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

时间:2019-05-14 11:5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

第一篇: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

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1月12日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现予公 布,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

2001年1月12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和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煤炭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炭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煤炭资源的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方针。鼓励煤炭的加工转化,推广洁净煤技术,提供多种煤炭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条 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防止地质灾害和其他公害。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煤炭经营企业依法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组建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

第八条 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对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第二章 煤炭生产开发规划与煤矿建设

第九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根据全国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编制本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开办煤矿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全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煤炭产业政策;

(二)有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开采方案;

(三)年生产能力不得少于30万吨;开采零星资源、极薄煤层及残采、复采的矿井,年生产能力不得少于3万吨;

(四)煤炭资源的采区回采率,开采薄煤层不得低于百分之 85%,开采中厚煤层不得低于80%,开采厚煤层不得低于75%。

(五)有开采所需的地质、测量、水文资料和其他资料;

(六)能够利用的共生、伴生矿种必须综合开采、综合利用;

(七)有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八)有与煤矿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和先进的开采技术;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开办煤矿企业,须向省煤炭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煤矿企业申请书;

(二)县(市、区)、市(地)煤炭管理部门逐级审核签署的意见,开办乡镇煤矿企业的,还须提交由资源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签署的意见;

(三)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准文件;

(四)环境保护部门的评价报告;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审批煤矿企业,应当自收到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批准开办的煤矿企业,凭省煤炭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三条 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主焦煤、活性炭原料煤、特种石墨(鳞片状石墨、电池用石墨)以及含镓、锗元素伴生煤等特殊煤种或稀缺煤种,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资源保护区,实行保护性开采;稀缺煤种实行专户供应。在资源保护区开办煤矿企业,必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资源保护区已经开办的煤矿企业应当进行整顿、联合、改造,在规定期限内达到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下列煤矿企业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按规定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一)年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

(二)跨省、自治区行政区域的煤矿企业;

(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煤矿企业;

(四)在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内开办的煤矿企业;

(五)其他应当由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审批的煤矿企业。

第十五条 已经批准开办的煤矿企业,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企业名称的,须向设立煤矿企业的原审批机关、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分别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变更矿区范围的,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在国有煤矿企业矿区范围内已经开办的乡镇煤矿企业合 并、分立、终止或出租、抵押采矿权的,须经国有煤矿企业同意后,经省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申请变更登记须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 煤矿建设工程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进行施工,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并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煤矿建设工程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其参与的项目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第十七条 煤矿建设工程,由煤炭管理部门组织矿山安全、环境保护、消防、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审计部门应当对国家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第三章 煤炭生产、煤矿安全与矿区保护

第十八条 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煤矿企业在投产前必须依法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禁止转让、出租、涂改、伪造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矿企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也不得从事矿山设计以外的掘进活动。

第十九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煤矿企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登记、审查、颁发、年检和监督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根据省煤炭管理部门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企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煤矿企业在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企业名称、矿长、采矿权人、矿区范围的,应当及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 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煤矿企业的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说明延期理由,并在期满前9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一条 煤炭的开采、加工应当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的,由采矿者进行复垦;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二条 煤矿企业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开采煤炭的共生和伴生资源,不再办理采矿许可证;主要开采矿种发生变化时,应当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三条 煤矿企业应当在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进行煤炭生产,不得越界、越层开采。

第二十四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 建立和推行煤矿企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鼓励和扶持煤矿企业发展多种经营。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重大伤亡事故的救护、调查和处理。

第二十七条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负责人必须遵守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煤炭行业安全规章、规程,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伤亡和其他 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环境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八条 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煤矿职工有权抵制。在煤矿井下作业中,出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并无法排除的紧急情况时,作业现场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第二十九条 煤矿矿长必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组织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书;煤矿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为职工缴纳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煤矿矿区的电力、通信、交通及其他生产设施,不得扰乱煤矿矿区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未经煤矿企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煤矿企业的电力专用线路、铁路专用线、专用道路、专用通信线路和专用供水管路。

