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上海嘉定区2012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关于上海市嘉定区2012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一、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21600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7%,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区本级收入45547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2.9%,比上年增长16.5%;街道收入37389万元,比上年增长25.9%;镇级收入72314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二、2012年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12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152729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7%,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区本级支出74509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6%,比上年增长8.8%;街道支出54372万元,比上年增长28.0%;镇级支出7278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三、2012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216009万元,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345831万元,减去调出资金3044万元,街镇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500万元,合计收入1567296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527295万元,区镇两级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00万元,全区收支结余26001万元。其中:
(一)区本级收入455471万元,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345831万元,减去区财政与镇级的结算支出36678万元,调出资金3044万元,合计收入761580万元。区本级支出74509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0万元。区本级收支结余6485万元。
(二)街道收入37389万元,加上街道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18600万元,合计收入55989万元。街道支出54372万元。街道收支结余1617万元。
(三)镇级收入723149万元,加上镇级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180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500万元,合计收入749727万元。镇级支出72782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00万元。镇级收支结余17899万元。
四、201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1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805391万元,加上市财政对本区的结算收入98509万元,调入资金19648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63996万元,合计收入116437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66354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198022万元。
2012年全区财政收支决算数与2013年1月向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五、2012年财政收入和区本级支出的主要特点
(一)努力稳增长,财政收入再创佳绩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地方收入完成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位列全市各区县首位。二是收入结构日趋优化,第三产业占全区地方收入的比重达到61.7%,贡献全区地方增量收入的56.4%,成为本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力。三是重点行业优势突出,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地方收入增幅达到43.3%。房地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占全区地方增量收入的49.7%。
(二)全力转方式,经济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实“营改增”各项改革任务,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累计完成对本区9批次181户企业的财政扶持,扶持资金总量达到5037万元,推动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创新服务领域。二是支持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安排7445万元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用于市级重点项目的区级配套;安排1000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促进发展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支持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支出13530万元,重点加强对小巨人等区级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器企业的政策支持;对本区引进的纳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资助,进一步鼓励自主创新发展。
(三)致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区教育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区本级教育支出199165万元,比上年增长27.4%。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投入4542万元对8所学校实施翻修、抗震加固,确保校舍安全。支持教学设施改善和新学校的开办,安排9465万元用于学校各类教育设施、设备的添臵、更新和改善,其中投入1361万元对全区26所中小学更新或添臵了561套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入7859万元用于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徐行中学、德富路学校等9所学校的开办经费。加大对民办及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落实民办教育扶持基金和奖励基金1433万元,安排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均经费补贴761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补贴646万元。支持国家示范校建设,安排1413万元用于职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促进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落实区教育城域网应用与四通工程经费1039万元、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经费1047万元,运用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
二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区本级医疗卫生支出60711万元,比上年增长24.9%。重点支持公立医院建设,落实8197万元资金用于瑞金医院、南翔医院、妇保院、中医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及开办经费。支持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安排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3500万元。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排医改专项资金2642万元,用于老年护理机构建设、舒缓疗护试点、中医三年行动计划、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卫生绩效管理建设、医改项目论证储备等;安排1416万元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投入8220万元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统筹个人缴费补贴。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将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60元标准;安排1776万元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药品零差率、诊查费减免政策。
