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举例说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举例说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假如,某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税法相关规定计算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0元(其中,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本人的减除费用标准,前8个月按2000元/月计算,后4个月按3500元/月计算),则其全年应纳税额计算如下:前8个月应纳税额=(45000×30%-4250)×8/12=6166.67元;后4个月应纳税额=(45000×20%-3750)×4/12=1750元;全年应纳税额=6166.67+1750=7916.67元。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适用新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答: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的相关税法规定不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也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在计算方法上,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2011年9月1日(含)以后的生产经营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
由于新税法的施行时间是在年度中间的9月1日,年终汇算清缴时涉及分段计算应纳税额的问题,需要分步进行:
1.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2.然后计算前8个月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8/12。
3.再计算后4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4/12。
4.全年应纳税额=前8个月应纳税额+后4个月应纳税额。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也是比照这个计算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方法仅适用于纳税人2011年的生产经营所得,2012年以后则按照修改后的税法全年适用统一的税率。
企业注销前,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没有提完折旧额,应如何处理?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60号)第三条有关清算企业所得税处理的规定,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企业注销进行清算时,要对厂房、设备按照可变现价值计价,并就可变现价值同计税基础的差额,确定为清算所得额。
问: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如何准确把握“合理的工资、薪金”?
答: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合理的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1.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2.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3.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4.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5.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非营利组织取得场地租金收入应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案情简介:某工程实验室是一家事业单位,代表政府从事某项技术的研究、推广,相关技术评价、检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相应的支出全部由财政拨款支持,相关收入也全额上缴财政。当年该实验室出租部分场地给外单位使用,收取一笔租金,税务机关核查时发现该笔收入没有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要求该实验室按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税金及滞纳金。
税法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规定,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该工程实验室为依照法律成立的事业单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组织收入为免税收入,因此该实验室可以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取得免税资格后,该实验室对符合条件的免税收入可以免纳企业所得税,对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照章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第一条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该事业单位出租场地的租金收入为免税收入范围外的营利性收入,应当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解读财税[2009]122号、财税[2009]123号:非营利组织收入免税问题
2010年04月05日
前不久,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和《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明确认定了非营利组织的范围和免税的范畴。
规范了非营利组织的认定条件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是由财税部门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及财税部门的规章来认定的。
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一条规定,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9项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且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九)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非营利组织须接受税法的监督与管理
对具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的收支状况我国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直接监管的权力,审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协助监督。如在管理权限方面,财税[2009]123号文件就提出了相对应的级别管理内容,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市(地)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市(地)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规定的相关材料。
在日常税收管理方面,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了非营利组织要按照税法对一般企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运作。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违反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非营利组织当年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当年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规范非营利组织免税收入范围
考虑到非营利组织的所得基本上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如果对其征税,将不利于非营利组织公益作用的发挥。财税[2009]122号文件规定,非营利组织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
(二)除《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三)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
(四)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税法以直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非营业组织免税收入范围,其中第四条规定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这主要是作为对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一条第四款规定的“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中孳息的具体解释。孳息就是产生的利息,狭义的理解是指在银行获得的利息,广义的理解是在投资中所获得的利益,包括银行利息、股票分红、国债购买、产业化投资等,从文件字面上来看,税法选择了狭义的范围。
资格认定后五年须申请复审
当然了,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也不是终身制的,其有效期为5年。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前3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税务机关还加强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动态管理,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六条规定,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逾期未参加年检或年度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有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
(六)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处罚的。因上述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上述规定的除第(一)项以外的其他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5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支付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应符合规定条件
案情简介:税务机关对某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进行纳税评估,发现该公司办理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申报加计扣除公司支付残疾职工工资56万元,但经查阅相关资料,该公司未与残疾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也未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事项。税务机关依照规定调增该企业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6万元,并加收滞纳金。
税法分析:鼓励和扶持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就业,一直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二项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0号),对安置残疾人员就业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企业享受安置残疾职工工资100%加计扣除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一)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1年以上(含1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企业实际上岗工作;
(二)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企业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
(三)定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了不低于企业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四)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
税务机关提醒,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支付残疾职工工资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问: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由支付人代扣代缴。如果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申报缴纳。那么请问,纳税人应在所得发生地的国税局还是地税局缴纳?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境内单位和个人向非居民企业支付《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所得的,该项所得应扣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分别由支付该项所得的境内单位和个人的所得税主管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负责。因此,扣缴义务人的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征管的,纳税人应该向国税缴纳,扣缴义务人的企业所得税由地税局征管的,纳税人应该向地税缴纳。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有多处所得应如何纳税?
