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

时间:2019-05-14 11:3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

第一篇: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

如何当好志书主编

(一)如何当好志书的主编

(一)柳成栋

主编在一部志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完成修志工作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历来修志都十分重视主编的选聘和使用,今天修志也是这样。本文主要想从什么是主编,主编在地方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首轮修志主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主编的职责;主编应具备的修养四个方面谈谈我对如何当好志书主编的认识。

一、主编在地方志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编,是指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负有对整个志书或某一部专志的组稿、编稿和亲自撰稿等的责任者。主编,或称主笔,旧称总纂,或称主纂。总纂,亦称通纂、统纂,或称通稿、通编等。

民国以前,由政府出面主持编写志书称为修,具体领导修志事宜的地方官吏称主修,亦称监修;具体执笔编辑志书称纂,而政府官员既出面主持,又参与编写志书称纂修。旧时修志总纂(主编)多为当地名流士绅、社会贤达和饱学之士来担当,本地没有这样的人才和纂修人员,则需从外地聘请合适人员参加。如民国《黑龙江通志》聘请的是铜山张伯英为总纂,民国《宁安县志》聘请的是铜陵梅文昭为总辑(总纂)。总纂可以由主编或编纂者直接完成,亦可志书完成初稿后,外聘他人完成。如民国《凤城县志》就是在沈国冕的主持下,由胡溪午、蔡运辰编成初稿后,聘请江苏的蒋龄益(陶山)来完成总纂的。

民国时期,省里的修志机构称之为通志局,一般县的修志机构称为县志局。通志局和县志局设局长,有局长兼总纂者,亦有局长之外,另设总纂。如宾县县志局局长为刘春蕙,总纂则为朱衣点。今日地方志主编多为一马双跨,即谁是志办的主任谁就是主编,谁是副主任谁就是副主编。只有极少数特例,主任之外,另设主编。如首轮修志的《萝北县志》《宾县志》《尚志县志》《孙吴县志》等县均为主任之外另设主编。二轮修志亦有类似情况,但不多见。至于采用何种方式设立主编,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怎样有力于修志,有利于保证志书质量,就采取哪种方式。

(一)主编是一部志书的总设计师

一部志书的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如制订编纂方案,完成总体设计,拟定篇目,无不需要主编提出总体思路。特别是篇目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能否制订科学完备、严谨有序的志书篇目,是直接关系到一部志书能否横陈百科、包容万物、涵盖古今,能否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点、专业特点,能否有效地指导历史资料征集、顺利实施编纂工程、开展编纂工作、统纂全书的关键环节。它犹如一座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一个大战役的作战书。无图纸则无法建筑施工,无作战书则无法打仗。好的篇目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编排到位的。作为主编,要在篇目的拟订过程中,搞好调查研究,借鉴其它各种志书篇目设计的成功经验,反复锤炼。进而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志书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明确各章节之间的主从、轻重关系,然后根据类属得当、突出特色的原则,依序设篇列章。篇目初步设计完成后,还要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和承编单位的意见,不断调整修改完善。因此,主编无疑地扮演了一部志书总设计师的角色。

(二)主编是众手成志的总指挥

一部综合性志书至少涉及到几十个门类,一部专业志也至少涉及到若干个部门。特别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社会分工日益细微和缜密,一部志书,特别是综合性志书,远非几人、几十人所能完成,众手成志,已成定局。一般来说,一部志书的统一篇目拟订之后,各承编单位、基层部门都要组织编写力量,征集历史资料,培训修志人员,指导初稿编写等等,而每一步骤的进行都离不开主编的调度和指挥。协调、指导、帮助各单位顺利实施初稿编纂工作,已成为主编的重要工作任务。只有主编指挥若定、胸有成竹,才能顺利实施并按预定计划完成一部志书编纂的系统工程。

(三)主编是志书质量的监督员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是志书的价值所在。一部志书的质量高低,主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编质量意识的高低,是否树立起严格的质量观,直接影响到志书的质量。志书编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主编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确保志书质量,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以及质量问责制度,这些都是主编不可推卸的职责。而离开了主编的监督检查,志书的质量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主编是志书成稿的总纂者

前面讲过,主编又称总纂,或称主纂、通纂、统纂等。它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名词是指职务,或者官衔,动词则是指通稿或对志稿进行统编。一部书成稿后,必须经过通稿和统编,也就是总纂。众手成志的志稿,只有经过通稿和统编,即经过总纂后才能成书。而总纂者,责无旁贷地落在主编的肩上,至少落在副主编和常务副主编的手中。

二、首轮修志主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历经20馀年的首轮修志工作,在选用主编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关于设立志书主编的认识不断加强。

(一)高度重视主编,将其写入规定之中

在首轮修志的实践过程中,主编不断引起重视。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实行主编负责制,并将选好志书主编写入有关规定之中。1997年中指组制订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明确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配备德才兼备的干部担任领导和主编。”而我省早在 1985年6月13日制订的《〈黑龙江省志〉编纂工作意见》(试行稿)中就明确规定:“《黑龙江省志》和各专志采取编纂委员会(或编纂领导小组)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主编和副主编在志书编写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核心作用,负有组织、领导志书编纂工作,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志书编纂的责任。主编和副主编要及早配备,明确职责,并要保持稳定。”《意见》进一步指出:“主编和副主编应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威及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政治水平、文字水平,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本志业务,知识面要宽。”同年9月在北戴河召开的省志首次专业志试写稿讨论会上,明确提出了省志各承编单位要“尽快地确定好主编、副主编,这是保证转入编写的关键。”要明确主编、副主编的职责,“并要保持稳定。” 省志如此,市县志也是这样。1986年3月,在双城召开的全省县志主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主编是志书成败的决定因素。”产生一部质量较好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志书,“必须充分发挥主编的作用。主编要胸中有全局,要吃透党的方针、政策,要熟悉本县全貌,并要学习各学科知识,要敢于主事,做到精雕细刻……把好质量关。”1987年2月,在《大庆市志》稿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市志必须设主编、副主编,负责指导市志的编写,认真地进行总纂和审稿,全面把握志书的质量标准。” 1987年8月26日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特别要选好主编,实行主编负责制,并相应的配备副主编、编辑。”1998年10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黑龙江省续志工作规划》也明确指出:“要选配好主编。主编要熟悉工作情况,懂得专业技术,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有较强的文字编辑能力。要有责任心,要真正担负起志书的设计、组织和总纂定稿工作。”2002年5月13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全省第二届三级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各地要及时调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建以专职人员为主、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队伍,成立专门的编写班子,选好主编。”2003年6月20日印发的《黑龙江省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有关规定》重新规定了“为了确保志书质量,各级志书均应实行编纂委员会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同时对主编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他各省也是这样。

