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河县第三小学舞蹈团申请书[大全]
唐河县第三小学舞蹈团
申请书
曲爽
唐河县第三小学舞蹈团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同时为了活跃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建和谐校园贡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现特成立舞蹈社团。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了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特此向校领导申请舞蹈社团予以成立。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社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上级领导能严格要求以使我们更快进步,我们也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请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第二篇:唐河第三小学一年级百天礼暨少先队员入队式校长致辞
唐河第三小学一年级百天礼暨少先队员入队式
校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朋友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17年12月8日,是唐河县第三小学一年级同学入校一百天的日子,为了庆祝这个幸福而又快乐的时刻,我校隆重举行一年级“百天礼”暨少先队入队宣誓仪式。
同学们,一百天前,你们带着幼儿园生活的美好记忆,怀着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爸爸妈妈带领下,背着书包带着笑容高兴地来到了唐河三小,成为三小的一员。这一百天来,你们学会了生字拼写,认识了数字,学会了加减计算,由一个懵懂的小娃娃成长为一名拥有好习惯的小学生。
为了让你们学会听讲,学会讲礼仪、守纪律,懂得感恩,我们的老师天天跑前忙后,嗓子累哑了,身体累坏了,但她们依然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着你们。在经典诵读中,她们带着你体会诵读的快乐;在阳光大课间时,她们陪你庄严宣誓,锻炼身体;在学校运动会上,她们为你们的努力拼搏加油,欢呼。你们今天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
家长朋友们,你们在工作之余,配合学校及老师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让孩子们在这一百天里有了质的变化,开启了家校协作的良好开端。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指导,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你们在孩子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更加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工作,让我们携手起来,让孩子们的明天更加光明灿烂。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时刻以一名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会感恩,担当责任。愿今天的百天礼成为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百天礼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第三篇:唐河县第三小学电子琴社团申请书
唐河县第三小学电子琴社团
申请书
杨红哲
唐河县第三小学电子琴社团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创建和谐校园贡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欲设立电子琴社团。电子琴优美的音乐,以其悦耳的音调,构成动人的旋律,引起感官的愉悦,进而从感情的体验中,飞跃到想象的世界。
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法赢得了小学生的喜爱。当学生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来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并且在实践中也会自然向整体综合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特此向校领导申请电子琴社团予以成立。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社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上级领导能严格要求以使我们更快进步,我们也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为校园的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请领导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杨红哲
第四篇:晋源小学少年宫小丫丫舞蹈团信息报道
晋源小学少年宫小丫丫舞蹈团信息报道
我担任晋源小学少年宫小丫丫舞蹈团的辅导,本小组共有学生20人,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增强才干,从而造就人才。现将活动情况作以下报道:
一、辅导内容:
1.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5.主要以排练《鱼儿生生》为主要内容进行舞蹈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对学生动作及表情的规范及学习的一个学习过程。
二、出勤情况:
每次周一到周五下午,我均能按时到达教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训练效率。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有病有事能请假。除个别调整的学生外,其他基本做到出满勤。这学期基本上没有学生要求退出舞蹈队,这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三、管理情况:
由于队员基础不同,所以我尽量让有舞蹈基础的队员带动基础稍差些的队员。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我安排一位五年级舞蹈基础较好的负责任的队员作为舞蹈队的组长,协助我进行舞蹈训练。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这位队员在队中发挥了模范作用,吃苦在先,保证了良好的训练纪律和训练作风。同时训练时,我采取集体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利用优秀队员的示范带动全体成员的训练。
四、学习成效:
通过训练,队员的基本功有了明显的提高,队员在各个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一些基础稍差些的队员进步很快,大部分的成员表现较好。并且我排练的舞蹈《鱼儿生生》在太原市二十三届校园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打算:
1.学生参与舞蹈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个别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
2.训练时间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保障。
3.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4.我们的训练还需要语数外及班主任教师的配合.2013.5 通过这一学期进行舞蹈训练,学生的舞蹈知识和动作的协调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工作中,我还有不足的地方,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和文化修养以及舞蹈知识。我们舞蹈团的打算是苦练基本功,为下一界文艺汇演打好基础.
