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私募公司成立及运营六步骤搞定
私募公司成立及运营六步骤搞定
(2016-10-04 15:33:01)六步骤搞定私募公司
在国内成立私募基金公司、牌照申请、产品发行、后续公司运营事项不知道的事有哪些„
步骤一
公司战略规划
01环境政策评估
自央行4月14日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后,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启动,各省级政府将联合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主要从在工商系统登记注册的企业入手,进行业务性质界定,以便分类处置;在整治期内,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等相关字样的企业。
在国内多省市已经暂停了金融类公司注册的情况下,目前尚未受到限制影响的省份有西藏、江西、浙江、福建和珠海。
自今年初开始,证监会及中基协先后下发了诸多规范性文件,治理行业乱象,规范私募公司运营。
从大的环境上讲,私募行业的监管是趋紧的,所以要求我们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
02确定行业类型
根据中基协最新改版通知,私募基金管理人可分为下列3种,基金管理人在规划时应明确基金管理人类型及下述的基金产品类型,便于后面事项的安排。
基金管理人可分为以下3类:
1、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2、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3、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基金产品可分为以下9类:
1、权益类基金
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资产比例高于80%(含)的私募证券基金。
2、固收类基金
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投资于银行存款、标准化债券、债券型基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以及有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的资产比例高于80%(含)的私募证券基金。
3、混合类基金
是指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但无明确的主要投资方向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4、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类基金
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主要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先进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并购基金
是指主要对处于重建期企业的存量股权展开收购的私募股权基金。
6、房地产基金
是指从事一级房地产项目开发的私募基金,包括采用夹层方式进行投资的房地产基金。
7、基础设施基金
是指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私募基金,包括采用夹层方式进行投资的基础设施基金。
8、上市公司定增基金
是指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9、红酒艺术品等商品基金
是指以艺术品、红酒等商品为投资对象的私募投资基金。03成立规划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公司章程,包括(股东、出资比例,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实际经营地,注册地,投委会,高管,内部组织架构,产品模式,发展规划等。04注册地选择
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公司注册地址,主要考虑:环境的稳定性,提供注册地址,税收优惠,高管退税和奖励,管理规模奖励,注册费用,办公室提供和其他配套服务措施。步骤二
公司注册流程
1、确定公司名称
按照协会规定,目前申请私募基金牌照的主体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必须有“私募”、“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字样,一般公司名称为“X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X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XXXX投资有限公司”、“XXXX股权投资有限公司”、“XXXX股权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XXXX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名称的确定和全国各地的工商局具体规定有关系,各地最终审核名称结果有所不同。
2、确定公司类型
目前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合伙企业。
3、确定注册资本
一般在1000万比较合适,现在是认缴资本制度,股东可以约定在某一时间之前实缴完资本即可,协会要求实缴资本比例在25%及以上,或者实缴资本能保证公司运营超过6个月时间。
4、确定公司经营范围
按照协会的规定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经营范围只能是: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股权基金投资管理(申请私募证券基金类型牌照的管理人经营范围里建议不要写“投资咨询”字样)。
5、核名
先拟3—5个名字,去工商局现场核名。
6、履行金融审批程序(1)申请表原件。
(2)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我方提供)(3)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风控制度复印件。(我方提供)(4)公司章程复印件。(我方提供模板)(5)实际控制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6)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身份证明、相关从业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7)企业注册地址证明和实际办公地址的租赁合同复印件。(注册地址我方提供,实际办公地址用实际经营地的即可)
(8)风险提示书。(我方提供模板)(9)合法合规承诺函。(我方提供模板)(10)高管人员简历。(我方提供模板)
7、工商注册
(1)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2)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3)股东、法人、监事、高管人员、财务人员、联系人身份证扫描件。(4)公司章程。
(5)指定代理人授权书。
8、刻章
步骤三
公司开业
1、银行开户
考虑银行账户的便捷性及今后托管的条件是否适合。
2、税务报到及核定税种
现在一般投资公司增值税税率为6%(全部营业额/(1+6%)*6%=增值税额),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话征收率为3%。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20%。
办理法人一证通U盾,开通税务和银行的三方协议,保证以后进行网上报税。
3、社保开户
办理员工的社保公积金网上入工操作。
