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法规

时间:2019-05-14 11:25: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展法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展法规》。

第一篇:会展法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商品展销会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品展销会,是指由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举办,具有相应资格的若干经营者参加,在固定场所和一定期限内,用展销的形式,以现货或者订货的方式销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动。

第三条举办商品展销会的单位(以下简称举办单位)、参加商品展销会展销商品的生产者或者经营者(以下简称参展经营者),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展销会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举办商品展销会,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进行。未经登记,不得举办商品展销会。

第六条举办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

(三)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第七条参展经营者必须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其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八条举办单位应当向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若干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应当由其中一个具体承担商品展销会组织活动的单位向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县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向举办地地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地、省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向举办地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委托举办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品展销会进行监督管理。

第九条异地举办商品展销会的,经申请举办单位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依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

第十条申请办理商品展销会登记手续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证明举办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有效证件;

(二)举办商品展销会的申请书,内容包括:商品展销会名称,起止日期、地点、参展商品类别,举办单位银行帐号,举办单位会负责人员名单,商品展销会筹备办公室地址、联系电话等;

(三)商品展销会场地使用证明;

(四)商品展销会组织实施方案;

(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经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举办的商品展销会,应当提交相应的批准文件。

两个以上单位联合举办商品展销会的,还应当提交联合举办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商品展销会登记证》。不准予登记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应当载明商品展销会名称、举办单位名称、商品展销会负责人、参展商品类别、商品展销会地点及起止日期等内容。

第十二条举办单位领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发布广告,进行招商。

第十三条举办单位负责商品展销会的内部组织管理工作,对参展经营者的参展资格,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情况报告该商品展销会的登记机关备案。

第十四条举办单位应当与参展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参展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向参展经营者或者举办单位要求赔偿。

举办单位为两个以上的,消费者可以向具体承担商品展销会组织活动的举办单位要求赔偿,其他举办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六条未经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商品展销会名称不得使用“中国”、“全国”等字词。

第十七条举办单位、参展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处罚;

(一)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未经登记擅自举办商品展销会,或者在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责令其改正,并视情节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领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擅自发布广告,进行招商的,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广告经营者违反规定,为举办单位刊播广告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举办单位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商品展销会登记证》的,视情节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举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视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参展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商品展销会登记证》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格局。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来源:吉林省商务厅会展处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近接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印发〈举办来华经济贸易展览会等的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在国外举办经济贸易展销会等的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现将与海关监管工作有关问题摘下

一、由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展览会,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审批,并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其它有举办来华展览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及外贸总公司、工贸公司举办展览会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各外贸总公司、工贸公司为配合进口订货举办的展出场地面积在五百平方米以下的小型技术交流会、国外样品展示会,由公司自行审批。地方贸促分会及其所属展览公司(中心)和对外经济贸易部及其授权单位批准的有举办来华展览会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举办展览会,由

主办单位提出计划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审批,并报对外经济贸易部备案。

二、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名义在国外(不含港澳地区、未建交国家和苏联、东欧等协定贸易国家)举办展览会(包括展销会,洽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均由各地省级人民政府的对外经贸部门自行审批。根据外交工作需要,以国家名义出国举办展览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贸促会组织并商经贸部、外交部报国务院审批。各工贸公司出国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授权总公司总经理审批。经贸部所属外贸进出口总公司出国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经贸部授权总公司总经理审批。赴未建交国家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际博览会,由各审批单位商外交部办理。赴港澳地区、苏联、东欧(协定贸易)国家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在上述国家、地区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仍由经贸部审批。

三、海关凭上述审批单位的批件,按照海关对进、出口展览品监管办法的规定进行监管。

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管理规定

(文化部令第11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涉外文化艺术表演活动,是指中国与外国间开展的各类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马戏、动物表演、魔术、木偶、皮影、民间文艺表演、服饰和时装表演、武术及气功演出等交流活动。

本规定所称涉外文化艺术展览活动,是指中国与外国间开展的各类美术、工艺美术、民间美术、摄影(图片)、书法碑帖、篆刻、古代和传统服饰、艺术收藏品以及专题性文化艺术展览等交流活动。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活动:

(-)中国与外国政府间文化协定和合作文件确定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

(二)中国与外国通过民间渠道开展的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

(三)中国与外国间进行的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

(四)属于文化交流范畴的其他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第四条 有关文物展览对外交流活动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五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必须服从国家外交工作的大局,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

第六条 文化部负责全国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归口管理和宏观调控,行使下列职权:

(-)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国家级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计划;

(二)协调、平衡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工作;

(三)批准或不批准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立项申请,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批准或不批准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中个人通过因私渠道出国进行文化艺术表演或展览活动的申请;

(五)认定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及所属机构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组织者的资格;

(六)审核并认定全国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机构的资格;

(七)监督和检查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机构及活动情况;

(八)查处有重大影响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中的违法事件;

(九)其他应由文化部行使的职权。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是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主管部门,行使下列职权:

(一)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计划;

(二)协调、平衡本地区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

(三)负责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经营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展览(展销)活动机构资格认定的初审、报批、执行等事宜;

(四)批准或不批准已经文化部批准的本地区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20天以内的延期申请;

(五)批准或不批准本地区个人通过因私渠道出国进行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申请;

(六)认定本地区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组织者的资格;

(七)审核并认定本地区经营场所从事外国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资格;

(八)监督和检查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机构的活动情况;

(九)协助上级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查处本地区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中的违法事件;

(十)其他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行使的职权。

第八条 经批准的第七条第(四)、(五)和

(七)项的项目,均须报文化部备案。

第二章 组织者的资格认定

第九条 文化部对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组织者实行资格认定制度。

第十条 下列部门和机构有资格从事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

(一)文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文化厅(局);

(二)文化部认定的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本地区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部门和团体;

(四)文化部认定的有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经营机构;

(五)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有从事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经营场所(只限于来华项目)。

第十一条 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按照本规定,在接受涉外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立项申请的同时,根据申请单位的工作和任务性质、业务和组织能力对其进行资格认定。

第十二条 申请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机构,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文化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认定的对外文化交流业务和能力;

(二)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营业执照;

(三)有相应的从事对外文化活动必需的资金、设备及固定的办公地点;

(四)有相应的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组织能力;

(五)有健全的外汇财务管理制度和专职财会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外国来华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场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条件;

(二)有与演出或展览相适应的固定营业场所和设备;

(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消防和卫生设施。

第十四条 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经营机构和经营场所的资格认定程序。

(一)具备本规定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经营机构或经营场所,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或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提出申请。

(二)经营机构的资格认定,由其所在地文化厅(局)、有隶属关系的中央或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进行初审,通过后,出具有效证明,向文化部提出申请。

(三)经营场所的资格认定,由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办理。

(四)经营机构申请时需提供营业执照、资信证明、资产使用证明、专业人员资历证明和财务制度文件。

(五)经营场所申请时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须提供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许可证和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合格证》。

(六)文化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在接到申请之日起批天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审批,合格者发给从事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经营活动资格证明。

第十五条 对取得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的经营机构和经营场所,实行定期审验制度。

凡不再具备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经营单位,资格认定部门有权取消或暂停其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资格。

第三章 派出和引进项目的内容

第十六条 鼓励下列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出国: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二)宣传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

(三)体现当今中国文化艺术水平的;

(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五)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

第十七条 禁止有下列内容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出国:

(一)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的;

(二)违背国家对外方针和政策的;

(三)不利于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

(四)宣扬封建迷信和愚昧习俗的;

(五)表演上有损国格、人格或艺术上粗俗、低劣的;

(六)违反前往国家或地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

(七)有可能损害中国同其他国家关系的;

(八)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八条 鼓励下列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来华:

(一)优秀的、具有世界水平的;

(二)内容健康、艺术上有借鉴作用的;

(三)传统文明、民族民间的;

(四)有利于提高公众艺术欣赏水平的;

(五)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间友谊的。

第十九条 禁止有下列内容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来华:

(一)反对中国国家制度和政策、诋毁中国国家形象的;