(二)选贤任能,配好主编

在首轮修志工作中,主编的配备,绝大多数都注意到了选择政治素质高、文化修养深、文字功底厚、业务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威望较高的人来担任主编,聘请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专家、老教师来担任主编。如黑龙江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省志副总编张向凌,原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顾问小组组长,十五年如一日,是《黑龙江省志》编纂工作的实际主持者。他除了担任省志近30部分志的副总编以外,还担任了《黑龙江省志》大事记、总述的主编。对每一部专志,从确定体例、设计篇目、资料收集,到具体编写,都事必躬亲,深入指导。初稿形成后,逐词逐句地反复推敲,从立场观点、记述内容、语言文字等方面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甚至推倒重来。亲自主持召开志稿评议会,亲自撰写评审意见。正是他这种对历史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使得首轮《黑龙江省志》编纂出版工作于2000年全部终审定稿,2003年7月全部出版,位居全国第三位。再如《牡丹江市志》主编聘请原牡丹江市副市长王璟琳担任主编,《佳木斯市志》聘请佳木斯市原政协副主席、市政府顾问宋惠民任主编,他们两位德高望重,出任主编后,推动和保证了市志的编纂出版。

(三)甘当人梯,为主编服务

主编在地方志编纂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自己辛勤的努力以外,仍然需要副主编及各位编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不是地方志办主任的专职主编,更需要首先得到志办主任对他工作的全力支持。诸如组织协调,承上启下,行政管理,申请经费,人事管理,后勤保障等等,都离不开各个志办主任。尚志县志办主任是牛治山,而主编是佟常存。牛治山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主编的积极性,甘当人梯,情愿做绿叶,想千方设百计,尽力为主编服务好。评定中级职称,县里就给县志办一个职数,他便主动地让给主编参加评定。评定全省地方志先进工作者,他也主动让给主编,说是主编比他工作做得多,比他辛苦。最后志书署名时,他仅署一个县志办主任,令人可配可敬。这是“存真求实,有胆有识,埋头编修,甘于吃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修志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志办和谐的保障,是志书编纂成功的动力。

(四)尽职尽责,做好主编

黑龙江省民政厅史志办主任耿煜,退休后仍为修志埋头苦干,发挥馀热,直至身患癌症,还在病榻上完成了《省志·民政志》的质量检查报告。《省志·水利志》原主编乔德昌二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修志上。离休后,他几乎一天未闲着,始终战斗在修志岗位上,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省志·军事志》主编孙成武十分热爱地方志事业,身患癌症后,更加忘我工作。弥留之际,他以诗明志:“尚有残躯能报国,拼却馀生化文章。”《省志·广播电视志》主编陈守芳在逝世前,仍然在审阅志稿。《哈尔滨市志·饮食服务》主编赵天,年近七旬,身患癌症,为编好志书,将生命置之度外,呕心沥血,历时八个春秋,六易其稿,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中完成了志书的编纂任务,被誉为雷锋式的修志干部。而山西《交城县志》主编燕居谦,在身患癌症之后,不肯治疗,携女儿闭门于卦山文昌宫内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一百馀万字的县志总纂任务。1991年1月22日不幸逝世。《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台均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与此相反,在首轮修志主编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志书的编纂进度、质量,影响了地方志办的和谐、团结。首先是名不副实,主而不编。这类现象比比皆是,越是大的领导这类现象越严重。诸如市县志中市县级领导(包括政府办主任)兼任市县志办主任、主编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工作忙无暇兼顾,无暇编稿,更无暇审稿。有人称之为“强奸”现象,不无道理。另外,也有的地方志办主任名义是主编,却没有尽到主编的职责。如某县志办主编,只负责“审稿”,自己却一字不编,他完成的工作主要是附录中地方文献的搜集。然而,对于在县档案馆新发现的民国初年该县的县志稿本收录于附录中却极不严肃,任意删节,最有用的如实业中的动植物资源、产额,财政中的捐税种类、征收法、收入数目,度量衡制度,各项经费收入等等均省略不录。而且校勘粗疏,谬误百出,若不是在审稿中及时发现,取之原稿校勘一过,将会贻害无穷。其次,是署名不当,产生纠纷。有的因署名问题状告到省志办,直至中指组、中宣部,甚至直接对簿公堂。这种现象在黑龙江地方志系统就发生过多起,有的甚至十来年才解决。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少数人的名利思想作怪,不讲职业道德,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所致。该给人家署主编或副主编的不给人家署,或只是在后记中提一句。有的是新任领导到任时,志书已经完稿或行将完稿,而却想将自己名字添列其中,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因此,采取了多种手法。一是延长下限,将自己列为主编,而且放在原主编之前。二是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不署前几届主编,只署本届。我们知道《辞海》创刊于1936年,主编是舒新城,1958年开始修订,主编仍为舒新城。1960年舒新城逝世后,主编由陈望道继任,陈望道于1977年逝世,改由夏征农任主编。1980年《辞海》正式出版,而且每隔十年修订一次,但每次修订都要注明参加本书修订工作已逝世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主要编写人员,舒新城、陈望道则列在最前面。这种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是将前任主编或有关编纂人员的名字放在后记当中,淹没别人的劳动。自己活干的并不多,甚至只赶上个收尾,或志书已完稿,自己却硬要署上主编,也大有人在。

四是另立山头,重起炉灶,归功于己。有的志稿原已完稿,或基本完稿,只要稍加补充修订,即可成书。但后来者偏要重起炉灶,重打锣鼓另开张。推倒原来的篇目,否定原来的志稿,以显示自己标新立异,开拓创新,以示与原来不同。自己是署上了主编的大名,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但延长了志书出版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闹得官司不停,教训极其深刻。

五是主编与其他编辑平分秋色,待遇不公。主编工作量大,辛苦多,责任重,理所应当报酬多些。但是有些单位却是报酬均摊,稿酬均分。有的主编多得一些报酬,有的人还眼红,甚至因此告状,严重影响了主编的积极性。(未完转下)

