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展评估
会展评估——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到现在,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足以让世界仰慕中国。无庸质疑,会展产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并把发展会展业列为城市规划当中。然而,透过现在我国会展经济的繁华景象,相关的问题也就章显出来,在政府主导会展经济的体制下,会展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政府包办展会也不利于会展人才的培养。政府这种既是运动员,同时又是教练员、裁判员的形式让一些民营会展企业无所适从,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扶持而难以发展壮大。而且,由于没有相关规范的政策和制度出台或出台的制度不完善,在会展业丰厚利润的驱使下,各种展会纷纷登场,由于办展资质、办展实力良莠不齐,导致会展市场一时间鱼龙混杂,一些投机者打着会展的旗号,进行灰色运作,以“打快拳”的方式,欺骗展商,获取暴利,严重扰乱了会展秩序,破坏了城市的展览信誉度。因此,会展业要发展,规范会展市场是当务之急。
目前,会展业内专业人士已经达成共识:我国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必由之路。而会展品牌得以树立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各种评估和认证。到目前为止,我国展会评估工作还是会展行业内的一块处女地。此前,虽有些会展机构对展会进行量化分析,可要么是展会主办者为自己的展会做总结;要么是用于对展会划分等级,侧重于展会的规模影响;要么只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展会。真正有着客观的身份,对展会的整体进行评价,并把展会和整个产业大环境联系起来的会展评估机构和形式还很缺乏。在当前,会展评估的优势还体现的不够明显,随着会展业的逐步发展和成熟,展会评估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会展评估的发展现状
什么是会展评估?会展评估是对会展活动的展览环境、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客观、真实、深入地考核和评价,并作出权威的反馈。它是会展整体运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主办单位、参展商和会展主管部门三方负责的执行性活动。当前,会展评估在世界会展经济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成熟,在这些国家通常是全国性统一的行业机构从事展会的评估、认证工作,对各类数据进行审核认证定期公布认证结果为会展业内和其他相关机构提供比较分析。德国被公认为世界展览王国,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全世界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中,有120多个是德国举办的。目前,德国共拥有室内展出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占世界展览总面积的20%,全球5大展览中心中有4家在德国(杜赛尔多夫展览中、心汉诺威展览中心、科隆展览中心、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德国会展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组织模式、产业结构的成功。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德国会展的评估体制。
德国的会展评估是由专门的第三方机构来承担的,即FKM(Gesellschaft zur Freiwilligen Kontrolle vonMesse-und Ausstellungszahlen)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制定统一的展览会相关指标统计审核标准,促进会展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FKM隶属于德国展览与博览会协会(AUMA)。其成员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按照规则和标准申报展览会统计数据,接受FKM组织的专门数据审计,保证在任何场合和情况下所使用和发布的展览会统计数据均与FKM公布的统计数据相一致,一般德国展会推广方面都会有标记该展会是否经过FKM审核。
目前国内的会展评估状况十分混乱,会展的数据申报工作存在非常大的漏洞,很多数据被虚报瞒报,无从监督。而会展评估要保证公正权威关键是所取得的数据的可靠程度。许多会展主办单位只是把自家展会的相关数据整理后对外界公布,而对展会项目进行评估的人员多为展会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这就使展会的评估难免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对展会评估的数据乃至结论上会有一定的主观倾向,丧失了应有的客观性、公正性。俗话说: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这种自产自销的评估模式对会展将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各家单位评估的角度、依据和方式方法并不统一,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具备可比性,这也必然会失去评估的意义。