(二)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

(三)制造中华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干涉中国内政的;

(五)思想腐朽、颓废,表现形式庸俗、疯狂的;

(六)宣扬迷信、色情、暴力、恐怖、吸毒的;

(七)有损观众身心健康的;

(八)违反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

(九)可能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

(十)法律和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条 文化部对国际上流行,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但不符合我民族习俗或有较大社会争议的艺术品类的引进,进行限制。此类项目不得进行公开演出或展览,仅供国内专业人员借鉴和观摩。

第四章 项目的审批程序

第二十一条 项目报批程序:

(一)项目主办(承办)单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其所在有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等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附相关资料;

(二)上述主管部门对项目申请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认为合格的,报文化部审批。

第二十二条 中国与外国政府间文化协定和合作文件确定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项目,由文化部下达任务通知,各地方、各单位应认真落实。

第二十三条 中国与外国通过民间渠道开展的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由文化部确定任务,通知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具体实施;或由有对外文化交流资格的机构,通过规定程序,报文化部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四条 中国与外国进行的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必须由经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有对外经营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资格的机构、场所或团体提出申请,通过其所在地文化厅(局)、有隶属关系的中央或国家机关部委、解放军系统和全国性人民团体,报文化部审批。

项目经文化部批准后,方可与外方签订正式合同,并报文化部备案。第二十五条 涉外非商业性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的申请报告需包括下列资料:

(一)主办(承办)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及背景资料;

(二)活动团组的名称、人员组成及名单等;

(三)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场次、经费来源及费用支付方式;

(四)全部节目录像带、展品照片及文字说明等;

(五)如出国项目,需附包括本条

(二)、(三)项内容的外方邀请信或双方草签的意向书。

第二十六条 申报涉外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项目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中方在确定外方经纪机构资信情况可靠之后,与其草签的意向书。意向书的内容包括:

1.活动的组织单位或个人的国别、名称及所在地; 2.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参加团组的人员组成; 3.演出或展览场次;

4.往返国际旅费、运费、保险费、当地食宿交通费、医疗费、演出及展览场地费、劳务费、宣传费和生活零用费的负担责任;

5.价格、报酬、付款方式及收入分配办法; 6.违约索赔等条款。

(二)涉外商业和有偿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资格证明;

(三)国外合作方的有关背景资料、资信证明等;

(四)全部节目录像带、展品照片及文字说明等;

(五)文化行政部门对节目或作品内容的鉴定意见(世界名剧和名作除外);

(六)申报艺术团或展览团出国的项目,需提供中介机构与相关艺术团、展览(博物馆)或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议书。

第二十七条 中国与外国友好省、州、市之间非商业性文化艺术表演(杂技或另有规定的除外)及展览交流项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文化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中国与外国友好省洲、市之间商业和有偿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杂技出国演出和跨出友好省、州、市之间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项目,须按本规定的程序,报文化部审批。

第二十九条 杂技团携带熊猫出国演出,须经文化部会同外交部和林业部,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十条 携带其他珍稀动物出国或来国内展演,须按规定报文化部审批,办理有关动物检疫和进出境手续。

第三十一条 同未建交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须按审批程序,经文化部会同外交部,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十二条 组织跨部门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须附所涉及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的同意函,报文化部审批。

第三十三条 报文化部审批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须按审批程序,在项目实施前2个月报到文化部。

第五章 活动的管理

第三十四条 未经批准,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外作出承诺或与外方签订有关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展销)活动的正式合同。

第三十五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的申报单位,必须是项目的主办或承办单位。严禁买卖或转让项目批件。

第三十六条 派出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出国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应以专业人员为主;

(二)在外期间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严格组织纪律;

(三)在外开展活动,须接受我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领导;

(四)禁止利用出国从事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之机,进行旅游或变相旅游;经营未经批准的商业活动;从事有损国格、人格活动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 禁止以劳务输出输入名义,或通过旅游、探亲和访友等渠道,从事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的对外交流活动。

第三十八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承办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接受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海关、工商、财政、税务、物价、公安、卫生、检疫、审计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九条 主办单位如需变更已经文化部批准的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项目内容,或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变更已经批准的意向书内容,须在活动具体实施前30天另行报批。

第六章 罚则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暂停或取消对外文化活动资格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派出或邀请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团组的;

(二)未经批准,延长在国外或国内停留时间的;

(三)未经批准,与外方签定演出及展览合同或进行经营性活动的;

(四)倒卖项目批件的;

(五)在申报项目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从事有损国格人格演出或展览活动的;

(七)造成恶劣影响或引起外交事件的。前款规定的处罚可以并处。

第四十一条 对发生第四十条情况的部门或地区,省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可以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及暂停对外文化活动等处罚。

第四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并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 对从事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行政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和直接领导者以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合同纠纷的解决适用中国法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五条 有关边境省、自治区同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交流活动,按文化部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有关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活动的财务管理,按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文化部以前颁发的有关规定中,凡有与本规定相抵触的内容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由文化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自1997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展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申请与承办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四章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知识产权局展会工作,加强展会活动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事业单位、受国家知识产权局业务主管的社会团体(以下将后两者统称“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各类展会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展会是指展览会、交易会或者博览会等形式的展览展示交易活动。

第三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独家主办或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第一主办单位主办的展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应国务院其它部委或者中央部级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政府的邀请共同或者联合主办的展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以非主办单位或者非参与主办单位的名义参加的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参与的展会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应当为与专利等知识产权主题相关的全国性、国际性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原则上为与专利等知识产权主题相关的展会。

第五条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宗旨是宣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实施的意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我国专利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

第六条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基本原则是:

(一)有利于促进全国知识产权知识的广泛深入宣传与普及,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二)有利于配合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战略的贯彻实施;

(三)有利于树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社会形象;

(四)突出社会效益,讲求实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展会的基本原则是:

(一)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有利于树立我国知识产权系统的社会形象;

(四)坚持主要以市场化机制举办,遵循展会市场运作规律。第七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按如下次序支持展会:

(一)国家知识产权局重点主办一个国际性专利展会,将其作为我国专利展会的品牌进行培育;

(二)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其它展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必要的资金等支持;

(三)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的展会原则上以名义支持为主要支持方式;

(四)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的展会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参与的展会原则上仅提供名义上的支持。

第八条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承办单位和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局应当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大力配合组织开展相应工作。

第九条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司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归口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承办

第十条下列单位可以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的展会:

(一)地级以上(含地级)人民政府;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

(三)具有一定规模、实力和影响,知识产权工作开展良好并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四)省级以上社会团体;

(五)其它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适宜承办的单位。

第十一条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的展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实际需要,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二)可以征集到一定水平和数量的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及产品等参展展品;

(三)具有必要的工作人员、资金等;

(四)能够组织到足够的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参会者;

(五)具有符合要求的展馆、展厅和其它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六)其它必要的条件。

第十二条承办展会的单位应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办会申请,并填写承办展会申请表。申请内容应当写明:

(一)办会的目的和意义;

(二)展会的名称;

(三)办会时间和方式;

(四)筹办机构及工作人员情况;

(五)国内市场对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产品供需情况的分析;

(六)组织供需方的办法;

(七)经费预算、财务收支平衡情况及解决经费缺口的措施;

(八)展出场地面积及示意图;

(九)主办单位委托承办单位举办的展会,必要时,附加书面协议或者合同书;

(十)承办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者营业执照(副本)和资信证明;

(十一)承办单位的安全保障措施、需承担的安全责任;

(十二)国际性展会还应当提供外方的有关材料,外方的邀请文件,中国驻外使、领馆的批准文件。

第十三条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要求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的展会的单位,应于预定举办时间6个月前将办会申请和方案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办会方案择优确定承办单位。

第十四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展会,承办单位被确定后,承办单位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实施报告,实施报告中应附举办地省级人民政府的批件,并填写申请登记表,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或同意。

第十五条凡需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主办全国性或者国际性展会的有关单位,需在举办展会的上一年度将展会计划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协调、安排。

