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荐)
壶司发„2011‟6号
关于加强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调解员队伍、基础设施、工作制度等规范化建设,努力增强基层司法所整体工作效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形势,为加快全县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营造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全县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规范化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下列目标任务: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调解纠纷成功率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改观,工作制度更加完善,维护社会稳定作用更加突出。
三、规范化建设标准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努力实现管理机制的规范化
1、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网络建设。每个村民委员会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要以自然村、小区为单位设立调解小组,聘任调解员;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小组---人民调解员(纠纷信息员)三级调解网络。
2、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立,要实行备案制度,各行政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要向所在地乡镇司法所备案。乡镇司法所要掌握并编制辖区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名录序号以及调解主任、调解委员的名册,调解委员会及人员情况有变化的,应及时进行调整。县级司法局要建立全县人民推进组织台账。
3、乡镇司法所负责承担指导本辖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职能。各农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要自觉接受和服从司法所的工作指导和管理,积极主动调解各种民间纠纷,化解矛盾。司法所要切实加强对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负责解答、处理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纠纷当事人就人民调解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咨询和投诉;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请求或者根据需要,协助、参与对具体纠纷的调解活动;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予以检查,发现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纠正;总结交流人民调解工作经验,调查人民调解委员会改进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整体素质
1、严格任职条件。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应当配备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委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应当由公道正派、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成年公民担任。
2、严格按规定选聘或解聘。村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委员会
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原选举单位或者聘任单位及时改选、改聘,严重失职或违法乱纪的,予以罢免或解聘。
3、严格履行职责。人民调解员要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爱岗敬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廉洁自律,注重学习,不断提高法律、道德素养和调解技能。在调解纠纷过程中,不得徇私舞弊,偏袒一方当事人,不得侮辱当事人,不得索取、收受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商业秘密。
4、严格保障待遇。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5、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各乡(镇、区)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经验交流、旁听庭审和推荐担任人民陪审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各司法所应通过以会代训、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对村级人民调解员每月进行一次以上的业务培训或指导,让村级人民调解员了解熟悉法律政策和规范调解文书的制作,互相通报交流纠纷信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全县农村(社区)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政
策水平和调解工作技能进一步提高,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对已调结纠纷回访率在95%以上。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五有、四落实、六统一”
人民调解委员会硬件设施要逐步实现规范化,要求基本达到“五有”(即有工作场所、标牌、印章、调解文书、统计台账)和“四落实”(即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的标准,并逐步实现“六统一”(即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统一)。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必要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有用于日常办公、接待来访和存放调解案件资料卷宗的资料柜等。调解室墙上要悬挂全国统一的人民调解徽章,悬挂关于人民调解制度、纪律、纠纷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内容的版面;在徽章下方设臵主持人、调解员和记录员席,左右两旁各设双方当事人席,另设臵必要的旁听席。
(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各项制度
要切实制定和实行定期学习例会、工作汇报、纠纷排查调处和板报宣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簿册和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和考评制度,及时上报纠纷信息、预防纠纷激化和统计、回访制度,加强纠纷调解督办制度,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运转。
(四)切实加强业务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职能作用
1、依法履行职能。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及时调解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民间纠纷。对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以及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调解,特别规定的除外。
2、依法开展调解业务。要按照规范的工作方式和程序进行,认真做好纠纷受理登记,审查纠纷是否属于人民调解受理范围,做好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对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调解协议书的制作,必须符合《人民调解法》中的相关要求。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3、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在做好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纠纷调解的同时,积极介入公民与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之
间发生的各种民间纠纷的调解,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民间纠纷的激化;要通过充分发挥全县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优势,积极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四无”(即无民间纠纷激化转化为刑事案件、无民间纠纷自杀案件的发生、无群体性械斗事件发生、无群体性上访)目标,使人民调解工作真正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真组织。司法所要充分认识加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当前有利时机,切实把规范化建设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县局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规范化建设工作,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为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广泛宣传,树立典型。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省、市、县政府关于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文件精神和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进一步扩大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要注重运用典型指导和推动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督导,狠抓落实。各司法所要认真研究制定本辖区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强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决
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要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考核内容的要求,对辖区内的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考核验收。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由县司法局颁发证书;不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整改并认真加以落实。
县局对规范化建设负有检查、督促和指导职责,将组成工作组到各乡(镇、区)检查指导工作,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并在各司法所考核检查的基础上,组织考评,列入全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年终考核范围。
二Ο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主题词:农村 社区 人民调解委员会 规范化 实施意见
壶关县司法局 2011年4月14日
第二篇:2011乡人民调解委员会
刘党发〔2011〕23号
关于调整刘家坪乡及
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由于人事变动,为更好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会议研究,调整刘家坪乡及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先将调整后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一、刘家坪乡人民调解委员会
主任:刘晓东
副主任:黄进勇陶彦
委员:张烁张富勤安宁
张庆荣朱文硕司永强
二、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刘家坪村
主任:安宁
副主任:廖林岗
委员:任小峰张爱民
关口村
主任:张永勤
副主任:尹晓辉
委员:张云勤张代成陈爱东
深沟村
主任:马武一
副主任:杨建平
委员:杨宝忠周云全杨春耀王炳国
关头村
主任:王忠诚
副主任:李永侠
