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玩具食品问题多 儿童消费市场引关注
玩具食品问题多 儿童消费市场引关注
3月29日,由团中央未来网、艾索儿童研究咨询机构、凤凰网亲子频道联合开展的“爱天使,我行动”活动,发布了《2014儿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旨在展开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行动,促进全社会对儿童消费市场的关注,监督和引导儿童消费市场信誉的重塑。
“2014儿童消费市场调查活动”2014年2月10日~3月10日通过团中央未来网和凤凰网亲子频道进行,历时两个多月,有效样本量1018个,经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等,形成了《2014儿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据儿童消费市场调查显示,当前儿童消费市场信心度明显不足,玩具和食品领域问题较大,改善质量完全状况需要全方位措施。
调查报告发现,目前儿童消费市场主要存在以下9个现状:
一、超过98%的家长非常重视儿童消费市场的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意识显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儿童消费市场质量安全问题的在意程度是极其显著的,几乎全部的在意。一方面体现了当前儿童消费市场现状不令人放心,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家长对于孩子安全的意识很高。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对质量安全的要求明显高于成人,家长对其消费市场的要求显然会提高。伴随着80后逐渐成为家长的主力,“独一代”作为新一代家长,他们普遍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丰富的信息获取手段,倾向于知识胜过经验,安全意识更会高于前一代家长。
二、仅两成家长认为当前儿童消费市场状况“还可以”,短期改善信心不足。家长对儿童消费市场质量安全的意识较高,但对质量安全状况的评价却较低,而且对短期能够改善现状的信心明显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前儿童消费市场的质量安全状况,有一成多表示很不满意,都无奈了,两成表示不满意,只能庆幸自己孩子不出问题,有四成多认为需要时刻小心,而只有两成认为还可以。
三、材质是儿童消费市场质量问题最受关注的焦点。对于几个主要儿童消费领域,消费者选购时主要关注的要素中,调查结果显示,选购奶粉时首要考虑奶源地,所占比例近六成,选购玩具首要考虑因素为材质、环保材料,所占比例超过七成,选购童装童鞋考虑材质或质地的比例接近七成,位列第二,购买儿童家具首要考虑因素为材质、环保材料。奶源地本质上也是材质,由此来看,对于儿童消费,材质是消费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显然,材质是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材质安全,产品才可能安全。
四、购物渠道是家长保证儿童消费市场质量安全的重要关卡。家长对于孩子健康的极度关注,而消费环境有不很令人放心,消费者如何提高安全消费系数?调查发现,购物渠道是第一位的。数据现实,为了确保儿童产品质量,55.7%的受访者只在放心的商场、大型超市、正规网店购买,所占比例排在首位,其次是通过产品各种标识来确保质量安全,如成分、生产日期、认证标志,第三是通过品牌,即只购买知名品牌或厂家的产品。
五、玩具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需重视,理论上奶制品问题被“放大”。总体来看,消费者认为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儿童消费领域中,位列前五的依次为玩具、奶制品、零食、辅食及营养品、喂哺洗护用品。而进一步通过社会舆论感知和消费者自身经验感知的对比分析发现以下特征:从社会舆论角度,奶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但从消费自身经验角度来说,奶制品的满意度在五个领域内是最高的;从社会舆论角度,玩具的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从消费者自身经验角度来说,玩具的满意度在五个领域内是最低的;从社会舆论角度,电子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较少;从消费者自身经验角度来说,电子产品的满意度在五个领域内也是较高的。由此来看,玩具领域的质量问题最需要引起重视,而奶制品由于其产品特殊性倍受关注,理论上质量问题被“放大”,实际上,对于奶粉的质量安全是零容忍,一旦有问题,社会倍加关注,社会舆论不免会把问题放大。
六、国内品牌表现不均衡,奶制品领域差距明显。质量安全是家长给孩子选择产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家长偏好的品牌意味着对该品牌质量安全得到家长的相对认同。调查结果显示,在奶制品领域,仍然是国外品牌主导市场;玩具、童装童鞋、电子产品领域,国内品牌基本得到消费者认同,甚至比国外品牌略占优势。儿童家具领域,国外品牌的优势也略强一些。
