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婚姻登记工作面向社会公众,是为民服务的窗口。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对于规范婚姻登记行为、体现政府部门良好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婚姻登记机关比例不足总数的10%,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现就“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按照场所环境设置合理化、登记流程规范化、内部管理制度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服务手段信息化的总要求,努力提高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婚姻登记机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文明服务窗口,为促进婚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保持和发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良好态势,努力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不断深入,基本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婚姻登记管理与服务新格局。
——婚姻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与行政执法职能相一致,婚姻登记机关编制、经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婚姻登记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婚姻登记流程更加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制;
——婚姻登记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婚姻登记员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婚姻登记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普遍提升;
——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手段不断丰富,现代科技成果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初步实现。
力争到,全国85%的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大中城市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西部地区70%的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20%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婚姻登记机关设置。
1.依法设置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内地居民间婚姻登记的机关,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关)以文件形式确定其登记资格。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的机关,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文件形式确定其登记资格。
2.推进婚姻登记体制改革。对于实行集中登记条件已经成熟的地区,应当把握时机、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行,并做好档案移交和宣传解释工作。对于不完全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分层次推进,在县级集中登记的基础上,可由县(区)民政局在乡镇设点登记或巡回登记,也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办理登记。对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应当从方便群众出发允许乡镇人民政府继续办理登记,同时加大对乡镇婚姻登记工作的指导力度。
(二)改善婚姻登记场所和服务设施。
1.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和内部环境建设。婚姻登记应有条件较好的办公场所,办公场所外醒目处应悬挂名称标识牌并公告办公时间。婚姻登记场所内应分设婚姻登记室(区)、候登室(区)、档案室,并有醒目指示牌。
根据婚姻登记机关年均工作量(包括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解答咨询,下同),按照《民政部关于评选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的通知》(民函〔〕156号)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婚姻登记室(区)和候登室(区)面积,做到宽敞、明亮、温馨、庄重、整洁。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积极推行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场地分离,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也应逐步推行。
2.不断改善婚姻登记机关服务设施。婚姻登记室应当配置宽敞桌面,方便当事人作出声明及婚姻登记员询问相关情况。候登室(区)应配有足够的桌、椅、笔,供当事人使用;公开摆放各类申请书规范样本,供当事人参照。登记量大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配置排队叫号系统或触摸式电脑、电子显示屏等设施,保证婚姻登记秩序。
(三)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
1.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婚姻登记信息化进程。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和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应当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由计算机打印婚姻登记证件和各类审查表,实现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计算机数量应不少于婚姻登记员人数的70%。
2.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
要利用发展电子政务的契机,认真规划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方案,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婚姻登记信息数据中心,逐步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婚姻登记信息资源共享,为全国实现联网奠定基础。力争到,中东部地区的省份建成或初步建成婚姻登记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到,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基本建成婚姻登记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实现在线实时登
记和婚姻管理信息化。已实现省内联网登记的省份,应当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档案补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网上预约登记、应用身份证阅读器等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婚姻登记程序,提高婚姻登记工作效率。
(四)强化婚姻登记业务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婚姻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和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婚姻登记“零差错”,对婚姻登记机关无有效投诉。
2.完善婚姻登记机关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展示与婚姻登记相关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收费价格及依据、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及其他有关材料,供当事人免费查询。设有专门的咨询电话,电话号码应在当地114查询台登记。婚姻登记与有偿服务要实行人员、场地、收费三分开。
3.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确保印章、证书、档案及有关数据使用安全。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婚姻当事人办事的制度。
(五)拓展婚姻登记服务领域。
1.积极推广结婚登记免费颁证制度。设立颁证厅,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提高婚姻当事人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增强婚姻家庭责任感。
2.加强婚姻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引导公民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大力宣传有利于婚姻家庭稳定的婚姻道德规范,形成维护婚姻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风气。
