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970108 关于加强征地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 粤财农[1996]332号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国土厅
粤财农[1996]332号
关于加强征地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7年1月8日
各市、县、自治县财政局、物价局、国土局:
按照财政部《关于行政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94)财预字第37号】的规定,征地管理费属于行政性收费,执行《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和省有关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为了加强征地管理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国土部门的积极性,现就加强征地管理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征地管理费由国土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征用土地管理费提取标准问题的函》(粤办函[1991]915号)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并向同级物价部门申领《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和《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员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
二、征地管理费由县、市、省国土部门分级征收,按照《广东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建设用地审批权限,属于县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征地管理费由县国土局征收;属于市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征地管理费由市国土局征收;属于省及省以上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征地管理费由省国土厅征收。
三、征地管理费的减免范围:
1.党政机关、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为社会性公益事业服务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敬老院、孤儿管理费;
2.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的事业单位为修建自用办公室、宿舍楼征用土地,减半征收地管理费;
3.抢险救灾使用土地,免收征地管理费。
四、征地管理费分级留成使用。属于县征地管理费,全部留县使用;属于市征收的征地管理费,20%留市使用,80%作为专项业务经费返拨给用地项目所在地的县国土局;属于省征收的征地管理费,20%留省使用,80%作为专项业务经费返拨给用地项目所以地的县、市国土局(其中县占70%、市占10%)
五、征地管理费采取由用地单位直接缴交或由下一级国土部门代收代交的办法,属于县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用地单位在向县国土局申报用地报告时,将应缴交的征地管理费缴到县国土局在银行开设的征地管理费帐户;属于市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县国土局在报送用地项目审批本材料的同时,通知用地单位将应缴交的征地管理费缴到市国土局在银行开设的征地管理费帐户;属省及省级以上审批权限的用地项目,市国土局在报送用地项目审批材料时,通知用地单位将应缴交的征地管理费缴到省国土厅在银行开设的征地管理费帐户。县、市、省各级国土部门在收到应缴交的征地管理费后,才予以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发给用地批准文件。未获批准的用地项目、国土部门应自决定不予批准之日起10日内将已收的征地管理费全额退还;批准的用地数量与申请的数量不一致时,国土部门应按实际批准用地量征收征地管理费。
六、征地管理费属于行政性收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县、市、省国土部门征收的征地管理费全额上交同级财政部门,每季度结算一次。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同级国土部门提出的申请业务经费计划,审核同意后,给予专项返拨,由国土部门按征地管理费的开支范围使用,以保证国土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征地管理费的开支范围:
1.办理征用、划拨、转让土地、拆迁、安置及其它土地管理工作的办公、会议、差旅费;
2.土地管理部门借用、招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等;
3.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费、学习资料、宣传、教育费等;
4.用于土地管理的交通工具、仪器、设备购置、维修、使用及房屋修缮等费用;
5.拨给下级土地管理部门的经费补助;
6.经财政部门批准的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其它费用。
七、各级国土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定征收和使用征地管理费,按要求及时向同级财政、物价审计部门报送收费收支情况报表。各级物价、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征地管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
八、省国土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广东省征地管理费收支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粤国土(计财)字[1992]46号)同时停止执行。
抄送:省审计厅
第二篇:关于印发《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5]229号
【发布单位】财政部 国务院三峡办 【发布文号】财农[2015]229号 【发布日期】2015-12-17 【生效日期】2015-12-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关于印发《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15]229号
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重庆、江西、湖北、湖南省(直辖市)财政厅(局)、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财政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对《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11〕400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形成的《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务院三峡办 2015年12月17日
附件:
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全面实现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9〕90号)、《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的批复》(国函〔2014〕161号)等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是指按比例分配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缴纳的三峡后续工作资金。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专项资金实行规划总额控制,用于《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和《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的批复》(国函〔2014〕161号)确定的建设任务。重点支持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和库周生态安全保护带、城镇功能完善和城镇安全防护带、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安全防护带,集中开展城镇移民小区帮扶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项目(以下简称“三带一区”)。第四条 专项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三峡办)负责管理。
第五条 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法和因素法两种方式分配。
(一)“三带一区”重点项目、跨地区跨流域、外部性强以及国务院三峡办确定的其他重大项目,采取项目法分配,实行项目库管理。
(二)具有地域管理信息优势的项目,归类打捆,按优化完善后的二级规划类别,根据预算控制数、规划确定的有关省(直辖市)(以下统称省)及相关类别资金规模等因素,切块分配,由有关省统筹安排使用。
(三)专项资金中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不含中央本级)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安排,并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务院三峡办分按因素切块下达地方财政部门,由其会同相关政府部门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第六条 中央本级项目,由财政部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将项目经费列入相关中央部门预算。
第七条 按项目法分配资金的地方项目和中央本级项目,有关省相关部门和中央部门应设定具体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具体项目实施方案,报国务院三峡办审核审批后组织实施。国务院三峡办应当进一步明确项目申报主体、申报范围和申报条件,规范项目申报与评审流程,发挥专业组织和专家的作用,及时公开公示项目审批结果,完善监督制衡机制。
第八条 国务院三峡办应当及时向财政部报送专项资金分配方案。财政部负责审核专项资金分配方案,及时向国务院三峡办等中央部门和有关省下达资金。
