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2:2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第一篇: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胸腔穿刺技术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

(1)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2)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

2.治疗性穿刺

(1)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

(2)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3)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禁忌症: 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

术前准备: 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器械与药物准备

穿刺部位选择:(1)胸腔积液-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6~7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2)气胸-参照胸部透视或拍片结果,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如为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无法作X线检查时,可按上述部位直接作诊断性穿刺。

操作方法:(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

(2)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3)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4)

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 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5)

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

(6)

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

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3)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不宜在该处穿刺,待感染控制后或避开感染部位进行穿刺。(4)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

(5)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6)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7)穿刺抽液量 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

(8)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包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O.5m1。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症:(1)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2)胸腔穿刺术治疗肺无法复张者

(3)需使用机械通气或者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4)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5)剖胸手术

禁忌症:结核性脓胸

 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  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  排脓在脓腔最低点

操作方法:  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

 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 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 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

侧孔位于胸腔2~3CM.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术后护理观察:  严格灭菌

 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 保持引流通畅

 注意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

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拔管:

 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 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 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胸腔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术)

适应症: 肿瘤、心衰等原因所致的反复持续出现的大量胸水患者且没有明显的粘连、包裹或分隔,胸水一两次根本抽不净,而且会持续生成或者需要反复穿刺冲洗注药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禁忌症: 病情垂危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顽固性咳嗽;

(操作前应查血常规、止凝血时间、术前标志物、心电图)

操作步骤: 1.胸水超声定位明确穿刺部位以及局部有无包裹粘连分隔等; 2.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 3.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4.持蓝空针(y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5.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 6.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7.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10-15厘米均可,宁深勿浅,因为可以逐渐往外拔管以利于引流,胶贴固定;

8.注意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肝素液配制:普通肝素12500U加入125-250毫升生理盐水中每次2-3毫升即可。

9.胸穿前要和患者沟通,尽量不要咳嗽,即使咳嗽也要先告知。

术后护理: 1.每日更换引流管,盐水冲洗,避免堵管 2.隔日消毒,更换敷贴 3.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等

注意事项:

1、术前最好能完善胸部X线及胸腔B超定位,胸穿前一定要在床边核对胸片和病人的定位点,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错位时造成的严重后果。

2、消毒、铺巾、戴手套后,局麻前要再次触摸肋骨的位置,确定穿刺点。反复定位,明确穿刺点是穿刺成功很重要的一点。

3、下一肋上缘进针很重要;但肋间隙中间也是可以的。

4、“垂直进针”是相对的,病人往往倒座在木椅上并不是笔直的,需要把针尾抬高一点才是真正的垂真进针。

5当手下感觉穿刺受阻,穿刺针可能刺到骨头,此时可退针至皮下,微微调整穿刺方向后再继续进针。

6、穿刺时一定要谨慎,进针深度不可太深;如抽不出胸腔积液,需及时请上级医师接手。

7、局麻进针及穿刺进针时,均应边进针边回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

适应症: 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其它方法不能确诊者; 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化疗者;

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

主要禁忌证:

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泡者; 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 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

4.病人系出血素质,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 5.病人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操作方法: 1.常规术前准备,训练病人配合呼吸。

2.先用自制导管栅条定位尺(回形针也可以)贴于拟穿刺部位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达到靶点的深度,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或者龙胆紫)标记出穿刺点。3.常规消毒、铺巾,顺穿刺方向用2%普鲁卡因行穿刺点、局部皮下及穿刺道胸壁麻醉,皮下保留麻醉用注射器针头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及呼吸对穿刺的影响,顺针头方向,在病人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穿刺接近胸膜时,嘱病人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或病灶边缘后,即可行扇形抽吸活检或自动活检枪击发取材。

4.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内容物推到玻片上; 5.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6.病人术后留观2~4h,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

2.最佳穿刺入路为:①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②组织损伤轻。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肋间神经、肺大疱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有胸膜粘连时,选择有粘连处进针,减少气胸发生。③深度达到病变实质区,避开坏死区。

3.麻醉时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有发生气胸之可能。4.在定点定层面和穿刺时,令病人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一般以平静呼吸后屏气即可。穿刺前需训练病人,以求良好配合。5.保留麻醉针头CT扫描,是观察呼吸对穿刺影响最直观方法。6.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吸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应避免多次穿破胸膜,如一次未刺中靶目标,穿刺针只应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穿刺,不可完全拔出后多次穿刺。

7.正确选择取材部位。较大肿瘤活检,应从肿瘤边缘有强化部位取材,若从肿瘤中心取材,常为坏死区。空洞病变应在内、外边缘活检。炎性病变应从病变内部有强化部位取材并做细菌学检查。胸腔积液、胸膜肥厚伴肺内实变时,选择软组织密度区穿刺。肺癌合并肺不张时,穿刺中心须在肿块区,即强化区。

8.根据活检的部位、肿块邻近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特性,正确选择穿刺针的型号。粗口径针和切割针不宜用于多血管病变或可疑血管病变。抽吸针不宜用于硬癌或组织结构致密的病变。穿刺针进入病变,一般应控制在3~4次内。粗于20G的针,穿刺次数宜少,细于20G的针,则较安全。

胸膜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1.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膜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项检查的适应症。2.原因未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

3.原因未明的胸膜病变伴胸腔积液。

4.胸膜增厚明显而病因不明时,即使无胸腔积液,也可考虑。

禁忌症: 1.出凝血机制障碍。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且不能用常规治疗方法纠正者(血小板<50×109/L,PT>25秒)。2.脓胸或胸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3.可疑血管病变者。