第四章 煤炭经营

第三十二条 从事煤炭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煤炭法规定的经营条件,并符合本省对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的要求,依法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未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不得从事煤炭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 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销售本企 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不再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但其经营非本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应当依法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第三十四条 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初审后,由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第三十五条 申请设立煤炭经营企业,应当向省煤炭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煤炭经营企业的申请书;

(二)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表;

(三)注册资本证明;

(四)固定经营场所证明;

(五)经营设施和储煤场地证明;

(六)计量和质量检验设备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省煤炭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设立煤炭经营企业的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提出初审意见。

第三十六条 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及有关材料之日起2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颁发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持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或煤炭生产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煤炭经营活动。

第三十七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煤炭产品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 定。

第三十八条 在煤炭经营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以买卖、出租、转借等形式转让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二)国家机关开办煤炭经营企业或从事、参与煤炭经营活动;

(三)行政机关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煤炭供应的中间环节、额外加收费用;

(四)从事煤炭运输的车站及其他运输企业利用其掌握的运力参与煤炭经营;

(五)在煤炭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

(六)哄抬煤价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煤炭,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七)经营无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

(八)经营无煤炭经营资格证的煤炭经营企业的煤炭产品。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已经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或使用伪造、涂改的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煤炭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转 让、出租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按规定向省煤炭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办理,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或其他生态环境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越界、越层开采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拒不退回的,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并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有第(一)项行为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第(二)、(三)、(四)、(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一)未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擅自从事煤炭经营活动的;

(二)以买卖、出租、转借等形式转让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

(三)运输企业利用其掌握的运力参与煤炭经营的;

(四)经营无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的;

(五)经营无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煤炭经营企业的煤炭产品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开办煤炭经营企业或从事、参与煤炭经营活动,擅自设立煤炭供应的中间环节或额外加收费用的,由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擅自设立煤炭供应中间环节收取的费用以及额外加收的费用,一律上交财政。

第四十五条 煤炭管理部门、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审批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经营资格证和煤炭管理的其他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煤炭纠察机构负责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1985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 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16日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的《山西省煤炭开发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

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 2001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保障和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煤炭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煤炭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煤炭资源的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方针。鼓励煤炭的加工转化,推广洁净煤技术,提供多种煤炭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条 依法保护煤炭资源,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煤炭资源的行为。

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防止地质灾害和其他公害。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煤炭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领导。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煤炭行业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 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煤炭经营企业依法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组建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实行生产、经营一体化。

第八条 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劳动保护,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对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第二章 煤炭生产开发规划与煤矿建设

第九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根据全国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全省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组织编制本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开办煤矿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全省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煤炭产业政策;

(二)有煤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开采方案;

(三)年生产能力不得少于30万吨;开采零星资源、极薄煤层及残采、复采的矿井,年生产能力不得少于3万吨;

(四)煤炭资源的采区回采率,开采薄煤层不得低于百分之85%,开采中厚煤层不得低于80%,开采厚煤层不得低于75%。

(五)有开采所需的地质、测量、水文资料和其他资料;

(六)能够利用的共生、伴生矿种必须综合开采、综合利用;

(七)有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矿山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八)有与煤矿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和先进的开采技术;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开办煤矿企业,须向省煤炭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开办煤矿企业申请书;

(二)县(市、区)、市(地)煤炭管理部门逐级审核签署的意见,开办乡镇煤矿企业的,还须提交由资源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签署的意见;

(三)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准文件;

(四)环境保护部门的评价报告;

(五)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分级管理权限审批煤矿企业,应当自收到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材料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开办的煤矿企业,凭省煤炭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三条 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主焦煤、活性炭原料煤、特种石墨(鳞片状石墨、电池用石墨)以及含镓、锗元素伴生煤等特殊煤种或稀缺煤种,省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资源保护区,实行保护性开采;稀缺煤种实行专户供应。

在资源保护区开办煤矿企业,必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审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资源保护区已经开办的煤矿企业应当进行整顿、联合、改造,在规定期限内达到保护和综合利用要求。

资源保护区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下列煤矿企业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按规定报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审批;