凡需国家知识产权局参与展会的有关单位,需将展会计划及方案报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并出具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

第十六条申请承办展会经同意后,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开展筹备工作。

承办国家知识产权局所主办展会的单位应当设立展会专门财务账户。

展会举办前,承办单位应当持相关文件及有关材料向举办地公安、消防、物价等部门备案或报批,接受其监督管理。

第三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七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单位主办、参与主办或者参与的展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或者参与对展会组织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申请承办展会经同意后,承办单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公开向社会发布消息,向各方发出邀请,并可以委托有关单位组团参展。

第十九条承办单位应当掌握参展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状况,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应当标注易于区分和识别的知识产权标记、标识。

被许可实施专利技术的企业参展应当出示国家知识产权局许可备案的相关文件;已宣告专利权无效和假冒、冒充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不得参展。

第二十条承办全国性或者国际性展会的经费由承办单位筹集,展会举办后应当进行费用核算;由两个以上单位联合承办或者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举办的,各单位应当按照协议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二十一条承办单位在展会举办后一个月内写出展会总结报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

展会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展会基本情况、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交易及合同签约情况、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与产品总成交额、财务收支情况、展出项目汇编、经验与教训及改进意见等。

第四章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二条展会活动中各主办、承办单位和举办地知识产权局应当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二十三条展会承办单位应当指派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参与展会的管理工作,招展时应当向参展企业约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主、承办单位必要时应当在筹展期间,对参展企业所携带样品有关专利、商标使用情况以及出版物合法来源情况和禁止使用情况等预先进行抽查,防止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发生。

承办单位通过会刊及时报道有关参展维权和侵权信息。

第二十五条对假冒、冒充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由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依职权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六条展会举办期间参展单位间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当根据展会中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由主办、承办单位及时处理,亦可依法通过行政或者司法救济途径解决。

在展会结束后,展会的主办单位要认真总结,及时将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投诉以及处理等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展会主办、承办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开展展会活动。工作人员营私舞弊、以会谋私、玩忽职守给国家、参展商等利益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法律或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展会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批准文件要求和标准举办展会,不得擅自提高展会的规格和各项收费标准,不得利用展会传播虚假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产品信息以及从事其它违法活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会展业秩序,推动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的各类经济技术贸易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中有关专利、商标、版权的保护。

第三条 展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展会期间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监督、检查,维护展会的正常交易秩序。第四条 展会主办方应当依法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展会主办方在招商招展时,应加强对参展方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参展项目(包括展品、展板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的知识产权状况的审查。在展会期间,展会主办方应当积极配合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展会主办方可通过与参展方签订参展期间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或合同的形式,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第五条 参展方应当合法参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应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或司法部门的调查予以配合。

第二章 投诉处理

第六条 展会时间在三天以上(含三天),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展会主办方应在展会期间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派员进驻,并依法对侵权案件进行处理。

未设立投诉机构的,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监督和有关案件的处理,展会主办方应当将展会举办地的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在展会场馆的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第七条 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应由展会主办方、展会管理部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其职责包括:

(一)接受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投诉,暂停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展品在展会期间展出;

(二)将有关投诉材料移交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三)协调和督促投诉的处理;

(四)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其他相关事项。

第八条 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投诉也可直接向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权利人向投诉机构投诉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涉及专利的,应当提交专利证书、专利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涉及商标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证明文件,并由投诉人签章确认,商标权利人身份证明;涉及著作权的,应当提交著作权权利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

(二)涉嫌侵权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三)涉嫌侵权的理由和证据;

(四)委托代理人投诉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九条 不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应当及时通知投诉人或者请求人补充有关材料。未予补充的,不予接受。

第十条 投诉人提交虚假投诉材料或其他因投诉不实给被投诉人带来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展会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在收到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投诉材料后,应于24小时内将其移交有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投诉或者处理请求的,应当通知展会主办方,并及时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

第十三条 在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或者请求程序中,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展会的展期指定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的答辩期限。

第十四条 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提交答辩书后,除非有必要作进一步调查,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送交双方当事人。

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逾期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第十五条 展会结束后,相关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处理结果通告展会主办方。展会主办方应当做好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的统计分析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展会管理部门。第三章 展会期间专利保护

第十六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知识产权局协助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专利权的投诉,依照专利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展出项目涉嫌侵犯专利权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请求,依照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受理展出项目涉嫌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举报,或者依职权查处展出项目中假冒他人专利和冒充专利的行为,依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对侵犯专利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

(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

(二)专利权正处于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之中的;

(三)专利权存在权属纠纷,正处于人民法院的审理程序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调解程序之中的;

(四)专利权已经终止,专利权人正在办理权利恢复的。

第十八条 地方知识产权局在通知被投诉人或者被请求人时,可以即行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询问当事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勘验,也可以抽样取证。

地方知识产权局收集证据应当制作笔录,由承办人员、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签名盖章。被调查取证的当事人拒绝签名盖章的,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也可同时由其他人签名。第四章 展会期间商标保护

第十九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商标权的投诉,依照商标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符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

(三)依职权查处商标违法案件。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投诉或者处理请求不予受理:

(一)投诉人或者请求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

(二)商标权已经无效或者被撤销的。

第二十一条 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受理后,可以根据商标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五章 展会期间著作权保护

第二十二条 展会投诉机构需要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协助的,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参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展会期间的工作可以包括:

(一)接受展会投诉机构移交的关于涉嫌侵犯著作权的投诉,依照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受理符合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投诉,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理投诉或请求后,可以采取以下手段收集证据:

(一)查阅、复制与涉嫌侵权行为有关的文件档案、帐簿和其他书面材料;

(二)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抽样取证;

(三)对涉嫌侵权复制品进行登记保存。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会同会展管理部门依法对参展方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 对涉嫌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处理请求,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关于禁止许诺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专利法第五十七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销毁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侵权项目的展板。

对涉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处理请求,被请求人在展会上销售其展品,地方知识产权局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依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关于禁止销售行为的规定以及第五十七条关于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责令被请求人从展会上撤出侵权展品。

第二十六条 在展会期间假冒他人专利或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地方知识产权局应当依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对有关商标案件的处理请求,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应当根据《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对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处理请求,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

成立的,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没收、销毁侵权展品及介绍侵权展品的宣传材料,更换介绍展出项目的展板。

第二十九条 经调查,被投诉或者被请求的展出项目已经由人民法院或者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判定侵权成立的判决或者决定并发生法律效力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直接作出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所述的处理决定。

第三十条 请求人除请求制止被请求人的侵权展出行为之外,还请求制止同一被请求人的其他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发生在其管辖地域之内的涉嫌侵权行为,可以依照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参展方侵权成立的,展会管理部门可依法对有关参展方予以公告;参展方连续两次以上侵权行为成立的,展会主办方应禁止有关参展方参加下一届展会。

第三十二条 主办方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展会管理部门应对主办方给予警告,并视情节依法对其再次举办相关展会的申请不予批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展会结束时案件尚未处理完毕的,案件的有关事实和证据可经展会主办方确认,由展会举办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移交有管辖权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是指专利、商标和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本办法中的展会管理部门是指展会的审批或者登记部门。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 3月 1日起实施。

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为加强对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组织协调,根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二、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管理规则和运作机制,加强规划协调,促进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扩大商品流通与消费,推动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本办法所称展览会是指在境内举办的经济技术贸易及投资领域的博览会、展览会、洽谈会、交易会、采购会等。

本办法所称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是指需要以商务部名义作为主办、参与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的内部审批、管理和评估工作。

四、商务部举办的展览会应符合商务事业发展规划和商务部工作重点方向。

五、商务部根据集中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和市场化导向的原则,按照展览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的重要程度,对展览会实行分类管理。

六、除采取申办制的展览会外,商务部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举办的展览会不超过一个,已有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的省市不再新增;

商务部新增举办展览会的审批在同等条件下向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

新增展览会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与商务部现有举办展览会没有重叠。第二部分 展览会分类标准