4、购买税控系统及发票(视需求,可不买)
5、确定实际办公地址
在实际经营城市确定办公地址,因为现在申请私募牌照需要实际办公地址,律师和协会都会现场尽职调查。根据中基协最新改版通知,系统中需要上传机构所在写字楼图片及机构前台图片。
6、股东注入资本金
按公司运营约6个月时间需要的成本。
7、会计师事务所出验资报告
8、高管和律师沟通进行制度设计
步骤四
申请私募基金牌照
1、高管资格
从事证券类的私募基金必须至少有2名高管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其中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风控负责人一定要基金从业资格。
高管必须是“从业人员管理系统”中进行了从业资格注册或个人信息登记的自然人。
2、经营范围 按上述注册的要求即可。
3、注册资本
实缴资本能保证公司运营超过6个月时间,最好超过注册资本的25%及100万。
4、办公条件
需要有实际的办公地址,大小不限,能满足公司所有员工正常办公,以及适当的办公设备。根据中基协最新改版通知,系统中需要上传机构所在写字楼图片及机构前台图片。
5、高管人员
最好有5-10的员工,组织架构有:总经理,投资部,风控部,行政部,市场部,人事部等,各1-2名员工,其中总经理,风控负责人,投资经理最好是全职,其他人员可以兼职。
6、制度性文件
按照协会和公司自身情况,编写制度性文件,一般有9-23个制度性文件。以下文件必备: ◎ 投资决策制度
◎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 合规管理制度 ◎ 内部控制制度 ◎ 利益冲突防范制度 ◎ 信息披露制度 ◎ 档案管理制度 ◎ 激励约束制度 ◎ 内部问责等。
7、牌照类型
目前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证券类FOF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类FOF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类FOF基金、其他私募投资基金、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类FOF,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按照协会最新的反馈信息“申请业务类型建议专业化经营”建议管理人在公司团队和部门不太充分的条件下暂时只申请一种基金牌照类型,等团队扩充后再增加类型,这样通过协会审核的几率比较大。
8、法律意见书
需要请专业的律所进场尽职调查,根据协会要求完成《法律意见书》,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系统中申请牌照时要递交。
9、网上申请
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账号,完成网上资料输入并和法律意见书内容保持一致,并上传《法律意见书》。
10、等待协会反馈并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
步骤五
产品发行
1、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后六个月内必须成功备案一个基金产品,否则会被吊销牌照,就得像上述“三”中的说明程序重新申请牌照。
2、产品模式设计,可以选择公司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如果有有限合伙类型,还要注册一个有限合伙企业。
3、产品类型:目前证券类普遍采取契约性基金方式,确定PB商,托管商,托管行,产品要素表,基金合同,托管协议,外包协议等;股权类普遍采用有限合伙模式。
4、产品募集:员工自主募集或者寻找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机构募集,一般有银行,券商,期货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FOF/MOM等。
5、产品托管和外包:证券类基金必须托管,股权类可以不托管,但需要全体投资人签字知悉。
6、产品备案:产品成立之后要在基金业协会系统中做基金产品的备案登记。
步骤六
后续经营
1、公司财务
每月的记账和报税,年度财务汇算清缴,企业年度网上公示。
2、信息披露
每年4月30日之前在私募管理人系统中上传上一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基金产品的月度,季度和年度信息披露。
3、更新要求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月度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月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月度更新,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信息,包括基金规模、单位净值、投资者数量等。(2)年度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年度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年度更新,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东或合伙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于每年度四月底之前,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填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 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1)季度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季度更新,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非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包括认缴规模、实缴规模、投资者数量、主要投资方向等。
(2)年度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每年度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年度更新,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东或合伙人、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于每年度四月底之前,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填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创业投资基金还应当报送投资中小微企业情况及社会经济贡献情况等报告。
4、公司宣传
品牌建设,媒体合作宣传,加入相关协会,路演,员工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交易策略团队的完善等。
5、合作伙伴
券商,银行,期货公司,FOF/MOM,第三方理财机构,专业机构投资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6、起步资金
因为是第一个产品,所以全部从外部募集还是有难度的,三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通过结构化产品的形式,自己出资一部分资金作为劣后资金,放杠杆以达到规模的目的。
方案二:选择一家以后有募集意愿和能力的券商或期货公司,先以自有资金在他们那边做展示,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如果业绩不错,他们会帮你募集第一个产品。
方案三:选择一些能给予前期私募基金种子基金孵化机构,对你的团队和操作通过尽职调查你后,直接给你们资金,或者通过共同投资成立第一个产品的方式操作。
第二篇:私募基金成立流程