二、会展评估对于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一)、会展评估对展会主办单位(包括政府部门)而言,可以根据相关的展会评估结果来客观理性地分析、评价当前的展会市场环境和走向,为今后展会项目的市场开发、运营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展会主办单位可根据每次评估的结论和建议,及时调整会展发展方向、运做管理方式等,扬长避短,来完善自己的展会品牌。
(二)、对会展行业主管部门而言,可以根据相关展会评估的标准、结论来制订会展行业发展的行业规章和制度,并可对一些评估良好的展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做强、做大以形成品牌优势,反之,对一些评估差,缺乏市场前景甚至重复举办的展会,予以严格控制以达到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和行业竞争的目的。
(三)、对于参展商而言,可以通过评估结果掌握展会的真实情况,从而对是否参展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现在,由于办展的“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展会泛滥,重复办展,多头办展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企业,每年都会接到很多展会的邀请函,选择参加哪一个展览,怎样识别是李逵还是李鬼,成了企业和商家头痛的问题,如果有了规范的、客观的评估报告,企业就可以为自己是否参展找到客观的依据,避免出现很多负面的问题。
三、建立会展评估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套标准、一个机构、一次定位。目前,全国各省会城市或会展相对发达的城市都相继成立了会展管理机构和会展协会,管理该市的会展行业,但是,各地的会展协会名字各不相同,管理机构有叫“会展管理办公室”的;有叫“会展业发展办公室”的;有叫“会展活动办公室”的;有叫“会展业领导小组”的;还有叫“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和“节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等等。行业协会的名称也不统一,例如“会展协会”、“会展业协会”、“会展行业协会”、“展览业协会”、“会议展览业协会”等,名称不统一,在管理上也是“各自为政”的状态。迄今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会展协会或会展管理机构,全国性的会展组织一个是“中国展览馆协会”,另一个是“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但前者的业务范围主要侧重与展览场馆和展位搭建领域,该协会成立已经20余年,算是资格比较老的会展行会组织,而由于我国会展协会的缺位,中国展览馆协会的作用和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会展业的其他链条中,加之其会员的日趋多元化,它已经承担了会展协会的部分业务,但是由于该协会本身设置及名称的局限,还不能完全担任展览业协会的角色。后者“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是国家商务部下属的会展行会组织,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而且注重的是会展学术研究,其管理作用和影响并不明显。两个行会组织有着不同的章程和行业准则,也就无法形成“拳头”的力量。而在德国,每年尽管有多达140余个国际展览会,但是在德国展览委员会(AUMA)等权威行业协会的统一协调下,各展会的目标非常明确,有条不紊。德国会展管理的规范化得到了世界的公认。所以,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或部门,才能制定规范权威的管理条例和办法,也就能增加会展机构的公信力。再者还需要打破一次评估,终身有效的做法,要采取“有效期”制度,两年或五年一个有效期,一次定位只在规定期限内有效,到期再重新评定,这也便于老牌会展企业自身的更新和新兴会展企业的成长。
四、建立会展评估体系迫在眉睫
现在我们提起会展,给人的直觉就是很混乱,起初会展业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轰轰烈烈的场面渐渐消退,人们逐渐开始用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会展业: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会展已经没有活力,社会需要的是全国性的、世界性的大会展,需要的是一种良性的运营机制和保障。我国有很多好企业和好的项目需要走出国门,而国外的企业也已经看好了中国庞大的展览市场。这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统一的评估体系的出台。有一组数据很值得我们反思:2004年,中国大陆赴德参展的企业达7014家,比2003年同比增长34%。近几年,中国赴德参展的企业数量保持在20%到30%的增长率,中国展商2004年数量比4年前增长了两倍多,2000年为2200多家,在各国中居第10位,而目前中国已经超过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传统参展大国,一跃成为第一大海外展商来源国。这种趋之若骛的现象反映出德国会展的品牌效应,因为许多企业决策者都评价说德国展览会是他们作出购买决定的最重要依据。而德国会展的品牌树立则得宜于专业权威的评估机构—FKM。德国人并没有把所有国际性展会都打上国际认证的烙印,因为有FKM认证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德国特色”。虽然它也是UFI的成员。由于我国没有这样的权威评估机构,所以我国的展会和会展企业要和国际接轨,打造品牌就要寻求加入UFI,只有这样才能被国际认可。
