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

时间:2019-05-12 15: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

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

时间:2016-11-12 14:12:49 来源:呼和浩特市地情网作者:

一、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志书质量,使志书行文统一规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结合自治区实际,特制定志书编纂行文规则。

第二条志书行文规则总的要求:使用语体文记述,行文通俗流畅,内容表述科学、准确、清晰、严谨,表达形式统一规范;所用名词、术语、符号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题排列、图表绘制、文字使用要醒目清晰、规格一致;行文中同一词语始终表达同一概念。

二、标题层次

第三条每部志书封面、扉页、书脊(盟市、旗县适用)需标全志名称《X X志》(X XXX—X XXX),要相应标出蒙文。志书封面还应标“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丛书”字样。

志书内容依次排列本级行政区划图、城区图(盟市、旗县适用)、照片、志书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编辑人员名单、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序、凡例、目录、概述、大事记、正文(篇章节)、人物、附录、编纂始末、索引等。

第四条志书原则上设篇、章、节、目四个层次,目以下可根据需要设多级子目,标题前冠以序号。书写格式如: 第一篇

X XX(第一层)第一章

X XX(第二层)第一节

X XX(第三层)

一、X XX(第四层)

三、文体语言

第五条志书的记述,一律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即现代汉语书面形式。除引文外,杜绝使用文言文、文白相夹的半文言文、方言、土语、俗语和口语等。

第六条志书语言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做到修辞恰当,逻辑严密。杜绝假话、空话和套话。不使用模糊概念,用词要准确。行文要简洁、朴实、流畅。运用某些专业术语,要以国家或主管部门颁发的规范术语为准。

第七条志书为资料性著述,以记述为主。不得写成资料汇编、论文、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工作总结、教科书等。

四、称谓名称

第八条志书记述一律采用第三人称书写,不使用我党、我国、我区、我厅(局)、我盟(市)、本旗(县)等第一人称。机构、单位在同一篇(章)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括注规范简称;再次出现的,可使用规范的简称。

第九条文件、会议、公报名称必须使用全称。如名称过长,可在首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括注下文所用的简称。简称应概念准确,不易产生歧义。

第十条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称谓:1927年8月至1928年4月称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至1937年8月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37年8月25日至1946年6月分别称八路军、新四军,1946年7月以后称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军队的称谓:1945年9—12月称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12月称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1月以后称人民解放军。

对内蒙古东部地区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这一历史时期,应称为东北沦陷时期,不称“伪满洲国时期”,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936年2月至1945年8月,日伪所建立的伪蒙古军总司令部、伪蒙古军政府、伪察南自治政府、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蒙疆联合委员会、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统治时期,应称为内蒙古中西部沦陷时期,不称“伪蒙疆时期”。文中涉及到日伪政权中职官名称时,可直书其名,但必须冠以“伪”字。如:伪满洲国国务院、伪民生部大臣等,不加引号。

辛亥革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要注意正确使用称谓。辛亥革命至1912年3月前,应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以后至1925年6月30日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一律直接称中华民国XX部,或简称民国政府,不以“北洋政府”、“北京政府”相称;1925年7月1日至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之前,统称国民政府;1946年7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改称国民党政府,在这期间,所有的人民政权、民主政府,均以当时当地的称谓相称。第十一条人物直书姓名,不加任何褒贬词。除引文外,姓名之后不加任何称呼。如同志、先生、女士等。为反映历史真实,必要时姓名之前可冠以职务、职称。同名者,可分别在首次出现时予以注明。人物的字、号、别名、曾用名、绰号等,首次出现时可以写出,以后不必重复。

第十二条涉及外国国名、地区名、语种、党派、社团、机构、人名、报刊、著作名等,一律先写中文名,其译名均以新华通讯社的译名或社会上公认的译名为准。首次在志书中出现时,须括注其外文原名全称。

第十三条记述动物、植物、矿物等名称时,应书写其标准学名,必要时括注拉丁文、当地俗名。科技术语、名词及名称,凡已有中文定名的,一律采用中文名称,括注外文原名全称;尚未确定中文名称的,可采用比较接近原文含义的临时名称,并括注外文原名。

