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充电桩建设规模及企业竞争情况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中国充电桩建设规模及企业竞争情况
一、中国充电桩市场发展规模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723个、充电桩2.8万个,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充电桩数量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而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达8.39万辆,充电设施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在2015年,全国计划建成的充电站数量达到了1549个,而计划建成充电桩的数量更是达到了24万个,相比于14年,有了近10倍的增长。
图表 2014年中国充电设施建设状况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截至2015年底,国内已建成的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图表 2011-2015年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充电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分析
降价、新产品开发或者服务品质提升等都是现有行业竞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模式。由于充电桩行业属于新兴产业,目前各个企业依然处于技术研发的初级阶段,技术还不成熟,生产规模和消费市场也比较小,同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实力和生产成本方面,特别是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性价比等技术指标。
目前充电桩设备制造商较多,充电桩品种众多,市场处于开发阶段,没有被充分开发,开发潜力巨大,因此现有的行业竞争状况比较激烈。而且各国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进一步为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充电桩产业也得到高度重视,研发投入急剧增加,电动汽车技术瓶颈突破的预期大大增强,使得电动汽车的产业步伐大大加快,作为朝阳产品,虽然其现有的竞争状况不是很激烈,但是竞争在不断地加强。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所谓潜在进入者,可能是一个新成立的企业,也可能是一个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原从事其它行业的企业,潜在进入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并要求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潜在进入者对本行业的威胁取决于本行业的进入壁垒以及进入新行业后原有企业反应的强烈程度。入侵者的威胁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进入壁垒、对投资资本的要求、成本优势、销售网络等。
充电桩行业的进入不仅在技术和资本层面需要投资和积累,还需要在政策层面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审批许可,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另外由于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充电桩行业属于高科技新产品,产量还比较小,相对生产成本比较高,因此销售成本和技术支持费用也比较高,这也形成了产业壁垒。这都给潜在入侵者制造了进入壁垒。再者,对设备运营商而言,对高科技新产品的认识往往集中在最先进入市场的几家企业上,因此,这对潜在入侵者提高市场认知度也加大了难度。总之,由于充电桩设备产业进入壁垒较高、资本需求大,绝对成本优势小等诸多原因,充电桩设备行业的潜在入侵者的威胁相对比较小。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除非有其它可以代替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商业化应用的较少。至于其它替代品威胁,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因此充电桩行业所面临的替代品威胁较小。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充电桩设备的供应商主要是由电气设备产品的供应商和其它电子元器件供应商组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由如下几方面来决定:
1、可供选择的供应商的数量
2、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3、可替代产品的选择面
4、产品价格
5、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水平。
这些产业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弱,因为传统电气设备产业和电子元器件产业己经非常成熟,市场中具有大量的供应商,充电桩生产厂家可供选择的元器件供应商非常多。因此充电桩设备制造商可以充分利用元器件供应商厂家众多这些因素,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则相对较弱,从而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
第二篇:充电桩建设补充
《碎片时间来充电》
---------充电桩建设与布点的设想1 上篇补充:
四、《碎片化时间》的场所密集区分类:
6.餐饮酒店、KTV、咖啡馆等休闲场所:客户在就餐、娱乐、商务洽谈的同时,服务场所提供充电服务,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体验度。
《碎片时间来充电》
---------充电桩建设与布点的设想2
一、建设个人共享充电平台
可以根据自有产权的场地和电源,申请小规模的个人共享充电平台对外出租。
二、布局移动商业充电网格化
在餐饮饭店,烟酒店,便利店、洗车行,汽车修理等有公共停车位的商业店面配套220V商业插电,提供计费设施,充电设备,以及插线延长线,以便方便移动充电。
三、地面公共停车区域内的充电配套
在公共停车收费区域进行充电桩的建设,给停车收费增加额外收入。
四、建设APP智能互联网停车+碎片充电模式
将所有充电站点在APP平台上显示,同时显示停车位状况,数量,以及是否在用。
五、区域内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布点
在区域内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布设,有利于客户的长途出行,以及圈站区域的设局。
六、布点快速推广方案方法
1.通过媒体发布会形式进行集中性宣传:酒店行业协会,旅游景点行业协会,娱乐场所行业协会,餐饮行业协会,以及商场,等,进行会议新闻发布统一阐明观点,发展趋势,对于合作共赢,增加客户体验值,服务度,再一次增加和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准。
2.同行业内共享汽车合作模式:部分共享汽车需要进行充电的合作,加速新能源汽车的体验感。
七、目前郑州市区充电桩服务平台:国家电网e充电,星星充电、特来电。
八、《碎片时间来充电》让客户感受充电不再是占有私人时间,让体验走进生活。每时每刻车内电量都是满满的,不再担心“有去无回”的路程。
秦万里 2018.8.8晚
第三篇: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何盈利
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何盈利?