(一)年生产能力6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

(二)跨省、自治区行政区域的煤矿企业;

(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煤矿企业;

(四)在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内开办的煤矿企业;

(五)其他应当由国务院煤炭管理部门审批的煤矿企业。

第十五条 已经批准开办的煤矿企业,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企业名称的,须向设立煤矿企业的原审批机关、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分别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变更矿区范围的,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

在国有煤矿企业矿区范围内已经开办的乡镇煤矿企业合并、分立、终止或出租、抵押采矿权的,须经国有煤矿企业同意后,经省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申请变更登记须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 煤矿建设工程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进行施工,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并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煤矿建设工程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其参与的项目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第十七条 煤矿建设工程,由煤炭管理部门组织矿山安全、环境保护、消防、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审计部门应当对国家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第三章 煤炭生产、煤矿安全与矿区保护

第十八条 取得采矿许可证的煤矿企业在投产前必须依法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禁止转让、出租、涂改、伪造煤炭生产许可证。

煤矿企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活动,也不得从事矿山设计以外的掘进活动。

第十九条 省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煤矿企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登记、审查、颁发、年检和监督管理工作。

市(地)、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根据省煤炭管理部门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企业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煤矿企业在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企业名称、矿长、采矿权人、矿区范围的,应当及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煤矿企业的煤炭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说明延期理由,并在期满前9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一条 煤炭的开采、加工应当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的,由采矿者进行复垦;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二十二条 煤矿企业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开采煤炭的共生和伴生资源,不再办理采矿许可证;主要开采矿种发生变化时,应当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和采矿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三条 煤矿企业应当在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进行煤炭生产,不得越界、越层开采。

第二十四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取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专款专用。

第二十五条 建立和推行煤矿企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

鼓励和扶持煤矿企业发展多种经营。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参与重大伤亡事故的救护、调查和处理。

第二十七条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负责人必须遵守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煤炭行业安全规章、规程,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环境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八条 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煤矿职工有权抵制。

在煤矿井下作业中,出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并无法排除的紧急情况时,作业现场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

第二十九条 煤矿矿长必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组织培训,取得矿长资格证书;煤矿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定期为职工缴纳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煤矿矿区的电力、通信、交通及其他生产设施,不得扰乱煤矿矿区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

未经煤矿企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煤矿企业的电力专用线路、铁路专用线、专用道路、专用通信线路和专用供水管路。

第四章 煤炭经营

第三十二条 从事煤炭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煤炭法规定的经营条件,并符合本省对煤炭经营企业合理布局的要求,依法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未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不得从事煤炭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 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不再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但其经营非本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应当依法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第三十四条 申请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须经省煤炭管理部门初审后,由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第三十五条 申请设立煤炭经营企业,应当向省煤炭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煤炭经营企业的申请书;

(二)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表;

(三)注册资本证明;

(四)固定经营场所证明;

(五)经营设施和储煤场地证明;

(六)计量和质量检验设备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省煤炭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设立煤炭经营企业的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提出初审意见。

第三十六条 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及有关材料之日起25日内完成审查工作,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颁发煤炭经营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持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或煤炭生产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煤炭经营活动。

第三十七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煤炭产品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八条 在煤炭经营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以买卖、出租、转借等形式转让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二)国家机关开办煤炭经营企业或从事、参与煤炭经营活动;

(三)行政机关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煤炭供应的中间环节、额外加收费用;

(四)从事煤炭运输的车站及其他运输企业利用其掌握的运力参与煤炭经营;

(五)在煤炭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

(六)哄抬煤价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煤炭,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七)经营无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

(八)经营无煤炭经营资格证的煤炭经营企业的煤炭产品。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已经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或使用伪造、涂改的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煤炭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转让、出租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按规定向省煤炭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办理,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造成地表土地塌陷、挖损或其他生态环境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越界、越层开采的,由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开采,拒不退回的,吊销其煤炭生产许可证,并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八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有第(一)项行为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第(二)、(三)、(四)、(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煤炭经营资格证书;