第二篇:志书总纂报告

钦州市志

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送审稿

总纂报告

2016年7月13日印

《钦州市志》总纂报告

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自2014年11月《钦州市志》三级评稿后,钦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对自治区方志办领导和专家们提出的数百条意见,进行分析研究,细心梳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编纂工作方案。目前,全志共有卷首图片、序言、凡例、总述、大事记、正文、附录、编后记8个部分,共400余万字,其中正文部分有41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编纂情况

(一)精心准备 1 1.眉批转录。《钦州市志》三级评稿会后,我办聘请钦州学院数学系一批大三学生将评议稿里专家的批注录入电脑,形成专家批注的电子稿。

2.修改篇目。在自治区方志办梁燕鸣处长的指导下,综合专家评议意见,我办对篇目反复修改、讨论。新的篇目将钦州港、盐业、渔业、水果业提级升格为篇,以突出钦州沿海、水果丰富的地方特色。钦州籍残疾人运动员张小玲蝉联五届残奥冠军,在体育篇中特设残疾人体育章,也是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服务业是当代发展最快的行业,故将其提级升格为章,以突出时代特色。又如,健身活动也是近一二十年火起来的群众体育,亦将其拔高为节。

3.资料集成。将《钦州市志(评议稿)》正式印刷稿、专家批注电子稿、各位专家撰写的评议意见电子版、评稿会总评(PPT)、评稿会各组的评稿现场录音(MP3)、修改后的总篇目

等6项内容整合在一个文件夹,取名“钦州市志三级评稿会资料汇总”。

4.将该资料汇总的文件夹复制给承修单位及志稿的撰稿人和核稿人,本办所有人员人手一份,各县区方志工作者任其复制。当时我们的考虑,是把该资料汇总的内容当成修志人员的学习资料,修志人员在修改各自志稿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参考、借鉴其他志稿及其评议意见。全部转成电子版,可以无限复制,广泛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

(二)分解任务

建立集体研究与分工协作的编纂组织机制,主编韦杰,总纂胡运动,副总纂胡礼荣。成立由韦杰、胡运动、黄奎、罗家桂、黄立廉、屈卫丹、黄艳芳、黄慧华等9人组成的修志组,将三级评稿会后全志整改任务一分为九,修志组成员分别担任各自整改任务的责任编辑,负责联系所对应志稿的承修单位,指导他们修改篇目,补充资料,按照专家要求进行整改。

(三)加强编辑 2 为规范志书编纂,总纂胡运动对三级评稿会中专家们的评议意见进行认真分析,细心梳理,编写了《如何提高志书编纂质量》一书,并以此为讲义举办全市性修志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志稿撰稿人、核稿人、责任编辑。我办存有历年《钦州年鉴》,此次培训之后,各位责任编辑按照培训讲义中的要求,对志稿进一步编辑加工,大家都亲自查找历年年鉴资料,特别是1994年地级钦州市成立后的资料,对志稿进行补充完善,尽可能做到详今略古。

(四)攻坚克难

1.鉴于个别责任编辑的志稿进度慢、质量差,我办将其编

辑任务进行二次分解,由办领导和参加过两轮修志的4位专家各分担某中一篇的全部或部分编辑任务。比如水果篇,胡运动副主任接过全部责任编辑任务,指导承修单位反复修改篇目,补充资料,催收志稿,亲自动手编辑加工。

2.人物篇因涉及面广,需要去许多地方和单位查阅档案,广泛收集资料,编辑难度大。我办经讨论研究后,聘请专人协助责任编辑进行人物篇的编纂。

3.体育篇中的残疾人体育是总纂时有意提级升格的特色内容,可体育、民政、残联等部门现存资料极少。胡运动副主任亲自组织对残奥五连冠张小玲进行采访,之后又指导撰稿人对十几位曾从事残疾人运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采访,用口碑资料充实志稿。

(五)考证资料

1.查证合浦郡治。西汉合浦郡治历来存有争议,一说初治徐闻,一说与合浦县同治。2015年11月,胡运动副主任带队到北京方志馆查找有关地方志资料。在其查阅的《汉书地理志汇释》(周振鹏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6)一书中,第436页“合浦郡”注释中,东汉班固《汉书》之“温水注”认为:合浦郡自武帝平南越所置时,郡治合浦县,即今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村古城头,《武纪》《南粤传》也是如此记载。“集释”部分还引用严耕望所说:当时合浦郡辖域北至今邕宁,南至雷州半岛,东至玉林,西至防城,合浦县恰好位于“郡之中央,又与郡同名,自为郡治无疑”。据此,我办对本轮钦州市内的各志,统一采用《汉书地理志汇释》的说法,即合浦郡一开始就跟合浦县同治今浦北县泉水镇。这将有利于提升钦州的历史地位。

2.考证封山郡址。关于南朝齐时封山郡址,《钦州市志(评议稿)》的建置政区篇所载是“郡治在今灵山县南武利镇安金村”,而在《浦北县志(1991-2005)》送审稿的行政区划篇封山郡治 3

和《钦州市志(评议稿)》文物旅游篇的“封山郡遗址”中,皆认定封山郡治在今浦北县福旺镇六寮村丹竹山。其依据是浦北县博物馆1987年第二轮文物普查时,于浦北县福旺镇六寮村丹竹山发现一处古城址,10多公里的古城墙每百步设有哨位,同越州故城的城墙相似,出土的器皿碎片,质地纹饰均与越州古城内出土的文物类同,故推断为南朝齐封山郡遗址。2016年3月29日,胡运动副主任率灵山、浦北两县方志办主任,在浦北县博物馆正副馆长的陪同下,赴丹竹山实地考证。经考证,丹竹山所谓的“10多公里的古城墙”实为山脊的壕沟,其所围的丹竹山自然村是一个仅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整个自然村连1000平方米的平地也没有,而且只有一条小小的溪流穿村而过,别说舟船无法通行,人多了饮水都成问题。加上进出该村的道路陡峭崎岖,古时候马车根本进不了这里。可以肯定,此处绝不可能是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郡的治所。考证之后,我办责成本志文物旅游篇的4 责任编辑及《浦北县志(1991-2005)》总纂分别修改相应的错误表述,在没有新的考古证据前,本市的志鉴将统一使用今灵山县武利镇安金村作为南朝齐时封山郡治。

(六)狠抓质量

1.三级评稿会后,最早完成整改的是副总纂胡礼荣负责编辑的环境保护篇。该稿有如下特点:

(1)篇目标题紧扣上一级标题;

(2)正文内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紧扣标题;