目前,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1.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补贴;2.客户,充电服务费+电费,服务费只有少数城市收取,乘用车车主意见最大,电费交付电网完全无利润。首先,政府补贴本身不是长久之计,金额也不多,其次充电服务费的收取一直受到客户诟病,美国60%以上的充电桩是免费的。其他可行的是充电桩身广告等等,但目前未形成规模,暂不可行。个人感觉,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是充电桩建设的一个瓶颈,尤其是对于私企来说,(有钱有地的石化,电网自然除外)。
电费本身没啥戏,电费才值几个钱啊?所以充电功能本身并不具备经济权重,应当用其它赢利方式进行撬动。充电桩平面广告媒体
在充电桩上安装液晶屏或广告灯箱,顺便在这些地方宣传新能源和充电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安全须知、停车指示、服务推送等内容。在闹市区一天的广告费就足够交一周的电费了。充电管理系统和手机APP 通过给新能源车辆的车主发放办理充电卡来对相关费用进行统一结算,并通过预付费获得现金流量。手机APP可以获得一批优质客户信息,通过统计充电时间清洁出行距离等方式增加客户黏性,可以推送广告内容和相关服务。车位经营
既然涉及到施工,那么就不妨玩个大概念:直接建成新能源立体车库,使用最简单的升降车库就行,车位面积瞬间X4,露天车库瞬间变豪华单间。预售跳楼价二十八万八千八,单独车位成本10w以内。上有皇天御旨推广新能源,中有科技创新万众创业,下有真金实地缓解车位紧张,最后大家谁都能挣上钱,何乐不为? 安保维护
充电桩上设置摄像头、移动感应器等设备扩展服务深度,增加安全保障。另外承上条安保效果其实已经一跃千里了。难道不该收点安保费么? 网络WiFi 既然扯来了电线,为什么不能扯来网线?开一个公共WiFi,支持信用卡和支付宝,每Mbps只要一分钱!造福周边群众,欢迎界面顺便放个广告,不又是一笔收入?车主不放心,可以用车辆连上网随时传送周边图像,了解车辆状态,手机上的APP不就是干这用的吗?顺便汽车厂商也可以给汽车加上点远程遥控功能,比如送快递的来电话你就可以说:“师傅把箱子放我车(库)里就行,我给你远程开门!” 开展其它设备充电、用电服务
比如手机电、充电宝、笔记本等设备,可以把设备放在柜子里无需人长期值守。既然有了柜子,那么还可以开展物品临时寄存服务,使用手机APP输入密码开锁或控制充电线通断。按时间扣费,财源广进!滑板车踏板车等便携交通工具租赁
汽车的车主也许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也许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没有充电桩,也许他们家附近挤成了罐头„„只好把车停在这里,那么就给他们解决最后几公里啊!电动滑板车、自行车、平衡车„„多种选择,丰俭由人。
第四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已达2.8万个 标准化仍未完成
[摘要]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但是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方之间存有矛盾且并不妥协,也缺乏合适实施的统一规则。
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仅仅增加充电设施的布局并不够,还需建设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
事实上,目前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都希望自己研究的标准能够代表行业的标准,各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较为核心的技术,并且不会将这些轻易对外开放,都希望公司能够将上游的电动汽车生产销售到下游充电技术和充电桩建设融于一身,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
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这是工信部关于目前我国国内充电站和充电桩最新的统计。而这两个数字还在快速更新着。
2014年,国际知名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炫酷的外观和搭载的动力系统给中国消费者和众多汽车企业带去了视觉和思想上的冲击。
随后,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沉淀了相当的试验产品后,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众多生产商推出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来争夺这个细分的市场。
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而仅仅增加充电设施的布局并不够,还需建设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
1月27日,在一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对外透露:“2014年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年共生产了83900辆新能源汽车。”
产业的蓝海效应自然引起各方的浓厚兴趣。但是记者了解发现,数据快速增长的背后,充电桩行业正进行着“野蛮的生长”。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利益方之间存有矛盾且并不妥协,也缺乏合适实施的统一规则。
电桩产业:在质疑中快速增长
充电桩和充电站这一重要配套产业的完善将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和电动汽车产业一样,充电桩在全国的建设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记录。
工信部1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建成充换电站618座,充电桩2.4万个。根据十三五规划,预计到2020年,集中式充换电站将增长到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数量更将增长100倍达到450万个。
正是基于“充电设施建设网络化、规模化”的发展理念,1月中旬,国内首个高速公路跨城际快充网络——京沪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全线贯通,成为了充电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国家电网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条高速沿线建成50座快充站,平均单向每50公里一座快充站。每座快充站规划建设4台120千瓦直流充电机、8个充电桩,可同时为8辆电动汽车充电,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先期建设2台充电机、4个充电桩,支持所有符合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
不过,记者从一些特斯拉的车主处证实,京沪高速快速充电网络贯通后,国内一些使用了国电技术的国产电动汽车车友,自发组织了一次体验京沪充电网络的活动,部分路段的高速充电站均不能为电动车充电,并且以失败而告终。因而引发车主质疑“贯通”之说。