3.配合计生、卫生等部门,在婚姻登记机关举办婚前体检、优生优育等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政府投入、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当事人免费提供婚姻指导、优生优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书刊。
4.开展婚姻指导服务。探索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邀请婚姻家庭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志愿服务,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婚姻指导和心理疏导服务。
(六)加强婚姻登记员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员人才管理机制。完善婚姻登记员选拔录用机制,做到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完善婚姻登记员资格认证机制,做到岗前培训、执证上岗;完善婚姻登记员绩效考核机制,做到年度测评、优奖劣汰,提高婚姻登记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力争到,全国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婚姻登记员占总人数的85%。
2.开展婚姻登记员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婚姻登记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和婚姻当事人服务的宗旨;加强婚姻登记员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婚姻登记员英语、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努力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地市级以上(含)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3.制定并完善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帮助婚姻登记员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改进婚姻登记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整洁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的工作形象,提高婚姻登记质量和服务质量。
4.维护婚姻登记员身心健康,减轻婚姻登记员工作负担,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员人员调配和轮班休假制度,保障婚姻登记员合法权益。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应将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十一五”期间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如期完成。
(一)建立健全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民政工作年度计划,建立健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婚姻管理部门职能,落实相关人员责任,精心组织实施,不断强化对婚姻登记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健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激励机制。
立足基层,充分调动基层婚姻登记机关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婚姻登记机关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应定期通报本地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进展状况,注意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民政部将及时推广各地在规范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
(三)着力解决婚姻登记编制、经费问题。
各级民政部门应主动协调编制、财政部门,解决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编制、经费问题。参照辖区人口数量和婚姻登记机关年均工作量合理配备婚姻登记员,婚姻登记员应是行政编制或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增加婚姻管理工作经费,将婚姻登记工作经费列入县(区)级财政预算,确保婚姻登记机关日常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和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四)加强婚姻管理工作研究。
认真研究婚姻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婚姻管理工作机制;认真研究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新理论、新现象,夯实婚姻管理工作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保障。
第二篇:民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民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来源: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时间:
2007-04-18 17:10
民发〔2007〕56号 2007年4月18日
婚姻登记工作面向社会公众,是为民服务的窗口。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对于规范婚姻登记行为、体现政府部门良好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婚姻登记机关比例不足总数的10%,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现就“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按照场所环境设置合理化、登记流程规范化、内部管理制度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服务手段信息化的总要求,努力提高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婚姻登记机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文明服务窗口,为促进婚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保持和发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良好态势,努力探索长效机制,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不断深入,基本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婚姻登记管理与服务新格局。
——婚姻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与行政执法职能相一致,婚姻登记机关编制、经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婚姻登记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婚姻登记流程更加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逐步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制;
——婚姻登记干部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婚姻登记员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婚姻登记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普遍提升;
——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手段不断丰富,现代科技成果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初步实现。
力争到2010年,全国85%的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其中,大中城市婚姻登记机关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西部地区70%的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20%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婚姻登记机关设置。
1.依法设置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内地居民间婚姻登记的机关,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关)以文件形式确定其登记资格。办理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的机关,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文件形式确定其登记资格。
2.推进婚姻登记体制改革。对于实行集中登记条件已经成熟的地区,应当把握时机、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行,并做好档案移交和宣传解释工作。对于不完全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当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分层次推进,在县级集中登记的基础上,可由县(区)民政局在乡镇设点登记或巡回登记,也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直接办理登记。对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应当从方便群众出发允许乡镇人民政府继续办理登记,同时加大对乡镇婚姻登记工作的指导力度。