七、重点发展类展览会是指由商务部单独主办或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对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一)全国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或配合外交外贸多双边工作的需要;

(二)具有全国性、综合性或较强专业性,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一半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3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5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9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30%;

(三)综合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30000平方米;专业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40%。

(四)如非商务部发起举办的展览会,应已连续举办3届以上;

八、参与主办类展览会是指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或区域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在展览会总体方案中,应有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规划;

(三)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2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4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7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20%;

(四)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30%。

九、支持引导类展览会主要是指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性和地方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及在业内具有重大影响成长性好,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涉外领域展览会专业观众人次与观众总人次的比值不少于40%,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1%;

(三)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20%。

第三部分 审批与举办

十、除对举办时间长、组织办展模式成熟、国内外影响大的展览会继续沿用原有举办方式外,对适合采取申办制的或两个以上申请单位提出举办相近内容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可实行申办制。

十一、新增展览会申请单位应提前一年向商务部提出举办申请。

十二、举办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市场份额比重较高。

十三、展览会申请单位具备成功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大型会展活动的经验,具有组织协调商务活动的专门机构,具有举办商务活动所需的广告宣传、招商招展、接待服务等经费保障;举办地具备满足参展人员的住宿接待、安全保卫和交通设施等能力。

十四、对展览会的可行性有充分论证,并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事先征求相关国家(地区)经贸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意见。

十五、展览会申请单位需提供的材料:

(一)请举办函

(二)展览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展览会总体工作方案

(四)展览会招商招展方案

(五)展览会紧急情况应急方案

(六)展品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七)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

(八)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主办的展览会须提供相关国家(地区)驻外经商(参)处的意见

(九)上届展览会总结

(十)上届展览会会刊

如为首届举办,可不提供第(九)、(十)项材料。

十六、商务部收到上述材料后,研究评估并确定举办单位;对符合举办条件的展览会,依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依据展览会性质确定牵头主办司局,报部领导批准。

十七、对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举办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可在展览会宣传、招商招展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十八、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在连续参与主办三到五届后,可退出主办。如需商务部继续支持,可由商务部所属商务促进机构代为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

十九、对其他地方性、商业性以及不涉及商务部业务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再作为举办单位,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由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研究报部领导批准。

对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作为举办单位。

第四部分 评价与监督

二十、牵头主办单位应在展览会结束1个月内将详细的展览会总结报告,包括展览会规模、展商数量、主要参展单位和人员、展览会成效等报部领导,抄归口管理单位。

二十一、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根据《商务部举办展览会评估标准》,对展览会提出总体成效评估意见。

二十二、归口管理单位在每年度末对商务部全年举办展览会情况进行总结。二

十三、部纪检部门负责对举办展览会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二

十四、展览会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辖的原则,共同主办地人民政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部内展览会牵头主办单位及人事司负责联系展览会地方主办单位安保部门,对展览会安全工作实施具体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五部分 部领导任职与出席

二十五、与外国政府机构共同举办的展览会活动,根据外事对等原则,视外方任职情况可建议部领导担任组委会领导职务。

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任职的展览会活动,可建议由部领导出任组委会相关职务。

除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外,其他展览会部领导原则上不出任组委会相关职务,如确有需要,可视情由一位分管部领导担任相关职务,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

二十六、对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可以出席相关活动;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视情出席相关活动。除此之外原则上不出席其他展览会活动。如确需部领导出席应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第六部分 其他

二十七、商务部机关各司局不得以本司局名义举办或参与各类展览会。二

十八、商务部各直属单位(含商会、协会、学会)不得自行以商务部名义举办各类展览会。

二十九、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标准和认证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办展水平,商务部对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建立评估认证制度,并制订《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认证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展览会)系指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评估认证制度系指由商务部依据本《办法》对展览会的办展水平、实际业绩、社会效果、发展潜力等进行评估后给予等级认定的制度。

第四条 商务部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参评展览会进行评审,不向展览会主办或承办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且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含三届)以上的展览会,均可依照本《办法》自愿参与评估认证。

第六条 商务部依照本《办法》对展览会进行评估认证后,可分别授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A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和“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三种不同等级的称号。

第七条 凡已获得相关等级称号的展览会项目,在使用称号时均应标明年份,以表明该称号的有效性。

经评估认证的称号自授予之日起维持四年,四年后未继续申请的,认证称号自动取消。

第二章 评估认证的组织机构

第八条 商务部成立商务部展览会评估认证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委),负责评估认证工作。评估委由相关政府部门、会展行业中介组织和会展研究机构组成。

评估委办公室(以下简称评估办)是评估委的常设执行机构,设在商务部对外贸易司。

第九条 评估委的主要职责如下: 1.制定年度评估计划;

2.确定商务部展览会评估认证专家库的组成人选; 3.确定可从事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名单;

4.为从事具体项目的评估,抽选专家组成临时评估工作小组; 5.指导、监督评估工作小组和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工作; 6.审议通过评估工作小组提交的评估报告; 7.建议商务部授予评估认证称号;

8.建议商务部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展览会及相关人员予以处罚。第十条 商务部建立展览会评估认证专家库,并对组成人选进行动态调整。专家库的组成人选须熟悉展览会业务,有参与展览会工作的实际经验,由公务员、专家学者、行业组织、企业、媒体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一条 评估委根据本《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家具备资格的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并实行动态调整。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须具有法人资格,专业从事审计、市场调查、研究;2.须熟悉会展业相关法规与国家政策,了解行业发展特点和规律;3.须具备专业化的统计调查从业人员; 4.须具备良好的从业经历和行业信誉。

第十二条 评估委抽选专家组成临时评估工作小组,从事具体项目的评估。评估工作小组必须遵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评估工作,并对评估委负责。评估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1.对具体展会实施评估;

2.选定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现场调查,评估工作小组可根据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及举办地域,选择一家或多家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对参评项目开展现场统计调查;

3.根据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起草评估报告并提出认证称号建议。第十三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负责核对参评项目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对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进行现场调查、信息收集、数据汇总和初步分析,并提交工作报告。

第十四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与评估工作小组、被评审项目申报单位分别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明确各方在评估认证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依照合同对评估结论的真实有效性负法律责任。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可依照合同向被评审项目申报单位收取合理劳务费用。第十五条 评估工作程序、评估认证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监督。

第三章 评估认证的程序

第十六条 拟参加评估认证的展览会项目,应由该展览会的第一主办单位(按排名顺序)或牵头主办单位向评估办提出申请并提供如下材料(须包括书面和电子版): 1.中国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评估认证申报表(见附件)2.展览会主、承办单位的情况介绍 3.本展览会项目设立的批准文件 4.展览会招展与招商的宣传材料样本 5.展览会主要票证式样

6.展览会各项收费项目清单和价格表 7.公众责任险保险单(正本)8.最近三届会刊

9.最近三届展览会总结

第十七条 申请材料应于每年1月31日前提交至评估办。评估办负责汇总、初审评估认证的项目申请;评估委于每年的2月底公布当年展览会评估工作计划。

第十八条 评估委在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开幕前一个月选定专家组成项目评估工作小组。

第十九条 评估工作小组负责审核参评项目提交的材料,并根据参评项目具体情况委托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十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在展览会期间赴现场核对参评项目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对参展商和观众分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展览会主题的选定、参展后的贸易效果、参观的效果与收获、展览会的布展设计、展览会的宣传工作、展览会的观众组织、对参展商接待服务、对观众的接待服务、展场环境安全状况、展会配套活动情况、对展览会总体评价、是否愿意参加或参观下届展览会、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和初步分析。

第二十一条 对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展览会,应至少抽样调查100家参展商和2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5001-15000平方米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150家参展商和3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15001-30000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200家参展商和4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30001-50000平方米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250家参展商和500家观众。

对展出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应至少调查抽样调查300家参展商和600家观众。

所有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比例均应达到80%以上。

第二十二条 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应对现场调查专业机构的现场工作提供协助,并按现场调查专业机构要求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