4.严重心律失常、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5.不合作或精神病患者。6.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及心肺功能储备低下者为相对禁忌症。

操作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凝血三项,行X线、肺CT检查。2.做ECG及动脉血气分析

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指标 4.胸腔B超定位,确定穿刺部位

5.准备常规消毒物品、麻醉药、无菌穿刺包等。

6.必要的抢救措施,如输液物品、止血药、吸氧、胸穿包等。

操作方法: 1.一般以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或胸膜病变可结合X线、CT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在逐层麻醉过程中,测出并标记抽出胸液时的进针深度。2.将套管连同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后,拔出穿刺针,迅速接上50ml注射器,并留取胸液。3.保持套管位置不变,移开注射器,迅速插入钝头钩针,将整个针从垂直位变成与胸壁成45°位置。将套管连同钝头钩针缓慢后退,遇阻力,将钩针紧紧钩住胸膜并固定,然后将套管推入1cm左右后将钩针拉出,即可获得活检标本。4.分别在3、6、9点处各重复操作1-2次,以获得足够的标本送检。5.拔出套管及钩针,常规消毒,无菌纱布敷盖,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尤其胸腔积液量大,胸腔压力高者)。

注意事项: 1.患者生命指标是否平衡 2.B超定位标志有无脱落

3.注意病灶大小/胸膜肥厚程度,确定进针深度

4.术后有无呼吸困难加重,有无紫绀、大汗、咯血及发热等。5.注意肺部听诊变化情况

6.注意穿刺局部有无胸液外渗、出血、感染等

并发症及其防治: 1.气胸 治疗措施:(1)紧急拍胸片确定肺组织压缩范围,必要时胸穿排气;(2)间断高流量吸氧;(3)若症状持续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2.出血 治疗措施:(1)应用止血药物;(2)若为血胸,可考虑行胸腔穿刺放液;(3)补液对症。3.胸液外渗、胸壁感染 治疗措施:(1)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2)积极抗感染。4.肿瘤沿针刺通道种植播散 治疗措施:局部放疗。

第二篇: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总结

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总结

【摘 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探讨口腔修复科的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口腔修复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分析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制定有效的规范化操作与解决方案。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以及与病患良好的沟通,医患双方均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口腔修复科护士规范化的操作及良好交流的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护理问题;口腔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23-02

现代口腔“四手操作”的治疗中护士的操作项目日益增多,在整个修复病人的诊治过程中,护士在分诊、健康指导、材料调拌、修复体带入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专业的规范化的护理操作直接影响医生的治疗效果。为口腔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探讨护理工作人员在口腔修复科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如何规范操作。口腔修复科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1 主要的护理问题

1.1.1专业知识缺乏

不同的患者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口腔修复知识的缺乏,易让患者对医生的诊疗过程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拒绝治疗。

1.1.2患者有恐惧、担忧心理

主要原因还是患者对相关知识缺如有关,由于患者不了解治疗过程,治疗结果无法预期,使患者产生担忧恐惧的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一见到牙科医生就产生畏惧感。

1.1.3期望值过高

不少患者由于缺牙时间过久,或缺牙数过多,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降低,对修复缺牙抱有过高的期望值,期望可以恢复到缺失牙以前的状态。

1.2 护理措施

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担忧的情绪。修复治疗前先向患者介绍修复体的优缺点,选用修复模型或修复标本让患者观看,使其对修复体外观有初步了解。告诉患者修复体只能恢复其口腔的局部功能,让患者对带入的义齿的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在诊治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要跟患者交代清楚。通过交流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使患者恐惧、担忧的心理减轻或消失,患者能争取正确的评价修复效果便达到了对这些护理问题的解决⑴。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2.1 初诊检查患者的护理

2.2 印模技术的护理结论

口腔修复科护士必须熟悉本专业知识及口腔常见修复和特殊修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并且熟悉全部修复后的注意事项及指导,熟练掌握各修复过程中每一步骤,具有丰富的操作技术理论,娴熟的技能主动配合,参与修复治疗,真正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为患者服务。要了解医师制定的合理工作程序,做好器械、材料、药品的准备工作,将已经准备好的器械材料迅速、平稳、准确地递到医师手中。材料的的调拌质地要合乎要求,量适中,保证修复的正确实施及达到最佳的治疗辅助效果(2)。

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预约下次复诊时间,清理用物,常规消毒,归还原处。修复后所用器械,若是一次性的口腔治疗盘,注射器等,需要依据一次性卫生材料处理原则进行分类丢弃处理,对其他口腔专科所用器械,按物品性质进行分类、消毒、灭菌处理,严禁污染的医疗用品重新使用或流向社会。

在配合医师诊治病人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治疗前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护理人员的防护措施要得当,医护人员必须做到一人一副手套,一用一换,不允许戴手套触摸公共物品。对使用过的治疗椅及治疗台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坚持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吸引器一人一用一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赵佛容,陈佩珠.口腔科护理手册[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朱燕.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科的应用[J].中国学术期刊网

第三篇:临床常见技术操作规范

换药术

用于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方法】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如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的换药碗。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容器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容器内。污染的敷料须立即放污物盘或敷料桶内。

2.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如拆线等;然后再换感染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的伤口换药。

3.换药时应注意取出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

4.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5.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深部静脉穿刺与注射

深部静脉穿刺常用者有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等。多用于采血化验或急需加压大量输液、输血而周围浅静脉穿刺又非常困难者。锁骨下静脉穿刺还可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肺动脉插管及心血管造影等。