私募基金成立流程
1.募集前找托管人,银行或者证券,需要看有没有托管资质,然后签署相关协议,让托管人给你开户。
2.募集期跟投资者签订基金合同
3.基金成立资金到账,不一定钱真的到账,至少有两个人就行
4.基金备案去基金业协会备案,会给你个代码,这个周期最长
5.基金投资账户开立,管理人提供资料,托管人完成
这是大的流程,细的话还有一些东西,但是总体而言比公司或者有限合伙简单一些,现阶段就是备案时间长,全下来1-2个月吧。
需要注意的就是找托管人的时候,一定要有资质,然后基金业协会有关系,能使备案的时间短一些,基金产品创设、份额登记、财产清算、绩效分析、会计报告等事项是不是提供完善的服务。
优势:
1、不必再通过通道发行,简化了发行流程;节省了通道费用(现在的通道费用大约为 0.4%
左右,之前的通道费用不仅更高而且还会设保底金额)。
2、避免了很多投资限制,比如通道机构会在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中设置投资限制条款,限制个股比例、多空单、仓位等;私募机构不能自己下单,只能通过授权给通道机构统一下单等。
3、仅需通过基金合同约定各种法律关系,避开了成立企业(有限合伙制或公司制)所需的工商登记及变更等手续。
4、投资者人数优势:单只契约型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投资门槛 100 万元(《证券投资基金法》);而通过通道发行的私募基金只有 50 个小额(100 万-300 万元);有限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则不能超过五十人(《合伙企业法》、《公司法》)。
5、税收优势:契约型基金本身为一笔集合财产,不被视为纳税主体,并且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企业也不被视为纳税主体,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公司制企业本身为纳税主体(25%企业所得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
第三篇:私募基金公司运营风险控制制度
XXX公司运营风险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运营风险的管理,提升运营风险的管控能力,根据《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运营风险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所固有的风险,公司将运营风险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公司各业务部门及其各项业务活动、各支持部门及其各项业务支持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运营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有关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理要求,按照外部法律法规和公司合规管理的有关制度与规定执行。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运营风险管理,是指公司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相关部门及员工共同参与的,对公司经营中的运营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报告和处置的全过程。
第五条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根据监管要求和公司业务战略,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通过有效的内部制衡,逐步建立与公司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运营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报告运营风险,从而保证业务正常、持续、稳健地开展。
第六条 公司建立与业务活动及经营管理环境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相适应的、有效的运营风险管理体系。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控;
(二)完善的运营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三)有效的运营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或采取相应手段,支持运营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五)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外部审计。
第二章 组织体系与职责
第七条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公司运营风险管理负有最终责任,负责审核批准公司运营风险偏好、政策等重大事项,持续关注运营风险状况并对运营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 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及时掌握和协调、指导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运营风险管理工作。第九条 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全面负责公司经营层面的运营风险管理,负责制订、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运营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运营风险总体情况的报告;全面掌握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特别是各项重大的 运营风险事件或项目;为运营风险管理协调并配备适当资源。
第十条 公司 首席风险官须充分了解运营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并及时向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报告;对公司运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质询和调查,并提出整改意见。第十一条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负责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职责包括:
(一)牵头组织制订、修订和完善公司的各项业务制度、流程,以有效防范运营风险。
(二)协助相关业务及支持部门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相应业务条线或相关部门的运营风险。
(三)建立公司运营风险事件的处理与问责机制,以及运营风险损失的追究机制。
(四)定期/不定期对各业务及支持部门涉及运营风险管理工作和事项进行合规检查、分析、评估并出具相应意见和改进要求。
(五)监控公司层面各业务条线的关键风险指标,根据监管要求变化和业务发展状况予以定期/不定期更新完善。
(六)定期分析、评估相关业务条线运营风险的管理情况,收集和报告公司运营风险事件和损失数据。
第十二条 公司各业务部门作为运营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承担本部门运营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负责人对相应业务条线运营风险的管理情况负直接责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确保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等得到遵守和贯彻执行。