但是,UFI认证并非没有缺陷,也不完全适合我国的会展业发展。例如加入时缺少明确的审核机制,只需申请方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即可。我国的会展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会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完全依赖于西方体制框架下的模式并不合适。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评估体系,打造符合我国国情和会展经济发展现状的评估机构则是首选之举而且迫在眉睫。正如2006年2月18日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博士说,“展会评估标准和会展业的行业标准已成为业界的迫切需要。”
五、会展评估机构的模式
在前面强调的政府主导型会展的缺陷并非要政府部门完全淡出会展行业,实际上世界各国的会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主要是政府在会展领域的职能要转变,给会展企业以更大的自主权,使其放开手脚,同时又可以减少会展企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政府只需政策和资金以及协调相关部门上予以支持。
我国的会展业虽然起步晚,淡毕竟在逐渐发展和成熟,所以展会评估机构的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级阶段。也就是现阶段,可以采取由政府组建会展评估机构,因为会展评估,最重要的就是其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虽然完全独立的第三方作为会展评估机构是最佳选择,但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晚、体制不完善等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建立完全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还不成熟,所以政府要不当运动员,只当教练员和裁判员,毕竟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被普遍认可的,再结合我国会展产业当前散乱的粗放型现状,由政府组织会展评估机构,有利于规范会展市场、树立展会的品牌形象,打造品牌展会。
(二)、过渡阶段。也就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会展业进一步发展,行业自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可以逐步淡化政府角色,使政府指导行业协会并与行业协会共同管理会展评估工作,逐渐强化和扶持行业协会的权威性。
(三)、最终阶段。也就是成熟阶段,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行业发展已经相当规范,会展企业的自律性显著提高。在这一阶段政府可以淡出会展评估领域,只是对会展业进行宏观调控,会展行业协会成立专门机构,独立行使评估权力,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证性和权威性。
说明一点:关于会展评估的标准,国外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因为国外的会展评估标准一般都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而对会展业的影响在我国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国的会展评估影响面更为广泛和深入,一定时期内中国的会展评估要做到非常公证和客观是很难的。另外,我国会展业人才匮乏、尤其使专业评估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制约我国会展评估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下 中国展会也要搭界营销
国际金融危机下,国内会展业日子也不好过,原来各个城市风风火火的会展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大的展会缩水,实力不济的展会被取消,许多组展公司都是咬着牙关等到会展业的春天的到来。
变则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许多原来看起来利益不相关联的企业都联合起来,抱团过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搭界”现象,各种产业链联合体、异业联盟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同样,展会也要熟运用“搭界营销”。会展营销专家李恒认为,所谓展会的搭界营销,是指不同行业但观众资源重叠的展会,可以采取同期同地举办,或者联合举办的策略。比如说,从今年深圳会展中心的展会排期看,五月及八月以消费类展会的搭界营销是可圈可点的。
如5月1至5日间同期举办的展会有2009中国(深圳)春季房地产交易会暨2009中国(深圳)城市土地展、粤(深)港外贸内销商品展销会暨09深圳购物节、第三届深圳性文化节---生殖健康及成人用品展览会;而8月7至11日将同期举办的展会有:深圳国际结婚展暨2009深圳婚庆文化节、2009(秋)深圳国际家纺布艺展览会、2009深圳(国际)文具现代办公博览会、首届深圳动漫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展会的搭界营销,实现连体策略,实在是好处多多。
一、可以充分解决观众资源的问题。展会作为立体化的推广平台,一端连着参展商,一端连着参观商,而参观商数量多、质量高是衡量一个展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消费类展,人气更显重要。可以看出,五月份的展会唱主角的应是具备相当影响力的房产展,但是内销产品展及性文化展凑上去也不错,因为他们的观众是集中的、一致的。而八月份的展会安排也更巧妙,来的都是年纪相当,爱好趋同,而且消费力高的一群人,看完结婚展后可以看看布艺合不合适家居,过完动漫瘾,也可以去逛逛“文具市场”,这样是一举多得了。