(3)通篇无大话、套话、空话,没有浮言赘语,句句都是真材实料;(4)有专门记述“近岸海域”的节和目,突出了钦州沿海的地方特色;(5)有专门记述“农业生态建设”的节,写出了志稿的时代特色。

我们将该稿作为范稿,并将以上五特点置于篇首,印发给《钦州市志》各承修单位的撰稿人以及本办各位编辑,供大家参考借鉴。

2.自2016年1月开始,各责任编辑平均每月完成一整篇的志稿,经总纂审改后,冠以“送审样稿”,印发给本办各编辑交叉看稿。同时,将送审样稿印发给对应的承修单位,并附上《钦州地方志办公室关于对〈钦州市志〉送审样稿进行审阅的函》,请承修单位“认真审阅,包括对撰稿人、核稿人名单的核对,并对志稿进行最后的补充、修改、完善,特别是补充2005年前、有存史价值的图片”。

3.统一表述。针对各志稿中普遍存在的表述不一问题,修志组多次开会讨论,逐步进行统一。比如,1994年10月地级钦州市设立前,记述地域范围较乱,后统一用“今市境”或“境内”表述。又如,质量、长度计量单位,评议专家观点不一,本办专家习惯也不同,经请示自治区市县指导处领导,施均显处长作出批示后,本办以文件形式规定:质量计量单位统一用公斤,不用千克;长度计量单位统一用公里,不用千米。4.全志整改完成后,统一印制送审样稿,聘请一大批老领导、老干部对志稿进行审校,效果明显。审校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还提供了一些图片。

5.总纂和副总纂对全志交叉重复内容进行处理,有些只保留一处,其余全删除。有些分主次轻重,有详有略。

二、修志体会

本轮修志,我们时刻牢记“众手成志”的古训。首先争取自治区方志办的专家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其次是调动市志各承修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推到前线,担负起志稿编纂的第一责任人。方志工作者毕竟知识面有限,不可能百事皆通,闭门修志绝对不行。承修单位在意识到撰写本行业的志稿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之后,基本上都能全力以赴地组织编修志稿,政府、财政、国土、交通、环保、商务、招商、教育、卫生、体育、军

事、计划、审计等一大批单位还花重金聘请专人撰写志稿,像周开日、林坚、孙凌梅、黄俭忠、陈弢弘、黄永添等成了各单位争相聘请的修志专家,供销合作社篇还聘请了南宁的梁新莲和林小静两位专家帮助编纂。自然环境篇、人物篇我办分别聘请韦善豪和周开日担任特邀编辑。本志送审前,我办聘请了一大批老领导、老干部和方志专家对送审样稿进行审校,其中包括南宁的陈延昌和北海的陈祖伟,平均每篇都有2人以上参与审校。可以说,《钦州市志(送审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众手成志”是我们本轮修志最深刻的体会。

三、存在问题

1.资料尚有缺漏。个别地方未能达到三级评稿会专家们提出的补充资料要求。另外,服务业、健身活动等时代特色内容,本志有意将其提级升格,但目前资料不足,内容单薄,尚需进一步挖掘资料,充实完善。

2.总纂水平有待提高。本送审稿尚存在详略不当、篇目欠妥、表述不统一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工打磨。特别是篇目上,比如供销合作社、粮油业,按照专家的评议意见曾考虑并入商贸与服务业篇,但编辑们分歧较大,最后还是分篇记述。党史、方志、档案在评议稿中已经并入文化篇,但撰稿人和编辑都感觉“文化管理”章很难将这三部分内容融入其中,最后只好将此三章独立出来,合成一篇。这些问题到底如何处理为好,还恳请审验专家给我们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6

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7月13日

第三篇:如何当好“一把手”(文章一)

任何一个领导班子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一把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班子”战斗力的强弱,影响着一个部门的形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地税部门的“一把手”只有做到“有知”、“有德”、“有为”、“有威”、“有廉”,用高尚的人格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带好队,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与广大干部共创地税辉煌事业。

一、加强学习,做到“有知”。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学习,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能够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和党性锻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抵御各种不良思想侵袭的能力。二是能够把上级的指示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上级精神,真正把上级精神吃深吃透。在此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找到上级精神与本单位实际的最佳结合点,把上级精神细化、具体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能够严格执行上级的纪律和政策。要通过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在纪律性和政策的严肃性上表现出自觉性,保证决策符合政策、感情服从原则;增强大局观念,坚持用大方向管小方向,用全局管局部,自觉跳出个人和局部利益的小圈子。政治理论上的成熟是“一把手”首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加强修养,做到“有德”。作为地税干部,品德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执政的好坏。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塑造领导者的形象,有助于增强领导的影响力,有助于创造健康的组织气氛。一要有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时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要树立大局意识,抓住主要矛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队伍建设促各项地税工作。二要用人格魅力感召部属。“一把手”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做官先做人,以身作则,处处作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搞阴谋诡计,自己首先要光明磊落、为人忠实、表里如一。“一把手”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有好的官德,把清正廉洁作为成事之基、立身之魂,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锻炼,做到“有为”。作为“一把手”,要努力提高领导能力,靠能力来驾驭形势,统揽全局,统领队伍,推动工作。一是要会谋事。“一把手”必须要有科学决策的能力。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决策前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讨论,多方论证,集体研究形成决议,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二是要会干事。要多谋善断,多分析思考,多思考才能办法多,办法多才能做到善断,避免工作失误。三要敢干事。“一把手”应敢于拼搏、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克服因循守旧,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敢闯敢干,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四是要干成事。“一把手”要督战一线,查找问题,加强指导,勇于解决棘手问题,以带动其他问题的迎刃而解。解决棘手问题,一是吃透问题,找准症结,借助多方力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二是敢于触及矛盾,敢闯敢试,快速处理到位。

四、加强团结,做到“有威”。作为“一把手”,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必须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做到以诚容人。一是要容得下不同意见。“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不同意见应该能听得进,容得下,让忠言入耳、入脑、入心。“一把手”如果头脑不清醒,就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牵着鼻子走,就容易出现失误。二是要能容人之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容人之短不是姑息迁就,不是任其发展,要帮助犯错误的同志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和危害,从而逐步改正缺点。三要防止搞小团体、拉帮结派。作为“一把手”,只有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一得一失;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一时一事的好恶;以德为本,不计一丝一毫的私利,才能团结一班人,调动起班子成员和整个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各项地税工作。