七、用户体验胜过知名度,新品牌面临新机会。通常的市场,品牌知名度意味着消费者,从而意味着市场,很大大品牌通过强大的传播优势,让品牌声名远播,从而巩固自己市场地位。但在儿童消费市场,尤其处在当前消费环境不是令人放心的状况下,家长对产品质量安全非常关注,为了更放心,家长选择上小心、小心、再小心。
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品牌稍有不慎,或受知名度所累,而一些新品牌,通过高品质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不断建立市场优势。以奶粉为例,曾经的“老大”多美滋受欢迎程度已经降到第八,而一直低调的努卡,始终重视产品品质,注重产品创新,研发了国内首款分男女宝宝的配方奶粉,赢得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再次印证,内功还是第一位的真理。
八、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改善是长期工程,需要全面行动。前面分析提到,家长对目前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评价,而且对短期能够改善现状的信心明显不足。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会基本维持现状,近五成认为总体向好但近期改变不会很大。而对于改善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立法的、技术的、媒体监督的、机构和相关人员奖惩的、社会监督的,各种措施都认为非常必要。
九、媒体监督作用至关重要,儿童消费市场的质量监督也需要互联网思维。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渗透到各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了解儿童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渠道中,互联网的作用非常显著,排在首位的是互联网新闻及信息,所占比例超高七成半,排在其次的也是互联网用户评价。互联网,让机构的品牌传播更加高效、快速,但同时也让对机构的监督更加容易、有效,让机构掩盖对其不利的信息更加困难。
对于改善儿童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除了立法、建立标准,受访者认为有效措施中排在二三位的依次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使信息透明化、媒体增加曝光力度,所占比例均超过六成。儿童产品质量监督也需要互联网思维。
儿童消费市场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春运回家问题引基层关注
春运回家问题引基层关注
每年春运,“回家”的问题,都是舆论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亦不例外。
关于除夕高速公路免费问题,部分基层认为,免费能够减少公众出行的成本,鼓励回家过年,是一项惠民政策;部分基层认为,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于全体纳税人,而免除费用只使少部分有车人士受益。除夕高速公路免费行为涉嫌福利歧视,使纳税人不能得到公平待遇。
关于火车售票的问题,又到每年春运时,火车票“一票难求”,“抢票难”成了摆在外出务工人员头上的一个大难题。基层认为铁路运输及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施行火车票实名制政策,坚决打击黄牛;增设售票和退换票窗口,及时提醒当日剩余票数,以避免公众不必要的等待;完善网上售票系统,防止抢票的恶意插件和系统的瘫痪。对于专家最近提出的车票涨价来解决一票难求何拥挤的情况,基层认为这是一种脱离群众实际,没有倾听群众声音,不符合民意的高高在上的论断。
关于春运的后勤保障工作,基层认为在一些火车站、汽车站应该提供24小时热水,安排志愿者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一些不识字的或者身体不方便的群众送上温暖的回家之路;鉴于去年春节前在两广地区出现的百万骑军,基层认为相关医疗、公安和交警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保障其安全回家过年。(安吉县孝丰镇)
第三篇:“六一”关注贫困儿童上学问题
“六一”儿童节的呼唤: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何时能圆上学梦?!
前段时间,带着调研任务,我去了一趟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湖北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在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西部土家苗家风情,感叹恩施州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深深为交通闭塞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所感动,更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命运而担忧!