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区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510万元,比上年增长7.7%。主要是支持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以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安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贴资金6505万元。支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安排3884万元用于市民医疗帮困、医疗救助、重残无业补助、外地建设人员补助等项目,投入17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标准每月提高65元。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安排养老机构运营及床位补贴、社区助老款、社区老年活动室补贴1392万元,新增养老床位260张,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0家。加大职业培训和就业补贴,安排万人、千百人就业财政补贴资金5746万元、公益性岗位就业补助资金3055万元,落实自主创业、特殊群体就业以及职工技能培训资金1205万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四是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区本级文化和体育支出29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75.5%。主要用于提高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水平,安排17924万元用于文化图书新馆、博物馆、体育馆等文体场馆建设和开办经费。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安排群众文化活动经费426万元,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安排463万元推进百姓体育设施建设、市民运动会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健康城市建设。
(四)大力谋发展,城乡建设统筹兼顾
一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区本级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26574万元,比上年增长8.4%,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安排稳粮、稳菜以及农业保险资金3443万元,稳定粮食和蔬菜种植,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落实各项生态补偿政策,培育特色农业发展,安排公益林生态补偿、工程化造林建设资金4870万元,安排1148万元支持各镇特色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安排1500万元村宅改造资金,用于华亭、外冈、马陆、安亭、江桥近3000户居民的天然气安装和生活污水纳管改造。支持农村水利建设,安排2048万元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泵站运行和维护以及农村桥梁改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安排4596万元对23个经济薄弱村实行专项扶持,对土地流转农民进行补贴。
二是支持城市建设。区本级建设性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101716万元。主要落实嘉定新城、国际汽车城以及轨道交通专项资金62249万元,支持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公路、绿化养护资金3959万元,用于全区城乡道路、桥梁设施的维修和公共绿化的日常养护,提升城市形象。安排公共交通专项资金6000万元用于公交车辆设备更新及运营补贴,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公共交通运营服务能力。落实生活用水处臵经费6467万元,用于北区、大众、安亭三家污水厂污水处理以及雨污水管道养护、检测,保障全区城市管网正常运行。
(五)着力促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初步建立和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组成的科学完整、有机衔接、相互联动、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嘉定区深化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开展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改革试点。试行部门决算批复制度,制定《嘉定区区本级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选择6家预算单位实施试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项目结余资金清理收缴,探索建立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三是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意见》,建立“预算部门自评、财政部门和专业机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完善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评价。
四是严格实施财政监督。加强对街镇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开展规范财政扶持政策目标落实情况和街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回头看工作,积极推进街镇财政性资金监管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加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按政策规定专款专用。
五是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制定《嘉定区财政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嘉定区区级部门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公开工作指导意见》。年内各主管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39项中央和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7项区级财政专项资金向社会公开,其中12项专项资金延伸至街镇联动公开。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经过全区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区审计局在《关于嘉定区2012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个别项目存在重复编制预算,个别单位未编制年度收入预算、街镇政府采购预算不够完整、细化等,对此,我们将认真加以整改落实。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的协调指导和审核把关,加强部门预算收入的编制,提高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严格预算约束,规范预算单位收支执行管理,减少和控制年终支出转暂存的数量及金额,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三是进一步深化“乡财县管”制度改革,完善街镇财政性资金监管平台,加大对街镇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提高街镇预算管理的水平。
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把握嘉定“十二五”发展主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振奋精神、全力以赴,为嘉定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上海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16部门决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06年12月25日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第三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要着重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着重研究我国和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注重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繁荣和发展本市哲学社会科学。
第四条
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全面负责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管理。本市各社科研究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受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的委托,具体负责本单位市社科规划课题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和选题