第五篇:清新县第三小学
我校创办于2003年7月,是一所县直属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65.5亩,总建筑面积是2.5万平方米,我校规划了教学楼2幢、科技楼2幢,艺术楼与办公楼各1幢。我校现有63个教学班,学生3450人,现有在编教师 148人,教师平均年龄为37岁,是一支年青、活力、进取、和谐的教师队伍。
我校以“崇尚和谐,追求卓越”为校训,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彰显内涵”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实施“3+X”治校方略,努力创建学校的特色品牌。其中“3”是指我校主攻方向“三个发展”,即发展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学生,彰显管理效益;发展校园文化,凸现内涵发展;并积极打造“强师名校、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体艺活校”五张名片,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于2008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2010年被评为清远市第一所“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单位,2010年被评为清远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近三年,我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获得的集体荣誉共有33项。这些荣誉包括:连续几年获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获县、市、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市“红领巾小社团”,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省“红领巾共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省中小学生廉洁修身手抄报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进组织奖,县科普特色学校,县巾帼文明岗等。在上学期末,我校更成功接受了省级“德育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绿色学校”。
一、发展教师,塑有智慧的幸福教师
提高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培养健康的学生首先必须培养健康的教师。为此,学校倡导教师以优秀教师“六个一”为目标,在工作中心怀一份梦想,享受来自教育的幸福体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争做“有德、有情、有才、有为”的优秀教师。这“六个一”分别为:
一种幸福——享受来自教育的幸福体验,做幸福快乐的教师!一腔执着——把教育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和志向,做挚爱教育的教师!
一项本领——勤学博采善思敢行,练就教育本领,做学习型教师!一位良师——关爱学生启迪学生,用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的教育,做智慧型教师!
一个平台——做三尺讲台的的艺术家,精心雕琢,做创新型教师!一份成就——用生命熔铸崇高,让所有的学生成功,桃李满天下!
(一)实施“师魂工程”,使教师“有德有才”
首先,我校注意抓好师德师风,严格要求教师执行师德规范,努力提升教师对自我的有效管理。鼓励教师“做争优敢先的‘三小人’”:一是“争优”,要追求卓越,出精品出亮点,能人所不能;二是“敢先”,要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想人之不想;三是“有内涵”,要懂经营,努力铸造师魂。第二,学校积极选送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并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让教师进一步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专业素质。三年来,全体教师身体力行,从严从高要求自己,从细节做起,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赢得了家长的信赖,社会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二)开展“暖心工程”,使教师“有情有爱”
我校实施“暖心工程“,主要在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和宽松的教学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开设“聊天吧”,以“好书大家读”为主题,定期开展领导与级组教师推荐好书、聊天、谈心活动。二是开通“校长知心室”,以“分享教育”为主题,开展正副校长与教师对话、谈心活动。三是以“争优敢先”为主题,由蹲级领导联同级组长召开级会或家长会,大力表彰年级的好人好事、“五星少年”。四是继续以“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为主题开展领导、中层干部专业讲座,为教师提供精神食粮。五是建立学校教研Q群,探索网络教研,开阔教师研讨的空间。六是以“关心教职员”为主题,工会组织开展教师生日会、文体活动与慰问活动等。以上活动,为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了互相探讨、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情谊,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幸福的校园。
(三)组织“优秀级组”评选,使教师“团结有为”
为了加强各年级组团队的凝聚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情谊,学校实行优秀级组“六个一”评选活动。这“六个一”分别为: 一首级歌凝聚人心——各级组以级组风采或奋斗目标为主题选用或创编一首级歌。
一项运动锻炼身体——每学期开展以级组为单位的教师气排球比赛等运动类比赛。
一幕小品陶冶情趣——级组创编或演练一幕“小品”或“舞台剧”,期末进行专场表演与评比。
一个博客交流学术——要求教师在学校网站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札记、研讨,进行学术交流。
一次论坛展示风采——每学期定好主题安排各年级教师讲座,培养“名笔、名嘴、名家”三名教师。
一张卡片相互促进——校长室及时发出“温馨激励卡”与“友情提示卡” 引领教师成长。
在塑有智慧的幸福教师的目标中,在集体研讨、师徒结对、外出学习、参加比赛等方式的推动下,涌现了一批才情兼备的青年教师,其中白色龙校长荣获广东省特级教师的称号,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林素琴副校长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县优秀校长,徐雪雯老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黄红艳主任、罗丽航老师被评为清远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文艺嫦等25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徐雪雯、林素琴、陈美香、苏清茂、付彬等老师参加省级学科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张雪霞、邓利红等15名教师参加县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县、市评比获奖的多不胜数,并多篇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二、发展学生,育有个性的快乐学生