委员:罗长云罗贵林张夭全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调整调委会机构通知共印10份
2中共刘家坪乡委员会2011年7月21日印发
第三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
**县头塘镇头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事迹
头塘村9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3651人,在镇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本着“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充分调动辖区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基础工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维护了辖区大局的稳定。
一、狠抓组织建设,健全调解网络
为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村调解委建立起多层次的调解组织结构,健全了调解网络。一是加大对本村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负责协调、处理本村重大的、疑难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将一批有调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不断充实了基层调解队伍力量。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调解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等载体,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村组干部及村里举办调解人员培训班,对调解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续发扬村组干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精神,利用节假日进行义务劳动,美化村屯环境。为了适应工作要求,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村民委制定完善了工作调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和提合理化建议制度。同时每名村组干部都配备了工作日志本、会议记录本、学习笔记本和来电、来信、来访登记表。同时,建立了调解办理制度,认真接待村民的来信、来访、来电。通过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工作行为,调动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提升了村委整体工作水平,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有利时机,及时化解矛盾
为将“预防为主、调处结合”工作方针落到实处,我们及时做好本村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抓住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主要矛盾,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不留死角死面。通过排查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对过去排查出来的未解决的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对本次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时解决情况心中有数;对可能影响本村、管区稳定的重大、复杂、疑难纠纷心中有数。在排调中,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快调处,把矛盾纠纷及时消灭在基层,防止和避免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或诱发新问题,严控信访案件的发生和矛盾激化。
在调解村民矛盾时,我们摸索出了一些经验,通常调解邻里纠纷分三个步骤:一是听,在矛盾冲突后当事人双方各说各的理,各执一词,只强调自身的利益,争执不下。这时不妨让他们都说出来,出出气。二是劝,首先要掌握时机,双方都在气头上时,不能劝,要耐心等待消气、理智后进行劝说,同时顺着各自的想法提出假设,推论出坏的结果;然后进行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分析,劝说双方各退一步;最后从影响彼此关系的角度阐述其厉害关系。三是调,依照法律和人情进行调解,梳理矛盾,分清责任,解决实际问题,彻底化解纠纷。
去年来,在调解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下,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3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其中引导群众走司法程序3件,没有一件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或民转刑案件,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调解队伍成为了化解当地社会矛盾、宣传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调解普法两结合,标本兼治见效果
调处已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工作则要通过抓好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村屯、进学校区活动。组织村民上普法课,学习各类法律知识。去年共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课8次,受教育面达2500人次。向居民发放新《信访条例》2000余份,加深了村民对新条例的认识。利用宣传栏不定期刊出了《反对邪教,幸福安康》2期、《信访条例》2期,并开辟了法律知识专栏,开展经常性和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把村民群众思想统一到讲稳定、讲大局、讲奉献上来。结合我村的工作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如邀请农民艺术团到本村进行文艺演出,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开展小学生交通安全安全教育活动,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通过参加公共设施管护、发放宣传资料、帮孤助残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风气。由于宣传到位,教育到位,本村干部群众基本做到了学法、用法、懂法、守法,有效提高了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和诚信待人的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本辖区矛盾纠纷的发生和群众集体上访。
第四篇:亳州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共青团亳州市委员会 文件 亳州市教育局
亳青„2012‟85号
各县(区)团委、教育局,市直有关学校: 中学共青团是全团工作的源头和基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青少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加强中学共青团的规范化建设,是巩固学校团建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构建学校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全市中学共青团的规范化建设,根据团省委、省教育厅《关于下发<安徽省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皖青联 „2012‟47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意见》(皖青联„2006‟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亳州市中学共青团规范 关于下发 《亳州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
实施意见》的通知
化建设实施意见》,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亳州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共青团亳州市委员会
附件:
亳州市教育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2
亳州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下发<安徽省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皖青联 „2012‟4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中学共青团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章 团队衔接
第一条 中学团组织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做好全团带队工作,规范少先队员入团前的培养教育,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队伍上和工作上做好中学团队组织的衔接工作。
第二条 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有8个教学班以上的中学,应配备一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七年级、八年级两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少先队中队,并配备中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可由学校团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也可以由其他老师兼任。
第三条 初中少先队要重点抓好少先队员入团前培养教育、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的工作。中学团组织要把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的发展对象工作,列入团员发展工作的整体规划,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第四条 每年新学年开学时,中学少先队大队部要对七年级新生进行统一的重温入队仪式教育,宣布少先队大队辅
导员和中队辅导员名单,部署少先队活动,同时举行八年级少先队的离队仪式。
第二章 团员发展
第五条 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积极、有计划地发展新团员。
1、遵照自觉自愿原则,接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中学生团员发展工作。少先队员申请加入团组织,被发展对象必须由少先队组织推荐产生。对于符合入团条件的,按照团章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办理入团审批手续。经少先队组织推荐已达到入团标准的优秀少先队员,要优先发展入团;对于思想道德品质好、爱党、爱国、爱家乡和努力学习,但不够年龄的中学生,可以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要积极探索实行入团公示制度,增强中学生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2、做好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推荐和考察工作。对尚未提出入团申请的学生,要主动接近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对提出入团申请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并接受不少于8课时的中学生团校培训;对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的同学,可以吸收他们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具备入团条件的应及时吸收他们加入团组织。
3、要充分体现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特点,初中毕业班团员占学生比例按45%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
占学生比例按85%左右掌握。学校团委要认真统筹全校团员发展工作,科学制订发展计划,严格执行团员发展程序,确保每学期发展团员不少于一个批次,杜绝全员入团和突击发展现象。
第六条 坚持团员标准,正确把握入团条件
1、接照团章要求,发展新团员应具备的条件是:(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2)有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正确目的和勤奋学习的态度。