(一)未领取煤炭经营资格证书,擅自从事煤炭经营活动的;

(二)以买卖、出租、转借等形式转让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

(三)运输企业利用其掌握的运力参与煤炭经营的;

(四)经营无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企业生产、加工的煤炭产品的;

(五)经营无煤炭经营资格证书的煤炭经营企业的煤炭产品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开办煤炭经营企业或从事、参与煤炭经营活动,擅自设立煤炭供应的中间环节或额外加收费用的,由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擅自设立煤炭供应中间环节收取的费用以及额外加收的费用,一律上交财政。

第四十五条 煤炭管理部门、省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审批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经营资格证和煤炭管理的其他活动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煤炭纠察机构负责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1年3月1日起施行。1985年9月10日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88年1月16日山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正的《山西省煤炭开发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第三篇:山西省煤炭销售合同

甲方:山西中太煤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乙方:

山西煤炭销售网为甲方所有,乙方就使用甲方提供的普通级会员信息服务,双方达成以下协议:

一,服务内容

全面浏览网站资讯,价格,生产,运销,库存,进出口,分析,政策,企业,焦化,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知识,专题栏目下的行业信息;

享受本网每月赠送的期刊《山西煤炭销售》;

享受本网随时邮件发送的热点新闻,重要数据;

享受本网每日发送的短信服务;

免费在本网发布企业供求信息,人才招聘信息,招商引资项目信息等企业信息;

优惠为会员企业提供网站建设与规划等企业信息化工程的服务;

定期以贵宾身份参加网站举办的会员活动;

赠送网站首页三个月广告位.二,使用规则

乙方申请注册内容时必须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资料,在缴纳会员费10000元/年后,既得到用户名及相应的密码;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或恶意传播本网站的信息,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格保守用户名和密码,如用户名和密码被盗用,应及时通知甲方更换新的用户名和密码,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乙方自负,对甲方造成影响的甲方保留索赔的权利.三,服务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壹年,从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四,用户隐私保护

甲方保证未经乙方合法授权不对外公开,透露乙方的注册山西煤炭销售网的非公开内容,除非有下列情况:

(1)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

(2)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3)按照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

(4)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5)为维护山西煤炭销售网的合法权益.五,免责条款

甲乙双方应保证其具有合法签订及履行本协议的能力,若由于任何一方的原因而使本协议无效或无法执行,责任方应向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自然灾害,国家政策等不可抗力事件,致使甲乙双方的无法履行义务,任何一方在履行通知义务后可以终止本协议.六,纠纷解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七,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传真件有效.本协议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八,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甲方 山西中太煤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乙方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亲贤北街72号 地 址

金泽大厦17层1716室

电 话 0351-4115822 电 话

传 真 0351-4115376 传 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汇款方式:

户 名 山西中太煤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开户行 中国光大银行太原亲贤支行

帐 号 75340***8

第四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的通知

【发布单位】804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86-05-05 【生效日期】1986-05-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的通知

(1986年5月5日晋政发〔1986〕25号)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近年来,我省地方煤矿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宏观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煤炭产量增加过快,存煤增多,资金呆滞,原材料浪费严重,事故频繁,经济效益下降。为保证我省地方煤炭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现就加强我省煤炭产、运、销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根据我省煤炭生产、运销情况,要坚持执行“以销定产,整顿提高,加工转化,稳产增收”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煤炭的生产和运销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实行统一管理,努力使煤炭生产的发展同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情况相适应,做到产、运、销大体平衡,使产品能转化成商品,体现出真正的经济效益。

二、二、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实行以销定产,加强对煤炭生产的计划管理,做到产、运、销、存一本帐。国家计划的煤炭产量剔除不合理存煤的数量后,作为我省排产计划的煤炭产量。在不突破国家计划的前提下,省经委、煤炭厅、煤炭运销总公司和山西煤管局要掌握好季度、月度计划,尽量做到均衡生产,各地(市)、县和基层煤炭管理部门不得层层加码,煤炭企业不得盲目超产。运销部门要按计划组织运输和销售;银行、物资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和组织物资供应。无计划和超计划生产的,信贷部门不贷给流动资金,物资部门不供应材料,运销部门不安排运输和销售,煤炭企业不得发放吨煤奖。同时对超计划生产的煤炭,要相应从下一计划期的生产任务中扣减。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计划时,要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由计划下达单位调整。