第二十三条 现场调查专业机构应在被评估认证的展览会结束后两周内完成《展览会调查报告》,并提交评估工作小组。

评估工作小组审核《展览会调查报告》并起草评估报告,审核基本标准如下: 1.参评展览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具有较强的办展经验和招商招展能力。2.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划、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章制度。

3.参评展览会符合并遵守《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展品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

4.参评展览会现场安全保障方案科学,在整个布展、展出和撤展期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5.主办单位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强化事前风险防范;为展会投保公众责任险,转移因意外事故造成对第三者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风险。

第二十四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还应达到如下标准:

1.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很强的专业性。具体要求是:

(1)有来自全国11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展商,且参展净面积(系指参展商租用的面积总额,下同)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50%;

(3)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3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20%。

(4)展览净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系指并非按照标准展位方式展示而是专门设计特别装修的展览位置及其所覆盖的面积,下同)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4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所确定主题和展出内容符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导向,做到与市场需求、客户愿望紧密契合,在国内同类别的展览会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具体要考察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评价、国内外媒体的反响等。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3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8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7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3%。

第二十五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1.具有较突出的示范性、较强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具体要求是:

(1)有来自全国11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参展商,且参展净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

(2)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40%;

(3)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2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15%。

(4)展览净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3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所确定主题和展出内容符合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导向,能与市场需求、客户愿望较好结合,在国内同类别的展览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具体要考察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评价、国内外媒体的反响等。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2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7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6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5%。

第二十六条 除第二十三条所述基本标准外,“A级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1.展览会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规模、一定的增长潜力。具体要求是:

(1)采购商数量不低于观众总数的30%,且近三届数量处于连续增长。

(2)展览会的境外采购商不低于观众总数的10%或者境外参展商(不包括境内外商投资企业)不少于参展商总数的10%。

(3)展览净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展览会特殊装修的展位面积占展览净面积比例不少于20%,其布展要体现出节约和环保的原则。

2.展览会确定的主题和展出的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反映行业先进水平,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3.展品中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总数应达到该展会展品品牌总数的10%以上。

4.在现场对参展商和采购商的抽样调查中,“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高于60%;表示愿意参加下届展览会的比例高于60%;“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低于8%。

第四章 评估认证的推广

第二十七条 对本年度拟授予评估认证称号的展览会,评估委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和指定的全国性媒体、网站上公示十个工作日,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根据公示结果,商务部在十个工作日内正式公布。

第二十八条 商务部将定期在有关媒体、网站发布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名单。

商务部鼓励获得称号的展览会使用所授予的认证称号进行宣传和招商招展。商务部对展览会使用认证称号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时接受公众对于违规使用认证称号行为的举报。

第二十九条 对于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商务部将在审批管理、招商招展、海内外推介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扶持。

第三十条 获得认证称号的展览会享有排期优先选择权,可获得举办前后各2个月的排期保护,即在该展览会举办场地不安排与其在名称、内容等方面相同或类似的其他展会。

第三十一条 商务部将通过举办展览会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为获得认证称号展览会培养相关管理人才。

第五章 评估认证的处罚

第三十二条 参评展览会虚假瞒报有关信息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或取消3年参评资格。

第三十三条 冒用商务部认证称号或称号过期仍用于宣传及招商招展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限期整改、延期审批,并在有关媒体和网站上公告。

第三十四条 认证展览会在展览会期间未依法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降低评级和取消认证称号的处罚,并在有关媒体和网站上公告。

第三十五条 认证展览会在展览会期间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商务部将视其情节给予降低评级和取消认证称号的处罚。

第三十六条 评估认证过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循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对被评展览会实行回避,对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如有违反,商务部将立即取消其评估工作资格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发布并负责解释。

第二篇:会展法规复习试题(选择题)

单选题

1、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国际集会交易会是(B)

A、诞生于欧洲的第一国际博览会“万国工业大展览会” B、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丹尼斯举办的交易会 C、伦敦世界博览会 D、莱比锡博览会

2、世界著名会展业管理发展模式没有下面哪一种(C)

A、政府行政干预模式 B、市场运作模式 C、政府管理运作模式 D、政府扶持模式

3、下列哪一个英文缩写不是重要国际会展组织的缩写(A)

A、CIA B、UFI C、BIE D、ICCA

4、以下哪个符合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D)A、99

B、77

C、55

D、33

5、以下哪个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同点(D)

A、股东人数

B、注册资本

C、资本募集形式与途径

D、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6、以下哪个不是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设立程序(A)

A、组织

B、申请

C、审批

D、登记

7、以下哪项不是商品展会的举办单位应具备的条件(A)

A、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B、具有法人资格

C、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

D、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8、以下不是贸促会的职责的是(B)

A、负责以国家名义组织参加由国际展览局登记或认可的世界博览会

B、不可代表国家出展

C、可邀请国务院各部、各地的人民政府组织的各地方行业参展

D、可邀请国务院各部、各地的人民政府组织的经济团体参展

9、下列哪项不是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B)

A、新颖性

B、美观性

C、创造性

D、实用性

10、商标权的内容不包括(C)

A、专用权

B、禁止权

C、非转让权 D、使用许可权

1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的海关的基本任务(C)

A、监管

B、征税

C、制定进出口税率

D、查缉走私

12、按征收对象分类,下列不属于此分类的关税种类是(D)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特惠税

13、下列不属于国家文物局对文物出国展览进行归口管理的是(D)

A、组织协调大型文物出国展览

B、制定禁止文物出国展览清单

C、审查各省市的出国展览计划

D、为展览商联系外国展馆

14、下列不属于用于对出口文物进行包装的方法是(D)

A、悬空减零法

B、捆扎法

C、紧压法

D、绑定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商标法是(A)产生的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6、以下哪个原则不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B)

A、合同自由原则

B、禁止交易原则

C、诚实守信原则

D、合同合法原则

17、以下关于《合同法》的说法是错误的是(C)

A、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B、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C、劳动合同依相关法律规定应属于《合同法》范畴

D、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多选题

1、会展的综合功能是(ABCD)

A、传播信息的功能

B、宣传教育的功能 C、树立形象的功能 D、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E、降低成本、增长利润

F、反馈信息、适应市场

2、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ABCDEF)

A、会展主体多元化 B、会展审批权限分散

C、质量评估制度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 D、运行缺乏规范化

E、市场竞争呈现无序状态

F、知识产权保护日益突出

3、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转上实行自由转让的原则,但有下列限制,其中正确的是(ACDE)A、场所的限制 B、时间的限制

C、对发起人持有本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D、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E、对公司收购自身股份的限制

4、个人独资企业的资格是(ABCDE)

A、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 B、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C、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D、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E、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和必要的条件

5、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有(ABCDE)

A、股东会 B、董事会

C、执行董事 D、经理

E、监事会

6、外资企业具有哪些特征(ACD)

A、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

B、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C、外资企业由外国投资者独自经营、自负盈亏

D、外资企业是外国投资者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7、《海关法》明确规定海关的四项基本任务是(ABCD)

A、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

B、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C、查缉走私

D、编制海关统计

E、对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的调查

8、公司的基本法律特征(ACD)

A、法人性

B、独特性

C、营利性

D、集合性

E、有效性

9、以公司的信用基础为标准分类,可将公司分为(BDE)

A、有限责任公司

B、人合公司

C、股份有限公司

D、资合公司

E、人合兼资合公司

10、我国专利权的客体包括(ABC)

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技术革新

11、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著作权一般包括(AD)

A、著作人身权

B、著作出版权

C、著作销售权

D、著作财产权

12、报关可分为(ACD)

A、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报关

B、进出境人数的报关

C、进出境货物的报关

D、进出境物品的报关

13、关税按征收对象可分为(BCD)

A、买卖税

B、进口税

C、过境税

D、出口税

14、下列关税分类属于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的有(AD)

A、差价税

B、协定关税 C、保护关税 D、进口附加税

15、国内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资格的规定有(ABC)

A、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B、具有与展销会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

C、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D、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