(3)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4)对共青团组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5)能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决策,敢于与不良倾向作斗争。
(6)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要防止仅仅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入团的首要标准或唯一标准。
第七条 严格履行入团手续
1、发展团员必须履行下列程序:(1)要求入团的学生向团支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内容包括本人对团组织的认识和入团动机、本人基本情况及优
缺点的自我认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2)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定为入团积极分子的,要通知其及时填写入团积极分子登记表。被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的,要经常向团组织汇报思想。
(3)确定发展对象。建立支部的班级由团小组提名,未建立团支部的班级,由少先队中队委提名推荐。团支部在广泛听取团支部辅导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团内外同学和任课教师意见后,讨论确定发展对象后逐级上报学校团委。(4)由学校团委统一对发展对象进行为期不少于5天的公示,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并及时答复。公示期结束后,校团委要对班级团支部提出的发展意见进行及时批复。
(5)填写入团志愿书。志愿书由本人用钢笔(蓝黑)或黑
色碳素笔如实填写。
(6)支部大会根据公示结果和学校团委发展意见进行讨
论。会议必须有支部半数以上团员出席。
(7)学校团委须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审批,并张榜公布。团龄以团支部大会通过之日起算。
(8)入团宣誓、授佩团徽、颁发团员证。新团员要在悬挂团旗的庄严隆重的集会上由团委委员带队进行入团宣誓,宣誓后佩带团徽,颁发团员证。宣誓应选择有纪念意义的日
子由学校团委统一组织进行。
2、发展新团员支部大会,可由团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主要议程是:由本人宣读申请书;介绍人详细介绍申请人情况;团员审查讨论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团条件,然后举手表决;宣布支部大会决议;申请人表态;会议总结。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尊重团员的民主权利,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必须遵守支部大会决议。会议可邀请团外积极分子列席旁听。
3、入团发展工作应由团支部独立完成,团支部在此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团支部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意见。
第三章 团员教育
第八条 团员教育应从新团员教育入手,使新团员从跨进团组织大门便有一种责任感。学校团委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坚持对团员进行经常的教育。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实际,生动活泼地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 的有机统一。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党团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初步的理论自觉。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锤炼意志品格,增强法制意识,明确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3、推进成人主题教育。围绕“长大成人”这一目标,结合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点,深入开展成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在初中阶段,以14岁集体生日活动为起点,广泛开展迈入青春门教育活动。在高中阶段,以18岁成人宣誓活动为标志,广泛开展主题为走好成人路教育活动。
4、深化实践育人工作。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将共青团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活动,从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泛开展敬老助残、环保宣传、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兴趣和优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5、丰富素质拓展活动。积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学习讲座、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互助等活动,帮助学生
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精心组织科技竞赛、创意评选、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依托组织生活、集体游戏、情景模拟等载体;帮助学生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不断提高社会化技能。结合青春期特点,通过同伴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面对挫折,身心健康发展。
6、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青年喜欢的交流、沟通、联络方式,充分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元素,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努力营造、大力传播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精心组织离队仪式、入团仪式、艺术节、体育节、社团节、科技节等活动,充分发挥校歌、校训、校史的育人作用,组织学生参与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注重从同学、老师、校友等身边人物中选树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引导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提高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7、深入挖掘中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典型。坚持每年开展“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
8、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中学生法制教育和维权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九条 支部要派人和新团员谈话,宣布上级团组织批准的决定和团龄起算时间;介绍团组织的各项制度及支部当前工作;将新团员纳入团小组,提出希望并听取新团员对团支部建设和团的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第十条 团的组织生活制度
1、团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形式,团员通过组织生活进行自我教育,互相帮助,并把自己臵于组织监督之中。组织生活以团支部和团小组为单位,一般每月一次。
2、组织生活内容:学习讨论国内外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团的基础知识;讨论支部工作和班级重大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团员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共同关心的问题,组织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组织生活形式:要适合学生特点,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把思想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使思想性、意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切忌形式主义。
4、组织生活要准备充分,事先有明确要求,让团员有思想准备,使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做到畅所欲言,统一思想。
第十一条 教育评议制度
根据一定时期团的工作任务和学生思想实际,由学校团
委集中组织开展教育评议团员工作,一年一次。搞好这项工作要把握如下环节:
1、组织团员集中学习《团章》及有关文件。
2、团员对照《团章》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出差距和不足。
3、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团员本着实事求是原则,进行面对面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4、支部征求团支部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对每名团员的意见和要求。
第十二条 在一些大型集会和纪念日,团员应自觉佩戴团徽。对于经常不戴团徽的团员,团组织应对其进行督促教育。
第十三务 严肃团的纪律。对不符合团员标准或违纪的团员,要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受到学校行政处分的一般要给予一定的团内处分;对确实有违纪行为又构不上学校行政处分的可给予一定的团内处分;给予团员处分务必慎重,团支部要先进行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召开支部全体团员大会形成决定后再逐级上报学校团委,校团委征求学校党组织意见后决定;给予开除团籍处分的须报县级团委或被县级团委授权的基层团委批准。对品学兼优,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团员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四章 团员证与团籍管理
第十四条 团员证的功能与作用 :
1、团员证的功能:证明团员的政治身份;接转组织关系;方便团员参加团内活动;记载团员获得团内奖励,进行团员团籍注册;作为团员参加团内民主选举和表决的资格证明;作为团员离团后的永久纪念。
2、团员证是团员政治身份公开、法定的证明,中学团员在组织指定的范围内持证可优先参加团内的各方面学习和活动。
第十五条 团员证的颁发对象是具有团籍的团员。发放团员证的过程,是对团员严格管理,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学校团委要以颁发团员证为契机,提高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增强作为一名团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第十六务 团籍管理
1、团员组织关系及档案转移
(1)团员审批后,团委应填写团员证并进行团籍注册。团员毕业离校应将团员档案移交团员所属新单位。
(2)团员转学、肄业和毕业,须到团委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持团员证到新单位报到。农村中学团委对毕业后三个月内未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团员,在该年年底前应将其档案统一移交到团员所在乡镇团委。城市中学团委对毕业后三个月内未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团员,在该年年底前应将其档案分别寄交到团员所在乡镇团委或街道团委。对随
父母(进城务工人员)进城读书的团员,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未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由所在学校团委根据实际情况,按“方便联系”的原则,在该年年底前将其档案移交到团员原籍所在乡镇团委或常住地所在街道团委。
(3)团员档案包括入团志愿书、申请书、思想小结、奖惩决定、素质拓展资格证书和鉴定等。
(4)转出和接收团员组织关系,应在团员证上注明转出、转入组织关系的时间和团费收缴情况,并加盖公章。(5)团员临时外出不转移团员组织关系,凭团员证证明身份;
2、团籍注册
(1)团籍注册是对团员团籍的连续考定评议,团员每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团组织申请注册。注册以支部为单位,每学年结束为注册时间。
(2)对受过团内外处分的团员,要视其改正情况酌情处 理。
(3)团委应在每团籍注册后修订《团员花名册》。
第十七条 团员证的日常管理
中学团组织应根据《团员花名册》加强团员证的检查管 理。团员证丢失,应及时报告说明原因,在新证备注中加以注明。