有车主指出,这个覆盖1000多公里的充电线网络采用的是国电的充电技术,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国外车型(基本就是特斯拉)并不能在这条快速充电网络中得到应有的资源,因为双方的充电标准并不匹配。
而国家电网方面事后对此的解释是,可以充电,但需要提前给国家电网客服打电话让服务人员去开通充电桩,用户无法自行操作。
中电联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充电设施和电动汽车发展相辅相成,只有让充电设施建设网络化、规模化,才能带动电动汽车更好地发展,而建设高速充电网就是让其网络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按照规划,到2020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为支撑的、覆盖公司经营区内所有示范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续行里程达1.9万公里。
标准化道路:发展初期的混乱
按照日前颁布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规定,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以这一标准来看,虽然目前充电桩数量已经在快速增长,但是现有的充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电动汽车的日常需求。
不仅仅是国家电网,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多方资本介入之后利益的分配成为了最重要的关注点。
“在这样一个发展时期,不论是电桩配套产业的制造商,还是各家电动汽车和充电电池的厂商,都在擅长的领域做着自己的事情,希望能够借此获得更多的市场或是资源。”熟悉电动汽车领域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事实上,目前有实力的生产厂商都希望自己研究的标准能够代表行业的标准,各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较为核心的技术,并且不会将这些轻易对外开放,都希望公司能够将上游的电动汽车生产销售到下游充电技术和充电桩建设融于一身,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公司。
“不能说这样不好,但是这样所导致的局面就是——外界看似百花齐放的电动汽车领域,其实都是在自己和自己玩,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实施的统一玩法。当消费者真正拥有一辆电动汽车并且进行使用时才发现,能够及时或是快捷地给自己的电动汽车冲上电是一种奢望。”
该人士还向记者表示:“购买一部电动汽车并不复杂还有补贴,但是随后带来的问题让用户很难对行业给与满意的评价。”
目前,电动汽车活动的范围更多的还是在城市内部,但是在城市内寻找一个充电桩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找到的充电桩还可能会出现漏电损坏等情况。
而国家此前出台针对建立充电桩的补贴政策,但是建成之后的运营和维护,却成为不少企业不愿问津的环节,国家的补贴并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是一个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各方开放合作的过程,需要突破各行各业间的门槛,实现跨行业合作。”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要想让这几方能够坐下,共同打造一个可行的通用的系统或是标准至少在短期之内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强势介入。”
在刘永东看来,充电接口目前已经实现了国家层面上的标准统一。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11年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的批准发布,即《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 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
接装置 第2部分 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 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不过,面临着市场上出现的众多问题。刘永东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充电设施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伴随着电动汽车的规模发展,充电设施标准化工作也需要不断修订完善。”
挑战中前行
目前,不断降低的油价和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糟糕的客户体验,或让一些传统汽车车主有远离电动汽车的心理倾向。而除去上述政策和技术层面上的挑战,充电桩还将面临着新生事物的竞争。
2014年12月底,美国一家创业公司对外表示将推出一款汽车专属的“移动充电宝”,打破了固定充电桩的局限,有望解决电动出行方式的后顾之忧。
“移动充电宝”装有滚轮便于移动,电动车车主把车停好后,移动充电宝能够随时随地为其充电,未来一台设备一次蓄电甚至能满足5-8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记者从一些移动电源的生产厂家了解到,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企业针对电动汽车市场正在开发类似的移动电源产品。
“多方的利益角力,让电动汽车和电桩发展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我们希望依托互联网的思维,让更多的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产生更多的美好的体验。”旨在帮助充电桩最大化利用的平台——电桩的创始人兼CEO先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多方都能够在一个合适的规则下发展时,我们打造的完美用户体验就可以从客户端对技术进行完美对接。”
该平台被定义为一款旨在打通产业链解决充电难题的,国内首个电动汽车第三方综合服务应用。
据先越介绍,目前“电桩”不仅整合了全国的充电桩数据库,登录后还可以查找附近的充电桩、修车点并导航前往,用户可以对充电桩进行预约、支付还可以评价,甚至可以分享自己家的充电桩给其他车友用。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现有的充电设施进行线上连接,构建起国内最大的充电服务网络。”先越向记者透露,电桩将会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这种生态的建立也是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电桩给与用户的体验。”
第五篇:运城市建设充电桩办法
