.外国企业中标再分包给国内企业供应的机电产品,还应提供与中标企业签署的分包合同(协议)。
(六)销售给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自产的海洋工程结构物,应提供销售合同。
(七)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的货物,应提供列明销售货物名称、数量、销售金额并经外轮、远洋国轮船长签名的出口发票。
(八)生产并销售给国内和国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班的航空食品,应提供下列资料:
1.与航空公司签订的配餐合同;
2.航空公司提供的配餐计划表(须注明航班号、起降城市等内容);
3.国际航班乘务长签字的送货清单(须注明航空公司名称、航班号等内容)。
(九)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应提供下列资料:
1.修理修配船舶以外其他物品的提供贸易方式为“修理物品”的出口货物报关单;
2.与境外单位、个人签署的修理修配合同;
3.维修工作单(对外修理修配飞机业务提供)。
七、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其他申报要求
(一)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由购买水电气的特殊区域内的生产企业申报退税。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报退税。申报退税时,应填报《购进自用货物退税申报表》(见附件18),提供正式电子申报数据及下列资料:
1.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2.支付水、电、气费用的银行结算凭证(加盖银行印章的复印件)。
(二)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如果属于出口企业销售给境外单位、个人,境外单位、个人将其存放在保税区内的仓储企业,离境时由仓储企业办理报关手续,海关在其全部离境后,签发进入保税区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的,保税区外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申报退(免)税时,除分别提供本办法第四、五条规定的资料外,还须提供仓储企业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确定申报退(免)税期限的出口日期以最后一批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的出口日期为准。
(三)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的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的设备、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但按照有关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设备、非增值税纳税人购进的设备,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在本企业试点以前购进的设备,如果属于未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已使用过的设备,均实行增值税免退税办法。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单独申报退税。逾期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不得申报退税。申报退税时应填报《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退税申报表》(见附件19),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
2.委托出口的货物,还应提供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
3.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4.出口收汇核销单;
5.《出口已使用过的设备折旧情况确认表》(见附件20);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四)边境地区一般贸易或边境小额贸易项下以人民币结算的从所在省(自治区)的边境口岸出口到接壤毗邻国家,并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申报退(免)税时,除分别提供本办法第四、五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提供人民币结算的银行入账单,银行入账单应与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出口收汇核销单相匹配。确有困难不能提供银行入账单的,可提供签注“人民币核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
(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式出口的货物,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不必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
(六)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申报附件21所列货物的退(免)税,应在申报报表中的明细表“退(免)税业务类型”栏内填写附件21所列货物对应的标识。
八、退(免)税原始凭证的有关规定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购进出口货物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规定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手续。进项税额已计算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在申报退(免)税时提供。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的,经认证相符后,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退(免)税。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相符后,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复印件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退(免)税。
(二)出口货物报关单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及时在“中国电子口岸出口退税子系统”中进行报关单确认操作。及时查询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对于无出口货物报关单电子信息的,应及时向中国电子口岸或主管税务机关反映。
受托方将代理出口的货物与其他货物一笔报关出口的,委托方申报退(免)税时可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复印件。
(三)出口收汇核销单
出口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发生之日起2年内,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必须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
1.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C级或D级的;
2.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
3.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日常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多次出现错误的;
4.首次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的;
5.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农产品收购发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除外)等涉税违法行为的;
出口企业不存在上述5种情形的,包括因改制、改组以及合并、分立等原因新设立并重新办理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且原出口企业不存在上述所列情形,并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的,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可暂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须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截止之日前,收齐并提供按月依申报明细表顺序装订成册的出口收汇核销单。
(四)有关备案单证
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日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下列单证,按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以备主管税务机关核查。
1.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订的补充合同等;
2.出口货物装货单;
3.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单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单据,以及出口企业承付运费的国内运输单证)。
若有无法取得上述原始单证情况的,出口企业可用具有相似内容或作用的其他单证进行单证备案。除另有规定外,备案单证由出口企业存放和保管,不得擅自损毁,保存期为5年。
视同出口货物及对外提供修理修配劳务不实行备案单证管理。
九、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适用免税政策出口货物劳务的申报
(一)特殊区域内的企业出口的特殊区域内的货物、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的适用免税政策的货物劳务,应在出口或销售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申报。
(二)其他的适用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应在货物劳务免税业务发生的次月(按季度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的为次季度),填报《免税出口货物劳务明细表》(见附件22),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申报手续。出口货物报关单(委托出口的为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等资料留存企业备查。
非出口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委托方应在货物劳务免税业务发生的次月(按季度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的为次季度)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凭受托方主管税务机关签发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副本等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消费税免税申报。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退(免)税或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已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却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增值税退(免)税凭证的,如果在申报退(免)税截止期限前已确定要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可在确定免税的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按前款规定的手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免税。已经申报免税的,不得再申报出口退(免)税或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三)本条第(二)项第三款出口货物若已办理退(免)税的,在申报免税前,外贸企业及没有生产能力的其他单位须补缴已退税款;生产企业按本办法第四条第(五)项规定,调整申报数据或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
(四)相关免税证明及免税核销办理
1.国家计划内出口的卷烟相关证明及免税核销办理
卷烟出口企业向卷烟生产企业购进卷烟时,应先在免税出口卷烟计划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申请表》(见附件23),然后将《准予免税购进出口卷烟证明》(见附件24)转交卷烟生产企业,卷烟生产企业据此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免税手续。
已准予免税购进的卷烟,卷烟生产企业须以不含消费税、增值税的价格销售给出口企业,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申请表》(见附件25)。卷烟生产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免税后,出具《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见附件26),并直接寄送卷烟出口企业主管税务机关。