【方法】

1.股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膝关节屈曲并略外展,股三角区局部常规消毒,医生带无菌手套或用碘酊、酒精常规消毒左手手指,以左手示指在股三角区触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加以固定。右手持注射器,从股动脉内缘垂直或与股静脉走向成30°~45°角斜行刺人股静脉,回抽注射器内栓观察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即可抽血或注入药液。

2.颈内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偏向对侧后仰,将一小枕垫于肩下,使穿刺部位肌肉松弛。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与乳突连线的外侧,多在其中段或下段穿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向近心端稍偏向外方,与皮

肤成30°~40°角刺入皮下,穿过胸锁乳突肌,刺破颈深筋膜,刺入颈内静脉则可见回血。

3.锁骨下静脉穿刺

病人仰卧并抬高床尾约30cm,穿刺侧肩部略上提并外展,使肩锁关节前侧膨出部展平以利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一般多选用右侧(左侧靠近胸导管且胸膜顶位置较高易误伤),因其较直,易于插导管,亦较安全。穿刺部位多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锁骨下0.5~1.0cm处。局部用碘酊、酒精严格消毒,医生戴无菌手套并行局部麻醉。将5ml注射器吸满生理盐水后接于穿刺针头,并排净空气。在选定的穿刺点进行穿刺,针尖向头与胸骨纵轴约成45°角,与胸壁平面约成15°角,以恰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为准。紧贴锁骨背面缓缓刺入,当刺入3~4cm后有穿透感,继续进针,当有第二次减压穿透感时抽动活塞,如有静脉血流入注射器,说明已刺入锁骨下静脉。从皮肤至锁骨下静脉,成人4~7cm,儿童l~3cm。若需输液应在病人呼气时取下注射器,并迅速接上输液管之玻璃管接头。

【注意事项】

1.局部应严格消毒,医生要戴无菌手套或消毒手指。术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股静脉穿刺时不可过深或过浅,若过深则可穿透静脉,应在逐渐退针的同时抽吸注射器内栓,若见有回血应固定针头进行抽血;若仍无回血,则应改变方向再行试穿。需要向股静脉内注入药液时,穿刺针头不应垂直而应与皮肤成45°斜刺,以免穿破血管,回血后必须将针头固定好方可推药。若穿入股动脉则回血鲜红应另换注射器,加压止血后重新穿刺。

3.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较多,如气胸、血胸、损伤神经、感染等,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必须准确选定穿刺点及进针方向。

4.锁骨下静脉压力较低,吸气时可为负压。为了防止吸入空气形成气栓,在更换接头、注射进行插管时,必须在病人呼气或处于呼气后屏气的状态下进行。另外胶管与玻璃管接头等连接处亦应紧密或用线扎紧,以免漏气。若用于输液时绝对不可等输液瓶内的液体输完后才换瓶或拔针。

5.穿刺或注射完毕,局部应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

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是取血作动脉血气分析,采血作细菌培养,或进行动脉冲击性注射治疗及作有关介入检查等。常选用的动脉有桡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方法】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确定动脉走向,扪及搏动最明显处。

2.常规作广泛性皮肤消毒及左手食指及中指消毒。

3.术者以左手示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穿人动脉,穿刺成功后,以右手固定针头,保持针头方向及深度,左

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

4.操作完毕迅速拔针,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不少于5分钟。

【注意事项】

1.穿刺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广。

2.做血氧分析时,空针内绝对不能进入空气。

3.操作完毕,局部必须加压5分钟,甚至无出血为止。

环甲膜穿刺术

适用于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行气管切开的;需行气管切开,但缺乏必要器械的。

【禁忌症】

1.无绝对禁忌症。

2.已明确呼吸道阻塞发生在环甲膜水平以下时,不宜行环甲膜穿刺术。

【方法】

1.体位:如果病情充许,病人应尽量取仰卧位,垫肩,头后仰。不能耐受上述体位者,可取半卧位。

2.穿刺点:颈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环甲膜空刺点(或称环甲韧带)。

3.用碘酒、乙醇进行常规解决消毒。

4.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

5.穿刺部位局部用2%普鲁卡因麻醉危急情下可不用麻醉。

6.术者以消毒的左手示指及拇指触按穿刺部位,并将皮肤固定,右手持18号穿刺针垂直刺入,注意勿用力过猛,出现落空感即表示针尖已进入喉腔,患者可有反射性咳嗽。接10ml注射器,回抽应有空气;或用棉花纤维在穿刺针尾测试,应可见纤维随呼吸摆动,确定无疑后,适当固定穿刺针。

7.术后处理:①可以穿刺针接氧气答给病人输氧。②病人情况稳定后,尽早行普通气管切开。

【注意事项】

1.穿刺时,不要损伤喉部,必须肯定刺入喉腔时,才能注射麻醉药或治疗药物。

2.注入药液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适宜,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3.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咯血可予以对症处理。

气管插管术

用于全身麻醉,心跳骤停及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导气者。

【方法】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立于患者头端(不宜在床头操作者,可立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人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人喉镜: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人,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人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片而显露声门。

5.以1%地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注意事项】

1.根据解剖标志循序推进喉镜片以显露声门,并防止推进过深或过浅。

2.对咽喉反射存在的,适当喷雾作表面麻醉。

3.应将喉镜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手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否则极易碰落门齿。

4.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避免使用暴力。

5.根据年龄、男女、体格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6.完成插管后,要核对导管插入的深度,并要判断有否误插入食管的可能性和确认导管在气管内。

静脉压测定

用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或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时,了解静脉压增加情况。