(二)改善婚姻登记场所和服务设施。
1.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和内部环境建设。婚姻登记应有条件较好的办公场所,办公场所外醒目处应悬挂名称标识牌并公告办公时间。婚姻登记场所内应分设婚姻登记室(区)、候登室(区)、档案室,并有醒目指示牌。
根据婚姻登记机关年均工作量(包括结婚登记、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解答咨询,下同),按照《民政部关于评选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的通知》(民函〔2006〕156号)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婚姻登记室(区)和候登室(区)面积,做到宽敞、明亮、温馨、庄重、整洁。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应当积极推行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场地分离,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也应逐步推行。
2.不断改善婚姻登记机关服务设施。婚姻登记室应当配置宽敞桌面,方便当事人作出声明及婚姻登记员询问相关情况。候登室(区)应配有足够的桌、椅、笔,供当事人使用;公开摆放各类申请书规范样本,供当事人参照。登记量大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配置排队叫号系统或触摸式电脑、电子显示屏等设施,保证婚姻登记秩序。
(三)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
1.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婚姻登记信息化进程。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和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应当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由计算机打印婚姻登记证件和各类审查表,实现婚姻登记档案数字化。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计算机数量应不少于婚姻登记员人数的70%。
2.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要利用发展电子政务的契机,认真规划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方案,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婚姻登记信息数据中心,逐步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婚姻登记信息资源共享,为全国实现联网奠定基础。力争到2008年,中东部地区的省份建成或初步建成婚姻登记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到2010年,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基本建成婚姻登记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实现在线实时登记和婚姻管理信息化。已实现省内联网登记的省份,应当积极开展婚姻登记档案补录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网上预约登记、应用身份证阅读器等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婚姻登记程序,提高婚姻登记工作效率。
(四)强化婚姻登记业务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婚姻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和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婚姻登记“零差错”,对婚姻登记机关无有效投诉。
2.完善婚姻登记机关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展示与婚姻登记相关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收费价格及依据、投诉电话,设置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及其他有关材料,供当事人免费查询。设有专门的咨询电话,电话号码应在当地114查询台登记。婚姻登记与有偿服务要实行人员、场地、收费三分开。
3.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印章、证书、档案保管使用等管理制度,确保印章、证书、档案及有关数据使用安全。健全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婚姻当事人办事的制度。
(五)拓展婚姻登记服务领域。
1.积极推广结婚登记免费颁证制度。设立颁证厅,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提高婚姻当事人婚姻家庭法律意识,增强婚姻家庭责任感。
2.加强婚姻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引导公民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大力宣传有利于婚姻家庭稳定的婚姻道德规范,形成维护婚姻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风气。
3.配合计生、卫生等部门,在婚姻登记机关举办婚前体检、优生优育等宣传教育活动。采取政府投入、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当事人免费提供婚姻指导、优生优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书刊。
4.开展婚姻指导服务。探索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邀请婚姻家庭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志愿服务,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婚姻指导和心理疏导服务。
(六)加强婚姻登记员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员人才管理机制。完善婚姻登记员选拔录用机制,做到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完善婚姻登记员资格认证机制,做到岗前培训、执证上岗;完善婚姻登记员绩效考核机制,做到测评、优奖劣汰,提高婚姻登记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力争到2010年,全国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中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的婚姻登记员占总人数的85%。
2.开展婚姻登记员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婚姻登记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和婚姻当事人服务的宗旨;加强婚姻登记员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婚姻登记员英语、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努力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地市级以上(含)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县级以上(含)民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3.制定并完善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帮助婚姻登记员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不断改进婚姻登记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整洁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的工作形象,提高婚姻登记质量和服务质量。
4.维护婚姻登记员身心健康,减轻婚姻登记员工作负担,建立健全婚姻登记员人员调配和轮班休假制度,保障婚姻登记员合法权益。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应将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行风评议、党风廉政建设有效结合起来,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十一五”期间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如期完成。
(一)建立健全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将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民政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婚姻管理部门职能,落实相关人员责任,精心组织实施,不断强化对婚姻登记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力度,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建立健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激励机制。