第九条 国务院三峡办及中央有关部门应当加快中央本级项目组织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关省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部门加快专项资金分解下达,项目单位应当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结转结余的专项资金,按照财政部关于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国务院三峡办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牵头组织实施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安排挂钩机制。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及个人,应当自觉接受审计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财政违法行为的单位及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三峡办负责解释。有关省财政部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 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11〕400号)和《财政部 国务院三峡办关于印发<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补助标准>的通知》(财企〔2012〕120号)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东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粤财综〔2009〕53号)
广东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建设厅2009年4月14日以粤财综〔2009〕53号发布 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以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工程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县级市,下同)分级征收,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
第三条 专项基金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以下简称墙革办)负责征收和使用管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委托其他单位代为征收。
第四条 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二章 征 收
第五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一次足额预缴专项基金,标准为每平方米10元。
建设单位持已预缴专项基金的财政票据,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国家、外省、外资及部队在广东投资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分别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
省属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委托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代征收。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回填土前和主体工程完工后抹灰(批荡)前,应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书面提出项目现场验收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完成现场验收,并做好现场验收记录。经验收的项目,建设单位应于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申请办理专项基金返退结算,并提交专项基金返退申请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出具的使用墙体材料验收记录、专项基金预收款票据、购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全部原始凭证和主体工程验收备案报告等资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按以下规定及时办理专项基金的清算手续,多退少补。
建筑工程全部(含基础部分)按规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10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使用量实际比例达到60%的,专项基金按以下比例返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90%小于100%(含90%不含100%,下同)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9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80%小于9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8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70%小于8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7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60%小于7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60%。
专项基金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返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未达到60%的;逾期未申请返退专项基金的;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已回填土或主体工程完工已抹灰(批荡)而难以查验其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的;使用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确认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墙体材料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或未通过建筑节能工程分部验收的。
本文下发前预缴的专项基金,返退标准按原规定执行。
专项基金不得重复收取,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第八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专项基金。
第九条 征收(预收、退费、结算)专项基金时,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按照省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第十条 建设单位缴纳的专项基金(不予返退部分),计入建安工程成本。
第十一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征收的专项基金预收款应先全额缴入经本级财政部门同意设立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户”(以下简称“结算专户”)。准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办理资金的返退;不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于清算的当天或次日上午(节假日顺延)从结算专户划转缴入同级国库。
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地区,按改革后的程序办理专项基金的预收、返退和缴库手续。
结算专户应设置“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款”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库款”两个明细科目核算。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19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第十三条 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专项基金支出预算安排和拨付。第三章 使 用
第十四条 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贴息和补助;
(二)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图集的制定;
(三)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和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房建设及试点工程的补贴;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培训;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
第十五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不得从专项基金中列支。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收支预算编制、预决算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将专项基金收支情况报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
第十七条 专项基金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 专项基金用于科研开发项目的,应组织调研,符合墙改科研开发项目立项要求的,由项目承建单位提出科研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墙材革新科研开发项目合同书》,项目完成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有关部门验收。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3款“建筑业”04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督促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并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新型墙体材料购进数量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
第二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不按本实施办法规定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按规定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或者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执行,省财政厅、省建设厅《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综〔2005〕164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财农[2009]342号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精)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农[2009]3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对《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8‟236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的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以下简称现 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指财政部设立的用于支持各地优