二、可以极大地降低运营成本。展会的宣传成本是组展商最为头疼的事,不宣传,没有人来,宣传,成本高。从宣传角度上讲,如果能够达成联合宣传的意向,则一家宣传可以解决几家的问题,打个比方,婚庆展的门票上就可以标注下家纺展,而动漫节也不妨和文具展联手推广。另一方面,由于安全等因素,目前的展会基本上都需要装安防系统,如果一家单独装,成本委实太高,完全可以几家联合起来,这样成本会大大下降。
三、可以促进行业企业的纵深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目前就深圳而言,真正意义的组展公司也不过几十家,但就是这几十家也基本是老死不相往来。目前,真正有意识“搭界营销”的展会企业不多,更多表现的是无意识的“被搭界”,如“以小傍大”或者制造噱头等。其实,经济危机下展会企业更应抱团过冬,深度合作。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时间短,内外竞争相当激烈,发展环境也不成熟,搭界除能实实在在地解决成本上的问题外,更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提升整个行业的素质,在这方面深圳的车展做得相当出色。从三展合一,铸成国内第三车展,到今年与香港工展会联合办展,无不显现出“搭界营销”的魅力,确实可以给众多展会以借鉴。
第二篇:会展效果评估
会展效果评估(展后)会展效果评估是对展览环境、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地考核评价,是个有程序和步骤的动态过程,包括:1.确立会展效果评估的目标:主要是展会投入和展会效果(益)的比较,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2.选择规范的评估标准,包括:展会整体成效、宣传效果、接待成果和成交结果,要量化评估标准,排出主次。3.制订评估方案:确定具体的评估内容和安排,评估的对象和抽样分布,问卷的设计、经费预算等。4.实施评估方案:通过各类资料收集,安排记录,召集会议座谈,问卷调查等收集数据,整体分析数据。
5.总结评估:对整个展会各项活动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总体评价报告。
2、会展: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的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或交易活动。从字面上看,会展可拆分为会议和展览,再进一步拆分,会即聚会,议即商议,展即展示,览即观看,集聚、展示和交流是会展的共同特征。
3、会展的内容:节、会、展、演、赛。
4、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会展业实力最强。
5、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国际航空展,是亚洲第二大航展;广交会是我国第一大展,也是我国历史最长、在贸易上最具影响的一个展览会,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展出届数超过100的大型贸易展览会;上海的工博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工业展览会。
6、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7、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网络化。
8、国际性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局(BIE)、国际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其他国际会展业管理机构,主要包括:亚洲太平洋地区展览会及会议联合会(APECC)、欧洲展览馆管理协会(EMECA)、贸易展览参展商协会(TSEA)、国际展览运输商协会(IELA)。
9、国内会展组织管理机构:国家会展管理机构、会展行业协会。
10、国内外部分知名会展企业:励展博览集团、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11、会展调查的方法:间接资料调查法【内部资料的收集(业务资料、统计资料、财务资料、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外部资料的收集、互联网资料的收集(一般网页查询、数据库查询)、简介资料的调查方法】、询问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访问法)、观察调查法、实验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
16、P80页实训项目一:调查问卷设计。
12、P83页,先导案例。
13、会展策划的核心内容:对会展活动的时间、人员、场馆、宣传、费用等方面做出合适的安排。人员安排包括:与会人员安排和展会工作人员安排。
14、会议接待方案:安排与会者的迎送和吃、住、行、游、乐等接待活动及具体事务的文案。其基本内容为:接待对象和接待缘由、接待规格、接待内容、接待日程、接待责任、接待经费。
15、根据展位的装修和硬件设施的配置程度,展位分为标准展位、特装展位和光地。标准展位通常是指:3m﹡3m的展位,包括铝合金支架和三面围板、满铺地毯、两只射灯、两把折椅、一张问询桌、一个纸篓、一个200V/500W电源插座,楣板上书中英文公司名称。
16、根据展位与人流集中区域的远近,展位可分为:角落展位、大厅入口处展位、餐厅区域展位、“书店”位置等。角落展位在展厅过道的两端,人们可以从2个方向看到展台。
17、展位分配方法:先到先分法、打分法、抽签法、预订法、竞标法。
18、根据展位的开口数,展位可分为:单面开口展位、两面开口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双面开口展位又叫做转角展位,这样的展位一般位于每行展位的顶端,两个相邻的方向都面对通道;三面开口展位也叫做半岛形展位;四面全开口展位也叫岛形展位,是指四面没有围板的展位。三面开口展位和四面全开口展位一般处在展厅的中心位置。
