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建房改〔2006〕365号)
【发布单位】安徽省建设厅、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物价局 【发布文号】建房改〔2006〕365号 【发布日期】2006-11-13 【生效日期】2006-11-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建房改〔2006〕36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建设厅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物价局
二○○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集资建房行为,多渠道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集资建房,是指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住房困难户较多、无住房补贴资金的工矿区和困难企业组织符合享受房改政策的职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全额出资建房。
第三条集资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管理。
集资建房的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上市交易条件等应当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应当符合房改政策规定的条件。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住房状况、居民收入、房价等情况,确定是否发展集资建房以及建设规模。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的指导、监督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房改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集资建房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建设管理
第六条集资建房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单位发展计划,所用土地限于单位自用土地。
前款所称单位自用土地,是指在市、县人民政府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分配政策前,单位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
第七条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
第八条申请集资建房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单位自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及其配偶名单以及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情况证明。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自接到集资建房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预审,对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书面通知集资建房单位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审批手续。
申请集资建房的单位应当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审批手续后,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单位自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三)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
(四)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集资建房具体实施方案。
第九条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自接到集资建房单位提交的材料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核,并在集资建房单位公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及其配偶名单以及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情况、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日。公示期间,有举报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公示期满,对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提出予以批准的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对不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提出不予批准的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持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办理建设项目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承担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依法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集资建房单位向职工提交住房时,应当向其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集资建房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第十二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后,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报送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实际建设成本审计报告。房改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竣工项目进行核查,对符合规定的项目核发集资建房确认书。
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核发的集资建房确认书,应当列明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名单和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
第十三条集资建房建设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第三章集资建房的对象和价格
第十四条参加集资建房的对象,应当限定在集资建房单位中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已经享受房改政策购房或者领取住房补贴的,以及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不得参加集资建房。
第十五条已经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不得再次参加集资建房。夫妻双方只能参加一方单位组织的集资建房。
租住单位不宜出售公有住房的职工,应当在退出租住的公有住房后,方可参加集资建房。
第十六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后,按照实际建设成本计算集资建房的价格,不得有利润,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备案。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向职工公布集资建房的价格及其计算依据、标准。
第十七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按照集资建房价格,向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全额收取集资款。
集资建房单位可以向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预收集资款,并专款管理、专项使用,接受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的监督。
禁止任何单位借集资建房名义,变相进行住房实物分配或者商品房开发。
第四章产权管理
第十八条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持房改部门出具的集资建房确认书,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集资建房确认书,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申请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名单与集资建房确认书上核定的名单不一致的,不得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应当在房地产权属证书上注明集资建房。
第十九条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对集资建房拥有全部产权。
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出售集资建房的,应当按照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集资建房的监督管理,发现违反规定进行集资建房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经批准,集资建房单位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二)擅自提高集资建房价格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三)未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利用单位自用土地组织职工集资建房的,由房改部门责令职工按照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并将补缴的购房款上缴财政;对集资建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集资建房单位将集资建房分配给不符合规定的职工的,由房改部门责令集资建房单位限期收回,并将收回的集资建房分配给符合条件的职工,多余的集资建房,由房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组织拍卖,拍卖所得款项上缴财政;对集资建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对弄虚作假、隐瞒住房条件,参加集资建房的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责令退回集资建房或者由购房人按照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并提请所在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本办法规定核查集资建房申请的;
(二)违反规定出具集资建房确认书的;