当我们城里的孩子,带着大人给的礼物,快乐地、兴高采烈地欢庆“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可曾想到在大山深处、在西部贫困地区,还有这样一些孩子,透过破旧的窗户眺望大山那边的故事,眼眸中含着星子般的光芒。快乐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天堂,读书则是他们通往天堂的彩虹桥。
我国现有3.6亿儿童,占世界儿童总数的1/6。目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1%。然而,近1%的未入学率,意味着中国的3亿多儿童中,还有近3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徘徊在校门之外。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由于我国老少边穷库地区经济欠发达,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国家减免了学杂费,但一些家庭困难的儿童,仍然无法上学,甚至中途辍学,回家务农。
朋友,当你为找不到好的工作而烦恼时,当你为吃得不 合口味、穿得不够潇洒时,你有没有想过, 在贫困的山区, 那些失去受教育的权利的孩子们, 他们多么地无助, 多么地渴望上学, 在他们眼里, 要进入学校, 也许比登天还难。
在边远的贫困山区,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他们无法去改变现状,无法去改变贫困,他们渴望上学,他们的生活特别的艰辛。读书,只是他们装在心里的最美丽的一个梦。也许有人要问,国家在西部地区不是实行了“两免一补”吗?(两免一补指的是免书费,免杂费及给予生活补助)但“两免一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毕竟国家的“两免一补”资金有限啊。解决人数众多的贫困失学儿童的学杂费用,光靠政府拨款难以全部解决。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让贫困学生也能上学。
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飞扬,总有一种理想让我们不言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我一起感动。许多有爱心的人在做着各种的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去关注他们,去帮助他们。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可能会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拉那里贫苦的孩子一把吧,给他们一个上学的机会。用你们的爱心溶化被贫穷冻结的土地,用你们的行动化解被无知冰封的希望,给孩子纯洁的心灵点亮一盏闪亮的明灯,让孩子们的眼睛永远充满希望和阳光!
第四篇:儿童成长:值得关注的五个问题
儿童成长:值得关注的五个问题
——关于当前少年儿童思想认知状况的调查报告
教育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年儿童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成长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他们是更加自信的一代吗?在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他们如何选择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教育改革的推进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哪些变化?他们对财富持何观念?对置身其中的人际环境又有何评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跨度10年的三次调查,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为全面了解当前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对全国十个省份(广东、福建、山东、广西、吉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贵州)46个区县的184所中小学(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三次调查抽取的区县完全相同,采用的调查问卷亦大体相同。2010年的调查于2010年5月至6月进行,回收有效问卷5598份,其中男生占44.7%,女生占55.3%。本报告对三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思想认知的角度对近十年来中国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了描述,并就促进我国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出建议。
一、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升高
⒈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城乡差异明显缩小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2010年调查发现,多数少年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我有较高的接纳度。和五年前相比,自我接纳方面有所提高,尤其对学习状况满意度提高较大,由2005年的69.5%提高到77.7%。
城乡少年儿童在自我接纳方面的差距缩小。2005年调查发现,城市少年儿童在自我接纳方面均好于农村少年儿童,2010年调查显示,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农村少年儿童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农村的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同时,现代资讯更加发达,社会开放程度有所提高,农村少年儿童视野更加宽阔,因而更加自信。
⒉更加认可自身价值,对未来期望更高
2010年调查显示,有93.8%的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较2005年(89.8%)增长了4个百分点;而在回答“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时,只有6.3% 的少年儿童回答“是”,较2005年(10.8%)下降了4.5个百分点。可见,和2005年相比,少年儿童的自信心指数仍在上升,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的价值。
【建议】 整合优化心理健康资源,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严格规范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强化督导机制,加快培养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积极提升学校心理教师的地位和效能,使其能够参与协调整个教育服务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管理提供指导、参谋、咨询和决策,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规律。加强对全体教师和学生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探索借助外力,如社区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教师和学生设置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项目,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二、价值观呈现出现实性、生活性的特点,在深层价值观念上仍与传统价值观念保持高度的一致,善良、诚实等传统道德价值成为少年儿童的主流意识
⒈幸福观由单一走向多元,“有温暖的家”和“知心朋友”成为幸福的主要目标取向