第十八务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实行电子团员证,开展网上团员证和团籍管理工作。
第五章 班级团支部建设
第十九条 班级团支部是学校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的核心。抓好班级团支部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第二十条 团支部的建立与支委会的产生
1、团员数在三人以上的班均应建立支部。
2、团的支委会和书记由团支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一年,改选一般放在第一学期开学初。团支部选举采取民主直选的方式,原则上按以下程序:(1)由学生自荐或团员推荐报名;(2)召开团员大会,进行竞职演说;(3)根据团支部委员的人数配臵对报名竞选人选进行直选,不提名候选人,根据得票从高到低确定委员(如竞选人数较多,可以先进行一轮海选,根据团支委职数和差额要求,选举确定委员候选人,再进行差额选举);(4)全体团员以当选的团支委委员作为候选人进行书记的直选,以得票最高者当选。上届支委会要认真总结工作,向支部大会报告,听取团员意见。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高一新建团支部,可由学校团委与班主任协商后指定临时支委会,两个月后举行民主选举,产生正式支委会。
3、团支委选举要在学校团委,年级团总支领导下进行,选举结果要报上级团组织批准。
第二十一条 团支委的设臵和职责范围
1、团支委人数一般三到五人。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少年委员(具体设臵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2、支委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中心工作和重大问题的解决须经支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日常工作由各委员分工负责。
3、支委职责分工如下: 书记:负责团支部全面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团组织的文件、指示精神,随时向上级团组织反映情况,请示和汇报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支部工作计划,交支委会讨论决定;负责定期总结工作,向支部大会汇报;主持支委会和团支部大会;抓好支部班子建设。
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书记不在或缺额时,代理书记工作。
组织委员:负责团委的组织建设工作。经常检查团员执行决议履行义务,遵守团的纪律情况;组织团员过好组织生活;负责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新团员的发展工作;负责对团员的表彰和纪律处分工作;制定团员花名册,掌握团员基本情况;负责收缴团费、颁发团徽、团员证。
宣传委员:负责团员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团员
学习;搞好宣传工作,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风气,办好板报墙报;协同班委开展好各种学习及文体娱乐活动。
少年委员:负责团队衔接,做好支部与有关少先队组织的结对工作。
第二十二条 团员数量多的支委,可下设若干团小组,团小组在支委会领导下工作,小组长由团员选举产生,负责主持小组活动。日常工作主要有:
1、向团员传达支委会决定,督促团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团员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2、收缴团费,向团员分配工作,检查执行任务的情况。
3、关心小组团员和周围同学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经常同他们谈心,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实际困难。
4、做好团员联系同学的工作,向团支部推荐发展新团员对象。
第二十三条 开展创建团支部达标争优活动。
1、开展团支部达标争优活动是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工作,提高团的战斗力的有效措施。
2、团支部每学期要制定创建工作计划;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支部团员实际,把工作落实到每个团员身上。
3、优秀团支部的评比要以工作实绩为依据,结合平时支部工作小结、汇报和交流情况综合进行。〃
第二十四条 团支部与班委的关系
1、团支部与班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2、班委会是学生会在班级中的基层组织形式,一般由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纪律委员等组成。
3、团支部要在上级团组织领导下,努力指导、帮助班委会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好工作。(1)要帮助班委会开好学生大会。
(2)要及时向上级团组织、团支部辅导员、班主任反映班委会有关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班委会传达团支部对班级工作的计划和部署,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3)要积极支持班委会的各项活动,如开展面向广大学生的活动,一般均同班委会联合举办。
4、为了便于支部对班委会的指导和工作沟通,班长一般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兼任。
第六章 班级团支部辅导员
第二十五条 团支部辅导员是由学校从班主任和优秀青年教师中选聘、学校党组织委托校团委管理的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指导者。
第二十六条 担任团支部辅导员的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掌握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要求,熟悉并能应用团务知识,熟悉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工作方
法,有较强的辅导能力;
3、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作风正派,能以身作则,做青少年的表率。
第二十七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聘任
1、学年初由学校团委根据班级情况拟定辅导员聘任方案;
2、校团委根据聘任方案,确定初步人选,报学校党组织;
3、学校党组织研究确定后,由学校党组织统一举行聘任仪式,颁发聘任书。
第二十八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1、指导班级团员发展,团组织换届选举,加强团员教育、组织建设和团的有关活动的开展。
2、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开展适应中学生各个阶段特点的思想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争取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在校团委安排下,组织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3、在指导班级团支部工作的同时,经常和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接触及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及健康,指导学生安排好课余生活。注意培养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艰苦朴素、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良班风。
4、做好班级团干部、学生干部的推荐、选拔、培养、指导工作,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培养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学习为中心、以四好少年为目标的基础文明教育。对在思想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优秀学生团员,认真做好向党组织的推荐工作。
5、对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团干部及对学生的奖惩工作提出建议并做好思想工作。第二十九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应熟悉团务工作,认真指导团支部接照《团章》开展活动,加强团组织建设,倡导团内民主。积极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有关会议、理论学习,按时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不得无故缺席或拖延。
3、每学期要有工作计划,期末要有工作总结。对重大问题及典型人和事应有记录。
4、及时处理学生中间发生的各种事件和问题,如遇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和汇报。
第三十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管理及培养
l、校团委与团支部辅导员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校团委可以召集团支部辅导员会议,布臵与团相关的工作,平时抓好督导与检查工作。
2、校团委对团支部辅导员应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各种素质,辅导员应坚持团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第三十一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考核
1、考核办法:先由团支部辅导员结合自己工作开展情况,实事求是的写出工作小结,再由校团委认真了解团支部辅导员工作情况,广泛听取学生对团支部辅导员的意见,对辅导员的工作作出考核评价。
2、校团委根据考核情况,结合班级团支部的考核结果,集中考评。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辅导员予以表彰,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
第三十二条 团支部辅导员的待遇
1、团支部辅导员是学校共青团基层工作的直接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学校要在评优上向辅导员倾斜。
2、对于表现优秀,或有突出贡献的团支部辅导员,学校要给予必要的奖励。
第七章 校团委建设
第三十三条 团的委员会是学校团的领导机构,要重视团委建设,努力使其成为朝气莲勃的、团结教育全校团员青年的坚强核心,成为学校党政组织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的代表者。
第三十四条 团员代表大会和团委的产生
1、学校团的委员会由该校团员代表大会(团员少的可直接召开团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2、学校团员代表大会的任务:审查和批准上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下届委员会的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的委员会;选举出席上一级团的代表大会的代表等。
3、团员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分配比例由团委视学校团员数确定。代表须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并考虑男女比例、少数民族比例。代表由团支部(团总支)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4、团代会选举工作要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进行,充分体现团员意志。团代会前,由团委和各支部酝酿、协商提出委员候选人推荐名单。团代会期间,由大会主席团根据上届委员会推荐人选,提出委员候选人酝酿名单,介绍基本情况,交全体代表讨论;主席团汇总代表意见,提出委员候选人名单交大会差额选举;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按投票多少为序确定当选者。得票数未超过出席代表的半数不能当选。
5、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书记和副书记并进行委员分工,报上级团委批准。
第三十五条 团委设臵和职责范围
1、根据《团章》规定,团员在一百人以上的设立团委,团委委员一般七至十三人。委员会设书记一人,副书记一至
二人,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若干人。全市乡镇中学及以上学校要按要求建立团委。
2、委员职责: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其中一名副书记负责指导全团带队和团队衔接工作,领导少先队中队辅导员。书记不在时代理书记工作;组织委员负责全校团的组织工作;宣传委员负责宣传工作;文体委员负责文体活动工作。
3、学校团委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
第八章 中学生团校和业余党校
第三十六条 初中学校(包括完全中学、职业中学)要建立中学生团校,对团员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团课教育。