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的,根据《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2009第19号令)的要求,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按照承包工程作业或提供劳务项目进行管理,在工程项目完工或劳务合同履行完毕后结清税款。
对于源泉扣缴类所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五十一条,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扣缴税款,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非居民企业在所得发生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在中国境内存在多处所得发生地,并选定其中之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向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告有关情况。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申报纳税后,应将非居民企业申报缴纳所得税情况书面通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和其他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二篇: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征税问题?
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征税问题?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业主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
3.从业人员工资扣除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4.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按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准予扣除
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要区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取得的其他方面所得的划分
7.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8.个体工商户王某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著书取得的稿酬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业主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
3.从业人员工资扣除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4.生产经营期间借款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按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部分,准予扣除
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要区分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取得的其他方面所得的划分
7.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8.个体工商户王某在生产经营的同时著书取得的稿酬所得,应按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篇: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发布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事项有关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28号
为规范纳税申报,维护纳税人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5号)和有关规定,现将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及减免税有关申报表予以发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21号)附件
7、附件8和附件9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附件:1.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2.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3.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4.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国家税务总局 2015年4月30日
附件1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投资者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被投资单位
信息
名
称
纳税人识别号
类
型
□个体工商户 □承包、承租经营单位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征收方式
□查账征收(据实预缴)□查账征收(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行次
项
目
金
额
一、收入总额
二、成本费用
三、利润总额
四、弥补以前亏损
五、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6
六、投资者减除费用
七、应税所得率(%)
%)
八、应纳税所得额
九、税率(%)
十、速算扣除数
十一、应纳税额(8×9-10)
十二、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十三、已预缴税额)14
十四、应补(退)税额(11-12-13)
谨声明:此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完整的、可靠的。
纳税人签字:
****年**月**日
感谢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代理申报机构(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月**日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月度(季度)纳税申报。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一、申报期限
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如果在1年内按月或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每月或每次取得所得后的十五日内办理预缴纳税申报。
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应在次月(季)十五日内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不能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自本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截至本月最后1日的时间。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
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4)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采用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的,应在下划线填写具体征收方式。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成本费用”: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3.第3行“利润总额”:填写本开始生产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的利润总额。
4.第4行“弥补以前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尚未弥补的亏损额。5.第5行“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6.第6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
7.第7行“应税所得率”: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纳税的纳税人,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按其他方式纳税的纳税人不填本行。
8.第8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下表对应的方式填写。
项目
合伙企业合伙人
其他
查账征收
据实预缴 第8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
第8行=第3行-第4行-第6行
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
第8行=上的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数
第8行=上的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数
核定征收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的)
第8行=第1行×第7行×第5行
第8行=第1行×第7行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
第8行=第2行÷(1-第7行)×第7行×第5行
第8行=第2行÷(1-第7行)×第7行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
9.第9行“税率”及第10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8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填写。10.第11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1.第1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纳税人填写本行的,应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2.第13行“已预缴税额”:填写本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13.第14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附件2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投资者 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被投资 单位信息
名
称
纳税人识别号
类
型
□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
行次
□承包、承租经营单位 □个人独资企业 □ 项
目
金
额
一、收入总额
其中:国债利息收入
二、成本费用(4+5+6+7+8+9+10)
(一)营业成本
(二)营业费用
(三)管理费用
(四)财务费用
(五)税金
(六)损失
(七)其他支出
三、利润总额(1-2-3)
四、纳税调整增加额(13+27)
(一)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1)职工福利费
(2)职工教育经费
(3)工会经费
(4)利息支出
(5)业务招待费
(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7)教育和公益事业捐赠
(8)住房公积金
(9)社会保险费
(10)折旧费用
(11)无形资产摊销
(12)资产损失
(13)其他
(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28+29+30+31+32+33+34+35+36)
(1)个人所得税税款
(2)税收滞纳金
(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
(5)赞助支出
(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8)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
(9)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
五、纳税调整减少额
六、纳税调整后所得(11+12-37)
七、弥补以前亏损
八、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41
九、允许扣除的其他费用
%)
十、投资者减除费用
十一、应纳税所得额(38-39-41-42)或[(38-39)×40-41-42]
十二、税率(%)
十三、速算扣除数
十四、应纳税额(43×44-45)
十五、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十六、实际应纳税额()46-47)
十七、已预缴税额
十八、应补
附列 资料(退)税额(48-49)
年平均职工人数(人)
工资总额(元)
投资者人数(人)
谨声明:此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完整的、可靠的。
纳税人签字:
****年**月**日
感谢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
代理申报机构(负责人)签章:
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主管税务机关印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
****年**月**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合伙人在中国境内取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2015年及以后纳税的汇算清缴。
合伙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
一、申报期限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应在终了后三个月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应在终了后三十日内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人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在终了后三个月内办理汇算清缴。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所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
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
(1)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
(三)表内各行的填写
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国债利息收入”:填写已计入收入的因购买国债而取得的应予免税的利息。