第十四条使用历史地名,用当时名称,并括注志书下限时名称。第十五条一些专用名词或约定俗成的名词,在志书中首次出现时,应括注内容。如:五讲四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

第十六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的称谓,按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提法表述。如:不能将“文化大革命”称为“十年浩劫”、“十年**”、“文革”;不称“左”的路线、极左路线等。

五、时间表述

第十七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的表述,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世纪、年代起讫和人的生卒年用连接号“—”表示。如“10—20世纪”、“l949—1999年”;“朱X X(1913—1990),X X人,史学家”。

第十八条历史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采用朝代年号纪年,括注相应的公元纪年。清代及清代以前的纪年用汉字书写,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清宣统三年(1911)、民国5年(1916)。括注的公元纪年,可略去“公元”二字;括注的公元前纪年,应写成“公元前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第十九条年份不能简写,如1980年不能写作“80年”;1949-1999年不能写作“49-99年”。

第二十条时间表述要准确、具体,不用模糊的时间概念。如:“去年”、“目前”、“多年来”、“以来”、“最近”、“至今”等,不能出现在志书中。

第二十一条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用汉字。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日)、“五四”运动。

六、数字计量

第二十二条行文中的统计数据一律使用国家统计部门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采用专业部门数据。物价数据分别记述时,使用当年价,如进行纵向比较,须折换为同一的不变价,并予括注。第二十三条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第二十四条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律、一方面、星期五、八国联军、五省一市、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十五条 5位和5位以上阿拉伯数字,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的三位分节法,分节间空为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 的位置,如:402 312,不能写成402,312。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数值,可用“万”、“亿”作单位,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如34 500可写成3.45万,不得写成3万4千5百。

第二十六条年龄、体重、身高、气温、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如84062部队、国办发[1988]09号文件、21/22次特别快车、90号汽油等。

第二十七条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用汉字,连用的两个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如二三米、十一二吨、五六十年代。用“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如:几千年。第二十八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或书写的纪年、时间、数值,不能断开或移行。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以波浪式连接号“~”连接。如果数值有计量单位,波浪线前后数值的计量单位、百分号以及以万为单位的,不得省略。如150千米~200千米、20%~30%、2万~5万人次。

第二十九条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三十条志书行文中计量单位用汉字表述,不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字符号、化学分子式和其他符号,但在公式中均使用各种符号。如:在行文中用“平方米”、“大于”、“水”,在公式中用“m 2”、“>”、“H2O”。

七、用字标点符号

第三十一条行文用字一律使用标准的简化汉字。

第三十二条对古人名、地名、古籍、引文等可能引起歧义的字,保留原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并注明。

第三十三条行文中需用外文字或少数民族文字的,均采用印刷体。第三十四条行文所用标点符号,一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996年6月1日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八、图表照片

第三十五条入志地图需注明比例尺度。所用地图以测绘部门的公开资料为准。

第三十六条表格一般包括表题、表序、表头、表文、表注等项。表格多时,需设续表,并在转页表上面左侧注明“续表”字样。续表多时,应标注“续表一”、“续表二”、“续表三”„„。第三十七条入志照片需真实、清晰,具有代表性、说明性。

九、引文注释

第三十八条引文均须加引号,并在页下注明出处。引文要直接引用原著,尽量不转引;如必须转引时,要注明转引自何书、何文。第三十九条引文注释应要素齐备。注释采用页下注,序号用①②③„„标示。内部资料不作引文依据。

第二篇: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办公室、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武警部队编史办:

为了确保地方志书的编纂质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总结修志经验,征求各地和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现予以印发,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执行。

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等志书的质量要求,可参照本规定有关条文执行。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

二○○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书(以下简称“志书”),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编纂的志书。

第三条 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第四条 本规定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准。

第二章 观点

第五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六条 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面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第七条 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及政策未作规定的,经由有关部门审查把关,正确把握记述尺度。

第三章 体例

第八条 坚持志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第九条 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

第十条 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其中,市辖区志书在本行政区域名称前冠以上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如“××市××区志”。