卷烟出口企业(包括购进免税卷烟出口的企业、直接出口自产卷烟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自产卷烟的生产企业)应在卷烟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卷烟的免税核销手续。逾期的,出口企业不得申报核销,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申报核销时,应填报《出口卷烟免税核销申报表》(见附件27),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
(2)出口收汇核销单;
(3)出口发票;
(4)出口合同;
(5)《出口卷烟已免税证明》(购进免税卷烟出口的企业提供);
(6)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以及代理出口协议副本(委托出口自产卷烟的生产企业提供);
(7)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来料加工委托加工出口的货物免税证明及核销办理
(1)从事来料加工委托加工业务的出口企业,在取得加工企业开具的加工费的普通发票后,应在加工费的普通发票开具之日起至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填报《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申请表》(见附件28),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见附件29)。
①进口货物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②加工企业开具的加工费的普通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③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出口企业应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转交加工企业,加工企业持此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加工费的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手续。
(2)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并办理海关核销手续后,持海关签发的核销结案通知书、《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证明核销申请表》(见附件30)和下列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来料加工出口货物免税核销手续。
①出口货物报关单原件及复印件;
②来料加工免税证明;
③加工企业开具的加工费的普通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④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十、有关单证证明的办理
(一)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委托出口的货物,受托方须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至次年4月15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附件31),并将其及时转交委托方,逾期的,受托方不得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时应填报《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申请表》(见附件32),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代理出口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2.出口货物报关单;
3.委托方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受托方被停止退(免)税资格的,不得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
(二)代理进口货物证明
委托进口加工贸易料件,受托方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进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交委托方。受托方申请开具代理进口货物证明时,应填报《代理进口货物证明申请表》(见附件33),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加工贸易手册及复印件;
2.进口货物报关单(加工贸易专用);
3.代理进口协议原件及复印件;
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
出口货物发生退运的,出口企业应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附件34),并携其到海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退运手续。委托出口的货物发生退运的,由委托方申请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并转交受托方。申请开具《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时应填报《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申请表》(见附件35),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退运发生时已申报退税的,不需提供);
2.出口发票(外贸企业不需提供);
3.税收通用缴款书原件及复印件(退运发生时未申报退税的、以及生产企业本发生退运的、不需提供);
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四)补办出口报关单证明及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
丢失出口货物报关单或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出口企业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补办出口报关单证明或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
1.申请开具补办出口报关单证明的,应填报《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申请表》(见附件36),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其他联次或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打印的报关单信息页面);
(2)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2.申请开具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的,应填报《补办出口收汇核销单证明申请表》(见附件37),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或其他联次或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打印的报关单信息页面);
(2)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五)出口退税进货分批申报单
外贸企业购进货物需分批申报退(免)税的及生产企业购进非自产应税消费品需分批申报消费税退税的,出口企业应凭下列资料填报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出具《出口退税进货分批申报单》(见附件38):
1.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已开具过的进货分批申报单;
2.增值税专用发票清单复印件;
3.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及正式申报电子数据。
(六)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
外贸企业发生原记入出口库存账的出口货物转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的,以及已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并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应于发生内销或视同内销货物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申请开具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时,应填报《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申报表》(见附件39),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及下列资料:
1.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进货分批申报单、出口货物退运已补税(未退税)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内销货物发票(记账联)原件及复印件;
3.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外贸企业应在取得出口货物转内销证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纳税时,以此作为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使用。
(七)中标证明通知书
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的项目,招标机构须在招标完毕并待中标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生效后,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中标证明通知书》。招标机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标证明通知书》及中标设备清单表(见附件40),并提供下列资料和信息:
1.国家评标委员会《评标结果通知》;
2.中标项目不退税货物清单(见附件41);
3.中标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
4.贷款项目中,属于外国企业中标再分包给国内企业供应的机电产品,还应提供招标机构对分包合同出具的验证证明;
5.贷款项目中属于联合体中标的,还应提供招标机构对联合体协议出具的验证证明;
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八)丢失有关证明的补办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丢失出口退税有关证明的,应向原出具证明的税务机关填报《关于补办出口退税有关证明的申请》(附件42),提供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原出具证明的税务机关在核实确曾出具过相关证明后,重新出具有关证明,但需注明“补办”字样。
十一、其他规定
(一)出口货物劳务除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外,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增值税退税率有调整的,其执行时间:
1.属于向海关报关出口的货物,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属于非报关出口销售的货物,以出口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
2.保税区内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的货物以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三)需要认定为可按收购视同自产货物申报免抵退税的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总部必须将书面认定申请及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并由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认定。
集团公司总部及其成员企业不在同一地区的,或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由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的省级国家税务局认定;总部及其成员不在同一个省的,总部所在地的省级国家税务局应将认定文件抄送成员企业所在地的省级国家税务局。
(四)境外单位、个人推迟支付货款或不能支付货款的出口货物劳务,及出口企业以差额结汇方式进行结汇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凡外汇管理部门出具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试点地区的税务机关收到外汇管理部门传输的收汇核销电子数据),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可按现行有关规定申报退(免)税。