五、加强自律,做到“有廉”。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重点在领导干部,关键也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不以身作则,就带不出好兵;领导干部不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好的风气,就出不了战斗力。这就要求“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一是要不图虚名,一心为公,树立一身正气。二是要爱才、善选才、会育才,通过不同层次、多个方面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三是要做到“四慎”,即慎权,做到权为民所用。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慎欲,经得起各种诱惑。慎独,加强自我监督,每时每刻都把自己的言行管住管好。

第四篇:主编寄语

青春,勇敢地向前走

这,是花开的时候;这,是草绿的季节。

夜收敛起他黑暗的面孔,怏怏离去,转眼,黎明将至。第一声布谷的啼叫活跃了宁静的树林,第一片柳絮轻飞潋滟了平静的水面。晨曦微漾,泛白的东方射出千万道金黄的光芒,普照万物。

这个季节充溢着新生的活力,整个世界都在尽情呐喊、宣示着勃勃待发的激情。每一次出生,每一次成长,每一次付出,每一滴汗水,都为蓊郁的夏奠定凉爽,为葳蕤的秋铺垫丰收。

路上有风,掀起了少年的心绪;路上有雨,沾染了少女的情思。多少次,心潮涌动!多少次,思绪在湛湛大海里遨游;多少次,思绪在茫茫宇宙中驰骋!又有多少次,迷失在残酷的现实中……

我知道,你便是这样,爱幻想,爱憧憬,爱做一个又一个甜蜜的梦,爱将眼泪隐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梦中。

我知道,因为我和你一样,是个怕长大的孩子。我知道,你开怀大笑的背后隐藏着别人看不见的迷惘。我知道,你并没有你表现得那么坚强,你总会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好多好多事动容。我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却没有人关注你的翅膀是不是已疲惫,没有人知道你内心的梦,没有人了解你的孤独。

我知道,你怀揣着梦想,不停地追求,在不知道前方是风景还是泥泞的路上勇敢地一步步前行,一点点努力。可是,你困惑,你迷茫,你多少次怀疑过你自己,你的坚守是对还是错,你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我知道,在家长亲人的眼里,你衣食无忧,是那么的幸福。可是,你一遍遍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没有答案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答案是什么。

我知道,因为我和你一样,因为我们都和你一样。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青春,我们必须痛一遭。在这个花繁柳绿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梦,就连一颗种子都梦想着能生根发芽。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结果,就像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不是所有的树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

难道就要放弃梦想,停止脚步吗?不!绝不!

亲爱的朋友,不要伤心,振作起来!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不管有多黑暗,总会有晨曦在你面前出现,有我们。

细雨飘洒的季节,才是春;汗水挥洒的季节,才是青春。

当雨水浸湿你的衣衫,你是否看到天边为你准备的七彩虹;当汗水打湿你的笑脸,你是否知道前方迎接你的掌声?

一滴甘露,不仅能滋润一个干枯的生命,更能折射整个苍穹。

是雄鹰,就该接受掉羽之痛,振翅翱翔,直击长空;是凤凰,就该接受浴火之焚,只为涅槃时的。

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到达;每一次到达,都预示着下一个征程。亲爱的朋友们,青春的岁月,请昂起头,勇敢地向前走,晨曦永远助你前行!

第五篇:主编的话

主编的话

地学是地球科学(Earthscience)的简称,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六大基础科学之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是笔者等,将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为旅游业服务中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属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旅游地学在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实践活动中,推动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在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又促进了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中国地质公园事业是紧密相连的,前者是指导后者发展的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不断完善的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旅游地学有所了解,兹将旅游地学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对中国旅游业与地质公园事业的实际贡献以及编写《旅游地学大辞典》的目的进行概要介绍。

一.旅游地学的定义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将旅游地学的定义列入会章第2条:“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991年陈安泽、卢云亭等著的《旅游地学概论》提出了新的定义:“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枝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在新编《旅游地学大辞典》中,将旅游地学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及细化即: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枝。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它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1)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旅游客源市场 ;2)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 3)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业管理及接待设施中涉及的地学问题;4)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等。旅游地学是引导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旅游时代的学科。

二.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客源市场。主要运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游客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及因地理环境、气候地带、交通条件、人口构成、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对客源市场的制约。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没有游客旅游业就无从谈起,因此,运用地学理论去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是很重要的; 2)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主要应用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收美学、景观科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资源,重点研究自然旅游资源,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保护方法、以及宝玉石观赏石等旅游商品资源等;研究人文景观资源中涉及的地学问题,如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园林的地质背景条件、环境因素等,研究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及价值评定,是游游地学核心内容和重点中的重点,是将地学原理注入旅游业将旅游业引向科学之路的关键; 3)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接待设施与政策涉及的地学问题。主要应用地质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涉及的地学及环境学问题:如旅游道路、建筑物的选址、选线、地基稳定性评价,休疗地的各种地学背景场值(放射性、磁、电、微量元素、负离子、浴疗水质等),各种地质灾害因素等,以确保各类旅游设施的安全和旅游环境的优良,以及游客的安全等。为改善旅游业因地制宜而制订的环境保护规章、条例等研究; 4)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如地质公园申报、地质遗迹及其保护方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体系建设(公园主副碑、公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及科普电影创作与拍摄、景点景物解说牌栏、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书、科学导游图、各种电子科普读物编写、导游员培训、安全及引导标志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学旅游产品打造、公园信息化建设(环境、景物、游客安全监测系统,公园数据库,对外通讯网站等)、地质公园推广及姊妹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人员配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三.旅游地学产生的背景

根据科学发展史研究获得的认知及笔者的亲身的体会,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主要取决两大因素: 1)社会的需求是产生新学科的原动力,是促使新学科建立的发动机,是新学科产生的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在因素;2)一个成熟的学科自身向外扩展的需要,是产生新学科的依据,是促使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新学科往往是沿着老学科的边缘与其它学科相杂交而产生。旅游地学就是这两个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诞生的。(1)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和人们的创造性,也解放了人们思想,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大发展和旅游业的空前繁荣,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种学科为其服务,由于地学在提供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绝对的学科优势,所以地学家走在了为旅游业服务的前列,从而推动了旅游地学的诞生;(2)地学是一门古老成熟的学科,为了增添新的活力也迫切需要借助新需求向边缘扩展,旅游业的需求为古老的地球科学向外拓展构筑了一个新平台,成熟的地学理论和方法为创立旅游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地学理论的支撑凭空创造一门新学科是绝不可能的,地球科学是创立旅游地学新学科的依据和内因。旅游地学就是在社会需求和古老的地球科学需要向外扩展相结合条件之下产生的。