(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建房改(2006)36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省建设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物价局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安徽省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资建房行为,多渠道解决城镇职工住房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集资建房,是指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住房困难户较多、无住房补贴资金的工矿区和困难企业组织符合享受房改政策的职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全额出资建房。
第三条 集资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管理。
集资建房的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上市交易条件等应当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应当符合房改政策规定的条件。
第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住房状况、居民收入、房价等情况,确定是否发展集资建房以及建设规模。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的指导、监督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房改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集资建房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建设管理
第六条 集资建房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单位发展计划,所用土地限于单位自用土地。
前款所称单位自用土地,是指在市、县人民政府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分配政策前,单位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
第七条 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
第八条 申请集资建房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单位自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及其配偶名单以及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情况证明。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自接到集资建房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预审,对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书面通知集资建房单位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审批手续。
申请集资建房的单位应当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审批手续后,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单位自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三)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
(四)经单位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集资建房具体实施方案。
第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自接到集资建房单位提交的材料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核,并在集资建房单位公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及其配偶名单以及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情况、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5日。公示期间,有举报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公示期满,对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提出予以批准的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对不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提出不予批准的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持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办理建设项目有关手续。
第十一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承担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依法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集资建房单位向职工提交住房时,应当向其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集资建房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第十二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后,向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报送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和实际建设成本审计报告。房改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竣工项目进行核查,对符合规定的项目核发集资建房确认书。
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核发的集资建房确认书,应当列明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名单和集资建房的单套建筑面积标准。
第十三条 集资建房建设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第三章 集资建房的对象和价格
第十四条 参加集资建房的对象,应当限定在集资建房单位中未享受房改政策的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已经享受房改政策购房或者领取住房补贴的,以及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不得参加集资建房。
第十五条 已经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不得再次参加集资建房。夫妻双方只能参加一方单位组织的集资建房。
租住单位不宜出售公有住房的职工,应当在退出租住的公有住房后,方可参加集资建房。
第十六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在项目竣工后,按照实际建设成本计算集资建房的价格,不得有利润,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备案。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向职工公布集资建房的价格及其计算依据、标准。
第十七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按照集资建房价格,向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全额收取集资款。
集资建房单位可以向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预收集资款,并专款管理、专项使用,接受市、县人民政府房改部门的监督。
禁止任何单位借集资建房名义,变相进行住房实物分配或者商品房开发。
第四章 产权管理
第十八条 集资建房单位应当持房改部门出具的集资建房确认书,到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据集资建房确认书,为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申请房地产权属登记的名单与集资建房确认书上核定的名单不一致的,不得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时,应当在房地产权属证书上注明集资建房。
第十九条 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对集资建房拥有全部产权。
参加集资建房的职工出售集资建房的,应当按照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集资建房的监督管理,发现违反规定进行集资建房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未经批准,集资建房单位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二)擅自提高集资建房价格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三)未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擅自利用单位自用土地组织职工集资建房的,由房改部门责令职工按照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并将补缴的购房款上缴财政;对集资建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四)集资建房单位将集资建房分配给不符合规定的职工的,由房改部门责令集资建房单位限期收回,并将收回的集资建房分配给符合条件的职工,多余的集资建房,由房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组织拍卖,拍卖所得款项上缴财政;对集资建房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由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对弄虚作假、隐瞒住房条件,参加集资建房的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责令退回集资建房或者由购房人按照市场价补足购房款,并提请所在单位给予其行政处分;对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提请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改部门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照本办法规定核查集资建房申请的;
(二)违反规定出具集资建房确认书的;