三、三、加强对煤炭运销的宏观管理。通过铁路运销的煤炭,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运输和销售计划。执行中的调整、变更、追加由省煤炭运销总公司负责组织平衡。地方煤炭上火车价,要按煤质、煤种由各级物价部门按物价分管权限分别确定,任何煤炭企业和发运站不得压价竞销。

通过公路运销的煤炭,实行统一货票、统一结算的管理办法。外运出省的煤炭,要根据煤质和交通条件,由省煤炭运销总公司确定合理保护价格。在煤炭出省的主要路口和地段,由有关地(市)、县煤炭运销公司和交通监理、物价等部门设立联合检查站,对少购超位和低于保护价的要按规定罚款并补收差额价款、服务费。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可以在部分出省界口设立煤场,直接对外销售。

对电厂烧用小窑煤和统配矿收购小窑煤,各地(市)、县煤炭运销公司要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用煤单位必须通过煤炭运销公司签订供货合同,煤炭运销公司按合同组织运输和结算。电厂烧用汽车运输进厂的小窑煤的价格,可执行火车运输到厂价,然后从所收入的煤款中返还电厂和电力企业主管部门百分之十二作为对电厂和电力企业主管部门掺烧地方小窑媒增加开支的补助。统配矿收购小窑煤价格,原则上应按购方煤炭上火车价执行。

实行煤炭运销统管后,各级煤炭运销公司一律实行代销,除按规定收费外,要将所收货款及时返还煤矿和当地财政部门。向用户收取的百分之二点五服务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继续执行。

四、四、积极发展煤炭的加工转化。“七五”期间,原煤产量的增加主要不是依靠再开新井,而是按计划完成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并逐步增加一些资金用于煤炭的加工转化。各地(市)、县可以从煤炭集中管理后增加的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煤炭的加工工业,同时要引导煤炭企业走横向联合搞转化的道路,将财力和物力集中到发展煤炭的筛选、洗选等初级加工以及煤炭的深度加工上来。对于煤炭的加工及转化产品,铁路部门要优先安排运输,银行在信贷上要积极支持,税务部门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优惠。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山西省煤炭技术服务专家技术委员会

山西省煤炭技术服务专家技术委员会

一、采矿工程专家技术委员会

(一)主任委员(5人)郭勇义 太原科技大学校长

徐忠和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院长 李晋平潞安集团董事长

耿建平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宁 宇 中国科工集团副总经理、研究员

(二)副主任委员(11人)

康红普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长 梁卫国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 冯国瑞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侯水云 焦煤集团总工程师 孙玉福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 都新建 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苏清政 山煤集团总经理 王平虎 晋能集团总工程师

曹允伟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刘金生 煤科院太原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三)委员(以姓氏笔画排序)(19人)弓培林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系主任 付书俊 阳煤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 冯月新 史鹏飞 白锦胜 任林怀 宋 军 张东峰 李进鹏 杨双锁 杨风旺 范世民 柏建彪 段振荣 贺志宏 郝峻青 崔智勇 翟建忠 同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院长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 华晋焦煤总工程师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系主任 焦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潞安集团总经理助理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 焦煤集团西山煤电总工程师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总工程师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总工办主任

翟英达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二、安全工程专家技术委员会

(一)主任委员(5人)

王金华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 康立勋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申宝宏 中煤科工集团副总经理、研究员 翟 红 潞安集团总经理 李鸿双 晋煤集团总经理

(二)副主任委员(10人)

周安朝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游 浩 焦煤集团副总经理 杨乃时 阳煤集团副总经理 王观昌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 吴有增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 闫振东 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薛军正 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宫来喜 山煤集团副总经理 李苏龙 山煤集团总工程师