1、学校团委要从七年级开始对全部少先队员进行以下内容的团前教育培训:(1)共青团的历史和光荣传统(2)共青团的性质和奋斗目标(3)共青团的组织原则和团的经费(4)团员的权利和义务(5)新时期共青团的基本职能(6)入团标准
(7)中学共青团的先进性和模范性(8)怎样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
专题培训可以根据形势的要求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或通过小组座谈、辩论及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2、学校团委应对参加中学生团校学习的队员统一进行团课知识测验,成绩合格后颁发结业证;凡未能取得中学生团校结业证的队员原则上不能入团。
3、八年级抓好班团干部能力建设和全体团员的团知识继续教育;九年级抓好团的先进事迹和人生理想教育等;高中阶段继续抓好团课教育。学校团委每学期应至少集中对全校团员上一次团课,以便定期对团员进行组织教育和思想教育。
4、团课内容有:
(1)团的组织教育,内容有:重温团章,强化团员的权利 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教育;团内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知识教育;团员的民主意识教育。
(2)针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团员的思想倾向,进 行形势任务、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团课可以由团组织负责人讲授,也可邀请校领导、党政干部、先进人物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讲授,还可以由团员自已讲授。
第三十七条 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职业中学团委要积极协助党委(党总支)做好业余党校建设,积极推荐优秀团员
进入业余党校学习,做好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
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职业中学吸收中学生加入党的组 织,必须经过团组织的推荐。学校党组织要重视团组织的推荐建议,要对团委推荐的发展对象确定教师中优秀党员联系人一至二人,定期向建立档案的发展对象了解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发展对象如果经过培养考察,符合入党条件,联系人则成为推优对象的入党介绍人。
第九章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
第三十八条 学生会是学校共青团的外围学生组织,社团是共青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要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大会,选举学生会领导机构,支持学生会依照有关规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学生社团、学生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引导其积极健康发展。
1、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
(1)学生会是“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学生组织,接受校党组织的领导,接受校团委的指导。
(2)学生会的主要职责: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 活动和社会服务,做好同学服务工作,团结带领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同时指导班委工作。
(3)学生会组织设臵:校学生会根据工作需要设主席一
名、副主席若干名,下面设若干部门。
2、加强学生社团指导
学生社团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有力载体,学校团委要鼓励支持学生组建各类学习型、科技型、文艺型、兴趣爱好型社团。根据社团数量和工作需要,学校团委可以成立社团工作部,由教师团委委员和学生会成员组成,制定《学校社团管理办法》,确定每个社团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
第十章 党建带团建
第三十九条 党组织职责
1、从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工作条件创造、工作指导四个方面带动中学团的建设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把共青团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团的工作汇报,研究共青团工作。
3、鼓励和支持团组织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承担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一定经费专门用于团委开展日常工作,保证班团队活动时间。
4、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团干部培养和锻炼。第四十条 团组织职责
1、学校团组织要积极向党组织汇报工作,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形成党建带团建的长效机制。
2、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和团员先进性教育。在校学生人
数超过3000人(或校区在2个以上)的中学,可设立年级团总支或分团委,同时注重加强教工团支部工作。
3、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科技、艺术等活动,推进素质教育。
4、协同学校政教部门开展好其他工作,共同抓好德育工作。
5.高级中学团组织要积极协助党委(党总支)做好业余党校建设,积极推荐优秀团员进入业余党校学习,做好高中生推优入党工作。
第十一章 团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十一条 教师团干部队伍建设
1、各类学校应选配一名教师担任校团委书记,负责团的工作。学校团委书记班子中,可配备1-2名教师兼职副书记,3-5名团委委员,规模较大的学校也可酌情增加。
2、团委书记要求政治思想好、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初任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学校团委书记的调整应按规定履行任免程序,上级团组织要履行好协管职责。
3、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把到(超)龄的团干部转岗纳入党的干部管理之中,根据本人条件和工作需要,给予妥善安排,对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团干部,要大胆提拨使
用或重点培养。
3、专(兼)职团干部的条件:(1)应为党员或团员;(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木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理论水平;(3)具有民主作风,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正派,作风踏实;(4)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和表达能力;(5)初任年龄一般在30周岁以下。
4、团干部的培训、管理、使用和待遇:(1)要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将团干部培训纳入师资培训、党校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将优秀的团干部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
(2)建立和完善团干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任期目标制、岗位责任制、干部考核制等,切实加强对团干部的管理。
(3)具备教师资格的团干部允许适当兼课,但兼课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同学科教师满课时量的一半。规模较小的学校,若无法减少兼职团干部的课时,则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超课时补贴。
(4)学校专(兼)职团委书记按照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团委书记是党员的,应列席党组织委员会议;非党员的应参加校务会议和研究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内会议,准予阅读有
关文件,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5)团委书记任职年限在评定职称时等同于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团干部工作中获得的荣誉和研究成果享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同等待遇。团干部参加职称评定计算工作量时,要将团的工作以一定比例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
(6)团委书记的考核要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的重要依据,并纳入绩效考核中,工作量测算参照所在学校中层正职。
5、活动经费
(1)团员缴纳的团费上交上级团委后留用剩余部分。(2)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经费,用于团的活动。(3)团的活动经费只能用于团的活动。要建立经费管理制度,经费账目每学期公布一次。
第四十二条 学生团干部队伍建设
1、学生团干部是学校团的工作骨干,选拔和培养好学生团干部,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2、做好学生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1)加强对学生团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早,增强做社会工作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2)做好团干部的培训,组织学生团干部学习有关文件,熟悉团的业务。学校团委每学期至少对支委以上干部集中培
训一次。
3、建立团干部例会制度,一月一次支部书记会议,检查和布臵工作。
4、建立团干部考核评比制度。每年“五四”期间,学校团委要表彰一批优秀团干部。
第十二章 团的档案管理
第四十三条 团的档案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文字档案:上级文件;团委的工作制度、各项决议、决定和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团委工作报告和团代会(团员大会)材料;工作参考资料;团的各项活动资料;光荣簿等。
2、团务档案:(1)团费收缴账册;团费使用情况表;团员批准通知书;团员登记簿;团干部名册等。
(2)团员审批记录:团支部工作计划;团支部组织生活记 录;团员会议记录;团课、团组织生活出勤情况记录等。
3、团员档案:入团申请书、思想汇报、支部鉴定、奖励处分记录、素质拓展资格证书等。此类材料都随本人档案转移。团委应建立团员登记簿,记载团员基木情况及毕业去向,永久保留。
第四十四条 团的档案管理要求
1、学校团委要有专人分管档案工作,如有变动要做好交接工作。
2、档案要定期清理,分门别类装订,以备查看。
3、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电子档案。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意见》适用范围为我市全日制普通高、初级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含公办和民办)团组织。
第五篇:社会变迁中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社会变迁中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社会变迁中的人民调解委员会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show.asp?id=1006681&Page=7
【摘要】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变迁,着重在政策、学说和实践三个层面关注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地位的衰退、功能的弱化。本文在立足于现 代性社会理论,指出人民调解委员会面临严重困境的原因在于改革者对本土资源的漠视和对西方话语的依赖,而人民调解制度的复兴不仅需要重视传统资源,而且需 要认清当下中国的国情。
【关键词】人民调解委员会;政策;学说;实践;现代性;本土资源
【正文】
此文为笔者本科期间承担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科研资助项目而提交的论文,本欲通过实证调查分析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现实运作,后因多种原因未能实现原定计划。本文算是“替代品”,无论分析框架,还是论证策略,抑或语言表达,均存在甚多问题。但恰是通过写作这样不成熟的小论文,笔者获得求知之乐,现贴于此,诸多问题还望读者海涵!