长期以来,我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旋律,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掌握知识为根本,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重点,创新德育内容。实践中,以学生素质提高“六个目标”、学生品格塑造“六种品质”、学生良好习惯“六个养成”为依托,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特长,在引领学生快乐成长的同时,培育有个性的学生,开创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系统的心育课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设计完整的心育课程体系,各年级制定详细的年级教学计划、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完整的教案及课件设计。首先是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每月共四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卫生与健康”课,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懂得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第二是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进行正面的引导与帮助,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浮躁、沮丧、嫉妒等不良心理,杜绝旷课、迟到、自习课讲话、学习不努力等不良行为;同时,班主任在班级常规管理中,不断促进学生间友好相处,缓解同学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性的心理环境。第三是多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求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教学,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在备课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设计好每节课心育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列出心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有意识地、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第四是定期组织团体训练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组的专业老师的职能,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组织团体训练,集中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效果明显。第五是举行大型心理辅导活动与专题讲座,我校在每个学期均开展心育公开课一次、举行大型室外或校际心理辅导活动一次;心理科组教师每学期根据各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理讲座,集中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第六是多种形式的心育课外活动,有知心姐姐信箱、热线电话、校刊的“知心姐姐”专栏、心理广播、心育板报、心理网页等多种形式。如“心理健康黑板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达到了自育的目的;学校“红领巾”校园广播站,伴有心理幽默、心理趣味放大镜等话题,愉悦师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心理压力。第七是“心灵驿站”为学生撑起心灵绿伞,我校设有个体咨询室“心灵驿站”,“心灵驿站”有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每周均安排老师值班,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健康地学习生活,为学生撑起心灵绿伞。心理辅导组老师还通过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推行优秀学生“三个六”,促进学生健全发展。“践行体验式教育理念,让儿童快乐成长”是我校心育德育工作的宗旨。主要以教育智慧为学生构建具有童趣、童乐、童真的教育环境,践行体验式的教育,少说理,多导行,少用理性,多用感性,让学生体验幸福、快乐的教育。我校主要推行优秀学生“三个六”活动,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首先是让学生形成“六种品质”。学校在办学中不仅要对学生一时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此,学校对学生提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人人成为健康的人”的要求。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格、修养、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指导学生形成“懂感恩、能团结、爱劳动、守纪律、讲诚信、会合作”这六种品质。要求班主任主要围绕这六种品质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这“六种品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这“六种品质”分别是:
懂感恩——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自然„„
能团结——训练学生懂团结、会团结、能团结,从小就有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爱劳动——倡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里的事情抢着做,家里的事情参与做,社会的事情争取做。
守纪律——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区规则、遵守社会秩序。
讲诚信——教育学生从小言必行,行必果;先做人,再做事;践大志,成大事。
会合作——训练学生课堂合作学习、劳动任务合作完成、兴趣小组合作制作、社团活动合作表演。
第二是让学生完成“六项任务”。为了培养生动活泼、充满智慧、洋溢个性的三小学子,我校向学生布置了“六项任务”,致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六项任务”分别是:
一项运动强身体——倡导师生跳绳、踢毽,确保学生一天锻炼一小时,快乐成长一辈子。
一件乐器陶性情——让学生在艺术享受当中练就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品位。
一张练字打基础——每天一张练字的训练,练就静得下来、沉得住气的学生。
一首古诗丰底蕴—— 一周一诗或美文,把握经典,咏而诵之,积淀文化底蕴。
一句格言立志向——格言是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行走路上的修身坐标。一位伟人做榜样——以伟人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确立人生价值观。
第三是让学生养成“六种习惯”:为了让学生有目标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上学期起,政教处就分别以“卫生清洁我讲究”、“仪容仪表我大方”、“文明用语我会道”、“拒绝零食我能行”、“勤俭廉洁我践行”、“爱护公物我做到”为主题狠抓养成教育,每三周一个主题,逐项落实,大队部不定期进行抽查,收到良好效果。并以此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校容、校纪。