【方法】

1.患者平卧或取半卧位,脱下衣袖,肌肉放松,使上肢静脉不受任何压迫,保持血流通畅。

2.病员上肢外展伸直,使上肢与躯体成45°~60°角,置穿刺静脉于腋中线水平,半卧位时相当于第4肋软骨水平。

3.解开无菌包,向测压管内注人生理盐水或3%枸橼酸钠溶液,使测压管充满溶液,用止血钳夹紧备用。

4.取肘前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5.用附有18号针头之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l~2ml,行肘前静脉穿刺,确定针头在静脉内后,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观察静脉是否通畅。取下注射器,将测压管连接于针头上,待测压管内液体稳定不再下降时,记下压力表上水柱的高度,即为肘静脉压。若有三通活栓接头,可将注射器接上三通接头,穿刺前将活栓转动,使注射器与针头相通。穿刺成功后,再转动活栓,使测压管与静脉相通,进行测压。

【注意事项】

1.病人应安静放松,静脉近心端回流必须通畅,不能有任何回流受压。

2.接测压管时,应避免血液回流到测压管内。

3.穿刺时选用18号针头,以保证血流通畅。

腹膜腔穿刺术

腹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行腹腔内给药,当有大量腹水致呼吸困难或腹部胀痛时,可穿刺放液减轻症状。

【方法】

1.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2.体位:平卧位或斜坡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选择:①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l/3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③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有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4.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直接由穿刺点自上向下斜行刺入。

6.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人。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粘贴。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6.有肝性脑病先兆、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及卵巢囊肿者禁忌穿刺。

胸膜腔穿刺术

胸膜腔穿刺术常用于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方法】

1.病人体位:属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置于枕部。

2.穿刺点定位: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常选择①肩胛下角线7~9肋间;②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④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点。

气胸抽气减压: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定位进行穿刺。

3.消毒:分别用碘酒,酒精在穿刺点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为15cm。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消毒孔巾。

4.局部麻醉:用2%普鲁卡因在穿刺点肋骨上缘作自皮肤到胸膜壁层的局部麻醉,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气体、血液、胸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5.穿刺: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

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经肋骨上缘缓缓刺人,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人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人弯盘,记量或送检。

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

0.5ml,或进行其他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l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注入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在注药前给强痛定等镇痛剂。

心包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填塞时,穿刺抽液可减轻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注药。

【方法】

1.患者取半卧位,可任选下述三个部位之一穿刺:(1)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心浊音界内1~2cm处,沿第6肋骨上缘向背部并稍向正中线刺入,如膈肌较低,可以从第6肋间刺入,此法最常用。(2)在剑突与肋弓缘所形成夹角内,穿刺针与胸臂成30°角,向上穿刺可进入心腔下部与后部夹角处。(3)如心浊音或心影向右扩大较显著,可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刺入,此法有伤及乳房内动脉之危险,故需特别谨慎。

2.用碘酒、乙醇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孔巾。

3.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

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慢刺入;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人心包腔后下部。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固定其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尔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钳。缓慢抽吸,记取液量,留标本送检。

4.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会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作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

4.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症状出现。

7.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术中、术后均需要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有时也用于鞘内注射药物,以及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方法】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胭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自中线向两侧进行常规消毒,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并检查穿刺包内器械,铺无菌孔巾,用2%普鲁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做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拇指紧紧按住两个棘突间隙,皮肤凹陷,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让病人双腿慢慢伸直,可见脑脊液在测压表内随呼吸波动,记录脑脊液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0或40~50滴/分钟。可继续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6.取下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碘酒消毒之后,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予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方法】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l~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薄(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通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用1%普鲁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用左手的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将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人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

5.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

6.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备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此时应重新插上针

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带有血迹时,再行抽吸即可取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将针芯重新插入;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连同针芯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并按压l~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术前应作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患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作骨髓穿刺。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4.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如临床疑有败血症,则于骨髓涂片后,再接上注射器抽取骨髓液1.0ml,送骨髓培养。

5.骨髓液取出后应立即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膝关节腔穿刺术

膝关节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方法】

1.患者仰卧于床或操作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孔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自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方穿刺,即可从髌骨后面进入膝关节腔。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人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耻骨上膀胱穿刺术

用于急性尿潴留、导尿未成功或无导尿条件者,需穿刺法置管建立膀胱造瘘者。

【方法】

1.仰卧位,可不剃毛,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检查器械用物。

2.在耻骨联合上2横指中线处作局部麻醉达膀胱壁。

3.用普通腰椎穿刺针于麻醉点刺入皮肤,使与腹壁成45°倾斜向下、向后刺向膀胱。在刺入3~4cm时,拔出针芯,用50mL注射器试行吸尿。如无尿,在维持空针抽吸的情况下,继续向深处推进,至有尿抽出时,将穿刺针再缓缓送入1~2cm.抽出首次尿液送常规检查及培养。固定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反复抽吸,将尿抽尽后把针拔出。穿刺部位用碘酒消毒后,覆盖无菌辅料,用胶布固定。

4.需穿刺置管引流者,应在穿刺点用尖刀作皮肤小切口,用套管针刺入膀胱,拔出针芯,将相应粗细之导管放入膀胱,然后拔出套管针,缝合切口,固定导管,将引流管接无菌瓶及一次性引流袋。

【注意事项】

1.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前必须确定膀胱已极度充盈。

2.穿刺点切忌过高,以免误刺入腹腔。

3.穿刺针方向必须斜向下、向后,且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肠管。

4.抽吸尿液时,应固定好穿刺针,防止摆动并保持深度,以减少膀胱损伤,并保证抽吸效果。

5.膀胱穿刺后,应及时安排下尿路梗阻的进一步处理,防止膀胱充盈时针眼处尿外渗。

6.尽量避免反复膀胱穿刺。过多穿刺可致膀胱出血及膀胱内感染。

7.膀胱穿刺术后,应适当使用尿路抗炎药物。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

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者。

【方法】

1.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将三腔管从病人鼻腔送入,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使三腔管顺利送入至65%标记处,如能由胃管腔抽出胃内容物,表示管端已至幽门。