当代社会更加开放和多元,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从而引起幸福观的多元化。2010年调查显示,大多数少年儿童的人生幸福观是积极的:他们注重个人幸福,“有温暖的家”(58.6%)和“有知心的朋友”(38.5%)成为最普遍认可的两项幸福指标;其次是“为社会做贡献”(24.3%)、“健康”(21.4%);再次是“快乐”(17.4%)、“自由自在”(7.9%);“受到尊重”(7.7%)、“事业成功”(7.7%)是认同度较低的两项;认同度最低的是“有钱”、“有权有势”、“享受”,分别占2.1%、0.6%、0.9%。可见,当代少年儿童的幸福取向更加多样性,但是在多样的选择中也有共同性,即注重个人幸福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统一。
通过10年的数据比较发现,少年儿童的人生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有温暖的家、有知心朋友、健康、快乐、受到尊重所占的比重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为社会做贡献、事业成功、自由自在、有钱、有权有势、享受所占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其中为社会做贡献下降幅度最高,2010年为24.3%,比1999年低了10.7个百分点。尽管在2010年调查中,有87%的少年儿童表示“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情,会像对自己有益的事那样去做好”,但是当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有近半数(48.1%)的少年儿童表示不愿意放弃个人利益,只有51.9%的少年儿童表示会为班级或学校的荣誉放弃个人愿望。
⒉“善良”、“诚实”、“勇敢”依然是认同度最高的三项道德品质
近十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少年儿童对个别道德品质的认同度上略微存在差异,但是对“善良”、“诚实”、“勇敢”的认同还是相当一致的,三者一直处于前列。1999年调查时发现,少年儿童认同度最高的5项道德品质依次是善良、诚实、勇敢、正直、谦虚;2005年认同度最高的5项道德品质依次是善良、诚实、勇敢、守信、孝敬;2010年认同度最高的5项道德品质依次是善良、诚实、勇敢、孝敬、谦虚。这说明,当代少年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能沿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平稳地向前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新变化,如与1999年、2005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比较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对“善良”、“诚实”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
【建议】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地位,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价值观念冲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其明辨是非、正确抉择,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价值观教育内容上,应注意和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为切入点,从而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可接受性。在教育方法上,应超越“知性论”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反对简单说教和成人化的教育方式,采取体验式、参与式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使少年儿童在体验中领会道德的意义。
三、学习积极性略有下降,学习满意度有所上升,学历期望日趋现实,学习目的个人价值取向日渐高于社会价值取向
⒈学习积极性略有下降,课堂表现有所退步,课堂兴趣略有增加
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3.1%的少年儿童喜欢到学校去上学。这表明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与2005年相比,“非常喜欢去上学”的比例下降了3.7个百分点,“比较喜欢去上学”的比例则上升了3.5个百分点。两相比较,在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喜欢上学的情感浓度有所降低。课堂表现的测查结果显示,2010年少年儿童课堂表现好的比例为79.7%,较2005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
少年儿童的课堂兴趣略有增加,56.3%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比2005年高出1.4个百分点;34.7%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低了1.2个百分点。不同年级少年儿童的课堂兴趣存在显著差异,94.0%的小学4-6年级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感兴趣,高于小学1-3年级学生(91.5%)和初中1-3年级学生(87.6%)。
少年儿童的学习满意度有所上升,33.9%的少年儿童对学习状况表示满意,比2005年高出5.4个百分点;44.9%的少年儿童对学习状况表示一般,也高出3.9个百分点;21.2%的少年儿童对学习状况表示不满意,低了9.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2010年少年儿童的学习满意度总体有所上升。
⒉学历期望日趋现实
2010年调查显示,55.7%的少年儿童希望将来具有博士学历,19.0%希望将来具有硕士学历,13.6%希望将来具有本科学历。与2005年相似,少年儿童的学历期望仍然集中在本科以上,且高出4.8%;对初中、高中或中专、技校、职中和大专的学历期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大专的学历期望下降最多,达3.0个百分点;对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期望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对本科的学历期望,上升了4.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少年儿童普遍表现出对本科以上高学历的高期待。
⒊学习目的个人价值取向日渐高于社会价值取向
学习目的外在动机再次上升,认知需要和社会价值取向再次下降。总体上,2010年调查中少年儿童学习的发展需要上升了3.3%,报答父母或社会需要、认知需要和个人表现需要都下降了,分别是0.8%、1.2%、1.3%;其次,排在前三位的学习目的仍然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有个好工作”和“将来造福社会”。这表明,发展需要是少年儿童最重要的学习目的,仍然以外在动机为主,且再次上升;少年儿童学习目的仍然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社会价值取向再次出现下降。
【建议】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少年儿童学习发展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当前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继续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配合,通过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等,切实减轻少年儿童学习负担。学校要努力改变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给予学生学习方面充分的选择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要求。