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积极整合相关支农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引导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
第四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安排要根据各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支持优势产业集中开发,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发展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引导效应。
第二章资金分配
第五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分配遵循以下原则:(一公正规范,科学合理。根据客观因素和绩效因素,公平、合理、规范地分配资金,体现公平与效率。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关键环节,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兼顾地区间的平衡。
(三绩效评价,结果导向。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管理机制。
第六条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按照基准额度、客观因素以及绩效因素进行分配。“基准额度”根据每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安排规模的一定额度确定。“客观因素”
包括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和财政困难程度系数,前三项因素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前3年的算术平均数进行测算,第四项因素按上年数据进行测算。“绩效因素”为财政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财政部门管理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情况的绩效考评结果。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给予适当的定额补助。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耕地面积等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准;财政困难程度系数以财政部测算的数据为准。
第三章资金申请与拨付
第八条财政部每年年初根据预算安排情况,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控制规模,并明确扶持重点、工作要求等。
第九条省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和工作要求,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看得见、可操作、有标准、能考核”的要求,确定资金使用的方向和支持的重点环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主导产业发展状况、项目建设内容、资
金投入情况、资金整合计划、资金具体用途、组织保障措施和项目预期效益等方面。省级财政部门要以正式文件提出资金申请并附项目实施方案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条财政部根据省级财政部门上报的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情况和资金申请报告以及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控制规模,及时下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报送财政部备案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及时拨付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第十二条除农业部直属垦区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按预算级次逐级下拨到财政(财务部门,不得切块到有关主管部门。
第四章资金使用管理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宗农产品生产,突出本地优势和特色,确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必须是优势特色农业的具体品种,不得笼统地将粮食、畜牧、水产、林业等综合性行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也不能将几个品种“打包”成一个产业。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的同一主导产业一般要连 续支持,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推进产业带建设,形成规模 效益。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区分轻重缓急,针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每项主导产业选择一两个关键环节给予集中投入,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的关键环节是: 粮食类产业(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产业:重点支持支渠以下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配套和改造。
畜牧类产业(主要包括养猪、养牛、养羊、养鸡产业:重点支持养殖小区的改造。
水产养殖类产业(主要包括养鱼、养虾蟹贝产业:重点支持养殖池塘建设和改造。
水果类产业(主要包括苹果、柑橘产业:重点支持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其他经济作物类产业(主要包括油茶、茶叶、蔬菜、甘蔗、花卉产业:重点支持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种苗培育及推广。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具体确定所支持的关键环节。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本办法和省级资金管理细则规定的
用途安排和使用资金。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农民等项目受益主体给 予直接补助的,应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法,避免采 用容易形成刚性支出和体制性补助的方式。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支 持,必须遵循以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原则,并且只对农业产业 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环节 给予支持。支持方式原则上采用贴息的方式;采用直接补助 的,比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单个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支持额度 超过 100 万元的,必须在项目实施方案中单独列示资金的
补 助方式及资金的具体用途等。第十八条 财政部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 资金对开展支农资金整合的县给予奖励,获得奖励的县必须 将奖励资金全部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第十九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得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建造办公场所、建设车间厂房、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和大型设备以及通讯器材、发放人员工资补贴等与 主导产业发展无关的支出,不得建设没有推广价值的“示范 园区”等形象工程,不得用于项目管理工作经费。项目管理 工作经费,可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予以适当安 排。6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促 项目实施单位遵循勤俭办事原则,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项目工程因此而产生的结余资金,由 省级财政部门按照“使用方向不变、主导产业不变、扶持环 节不变”的原则,统筹管理使用。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督 促项目使用单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立足本地实际,建立 工程项目的管护机制,加强对已建工程项目所形成资产的管 理,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已建工程项 目所形成资产具体的管理要求,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 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第五章 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应当规范管理,公 开操作,实行公示公告制、报账制、国库直接支付、政府采 购、招投标、工程监理等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 用。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 评制度,并将对省级财政的上一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一 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区域内 立项的优势主导产业项目进行绩效考评。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 7 施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或挤占、挪用、滞留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 令第 427 号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第二十五条 对违规违纪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并经查 实的项目县,下一不得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扶 持范围;对违规违纪项目县所在的省(区、市,财政部在安 排下度资金时,按违规违纪金额 1-3 倍予以扣减,并予以通