19、根据展位的形状,还可以将展位分为三角形展位、条状展位和块状展位。20会展开幕式工作流程的基本内容:开幕式的名称、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参会人员;主持人、致辞人和剪彩人的身份和姓名,开幕式的形式,邀请方式,现场布置和物品准备,接待,开幕式程序,接待任务分工,经费安排。
21、论坛策划与组织的程序:进行市场调查、明确论坛主题(与展会主题相呼应)、策划具体议题、构建论坛框架、邀请演讲嘉宾、积极寻求赞助、开展宣传招徕、现场协调管理、完成会后工作。
22、P129页,实训项目一:展会策划。
23、会展营销的特点:营销主体的综合性、营销内容的整体性、营销手段的多样性、营销对象的参与性。
24、参展商:参加交易会、订货会等会展活动、提供商品并设备展位、邀请洽谈的商家。邀请参展商的三个工作重点:①提交科学可行的专业观众招揽计划;②承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尤其是为参展商和观众创造理想的洽谈平台;③强调本次展会的创新之处和良好的举办环境,以增强展会的综合吸引力。
25、会展服务的核心:对参展商的服务,现场观众的登录、引导、管理,展台、展位、展品的搭建、管理、运输和协调等。
26、展会现场服务的一般流程:报到/接待→布
展/预展→开幕仪式→展中服务→展后服务→闭幕/撤展→展贸/交流→追踪服务。
27、会展服务的分类:从会展的不同阶段来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的服务;从会展服务的对象上来看,有对参展商的服务、对专业观众的服务和对其他会展参加者的服务;从会展服务提供的方式上来看,展会服务包括承诺服务、标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和专业服务。
28、展会应急预案的分级: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Ⅲ级)、一般(Ⅳ级)4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加以表示。红色等级(Ⅰ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Ⅰ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随时会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橙色等级(Ⅱ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Ⅱ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黄色等级(Ⅲ级):预计将要发生较重(Ⅲ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来临,事态有扩大的趋势。蓝色等级(Ⅳ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Ⅳ级)以上影响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且事件已经发生,事态有可能会扩大。29:布展管理包括:展会布展期间的监管、展会布展期间的安全管理、展厅安全管理、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30、参展商展台服务内容:展会期间的展台接待、展品推销、贸易洽谈、情况记录、市场调研等,展会后的展品处理和撤展。
31、主办方的展台服务内容:1.做好大会的参观人数的统计、分类2.发放大会的展览会刊3.协调展会期间会议组织安排工作,做好研讨会与展览会有机结合4.做好最后的中间人形象,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服务。5.统计大会的成交额做好记录。6.积极听取参展代表对展会的意见和建议7.根据参会信息,再次邀请参展企业参加第二年的展会32.竞赛活动策划 1.竞争名称.时间.地点.主办.承办方.参赛队伍;2.竞赛意义,指导思想(目的)3.采用规则办法.程序 4.组委会成员.评委名单 5.队员资格审定办法 6.名次及奖励办法 7.筹备及后勤保障(住宿饮食交通等)8.报名时间形式要求 9.经费预算
第三篇:第一节会展评估报告
第一节
会展评估报告
一、会展评估工作简介
评估工作是会展工作的组成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展览环境以及对展览筹办工作及展览后台工作的评估。这一部分工作在展览会结束时完成,另一方面是对展台工作及展览前台工作的评估,这一部分比较复杂,先在展览会结束时针对展台工作进行评估,然后在展览的后续工作过程中,跟踪评估。
二、会展评估工作的内容
展会评估工作一般由参展公司独立完成,也可委托专业评估公司进行。展览是一项环节很多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因此,评估内容也很丰富。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展览工作评估,展览质量评估以及展览效果评估三大方面。
(一)展览工作评估
(二)展览质量评估
(三)展览效果评估
三、展会评估的程序
1、确立展会评估目标。
2、选择规范的评估标准。
3、制定评估方案。
4、实施评估方案。
四、撰写评估报告
根据不同阶段的效果测评,进行汇总分析,对整个展览活动过程的效果进行总体评价,写出评估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评估项目、评估目的、评估过程与方法、评估结果统计分析、评估结论与可行性建议及附录等。
展会评估报告是一定类型的载体,反映市场状况的有关信息并包括某些调研结论和建议的形式。展会评估报告是展会评估活动过程的直接结果。
第二节
展后总结报告
