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12:2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黔国土资发[2006]95号

------------------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 的实施意见

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国土资源局,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分局:

为全面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3号),推进我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请认真执行。

一、加强煤炭矿产地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

加强资源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障作用,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审批资源勘查开发项目,确保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科学、有序进行。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编制全省煤炭资源勘查规划。根据规划及煤炭资源勘查成果,组织编制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业权设置方案于2006年7月底前报国土资源部审批,经批准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以外的煤炭矿产地矿业权设置方案,由市、州、地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编制,于2006年10月底前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矿业权设置方案经批准后由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州、地国土资源局共同组织实施。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技术要求参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6]26号)。

各有关部门和编制单位在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时,要严格按资源分布条件及地质构造特征,遵照科学设置的原则,同时还要适当考虑已有探矿权采矿权的现状,做好小煤矿的资源整合方案的衔接,确保矿权设置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程度低,随着西部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资源消耗速度大大快于资源勘查速度。因此,加大煤炭资源的勘查力度,已成为当前我省煤炭勘查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建立省级政府地质勘查周转金,加大煤炭普查投入力度

合理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矿业权使用费及价款等尽快建立省级地质勘查周转金,用于政府投资煤炭资源勘查项目。

全省煤炭普查阶段探矿权及主要矿区煤炭详查探矿权,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勘查。其中,大中型以上煤矿产地的煤炭资源普查、省政府确定的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及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煤炭资源开发项目的详查,主要由国家和省级政府出资进行勘查。通过招标等市场方式确定勘查施工单位。

地、县政府也可以通过有关方式,筹集专项资金,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后,组织开展或参与本区域煤炭资源政府投资勘查项目。

政府投资煤炭资源勘查资金,除地质勘查周转金外,可适当吸收金融机构、国有地勘单位、国有矿山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共同投资。共同投资勘查的,有省地质勘查周转金投资的勘查项目,原则上由省矿权储备交易局作为探矿权申请人;没有省地质勘查周转金投资的勘查项目,地、县政府可以委托其所属事业单位作为探矿权申请人;其投资收益等通过合同约定。省矿权储备交易局承担省政府出资煤炭资源勘查开发项目组织实施。受省政府委托,管理政府出资矿业权资产,履行矿权人职责,代表政府收购探矿权采矿权。

(二)鼓励社会资金开展煤炭资源详查勘探工作 政府投资勘查完成普查以及必要的详查后,国土资源部门将根据政府宏观调控需要与市场需要,按照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煤炭探矿权市场投放计划,有计划地向市场投放相应的煤炭资源详查、勘探探矿权,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企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方式有偿取得的煤炭探矿权,在符合有关资质的前提下,有优先开发权,允许其依法转让取得合法收入。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干涉,并要创造条件,给予充分支持,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鼓励煤炭资源勘查中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

对在煤炭资源勘查中引进如三维地震技术等先进的探矿技术和装备,提高勘查工作质量的勘查项目及勘查单位,在确定勘查项目,选定勘查施工单位时给予支持和倾斜。

三、加强煤矿的规模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小煤矿的资源整合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要求,由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统一部署,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或委托有关单位,对本地区煤矿布局、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县级摸底调查工作于2006年8月底前完成,并报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汇总,9月底前,市、州、地国土资源局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设置方案,科学制定资源整合方案。资源整合的范围、原则及程序,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土资源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的要求执行。通过资源整合,切实解决矿山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步实现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整合后的矿井,由新的法人主体依法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变更采矿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按整合后的范围,重新确定煤矿开采范围、生产规模及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限。

四、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加强煤炭资源矿业权市场建设,规范矿业权监管,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储备交易机制。

(一)全面推进煤炭矿业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和有偿使用

新设煤炭探矿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投放市场。但政府投资的煤炭勘查项目,以及符合本实施意见及国家、省的特殊规定的勘查项目除外。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的出让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根据政府宏观调控要求、煤炭基地建设需要和市场需求预测,有计划地主要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方式确定勘查、开采主体。

2003年8月1日以后省国土资源厅受理的非政府投资新设煤炭探矿权申请,非探矿权人申请采矿权的,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不予批准,资料退回。

此前,通过行政审批取得的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在2006年底以前按国土资源部门公告的时间,必须缴纳经评估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数额较大的,可按《贵州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黔国土资发[2005]22号)的规定分期缴纳。拒绝缴纳的,探矿权予以收回。

煤炭探矿权采矿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年度计划由市、州、地国土资源部门提出草案报送省国土资源厅,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并发布,省矿权储备交易局组织实施;也可以委托市、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其招标拍卖挂牌收益分配,按省国土资源厅与省财政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的协议出让

1、为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的资源配套需要,符合以下情形的,可以协议出让煤炭矿业权。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煤炭资源的矿产地;

已经设置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正式行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煤炭资源开发项目; 国家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