一、研究的缘起、方法和相关概念界定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中华文明长期受到儒家伦理滋养熏陶,推崇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生存理念,“无讼”和“和为贵”的观念深入人心。当乡土社会中出现财物纠纷、伦常失范的情形时,人们更多地借助于乡土士绅调处解决,而较少的诉诸官府。[1]这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现代中国也受到了重视和挖掘,从抗日战争时期后方的“马锡五审判模式”到建国后广泛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人民可谓对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建构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甚至于被外国学者称之为具有“毛泽东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创造中国奇迹之时,在法制建设如火如荼、迈向现代化之时,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坎坷,今日其衰败冷清的状况以至于难以将其纳入“现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主力阵容”。我们的问题是:何以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运作在现代性语境中会遭遇到如此的困境?在现代化的法制建设格局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功能如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改革如何样维系其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的特色?对于当下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建议,我们如何样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做认真而冷静地审视,以便真正恰切的把握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关键?这正是本文意欲回答的问题。
欲想深入地检讨当下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所面临的困难,不仅要看到表面缺陷,更要深刻反思内在痼疾。因此,我们要认真检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政策和方针,透过“语言游戏”中语词使用的“场景”和“策略”,去捕捉社会变迁格局中人民调解委员会地位的升降、功能的隐显。[3]我们还需要立足于国家转型背景下的复杂社会结构,去洞察法律现代化格局中纷繁的利益纠葛和观念变迁、伦理演化,去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运作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重重困境以及应对策略。简言之,我们要穿越“词”与“物”的迷宫,使得人、制度周围弥漫的暮霭消散,洞彻现代性语境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真实面貌,真正把握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盛衰和社会变迁的紧密关联。[4]因此,本为坚持使用“文本分析”和“功能分析”两种手段,旨在客观地揭示人民调解在现代化法制建构格局下的地位变迁及功能发挥的障碍。当然本文的落脚点并不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意欲说明法治文明的塑造和法治秩序的建构过程中,应当如何样恰切的利用本土资源,对现代性的困境保持应有的警惕并最终超越现代性樊笼的束缚。限于阅历、学力所限,笔者的解答尚肤浅苍白,但无论如何,它昭示着一种方向,一种理想,对于那些“自负”的“现代化理性建构者”构成一种善意的提醒吧!
需要说明的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乃民间自治组织,它虽受到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指导,却具有本质上的独立性,由于现代调解制度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中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不限于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包括设在厂矿、学校等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尽管后者的领导机制、工作方式、纠纷范围等因素和传统有较大差异,但其“基层性”和“自治性”的本质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观察、思考。本文中的“词”指涉的是体现国家对人民调解委员会方针和政策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司法部门负责人对于相关法律文件进行解读的文章、讲话亦是我们破解“词”的“迷宫”的重要工具,并且因其内容之翔实、意图之清晰往往更具分析价值。“物”指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运作相关的组织机制、人员构成、物质投入等因素。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与之有重要关联的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中的司法所以及基层人民法庭,甚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分析素材。本文重在突出在现代性语境中观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功能的变迁,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性”并非纯粹时间性概念,而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政经制度、文化伦理、心性秩序,其制度的变迁、观念的演变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对于当下中国法律的制度的“现代性”构建而言,一要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支配,寻找自身法治建设的正当性法理基础,二是恰当挖掘本土资源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体制的约束和限制。[5]
二、“词”的“除魅”
1、规范话语的解构
此处“规范话语”指的是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规范内容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鉴于这些规范性文件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目的、性质、组织、任务、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等事项做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并且直接约束、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和运作,它们是我们穿越“词”的迷宫的第一站。只有细致而认真地解读这些规范文本,我们才能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和功能的变迁获致一个大体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民主体制建设尚未全面起步,因此也未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虽然在基层地方政府的指导下逐步迈入规范化,但依然停留于“民间纠纷解决机制”阶段,其与现代法律意义上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各方面上存在较大差距。1953年召开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全国有领导、有步骤地逐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直到1954年3月22日《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颁布施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才迈入规范化阶段,在旧法统被摧毁、新法制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社会各领域的纠纷尤其是伦常生活中的纠纷解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国家司法机构服务于阶级斗争需要、巩固革命成果的职能定位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在民事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的案件往往是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数十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6]1982年《宪法》规定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参见《宪法》第111条的规定),这不仅确认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自治组织的性质,无疑也是对建国以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纠纷解决功能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人民调解委员会继续稳固其地位、发挥其功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群众纠纷涌现,人民调解委员会因自身体制的局限难以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因此1989年5月5日国务院第四十次常务会议通过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并于1989年6月17日颁布后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的目的在于“及时调解民间纠纷,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安定,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第1条),其任务在于“调解民间纠纷,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第5条),确立了“依法调解”、“自愿调解”和“充分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工作原则(第6条),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成、成员资格以及工作方式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为了充分鼓励纠纷当事人接受调解和有效激励调解员开展工作,该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不收费(第11条),并对人民调解员实行有效奖励和适当补贴(第13条)。这无疑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但该条例的颁布并没有改变人民调解委员会迈入“下坡路”的困境。有资料统计2001年-2004年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案件和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比例分别为1.7:
1、1.3:
1、1.33:
1、1.25:1,[7]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尴尬,因为一方面社会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多样,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人民调解制度的生存空间却日益逼仄。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力强调应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功能,努力开创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并要求“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为应对“民间纠纷出现的新情况”而“建立完善的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的现实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工作。[8]而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9]由此可见,人民调解工作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为此,司法部专门组织了全国性人民调解研讨会,会议上司法部领导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新时期下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民间纠纷的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预防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的功能,努力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制宣传、教育功能,努力提高基层群众法律素质”,“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覆盖面”,并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加强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10]而司法机关的负责人也相应的强调“要切实把人民调解工作放在司法机关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重视”,特别是“加强基层司法机关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11]在众多机关齐心协力的推动下,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出台,随后相应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也颁布,特别是后者确认民事调解协议具有同生效契约同样的效力,这不仅有利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的效力衔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开展和权威的维系,学者甚至称“人民调解工作的另一个春天”即将来临。[12]