运城市出台城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建设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5]115号)、《运城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运政办发[2014]97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运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规范管理,促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的充电设施包括:自用、专用和公用三类。
(一)自用充电设施,指专为某个私人用户提供充电设施。(二)专用充电设施,指专为某个法人单位及其职工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以及在住宅小区内为全体业主提供服务的充电设施。
(三)公用充电设施,指服务于社会电动车辆的充电设施,包括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为运城市城区,包括盐湖区、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盐湖工业园区。其它县(市)、开发区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 鼓励积极利用城市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专用和公用充换电设施。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运营充换电设施。
第二章 规划管理
第五条 充换电设施及配套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安排、逐步实施”的原则组织编制市城区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并经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第六条 各类用途的停车场充电桩配臵要求如下:
(一)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二)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
(三)已建、在建的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和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业设施,应结合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建设充电桩;
(四)公共机构的内部停车场,应按不少于规划停车位数10%的比例规划设臵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并配建充电桩。
第七条 原则上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
第三章 运营资质及项目管理
第八条 在运城市城区范围内开展充换电设施运营的企业向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提交充换电设施运营资质核准申请。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对企业申报充换电设施运营条件进行审查,名单在运城新闻媒体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充换电设施运营业务。
第九条 充换电设施运营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
(二)具有完整的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体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三)近三年没有严重经济违法行为及质量、安全事故。
(四)其他按规定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条 运城市城区公用充换电设施建设由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统一规划。为体现公平原则,引进竞争机制,将内规划的充电设施建设点按照3-5个建设点为一个承建单元,分成若干单元。取得充换电设施运营资质的企业均可申请建设。由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充换电设施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组成评审组,对项目申请企业进行能力评估,确定每家企业承建单元数量,并在运城市新闻媒体公示。无异议后,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对建设项目进行备案。
第十一条 运营资质及承建单元项目评审涉及的专家评审费由申请企业承担。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二条 自用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无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公用充换电设施在已建成的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时,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新建独立占地的集中式充换电站应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第十三条 公用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由运营单位在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后,再向供电公司申请报装;自用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无需办理备案手续,直接向供电公司申请报装。
第十四条 供电公司负责审核充换电设施建设施工单位资质。
第十五条 供电公司接到报装申请后,要与所属部门确认具体安装位臵后安排用电接入点。(一)居民(自用)在住宅小区内自有固定车位加装充电设施用电,由居民向供电公司申请用电,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协助业主进行加装建设,不得收取加装费用;
(二)专用充电设施用电,由产权单位向供电公司申请用电;(三)充电基础设施产权分界点至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由供电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行维护,不得收取接网费用。
第十六条 对于办理备案手续的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后由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组织验收。
第五章 运营与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运城市城区范围内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2020年前暂免收基本电费;其他充电设施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目录电价。