立足基层,充分调动基层婚姻登记机关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婚姻登记机关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规范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应定期通报本地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进展状况,注意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民政部将及时推广各地在规范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
(三)着力解决婚姻登记编制、经费问题。
各级民政部门应主动协调编制、财政部门,解决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编制、经费问题。参照辖区人口数量和婚姻登记机关年均工作量合理配备婚姻登记员,婚姻登记员应是行政编制或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增加婚姻管理工作经费,将婚姻登记工作经费列入县(区)级财政预算,确保婚姻登记机关日常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和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四)加强婚姻管理工作研究。
认真研究婚姻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婚姻管理工作机制;认真研究与婚姻家庭相关的新理论、新现象,夯实婚姻管理工作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提供理论保障。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八日
第三篇:民政局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事迹材料
规范建设服务至上
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婚姻登记服务窗口
XX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于2003年10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现有婚姻登记员3人(其中行政编制1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2人),负责5个乡镇办事处13万人口的婚姻登记和指导全市其它12个乡镇婚姻登记处的工作。
按照《民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深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贵州省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要求,婚姻登记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制度建设,狠抓工作落实。7年以来,共办理结(离)婚及出具无婚登证明8500余对(份),办证合格率达到100%。2007年3月,被XX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XX市妇女联合会授予“优秀巾帼文明示范岗”,主任曾永华同志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优秀婚姻登记员”;2008年,登记员潘永玲同志被授予XX市行政执法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
2010年民政局将新修的办公大楼一楼大厅作为婚姻登记处
办公用房,面积达110平方米,婚姻档案室(12平方米)在五楼。同时,投入资金10余万元对大厅进行了装修,分设了候登区(30平方米)、登记室(22平方米)、谈心室(10平方米)、颁证大厅(48平方米)、婚姻服务中心;在候登区设置了休息座椅、填表桌椅、报刊夹、饮水机、纸杯等,有宣传《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以及办事指南的电子屏幕、宣传资料;配备了2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安装有结(离)婚登记软件等信息系统,实现了办公现代
1化。为当事人提供笔和纸巾等用品。档案室配备有符合档案管理规范的档案柜和防潮、防火、防虫、防盗设施,确保了档案的完整、安全;婚姻服务中心开展了照相、代写协议、证件打印、复印等低偿或免费服务供服务对象选择,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整洁美观、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
二、强化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努力造就一流的婚姻登记员队伍
为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员理论素养的业务水平,除参加局机关组织每周例会学习上级的方针、政策、文件外,婚姻登记处每个星期五下午固定为业务时间,由主任组织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在民政局大力支持下积极抽调婚姻登记员参加国家、省、州民政部门组织的《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支持、鼓励婚姻登记员参加学历教育,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现3名婚姻登记员全部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同时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的方式,使婚姻登记员熟悉业务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建立《婚姻登记处工作职责》、《婚姻登记员职责》、《财务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处日常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处证件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处印章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处档案和数据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处工作规程》、《婚姻登记员岗位职责》、《婚姻登记办理程序》、《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和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规定》等规章制度。避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服务对象钱物和办理“关系证”、“人情证”和“违法证”现象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民政工作者形象。
四、重视婚姻登记事务公开和社会监督。制作了规范的婚
姻登记公开栏,将《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离)婚登记的条件,办理结(离)婚登记需提供的条件、证件,办理结(离)婚登记收费标准、依据,婚姻登记员岗位职责及照片、办理登记程序、办证时间等进行公示。同时,印制婚姻登记的宣传资料,对前来咨询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免费发放。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咨询和社会监督,不仅方便群众而且确保依法办证。
几年来,在省、州民政的婚姻业务指导和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婚姻登记处的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并将持续、健康、不断规范化地发展下去。
2010年6月23日
第四篇: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践初探
调研文章
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践初探
沙河口区民政局 刘桂兰(二0一0年八月二日)
婚姻登记工作面向社会公众,是为民服务的窗口。近几年来,大连市沙河口区婚姻登记工作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高起点抓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服务窗口,提升婚姻登记工作整体水平。下面结合我区婚姻登记工作的实际,对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践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我区婚姻登记机关基本情况
我区婚姻登记处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人。现在编工作人员5人,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全年财政拨款6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5万元,办公经费27万元。单位办公面积200平方米,设有结婚登记区、离婚登记区、侯等区、办公区,颁证区。配备叫号排队系统、电脑、打印机的现代化的办公设施总值30余万元。截至目前,办理结婚登记3802对、离婚登记1076对、补领结婚证1104对、补领离婚证155个、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1190份。
二、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在几年的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实践中,我们从规范、提升登记场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人员编制配臵、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大力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自身基本建设,提升服务。