第五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主要有四类,即重大课题、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均面向全市,公平竞争,择优立项。少数重要研究课题,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课题方式,单独立项,委托研究。同时,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其它类别课题。
第六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的选题,主要以发布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年规划工作要点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的方式进行。五年规划工作要点通常五年制定一次,一般在规划起始年公布;《课题指南》通常一年发布一次。为了使选题的设立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决策,《课题指南》的制定,必须向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经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制定和修改,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定。
第七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的选题均需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但不同类别的课题侧重点不同: 系列课题通过《课题指南》设立选题条目,均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列课题条目都是规定选题,条目不按学科分类设立,鼓励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综合研究。重大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的选题不受《课题指南》条目限制,但必须遵循《课题指南》的精神和要求进行选题设计,鼓励加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鼓励积极关注现实性、应用性问题研究。重大课题更注重三类:第一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础性研究课题。第二类,对全国、特别是上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协作性攻关课题。第三类,具有长期研究积累、显著创新价值、深厚学术含量、预期可形成精品成果,在文化积累、学科建设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研究课题。
第三章
申报和评审
第八条
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每年自《课题指南》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申报,期限为一个月。系列课题以《课题指南》设定条目申报;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自行设计选题按学科申报;重大课题则采用随时申报。
第九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者必须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是在上海市工作或者居住的社科研究者。同时,不同类别课题的申报者还要符合相应条件:
1、重大课题申报者,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必须至少承担过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已较好完成;必须至少获得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或同等水平的奖项;必须提交能反映整个课题研究水平,相对完整的部分前期研究成果。
2、系列课题、一般课题申报者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如未达到上述要求,须有两名同一学科、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书面推荐。
3、青年课题申报者必须是35周岁以下,还未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社科研究者。
4、申报者在多人参加的课题中即为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必须是课题实施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以单位名义而无具体承担人的申报不予受理。
5、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者当年只能申报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社科规划课题未结项者不得申报。
6、申报课题的成果形式为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应用性研究课题时限一般为1年,基础性研究课题一般为2至3年。以教科书、工具书、资料书、年鉴、编著、译著等为成果形式的申报课题一般不予受理。
第十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采取网上申报和书面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者通过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信息网站下载相关课题类别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课题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并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申请书》的要求认真填写,按规定时间将申报材料送所在单位或指定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一条
申报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须对《课题申请书》、申报者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承担课题管理任务及信誉保证,并根据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在认真核查基础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按时申报。
第十二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评审专家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和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中随机遴选,严格实行专家本人回避制度。评审专家应符合下列条件: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立场坚定、正确;
2、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
4、思想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十三条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市社科规划课题的评审。评审程序为:
1、资格审核。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申报材料,进入评审阶段。
2、组织评审。课题评审分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两种方式,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凡采用会议评审须有5位以上(含5位)专家组成评审组;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成员出席才能召开会议;出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能建议立项。
凡采用通讯评审须有5位以上(含5位)专家依据统一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按照应立项比例数,分数列前的建议立项。
投票汇总表和通讯评分表须由专家签名,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归档。
3、呈报审批。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对会议评审和通讯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复核,呈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审批采用会议投票或通讯投票方式,两种方式均需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成员同意方能立项。特别委托课题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批准,单独立项。
4、立项通知。市社科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后,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下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通知书》(以下简称《立项通知书》),同时进行网上公布。立项时间从《立项通知书》发出之日算起。
第十四条
各类课题采用不同的评审方式:
1、重大课题采用会议评审方式。专家评审组由两部分组成,9人为本市各学科著名专家,聘期为5年,特殊情况随时可作适当调整;3人为申报选题二级学科本市同行专家,实行单位回避。评审会将在专家认真审阅申报材料基础上,由申报者到会陈述和答辩,每位专家各自写出评审意见,并进行投票。无记名投票必须未有2名以上(含2名)专家投反对票,才能建议立项。
2、系列课题采用通讯打分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专家评审组主要由本市实际部门专家组成,会前对《课题申请书》进行审阅和打分,会上参阅打分情况进行讨论和投票。对质量较高,又各具特色的系列课题和子课题可以建议立A、B课题。
3、一般课题、青年课题采用通讯评审方式。专家评审组按学科设置,一般外省市专家占多数,专家在认真审阅每份《课题申请书》基础上,进行打分,分数列前的建议立项。
第十五条
在复核及评审阶段,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透露课题论证的相关信息和课题评审相应结果。
第四章
经费管理与使用
第十六条
课题资助经费,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根据当年经费状况和研究需求确定,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负责人审定。经审定的资助经费的拨付,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任审批。年终,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经费开支情况报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
第十七条
课题申报者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填写回执,在一个星期内寄回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无特殊情况,逾期视自动放弃,不再办理立项和拨款手续。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收到回执后,将课题经费划拨到课题承担者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单位财务部门要对课题资助经费单列财务帐目,专款专用,加强代管和监督。
第十八条
课题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三次拨款,专项使用,超支不补。前期以回执为凭,拨付课题资助经费的40%,中期检查合格或提交中间研究成果后,拨付30%,课题结项后,拨付剩余的30%。特别委托课题视实际情况拨付课题资助经费。
第十九条
课题承担者在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指导下,按计划支配课题资助经费,其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资料费:指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收集、复印、翻拍、翻译等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购置等。
2、调研差旅费:指为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而进行的国内调研活动开支的差旅费,其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与课题有直接关系,确需赴港、澳、台,赴国外进行调研的差旅费,须先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批准,才能使用。
3、小型会议费:指围绕课题研究举行的小型研讨会的经费开支。
4、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和使用费:因课题研究确需使用计算机,而课题承担者又无计算机或其所在单位没有配置或无法提供计算机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后,可以购买一台不超过课题资助经费30%的计算机,其所有权归所在单位。计算机使用费指上机费、录入费以及用于课题研究的资料查询、信息交流等上网费和软件费用等。
5、咨询费:指为开展课题研究而进行的问卷、专家咨询等支出的费用。专家咨询费提取额不得超过课题资助经费的10%。
6、印刷费:指课题研究成果的印刷费、打印费。
7、管理费:指课题承担者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重大课题最高为2000元,系列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管理费最高为1500元,不得重复提取。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分配管理费的比例可为3:2。
第二十条
成果鉴定费(包括鉴定专家劳务费、鉴定材料邮寄费等)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直接支付。
第二十一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承担者应会同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清理历年收支帐目,如实编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审批书》(以下简称《结项审批书》)中的经费决算表,接受核查。
第二十二条
课题结项后,其资助经费结余可用于课题研究成果出版补助,也可由课题承担者继续用于其它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二十三条
课题承担者在经费使用中,严重违反财务制度,将予以撤项。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终止经费资助、追回已拨付经费的剩余部分,所在单位还须负责追回全部不合理开支。
第五章
中期检查
第二十四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中期检查制度,检查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每年下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表》(以下简称《中期检查表》),适用于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课题承担者须认真填写课题中期检查表,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在规定时间内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检查、备案。
重大课题自立项第二年起,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采用小型研讨会的形式进行中期检查,委托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派人参加。
系列课题须在立项后及时召开开题报告会,在立项后第4个月,认真组织小型研讨会,即中期检查。会议由系列课题首席专家和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派员参加。
第二十五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实行课题承担者负责制和所在单位负责制。
课题承担者要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和管理部门的要求,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所在单位按要求建立、完善市社科规划课题的档案管理、数据统计,强化立项指导、中期检查、结项管理等,严格按制度执行,促进课题承担者按时高质地完成研究任务。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对课题承担者所在单位的市社科规划课题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第二十六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承担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承担者、改变研究内容、改变最终成果形式、申请延期完成、变更课题管理单位、中止课题研究协议、以及发生其它重要事项等,应由课题承担者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批准后,才能变更和调整。
第二十七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在实施期间,凡出现下列情况: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擅自更改研究内容和计划;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无故不提交《中期检查表》;同意延期后仍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严重违反财务制度等,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视实际情况中止或撤消该课题。
第六章
成果鉴定和结项
第二十八条
为科学评估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课题最终研究成果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结项。
第二十九条
成果鉴定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采用会议鉴定或通讯鉴定方式进行。重大课题采用会议鉴定,委托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派员参加;系列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采用通讯鉴定方式,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直接组织。
第三十条
会议鉴定程序:
1、重大课题形成最终成果后,由课题承担者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网站上下载并填写《结项审批书》,送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合格盖章后,连同2套最终成果送市社科规划办公室。
2、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在1个月内审核同意后,下达批复。主要内容:同意组织成果鉴定会,明确成果鉴定会专家组成名单。
3、成果鉴定会由鉴定专家组组长主持,在预先评阅最终成果,撰写鉴定意见基础上,通过听取汇报、专家评议、形成鉴定结论书。鉴定结论书要对选题意义、主要观点、创新思维、鉴定结论做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
4、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根据专家鉴定意见和鉴定结论书确定课题成果鉴定结论,并通知课题承担者及所在单位。
第三十一条
通讯鉴定程序:
1、系列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形成最终成果后,也由课题承担者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网站上下载并填写《结项审批书》,送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合格盖章后,连同6套最终成果报送市社科规划办公室。
2、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审核后,将最终成果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通讯鉴定表》(以下简称《通讯鉴定表》)寄送鉴定专家进行通讯鉴定,《通讯鉴定表》分专著、研究报告、论文三类。
3、负责通讯鉴定的专家在认真审读最终成果的基础上,在《通讯鉴定表》上写出文字评语,依照评估指标体系设定的指标量化评分。
4、通讯鉴定表和课题成果等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市社科规划办公室。鉴定时间,专著类成果一般不超过45天,研究报告、论文类成果一般不超过30天。
5、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汇总鉴定意见,计算平均分值,确定课题成果鉴定结论,并通知课题承担者及所在单位。
第三十二条
系列课题侧重于专家鉴定意见。经鉴定合格,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印制专集,予以结项;鉴定不合格,即中止或撤项课题。
第三十三条
一般课题、青年课题侧重于专家评分等级。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凡评定为合格以上的成果,视专家意见分为两种,同意结项或修改后再结项。凡评定为不合格的,视专家意见也分为两种,一是根据专家鉴定意见,1年内作出修改,重新鉴定,再次鉴定仍不合格,予以撤项;二是直接予以撤项。
第三十四条
鉴定专家从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和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设立的专家库中随机遴选。课题承担者、课题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学者不能担任本课题鉴定专家。鉴定组织者须对鉴定专家的人选、鉴定过程中的具体内容严格保密。
第三十五条
课题承担者有权在鉴定过程中提出要求回避的单位(最多2个)和个人(最多3人),并以书面形式说明,直接报送市社科规划办公室。
第三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于鉴定:
1、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的;
2、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不宜公开,而质量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可的。
属于上述情况者,仍须填写《结项审批书》,注明免于鉴定的理由,并附有关证明材料,连同最终成果上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审核合格者,才能予以结项。
第三十七条
最终成果通过鉴定,由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负责办理结项,颁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证书》。
第三十八条
课题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经鉴定结项后,才能出版;未鉴定而先出版,则中止该课题。最终成果为多卷本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如需出版部分成果,须向市社科规划办公室提交出版申请。
第三十九条
凡被中止和撤项的课题,均不再拨付课题资助经费。被撤项的课题,还须追回已拨付的剩余经费,课题承担者在三年内不得申报市社科规划课题。
第七章
成果宣传、出版与评奖
第四十条
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将建立稳定的成果宣传推广机制。充分发挥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的社会效用,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学术意义的最终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时摘编各类专报,报送有关领导;同时,市社科规划办公室还将不定期举办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发布会,推动优秀成果向现实应用的转化。
第四十一条
市社科规划课题承担者和所在单位,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市社科规划课题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其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第四十二条
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对成果有优先使用权。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未经结项,不得以立项课题名义公开发表,如造成不良影响,将中止或撤项课题。
第四十三条
通过结项的市社科规划课题最终成果,在正式出版、发表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报送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某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字样。
第四十四条
鼓励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积极申报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评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及其它奖项。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以往其它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大连保税区2016财政决算报告
大连保税区2016财政决算报告
2016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大力帮助支持下,以及区内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财政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管委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以科学发展观总揽财政工作全局,坚持科学生财、依法聚财、有效用财、阳光理财的方针,狠抓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我区大力保障“汽车城、物流城、生态城”三城联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新常态中奋发有为,在转型发展中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着力“促改革、强管理、防风险”,促进了全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较好完成了管委会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区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财政一般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
(一)2016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207万元,比上年同期155984万元超收23223万元,增长16.2%,完成预算160700万元的113%,上级各项补助17458万元,上年结转支出指标205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62327万元,比上年同期193054万元减
万元,增长313%。
3.财政部门组织收入2609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207万元的14.4%,比上年同期24677万元增收1416万元,增长5.7%,具体科目增减情况如下:
(1)专项收入16232万元,比上年同期14007万元增收2224万元,增长15.9%。
(2)行政事业性收入596万元,比上年同期2044万元减收1448万元,下降70.8%。
(3)罚没收入449万元,比上年同期877万元减收428万元,下降48.8%。
(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246万元比上年同期7676万元减收1430万元,下降18.6 %。
(5)其他收入2569万元,比上年同期72万元增收2497万元,增长3468%。