2.用注射器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50~300ml(囊内压40~50mmHg),使胃气囊充气,用血管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拉,感觉有中等度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再以0.5kg重砂袋通过滑车持续牵引三腔管,以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ml(囊内压30~40mmHg),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

4.定时自胃管内抽吸内容物,以观察有否继续出血,并可自胃管进行鼻饲和有关治疗。

5.每2~3小时检查气囊内压力一次,如压力不足应及时注气增压。每8~12小时食管囊放气并放松牵引一次,同时将三腔管再稍深人,使胃囊与胃底粘膜分离,同时口服液体石蜡15~20ml,以防胃底粘膜与气囊粘连或坏死。30分钟后再使气囊充气加压。

6.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砂袋并将食管气囊和胃气囊放气,继续留置于胃内观察24小时,如未再出血,可嘱病人口服液体石蜡15~20ml,然后抽尽双囊气体,缓慢将三腔管拔出。

【注意事项】

1.冠心病、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术前检查三腔二囊管是否好用。

3.注意三腔二囊管插人位置及气囊的压力。

4.气囊放气、放松牵引要及时,以免不良损伤。

现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

密配合不间断地进行。

1.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2.体位:去枕平卧,将病人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

3.畅通呼吸道:采用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有假牙托者应取出。清理口腔异物,用手钩出固体异物。

4.人工呼吸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人工呼吸方法是:

(1)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

(2)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在病人的鼻翼下端。

(3)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均匀吹气一次,看到病人胸廓抬起,持续1~2秒。

(4)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松开捏鼻的的手,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

(5)吹气频率:10~12次/分,或心脏按压

次,吹气2次(30:2)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6)吹气量:按7~10

ml/kg计算,一般不超过1200ml/次,以免引起肺泡破裂。

4.拳击心前区为心脏骤停者第一步采取的抢救措施,要先于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是从20~30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用于捶击1~2次。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

5.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l/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简单确定方法是两乳头间)。

(2)按压方法:①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80~l00次/分。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

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注意事项】

1.发现病人,立即抢救,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要同时进行。

2.人工呼吸注意气道通畅,口对口应堵鼻,口对鼻应堵口,防止漏气。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不能中断,按比例进行。

4.胸外心脏按压选好部位,避免损伤肋骨和肝脏。

5.一般情况下,不要搬动病人。

6.检查生命体征必须在5个30:2循环之后,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急救止血法

适用于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血管破裂出血;减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方法】

1.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血。压迫点应放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部出血,可指压颞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可指压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可指压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口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加压力,以能适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目的。

3.强屈关节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不能制止,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院。

4.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腋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以及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可用灭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口,外加包扎固定。在做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5.止血带法:止血带的使用,一般适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并常常在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的情况下,才选用止血带。常用的止血带有以下类型:

(1)橡皮管止血带:常用弹性较大的橡皮管,便于急救时使用。

(2)弹性橡皮带:用宽约5cm的弹性橡皮带,抬高患肢,在肢体上重叠加压,包绕几圈,以达到止血目的。

(3)充气止血带:压迫面宽而软,压力均匀,还有压力表测定压力,比较安全,常用于四肢活动性大出血或四肢手术时采用。

【注意事项】

1.止血带绕扎部位:扎止血带的标准位置在上肢为上臂上1/3,下肢为股中、下1/3交界处。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桡神经,应视为禁区。

2.上止血带的松紧度要合适:压力是使用止血带的关键问题之一。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搏为度。过松时常只压住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加重出血。

3.持续时间:原则上应

尽量缩短使用上止血带的时间,通常可允许1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小时。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液、输血和准备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

6.要求有明显标志,说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常用切开技术

一、气管切开术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梗阻,造成呼吸困难;各种原因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需进行人工呼吸;某些头颈部手术,因口腔插管影响手术操作。

【方法】

1.体位:①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向后仰,颈部伸直并保持正中位,使气管向前突出。②不能仰卧位者,取半坐或坐位,但肩下仍需垫高,头向后仰伸。若头后仰伸使呼吸困难加重,可将头稍前屈,作切口后再后仰。

2.用碘酒、酒精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20cm。打开气管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切开包内器械,选择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并将内管取出,套入通管芯,检查套管系带是否结实。铺无菌巾。

3.用2%普鲁卡因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作颈前正中皮下浸润麻醉,气管两侧也可注射少量麻醉剂。若病人已昏迷或紧急情况下,可不予麻醉。

4.切口:术者用左手拇指、中指固定喉部,示指按喉结以定中线。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稍上作颈前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浅筋膜。

5.分离气管前软组织:用止血钳自白线处分离两侧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并将肌肉均匀地拉向两侧,暴露气管。

甲状腺峡部通常位于第2、3气管环前壁,若甲状腺峡部较大,影响手术操作,则沿甲状腺峡部下缘与气管前筋膜之间分离,然后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峡部向上牵引,即暴露气管。将气管前筋膜稍加分离,气管环即清晰可见(注意分离过程中始终保持气管居中,且经常用手指触及气管位置,以免损伤邻近重要组织)。

6.确认气管:①视诊:分离气管前筋膜后可见到白色的气管环。②触诊:手指可触及有弹性的气管环。③穿刺:用空针穿刺可抽到气体。

7.切开气管:切开气管前,气管内可注入1%地卡因O.5ml,以防切开气管后出现剧烈咳嗽。用尖刀于第2~3环正中自下向上挑开前壁。注意刀刃不宜插入太深,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及食道壁。