3.第3行“成本费用”:填写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
4.第4行“营业成本”: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5.第5行“营业费用”:填写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6.第6行“管理费用”:填写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7.第7行“财务费用”:填写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
8.第8行“税金”: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9.第9行“损失”:填写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10.第10行“其他支出”:填写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之有关的、合理的支出。11.第11行“利润总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2.第12行“纳税调整增加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3.第13行“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填写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中,超过《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扣除标准应予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14.第27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填写按规定不允许扣除但被投资单位已将其扣除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应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
15.第37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已计入收入总额或未列入成本费用,但应在税前予以减除的项目金额。
16.第38行“纳税调整后所得”: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7.第39行“弥补以前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18.第40行“合伙企业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19.第41行“允许扣除的其他费用”:填写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其他费用。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的事项。
20.第42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21.第43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1)纳税人为非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1行-第42行(2)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 22.第44行“税率”及第45行“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43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填写。23.第46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24.第47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纳税人填写本行的,应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25.第48行“实际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26.第49行“已预缴税额”:填写本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27.第50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
附件3 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税款所属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投资者信息
姓
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国籍(地区)
纳税人识别号
各被投资单位信息
被投资单位
编号
被投资单位名称
被投资单位纳税人识别号
分配比例 %
应纳税所得额
1.汇缴地
2.其他
3.其他
4.其他
5.其他
6.其他
第四篇:如何计算缴纳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如何计算缴纳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有些单位盲目地将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总额全部作为计算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基数,致使本来工资水平就很低的公务员又因此多缴纳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殊不知,我国对公务员“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是有特殊优惠政策的,现将相关政策规定及其计算方法归纳如下:
一、相关政策
(一)减免税优惠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七项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及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规定: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个人实际领(支)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8号)规定: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规定:对个人按《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等9部委令第162号)规定取得的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60号)规定:党员个人通过党组织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允许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55号)规定: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或直接通过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凭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允许扣缴单位代扣代缴或个人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据实扣除。
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7号)规定: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征税政策。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活补助费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8]155号)规定:对从超出国家规定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等一并列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方法
1、月份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以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结合上述各项规定,除高级专家延长离休退休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的工资、薪金、津贴、补贴等收入及离休、退休人员的工资外,一般在职公务员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确定工资薪金总额。目前,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五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对个别职工还有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统一规定发放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及奖金等,这些都应列入公务员工资薪金总额,即:首先应确定出公务员各项工资薪金应发总金额。
第二步:剔除各项免税的补贴、津贴。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工资总额中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等及在规定比例内缴存(扣缴)的住房公积金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所得总额中剔除。
第三步:确定工资表以外福利和工会等部门发放给职工应计入计税所得额的应税所得。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如有从超出国家规定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取得的各种补贴、补助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额之内。此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等也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总数之内。
第四步:计算应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位科长2008年10月份领取职务工资510元,级别工资847元,生活性补贴和工作性津贴950元,艰苦边远地区津贴75元,独生子女补贴10元,一般性奖金200元。此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取得人人有份的福利用品金额300元,从应领取的工资中扣缴住房公积金360元,通过非营利组织向地震灾区捐款100元,则该科长的工资总额为:
510+847+950+75+10+200=2592元
计税所得为:
2592―950―75―10―360-100+300=1397元 因该科长10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为1397元,不足2000元的扣除费用额,故该科长10月份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按目前一些机关掌握的计算方法,该科长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592-2000)10%-25=34.20元。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有的国家机关还没有完全执行新的公务员工资政策,对这些单位的公务员工资薪金中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而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职工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等亦不能征收个人所得税。
2、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方法是:先将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纳税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再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例如:某机关公务员王某年终获得一次性奖金8000元,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超过当月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扣除的费用标准,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
①、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即8000÷12=666.67元,根据国税发[1994]89号文件给出的《税率表》(下同)找出含税所得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②、按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8000×10%-25=775元。
再如:某机关公务员李某年终获得一次性奖金8000元,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比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扣除的费用标准还少600元,则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
①、按含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即(8000-600)÷12=616.67元,找出含税所得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 ②、按含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8000-600)×10%-25=715元。
第五篇:郑州代理记账公司: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代理记账、工商注册 财务咨询、审计汇算 首选金凯元好快记 www.xiexiebang.com
2014年12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发布对2014年67号公告的解读,将股权转让计征个人所得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
郑州代理记账公司总结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解读
为加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为便于理解和执行,现对《办法》中的主要问题解读如下:
一、哪些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
《办法》第三条规定了七类情形为股权转让行为:(1)出售股权;(2)公司回购股
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权;(3)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被投资企业股东将其持有的股份以公开发行方式一并向投资者发售;(4)股权被司法或行政机关强制过户;(5)以股权对外投资或进行其他非货币性交易;(6)以股权抵偿债务;(7)其他股权转移行为。
以上情形,股权已经发生了实质上的转移,而且转让方也相应获取了报酬或免除了责任,因此都应当属于股权转让行为,个人取得所得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如何规定的?