(二)建立本条线识别、评估、计量、控制、监测和报告运营风险的方法与程序,组织制订本条线的业务制度、流程、风险点及风控措施,报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审核同意后实施,并定期修订完善。
(三)定期检查、分析和评估本部门运营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及时对薄弱环节采取必要的纠正补救措施并通报相关内控和支持部门;对内控和支持部门所提示的运营风险,及时组织落实整改与防范措施。
(四)对部门主办的新业务、新产品的运营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对应的控制措施。
(五)收集和分析本部门运营风险事件和损失数据,定期向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通报,并且应当及时报告重大运营风险事件和损失数据。
(六)制订本部门运营风险的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定期测试和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有效性。
(七)公司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公司各相关业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做好财务管理、资金和流动性管理、交易管理和清算交收、信息技术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以及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运营风险管理工作,并应在涉及其职责分工及专业特长的范围内为其他部门管理运营风险提供资源和支持,以促进公司整体的运营风险管理。第十四条 公司将运营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审计稽核部负责对运营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审计发现问题的,应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 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三章 运营风险识别、控制和评估
第十五条
公司建立健全运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体系,全面涵盖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第十六条 公司所面临的运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人员因素、内部流程、信息技术系统缺陷以及外部事件等四大类别:
(一)人员因素,是指公司员工发生内部欺诈、失职违规、没有授权的行为。员工知识技能匮乏、核心员工流失以及违反用工法律法规等。
(二)内部流程,是指公司制度业务流程缺失、设计不完善,或者没有被严格执行等因素。
(三)信息技术系统缺陷,是指信息技术系统设计和系统维护不完善导致不能正常提供全部、部分服务或业务中断,具体表现为数据或信息质量低下、违反系统安全规定、系统设计或开发的战略风险,以及系统运行稳定性、兼容性、适宜性等问题。
(四)外部事件,是指由于监管规定发生变化、外部人员故意欺诈或非法洗钱以及自然灾害等外部突发事件而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或造成损失。
第十七条 公司通过采取内部自我评估、关键风险指标法等多种手段,对公司业务过程中所面临的运营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验证评估结果并调整评估程序。第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外部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制度的有关规定,对运营风险进行全面、有针对性、持续的识别和评估,自我评估结果应当留痕备查。
第十九条 公司各部门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运营风险进行管理。具体的方法包括:
(一)评估运营风险和内部控制
(二)损失事件的报告和数据收集;
(三)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
(四)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
(五)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审查;
(六)运营风险的报告;
(七)其他有效管理运营风险的方法。
第二十条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负责指导公司各部门开展运营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运营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第二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应将发生的风险损失事件,按照要求及时报送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对运营风险对运营风险数据进行汇总整理。
第二十二条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通过收集公司的历史运营风险数据,结合外部相关损失数据,探索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计量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和预警等动态管理措施。第二十三条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公司各部门应向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报告并提供有效的运营风险控制措施,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协助:
(一)新产品和新业务开发;
(二)新设备和新系统应用;
(三)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变更;
(四)重大事故、险情、案件、隐患发生时;
(五)部门业务流程发生较大变化时;
(六)组织机构重大变革;
(七)关键岗位人员流动;
(八)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发生变化;
(九)外部金融相关行业发生运营风险损失事件,公司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时;
(十)其他可能引发运营风险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对已识别的运营风险,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根据评估结果,组织公司各部门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其控制措施种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政策的制订和更新;
(二)从业人员的资质;
(三)不相容职责分离;
(四)对文件资料的审查;
(五)复核与审批;
(六)抽查与检查;
(七)内部审计检查;
(八)盘点与对账;
(九)考核与问责;
(十)系统控制:包括权限设置、系统运行规则的设置、系统自动计算和流转以及系统自动制单等。
第二十五条 公司应当将加强内部控制作为运营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至少应当包括:
(一)部门之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的适当分离,以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二)密切监测遵守指定风险限额或权限的情况;
(三)对接触和使用公司资产的记录进行安全监控;
(四)员工具有与其从事业务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并接受相关培训;
(五)识别与合理预期收益不符及存在隐患的业务或产品;
(六)定期对自营投资账户进行复核和对账;
(七)关键岗位轮岗轮调、强制性休假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
(八)重要岗位或敏感环节员工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
(九)建立客户和公司员工的投诉与举报制度;
(十)合规、风控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十一)风险事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第四章 风险监测
第二十六条 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关键运营风险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关键运营风险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失败交易金额、核心员工流失率、客户投诉次数、监管处罚次数、错误和遗漏的频率以及严重程度等。
第二十七条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组织各部门建立有效的运营风险损损失件收集机制, 以统一的统计标准、范围、程序和方法,系统性地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与运营风险相关的数据和事件信息。
第二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监测各自业务层面的运营风险,对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在监测工作中发现并下发的运营风险监测信息,相关部门应就该监测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反馈,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对监测信息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信息的处理过程应有留痕。
第五章 风险报告
第二十九条 公司各部门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任何运营风险情况,应按规定定期、不定期向合规与风险管理部报送,并确保上报内容及时、准确、完整。发现运营风险指标超出限额或发生运营风险事件的,业务部门应及时报告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并向首席风险官报告。
第三十条 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负责报告公司整体运营风险情况,对各业务条线的运营风险进行评估,对发生的运营风险事件进行总结,提出处置建议,常规事件纳入公司风控日报、月报,报告经营管理层。重大运营风险事件应当编制专项报告报送公司管理层。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执行。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XXX2017年4月15日
公
司
第四篇:私募基金运营风险管理制度
XXXX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制度(模板)1 / 7
XXXX公司 运营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司规范、稳健的运作,牢固树立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和风险控制优先的意识,培养从业人员的合规与风险意识,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保证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防范和控制公司经营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风险管理,是指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对日常经营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基本过程。第四条 公司及公司子公司(或公司投资设立的其他企业)适用本制度。
第二章 基本原则
第五条 风险管理应贯穿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弥补的指导思想。
第六条 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是:
(一)公司的经营与业务开展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监管机关的相关规定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 7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流程,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和管理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股东及客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公司的信誉及良好形象。
第七条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管理与重点监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公司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风险监控,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对公司经营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二)独立集中与分工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全面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的机制,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强化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主体职责,在保证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基础上,使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平行推进,实现对风险的过程控制;
(三)充分有效与成本控制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与自身经营目标、业务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合理权衡风险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实现适当成本下的有效风险管理。
第八条 公司设有三道风控防线:
(一)前台业务团队:对客户和公司负责,基于客户偏好、监管合规、内部风险偏好等要求主动设定和调整业务的行为,为风险控制负主要责任;