续修志书名称标明上下限年份,如“××县志(××××-××××)”。

第十一条 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一)述

根据志种和内容层次的不同,合理设置,概述事物发展全貌和特点等。

(二)记

大事记选录大事得当,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专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

编后记重点反映修志始末。

(三)志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传

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五)图、照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

卷首插图包括本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者审定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照片无广告色彩。除人物传、人物简介外,无个人标准像。

(六)表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

(七)录

附录的原始文献、补遗考订等资料具有重要存史价值。

(八)索引

分类标准统一,名称概念清楚,提炼的标目符合主题原意,附缀正文页码准确。

第十二条 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现行管理体制)、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处理妥当。

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当。

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

第四章 内容

第十三条 内容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根据各地实际分类,记述内容大致涵盖以下方面:

(一)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

(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公用事业等;

(三)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

(四)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

(五)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

(六)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

(七)人物。

第十四条 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第五章

记述

第十五条 区域界限明确。以本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越境不书。交代背景,反映与本行政区域外的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视为越境而书。

第十六条 时间界限明确,不随意突破志书的上限和下限,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

续修志书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注意对前志的拾遗补缺、订讹正误。

第十七条 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体中的必要议论适度,不空泛。

第十八条 志书中同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前后一致。

第十九条 内容记述不机械重复。交叉记述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记述,或此详彼略,或用互见法。

第二十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第二十一条 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

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缺。

第二十二条 图的制作规范,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

照片主题明确,图像清晰,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

第六章

资料

第二十三条 资料真实、准确。

资料经过鉴别、考证、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数据等准确。

有歧义但不可或缺的资料,多说并存。

第二十四条 资料全面、系统。

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资料齐全。

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连贯、系统。

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第二十五条 资料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注重使用原始资料。

第七章

行文

第二十六条 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第二十七条 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

第二十八条 使用规范文字,用词概念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使用口语、方言、土语、俗语适当;不滥用时态助词;慎用评价词语;不用模糊、空泛词句。

时间、空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指代明确。

第二十九条 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不乱改科学定律、理论概念、政治术语、历史典籍、名家名言的提法和内涵等。

第三十条 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有名称使用全称。使用简称的,在适当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准确规范,不产生歧义。

第三十一条 不同时期的国家、团体、机构、职务等名称,均用当时名称。历史朝代名称使用规范的通称,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表为准。

第三十二条 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

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下限时名称。

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第三十三条 跨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物、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其名称和数据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第三十四条 人物直书姓名,不冠褒贬词语,不在姓名后加身份词;必须说明身份的,首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职称)。

第三十五条 译名准确。外国国名和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以新华通讯社译名为准。

新华通讯社没有译名的,首次使用译名时括注外文全称。

第三十六条 生物、矿物名称,使用学名。记述自然资源涉及本地生物名称的,首次出现时采用二名法,括注本地俗名。

第三十七条 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

第三十八条 文中图统一编号。

第三十九条 统计数据的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

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

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

第四十条 注释符合学术规范,便于查找原文。注释形式全书统一。

引文和重要资料注明出版。

第四十一条 数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统一,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章

出版

第四十二条 出版,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管理法律、法律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志书,符合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出版制作以电子为介质的志书,符合国家关于电子出版物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印制,符合国家关于印刷业管理、音像制品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版面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装帧美观、大方。分册出版的志书,整体设计统一,形成系列。

封面书名采用印刷体,不用个人题签。

第四十七条 采用16开本(889×1194mm),文字横排。

第四十八条 编辑校对符合国家关于图书质量管理的规定。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志工作机构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上海市地方志书评审验收办法

上海市地方志书评审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本市地方志书(以下简称志书)质量,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中指组字[2008]3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的通知》(沪府办发[2010]5号)等法规、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内志书(即《上海市志》、上海市级专志、上海市区县志)及以上海市名称冠名的志书,包括纸质版志书和电子版志书,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评议审定验收主体

第三条 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对志书的评议、审定、验收和批准出版。志书编纂单位须接到批文方可安排出版。