以上简略的文字考古足以表明国家方针、政策中人民调解委员会功能和地位的变迁,但笔者的兴趣并不在此。从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衰退轨迹和相关政策方针亦步亦趋的变动而言,我们发现国家政策、方针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缺乏明确的定位和建设纲领,其并没有对于社会急速变迁下人民调解工作的任务、范围、组织、保障等问题提供前瞻性的应对策略,相反其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无法应对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笨拙”的自我调整,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固然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意义期待”,但作为优良传统的调解文化和制度被逐渐边缘化后,其重建的努力又何其的艰巨和漫长?而这种滞后的“补救”思维乃根源于“整体认知”的缺乏,在社会变迁、法治推进的大格局中,决策者对于纠纷解决机制缺乏整体认识,执著于西方意义上法制建设图景的规划和建构,而对发源于本土的人民调解制度以及中国大多数地区仍处于乡土社会的国情缺乏认识。本文不欲检讨政策话语中对于西方的迷恋和想象,我们只需要注意前述文本中对于“国情分析”的欠缺,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功能的讲话、认识便可推知其何以遭遇“滑铁卢”原因之一二了。因为不分时序格局的功能期待并不能给我们许诺太多美好的未来,此为解读规范话语迷宫后的感喟和无奈。
2、理论话语的解构
如果说“忙碌”而“幼稚”的中国法学专注于“法治”、“权利”这些大写命题的考证,那么我们只能从海外汉学和受到海外汉学影响的极少数年轻知识分子的著述中找寻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论题,透过表面的“不重要”去探寻真正具有生命的理论逻辑。事实上恰如此。正如学者所总结的那样:“对纠纷解决的社会功能分析、文化解释和权力技术与社会结构分析构成了我们理解调解制度和调节实践的三种不同的理论路径或者立场。”[13]
文化解释的方法首先值得关注,因为国内大部分论及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文章均将其视为儒家文化的产物。在文化解释学的视野中,人民调解工作不仅是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宇宙秩序的安排,其内隐了和谐共处的文化价值理念。[14]学者多论证今天的调解制度乃是传统调解制度的延续,并借以论证人民调解制度的独特性。但文化的变迁往往滞后于社会经验、政治结构的变迁,文化的变迁也无法通过自身来说明,特别是在当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功能及其运作遭遇困境的情况下,文化视角的解释往往无法寻求突围困境的道路和举措。[15]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功能分析固然能够消除文化解释视角的形而上学迷雾,国外学者尤其着眼于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从等级结构、经济体制、治理方式变迁的背景中把握人民调解的政治功能,这无疑对于全面了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和功能有重要作用。但这种功能主义的分析一直停留于“外部视角”,其无法触及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趋势,也无法揭示社会变迁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功能演化的内在关联。[16]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一批年轻学者借助福柯“权力技术”分析模式,对于人民调解组织及其活动进行贴近“中国法律现代性情境”的反思。借助这种“关系-事件”的理论范式,我们能够感触到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性”,从而获得迥异于概念性的构想“法制现代化”的体悟和经验。[17]
但无论如何,在感喟于上述三种观察模式的深刻和独到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分析并没有反映人民调解委员会运作的真实图景。理论研究固然受制于特定的理论范式,尤其在社会科学本土化和规范化讨论的背景下更需如此,但这并不成为妨碍我们深入认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理由。通过上述简要地分析可以发现,文化解释、功能解释、权力分析多侧重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伦理意含、政治意含,学者想象图景中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取代了现实中困境重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工作、物质保障等诸多制约人民调解委员会功能发挥的环节,均因论述目的需要而被遮掩,这种观察视域的偏狭恰恰妨碍了人们真切地把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现状,因此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当下的困境也有认识的根源。
3、“除魅”后的小结
无论立足于规范话语的分析,还是理论话语的结构,我们均穿透了语词的迷宫,不断刺破伪装和粉饰,在获知真知灼见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理论基础和规范基础的苍白,这固然与中国法学“先天不足”的传统密切相关,但它无疑也昭示了理论法学突围和创新的方向所在。
三、“物”的“显现”
我们不仅要清除人民调解委员会语词之上的概念迷雾,而且要面向事情的本身,从源头处考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真实面貌,唯如此我们才能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和功能有整体认识,才能做出恰切实际的诊断。欲要达成此目的,就必须既有宏观的鸟瞰,又有微观的剖析,唯有着眼于整体和部分的反复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功能经历了一个明显“盛衰期”。在初期,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并且通过人民调解员的工作,大部分纠纷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纠纷当事人也能够自愿履行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确实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对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社会秩序地维护和矛盾纠纷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观念的变迁,民间纠纷类型日益多元化,在传统的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之外出现了一些难以应对的新型案件类型,比如消费者权益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房地产纠纷、环境侵权纠纷等,这无疑使得人民调解委员会无法加以全面处理,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纠纷的整体数量增长缓慢。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新观念不断涌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人民的道德信仰热情在上述观念的冲击下有所降低,加之社会流动性增大,传统“熟人社会”中逐渐纳入“生人社会”的因素。一些市场主体缺乏良好信用,宽容协商、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较差,道德舆论等规范的约束有所减弱。这些因素均导致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难以发挥。[18]而近二十年又是中国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法制框架、司法体系逐渐完善,“为权利而斗争”、“司法救济”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此同时,传统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也逐渐丧失其昔日之荣耀,今日面临的挑战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固守旧体制且未及时加以变革的后果。
人民调解委员会整体功能的弱化有其外在因素的推动,而其内部组织队伍、工作方式、物质投入方面的缺陷则是其地位下降、功能弱化的根本原因。尽管《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和组成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现实状况是虽然大多数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但对于其地位和功能仍然欠缺明确的认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建多流于形式,其组成极不规范,多数人民调解员并非由群众选举产生,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疏于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形式功能”大于其“实质功能”。人民调解员多为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兼任,其大多数为基层社会中的“精英分子”,熟悉乡土人情、熟稔说情讲理,但其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并不一定真正符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的“法定要求”,特别是在偏远山区,乡土精英的“地方性知识”可能有悖于“法律秩序”,“山杠爷的悲剧”即是显例。[19]司法行政部门并没有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工作人员加以培训的机制,没有“送法下乡”和“教鱼游泳”的法律知识普及策略,人民调解在纷繁法律规范精心包装下的现代纠纷解决机制面前失去吸引力乃是理所当然。而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物质资源层面的匮乏则是制约其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运作费用由基层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保障,人民调解员应得到适当补贴,但现实状况是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难以认同“出力还出钱”的“荒谬逻辑”,而这并非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之间的非独立性,我们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思考中国的公共产品供应机制。如果在农村地区广泛推广人民调解制度并加以良好的物质保障,则广大农民接受的司法服务要比“法律援助”制度带来的实惠多得多,而这种尝试在上海市长乐区已经开始并且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20]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基层人民政府、基层司法机构关系的“疏离”也有目共睹。当然这种疏离并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式的隔绝与孤立,而是内在功能层面的相互排斥。尽管我们在一起民间收贷案中看到村支书主动配合派出法庭的法官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依法收贷,并且无论话语策略还是场面控制,村支书都掌握了关键的操纵权,但这并非一起简单的民事调解案,无处不伸展的“国家权力触角”恰恰提醒我们“司法工作”剥夺了“调解工作”的生存空间。[21]尽管学者的工作更趋向于“合法律性”的论证,但就“合法性”层面的正当性论证而言,两者并没有拼出高劣,只不过前者借助许多资源取得了表面的胜利。但这种胜利或许仅仅是一种“自负的疯狂”!