四、财富观念总体健康,消费自主意识进一步提升,现代理财观念有待提高
⒈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总体理性,消费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儿童拥有的个人财富不断增多,实际拥有与使用的生活与学习等消费品也不断增加,但儿童实际参与消费的数额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从零花钱支配状况来看,儿童多数需要征得父母同意,其中能够有条件地自主支配占主要形式,完全听父母的占第二位,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占第三位。十年来,我国儿童消费自主性在增加,完全听父母的下降11.3个百分点(由1999年的39.6%下降为2010
年的28.3%);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先呈现上升,然后又理性下降;自己主导但征求父母同意的稳步提高(1999、2005、2010年分别为:51.6%、54.7%、59.3%)。
消费自主权的理性提高与儿童认识不无关系,十年来,我国儿童对花钱绝对自由观念(“花钱是个人自由,别人无权干涉”)绝大多数持反对意见,持赞同或比较赞同的在2005年有所提高之后,到2010年又明显降低。
⒉对“尝试投资意识”认同度不高,投资理财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不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培养财富素养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部分家长开始鼓励孩子进行尝试投资,如买股票、基金等,但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态度谨慎。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多数学生对于“学生有钱的话也应该做点投资”表示很不赞成或不太赞成,共计占60.6%,只有39.4%的学生表示赞成或比较赞成。值得注意的是,对“尝试投资”持支持态度的学生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支持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湖南(51.0%)、贵州(49.3%)、吉林(41.2%)、山东(40.5%)、安徽(40.3%)、四川(37.6%)、广西(35.3%)、广东(34.7%)、福建(34.8%)、河南(34.3%)。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建议】 加强家校合作,贴近日常生活,培养财富素养及良好消费习惯
开展儿童理财教育必须注重我国现实情况,要深刻认识到家庭财富观念对儿童的影响,在消费教育方面务必要加强家校合作,从儿童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贴近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断提升财富素养。
五、人际交往总体和谐,同伴关系日显重要,异性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
⒈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总体上趋于民主和谐
49.8%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最好的朋友,44.8%将父亲视为最好的朋友,较2005年略有下降(200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51.2%、46.7%),但较1999年仍有大幅增长(1999年分别为36.5%和36.2%),把父母视为朋友,当代少年儿童在亲子关系方面总体上趋于平等民主。
在学校里,与老师的关系也比较和谐。有30.7%的少年儿童认为老师是自己的好朋友。92.1%的少年儿童“很珍惜和老师的关系”,高于2005年(89.2%),63%的少年儿童“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老师”,也高于2005年(58.3%)。可见,少年儿童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日益宽松和谐。
⒉同伴关系日显重要,网络日益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往平台
2010年的调查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同伴接纳较好,与5年前相比有所提高。其中,有64.8%的少年儿童表示“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我”,91%表示经常有朋友与自己一起玩,五年前这两项数据分别为60.5%和85.3%。
网络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与朋友交流、联系的普遍平台,是他们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途径。2010年,经常上网的少年儿童为20.4%,偶尔上网的为51.1%,合计达到71.5%。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到全体少年儿童的50.9%,经常和有时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7.7%。
⒊异性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普遍现象
2010年调查显示,10.6%的初中生与同学朋友在一起经常讨论异性同学,是小学低年级(2.5%)和小学高年级(2.7%)时的4倍。可以看出,进入初中后,少年对异性的兴趣迅速提升。今天中学生对恋爱的态度更为开放。2010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恋爱是“个人自由”的初中生比例为43.2%,认为“绝对不可以”恋爱的占56.8%。数据还显示,10.4%的初中生谈过恋爱,城市初中生(11.9%)略多于农村初中生(9.0%),男生(13.2%)多于女生(8.0%)。异性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个人才能逐步了解和熟悉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从而在处理人际交往时能自然、从容,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但青少年早期过于频繁的约会和恋爱关系,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有负面的影响。
【建议】 为少年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加强对网络交往和异性交往的指导与引导
顺应社会的急剧变迁,应加快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断强化、更新父母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主动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情感关系。父母和教师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交往和异性交往的指导,引导少年儿童在网络交往中遵守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和道德规范,并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少年儿童科学使用网络;应认识到少年儿童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鼓励和支持少年儿童多参加男女生都有的集体活动,同时避免过早陷入恋爱关系中。