8.插人套管:气管切开后,立即用气管撑开器或中弯血管钳撑开,插入气管套管,迅速取出通管芯,套入内管。暂用手指固定套管。若分泌物较多,立即

用接有抽吸器的导尿管自套管内抽吸。

9.切口处理:①分别检查气管前壁两侧切口缘是否内翻,尤其是小孩。若内翻应用蚊齿钳向外挑起。②仔细检查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并予以妥善处理。③固定气管套管,系带打死结。④皮肤切口上端缝合1~2针。⑤正中剪开一块纱布,垫衬于气管套管底板下,以保护切口。

10.术后注意病人呼吸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等,若发生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

1.手术过程中要经常以手指判定气管位置,以免手术入路偏离中线。

2.手术中注意不要过分向下分离颈前肌群,以免伤及胸膜顶。

3.儿童的胸膜顶一般较高,气管切开时宜特别注意。

4.以尖刀挑开气管软骨环不宜过大(不超过周径的2/5),以免术后气管塌陷。

二、静脉切开术

适用于急需输液、输血,而静脉穿刺有困难;需要长时间输液,估计静脉穿刺不能维持过久;作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以及静脉高营养治疗等。

【方法】

1.病人仰卧,选好切开部位。临床上,多采用内踝上方的大隐静脉。

2.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皮肤;打开静脉切开包,戴无菌手套;检查包内器械;铺无菌巾。

3.以2%普鲁卡因2ml作局部浸润麻醉,在所选择的静脉切开处作横形皮肤切口约1.5~2cm。用小弯钳沿血管方向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分离显露l~2cm。用小弯钳在静脉下面引两根丝线,并将静脉远端丝线结扎静脉,而近端丝线暂不结扎。牵引提起远端结扎线,用小剪刀在结扎线上方将静脉剪一小斜口,将已接好注射器(内有注射盐水)、排净空气的塑料管或平针头插入静脉切口,回抽见血后,再缓慢注入盐水;后结扎静脉近端丝线,并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或针头上;观察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肿胀及血管有无穿破等现象,如有漏液,应加线结扎。切口用丝线缝合,并将缝合线固定在插入的塑料管上,防止拉脱。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必要时用绷带及夹板固定肢体。

【注意事项】

1.切口不宜过深,以免切断血管。

2.剪开静脉时斜面应向近心端,小于45°角,剪开1/2管壁。

3.插入的塑料管口应剪成斜面,但不能过于锐利,以免刺破静脉。

4.静脉切开一般保留3~5天,硅胶管可保留10天,时问太长易发生静脉炎或形成血栓。

三、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

用于严重的急性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患者,动脉切开输血,配合复苏术,以恢复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血液透析治疗;动脉造影术;休克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中心静脉压升高,左心衰竭而需要输血者;经动脉注入凝血药物或栓塞剂

以达到区域性止血或治疗癌症。

【方法】

视需要可选用桡动脉、股动脉或颈动脉等。临床最常选用左侧桡动脉。

1.患者仰卧,术侧上肢外展90°,掌面向上,桡动脉处常规碘酒、酒精消毒.2.术者戴无菌手套,铺巾,局麻。

3.在桡骨茎突以上2cm处,沿桡动脉方向作一长2~3cm的直切口,亦可采用与桡动脉垂直的横切口。

4.用蚊式钳沿动脉鞘膜钝性分离出桡动脉约1~2cm,切勿损伤伴行之静脉。若单纯行动脉输血,则用穿插针直接向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接上动脉输血装置(若无此设备,可将血液装于多个50ml注射器内),行加压输血或输注药液,一般输入速度为80~l00ml/分,通常1次输入量为300~800ml。若施行插管术者,应在桡动脉下穿两根“4”号线和胶布条一根。切开桡动脉后,立即将导管迅速插入,并用胶布条止血。

5.输血与检查操作完毕后,拔桡动脉内针头或导管。切开桡动脉者,应间断缝合动脉切口。

6.术毕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及远端组织血运情况。

7.缝合伤口,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动脉输血适用于严重休克或急救复苏,但使用动脉输血的时机不宜过迟,当收缩压低于60mmHg时,即应考虑动脉输血。

2.动脉输血或液体,主要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使血压增高。一般在2

~3分钟内可以注人100~200ml血液,总量通常约400ml。如超过1000ml而血压仍无改善者,应改用其他方法。

四、脓肿切开引流术

用于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深部脓肿经穿刺证实有脓液;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手术。

【方法】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

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

2.用尖刀刺入脓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达脓腔边缘。

3.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排脓。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肿两侧处切开作对口引流。

4.松松填入湿盐水纱布或碘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深部脓肿切开引流

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

2.切开之前先用针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

之辅料后,轻轻取出,改换烟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6.术后做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数量。

【注意事项】

1.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时,一般不作切开引流。

2.为保证脓腔引流通畅,切口须作在脓腔的最低部位,且切口必须够大,也可作1~2个对口引流。

3.切开时不能损坏重要血管、神经,颜面部的切开引流应注意尽可能不损坏面容。

4.切口部位的选择,应注意愈合的瘢痕不影响该处的功能,尤其是手指的触觉,手的握力,足的负重及关节的运动功能。

5.引流物的选择必须恰当,一般浅表的脓肿可用凡士林纱布或橡皮条引流,而深部脓肿或脓腔较大、脓液较多者,可用橡皮管引流。

清创术

各种创伤伤口均由不同成度的污染,经过处理,使之成为较清洁或清洁伤口,可能达到一器期愈合的方法称为清创术。

(一)操作步骤

1.先以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汽油擦净油污,再以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必要时可用软刷。剃去毛发。拿开伤口覆盖纱布,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污物、血块和异物。