(一)高标准建设婚姻登记场所,打造良好为民服务平台。
婚姻登记处是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彰显新时期民政人文明风采的一道窗口。我们在婚姻登记机关开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着重从高标准建设婚姻登记场所着手,重点解决婚姻登记场所面积狭小、面貌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各地通过不懈努力,积极争取,加大投入,高标准规划、改造。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和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利”我区的婚姻登记机关,坐落在集婚姻登记,结婚礼仪,结婚服务于一体的婚庆广场,极大地方便了结婚当事人,整合了人力资源。但我区的婚姻登记机关办公施设老化,登记环境陈旧不整,办公现代化设备落后,这些影响婚姻工作快速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予以解决,加以完善。应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从满足人民群 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结合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抓住保增长,扩内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婚姻登记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婚姻登记场所布局,对陈旧的办公环境进行维修改造,增强宽敞明亮整洁度,将混音工作流程和宣传板规范上墙公示,为广大婚姻当事人提供人性化登记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为了应对婚姻当事人申请登记时人员拥挤无序的状况,婚姻登记机关应借鉴银行系统“拍号机”的管理模式,在婚姻登记场所增设婚姻当事人登记排序“拍号机”,从根本上杜绝其登记时“插队”“拥挤”“混乱”的现象发生,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婚姻登记工作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进一步提升登记机关和颁证仪式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要注重培训一批后备兼职人员,以应对登记高峰。应当积极思考优化等级流程的措施和手段,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证程序。
在登记场所面积取得突破性改观后,我们力求在登记大厅的规划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地分设了候登区、结、离婚登记区、档案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功能区域,有的还设臵颁证宣誓厅、紧急议事室。把原来高低不平的办公桌改成与登记对象相对平坐的宽敞工作台,增进了亲切感。登记区庄重大方、宽敞明亮,改变了过去办证环境拥挤、服务设施简单、结离婚混合办证的窘迫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尊重了婚姻登记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在候登区,安排舒适美观的桌椅,桌上备有填写表格需要的 笔和样表,方便登记对象提前了解登记内容,在公示墙上悬挂《婚姻法》等有关内容,方便登记对象学习浏览,感受婚姻家庭的责任,同时,摆放赏心悦目的鲜花和绿色植物,有的还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使每一对前来办证的当事人都能在这里体味到和谐与快乐,候登区在温馨舒适中充分体现着关爱。
(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筑高质高效为民服务体系。
为规范婚姻登记、保证登记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把重点放在抓信息化建设。针对以往手工办证速度慢、效率低、出错多、不规范,档案查询费时费力的状况,我们抓住全省推行婚姻登记信息化的机遇,培训婚姻登记员,更新网络知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指导多渠道争取投入,购臵基础设施,促进了全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的大发展。争取财政资金为婚姻登记处逐步配臵了电脑、扫描仪、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视机、DVD音响、电子拍号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实现了省联网,与全省形成了统一的婚姻登记管理网络体系。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婚姻登记,方便了群众办事,实现了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受到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尤其是婚姻登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三)实现全额预算管理,夯实为民服务保障基础。我区着力解决婚姻登记机关的机构、编制、经费问题。设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婚姻登记机构,机构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婚姻登记全额预算管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支持,落实婚姻登记机关的编制和经费,充分抓住婚姻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契机,积极向当地领导提出要求,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编制问题的解决,消除了婚姻登记人员的后顾之忧,大家得以安心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为建立一支稳定、专业的婚姻登记员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依法行政,以服务赢满意,构建优质为民服务窗口。
在婚姻登记公共服务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大力探索、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推行“婚姻登记规范化、办证服务网络化、工作手段现代化、服务环境标准化”的工作准则。二是规范服务,以“一张笑脸迎宾、一声问候明情、一杯热水暖心、一次满意的服务交友”的“四个一”服务规范,提醒工作人员注重细节,优化服务。三是探索总结了“五心服务法”,即用责任心严格依法行政、用真心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用热心接待服务对象、用诚心不断改善服务方式、用爱心对待老、弱、病、残特殊服务对象。在工作中要求登记员每天坚持自我评价、相互监督,认真接待每一个服务对象,认真做好每一个 服务细节,力求服务“零缺陷”。四是抓住2009年行评工作机遇,以行评促创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努力创建服务型、效率型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如实施婚姻登记机关服务承诺制;在登记处放臵问卷调查表,广泛征求意见,以评促改;开展明查暗访,督促限期整改,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孟德斯鸠曾断言:“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此,婚姻工作要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就必须以依法行政来制约机关权利,规范行政行为。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必须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确保行政手段科学正当,工作程序高效便民。
婚姻登记机关性质合法化是依法行政,建立法制政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婚姻登记机关行驶国家行政职权,由于种种原因,我区的婚姻登记机关属于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没有纳入行政序列,缺乏行政编制和行政经费。行政职能和行政机构的错位,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婚姻登记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照检查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整改。目前,各省市正在或即将进行机构改革,我区应当抓住国家规范认识管理和进行机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参照《<公务员法的单位审批办法>》等文件为依据,以争取纳入行政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为重要突破口,立足实际,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机关性质 的科学定位,为登记机关实现依法行政奠定基础,也为婚姻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