四.旅游地学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经济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空前兴旺,冷清多年的名山大川一下子热闹起来。与此同时学会活动也得到恢复,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地质科普委员会,并创立了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每年在全国组织上万名青少年,以自然山水景区为营地向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在地质科普工作者向营员讲解山水由来知识时,还受到许多普通游客的尾随跟听,使他们深深感受到旅游者对地学知识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地质科普委员会开始探讨地质学科如何为旅游业服务问题,组织出版了《探索地球奥秘》丛书,地质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名胜地质丛书》。从1980年起地质科普委员会先后在北京、新疆、湖南召开了小型旅游地质工作座谈会,建立专门的旅游地质组织的建议被提出。与此同时,地理界开始直接为旅游服务,编写了旅游地理教材,开设子旅游地理课程,并为旅游区作规划等。地质界和地理界分别形成了各自为旅游业服务的队伍和领域,在全国兴起的旅游大潮中,地学界走在了为旅游服务的前列。地学界的两股力量应当有一个汇聚点,经过几年的准备,召开一次整个地学界的为旅游业服务的科学讨论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导下,1985年4月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名词是在会议筹备过程中由陈安泽(当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李维信(当时任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整个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精神。“旅游地学”一词受到出席会议的地质、地理、园林、建筑、环保、旅游、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界专家的普遍欢迎。为了使横向联合,多学科交流的学术活动继续下去,为了把整个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同行团结起来,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一致推举陈安泽为会长、陈传康(北大教授)、等为副会长、李维信为秘书长。研究会挂靠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会的建立,为地学界服务旅游业创造了坚实的平台,开辟了中国旅游地学的新阶段。〝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的建立,是旅游地学孕育阶段的重要标志。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研究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建立旅游地学学科,因为在“旅游地学”名词提出之时,并没有一门现成的旅游地学学科,而一个学术团体如果没有一个成型的学科来支持,是很难持久开展活动的。逐步建立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工作方法和坚实理论基础的全新的旅游地学学科势在必行。研究会确定了从实践入手,走〝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完善旅游地学理论〞的道路。号召会员积极从事为旅游业服务的实践活动,围绕建立旅游地学学科进行学术探讨,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编写一部《旅游地学概论》的时机逐渐成熟,第一本旅游地学专著《旅游地学概论》在笔者主持下,于1991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黄汲清(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为该书作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卢云亭等同志编写的这部《旅游地学概论》,是该会建立5年来数百名会员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也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努力为旅游事业服务,将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旅游事业中去的一个创举”。《旅游地学概论》一问世,就被许多院校选为教材或必读参考书,对中国旅游业初创时期旅游人才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旅游地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旅游地学学科已初步建立。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2000)。这个阶段是旅游地学活动日益频繁,为旅游服务效果日益显现,在全国旅游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情:(1)从1992年起研究会正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国家旅游协会、国内旅游协会的二级组织,对外称为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把“筹”字彻底去掉了。(2)首次提出旅游地质(地学)产业的概念。1992年3月12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就如何发展地质旅游事业给地矿部写了一封信,地矿部请研究会商讨贯彻措施,研究会以陈安泽为主承担了国家科委软科学项目“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的发展问题。旅游地学工作已引起国家级领导人的关注。(3)旅游地学走向台湾,走向国际地质大会舞台。1992年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时,台湾地质学家阮维舟获赠《旅游地学概论》,并带回台湾转赠台大地理系教授王鑫,旅游地学传入台湾。王教授于1995、1997年先后两次邀请陈安泽去台湾大学宣讲旅游地学,旅游地学在台湾得以传播。1996年在北京招开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安泽、陈茂勋在大会上发表了《旅游地学——地球科学新领域》(Tourism Earthscience A Neo Subfield of Earth-Science)论文,首次将旅游地学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介绍给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地球科学家。研究会成员还参与了国际地质大会80多条地质旅行路线的准备和旅行的组织工作,共有1000多位外国地质学家参加野外考察,这使旅游地学在最高科技层面经受了考验。(4)组织召开了“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研究会以敏感的知觉,预见西部大开发时代将会到来,早在1994年就组织旅游地学专家研讨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了西部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提出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为西部发展旅游业做出了积极贡献。(5)涌现一批青年旅游地学专家。旅游地学界十分重视年轻旅游地学专家的培养,在这期间首批由旅游地学家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在成都地质学院毕业。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1-)。在新世纪曙光照亮中国大地的时候,迎来了旅游地学全新的开拓阶段。由旅游地学家倡议而建立的中国国象地质公园的出现是本阶段的最大标志,它为旅游地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旅游地学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巳扩展到为地质公园建设服务。研究会召开了地质公园专题研讨会,出版了《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专辑,开展了许多公园地质研究项目,召开一系列地质公园国际学术会议等,旅游地学理论与方法已成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旅游地学队伍已成地质公园建设的中坚力量。旅游地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新资料,为修订《旅游地学概论》,编写《旅游地学大辞典》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使旅游地学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把旅游地学研究会扩展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2010年还成了一个民间研究机构“中国旅游地学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Tourism Earthscience)”,以加强旅游地学研究。现今旅游地学已被许多旅游院校、地质院校列为选修或必修课,已有相当数量的旅游地学研究生被培养出来,旅游地学和旅游地学工作者已经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得到国家旅游局的高度赞扬。旅游地学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推动中国地质公园建设的动力,并得到国土资源部门的采用和推行。旅游地学已初步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旅游地学概论”英文版、“旅游地学大辞典”编撰完成。地质公园的面世是本阶段的重要标志,继承过去,开拓未来,旅游地学正向成熟阶段迈进。

虽然旅游地学在学科上己被国内外承认,但仍很年轻,从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上都极待完善提高,特别是需要向国内外进行传播和推广,以引起更多的人对他的关注和支持。地质公园的问世及中国旅游科学时代的到来,为旅游地学向新的高峰攀登创造了机遇,预示着旅游地学的前景光明。