第四条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建立市地方志书评审专家库。

专家库由志书内容有关部门领导、方志机构领导和方志、历史、社会、档案、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统计、保密等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须具正高职称,长期从事地方志工作的副高职称者也可聘为专家。

第三章 评议审定验收程序

第五条 原则上先由编纂单位组织对志稿进行“内评内审”,再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评议、审定、验收。

第六条 编纂单位“内评内审”须由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本行业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志稿改定后须经本志编纂委员会会议或编纂委员会主任会议审定通过。

“内评内审”由承编《上海市志》各分志、分卷的部委办局或行业协会、承编上海市级专志的企事业单位、承编上海市区(县)志的区(县)地方志办公室及编纂以上海市名称冠名志书的单位自行组织。

第七条 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评议须由编纂单位提交需评议的志稿和评议申请,并附编纂单位内评内审意见(包括观点、史实、体例、保密等方面)。市地方志办公室根据志稿内容涉及范围,从地方志书评审专家库中遴选相关专家召开评议会。编纂单位须对评议会中的专家评议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归纳,并形成具体的志稿修改方案,报经市地方志办公室同意后对志稿进行修改。

第八条 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审定须由编纂单位提交送审志稿,该稿文字、图照、表格必须“齐、清、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再次组织专家进行审定,所选专家与评议会专家应做到三分之二更换,三分之一保留。审定会须形成统一的志稿修改意见,编纂单位可对修改意见陈述看法。会后,由市地方志办公室下发审定意见。

第九条 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验收须由编纂单位提交验收志稿,由市地方志办公室职能部门逐条对照专家组审定意见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批文。

第十条《上海市志》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力量对验收志稿进行总纂、通稿,最后经承编单位确认史实无误并签章后,由市地方志办公室批准交付出版。承编单位在校核阶段如有局部改动,须征得市地方志办公室同意。

第十一条 上海市区(县)志在报市地方志办公室审定的同时,报区(县)人民政府。

第十二条 评议审定验收各阶段须填具相关表格。评议后,由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填具《上海市地方志书评议情况汇总表》。审定后,审定专家组主审专家填写《上海市地方志书审定情况表》,并提交审定报告。验收后,由市地方志办公室职能部门负责填具《上海市地方志书验收表》。

第十三条 评议会专家组人员不得少于11人,审定会专家组人员不得少于9人,验收人员不得少于3人。

第四章 评议审定验收内容与重点

第十四条 “内评内审”和评议审定验收阶段均应对志稿内容是否符合宪法和保密、档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审查。

第十五条 各阶段审查侧重点各有不同。“内评内审”侧重点在于志稿内容有无重要缺漏,有无记载不实和偏颇;评议侧重点在于志稿内容是否正确反映区域或行业、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点特征,是否符合地方志书的体例和行文规范;审定侧重点在于志稿内容是否符合事物全局的大背景,对重大事件、重大历史问题、重要人物的表述是否准确,是否达到公开出版的要求;验收侧重点在于志稿内容是否按照专家组审定意见逐条修改。

第五章 审定验收质量要求

第十六条 质量要求应执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和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志行文规范》。

第十七条 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完备、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行文规范、文风端正、编校细致、印制规范。

第十八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以及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涉及重要史实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评述,与中共中央有关精神保持一致。

第十九条 资料真实准确、全面系统。能反映事物发展脉络,纵不断主线,横不缺要项。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全。入志资料选用权威部门资料,同时重视社会调查资料。国民经济发展数据使用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统计部门无统计的采用专业、行业的专项统计,再无,采用承编部门、相关部门的统计或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注明资料出处。

第二十条 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要项齐备”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全志的整体性与各分志(篇章)的相对独立性、体例的规范与个性的特点之间的关系。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和降格使用适度。标题简明扼要,准确规范,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

第二十一条 遵循“越境不书”原则,但可兼记事物的辐射与关联;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但可采用人物简介、人物名录和以事系人、人随事出的方法记述在世者。

第六章 评议审定验收工作要求

第二十二条 评议、审定志稿须召开评议会和审定会。评议、审定专家必须三分之二以上人员出席,方可召开会议。评议、审定须形成文字意见,其中审定意见须得到应参加审定人员的半数以上同意,方可获准通过。