(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和合规部。与业务部门相互独立,全面评估、监控与报告风险,审核关键业务,检视公司内控体系并推动内控流程与机制的优化,参与风险的处理,推动风险管理系 / 7
统建设,对第一道防线实行独立监督与制衡;
(三)内部审计团队:对公司内控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同时覆盖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第三章 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第九条 公司应建立覆盖所有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公司任命合规风控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公司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建议,监督风险管理运行体系的有效性。
第十条 风险管理部包括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法律合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落实和执行关于风险管理工作的各项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等工作。
第十一条
风险管理部主要的风险管理职责如下:
(一)执行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决策,拟定公司风险管理制度,并协同各业务部门制定风险管理流程、评估指标;
(二)对投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改进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模型,组织推动建立、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三)对新产品、新业务进行独立监测和评估,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
(四)负责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公司各项风险管理决策和风险管理制度,并对风险管理决策和风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报告;
(五)组织推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第十二条
公司合规部门主要的风险管理职责如下:
(一)拟定公司法律合规管理制度,并协同各业务部门制定法律合规管理流程;
(二)负责公司对外和内部法律事务及合同审核,参与公司司法案件的处理;
(三)对公司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进行合规性审查,为公司业务开 / 7
展与日常经营提供法律合规咨询意见;
(四)对公司业务操作及流程合法合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推动公司内控机制与业务流程的完善,组织业务部门内控整改;
(六)跟踪监管法规,组织合规培训与宣传;
(七)监管沟通与协调;
(八)积极推动合规文化建设。
第十三条
员工的风险管理职责:每位员工都是其岗位风险控制的直接责任人,应当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加强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培训学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公司制度、流程和各项管理规定,发现风险问题应及时报告直属上级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对其部门业务的风险管理负有管理责任,业务人员对本岗位业务的风险管理负有直接责任。
第十四条
公司设立内部审计职能,开展公司内控专项审计工作。公司聘请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独立外部审计。
第四章 风险管理工作内容与流程
第十五条
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信息收集与整理、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风险监控、风险报告的编制、风险管理工作评估与改进。
第十六条
风险信息收集主要指对公司日常经营与业务开展过程中各项风险信息的汇总和整理。风险管理人员应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并有责任核查重大风险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指公司对于业务信息、管理信息和重要业务流程等在内的各项风险信息进行识别并评估其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保证每一项风险都能被理解、归类。
第十八条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根据风险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采 / 7
取风险承担、避免、转移、消除、弱化、对冲、补偿或者分担等一系列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确保把风险控制在公司的可承受范围以内。
第十九条
风险监控是指对不同类型风险进行动态监测与控制。第二十条
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评估风险管理工作,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管理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改进。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当保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保存期限自私募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第五章 主要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第二十二条
公司在日常经营和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合规风险、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等。
第二十三条
投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开展资产管理投资业务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第二十四条
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风险、交易风险、资金管理和清算交割风险、信息技术系统风险等。
第二十五条
法律风险主要是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违反合同有关规定的风险。
第二十六条
合规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因未能遵循合规规则而引发法律责任、监管处罚、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第二十七条
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员工基于个人利益诉求,而违背职业道德、公司制度,乃至法律法规对公司经营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二十八条