2.洗手、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检查伤口,清除血块及异物,有活动出血予以止血。

3.将污染、切缘参差不齐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予以切除,一般切除1~2mm创缘。如伤口较深、口小,克适当扩大创口使清创完全。清创时随时以生理盐水冲洗。检查创面组织色泽是否正常,止血是否彻底。

4.更换手套、器械等。再次消毒、铺无菌巾,缝合伤口。注意要按层次缝合,不存留死腔。

(二)注意事项

1.伤后8小时以内伤口清创后可一期缝合。伤后8~12小时,污染不严重、清创彻底、已给予抗生素者可以考虑一期缝合,术后勤差伤口。

2.头面、颈部伤口及有血管、神经外露或与关节相通者也可一期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

3.超过12小时在清创,或者伤口严重污染者,不宜一期缝合,或仅缝合深层,皮下、皮肤放引流,观察2~3天,如无感染现象则延期缝合。

4.经过10~14天,伤口又新鲜肉芽组织填满者也可考虑二期缝合。

5.面部创缘要少切或不切,一面瘢痕过大影响面容,要尽量保留和修复重要血管、神经、肌和关节囊,与软组织相连的骨片应予以保留。已游离的的大骨片清洁后放回原处,以免骨质缺损。

6.所有清创均应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注射前先做过敏试验,阳性者采用脱敏注射法。

皮肤肿物切除术

适应症:

皮肤良性或恶性小肿物、皮肤活组织取材等。

操作步骤

1.主要器械。消毒切开包。

2.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浸润或区域阻滞麻醉。

3.皮肤切口设计、切开方法、止血、缝合等同美容外科学部分。

注意事项

1.皮肤良性肿物,可仅切除肿物。皮肤恶性肿物,则须多切5~10mm肿物周边正常皮肤,或在冷冻切片指导下切除。必要时术前还需X线或超声等检查以判断肿瘤侵犯深度。

2.耳前、颊部皮肤肿物切除,由于接近面神经,尽量不要深入到面颊浅筋膜以下,以免损伤面神经。

3.皮肤囊肿的切除应完全切除,保持囊壁完整,以免复发。

4.治疗过程中力求保护自然解剖位置,减少瘢痕及色素沉着形成。

术后处理

缝合切口,选择美容切口。予以抗生素口服。肿物送病检

第四篇: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技术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医嘱的处置: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注射的方法及时间)→签名

3、评估告知患者:携护理记录单或注射单及快速手消液放于治疗盘内到病房评估(紧急注射时评估和治疗可以同时进行)→核对床号、床尾卡或手腕带询问患者姓名→告知解释用药目的并询问药物过敏史及对酒精和冷刺激是否过敏→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协助大小便→评估环境(安静、清洁、安全光线适宜)→手消→回治疗室准备治疗用物

二、用物的准备:洗手(七步洗手法)按医嘱备药、治疗盘、一次性治疗巾、适宜的注射器及针头、消毒液(安尔碘或75%酒精)、瓶口贴、棉签、手消液、污物缸(污物桶)、锐器盒、记录单、胶带、治疗车。预防接种时备0.1%盐酸肾上腺素。

1、再次查对医嘱→取药液,检查药液(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对光检查有无絮状物、沉淀物)→打开药液→取治疗盘,检查检查一次性治疗巾包装,取出治疗巾→在治疗盘内铺巾→取一次性棉签,检查棉签质量,取一根棉签,蘸少许有效期内的消毒液消毒药瓶口→检查注射器质量→取下针帽放置于铺好的治疗盘内→根据医嘱准确抽吸药液→再次核对药液与医嘱→将注射小卡贴于注射器上,把注射器放入治疗盘并盖好治疗巾→将治疗盘放置于治疗盘车上层→再次查对药瓶(若注射胰岛素则遗下的胰岛素液取有效期内的瓶口贴贴瓶口,并用胶带写明床号、姓名、开启时间及责任者,将胶带贴于瓶身下方并妥善保存)。

2、用物:治疗车一辆上层放置:手消液、准备好药液的治疗盘、棉签、消毒液(安尔碘或75%酒精)、污物缸、治疗单;下层放置:污物桶、锐器盒

三、操作: 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床尾卡或手腕带→呼唤姓名并告知注射的目的、药物名称和配合的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注意遮保护患者隐私)→手消→取棉签消毒(以进针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待干时从治疗盘内取注射器→再次核对→排气→取棉签→拔针帽(或去药瓶)→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过瘦者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左手放松→抽回血→无回血方可缓慢推注药液→同时观察患者反应并询问感受→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点快速拔针→嘱患者按压3-5分钟以此同时给患者做健康教育(确定进针点无出血后丢弃棉签)→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再次核对后将注射器(及药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整理衣物,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致谢→消手→记录(注射的日期、时间、遵医嘱给予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注射的方法、注射中患者的主诉、给予的健康教育、签名)→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置各用物→洗手→再次核对医嘱→操作完毕 注意: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2、皮下注射部位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背部、脊柱两侧

3、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度,以免刺入肌层

4、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于皮下注射

5、注意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的主诉

第五篇:无菌操作技术流程(推荐)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操作的项目是:无菌操作技术

2、整理着装、手消毒液已开启在有效期——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3、我准备的用物是:清洁治疗盘——无菌持物钳——镊子筒——无菌治疗巾——无菌治疗包——无菌手套——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治疗缸——碘伏——棉签——弯盘2个——抹布2块——物品已备齐,操作开始