第二十三条 志书审定设主审1人,从宏观角度审查全稿,其他审定人员分工审查各部分志稿;同时,每部分志稿须有2人交叉审读。审定人员对志稿中存在的问题,可在志稿上批注,并应提交书面意见,主要问题须在审定会议上陈述。

第二十四条 评议意见须在评议稿送达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定意见须在送审稿送达后45个工作日内出具,验收意见须在验收稿送达后30个工作日内出具。

志稿未获通过,须再次修改报送。

第二十五条 评议审定验收阶段的审定单位和参加评议、审定的人员名单列入志书,以示负责。

第二十六条 市地方志办公室和编纂单位应妥善保存评议审定验收各阶段资料,并建立专门档案。

第二十七条 编纂单位未按市地方志办公室提出的关系志书质量重大问题意见修改志书内容的,或在志书验收后擅自修改志书内容的,市地方志办公室将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并视情节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报送送审志稿的同时须报送本志的资料长编纸质版和电子版。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上海市地方志书评议情况汇总表》、《上海市地方志书审定情况表》、《上海市地方志书验收表》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统一印制。

第三十一条 编纂以县级以下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志书、列入区(县)人民政府修志工作规划的志书可参照本办法,由区(县)地方志办公室组织评议审定验收工作。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0年4月15日

第四篇: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附件一

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石景山区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区地方志编委会的部署安排,2010年1月至6月,我委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为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稳妥有序进行,现制定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一、资料收集的范围

地方志资料是指客观反映、记录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档案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等。以上资料包括纸质、光盘、录音带、录像带、数码储存产品、电子文件及实物等载体形式。

第二轮志书的记述上限为1996年1月1日,下限为2010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为15年。各部门要广收博采15年间的地方志资料,如遇到篇目中未涉及的重要资料也应充分收集。

二、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一)大事记、综合年鉴和各项专业年鉴。

(二)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文件、当事人的记述和回忆、会议记录、工作信息、简报、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图书、丛书、报刊等资料。(三)涉及全局性工作的专题资料、总结和数据统计资料。

(四)各类档案资料汇编、文件汇编、正式和非正式的出版物。

(五)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

(六)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专门记述材料(非文学性作品)、有关领导人、著名人士关于我委、我委工作、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活动记录及相关图片资料。

(七)口述资料记录(包括文字、录音、录像)。(八)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图表、照片、地图、音像资料等。

(九)承载历史信息、曾具有社会功用的,其他载体形式不好替代的、易于保存的实物。

(十)其他相关资料。

三、资料收集的方式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可通过查阅、摘抄、复制、征集、购买等方式进行。

(二)建立资料卡片。凡抄录的资料要做到一事一卡,避免盲目、重复和遗漏。注明建卡人、建卡时间、页序、卡片编号及类别,以及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包括卷宗字号、文件名称、发文单位、时间或者书名、作者、版本、卷册页码等。资料摘抄要忠于原文原意,不得断章取义,随意增删、改动、解释;对有争议的资料,要把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紧密结合起来,互相印证、反复比较,防止孤证,确保所得资料成为有效资料。有复印件或者照片的资料,可将复印件或者照片附贴在资料卡后面。

(三)合理安排工作步骤,可以按照先普查后细查、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收集效率。对口述资料或将销毁的资料要及时抢救。

四、资料收集的要求

(一)各种资料要求内容真实、准确、翔实、完整。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过程、结果”诸要素,真实反映本部门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收录时重记载略评议,整理时对其中的人物、年代、数据要核实无误(统计数字以区统计局的数字为准,统计局未作统计的,按各行业、各部门的统计实录);报告、总结、重要指示、讲话、访谈记录及表格等要注明来源,标明时间;照片、图表、实物等要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对一些新词语、行业术语、专用名词、外来语等,第一次出现时应加以注释。

(二)录音、录像、光盘、数码存储介质等形式的资料要完整清晰,可复制和使用,准确清楚标明编号、主题词、简介、时间、人物等要项。

(三)照片要按规定标准保存。传统照片规格一般为15. ×10.2厘米(即4×6英寸);数码照片应使用JPEG或TIFE文件格式,分辨率在400万像素以上;扫描复制的照片标准应在600DPI以上,底片在1200DPI以上。