(五)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优化婚姻事业发展环境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婚姻登记机关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制度创新,探索促进婚姻工作科学发展的新载体,研究利用多种资源的新路径,使婚姻工作能够牢牢把握发展主旋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潮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尝试创建婚姻论坛等平台,将婚姻问题派上桌面,共商对策,共谋发展,共绘蓝图,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婚姻工作惠及千家万户,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和谐家庭的民心工程。规范化建设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举措。在规范化建设成果基础上,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计划和工作目标,筹措推出婚姻登记工作“玫瑰计划”。过去几年的规范化建设解决了婚姻登记机关自身基本建设问题,因此,下一步发展思路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面向服务对象,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婚姻服务需求,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打造服务 型群众满意窗口。“玫瑰计划”就是要在巩固完善规范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推广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不断完善婚姻登记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如开展网上预约登记、电话语音咨询服务等,力求“一地一特色”,即区至少推出一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出特色、出亮点、出经验,力争用2-3年时间让人民群众受益面、受益程度有明显提高,婚姻登记工作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有显著提升,真正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全方位实现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便民、高效,使婚姻登记工作这一“玫瑰”般甜蜜的事业真正服务于民、惠及于民。
第五篇: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 打造满意服务窗口
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 打造满意服务窗口
来源: 崇左天等民政 时间: 2012-05-22 09:07
天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全身心投入,扎扎实实地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实行集中登记以来共办理婚姻登记29609对,受到了上级各部门及服务对象的充分肯定。2009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主要做法:
一、从方便群众入手,硬件一流、工作配套的服务机构进一步健全。婚姻登记机关是民政工作最大的为民窗口,一切工作以“服务百姓、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设现代化的服务场所。婚姻登记处设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交通便利的环城大道,120平方米的登记大厅修缮一新,功能齐全,设备完善,大厅内整洁美观,温馨浪漫。先后投入资金10万元,配备了全新的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婚姻登记实现在线联网登记,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二是推行人性化的服务流程。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公楼内设有结婚登记办证大厅、婚姻服务区、候登区、颁证大厅等;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婚姻登记机构与婚姻服务机构实行“人员、场地、收费”三分离;推行结婚宣誓免费颁证仪式,由礼仪工作人员在登记大厅告知夫妻双方权利和义务,致以新婚祝福,颁发结婚证,让走进婚姻登记处的人感觉犹如进入温馨的家园。
二、从提升服务入手,业务精通、办事高效的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一是组织登记员参加全区登记员上岗培训并获得上岗证,并组织对《婚姻登记资料汇编》、《婚姻登记条例释义》、《婚姻法知识问答》等专业知识的集中学习,锤炼过硬的业务本领;二是规范行为礼仪。把工作人员行为礼仪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婚姻登记员行为礼仪规范标准,实行持证上岗,挂牌服务,接待热情,用语文明,坚持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解渴、一腔热情服务、一声祝福道别,用热心、热情、周到、细致的温馨服务去成人之美,用法律与同情去挽救一个个不幸的家庭,帮助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抚慰孤苦无依的老人获得家庭的温馨;三是强化日常监督。始终把树立婚姻登记良好窗口形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统一着装,执证上岗,公平公正,严格执法,推行文明用语服务、坚守工作岗位作为每日值班考核的必检内容,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坚持规范,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工作品行。
三、从规范办事程序入手,依法依规,阳光操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增强行风建设实效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坚持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是婚姻登记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始终以婚姻登记的相关法律为准绳,实行谁承办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强化登记员的服务、责任、法律三个意识,确保依法依规进行婚姻登记。我处自集中登记以来,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登记事件,登记合格达100%。三是坚持阳光服务。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方便群众了解婚姻登记的手续和程序,全力打造“阳光服务”工程,我处将《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流程图》、《收费依据和标准》监督电话和服务承诺等内容一一上墙公示;无强制性服务和超标准收费的行为,同时,设立了举报电话,畅通诉求渠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融洽了与当事人的感情。
四、从政治思想教育入手,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婚姻登记处是服务窗口,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围绕“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这一主题,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中,重温入党誓词,坚持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爱我岗位,敬我事业的大讨论,激发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在党员和工作人员中推进共产党员示范岗和优胜工作者评比活动;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干部职工以时间服从任务,以群众服从满意为己任的工作激情越来越高,经常性的加班变成了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得到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当事人的认可。
五、从党风廉政建设入手,淡泊名利,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进一步显现。办理婚姻登记是新家庭美好生活合法性的保障,不少男女青年憧憬幸福美好的未来带着喜悦的心情,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爱面子、讲阔气、图吉利,烟、糖、水果出手大方,为了防微杜渐,树立单位和个人良好形象,我们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严禁接受当事人的宴请和送礼,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不准索拿卡要,不抬高办事门槛,不准收受红包。登记员按要求参加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淡泊名利、勤政为民。通过近几年的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探索,我们的深刻体会是:领导重视,多方支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是搞好工作的基础;严格依法,夯实基础是搞好工作的关键;优质服务,百姓满意是搞好工作的要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今后,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们将不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促进婚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不断开创我县婚姻登记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