公司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充分识别并评估风险,根据公司自身或客户的风险容忍度适当承担风险,对于无法承受的风险进行转移,或建立合理的控制机制。建立信息与沟通机制,加强部门与员工的交流与信息传递,加强公司各项政策与文化宣传内容的传达,促进内部 / 7
控制有效运行。
第六章 风险管理体系的监督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
公司应对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及评价,排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存在缺陷及实施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确保有关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三十条
风险合规和审计人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公司管理层。
第三十一条
对于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风险防范工作积极主动并卓有成效的部门,公司应给予适当表彰与奖励。对由于制度不完备、工作程序不合理,或管理混乱而造成较大风险并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应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合规部负责制定、修订与解释。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经股东会审批通过,发布之日起施行。/ 7
第五篇:私募基金架构及运营
私募基金公司架构,产品运营,风控及退出
一、基金架构与组织结构设计(1)权力机构
联合管理委员会(合伙人大会)。由每位基金投资人(合伙人)各自委派1名代表组成联合管理委员会,是基金的权力机构;负责批准《基金章程》《资产管理协议》《资金监管协议》等法律文件,以及决定更新合伙人的加入、退伙、解散等事项。(2)决策机构
投资委员会(合伙人委员会)。由普通合伙人授权专业的人士和有限合伙人的委派代表组成投资委员会,负责所有投资项目的决策,以及做出资金调动的指令等重大事项。(3)执行机构
基金管理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寻找、论证项目,执行投资决策,跟踪项目管理;设计产品方案并进行基金的持续募集等。(4)资金监管
基金托管人。由全体合伙人共同选定的商业银行担任基金托管人,负责对基金托管账户进行严格监管,并对基金管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资金不被挪用、侵占。(5)顾问机构
风险控制委员会。外部聘请投行、行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承担,对拟投资的项目发表独立意见。(6)资金保管
托管银行。注册资金以及未来募集的有限合伙人资金需要委托给银行进行客户管理。按照资金托管协议,托管银行对基金的资金调度进行严格监管。在股权基金内部,可以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 A风险控制部:负责整个公司运作的监管和风险管理。B基金部:负责资金募集。C项目部:负责考察和投资项目。
D投后管理部:负责投资项目后的服务以及退出管理。二,基金产品的运营 1,基金投资领域与目标。
A,投资领域:专注于医疗大健康及教育领域,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
B,投资目标:发展前景大,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2,投资方式:
股权,股权+可转债 3,投资限制: 4,投资退出: 5,收益分配:
三、基金的风险管理体系
基金的风险控制体系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和牵制设计,采取多种手段,综合防控风险。(1)可续的管理机制
基金决策机制:拥有投资决策权(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基金管理人:投资管理权(突出投资管理的专业性)。基金托管人:资金监管权(保障资金的稳定性)。审计/估值/法律机构:投资监督权(投资交易的公平性)。(2)严格的约束/激励机制 基金管理人必须严谨、勤勉地履行职责,根据《资产管理协议》受托对基金资产进行管理,基金管理人不称职时,基金权力机构可以予以更换;基金管理人的收益与业绩挂钩。(3)专业的技术控制手段
投前风险控制:充分的尽职调查,独立的中介机构介入,专业的风险评估以及事先设定可退出方案。
投中风险控制:通过严密的法律条款设定安全的交易方式,并在投资后采取严密的监管措施。风险化解措施:要求被投资方提供足够的资产担保,及时发现风险,并委托专业机构做违约处置能力。
(4)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监管方式,信息披露的义务人包括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报告(经审计)、半报告、临时报告。每一投资人拥有绝对的审计监督权,即有权自担费用委托专业人员对基金进行审查。(5)募投方向
募投目的决定着基金的风险、汇报和期限等基本特征,是基金发起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募投方向除了要遵守国家和当地的一些政策外,应专注于医疗大健康行业和教育行业,一般有Pre-IPO项目;成长期的风险投资;成熟企业的并购重组行业基金等。(6)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是私募基金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对于投资人来讲,往往以退出方式来决定进入方式。一般而言,参与各方的退出时点在基金设立之初就在基金章程中约定。
常见的退出方式包括:股权、债权公开发行;大股东回购;促进该项目公司被并购;同业转让。
(7)基金中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应充分考虑基金投资者尤其是有限合伙人的利益,主动对其保护,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权力的集中导致的有限合伙人不信任一般合伙人的问题。
A有限合伙人承担有限责任。B独立第三方对资金实施监管。
C重大事项由合伙人协商确定。D投资者参与集体决策。
E基金份额转让和退出。F及时获得信息及行使监督权。(8)基金收益分配
基金的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基金费用。通常由管理费用、托管费用和募集费用三部分组成。另一部分叫做收益分成。可以通过谈判和沟通进行确认。
四、基金合同签署
可由全体基金投资人协商一致,共同签署基金合同。也可由基金管理人制定格式基金合同(认购合同),由基金投资人分别签署认购,每个投资人认购的前提是接受基金合同的全部内容。管理人可以与个别基金认购人签署补充协议,调整基金合同的部分条款,但这种调整应不违法且不侵害其他基金投资人的利益。
五、基金合同应具备的内容
基金合同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权利、义务; 2)、基金的运作方式;
3)、基金的出资方式、数额和认缴期限; 4)、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限制; 5)、基金收益分配原则、执行方式; 6)、基金承担的有关费用; 7)、基金信息提供的内容、方式;
8)、基金份额的认购、赎回或者转让的程序和方式; 9)、基金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事由、程序 10)、基金财产清算方式; 11)、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六、基金的风险识别