《办法》第五条规定,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股权转让方为纳税人,以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受让方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应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认真履行扣缴税款义务。
三、股权转让收入确定的原则及方法如何把握?
《办法》第十条规定,股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公平交易原则确定,这是股权转让收入确定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纳税人转让股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权,应当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回报,无论回报是何种形式或名义,都应作为股权转让收入的组成部分。《办法》第七至九条规定了不同情形下,股权转让收入确定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股权转让收入就是转让方在转让当期或后续期间获得的各种形式及名义的转让所得。
四、何种情况下需要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了纳税人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等四种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情形,主要是对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或不配合税收管理的纳税人实施的一种税收保障措施。同时,《办法》第十二条对何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进行了说明,但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部分股权转让收入因种种合理情形而偏低的情形。为此,《办法》第十三条对转让收入偏低的合理情形进行了明确,主要是三代以内直系亲属间转让、受合理的外部因素影响导致低价转让、部分限制性的股权转让等。
五、股权转让收入的核定方法如何把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握?
根据《办法》第十四条有关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在对股权转让收入进行核定时,必须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类比法、其他合理方法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被投资企业账证健全或能够对资产进行评估核算的,应当采用净资产核定法进行核定。被投资企业净资产难以核实的,如其股东存在其他符合公平交易原则的股权转让或类似情况的股权转让,主管税务机关可以采用类比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以上方法都无法适用的,可采用其他合理方法。
净资产主要依据被投资企业会计报表计算确定。对于土地使用权、房屋、房地产企业未销售房产、知识产权、探矿权、采矿权、股权等资产占比超过20%的企业,其以上资产需要按照评估后的市场价格确定。评估有关资产时,由纳税人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同时,为了减少纳税人资产评估方面的支出,对6个月内多次发生股权转让的情况,给予了简化处理,对净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动的,可参照上一次的评估情况。
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六、股权原值如何确认?
根据《办法》第十五至十八条规定,通常情况下,股权原值按照纳税人取得股权时的实际支出进行确认。如纳税人在获得股权时,转让方已经被核定征收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此次转让时,股权原值可以按照取得股权时发生的合理税费与税务机关核定的转让方股权转让收入之和确定。这也是为了使整个转让环节前后衔接,避免重复征税。
对自然人多次取得同一被投资企业股权的,转让部分股权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股权原值。
七、股权转让的纳税地点和纳税时点如何确认?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也就是说,股权转让所得纳税人需要在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办理纳税申报。
股权转让的纳税时间为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的次月15日内。《办法》第二十条对何时作为股权转让行为发生时点进行了界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定,主要包括六种情形:(1)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2)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3)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享受股东权益的;(4)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5)办法第三条第四至第七项行为已完成的;(6)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
八、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被投资企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一)事先报告义务
《办法》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于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转让的有关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被投资企业应在董事会或股东会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与股权变动事项相关的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会议纪要等资料。
(二)纳税申报义务
《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在股权转让行为发生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http://www.xiexiebang.com 金凯元——代理记账、工商注册首选品牌
(三)事后报告义务
《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被投资企业发生个人股东或股东所持股权变动的,应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含有股东变动信息的《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及股东变更情况说明。
以上由郑州代理记账公司整理总结。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