2、对符合上述情形可以协议出让的煤炭矿业权,由业主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办理协议出让手续。

3、协议出让的矿业权价款不得低于类似条件下的市场价。

4、对为解决大型矿山企业接续资源而批准的接续矿区,矿山企业不得改变其接续用途,不得转让。否则,由政府收回其矿业权,重新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

(三)规范专业技术单位的市场行为

探矿权人必须严格按照符合勘查技术规范的勘查设计组织勘查施工;采矿权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

探矿权人在勘查中确需要对勘查设计的勘查对象、探矿工程布置等重大事项进行变更的;采矿权人在开采中确需要对开发利用方案中的开采方式、开采对象、开采规模、回采率等主要指标进行变更的,必须按变更登记程序报登记机关批准。勘查单位编制的勘查设计必须符合煤炭勘查技术规范,煤炭设计单位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符合煤炭设计技术规范,提供的各类技术报告应保证其真实、客观、准确,并对其真实性及成果质量承担法律责任。经审查或抽查,发现同一单位一年内两次违反技术规范的,该单位编制的勘查设计不能作为申请探矿权和开展勘查的依据,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登记机关不予以审查和批准。

专家对地质勘查报告的评审,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成果地质勘查报告应与勘查许可证明确的勘查阶段、需查明的矿产等相一致。在评审意见中,必须明确地质勘查报告所达到的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明确是否可以作为进一步勘查或开发利用的依据等结论性意见,由专家组组长对结论性意见负责。评审意见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地质报告不予备案。地勘单位工作业绩突出、成果质量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升资质级别。勘查单位、设计单位等专业技术单位,因成果质量问题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对技术报告出现明显质量问题,或弄虚作假的,依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直至取消其从业资质。

五、规范矿业权设置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置,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进行设置。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以外,探矿权采矿权的设置,按照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进行设置。

对已有探矿权采矿权不符合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不再办理延续登记,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到期予以注销。探矿权已查明矿产地的,并完成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其勘查成果由政府予以收购。

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分布区以外区域或煤层埋藏深度超过1000米的区域,可以按照一般规定设置非煤矿种探矿权采矿权。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煤炭属于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因此,探矿权人申请其勘查区块转为采矿权的,原探矿权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或协议出让取得的,符合审批条件的,可以行政审批方式批准采矿权。原探矿权是通过行政审批方式取得的,符合审批条件的,经评估并补缴探矿权价款后,可以行政审批方式批准采矿权。

探矿权人申请采矿权,不符合行政审批条件的,或不愿意补缴探矿权价款的,不批准其采矿权,其探矿权由政府收购。

六、加强对煤炭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

(一)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明确各级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或委托的权限,行使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或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

对矿业权申请人依法提交的有关申请事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办理,不得无故拖延,或不予办理。

对矿业权人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各有关部门要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得随意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分取其经济利益,不得随意干预其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坚决纠正和制止越权审批矿业权和在招商引资中越权设置矿业权的行为,如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由责任单位依法予以赔偿。

(二)落实年度检查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抽查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动态巡查制度,采取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措施,加强对煤炭勘查开发的日常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门也可以委托相应的专业技术单位,组织专项检查和抽查。

对圈而不探,不能在勘查许可证确定的时间内完成勘查许可证上载明勘查范围内的勘查程度,无不可抗拒的特殊理由的,不予办理相同勘查程度的探矿权延续。煤炭探矿权人、受委托的勘查单位应严格执行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政策和技术规范,不按勘查技术规范进行勘查设计或勘查施工,以探矿坑道为名,实施采矿行为的,对探矿权人按以探代采行为处罚;对负有责任的地勘单位,按勘查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煤炭采矿权人应依法按时向国家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对其动用、消耗、损失的资源储量开展地质测量工作,要建立矿山技术档案和资源储量台帐。依法向国土资源部门报送矿山储量变化情况和矿山储量年报。凡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及不进行地质测量、不提交地质测量年报的,不予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不予办理采矿权延续、转让、变更等手续。

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达不到技术规范要求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要求的、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导致地质灾害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并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关闭。

第二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

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要求,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加强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管理

(一)进一步增强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国家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结合资源条件,划定并公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做好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以下简称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工作。凡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地质勘查工作达到普查程度以上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部的统一要求组织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并报部批准。凡地质勘查工作程序难以满足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要求的,由国家负责开展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后编制。各有关产煤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尽快摸清情况,于2006年3月底前向部报告本地区对煤炭普查的工作需求,于2006年3月底和7月底前分别向部报送第一批和第二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矿业权设置方案送审稿。

(三)切实加强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探矿权采矿权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部的授权,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一律实行部、省两级审批,审批权限按《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执行。凡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设置新的探矿采矿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以外的煤炭矿产地,也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后设置矿业权。具体工作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结果报部备案。