卫生清洁我讲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袜;讲究维护环境卫生。
仪容仪表我大方——发型适合小学生身份,穿着搭配得体、言行举止文明。
文明用语我会道——碰面敬礼问好、交谈轻言细语、交往礼貌待人。
拒绝零食我能行——不带零食饮料返校、不购买三无食品、不带零钱返校。
勤俭廉洁我践行——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不贪小便宜、不攀比。爱护公物我做到——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课桌器材、爱护学校公共设施。
(三)丰富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1、开展爱国爱校的教育:我校每天都进行升旗,学生在国歌伴奏中跟唱国歌,每天都在课余时间播放校歌,用歌声加强三小学子爱国爱校的教育;
2、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教育:三八节“感恩活动”,让学生了解世界妇女节的来历、制作图文并茂宣传册、撰写感恩活动日记;教师节“尊师重教,还恩师一份绿色心情”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片片“心意卡”,向每一位老师送去真诚祝福。学生在了解节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认知,陶冶情操。
3、开展“绿色环保”教育:我校在每年的“植树节”“地球日”“环保周”大力开展环保教育,组织开展“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展览。成立了“红领巾环保回收公司”,鼓励学生把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存放,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清理,可回收的垃圾每周五由小卫士和值日生清理后卖掉,所得费用主要用作班上贫困学生、留守学生的生活补贴及以班队活动经费。这样培养了学生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令学生体会到勤工俭学与再生资源利用的乐趣,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4、开展爱心教育: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共筹得善款94592.2元,为困难师生送温暖15人次共24498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全校师生两次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共计捐款36550元,捐物价值近3000元;2009年4月28日全校师生为玉树地震捐款10204.2元。去年,结合3月12日“爱心基金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我校大队部提出了爱心捐款“壹基金计划”: 1人+1元+每1天=1个大家庭。即提倡从2月21日至3月12日共20天里,师生每人每天捐一元或一元以上,集合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爱心捐款活动,让全体队员从小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他们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与校外教育基地合作,每学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同时邀请团县委、派出所、县老促会等单位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和同学们开展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1、开展大课间活动,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我校实施“一项运动强体魄”的战略目标,鼓励师生积极参加花样跳绳与毽球的训练,寄望以小运动发展大体育。措施是把这两个项目定为学校的常规体育运动,要求师生在课余时间常训练,并利用周二的课间操时间用于全校师生集体跳绳,周四课间操时间用于全校师生集体踢毽,把周五下午的两节课设置为一节是室外运动课,另一节是室内棋类课,更好地把这两个体育项目推行下去,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快乐成长一辈子的目标。
2、开展社团活动建设,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社团活动,现有“炫舞社团、悠扬琴乐、快乐音符、妙线社团、描红画绿斋、棋乐无穷、你塑我造”等共26个社团,尽可能全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从2010年起,学校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开设“跆拳道、拉丁舞、葫芦丝、小提琴”等社团项目,深受师生喜欢。同时别出心裁地提出发展“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的三棋文化战略,带领全体师生大力挖掘“三棋”文化,弘扬棋类文化,致力培养三小学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品行。
3、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在每年5月中下旬举办艺术节,艺术节坚持以面向全体、自主参与、展示交流、发展特长为原则,全面展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在每年的11月举办体育节,给爱好体育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感悟体育精神、练就健康的身心,形成生龙活虎、生机勃勃、你追我赶的校园景观。三年来,师生在艺术类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人、省级奖励1人、市级奖励
1、县级奖励5人;在清远市首届“大众空手道公开赛”中,我校严辛辛获得少年男子组第三名,邓展鹏获得儿童男子组第三名;曾畹宁、陈泳仪获得儿童女子组第三名、卢瑶瑶获得儿童女子组第五名。我校男女子均获得团体第三名。
(五)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学校教育亮点。
我校以廉政、劳动教育为依托,努力打造特色教育亮点,营造和谐的幸福校园。
1、抬头可见的廉洁熏陶。我校于2008年开始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中通过落实打好“六有”基础,抓好“六上”宣传活动,做好“六个一”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师生“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良好心理品质,营造了“崇尚廉洁”的校园风貌和文化氛围,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收到了良好的心育效果。于2010年7月被清远市“廉风和畅”教育行动领导小组评为“清远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单位”。此项活动,得到县、市、省纪检部门的高度评价,2010年12月29日,中央纪委宣教室副主任范耀庚、省纪委宣教室主任凌曲刚,市纪委书记黄兆芬,县委书记谢杰斌等一行近二十人到我校检查“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对我校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勉励我校继续抓好廉政教育,争创特色,发挥更强的辐射作用,以带动市内其他县区开展此项工作。