报。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 实际,制定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 备案。第二十七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直属垦区的资 金申请、拨付、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等执行本办法。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央 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8〕 236 号同时废止。8
第五篇:关于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
【发布单位】财政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发布文号】财税[2015]91号 【发布日期】2015-08-31 【生效日期】2015-08-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关于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税[2015]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闻出版广电局、文化厅(局):
为了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我们制定了《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政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5年8月31日
附件: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电影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支持电影事业发展,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电影专项资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全额上缴中央和地方国库,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第四条 中央和省两级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
国家管委会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组成,负责研究提出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和制度,提出电影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支持重点和对特殊贫困地区电影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审核中央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预决算,指导省级管委会相关工作,监督电影专项资金征缴和使用。
省级管委会由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组成,负责电影专项资金征缴管理,研究提出本地区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政策和制度,提出本地区电影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审核省级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预决算。
省级管委会人员组成报国家管委会备案。
第五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分别设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配备人员,具体负责电影专项资金征收、缴库、预决算编制、账务核算、票据使用、报表报送、电影票房收入监管、业务培训等工作。第六条 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第二章 征收缴库
第七条 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电影专项资金。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包括对外营业出售电影票的影院、影城、影剧院、礼堂、开放俱乐部,以及环幕、穹幕、水幕、动感、立体、超大银幕等特殊形式电影院。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的电影票房收入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数据核定。
第八条 电影专项资金由省级管委会办公室负责按月征收。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于每月8日前,向省级管委会办公室申报上月电影票房收入和应缴纳的电影专项资金,并按省级管委会办公室指定的账户足额上缴资金。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对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上缴电影专项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发现申报不实、少缴纳资金的,应当要求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限期补缴。
第九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征收电影专项资金时,应当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条 电影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
应缴中央国库的资金,由各省级管委会办公室于每月20日前,缴入财政部为国家管委会开设的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并由财政部及时划转中央国库。
应缴省级国库的资金,具体缴库办法按照省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省级管委会要确保将中央分成的电影专项资金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中央国库,不得截留、占压或者拖延上缴。
第十二条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并按规定如实申报缴纳电影专项资金。
第十三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核实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全年电影票房收入,在次年2月底前完成对其全年应缴电影专项资金的汇算清缴工作,并向国家管委会办公室书面报告本地区全年电影专项资金征缴情况。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减免或缓征电影专项资金,不得自行改变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对象、范围和标准。
第十五条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将电影专项资金的征收依据、征收主体、征收标准、征收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公示。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六条 电影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资助影院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
(二)资助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
(三)资助重点制片基地建设发展。
(四)奖励优秀国产影片制作、发行和放映。
(五)资助文化特色、艺术创新影片发行和放映。
(六)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维护。
(七)经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用于电影事业发展的其他支出。
第十七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开展电影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十八条 电影专项资金纳入中央和省级政府性基金预决算管理。国家管委会办公室应按规定编制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后报财政部,经财政部审核后,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批复下达。国家管委会办公室应根据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决算,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并经财政部审核批准后,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决算。
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按规定编制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经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财政部门,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纳入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并按程序报经批准后批复下达。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根据电影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决算,经省级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纳入省级政府性基金决算。
第十九条 电影专项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国家和省级管委会办公室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电影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擅自减免电影专项资金或者改变电影专项资金征收范围、对象和标准的;
(二)隐瞒、坐支应当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的;
(三)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电影专项资金的;
(四)不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将电影专项资金缴入国库的;
(五)违反规定扩大电影专项资金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电影专项资金的,取消对其安排电影专项资金奖励或资助。
第二十三条 对不及时足额上缴、不按规定使用电影专项资金的省(区、市),将视情况减少或停止对其安排中央电影专项资金补助。
第二十四条 电影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电影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15号)及其他与本办法不符的规定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