(四)资料的处理原则。遇到来自几个部门、说法不一的情况,以主管、权威部门的资料为准;虽来自同一部门,但新旧不

一、前后矛盾,一般应以新的资料为准;图书报刊资料与档案资料矛盾时,以档案资料为准;内部资料与外宣资料矛盾时,以内部资料为准;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近的资料与距离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较远的资料发生矛盾,以较近者为准;亲历资料与旁证资料发生矛盾,以亲历者为准。

(五)对收集到的资料要按时间和内容分类整理建档,独立存放,规范管理。整理时应注意补充资料短缺的要素。做到专人、专责、专柜保管,便于查找、使用。

(六)所有资料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证、鉴别并且认证。在撰写资料长编前,应将资料汇编集中起来,精心阅读,认真熟悉,驾驭资料,不要急于组稿,切忌一边搜集资料一边写资料长编,或收集多少就写多少。

(七)各部门要于20l0年5月10日前,完成1996年至2009年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于2010年12月底前完成2010年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完成资料长编,报送至宣调办。

第五篇:全市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全市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积极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奋斗目标的热潮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书“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按照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

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以“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的通知》(九学组字〔〕5号)的部署与要求,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的编纂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与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1.续修志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于全市各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统称为“县”)首轮新编地方志书任务完成时间的先后不一,导致第二轮续修工作的启动时间、起止年限和完成情况各不相同。最早启动续修并出版县级地方志书的为永修县,最迟的尚未启动,还有个别县的首轮新编志书尚未出版。具体情况见下表:

名称

启动时间

起止年限

完成情况

永修县

.41985~

已于11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

彭泽县

.4

1986~

已通过审查验收,拟于7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

重修,下限为

已通过审查验收,将于6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0

1986~

已基本完成资料收集任务。

都昌县

.1

21990~

已于12月与江西人民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下半年出版发行。

瑞昌市

.4

1990~

已完成初稿总纂任务。

星子县

.9

1986~

已完成初稿总纂任务。

湖口县

.2

1989~

完成“大事记”等篇目初稿约20万字。

修水县

.11986~

审阅部分上报资料;完成“大事记”初稿。

德安县

.2

1985~

正在组织收集资料。

庐山区

尚未启动

浔阳区

首轮新编《市浔阳区志》尚未出版。

据调查统计,已经出版发行的续修《永修县志(1985~)》,全书共28卷、128章、502节、112万字、彩色图片120余幅、黑白图片180余幅。即将出版的新编《县志》,迄止年代长达1800多年,全书29篇、130章、451节、210万字、图照彩页120多页;续修《彭泽县志(1986~)》共25卷、91章、474节、86万字、彩照90幅;续修《都昌县志(1990~)》34卷、148章、507节、约100万字、彩色图照10页;《星子县志(1986~)》、《瑞昌市志(1990~)》均已完成志稿总纂任务,开始进入审查、验收阶段。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可新出版5部县级志书,连同《永修县志》共有6部,占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总量(尚未完成首轮修志任务的浔阳区不予计算)的54.5%。

2.地方志行政法规与规章初步得以贯彻执行。

5月18日,国务院以第467号令公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地方志工作首部正式实施的行政法规。1月13日,省政府以第162号令公布了《江西省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江西省地方志工作有史以来第一部政府规章。调查结果显示,各县人民政府基本上都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和《办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按照《条例》规定,永修、彭泽、、、瑞昌、星子、湖口、修水、德安等地先后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或人大常委会主任)为顾问,县政府县长为主任,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委会成员由各乡(镇、场)、县直部门和驻县单位的主要领导组成,其中县编委会成员多达88人。大部分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办法》的要求,将地方志工作纳入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部署与安排。

二是“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县按照《条例》规定,将修志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发。各县每年的办公经费数额不一,少则1万元,多则10余万元。另外,根据修志的进展情况与工作需要,不定期拨发专项经费,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不等。