(五)属于远期收汇且未超过在外汇管理部门远期收汇备案的预计收汇日期的出口货物劳务,提供远期收汇备案证明申请退(免)税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应在预计收汇日期起30天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逾期未提供的,或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试点地区的税务机关收到外汇管理部门传输的收汇核销电子数据的“核销日期”超过预计收汇日期起30天的,主管税务机关不再办理相关出口退(免)税,已办理出口退(免)税的,由税务机关按有关规定追回已退(免)税款。
(六)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区内生产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的,进项税额须转入成本。
(七)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除特殊区域内的企业出口的特殊区域内的货物、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的货物劳务外,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如果未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按规定申报免税的,应视同内销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免增值税、消费税,属于内销免税的,除按规定补报免税外,还应接受主管税务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做出的处罚;属于内销征税的,应在免税申报期次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对本的出口货物劳务,剔除已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免税,已按内销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已开具代理出口证明的出口货物劳务后的余额,除内销免税货物按前款规定执行外,须在次年6月份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八)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如果放弃免税,实行按内销货物征税的,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报告,一旦放弃免税,36个月内不得更改。
(九)除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销售给免税店的卷烟外,免税出口的卷烟须从指定口岸(见附件43)直接报关出口。
(十)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财税〔2012〕39号文件第九条第(二)项第6点所列的货物,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应按财税〔2012〕39号文件附件9所列原料对应海关税则号在出口货物劳务退税率文库中对应的退税率申报纳税或免税或退(免)税。
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如果未按上述规定申报纳税或免税或退(免)税的,一经主管税务机关发现,除执行本项规定外,还应接受主管税务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做出的处罚。
十二、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申报缴纳增值税,按内销货物缴纳增值税的统一规定执行。
十三、违章处理
(一)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1.未按规定设置、使用和保管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的;
2.未按规定装订、存放和保管备案单证的。
(二)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拒绝税务机关检查或拒绝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账簿、凭证、资料的,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条规定予以处罚。
(三)出口企业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四)从事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进料加工登记、申报、核销手续的,主管税务机关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五)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有违反发票管理规定行为的,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六)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主管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省级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批准,按下列规定停止其出口退(免)税资格:
1.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不满5万元的,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半年以上一年以下。
2.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一年以上一年半以下。
3.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50万元以上不满250万元,或因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30万元以上不满150万元的,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一年半以上两年以下。
4.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250万元以上,或因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受过行政处罚、两年内又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两年以上三年以下。
5.停止办理出口退税的时间以省级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批准后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决定之日为起始日。
十四、本办法第四、五、六、七条中关于退(免)税申报期限的规定,第九条第(二)项第三款的出口货物的免税申报期限的规定,以及第十条第(一)项中关于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期限的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2011年的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申报期限、第九条第(二)项第三款的出口货物的免税申报期限、第十条第(一)项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期限,第十一条第(七)项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延长3个月。
本办法其他规定自2012年7月1日开始执行。起始日期:属于向海关报关出口的货物劳务,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属于非报关出口销售的货物,以出口发票(外销发票)或普通发票的开具时间为准;属于保税区内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的货物以及经保税区出口的货物,以货物离境时海关出具的出境货物备案清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废止文件目录》(见附件44)所列文件及条款同时废止。本办法未纳入的出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其他管理规定,仍按原规定执行。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第五篇: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 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发改环资[2007]217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和《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1998年7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结合我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省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字[1998]577号)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源[2000]882号)同时废止。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管理,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健康发展。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们。
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
二00七年四月六日
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和《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1998年7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或产品进行认定(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第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省财政厅要加强对认定企业财政方面的监督管理;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要加强税收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条 经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采用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运行等优惠政策。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项目已竣工投产,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淘汰类的工艺、技术等不受理申报)。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四)符合环保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综合利用发电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国家审批或核准权限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审批)建设的电站。
(二)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必须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为主,其使用量不低于入炉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发电的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必须配备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入炉燃料的8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四)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及压差发电的企业(分厂、车间),应根据产生余热、余压的品质和余热量或生产工艺耗气量和可利用的工质参数确定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的装机容量。
(五)回收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沼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和生物质能等作为燃料发电的,必须有充足、稳定的资源,并依据资源量合理配置装机容量。
第七条 认定内容
(一)审定申报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或单位是否执行政府审批或核准程序,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审批或核准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和认定申报条件;
(二)审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修订本)》(发改环资[2004]73号)范围之内,以及综合利用资源来源和可靠性;