当我们穿透了“词”与“物”的迷宫,才终于接近事物的本原,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极其宝贵的资源,其本身与诉讼机制相比并没有天然的低劣性,只不过过多的人为“语词”和“行动”的迷雾遮盖了它内在的丰韵和光芒。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社会变迁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前面的审视已经揭示当下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诊断多失之于空疏,那么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发展面临的真正困难和困境何在?我们必须超越简单事实分析和与语词反思,跨入现代性的思考视域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作更清晰的洞察。
四、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现代性审视
现代性的最大特征莫过于是对启蒙革命塑造的“理性精神”的信奉。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光亮几乎照彻人类思想以及行为的一切领域,而人类行为的治理、法律领域的现代化恰是理性化的关键领域之一。“理性化”的“现代性图景”是我们注定走不出的背景、不得不担当的命运,但是这种命运图景的接受并非完全被动,我们不能复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现代性历程,而必须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找寻自己的“现代性之路”,否则只能通向“奴役之路”而非“复兴之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改革处处充满着对于“他者”的想象,固执于“理性制度”的建构和推广,而对本土资源和传统文化缺乏恰切体悟和认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命运便是最好的说明。在“现代性法制图景”中,立法、司法和守法均是一种规范性行为,法律体系的健全、司法体系的独立、守法意识的增强在当下中国固然有其重要性,但这些话语无非是对少数西方国家成功法治经验的复制,围绕这些话语的理性制度建构更多的充满了对于异域的想象,从仪式到话语、从组织到运作处处向西方看齐,以至于当“本土资源”这样具有“本土情怀”的反思出现时立即激起热烈的争论。由此看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既有的经济体制、司法格局下衰败有其必然性,人们在观念上不重视、财政上不支持,司法机制排挤、行政指导懈怠,因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非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制度”,其程序上的随意性、依据的分散性、效力的可变更性使得其被排挤出“现代纠纷解决机制”的范围。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非正式制度完全被边缘化,意味着普通百姓不得不踏入现代意义上的法制框架而后遭遇的却是“秋菊的困惑”,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放弃依靠伦理整合社会秩序的努力而放任当下社会道德观念的“滑坡”、漠视“道心唯危、人心唯微”的窘迫境遇,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寻求“他者话语”中的幸福而放弃自己对于幸福的想象!
反观当下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功能提升的建议,我们发现这些建议多着眼于人民调解立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成员、物质投入、工作方式、司法行政指导等具体方面,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智小慧”固然能够为当下问题的解决寻找到合适的“进路”,但当我们立足于现代性视域就必须有整体的危机感。前述分析已经让我们体认到了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决非“小病小痛”,而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整体性危机,其涉及到国家、社会、文化等诸多关键命题,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发展更涉及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维系。因此,我们必须抛弃罔顾国情的“充满理性主义色彩”的改革想象,认真而细致的认识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改革资源以及国际挑战,把政经制度、文化伦理和个体心性放置在更为广阔的视野内,寻找到人民调解委员会改革的恰当路径。这就是本文的追求所在,尽管这种分析和论证显得苍白无力。
【注释】
[1]中华民族“无讼”的传统与乡土社会的社会格局、心理结构密切相关。“无讼”理念与儒家伦理的关联则涉及到儒家思想演变的历程,本文主题不在此,故略去不谈。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58页。
[2]参见陆思礼:“毛泽东和调解: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与纠纷解决”,徐旭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203页。
[3]语词的使用只有放置于特定的语境才能获得独立的意义,因此观察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不同文本中的地位、功能就好比玩一场语言游戏,而这正是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应用之一。参见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本文的分析之所以采取穿越“词”与“物”的迷宫的策略,乃受到福柯的启发,有关知识考古的分析及应用参见(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二版,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参见刘小枫:《现代型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1982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彭真同志就人民调解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有一个统计说,去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约60多万件,前年月58万件,两年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是处理一审民事案件的10倍左右,起了很好的作用,既可以避免一些矛盾激化,又减轻了法院负担。”由此可见当时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的重要性。参见王珏:“简论人民调解立法的实践基础”,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5期,第48-51页。
[7]同上,第51页。
[8]参见张福森:“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三大职能,努力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第12-14页。
[9]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积极调解疏导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2003年胡锦涛书记在视察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某社会矛盾调解中心时指出:“人民调解是中国的特色,要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参见前引6,第50页。
[10]2004年5月20日,司法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学习推广石家庄人民调解工作经验。胡泽君在会议上发言,提出了上述改革纲领。参见李双全:“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7起,第55-59页。
[11]参见肖扬:“人民法院应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与指导”,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3期,第9-11页。
[12]参见胡泽君:“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24-26页。
[13]参见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262页。
[14]参见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171页。
[15]参见苏力:“法律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个评析”,载赵汀阳、贺照田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186页。
[16]参见傅华伶:“后毛泽东时代的人民调解制度”,王晴译,郭丹青:“中国的纠纷解决”,王晴译,陆思礼:“毛泽东与调节:共产主义中国的政治与纠纷解决”,徐旭译,载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418页。
[17]同上,第429-533页。
[18]林险峰、李明哲:“当前人民调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11起,第38-41页。
[19]参见苏力:《法制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40页。冯象:《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129页。
[20]在我的老家,我看到了村民委员会下发的《茅坪村村规民约》,其中规定“调解一次收费100元”。关于上海市长乐区政府“购买调解服务”的情况参见范愉:“社会转型中的人民调解制度——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调解组织改革的经验为视点”,载《中国司法》2004年第10期,第70-72页。
[21]参见前引16,第429-461页。(比萨大学法学院·夏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