总结通常有两重含义,即总结工作和总结报告。总结工作不是独立的业务工作,而是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总结的功能是统计整理工作资料,研究分析已做工作,为未来工作提供数据、资料、经验和建议。总结对经营和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评估工作是总结工作的一部分,总结工作还包括工作总结、财务总结、写市场调研报告等工作。
一般地,展后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对会展策划进行总结。对会展策划方案进行分析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会展的举办时间、地点、展品范围、会展规模、办展机构组成、会展定位、会展价格、人员分工、会展品牌形象策划等.找出它们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2)对会展筹备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协调,各项筹备工作的安排和调整等。
(3)对会展招展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目标参展商数据库的建立和改进办法、展区和展位划分、展览题材的增减、招展价格的合理性、招展函的编印、招展分工、招展代理的工作、招展进度安排、招展宣传推广和招展策略等。
(4)对会展招商和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目标观众数据库的建立和改进办法、招商分工、招商宣传推广、招商进度安排、观众邀请函的编印、招商渠道的建立等。
(5)对会展服务进行总结。内容包括对会展的展前、展中和展后各服务环节的服务,以及对这些服务的质量,提供方式等。
(6)对会展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对会展布展、开展以及撤展等的现场管理。
(7)对会展的指定服务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对会展指定展位承建商、指定展品运输代理、指定旅游代理、指定清洁和保安公司等的工作进行总结。
(8)对会展的时间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包括对会展的招展、招商、宣传推广、会展服务、筹展撤展以及会展整体时间管理等进行总结。
(9)对会展的客户关系管理措施进行总结。
第四篇:会展宣传评估表
会展宣传评估表
一、整体安排
(1为“优秀”2为“好”3为“一般”4为“差”)
撰写宣传单、海报、新闻稿1234 会展前挂横幅、贴海报工作1234 会展中心协助工作1234 会展后的后勤工作总结1234
二、具体安排
(1为“优秀”2为“好”3为“一般”
宣传工作具体分工1 撰写海报稿及广播宣传语1 修改稿件工作1 收交稿件给老师定稿1 将稿件写入2—3张红纸海报1 将海报进行创新1 落实每项工作的完成1 撰写宣传单1 复印多份宣传单1 派发宣传单1 考察挂横幅的工作1 到后勤部拿横幅与红纸工作1 贴海报、挂横幅1 协助后勤部提供会中茶水工作1 协助会展布置工作(搬桌椅工作)1 协助秘书部会前接待工作(接待引领)1 在互动环节协助调动活动气氛1 会中协助维持印象设备的工作1 协助会中维持秩序的工作1 会后协助搬桌椅等清理会场1 会中的摄影工作1 会展后撰写广播新文稿1 会展后将新闻稿上传学校网站1 会展后宣传工作总结1 会展后收交的宣传单的所有资料1
4为“差”)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第五篇:会展标准化试点评估准则
附件1 会展标准化试点评估准则
第一条 为推动会展标准化试点工作,提高服务业标准化水平,保障会展标准化试点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展标准化试点评估工作由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行业协会负责。
第三条试点期满,试点单位可按照《会展标准化试点评估计分表》自查,自查合格的可向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评估申请。
第四条 试点单位三年内如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的,或受过通报批评、处分、媒体曝光的,将不予受理。
第五条 评估组由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一般为3-5人。
第六条 评估组依据评估计分表对试点单位进行现场考核评估,并根据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方案。
第七条现场考核评估程序:
(一)宣布评估组成员、评估程序及有关事宜;
(二)评估组听取试点单位工作汇报;
(三)查阅必备的文件、记录、标准文本等资料;
(四)考核服务现场;
(五)随机调查消费者满意程度;
(六)依据评估计分表进行测评;
(七)形成考核评估结论;
(八)评估组向试点单位沟通评估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评估组向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试点单位评估报告以及考核评估结论。一般现场考核评估得分达到80分以上的试点为合格。
第九条浙江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评估报告、考核评估结论和申请材料,确定并公布试点评估结果。对未通过评估的试点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对通过评估的试点单位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条 试点合格单位,一经发现与标准不符或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损害的行为时,当即撤销试点名誉,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