4、评估环境:治疗室环境宽敞、光线充足,治疗车、治疗台清洁干燥符合无菌操作

5、拿盘、擦盘——快速洗手——无菌持物钳及镊子筒在有效期、包布无潮湿、无破损、3m胶带变色均匀,灭菌合格——去3m胶带贴桌上——打包——镊子筒放好夹出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灭菌合格)——写开启时间于3m胶带上——贴标签于缸缘下2cm处(已开启的持物筒有效期为4个小时)——无菌治疗巾在有效期、包布无潮湿、无破损、3m胶带变色均匀——打开治疗巾——镊子夹出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灭菌合格)——镊子夹治疗巾放入治疗盘中——打开——铺巾——检查无菌治疗包——打包(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灭菌合格)—夹治疗碗放于无菌治疗巾上——无菌治疗缸已开启在有效期—夹取纱布——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在有效期——清洁瓶身——快速洗手——检查溶液——打开铝盖——消毒瓶盖(棉签、碘伏已开启在有效期——消毒瓶盖,打开瓶盖——瓶签在掌心,冲洗瓶口——向碗内倒入生理盐水,盖好瓶盖,消毒瓶周2遍,记录开启时间(已开启的生理盐水有效期为24小时)——铺好无菌盘——记录铺盘人及时间,已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个小时——七步洗手法——选择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手套(无菌手套在有效期,包装完好,挤压无漏气)——取出无菌手套——戴手套(按照规范方法戴手套)——手套戴好后双手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双手放于胸前——脱手套(按规范方法脱手套)——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七步洗手法——操作结束。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2.工作人员要求

修剪指甲、戴好口罩、帽子。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物品保管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外要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4.操作时要求

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用无菌持物钳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或治疗台以上,注意不可跨越无菌区。操作时不可面向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无菌物品怀疑被污染时,给予更换。

5.一人一物 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一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目的:

用于取放或传递无菌物品

注意事项:1无菌持钳使用时,取出和放入时必须垂直提起和放入,不可触碰到筒壁 和边缘。夹取物品时也是垂直夹取。不可倒置和横置。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至物品旁进行操作。

3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球)。

4无菌钳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

5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6不可直接从盖孔中取、放无菌持物钳。

7避免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二无菌容器的使用

目 的:

无菌容器是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持其无菌状态的容器。

注意事项:1.夹取无菌容器内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物品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

2.移动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边缘 3.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得在放回无菌容器内。4.无菌容器应定期灭菌,一般有限期为7天。

三.无菌包的使用

目 的:

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使无菌物品保持无菌状态。

注意事项:1.一般无菌包布的有效期:夏季为7天,冬季为14天,如超过有效期则

不可使用。

2.开包时手不可触及无菌区域,且包布的任何一角不能到操作台面以下。3.如包布内有剩余物品,其有效期为24h。

四 无菌溶液取用法

目 的:

供无菌操作使用

注意事项:1.检查溶液质量时要倒转瓶体,对光检查。

2.翻开瓶盖时,手不可触及瓶口。

3.倒无菌液时,瓶签置于掌心,瓶口不可触及无菌容器。4.已倒出的溶液虽未使用,也不可倒回瓶内。5.剩余的溶液如继续使用,有效期为24h。

五.铺无菌盘法

目 的:

通过铺无菌治疗巾,形成以无菌区域,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使用。

注意事项:1.操作时,非无菌物品及身体应与无菌盘保持适当的距离,身体部位不可跨域无菌区。

2.无菌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

3.已铺好的无菌盘应尽早使用,保留时间不得超过4h。

六.戴无菌手套法

目 的:

在某些医疗护理操作时为确保无菌效果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1.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无菌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的内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手套有破损或不慎污染,应立即更换。

3.戴手套后,手臂不可下垂,应保持在腰以上,肩以下,两侧腋中线之间 的范围内活动。

下载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 用物准备:治疗推车、治疗盘2个、弯盘1个、无菌持物钳、无菌治疗包、无菌治疗碗、无菌手套、无菌纱布缸、无菌溶液、棉签、启盖器、碘伏。 操作台清洁、干燥、操作前......

    技术研讨会操作流程

    技术研讨营销会操作流程 (三个步骤36个环节)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应用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送科技下乡是最好的形式之一,就是向农民进行科普讲座,(新农民培训学校)看似简单的一堂讲座......

    医学影像科CT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大全5篇]

    医学影像科CT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平扫:接受申请单并给予片袋,同时在申请单上填写检查号,片袋上填写检查号及病人姓名——关注病人状态,如有气喘、下肢水肿者需要医师陪同,准......

    保障科管理操作流程(精选)

    医院保障科管理流程 一、 设备申购流程 1、 新设备申购: 申请人填写《设备添置单》---科室负责人签字(医疗设备须医务科负责人审核)---保障科长意见---院长审批---保障部负责人......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 一、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1、皮内注射法:疼痛、局部组织反应、注射失败、虚脱、过敏性休克、疾病传播 2、皮下注射:出血、硬结形成、低血糖反应、针......

    呼吸科年度工作总结

    呼吸科年度工作总结省呼吸与危重症副理事长单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的伊始,一场意外的挑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了华夏各地,从悄无声息到声势浩大,被疫情困扰的......

    呼吸科规章制度文档

    呼吸科规章制度 为加强科室管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提高我科在激烈市场竟争中的竞争力,保障医疗安全,杜绝医疗事故,在严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医疗......

    呼吸科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肺癌是全球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以上。晚期NSCLC患者总的生存率仍然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