(三)审定是否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 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八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由企业申报,所在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初审(初审中应征求同级有关部门意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审定的制度。省发展改革委每年集中组织两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分别于每年5月1日前和11月1日前截止受理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申报材料报送。
第九条 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向所在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规定的相关材料(除特别注明外,均要求为原件):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报告(含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情况说明);
2、县、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签字盖章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申报表》(见附件1);
3、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和验收文件(复印件)。
4、市级以上质检机构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综合利用资源占原材料比重的证明(见附件2,发电单位可不提供),并附检验报告。
5、县级以上环保局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两个月内出具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没有造成二次污染的证明(见附件3)。
6、综合利用资源供应单位出具的用量证明(见附件4),并附供料协议或合同(复印件)。
7、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复印件)。
8、申报退免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属国税部门征收管理的企业,50万元以上的应提供市州国税局出具的书面调查报告;50万元以下的应提供县(市、区)国税局出具的书面调查报告。
9、企业所得税属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企业,应提供地税部门签字、盖章的《所得税减免申报表》(见附件5)。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发电单位,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
1、《发电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件6);
2、当地供电部门出具的装机容量、服役期限、发供电质量、是否配备了自动给料显示和记录装置的证明(见附件7)。
3、属于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市级以上质检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入炉燃料重量比和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的证明(见附件8),并附检验报告。
4、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当地市级以上环卫主管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使用垃圾数量及品质的证明(见附件9);提供由市级以上质检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入炉燃料重量比证明(见附件8)。
5、属于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市级以上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发电机组热效率的证明(见附件10),并附检验报告。
以上表格可到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下载。
第十条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对申请单位提出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申请材料齐全,应当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
(二)不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的,应当即时将不予受理的意见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应对申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在征求同级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自规定受理之日起在30日内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并提供以下材料:
1、上报文件;
2、书面调查报告(应详细说明现场调查情况等);
3、《申报企业汇总表》(见附件11);
4、初审合格的申报材料(一式五份);
第十一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45日内完成认定审查。认定委员会工作规则由省发改委拟定,经委员会通过后发布执行。
第十二条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省发展改革委只在每年5月1前受理一次,由市州发展改革委预审,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一)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
(二)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
(三)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或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意见,对审定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省发展改革委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未通过认定的企业,省发展改革委将书面通知,并告知理由。
第十四条 企业对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提出重新审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诉。
第十五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六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单位,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工艺等内容的,应向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认定审查后,将相关信息通报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和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进步水平等,适时修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
第十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委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大宗综合利用资源来源的动态监管,对综合利用资源无法稳定供应的,要及时清理。在不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省发展改革委每年将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认定企业和关联单位进行检查和了解。
各级财政和税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发展改革委的信息沟通,尤其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换意见,协调解决。
第十九条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应于每年4月底前将上一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基本情况报告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主要包括:
(一)认定工作情况(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认定数量、认定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情况)。
(二)获认定企业综合利用大宗资源情况及来源情况(包括资源品种、综合利用量、供应等情况)。
(三)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监管情况(包括年检、抽查及处罚情况等)。
(四)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第二十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电厂),应当严格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统计报表,按期上报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因综合利用资源原料来源等原因,不能达到认定所要求的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应主动向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报告,省发展改革委将终止其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各级税务部门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凡未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一律不得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二十三条 参与认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守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或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未及时申报终止认定证书的,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省发展改革委将收回认定证书,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并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发展改革委撤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并抄报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不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企业予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五)年检、抽查达不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在规定期限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认定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对伪造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是指:经认定具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的企业按规定可享受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须持认定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申请享受其它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持认定证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涉及的有关规定及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第三十二条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省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发布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字[1998]577号)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源[2000]882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 原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委员会在2005~2006年颁发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在认定有效期内仍然有效。
附件1∶附件1-1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