(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有其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单位、个人建房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个人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缓解城镇职工的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并逐步与住房商品化接轨,必须加强对集资建房的组织与管理.现提出以下管理暂行办法:
一、集资建房的原则
(一)集资建房.是指我区城市各类行砍、企事业单位为解决本单位职工住房困难,经批准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资建设住房的一种形式
(二)集资建房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方针:(三)集资建房只搞公寓式住宅,各类住房建筑面积和装修标准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我区城镇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以自住为目的,均可参加集资建房。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和危房产应优先安排集资建房,并由集资建房单位统一办理有关手续和组织资金筹集;(五)建有私房和已购买公有住房的职工原则上不能参加集资建房。但对原已购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经集资建房单位批准,也可以参加集资建房,但须向原产权单位以原价退出已购住房。
(六)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我区城市(包括建制镇和工矿区)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
二、管理机构和审批程序
(-)自治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区集资建房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二)市、县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资格审查。
(三)各级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与银行房地产信贷部联合对各单位集资建房资金的存储和使用进行监督。(四)集资建房的审批程序 l、集资建房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和职工的住房情况,提交申请集资建房报告送审查部门审批,申请报告包括如下内容:本单位集资建房的规划、拟建住宅建筑面积、户型、套数;每户建筑面积、集资标准、金额;资金来源、建设用地来源、单位面积综合造价概算及各集资户的住房情况等。
2、集资建房单位持审查部门批文到当地计划、城建、规划、土地筹有关部门办理立项,有关费用减免、施工等手续。(五)凡使用房改资金集资建房的单位,集资建房款必须全额存人该地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在银行开设的专户,全部用于集资住宅和相关工程设施建设。
三、集资形式及有关费用减免
(一)集资建房资金来源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
l、政府扶持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确定减免有关费用的种类、费率。
2、单位支持部分:(1)单位住房基金;(2)住房公积金贷款;(3)银行住房贷款;
(4)其他可用于集资建房的资金。
3、个人集资部分
职工集资标准应根据单位和职工的承受能力,体现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集资建房可采用全额集资或部分集资形式、(1)全额集资指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在内的建房实际费用均由职工本人出资的集资方式。(2)部分集资指职工按建房:实际费用(含当地届时出售公有住房测定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不低于40%的部分出资,余下部分由单位出资的集资方式。
(二)凡按本暂行办法规定组织的集资建房,计划部门应
优先安排计划,并可免交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减免的有关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按零税率计征。
(三)集资建房原则上不享受房改中出售原公有住房的各项折扣政策。
四、产权与管理
(一)职工按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在内的建房全部成本费用的全额集资,拥有全部产权,一般住用五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二)职工按建房费用不低于40%部分集资的,拥有部分产权,可以继承。职工的产权比例按个人集资额占实际费用(含当地届时出售公有住房测定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的比重确定,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在同等条件下,集资
单位有优先购买、租用权。售、租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上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单位和个人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三)已建住房超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的面积和装修标准的费用均由职工个人承担,不计入产权比例计算。
(四)集资建房获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集资建房单位应与集资职工签订集资合同;合同应包括如下内容:
1、拟建住房的建房面积和装修标准;
2、建房集资额及交款方式和时间;
3、集资建房竣工交付使用肘间;
4、集资建房的分配、管理办法;
5、产权比例(房屋竣工后按上述(一)、(二)条规定执行);
6、违约责任;
7、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五)集资建房竣工后.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集资建房单位持批准单位的批文及单位与职工签订的集资合同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六)集资建房的维修管理,参照各地公有住房售后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七)末按本暂行办法办理批准手续擅自集资建房的单位,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房改办有权责令停工补办手续;不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责令停建;已建成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于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
(八)不如实申报或擅自改变设计造成住房面积超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标准的,由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房改办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九)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依据本暂行办法制定本市、县的实施细则。
本暂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政发[1996]40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柳铁,区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资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单位、个人建房的积极性,鼓励职工个人加大住房建设的投入,缓解城镇职工的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并逐步与住房商品化接轨,必须加强对集资建房的组织与管理,现提出以下管理暂行办法:
一、集资建房的原则
(一)集资建房,是指我区城市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为解决本单位职工住房困难,经批准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资建设住房的一种形式。
(二)集资建房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规划,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方针。
(三)集资建房只搞公寓住宅,各类住房建筑面积和装修标准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我区城镇行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以自住为目的,均可参加集资建房。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和危房应优先安排集资建房,并由集资建房单位统一办理有关手续和组织资金筹集。
(五)建有私房和已购买公有住房的职工原则上不能参加集资建房。但对原已购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经集资建房单位批准,也可以参加集建房,但须向原产权单位以原价退出已购住房。
(六)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我区城市(包括建制镇和工矿区)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
二、管理机构和审批程序
(一)自治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区集资建房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
(二)市、县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建房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资格审查。
(三)各级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与银行房地产信贷部联合对各单位资建
(二)职工按建房费用不低于40%部分集资的,拥有部分产权,可以继承。职工的产权比例按个人集资额占实际费用(含当地届时出售公有住房测定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的比重确定,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在同等条件下,集资单位有优先购买、租用权。售、租房收入的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单位和个人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三)已建住房超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的面积和装修标准的费用均由职工个人承担,不计入产权比例计算。
(四)集资建房获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集资建房单位应与集资职工签订集资合同,合同应包括如下内容:
1、拟建住房的建房面积和装修标准;
2、建房集资额及交款方式和时间;
3、集资建房竣工交付使用时间;
4、集资建房的分配、管理办法;