胡千庭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副总经理

(三)委员(以姓氏笔画排序)(18人)

王 飞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系主任 王 开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 王永安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 王立兵 同煤矿集团副总工程师

邢玉忠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张有狮 焦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苏士龙 山西焦煤投资公司总工程师

周福宝 中国矿大(徐州)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孟凡龙 同煤矿集团通风处处长 林彦清 阳煤集团总经理助理

林柏泉 中国矿大(徐州)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苗惠东 晋煤集团寺河二号井总工程师 赵长春 阳煤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 赵海洋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书记 赵耀江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栗继祖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梁春豪 焦煤集团技术中心主任

潘海兵 山煤集团煤业管理公司通风部长

三、机械电气工程专家技术委员会

(一)主任委员(5人)

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教授 吴德政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 贺天才 晋煤集团董事长、教授级高工

宋建成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郭 海 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副主任委员(10人)

杨大明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主任、研究员 孟国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朱 华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教授 刘混举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寇子明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付国军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 刘克功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 曹建平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田永顺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副总工程师 雷 煌 煤科院太原研究院副总经理、研究员

(三)委员(以姓氏笔画排序)(17人)

于向东 煤科院太原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马洪礼 晋煤集团通信公司经理 王 琦 同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王连生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矿井二所副所长 王国法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王建亮 焦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付峻青 晋煤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平建明 山煤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 白宏峰 潞安集团机电处处长 朱海月 同煤集团机电处处长

张会琴 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李永学 晋煤集团寺河矿副矿长 李虎伟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

李惠平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机电室主任 杜振国 晋能集团机电供应部部长 路永生 阳煤集团机电动力部部长

樊运平煤科院太原研究院科技发展部部长

四、地质工程专家技术委员会

(一)主任委员(5人)郭敏泰 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王 虹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久茂 山西焦煤原副总经理

赵阳升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宋 儒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总工程师

(二)副主任委员(10人)武 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虎维岳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 群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亚宁 潞安集团副总经理 王保玉 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王茂盛 晋煤集团副总经理

刘洪福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 曾凡桂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柴学周 潞安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李振拴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副总工程师

(三)委员(以姓氏笔画排序)(25人)王 一 阳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王立斌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步云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国新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总工程师 王海生 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总工程师 王照林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物探中心主任 石春宇 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岩土处处长

刘 胜 同煤集团地质处处长 刘永胜 晋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闫志义 同煤集团副总工程师

宋新华 晋煤集团资源环境局主任工程师 张正喜张春燕张胤彬李文生李慎举范德元胡振琪胡海峰赵益晨郭国胜郭景林董东林解奕炜樊国强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院长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煤炭资源地质局局长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院长 山西焦煤地质资源部部长 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总工程师 阳煤集团地质处处长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副总工程师 晋煤集团资源环境局副处长 省厅煤炭资源地质局总工程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副总工程师 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总工程师

下载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1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在并召开

    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在并召开炭资源改革、煤炭产能改革、煤炭市场化改革;七要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管理职能转变,稳步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煤炭行业管理,巩固运用好群众......

    山西省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山西省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有效监控煤炭产量,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

    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办法

    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办法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办法》,即山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8月30日发布的省政府令第212号,为了做好煤炭销售票的使用管理工作......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十二五规划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 晋煤办信发[ 2012]598号 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工业 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煤炭工业局、各国有重点煤矿集团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公......

    201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数据统计

    201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数据统计 从山西省国资委网站了解到,2014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目标为9.5亿吨,较去年9.62亿吨的产量下降1.24%;销售收入将不低于1.2万亿元,较去年1.42万亿降14......

    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合集五篇)

    山西省煤炭专业人才培养规划 一、山西省煤炭职工队伍及人才培养现状 (一)全省煤炭职工队伍状况 1.整体情况 到2005年底,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04.2万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文件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文件晋煤监理党字[2011]第10号 关于实行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 公司各科室、各项目监理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

    关于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推荐5篇)

    关于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经发[2008]579号关于山西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各市煤炭工业局、各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省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