风险存在于投资流程的每个环节,不仅来自外部环境,也存在于基金自身。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实现,应该防患于未然,做好风险控制措施。而风险管理发挥效用的前提条件是准确地识别风险。明确各类风险的现实情形和影响程度,科学有效地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的增长。
(一)基金的外部风险识别
外部风险主要源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法规风险、市场风险和受资企业风险三方面。
1、政策法规风险。
政策法规风险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整使私募基金被迫接受变动带来的不良后果。
2、市场波动风险。
私募投资与证券市场紧密相连,金融市场证券价格的升降、汇率的变动与银行利率的波动等都会影响私募投资的实施,使投资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另外,还有通货膨胀的风险,使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也会对私募股权基金的预期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3、受资企业风险。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收益与否和受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紧密相连。被投资企业由于自身管理、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局限性会使私募股安全基金承受连带的压力。
(二)基金的内部风险识别
内部风险是由私募股权基金内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可以利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去规避甚至消除。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1、信用风险。
私募投资交易的任意一方未按照合约的规定执行从而造成责任缺失而诱发的风险,都必然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信用风险存在于从项目选择到最后退出的整个流程。
2、道德风险。
投资经理出于一己私利的考虑,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没有做到客观公允,被投资方的眼前利益拉拢,或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佣金与奖金,在出具报告过程中有偏袒受资方或得出高于实际情况的估值的行为所造成的风险。
3、操作风险。
由于未来的增长形势与市场情况无法准确预测,项目的估值过高会导致融资金额投入过高,影响股权的比重,使投资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三)基金投资流程风险识别
1、项目调查风险。
2、投资评审风险。
3、投后管理风险。
4、投资退出风险。
顺利退出是实现私募基金投资收益的根本保障。七.基金风险控制体系的设计
(一)基金外部风险控制
外部风险源自国家法律政策,因此无法彻底规避。应该关注时事潮流,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对现行政策有自己的见解,在冒进与保守这种方向之争中找到平衡点。
(二)基金内部风险控制
内部风险控制是实现风控目标的重要环节。
1、完善基金公司治理。
基金投资的核心在于投资管理委员会,而投管会的中心是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是私募公司治理的中心,投资成效与其个人的能力与经验密不可分,基金管理者应从私募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提高自身职业操守和业务素养,将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另外,为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其高强度的付出努力得到应有回报,私募应为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这种做法也会使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降到最低,并在权利与义务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做出更有利于私募机构的决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
2、构建内部控制制度。
应建立合理科学的组织架构,不同部门要相互制衡,明晰各自的权限职责,使个人舞弊与道德风险得到控制。投资流程要经过对应的授权审批,岗位分离制度与授权控制制度相互照应,能够保证私募机构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设立独立的内部监察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要兼顾运营的经济性,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加强外部人的监控。
可聘请富有经验的财务专家、法律专家和行业专家,从内部与外部双重考虑组建投资业务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和投后管理委员会等,从项目调查到投资退出的各个阶段都加强风险把控。
(三)基金流程风险控制
1、项目调查的风险控制。对企业进行详实客观的尽职调查。第一,广泛获得项目信息。第二,充分了解企业情况。
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能够接受的被监管程度以及企业领导人的个人情况。第三,尽职调查全面深入。
尽职调查要详实全面,从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到具体的运营状况、财务现状、法律合同等各方面均要充分涉及,还要对企业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等进行一定的了解。可聘请经验丰富且有合作基础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企业的财务和法务状况进行把关。
2、投资评审的风险控制。
在投资评审过程中,项目估值要客观中立,不能盲目激进。第一,投资估值应相对保守。第二,设立相应制度保障。
可以凭借获得的股份取得受资企业董事会的相应席位,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把关,并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3、投后管理的风险控制。第一,谨慎控制财务风险。
要在满足资金运转的前提下留存一定的保证金来应对不时之需,对每个项目都要有清晰明确的财务预算,使回款在可控范围内。第二,积极提供增值服务。要利用自身经验,优化受资企业的管理团队,提升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可利用自身人脉优势,帮企业寻找合作伙伴,聘请行业专家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这样能够降低受资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资金回笼更有保障。
4、投资退出的风险控制。
确定合适的退出方式和退出时机,是保证权益并降低风险的保证。八,基金的退出 第一,恰当的退出时机。
对于发展情况不如预期及已经没有成长预期的企业要尽快退出,使资金有机会投向更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而对于成长较好的企业,要选择在企业的成熟期退出。第二,合适的退出方式。
IPO,上市公司并购,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出售、清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