2、快乐有趣的劳动实践。有趣的劳动,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劳动的兴趣,学会了主动的模仿及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为此,我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除了按规定上好劳动与技术课,每天安排学生清洁校园,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清洁街道等劳动实践和公益活动外,学校更别出心裁,在校园的红棉广场西侧开辟了一块耕作基地,建立了“红领巾耕作基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活动课,以基地为平台,开展耕作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使劳动教育不再只流于空泛的说教。同时,通过翻地、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捉虫和采摘等劳作,让学生认识并正确使用劳动工具,了解农作物生长的特性和特点,学会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亲身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和睦温馨的亲子互动。家庭教育对学生人格成长有重要影响。我校密切与家长联系,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工作中非常注重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及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我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探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途径互补的教育体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心育实效。首先,每学期各年级均召开面向家长的讲座及咨询会,不定期派发家庭教育知识资料,与家长们一起交流探讨对子女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家长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偏差,树立正确的心育观,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技巧,尊重与理解子女的心理感受,构建良性的家庭氛围,促进子女良好品质的形成。第二,举行“亲子”活动。亲子活动以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充满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们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回答问题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联想中获得创意、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如何把爱给予身边的人。第三,为了营造和睦温馨、文明进步的家庭氛围,学校引导家长有计划地做好以下“六个一”。一个拥抱——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 一回交谈——每天与孩子交谈十分钟
一句表扬——每天给孩子一句表扬
一项劳动——每周给孩子一项劳动 一本好书——每月给孩子买一本好书 一次旅行——每年带孩子一次旅行 我校教育工作在大力发展学生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引领学生成长,几年来,学生操行优良率达85%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陈伟杰获县体育道德风尚奖;潘文锋被评为广东省少先队优秀红领巾志愿者;李俐欣被评为清远市优秀少先队员、薛凯欣被评为清远市文明小公民、杨婉滢获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提名奖、白子昊被评为2009“广东少先队环保小卫士”、陈思浩、阮天乐与黄宇轩同学被评为2010年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
三、发展校园文化,办有灵魂的阳光学校
为了让学校的事物、信息、环境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地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为了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一直以来,学校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教育氛围。
首先,环境文化不断美化。一是命名文化,学校以“明志楼”、“厚德楼”、“笃学楼”命名教学楼和科技楼,同时明确提出学校对“三小人”的希望:立志为先,做志存高远的人;修身为本,做品德高尚的人;笃学为基,做博学多才的人;博爱为怀,做无私奉献的人。二是标志性建筑文化,学校塑造了“归真”石景与“飘扬”雕塑两个标志性建筑。“归真”石景要求三小师生学做真人;“飘扬”雕塑激励全体少先队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争优敢先的三小人”。三是特色柱子文化,在第一幢“明志楼”大堂,精选了“消防、用电、交通、游泳、禁毒、食品、防骗”等12大类安全知识,美化了大堂的柱子,每根柱子一个专题,让安全教育抬头可见。同时,结合“厚德楼”的命名的寓意,用“德育规劝”美化了“厚德楼”大堂,从《增广贤文》到《弟子规》,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美德的教育,接受心灵的净化,使心育无处不在;结合“笃学楼”命名的寓意,用36位老师与学生的好书推介来充实、美化大堂的柱子,让学生只要走过路过都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四是长廊文化,在明志楼与厚德楼之间的风雨走廊上分别建设了 “爱国、法纪、廉政”和“ 体育、艺术、知识”六个主题教育长廊;利用学校围墙建设了三字经和古诗词诵读长廊。五是导行文化,学校通过装饰各走廊的消防栓,并充分利用楼梯间一些显眼的空间,以“爱的叮呤”与 “温馨劝语”等无声的语言指导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六是特色班级文化,把各班教师的教育信条、班风在教室门口悬挂,各班教室张贴物、图书角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精心设计学校的宣传橱窗、宣传专栏和办公室个性化门牌等,让每面墙壁都在说话。
学校环境文化的不断美化,不但给校园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了人文素养,达到了教育与审美的和谐统一。
第二,精神文化不断渗透。我校对校园文化的渗透并不停留于外在的形式,而是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与活动,使教育理念、教育内涵从理论渗透到工作实践中,真正成为自己的文化。如上学期开展了“科普安全知识竞赛”,落实师生人人认真阅读安全宣传知识,让安全知识入脑、导行;每天举行升旗仪式,落实爱国的教育;校园广播每天播放队歌、校歌,落实爱队、爱校的教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实践,师生爱国爱校之情越来越浓,学风也有了明显变化,学生喜欢唱国歌、校歌,自觉爱护公物等良好习惯越来越好。
展望未来,我校将坚定不移地实施治校方略,努力实现“强师名校”、“质量强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体艺活校”的目标,办有灵魂的阳光学校,塑有智慧的幸福教师,育有个性的快乐学生。不断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把清新三小创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