(二)税种分析:
2016年总税收155115万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收较大,分别同比增长72.4%、7.5%、72%、16%。
8.环境保护5948万元,比上年同期979万元增支4970万元,增长500%,完成预算423万元的1406%。
9.城乡社区事务29608万元,比上年同期24995万元增支4614万元,增长18%,完成预算13771万元的215%。
10.农林水事务2851万元,比上年同期3056万元减支205万元,下降6.7%,完成预算3471万元的82%。
11.交通运输1716万元,比上年同期651增支1065万元,增长164%,完成预算1655万元的104%。
12.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59706万元,比上年同期47042万元增支12664万元,增长26.9%,完成预算37907万元的157%。
13.住房保障支出3321万元,比上年同期3391万元减支70万元,下降2%,完成预算3254万元的102%。
四、转移支付及预算绩效方面
大连市对我区转移支付17458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799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9465万元。我区无对下转移支付。预算绩效考核办法正在制定中。
五、2016年财政的主要工作 1.积极组织收入,保障收入规模
通过“政府主导、税务协调、部门负责、行政监督、信
5.落实预算公开制度,推动透明预算制度建设 在《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4‟25号)中,明确了预决算公开的主体、时间、形式和内容,经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和决算,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经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各部门按规定在政府信息公开网或部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2016年预算及2015年决算相关情况,充分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年来,政府财政工作坚持依法征收与涵养财源并举,扶持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探索出了一条科学理财之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也应清醒看到,财政面临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一是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财政发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推进财政改革的力度仍需加大、节奏还需加快;三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七、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抓住辽宁自贸试验区获批的机遇,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
第四篇: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方案
财政决算审计工作方案 —西咸审计局袁科研
根据2018年新区批准的项目安排,以及《审计法》第十六条规定,研究决定对新区五个新城2017财政收支决算进行审计,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如下:
一、审计的目的:通过财政决算审计摸清财政家底及政府负债状况,促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规财税管理,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发挥财政审计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二、审计的范围:2017财政收支决算情况、其他各项财政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包括财政预算外专户金、财政专项周转金及财政信用资金)税收征管情况、国库资金管理情况。必要时对一些问题可追溯到以前或延伸到下及延伸审计部份预算部门单位。
三、审计的重点和内容
(一)对财政部门的审计
1、审查财政决算的真实性。主要是审查财税部门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决算报表编制的完整性、准确的真实性;收入的合法性及支出的合规性,有无虚增收入,虚列支出现象;有无会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
2、审查政府对国家财政政策执行情况。重点审查政府执行国家财政法规制度情况及各项财政政策制订是否与国务院财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财政等制订的法规政策规定精神相符。
3、收入退库的审计。重点审计农业四税及契税退库是否真实、合法,操作是否
4、财政部门预算外资金专户及其它中户资金的审存在应缴未缴国库的预算收入,主要包括各项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土地出让金收重点审计应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是否及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是否按规定上缴财政专。
5、财政周转金的审计。重点审计是否存在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的文件下发后继违规核销各项贷。
6、预算的编制、批复和调整的审计。重点审计财政部门向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批复是否及时;预算调整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结转下年支出的内容是否真实。
7、审查使用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情况。
(1)重点审计地方对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检查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有无滞留或挪用的问题重点延伸审计林业、水利、扶贫、教育等部门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有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2)在专项资金的拨付环节,要关注滞留专项资金的问题。部分行政单位违反专项资金管理规定,未及时、足额地将专项资金拨付到位,影响资金使用效益。
(3)关注专项资金的项目实施和效益情况
一是利用宏观经济与社会指标分析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发生项目闲臵、工程质量低劣、效益低下以及损失浪费的问题;
二是利用财务、经济、技术能力指标,如投资回收期、获利能力、财务净现值等,分析项目运行后的经济效益情况,如是否带动就业、增加产值、拉动周边和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区域规模经济的形成等。
三是审查项目是否进行竣工决算验收,项目的实际投资与预算之间的差额,有无擅自扩大或缩小项目规模,造成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
8、政府性基金收支的审计。重点审计水利建设基金、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各项基金收入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基金支出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先收后支、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直接或间接用于对外投资。
9、审查上下级财政分配关系问题。主要是审查财税部门是否正确处理好上下级财政分配关系,有无自定政策侵蚀上级税基;有无在收入征缴环节通过混淆收入入库级次、变更收入科目、违规减免税等方式挖挤上级财政收无在上下级财政结算环节,通过隐瞒转移属结算项目的收入少上缴上级财政,或虚报结算基础数字多得上级财政返还补助的问题。
10、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重点评价上级专项补助和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分析全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构成以及投向,结合对政策落实情况以及财政支出真实性的检查,从支农、科技、住房、教育等支出中,选择投资大、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项目资金,对项目单位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管理及项目投资效果进行延伸审计,评价资金使用效益,检查有无编造虚假项目或项目不落实,骗取专项资金,挤占挪用、闲臵浪费专项资金,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其次重点评价城建资金使用效益。选择财政投入大的城建项目,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延伸审计。
(二)对地税部门的审计
1、税收政策制订和执行情况审计。是否存在违反国家规定超权限制定(或变通税收政策)包税(或变相包税)、减税、免税、退税、先征后返政策的问题;是否在违规制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规定,侵蚀税基影响税收收入的问题。对税收政策的审计应结合对县府办审计中反映的问题,一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2、税收征收管理审计。通过延伸审计。部分事业单位,重点审查以面的问题: 第一,是否存在漏征、不征、缓征税收等违规问题。第二,延伸审计的单位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申报各项税款的问题。