五.旅游地学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旅游地学组织的贡献

旅游地学组织是团结旅游地学家的纽带和沟通政府旅游管理机构和其它旅游团体的桥梁,是旅游地学家交流研究工作成果、服务于旅游业的坚实平台。中国旅游地学组织的最大贡献是把整个旅游地学界团结在一起,甚至团结了中国为旅游服务其它界别的中坚力量,用学术交流的方式,探讨中国旅游业各个发展阶段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工作方法问题,为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开拓总结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为各级政府发展、管理、规划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

旅游地学理论的贡献

旅游地学理论指导着旅游业、地质公园、风景区等的资源普查、评价、规划及管理法规、指南等的制订工作,对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旅游地学是对中国旅游业贡献最大的学科。

对旅游业的实际贡献 旅游地学家除在理论、政策、方略上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实践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旅游业的多半边天空是靠旅游地学家支撑的。30多年来在旅游资源探寻、评价、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等方面,在旅游目的地打造方面,在旅游规范、标准编制面...作了大量工作:绝大多数国家级省级旅游规划,大多数地区级旅游规划,大部分国家级旅游规范、标准是在旅游地学专家主持或参与下制订的;大部分世界遗产地、旅游区、国家风景区、全部地质公园是在旅游地学家参与下建立的。旅游地学已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六.旅游地学推动了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的由来

建立地学公园的概念,是旅游地学家在为旅游服务中产生的。1980年代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旅游场所的大量建立,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各种主题公园、各种旅游区点等。旅游地学工作者开始思考应当建立有地学特色的旅游公园问题,在1985年4月在陈安泽主持下成立的〝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上,通过了向国务院“关于开发旅游事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建议提出应创设“地学公园”。是〝地学公园〞名词首次面世。1985年10月,旅游地学工作者在〝全国地质自然遗产保护区会议〞上,向地矿部提出建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建议。是〝国家地质公园〞名词首次面世。1987年地矿部将地质公园列为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但因时机不成熟,直到上世纪末并没有一处地质遗迹保护区被命名为地质公园,地质公园还停留在纸面上。直到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形势才有了转机,1999年国土资源部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陈安泽作为特邀专家在会上作地质遗迹保护和应用的报告,再次提出建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议,并转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都已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的情况。由于国内外建立地质公园的形势已经成熟,大会接受了这个建议。2000年春,国土资源部正式决定在全国开展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秋评审通过了〝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国家地质公园,这在地质公园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0年应作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元年戴入史册。

地质公园的申报与批准程序

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与批准:①申报条件。必须是己经开园两年以上的省地质公园;②申报与报送单位。由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上报国土资源部;③申报材料要求。申报书、公园综合考查报告、公园建设方案(纲、要)、公园概况影视片(包括宣传风光片和陈述说明)、景观图册;④评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在审阅全部申报材料后按申报计分表逐项计分,并签名表达同意、不同意的意见,在监检部门派员参与下当场开票并宣布计分结果,2/3同意者通过,再上报国家地质领导小组审定;⑤批准程序。a,领导小组根据评审意见,研究后作出决定并公布成为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公园名单,b,设定三年建设期,公园按要求进行建设,c,建设完成后经省国土资源厅初审,然后报请国土资源部派专家实地验收,合格后提出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发文批准后择日开园,才能成为正式国家地质公园。

(2)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与批准:①申报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每年可申报2个(首次可申请3个)符合世界地质公园条件的公园。在中国必须是已开园的国家地质公园,先由公园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经国家地质公园评委会评审通后,由国土资源部签署意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署提出申请。②审批程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申报后,择期派官员和专家实地考核,再提交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评审,通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将用正式批准函通知申请国。该公园即可成为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网络(UNESCO′s assistance to join the Global Geoparks Network)正式成员。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中国自2000年起开始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到2012年元月止,国土资源部先后审批了六批国家地质公园:第一批,2000年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第二批,2002年,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等33处;第三批,2004年,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等41处;第四批,2005年,山东泰山国家地质公园等53处。从2009年起国土资源部改革了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批淮办法,先批准建设资格,为期三年建成,经验收合格方能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第五批,2009年吉林长白山等首批44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第六批,2011年,云南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等17处。目前,已建成并揭碑开园140处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其余尚在建没中。从2004年开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到2011年止,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批准中国黄山等26处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石林、庐山、云台山、丹霞山、张家界、五大连池、嵩山、雁荡山、泰宁、克什克腾、兴文、泰山、北京房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镜泊湖、雷琼、龙虎山、自贡、终南山、阿拉善、风山-乐业、宁德、香港、天柱山)。11年来,中国的地质公园数量上已超过了全球各国地质公园的总和,从地质公园所含地质遗迹的品种看,各种地质类型应有尽有,充分体现了中国地质条件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高兴地说,一个地质景观品类多样、管理级别有序、分布面广的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

七.旅游地学在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运用旅游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评价准则、保护办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系统(包括公园主碑、地质博物馆、地质科普电影馆、地质景区景点景物解说牌、地质公园科学普及活动、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科学导游指南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旅游计划、经费筹措等提出了一整套的规章、办法、技术要求等。从而促进了中国地质公园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规划》是地质公园管理处、局用以建设本公园和公园上级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各地质公园的依据和建设好、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1)合理界定地质公园的范围,详细测定边界重要拐点的坐标;2)查清并科学评定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详细编列出地质遗迹名录(类别、名称、出露面积、分布地点、持征描述、等级),为建立地质遗迹数据库打基础。3)要编制详细的地质遗迹保护方案,按地质遗迹的重要性、易破坏性、分布特点(点状、面状、线状、带状及面积大小等),科学准确地划分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点)。3)完善科学解说系统。建立完备的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有别于其它类型旅游景区的重要举措,是地质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包括:公园地质博物馆、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主副碑、景点景物解说牌、安全及交通指示牌、科普旅游路线解说词、解说员配置与培训、地质公园丛书(科学导游指南)、公园科学导游图、科普类音像出版物等。

地质公园博物馆: 各地质公园在开园时必须建立以普及本公园地质景观知识为主,展出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公园地质博物馆。除地质公园主园区要设立博物馆外,各分园区都要规划小型的展馆或展室。

地质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中包含的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非常适合游人利用较短时间(一般15-20分钟)就可直观形象地获得公园概况的要求。原则上科普电影馆应独立设置,独立收费经营,(暂时不具备条件时也可设在博物馆内),座位不少于80个。

景点景物科学解说牌: 公园中的主要地质遗迹景点(景物)都要设立内容科学、文字通俗、图文并茂的解说牌。每个独立园区,国家地质公园者不少于50块,世界地质公园者不少于80块。