16、会议的具体功能有哪些(ABCD)

A、发扬民主

B、科学决策

C、联络感情

D、推动工作

17、常见的会议类型有(ABCE)

A、年会

B、代表会议

C、专题学术讨论会

D、商品展销会

E、讲座

F、国家大会 18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形式为(ABD)

A、货币出资

B、土地使用权

C、商品商标

D、知识产权

19、合同生效的条件是(ABD)

A、主体是合格的B、内容合法

C、形式、程序不限

D、意思表达清楚

20、下列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的是(BC)

A、无权行使行为

B、无权代理行为

C、无权处分行为

D、超出自身行为能力的行为

21、商标权是一个集体概念,它一般包括(ABCD)

A、专用权

B、禁止权

C、使用许可权

D、转让权

E、授予权

22、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别。共同点在于二者都与作品相联系,都是法律规定的权利,都有严格的地域性,其区别在于(ABCD)

A、主体不同

B、客体不同

C、权利内容不同

D、保护期限不同

E、其他

23、有下列哪些情况,该合同无效(ABCDE)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4、会展合同有哪些特征(ABD)

A、是双务有偿合同

B、是无名合同

C、是有名合同

D、是要式合同

E、是格式合同

25、以下哪些是属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ABCE)

A、合同自由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合同合法原则

D、公平交易原则

E、鼓励实用原则

26、承诺生效必须具备哪些构成要件(ABCDE)

A、承诺必须由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B、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C、在规定的期限作出

D、表明要约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意图

E、承诺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27、外商投资企业的种类包括(ABC)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中外联资企业

28、公司分立的形式(BD)

A、分生分立

B、新设分立

C、变更分立

D、派生分立

29、下列文物哪几项是限制性出国展览文物(ACD)

A、简牍、帛书

B、历代出土古尸

C、陵墓石刻

D、唐写书、宋刻本古籍

30、下列属空运外包装箱的尺寸规格(长×宽×高,单位cm)的是(BCD)

A、590×220×225

B、157×105×160

C、157×105×80

D、79×105×8

31、文物展品包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机构合理

B、坚固耐用

C、拆卸方便

D、美观简洁

32、会展行业管理模式有(ABD)

A、政府行政干预模式

B、政府扶持模式

C、行业领头选项模式

D、市场运作模式

33、会展举办单位的主要职责有(ABC)

A、出国举办经贸展览会举办单位的主要职责

B、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展览会举办单位的主要职责

C、国内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的主要职责

D、国际商品疏通的主要职责

第三篇:会展法规复习重点_51133

我国护照的期限。普通护照的有效期:持有人未满16周岁的3年;16周岁以上的5年。护照的种类有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普通护照分为因公和因私普通护照。()

出入境管理与边境检查也叫边防检查,是指各国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禁止非法出入境、便利进出境人员和交通运输畅通,在对外开放的港口、机场、国境车站和通道以及特许进出口岸设立边防检查站,对进出国境的人和物进行检查。包括海关检查、安全检查、卫生检疫。()

航空运输管理的安全法规包括商检、动植物检、卫生检疫、出口货物原产地检查、国际航行船检查、基因生物检查等六大范围的法规。

5、出入境管理,首先应当依据的法律是1986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

1993年9月2日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包括: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的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

最早使用不正当竞争概念的是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该公约第10条规定:“在工业或商业中任何违反诚实习惯的竞争行为都是不正当的竞争行为。”1896年德国制定了第一个专门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反不正当竞争的特别法。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销售者如果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则不必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产品质量法是指1993年2月22日颁布,同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修订。

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牌产品,杜绝有侵权行为的假冒产品,避免低档次展品。要提前搞清楚展会对展品种类是否有限制,因为国外个别展会明确规定某些产品不可以参展。

合同的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与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版权即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保护期限为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70年

公司是西方概念。魏源《海国图志》第一次引进这个词语。

孔孟之仪、泰山崇拜、红色革命根据地、特色产业、齐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了山东节庆的文化核心。

与会展业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律、法规有: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国家经贸委 2002 年 12 月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行业标准SB / T10358-2002 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商务部颁布了《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关于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办法》、《关于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事宜的通知》、中国贸促会重新制定了《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文件。

会展交通运输的类型包括会展航空交通运输、铁路、会展公路交通运输、会展水路交通运输。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的原则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生产者的法律责任是当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时,无论生产者处于什么心态,都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严格责任。

国内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资格的规定: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具有一定的措施和制度

会展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的 :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使用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财产所有权和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包括: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采矿权、相邻权、继承权;债权。包括合同债权、不当得利债权、无因管理债权等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等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所谓会展就是会议和展览的总称,它包括:会议;展览项目;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公关推广、假日节庆

会展组织者可以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全民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

会展法规的作用是构建文化艺术市场规则、依法生产经营、依法管理、依法惩处

政策具有以下特点:阶级性、正误性、时效性、表述性。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于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

财产关系指的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流转中的合同关系、知识产权、权利与义务。

会展的安全保护措施有保安;不允许照明;恢复原状;加入保险。

消费者的权利有 安全权、知情权、自由选择、公平交易、追求赔偿等。航空运输禁运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强酸碱性和放射性的各种危险品。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的原则:(一)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二)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三)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论述当前会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我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与宏观调控,缺少行业约束机制目前,国内会展业缺乏行业自律,多头审批,获得办展资格和展览立项比较容易,造成各地区、各部门多头办展,会展市场资源分散,无序竞争,价格混乱2.展馆建设缺乏组织规划,设施基础差、功能单

一、利用率低

第一,从展馆功能和服务水平来看,一般化的传统型展馆较多,能够举办大型和专业展览的展馆偏少,展馆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到位,自动化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与会展业快速发展中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从展馆面积来说,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仅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几家,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国内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而且我国展馆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相对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展览水平的提高。第三,从展馆的布局来看,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

3.展会项目重叠,数量多,层次低,品牌少,效益不高目前全国已有近600万平方米的展会面积,每年举办贸易类展览会4800多个,仅北京在2008年举办会展就达到150!200个。然而世界展览强国的德国,一年的展会虽仅140多个,但平均每个展会面积都在5万平方米以上。目前,我国每年举办展会项目超过5000个,平均每天有10个以上的展会在举办,但平均每个展会面积不及德国的20%。同时,重复办展、时间密集、秩序混乱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在相同或者邻近城市、相同或者邻近的时间,举办同类展会,由此而带来的互相争夺参展企业和客商资源争夺的现象也比较普遍。4.专业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会展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展览组织者、管理者、施工人员还是为展览提供其他服务的人员的素质总体来看都不高,同时,我国展览业信息不完整的现状,展览理论研究缺乏的状况也使得展览从业人员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相对滞后。展览从业人员分工不明确,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专长,这种情况使得我国的展览业缺乏竞争力。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培植世界级的会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在经济、交通、信息、人才、服务等方面有综合优势,会展业已初具规模,国家应重点扶持和培植;国家还应成立全国展览业行业协会,制定规划,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尤其是对会展主办者及参展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严格的审查。国家甚至还应该制定有关会展经济方面的法规来规范整个会展经济的行为,使会展经济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发展会展经济还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办事,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运作,让企业和消费者真正成为会展经济的主体。这样就可以防止??会展泡沫 和??政绩工程 的出现,真正发挥会展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的作用。

2.加强规划、优化会展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

我国商务部应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全国会展行业的规划。根据各区域经济产业优势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科学的行业发展规划。首先,将重点抓好展馆建设规划和品牌展会的规划,做好综合展会和专业展会、地方展会和行业展会,以及东中西部各地区展会之间的分析,明确发展重点。各地展馆建设规划一定要综合考虑展馆的功能定位,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划,配套产业及自身区位的优势,产业的规划、收入水平等等,要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地的展会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容量、配套设施及条件,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举办特色的展会。3.做好会展项目策划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会展市场上,搞好项目策划应重点 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合法原则。笔者所指的合法,侧重于符合国家政策这个涵义。在当前全国几千个会展项目同台竞技的大环境下,策划者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当地(或全国)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专业性会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以经济较发达地区流通中心、物流中心、集散中心等为基础的综合性会展可持续发展势头强劲;以政府重点发展、鼓励发展、优先发展产业为基础的会展项目可持续发展势头儿强劲;以较特殊行业产业为基础的会展项目可持续发展势头儿强劲。三是专业化原则,通过一个点深挖下去,把与这个??点 相关的产品资源、人力资源、企业资源一条线整合起来去做品牌,方能大放光彩。四是因地制宜原则。会展项目的策划运作,一定要考虑产业状况、综合环境状况、经济文化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去策划项目。4.重视会展领域的研究,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