第三,是否存在人为调整税种的问题;第四,是否存在违规设立税款过渡户,人为调节收入进度造成税款入库不及时或坐支截留税款收入问题;第五,是否存在抬高地方所得税基数而征“过头税”等其它问题。
(三)对国库的审计
1、预算收入收纳、划分、报解情况的审计。主要否按规定准确纳、报解瞒、截留、挪用库款;有无混淆预算预算 收入级次。
2、预算收入退库情况审计。主要审查办理的预算收入退库是否家规定的律、法规和政策;收入退库有无批准的文件依据,是否按规定的手续审核、办理;收入退库的款项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文件退库给相关的单位等。
3、预算资金拨付情况审计。主要审查是否及时拨付各项预算支出款项,是否及时办理财政部门上下级资金往来,有无未经财政部门同意随意动用库款,影响预算资金的正常调拨情况等。
(四)对部门决算审计
1、将部门决算草案与具体规定进行核对,检查决算草案编制的合法性。
2、将部门决算的年初数与上年决算的年末数进行核对,检查本年年初数的真实性。
3、将部门的本年决算草案数与年初预算进行核对,检查部门决算与预算的一致性。
4、将所属单位的决算与部门汇总决算进行核对,检查部门汇总决算的完整性。
5、将部门的决算报表与单位会计账簿进行核对,检查账表之间的一致性。
6、将年终账务结转情况与相关法规规定进行核对,检查年终账务处理的合法性。
7、公务支出预算管理(1)重点检查内容:
第一,“ 三公” 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 楼堂馆所建设维护经费等公务支出预算编制、审核报批、执行和决算。
第二,按规定压缩经费支出规模,及时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
(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预决算编制问题。预决算编制不规范,有关公务支出的政府采购预算编报不完整。第二,预算执行及决算问题。未经批准用追加预算等方式突破预算控制规模,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或实施采购; 虚列支出、转移或套取预算资金; 超范围、超标准列支公务支出;向下级单位、企业、个人以及驻外机构等转嫁公务支出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支出未按规定使用公务卡结算;违规购臵商业预付卡、虚假票据报销、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算数据不真实等。
(3)公务支出预算管理审计重点下的账务处理 第一,公务支出预算管理审计主要是“ 三公” 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和楼堂馆所建设维护经费等预算的编制、审核报批、执行和决算等的规模控制,而非账簿业务。
第二,公务支出预算管理审计涉及账簿业务的主要是上述公务支出决算,即上述公务活动及支出发生后的入账问题。
第三,在上述公务活动及支出发生与入账处于不同层面和不同时间条件下,上述公务活动及支出发生到入账具有相应的运作度与作业空间,来处理真实公务活动及支出与 审计入账制度要求的衔接问题。
第四,以服务部门单位履职、完成任务,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保障部门单位及职工利益。账务与真实衔接处理的关键,在于运用系统方式在全业务流程中按审计制度要求控制支出标准,排除或避免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的入账与核算。
8、会议和培训管理
(1)重点检查内容:会议培训 计划编报、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等。
(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违规在五星级宾馆、风景名胜区开会培训; 第二,以培训名召开会议,组织会餐、安排宴请、公款旅游及其他与会议、培训无关的参观活动;
第三,借举办会议培训及其他各类活动发放纪念品; 第四,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
第五,未经批准举办节会、庆典、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活动以及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
(3)会议和培训管理审计重点下的账务处理 除未经批准和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活动外,基本同公务支出预算管理审计。
9、公务接待管理
(1)重点检查内容: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执行等。
(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违规将休假、探亲等纳入公务接待范围,第二,接待无公函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第三,组织异地部门间无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第四,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五,超规格组织迎送活动和安排陪同陪餐,第六,增加接待项目,安排超标准接待、高消费娱乐专场文艺演出或参观旅游景点,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3)公务接待管理审计重点下的账务处理同公务支出。
10、公务用车配臵和管理使用
(1)重点检查内容:执行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配臵和使用管理规定,车辆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
(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违规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变相配备专车;
第二,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车辆,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因私使用公务用车;
第三,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臵、豪华内饰,提前更新车辆;
第四,实行公车改革后超标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发放公车补贴后仍通过其他形式变相保留公车等。
(3)公务用车配臵和管理使用审计重点下的账务处理,可适度比照公务支出作业,但运作空间比较有限。
11、因公出国(境)管理
(1)重点检查内容:因公出国(境)计划编制和审批。
(2)重点检查内容:
第一,违规安排考察性出访和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和出境调研、会议、培训等,违规组织跨部门、跨地区团组;
第二,私自通过旅行社等组织出国(境)活动,乘坐民航包机和私人、企业及外国航空公司包机,安排超标准住房和用车;
第三,擅自增加出访国家或地区、绕道旅行、延长在国外停留时间,以及变相公款出国(境)旅游,出国(境)期间用公款相互宴请或接受礼金、贵重礼品、有价证券等。
(3)因公出国(境)管理因执政党对领导人的严格控制,对真实存在的账务操作空间相当有限。
12、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管理
(1)重点检查内容:国务院有关本届政府任期内一律不得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要求落实情况。
(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违规建办公楼和配套建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 第二,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招待所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以建设技术业务用房名义变相建设楼堂馆所,规避审批臵换办公用房;
第三,超规定面积占有、使用办公用房,违规出租出借、租用办公用房,领导干部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超标准装修办公用房、配臵办公家具,擅自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等。
(3)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管理因此类建筑物的实证性,账务处理无运作空间。
13、机构编制管理
(1)重点检查内容: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落实。(2)重点检查问题:
第一,超编进人、编外用人等;
第二,未按编制数和实有人数分别编制申报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为经费自理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申请基本支出预算,虚报冒领财政资金;
第三,在编不在岗、已调离等人员不办理核减编制手续,被判刑或受到降级、撤职等处分人员仍在原单位、按原职级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等“吃空饷”;
第四,在项目经费中安排超编人员和自行设立机构经费等。
(3)机构编制管理审计重点下的账务,可比照公务支出的真实存在与审计制度入账要求予以衔接处理。
四、审计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时间安排:2006年4月10日至4月30日为审计实施阶段,4月5日下达审计通知