导游员培训与配置:要编列公园科学导游员编制计划、培训计划、机构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地质公园向游客传播地球科学知识的功能。对旅游团队自带导游人员,凡没有经过地质解说培训者原则上不能进园解说,以免影响地质公园的形象。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丛书: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每个地质公园必须按统一要求编制,统一出版。规划出版200册,己出版10册。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每个地质公园编制出版的一套以数字地图为底图、直观显示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特色的游客用导游图,按指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地质公园科学研究: 每个地质公园必须按《国家地质公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所列内容编制本公园研究计划,保证研究资金(门票收入2%),编列成果出版转化和推广计划。将〝本公园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评价及国内外对比研究〞列入优先研究计划,每年必须有一个项目在运行。

地质公园科学普及活动: 各公园必须制订本公园的科普行动方案:1).面向公园周边地区中小学生的乡土科普教育活动,科普讲座,春秋游、夏(冬)令营等;2).面向大中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实习活动,如将地质公园作为实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的基地,要与有关院校签订合作方案;3).面向游客普及地学知识的专项科普活动及设计地学普及旅游路线等。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完善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编制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和游客安全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方案;制订地质公园网络系统方案,以保障旅游、交通、救护、文宣等方面的联络畅通;要编制地质公园数据库,以实现数字化地质公园建设。

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与科技人员配置: 要设立级别适当的地质公园管理局、处,(国家地质公园应为县级,世界地质公园应为厅局级),和 管理职能完善二级机构,如负责地质遗迹保护、科学解说、博物馆、科普电影馆、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等办事机构。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要特别重视地质(旅游地学)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国家地质公园为3-5名世界地质公园要5-8名。

地质公园图件编制:

各地质公园要严格按照《国家地质公园编制技术要求》编制下列10种图件:1).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2).公园地质图;3).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4)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5).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6地质公园规划总图;7).地质公园(园区)功能分区图;8)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9).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10).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评审批准与发布

包括初审、报批、批复和发布四个环节。1)初审: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初步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2)报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对初审稿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3)批复: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查,根椐专家审查意见做出批准、原则批准(要由报送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再送评审组长审阅,组长同意签字后才算正式通过,方能送部批准)和不批准的决定;4)发布: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规划》,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颁布实施。

八.《旅游地学大辞典》编写过程与目的

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借鉴其他学科都有自己的专科辞书,为了这门新学科的传播、发展和广为应用,早在1991年在笔者等编著的《旅游地学概论》问世时起,就想编写一部〝旅游地学名词〞,并于1994年在全国第九届旅游地学年会上讨论了编写方案。1995年笔者组织有关人员编拟了〝旅游地学名词初稿〞。在此期间获知,1980年代初出版的《地质辞典》将要重新修编,1988年笔者接到〝地质大辞典编委会办公室〞通知,希将旅游地学纳入修编内容。笔者即按其要求对旅游地学名词进行改写,共分为旅游地学总论等六篇,924个词条。1999年4月与该办公室签订协议,将〝旅游地学〞作为单独学科列为《地质大辞典》初稿,第39部分。笔者为旅游地学学科进入《地质大辞典》感到高兴,但令人遗憾的是,当2005年该辞典作为《地球科学大辞典》正式出版时,〝旅游地学〞栏目被改为〝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且只选用了部分辞条,完整的〝旅游地学〞被支解了,这激起了笔者等下决心编写出版一部《旅游地学大辞典》。为此,拟订了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编写方案,并于2009年在全国第24届旅游地学年会上进行了认真讨论,获得大量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大大促进了编写工作。在笔者悉心组织下和众多编写者审校者(名单附后)共同努力下,《旅游地学大辞典》经过10多年的艰辛工作,终于完成了。在此,对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感谢笔者的老友卢云亭教授,他是在编写辞条过程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于2009年12月7日过世的,终年74岁。我们要永远怀念这位为《旅游地学大辞典》鞠躬尽瘁的学者,永远记住卢先生的敬业精神,时时以卢先生为榜样,完成卢先生的未竟事业。作为主编,笔者虽已年届八旬,没敢休息过一个假日,详细审改每个辞目,终于在没有正式经费的情况下,靠各位作者、审校者的通力协助和奉献精神完成了这部巨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部辞典完全是为了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为了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服务的,是为旅游地学学科建设得更完善服务的,是25年来旅游地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工作的一个总结。本辞典与己有的地学辞典既有联系,但又有自已的特色,对地学类辞条努力突出旅游应用内容,对旅游类辞条尽量和地学搭上关系,主要读者定性为非地学专业人士,在文字上力求深入浅出,并配上大量的彩色图片,使读者获得看图识意的效果,以增加对旅游地学的兴趣和理解,因此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辞典。本辞典是从事旅游规划、地质公园规划、风景区规划者,地质院校与旅游院校师生重要参考书;是地质公园管理者、自然景区导游和从事旅游地学研究人员的必备读物,对广大游客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本辞典尚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问题,敬希读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和建议。

陈安泽

2012年5月于北京

下载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当好志书主编(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志书的体裁分析

    第四章 志书的体裁、体例、结构、章法 (一)概念 1. 体裁: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志书的体裁:主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索引等体裁。 2. 体例: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

    志书文字缺点百例

    志书文字缺点百例 黄勋拔 一、不合志体 1.工作总结写法(之一) [原稿]一、抓好新《土地管理法》的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的意识。 耕地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

    志书编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志书编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今年,在X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X地方志办认真指导下,在有关处室、单位积极配合下,通过工作人员竭力推进,X单位志编审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现将主要情况......

    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一

    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农村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农村党支部担负着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目标的艰巨任务。而村党支部书记是整个班子的班长,是农民奔小康......

    志书编纂讲义提纲(报)

    《志书编纂》讲义提纲(草) 一、 志书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一)志书的概念与种类 1.志书的概念 “志”是“记”,志书是全面、系统记载一地自然与社会(或一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志书质量的全程控制

    志书质量的全程控制 王铁鹏 提 要:志书质量全程控制是在《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质量观点、体例、内容、记述、资料、行文、出 版等方面作出规定的基础上提出的。志书质量全......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5篇可选)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办公室、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武警......

    主编竞聘演讲稿范文合集

    主编竞聘演讲稿范文主编竞聘演讲稿范文一 尊敬的风部落老师们,亲爱的学友们: 大家好!我叫闯镜泓,是风部落的一名老学员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个讲台上,参加风部落《小作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