我国各地商务部主管部门和协会要组织会展企业,同时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会展业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的研究,系统深入地把握国内外会展业发展情况和规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搭建联合研究的平台,研究会展业的重大动态,实施组织一些会展业优秀研究成果的交流活动。积极鼓励支持大专院校、各级培训机构开设有关展览展示专业,培养展览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需要加强会展策划、展馆设计、会展项目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加快建立会展业的培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商贸、科研单位、企业培训基地相关机构为载体,加强会展业的基础工作,推进职业资格证制度建设,大力培养实践型、综合型人才。此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国外高层次的会展管理人才,特别是国际顶尖级经营管理和高端混合型人才,为推动我国展览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篇:会展法规与实务总结

会展法:指与会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会展法的调整对象:是会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

会展法律关系:由与会展相关的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在会议与展览活动中各方当事人之间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会展法律关系的主体:(1)国家有关管理部门;(2)会展组织者;(3)会展场地经营商;(4)参展商;(5)会展服务代理商;(6)会展参展者

会展法律关系的客体:会展法律体系中权力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全国性会展管理机构:

会展组织者:负责展会的组织、策划、招展、和招商等事宜的有关单位

会展组织者的类别:(1)政府办展强势依旧;(2)行业协会办展方兴未艾;(3)国有展览公司面临挑战;(4)民营展览公司快速发展;(5)境外展览公司抢滩中国市场

国内商品展销会:由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举办,具有相应资格的若干经营者参加,在固定场所和一定时限内,用展销的形式,以现货或者订货的方式销售商品的集中交易活动

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条件:(1)主办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承办单位应具备企业法人资格;(3)承办单位必须具有展览展销活动的经营范围;(4)承办单位的注册资金应当与所承办的展览展销活动的规模相适应,承办全国性的展览展销活动,企业注册资金必须达到200万元人民币以上;(5)举办商品展览展销会必须具有相应的场地,(6)举办商品展览会必须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国际科学技术会议:与会代表来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不含港、澳、台),以科技学术研讨为主要目的的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论坛等。

国际科技展览:以科研、技术及高技术产品的展示交流为目的,境外参展商比例在20%以上的展览会、博览会、技术展示交流会等。

出国办展组展单位的条件:(1)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注册三年以上,具有与组办出国办展活动相适应的经营范围;(2)具有相应的经营能力,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不低于50%;(3)具有向参展企业发出因公临时出国任务通知书的条件;(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会展企业:依法设立,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会议展览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一种盈利性经济组织

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按股份比例享受收益,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特别规定:(1)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条件;(2)设立外商投资会展览公司的程序;(3)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经营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大陆设立会议展览公司,参照《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的暂行规定》执行

合同:又称契约。《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终止代理权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该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有效

合同订立程序:要约→承诺

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

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违约行为所致事实后果的判断是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标准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

会展合同:(狭义)参展合同,是指会展组织者与参展商之间订立的、约定会展活动中双方权利义务等事项的协议书,也可以叫会展协议书、参展协议书;(广义)会展活动组各参与主体之间所订立的合同的总称

会展合同的种类:会展参展合同;会展承办代理服务合同;会展场地租赁合同;会展入场合同;会展买卖合同

知识产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因为它与人的智力创造,脑力劳动有关,所以也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知识产权特征:(1)法律确认性;(2)专有性;(3)地域性;(4)时间性

知识产权种类: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知识产权的作用:(1)能够促使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2)能够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能够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造福全人类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以剽窃、篡改、假冒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行为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假冒他人名称进行骗展;直接使用或伪造、仿冒他人注册商标;将他人商标用于包装装潢、宣传广告上侵犯他人专用权;利用各种手段剽窃他人专利等等

商标权:又称商标专用权,至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独占地、排他地使用和处分权利

商标权的内容:专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标示权、禁止权

会展期间商标侵权行为:(1)会展徽标侵权行为;(2)参展品中的商标侵权

专利权:法律授予发明创造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使用的权利

专利法规定的三种专利:发明、实用外型、外观设计

涉外会展:会展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中有舍外因素的会展

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法定条件:(1)须持有国务院主管机关或其授权的机关签发的有效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出境、入境;中国公民因公务出境,由派遣部门向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地方外事部门申请办理出境证,并到对外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检查;

(2)须无禁止或者组织条件存在。

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法定程序:(1)须进行签证;(2)须从对外开放的指定的口岸出境、入境,向边防检查站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其他出境入境证件,天交出境、入境登记卡,接受查检;(3)对违反《出入境管理法》的处罚

涉外会展业的资金流:(1)国内单位出国举办或参加各类经贸、科技会展的资金管理(2)非居民在参加境内涉外会展期间的资金管理

商业秘密:一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且权利人已采取了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

会展消费者:在商贸类展览会上,为个人(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第五篇:会展法规模拟试题与答案

《会展政策与法规》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约遇到下列情形之一时,要约发生效力(D)

A、要约被撤回 B、要约被拒绝 C、要约被依法撤回 D、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非实质性的变更

2、甲乙两公司签订了买卖10辆汽车的合同,就在乙将汽车交付甲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出该批汽车是走私品而予以查封。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该买卖汽车合同属于(B)。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C、可撤销合同

D、效力待定合同

3、合同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指的是(C)抗辩权。

A、同时履行

B、后履行

C、先履行

D、不安

4、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时(D)A、应返还定金 B、定金应收归国有 C、定金不返还 D、应双倍返还定金 5.公司对外承担债务责任的财产基础是(D)

A.注册资本B.法定公益金

C.法定公积金D.公司的资产

6.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的出资形式为(B)

A.专利技术B.劳务 C.非专利技术D.货币

7.股份有限公司以溢价发行股票所得的溢价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列为(B)

A.利润B.资本公积金

C.盈余公积金D.法定公益金

8.国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应由(B)

A.股东会选举产生

B.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C.监事会指定

D.工会指定

9.公司清算过程中,公司对外的代表机关是(A)

A.清算组B.债权人大会

C.董事长D.股东会或股东大会 10.我国公司的设立原则为(D)

A.特许主义

B.核准主义

C.准则主义

D.准则主义与核准主义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

1、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ABCD)。

A 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B 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C 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

D 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2、产品或者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ABC)。

A 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B 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C 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限或失效日期。

3、就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ABCD)。

A 直接向产品的生产者查询

B 向产品监督部门申诉

C 向质量监督部门申诉

D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4、下列哪些单位不得向社会推荐产品(ABCD)。

A 质量监督部门 B 质量检验机构

C 国家机关 D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5、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

A 包疵、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

B 向从事《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C 阻挠、干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造成后果的

6、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产品质量法》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ABC)。

A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

B 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

C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7、销售者不得(ABCD)。

A 伪造产地 B 冒用他人厂名、厂址

C 伪造认证标志 D 冒用认证标志

8、生产者承担缺陷产品的民事责任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ACD)。

A 产品存在缺陷

C 损害事实与产品缺陷有直接因果关系 D 存在损害事实

9、销售者承担的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的条件是(AB)。

A 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和供货者

B 由于销售者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

10、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ABCD)。

A 协商解决 B 经调解解决

C 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 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1.关于公司发起人的资格,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D)

A.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视情况而定可为公司的发起人

B.国家机关法人视情况而定可为公司的发起人

C.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D.股份公司发起人不得少于5人

E.发起人不是股东

1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包括(ABD)