第五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学校、家庭与社区联手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是2290.45万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面面观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二是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是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容易引起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关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
抚。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亲情缺失造成的心理障碍。亲情缺乏是留守儿童成长中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多数农民工每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如15岁的初三学生张志刚,父母双双离家打工已8年之久。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为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受教育情况。尉氏县蔡庄镇中学初二四班有26名留守学生,只有一位家长曾打电话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使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和相伴,留守儿童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性格极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亲子分居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要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行为偏差。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由于体力、素质等原因,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隔代的老人大多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蛮横霸道、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自律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挣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老师们反映,班上的“双差生”多数是留守儿童。周俏春等在《13岁孩子当妈妈》一文中报道: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从父母那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流行的东西就很容易钻空子。留守孩子的成长之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算的。
三是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正常人格发展障碍。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形成了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当这种意识极端强化时,就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进而不愿和人交往,对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和没有公共意识等心理障碍,如果缺乏正当和及时的引导,可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
四是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
三、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女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也关系到农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的成长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首先,政府要承担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心理、品格问题甚至青少年犯罪等,都必须依赖政府制订更有利措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其次,学校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会大于其他一般儿童。家长要特别重视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从感情上拉近与留守学生的距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前提。采用多种方法,规范留守儿童日常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教育的管理机制。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五是推行寄宿制管理。六是学校还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孩”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的“疙瘩”。
再次,家长要妥善安排留守儿童的生活,选择好合适的监护代理人。在政府和社会帮助下,农民工应该学会家庭教育这门课。目前,大多数父母与留守儿童一个月打不了一次电话,还时常无话可说。专家提倡父母与孩子书信往来,更能表达感受和心声。如果有小学低年级或更小的孩子,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即使外出打工,也要保证能随时回家看望孩子。
还有,留守儿童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留守儿童出现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有实力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也是自己辛苦打工价值的体现。这是一种错误的片面的观念,往往会适得其反。
最后,农村社区承担起本地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可以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牵头,妇联、教育等部门配合,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社区要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是通过“两免一补”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免除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二是组织机关干部与留守儿童“一加一”帮扶结对子,每个干部作为责任人联系1—2名留守儿童,每周交流一次,加强心理上的沟通,并负责解决其生活中
遇到的困难;三是发动老干部、老党员做义务校外辅导员,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社区要承担起优化学校周边环境的重任,对社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开展关爱、教育、救助留守儿童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整个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型教育要比教育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