第十八条 充换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充电服务费标准由市发改委发布。
第十九条 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应当遵循国家及本省、市的充换电设施运营和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
(一)建立充换电运营管理体系,对充电过程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充换电服务。
(二)充换电设施中的计量器具应当依法检定或校准。(三)负责充换电设施的维修和维护,确保充换电设施安全运行。
(四)充换电设施应当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等相关管理。
(五)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设臵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装备和器材。(六)每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七)在充电设施的明显位臵粘贴直观、简洁的用户操作说明和安全警示等信息。
(八)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服务投诉处理机制。
第二十条 对于自用、专用充电设施,鼓励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公共机构等单位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鼓励各类投资者将充换电设施委托给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
未委托充换电设施运营企业统一管理的住宅小区充电设施,投资者可以与所在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利益,保障充电设施安全、规范运行。
第二十一条 安全监管及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对充电设施经营、使用的安全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充电设施用户应当按照充电设施的操作规定安全、规范使用充电设施,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充电设施。
第二十三条 公用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实行退出机制。运营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如发现违规情况且不能按期整改到位或连续三次发现违规情况的,撤销其运营资格;因为人为原因导致发生影响较大的安全事故的,直接撤销其运营资格。
第六章 政策支持
第二十四条 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给予土地政策支持。
(一)充电桩原则上不征用土地。利用市政道路建设充电桩 的,可按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要求使用土地,并办理相关手续。
(二)鼓励采用合建方式建设充电设施,可结合原规划的加油加气站进行选址安排。对合建的充电设施,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将在规划参数确定、土地供应方式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对经过论证确需以单建方式建设的充换电设施示范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将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在土地供应上予以支持。
第二十五条 对于在运城市城区范围内收费停车场充电桩进行充电的用户,1小时之内凭充电凭证免收停车费。
第二十六条 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办理速度,相关单位不得收取国家、省规定之外的任何费用。
第七章 技术标准和要求
第二十七条 充换电设施要符合国家充电设施标准和设计规范,能为所有合标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第二十八条 充换电设施必须具备省或国家级资质的第三方出具的检验报告方可安装使用。
第二十九条 所建的充电桩(不含自用、专用充电设施)需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实现充电连接状态的监测,并支持相关充电信息的数据采集。
第三十条 新建公用充电设施项目、住宅小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内车用充电桩的设计、安装,必须满足国家通用性、规范性要求。
第八章 职责分工
第三十一条 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全力配合。(一)运城市新能源汽车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统筹协调与推进工作;负责编制城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制订充换电设施建设计划并协调实施;负责充换电设施运营单位资质核准以及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备案和验收。
(二)市经信委负责城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安全监管。(三)市发改委负责充换电用电价格及充电服务费政策管理;落实停车场站电动汽车充电用户1小时内免费政策。
(四)市规划局负责将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负责新建建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配套建设和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工作。
(五)市国土局负责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用地政策并组织落实。(六)市住建局负责公共场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施工许可。
(七)市国资委负责国有企业办公场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推进工作。
(八)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市内公共交通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九)市质监局负责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十)市供电公司负责将充换电设施配套电源建设纳入电网规划,负责充换电站基础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牵头组织实施充换电设施建设的电网配套建设;负责审核充换电设施建设施工单位的资质。
2016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