A.出席股东会

B.依法转让出资

C.抽回出资

D.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E.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13.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应载明的事项有(ABD)

A.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B.认股人的权利义务

C.公司设立方式

D.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E.公司法定代表人

14.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可能承担的设立责任有(AD)

A.资本填补责任

B.对设立行为所产生费用负连带责任

C.对设立行为所生债务负连带责任

D.损害赔偿责任

E.对认股人所缴纳股款的利息负连带责任

15.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的效力范围包括(ABDE)

A.公司B.公司股东

C.公司职工D、公司经理

E.公司董事、监事

16.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法律体制(ABCD)。

A.国家以法律形式从根本上确定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地位

B.检验检疫机构作为四个法律的行政执法机构,确立了它在法律上的执法主体地位

C.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法规,形成相对完整的法律体系,奠定了依法施检的执法基础

D.中国检验检疫的法律,具备完整的监管程序,保证了法律的有效实施 17.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作用(ABD)。A.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B.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 C.国家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需要 D.对外经济贸易顺利进行的保障

18.1873年由于印度、泰国、马来半岛等地霍乱的流行并向海外广泛传播,在(BC)海关设立卫生检验检疫机构,这是中国出入境卫生检疫的雏形。

A.天津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19.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批准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ABC)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A.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B.国家动植物检验局 C.国家卫生检疫局 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是(ABCD)等法律的行政执法机构。A.《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1、以下所列属于出境货物报检范围的有(ABCD)。

A、《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的商品

B、出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C、对外贸易合同约定须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证书进行结算的出境货物

D、有关国际条约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出境货物

三、名词解释

1、会展的含义:一般狭义:会议和展览(会展等同展会)

一般广义:在一定地域和空间范围内,由多个团体或个人聚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业务会议、协会、社会团体会议、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展览,甚至包括体育竞技活动和各种博览会。

2、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指依法《公司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以股份形式构成对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3、公司成立的含义: 指公司经过设立程序,具备法律规定条件,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状态或事实取得法人资格的一种状态或事实。

4、报检的概念

是指有关当事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外贸易合同的约定或证明履约的需要,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检疫、鉴定,以获准出入境或取得销售使用的合法凭证及某种公证证明所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和手续。

四、简答题:

1、知识产权的含义与特点: ① 含义: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志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② 本质特征:无形产品

③ 其他特征: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

2、著作权的含义与特点: ① 含义: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其创作的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② 特点:自动产生与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的权利

2、哪些内容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说出理由。① 思想;

② 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③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正式译文 ; ④ 时事新闻;(草案: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信息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⑤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

理由:著作权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保护思想本身,因为在保障著作财产权此类专属私人之财产权利益的同时,尚须兼顾人类文明之累积与知识及资讯之传播,从而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均不属著作权所要保障的对象。

3、要约的主要构成要件:

(1)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

(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缔结合同的受约人发出;(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4、《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标准,符合以产品、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5、《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一)、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6、简答什么是不合格产品?

答:不合格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要求:或者不符合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以其它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产品。

7、简答什么是质量标志和常见的质量标志?

答:质量标志是指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颁发给生产者,用以表明该企业生产的该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应水平的证明标志。常见的质量标志有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免检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采用国际标准标志等。

8、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原则、公平原则(1)、平等原则是指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并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共同受法律的约束。(2)、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本着公正的观念从事活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民事活动中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自愿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概念:是指合同当事人取得权利义务或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基于其意志的自由,不受国家权力和其它当事人的非法干预。

9、股权的转让

股东间可相互转让股权;

对股东以外的人转让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接 到书面转让通知30日内未答复的,视为同意。其他股东半数以 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 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

五、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ד)

1、《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所有经过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

2、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不适用《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

3、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中对产品质量责任有不同规定的,按他们之间订产的合同执行。(√)

4、售出的产品不具备应具备的使用性能,销售者就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5、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

6、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7、产品投入流通时,依据生产者当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产品缺陷存在的,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不能调整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的活动。(√)

9、《产品质量法》所指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的工业产品。(×)

10、查处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直接适用《产品质量法》。(×)

11、县级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涉嫌销售不合格的种子,可以直接予以扣押或者封存。(×)

12、生产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13、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

14、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60日内向实施抽查的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查。(×)

1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非本地区企业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进入本地区。(√)

六、论述题

我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会展主体多元化 由于缺少对会展业的准入、会展主办者资质的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及其对口管理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等都可以举办展览会,各种机构一拥而上,办展质量不高,专业性不强,品牌难以树立,影响我国会展业的行业声誉。(2)会展审批权限分散 会展审批机构数量多,审批权分散,审批机构的利益冲突导致我国会展市场的混乱。

目前国内会展业既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又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和协调。突出问题有多头审批、重复办展、同名办展的混乱屡屡出现。另外,国有展览公司和民营、外资企业的不对等关系等。

(3)质量评估制度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

(4)运行缺乏规范化

主要表现:展览规模小,国外参展商少,效果差,档次低;展会的地点选择、展馆的使用频率约束机制缺位;展览场地、运输、各种公共服务的费用标准、境内外招商程序及费用标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验收事项的规范化程度都很低。

(5)市场竞争呈现无序状态

主要原因:我国没有专业的、唯一的审批部门。

为改变无序竞争的现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所有的处境展一律由中国贸促会审批管理,再由中国贸促会会同外经贸部制定出国展览的管理办法。但是国内展会情况没有改善。

贸促会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各地仅以医疗仪器设备为主题的国际展览就有14个。

(6)知识产权保护日益突出

种种乱象亟待法律法规的完善。

七、案例分析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每年6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年会。自2001年起,陷入亏损境地。2002年5月,部分公司股东要求查阅财务账册遭拒绝。2002年股东大会召开,股东们发觉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仍不向他们公开,理由是公司的商业秘密股东们无需知道。经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才提供了一套财会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年会闭会后,不少股东了解到公司提供给他们的财会报表与送交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不一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送交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是为应付检查的,股东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账册。

试根据《公司法》知识,指出甲公司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说明理由。答:此案中甲公司存在的问题有三:

(1)不当阻止公司股东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查阅权。

《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终了时制作财务报告,最迟应在次年的4月30日前制作完成并提交有关主体。

(2)未在公司股东年会召开20日前,将财务会计报表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

《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20日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

(3)公司在法定的财务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

本案中,供股东查阅的财务会计报表不仅不完整,缺少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而且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又另立会计账册。

下载会展法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展法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会展礼仪与法规的体会

    学习会展礼仪与法规的体会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

    会展[本站推荐]

    中广网杭州4月11日消息(记者 章恒) 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将于06年4月22日开幕,06年10月22日闭幕。这是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杰拉德在今天举行的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第......

    会展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1章 会展法律概述

    会展政策与法规 第1章 会展业法律制度概述 1.1 会展概述 “朝阳产业” 1.1.1 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1)国际会展发展的历程 (1)萌芽期——集市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末期至19世纪中叶)......

    毕业会展

    展览主题介绍(常熟理工学院艺术学院2012届毕业展) 缘.梦 是否你依旧能够依稀地记起你第一天来大学时候的情景,是否你在曾经梦想过你如今走过的四年生活;是否你仍然怀着你原来......

    会展论文

    会展管理 会︱ 展︱ 管如 理何 论成 文功 策 划 一 场 会 展 旅游学院 王秀娟 1023111030 会展管理 2l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可以带动住宿,餐饮,通讯,旅游,购物......

    会展知识范文合集

    1. 组展商树立了国际化的服务观念 组展商使用成熟的会展服务运作模式,按照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服务运作,帮助参展商、采购商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实现服务流程的规范......

    会展评估

    会展评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到现在,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足以让世界仰慕中国。无庸质疑,会展产......

    会展英语翻译(合集)

    Chapter1 Dialogue 1 inviting a regular customer M: Good morning, this is ABC Company, Martin speaking. May I help you? M:早上好,ABC公司的马丁在接电话,我能为您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