5、产权比例(房屋竣工后按上述
(一)、(二)条规定执行);
6、违约责任;
7、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五)集资建房竣工后,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集资建房单位持批准单位的批文及单位与职工签订的集资合同到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
(六)集资建房的维修管理,参照各地公有住房售后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七)未按本暂行办法办理批准手续擅自集资建房的单位,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房改办有权责令停工补办手续;不符合集资建房条件的责令停建;已建成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
(八)不如实申报或擅自改变设计造成住房面积超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规定标准的,由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房改办根据有规定予以处理。
(九)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依据暂行办法制定本市、县的实施细则。
(十)本暂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广西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1996年05月27日 实施日期:1996年05月27日(地方法规)
第五篇:村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及用地管理,提高农村住宅建设水平,促进集约合理用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株洲市区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全区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区行政区域内镇、村庄规划区内农村集体土地上村民新建、改(扩)建个人住宅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村民是指辖区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第四条
农村村民建房应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应符合规划、节约用地、注重防灾、安全施工、保护环境,体现农村地域特色和风貌。
第五条
农村村民建房包括集中建房和个人建房。个人建房是指单户村民自行建造自住住宅的活动,包括在原宅基地上改建或扩建、异地新建;集中建房是指镇人民政府或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集中建设自住住宅的活动,包括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一旧村改造等方式。
镇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集镇或小城镇集聚,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村民自建住宅小区。(新版删除该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住宅小区:
(一)因国家、集体建设拆迁安置需要集中建设住宅的;
(二)农村土地整理涉及村民新建住宅的;
(三)灾后集中统一建设的;
(四)因地质灾害搬迁统一建设的。
第二章
范围划分
第六条
市总体规划等城乡规划控制区域内为农村村民建房的严控区城。具体范围包括:街道办事处、镇的全部区域,武广新城、湘江新城等规划覆盖区域,总体规划其他相关规划覆盖区域以及因建设需要规划控制区域。
农村村民在严控区城内新建、改(扩)建住房进行严格控制,若符合建房资格确须建房,则通过安置房解决或在规划的村民集中建房点内建设,如在村民集中建设点建设确存在困难的,经区政府同意,可因地制宜、相对集中建设。
在严控区城内属于D级危房等级的,由镇人民政府、区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联合审查后按D级危房处理,拆除原建筑后按原建筑面积、原层数(但占地面积不得超过210平方米,层数不得超过2层)批准改建。
区人民政府组织区建设、规划、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对暂未编制城乡规划的区域进行农村村民集中居住点的选址,并编制规划报市规划局批准(此两段删除)
第三章建房审批
第七条农村村民建房申请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同户中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要求分户的;
(二)因国家或者集体建设,实施镇、村庄规划以及进行公共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
(三)因发生或防御自然灾害,需要安置的;
(四)原有住宅拆除重建的;
(五)区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农村村民建房应节约使用宅基地,层数不得过1层,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平方米。占用耕地的,每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总筑面积不超过240平方米。
第九条
农村村民建房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不符合镇、村庄规划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三)将原有住宅出卖、出租、赠与或改作生产经营用途的;
(四)不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规定的;
(五)选址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或切坡建房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
(六)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农村村民个人申请住宅建设的,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村委会提出申请:
(一)建房申请报告(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的组民代表或户主签字同意);
(二)户口簿及家庭成年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属危房改建的,应提供原住宅权属证明。
第十一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村委会上报的村民建房申请材料之日起对申请人建房资格审核后分期分批在其村、组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对符合建房资质的由镇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国土部门以及村委会人员联合实地踏勘,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后先后报送规划天元分局、国土天元分局核实核准。
第十二条规划分局在接到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并及时通知镇人民政府。
国土分局在接到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及规划部门核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并及时通知镇人民政府。村民应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土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对村民建房申请不予批准的,不予批准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镇人民政府应在规划和用地审批完成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一并发给申请人。申请人取得规划、用地审批手续后,由镇人民政府组织规划、国土部门及治违中队一同实地放线,划定四至范围,承担批后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在收到申请人送交的申报材料时应填写接收材料清单,由接收人签字后交申请人保存。
镇人民政府、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及相关部门每次移交材料时均应填写材料移交清单,接收材料人员应签字认可。
第十六条
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在踏勘时应对村民建房审批需提交的材料用清单形式一次性告知。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七条村民建房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核准的内容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经发证机关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八条镇人民政府受委托应当对村民建房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监督和检查,被检查者应自党接受监督和检査,如实提供情沉和必要资料,不得隐瞒、妨碍和阻抗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镇人民政府应当负责村民建房审批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村民住宅建设档案及电子档案
第十九条村民集中建房的设计方案按照区建设局委托具有设计资质单位出具的相关图纸统一规范,若村民要求自行委托设计,其委托设计的方案须报区建设局核准后报规划分局审批。
第二十条房屋建成后,规划分局应对房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及设计方案符合程度予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由镇人民政府组织国土分局对房屋的用地情况进行验收。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一条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或者未按照规划和用地审批要求进行建设的,由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区政府同意后,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依法拆除
第二十二条村民建房手续办理费用,依据市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镇、村以及相关部门不得搭车收费。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区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农村村民建房等历史遗留问题,由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另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3年月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