(二)审计步骤: 1、2006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为准备阶段。具体是:(1)组织参审人员学习财政审计的有关文件,学习本局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等法规制定实施的三”审计业务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与规定及审计署5、6号令,某某年财政决算的编结算办法;学习《预算法》、《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等有关财政法规、政策。
(2)讨论本方案,明确审计的重点、内容和范围以及各自的任务。
(3)收集财政基本情况,并结合审计机关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资料进行分析。2、2006年4月10日至4月30日为实施阶段4月10至4月23日为:
第一阶段,召开审计进点会 第二阶段,到国库开展审计;第三阶段4月25日至4月30日,在地税部门开展审计及视情况延伸有关部门。
具体是:(1)召开座谈会,向领导和财税部门领导说明来意,争取支持和配合。(2)听取财税部门关于某某年财税工作情况介绍。(3)按人员分工全面开展审计工作,按照审计程序收集材料,及时取证。
(4)审计后将审计情况领导和财税部门领导反馈。3、2006年5月1日至5月20日为终结阶段。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由主审人员整理材料,将问题提交审计小组讨论,根据小组意见,起草审计报告,并将报告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五、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由财政审计科审计组由4位同XX任组长,成员有XX、XX、ⅩX等3位同,实行组长负责制
具体分工如下:
(一)对财政部门的审计分工
1、Ⅹ×负责财政决算真实性审计;预算的编制、批复和调整的审计;审查上下级财政分配关系问题;财政政策审计;审查使用上级财政专项资金情况。
2、XX负责土地出让金专户审计;农业税税收征收管理审计;财政部门预算外资金专户、政府于性基金收支、各项财政周转金的审计;财政部门掌管的扶贫资金。
3、XⅩ、X×负责对国库资金管理情况的审计。(二)对地税部门的审计分工
1、Ⅹ×负责税收政策制订和执行情况审
2、ⅩX、XX税收征收管理审计。其中XX负责税收会计审计;X负责抽查纳税档案及其他收费审计;XX负责经费会计审。
(三)对国库的审计分工
1、XX负责收入退库的审计。
2、Ⅹ×负责对预算收入收纳、划分、报解情况的审计;预算资金拨付情况审计。
(四)部门预算单位审计由XⅩ、ⅩⅩ负责。重点是审计某某年财政拨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部分事业单位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否存在漏征、不征、缓征税收等违规问题是否存在未按规定申报各项税款的问题是否存在人为调整税种的问题。以上方案当否,请审批审计组负责人。
二OOX年XX月Ⅹ日
第五篇:2017年财政决算执行情况
一、2017年财政决算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财政收入增幅趋缓的情况下,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倾力保障改善民生,财政运行稳中有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区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全区公共财政收入决算情况
2017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123637.98万元,完成年预算138323万元的89.38%,比上年增长2.79%(下同),增加3318.09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5795.8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8.33%,下降3.13%,减少2810.71万元;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6472.7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74.03%,增长20.98%,增加6326.05万元;出口退税1369.3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75.99%,下降12.59%,减少197.25万元。
2.全区公共财政支出决算情况
2017年,全区公共财政支出109069.96万元,完成年预算76708.53万元的142.19%,增长14.39%,增加13719.47万元。
3.全区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7年,全区公共财政收入总计128390.56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5795.88万元,省、市补助收入26344.3万元,调入资金568.7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81.6万元,上年年末公共财政预算无结余。全区公共财政支出总计128390.56万元,其中:全区公共财政支出109069.96万元,上解市级支出19320.6万元,年终公共财政预算无结余。
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961.77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27.28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5.82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431.9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745.79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2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25.79万元,调入资金20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2745.79万元,其中:基金支出2745.79万元,年终政府性基金无结余。
(三)财政收支变动原因 1.财政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
2017年,区本级财政收入100317.48万元,完成年预算的94.67%,同比增长9.2%,增加8452.76万元。财政收入未完成预算和目标增幅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项目税收变化,影响财政收入完成。2017年初编制财政收入预算时,南山宾馆改制项目税收5000万元列入收入目标任务。2017年预算执行中,由于新的城市设计规划要求南山宾馆项目取消商住房建设,相应减少了税收约5000多万元,影响了财政收入预算的完成。二是大项目税收贡献力度下降,影响财政收入增幅。蚌埠万达广场有限公司一期和二期项目、蚌埠鹏欣水游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水游城项目、安徽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汇金广场项目等重点项目由于进入尾盘销售阶段,相关税收急剧下降。三是保障房项目税收结束,收入基数难以弥补。2016年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缴纳保障房税收8513万元,2017年无相关税收入库,收入缺口其他项目收入无力支撑。
2.财政支出变动的主要原因
区本级财政支出105392.3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44.31%,比预算增加32359.52万元。预算支出变动的主要原因: 一是上级补助增加预算支出9723.64万元。上级财政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已按专项资金管理和核算要求,全部用于规定的项目支出。
二是区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较年初预算变动、市对区补助项目变化以及市与区财政体制结算等因素增加可用财力,在加大重点项目支出保障力度、积极消化财政存量资金等方面增加预算支出22635.88万元。
3.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变动主要原因
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初预算87251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全区可用财力76708.9万元,扣除预留给乡级财力3676万元,区本级可用财力73032.9万元,区本级年初安排预算支出73032.8万元。由于受区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变动、市对区补助项目变化及市与区财政体制结算等因素影响,2017年全区可用财力109069.96万元,具体项目是:
2017年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5795.88万元;
2017年上级补助收入26344.3万元,其中: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收入1109.4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262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补助收入9913.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868.3万元、行政执法、环卫职能调整和市属义务学校下划等市对区固定补助1942.3万元、区财政部门向市财政积极争取二马路市场及周边区域改造契税补助1248.9万元;
2017年区平台公司调入568.78万元,用于支付地方政府置换存量债务债转贷利息费用;
2017年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8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