三是组织、协调与督

导志书编纂工作。各地先后召开了大规模的第二轮县志编纂工作的动员大会,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动员与部署。其中,瑞昌市政府下发了《关于续编瑞昌市志有关工作的通知》;都昌县政府向全县130个承编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续编〈都昌县志〉(1990~)工作的实施方案》;星子县编委会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意见》;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分别

主持召开归口单位的修志工作座谈会,进行专题研究与部署。

四是为地方志工作机构创造必要的办公条件。各县都安排落实了志办的办公场所及空调设施,购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12个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共有办公室30间,基本上都安装了空调;有电脑21台,还有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以及数码相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列表如下:

名称

办公室

空调

电脑

打印机

复印机

扫描仪

修水县志办

4间

4台

县志办

3间

2台

永修县委

史志办

2间

2台

德安县志办

4间

1台

瑞昌市志办

2间

1台

县志办

4间

2台

星子县志办

2间

2台

湖口县志办

3间

2台

彭泽县志办

1间

1台

都昌县志办

2间

1台

浔阳区志办

2间

2台

庐山区志办

1间

1台

3.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运行正常。

除永修县将地方志编纂与党史研究合并之外,各县均单独设置地方志工作机构,作为县级政府办公室的内设机构,绝大部分为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了1至5名不等的人员编制,并借调、聘用部分人员,保证了修志工作的正常运行。据统计,全市12个县级地方志(含史志合一)工作机构共有人员编制40人,工作人员(含借调、聘用等)88人。列表如下:

名称

性质

级别

人员

编制

现有

人员

成立(调整)时间

永修县委

史志办

行政单位

正科级

31997.6

县志办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副科级

5.7

德安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瑞昌市志办

同上

同上

.1

2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0

星子县志办

同上

同上

.3

湖口县志办

同上

同上

.12

彭泽县志办

同上

同上

4.4

都昌县志办

同上

同上

6.12

浔阳区志办

同上

同上

7.9

庐山区志办

同上

同上

.8

修水县志办

同上

正股级

.5

二、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尤其是主要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续修志书的编纂进度和成果质量。县市委书记董金寿多次在各种会议强调修志工作的重要性,多次到县志办看望修志工作人员,尤其是对老同志嘘寒问暖、体贴入微;新上任的县政府县长沈阳公开表态:编纂《县志》“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县四套班子先后有7位领导同志到县志办指导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时任湖口县政府县长的韩胜球以个人名义,发表致全县各乡镇、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公开信,强调依法修志、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2.部门协作,是地方志工作的牢固平台。

中国历代有着“众手修志”的优良传统。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为。据了解,各县乡镇、部门和单位基本上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纲、分管领导负责、骨干人员承办的修志工作机构。其中,县建立志书协编小组109个,协编人员多达260余人;星子县续志编修人员200多名;修水县100多个承编单位都成立了修志工作小组;湖口县修志撰稿队伍共132人,3.经费充裕,是地方志工作的可靠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方志的资料收集、志稿编写、印刷出版等,都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县从启动至共安排77万元,安排新编《县志》和《明清县志汇编》的印刷出版经费76万元;修水县安排50万元修志专项经费且全部到位;永修县一次性拨发续修县志印刷出版经费20万元;星子县启动修志工作时首次拨发专项经费15万元。《县志》主编熊未喜颇有感触地说:“修志用钱从来没有‘阻过手’,我们更要自我加压,精益求精,力求编出精品佳志。”

4.队伍过硬,是地方志工作的关键因素。

决定志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修志之人,必须具有一支思想、作风、业务“三过硬”的修志工作队伍。县志办主任刘庭焱在父母患病卧床、相继病故的情况下,仍然强忍悲痛,照常上班,没耽误一天工作;聘请的刘鸣和先生87岁高龄,却始终坚持坐班,早来迟走,堪称楷模。原湖口首轮县志副总编王显道本已赋闲多年,这次应县领导诚邀而再度出山,担任续志总编,锐志不减当年。修水、星子、瑞昌、等县聘请的诸位退休老同志,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续志编修工作;在编在岗的年轻同志学习刻苦、工作认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措施得力,是地方志工作的成败所在。

各地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修志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主动宣传造势、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网站、电视、广播、宣传牌等各种媒介,宣传《条例》、《办法》和地方志工作,提升全社会修志、读志、用志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二是开展培训考察,提高业务水平。各县都相继举办修志业务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其中县派员收集各地志书20多部,举办各类培训班、座谈会18次。三是广泛征集资料,夯实坚实基础。全市县级地方志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广征博采,最大限度地收集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修水县政府在全县各乡镇、村庄张贴《关于征集续志资料的通告》。县在各地查阅馆藏资料数千册,摘录、复印、购买各类资料300多万字,还向海内外寄发征集资料的信函余份。永修县政府办公室行文印发《关于开展永修县知名人士情况调查的通知》,诚请本县籍贯和曾在永修工作过的名人200多人提供各类资料。四是认真编写志稿,确保志书质量。各县编委会都制定并印发了修志工作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德安县志办制定了《德安县志编纂行文规范》,湖口县志办编印了《编写资料长编应注意的二十条》;县在志稿已经验收、准予出版之后,还在继续修改完善、仔细校对,提出了“不出勘误表”的响亮口号。五是及时上传下达,协调破解难题。湖口县志办建立每周一例会制度,通报工作进度,以专报形式呈送县领导,同时编印简报发给各承编单位,现已印发简报19期。星子县志办每月向县政府报送修志进度情况。

与此同时,各地县志办指导编纂乡镇志、部门志和专业志,其中县已出版22部。部分县志办组织开展了历代旧志的整理出版工作,县编印了《明清县志汇编》,即将出版;星子县整理、校勘了43万字的《归宗志》;修水县点校了明嘉靖《宁州志》和清同治《义宁州志》。永修县委史志办编印了《魅力永修》画册,受到各界好评。

三、存在问题

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资料收集困难。少数单位尤其是驻县单位不很配合,再加上在机构改革中一些单位被撤销,档案资料又没有完整移交,遗失、损毁状况非常严重,有些资料已无法寻找。二是工作经费紧缺。个别县还没有将修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部分县的修志经费只有1至2万元;有些县志办每年除去支付聘请人员工资后所剩无几,甚至无法支付协编撰稿人员的稿费。三是修志工作队伍有待加强。例如:德安、都昌等多数县志办在编人员尚未按照省、市做法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少数县志办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的现象;一些地方所聘请的修志人员待遇偏低;有些县志办借调的业务骨干因难以调进而不甚安心,等等。

需要单独提出的是,全市县级地方年鉴的编纂工作至今尚未全面启动。《条例》与《办法》规定:“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市政府从开始组织编纂《年鉴》,至今已出版4本。我们在调研中得知,永修县已预拨《永修年鉴(创刊号)》编纂经费5万元,县已明确表态今年将启动年鉴编修工作,其他县的具体情况不很清楚,但“尚未全面启动”可为定论。

四、几点建议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编纂县级地方志书,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前提下,为县级领导机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加快实现我市“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奋斗目标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的编纂和地方志工作,按照《条例》和《办法》的规定与要求,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条例》和《办法》的执行力度。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在适当时候组织全市贯彻执行《条例》和《办法》的执法检查,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律层面,有效地推动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以及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和发行工作。

2.强化县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职能。《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四)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建议市政府按照上述规定,行文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单位性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级别待遇(不低于副科级)、人员编制最低额度、办公场所及基本设备配置、工作经费保障等。

3.优化县级地方志工作队伍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坚持专兼职相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一些业务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管理人才,熟悉地情、热爱和安心地方志工作的专业人员,吸引和充实到修志队伍中来,为修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要关心修志人员生活待遇,稳定修志队伍。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建议各县政府选拔一批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热爱地方志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修志机构,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的生活待遇,尤其注重优待老同志,建立健全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推动地方志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4.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与扶持。针对目前在全市第二轮县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中存在的资料收集困难、配合力度不够、修志经费紧缺等问题,建议有关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督导力度,增加拨款额度,高质量完成续志编修任务,努力开创县级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书行文规则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