二、切实做好小煤矿的资源整合工作

(四)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煤矿布局和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按照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矿山安全和大矿大开、小矿小开、依法处置、合量补偿、以优并劣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资源整合方案建议。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开展资源整合工作。对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及时并严格审查其重新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手续。对矿山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要一律先停产再整合。对开采边角、残留及零星资源的小煤矿,要在严格限制的前提下,按照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加强采矿许可证的管理,确定合理的服务年限。各地要于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资源整合工作。资源整合方案要报部备案,并每半年向部报告本地区资源整合进展情况。

(五)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坚决做好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实施停产整顿的矿山企业,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收回采矿许可证;对整改仍不合格,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实施关闭的矿山,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提请原采矿许可证发证机关按法定程序注销或吊销采矿许可证。

(六)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重新制定煤矿生产建设规模的最低准入标准,报部批准后实施。

在小煤矿整合方案和煤矿生产建设规模的最低准入标准报国土资源部备案、批准之前,各省(区、市)一律不得颁发小型及其以下煤矿采矿许可证,并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置。

三、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的出让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有计划地主要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确定勘查、开采主体。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煤炭资源的矿产地;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经省(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正式行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协议出让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不得低于类似条件下的市场价。对为解决大型矿山企业接续资源而批准的接续矿区,矿山企业不得改变其接续用途。

(八)严格煤炭矿业权市场准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颁发勘查许可证时,必须按照投资与作业管理分开的原则,严格勘查资质管理,并对勘查设计或实施方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依法不予批准;在颁发采矿许可证时,必须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以及设计回采率低、煤炭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的,一律依法不予批准。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技术规范,凡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不符合规范的,不予批准;凡两次违反规范的,不再审查和批准其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勘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在勘查、开采中确需对勘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变更的,须按程序重新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

(九)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的规定出让矿业权。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越权违规出让矿业权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严格矿业权转让审批。探矿权人自领取勘查许可证未满2年的,或没有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和投入资金的,不予批准转让。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要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进行,严禁分割转让,严禁非法转让。各地要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具体办法,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强化探矿权采矿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转让行为。

四、加强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

(十一)强化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勘查开采行为的监督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履行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不履行资料汇交义务、以采代探、越层越界开采、不按照勘查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的,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或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注销、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逐步建立完善勘查开采退出机制。

(十二)加强力量,完善手段,做好日常监管工作。要全面落实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管职能,根据辖区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划定动态巡查责任范围,充实监管力量,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动态巡查责任制,完善对动态巡查的考核。要加强检查,完善报告制度,研究建立矿山企业建档建卡制度。要积极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探索储量动态监管有效办法。要充分发挥执法监察机构和矿产督察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重要煤炭勘查项目和重点煤炭矿区的监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矿产督察员的管理和指导,保障督察员工作经费,完善管理制度。

(十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水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煤炭资源回采率偏低的问题。要分地区对不同赋存条件矿区的采煤技术、方法、工艺进行论证,提出淘汰落后的采煤技术、方法和工艺的目录。要抓紧建立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专家会诊制度。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加强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管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1]2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自国务院召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以来,部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作出了专门部署,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矿业经济秩序规范矿业权市场的通知》等文件。在维护矿业秩序方面,各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违法矿业活动在不同地区又有所抬头,破坏矿产资源,污染环境,干扰正常的矿业秩序,危害很大。为有效制止一切违法矿业活动,结合当前矿业开发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正常秩序。”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履行监督管理的职责。矿产资源勘查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检查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是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批登记矿业权;是否对违法或不当的登记发证及时纠正了;是否对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依法查处了:本行政区正常的矿业秩序是否建立和巩固了。

(二)矿业权人履行法定义务情况。督促矿业权人按时开工和开工后按时提交工作进度报告和有关资料,核准探矿权人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缴纳各种法定费用。

(三)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情况。检查矿业权人是否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设计进行采矿活动,保证矿产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监督检查矿业权人是否执行经批准的环境保护计划,是否执行经批准的矿地复垦计划。

(四)维护正常矿业秩序情况。监督矿业权人在矿业权赋予的权利范围内从事矿业活动,从严查处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以采代探、越界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擅自转让矿业权等各种违法行为。

二、突出重点,抓紧抓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从严控制采矿许可证的发放。特别对小矿采矿许可证的发放,必须从严控制,要严格执行部关于暂停颁发稀土等八种矿产采矿许可证的决定。

(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煤矿关井压产和“五小”清理整顿工作。对有关部门决定属于关闭的矿山,要雷厉风行,及时注销采矿许可证。注销许可证后继续开采的,要按无证矿查处。

(三)清理已发放的勘查、采矿许可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所属市、县基层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已发的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进行清理。在清理工作中,要认真核准许可证是否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和法定程序,依法查处违法发证,以采代探和越界采矿,擅自转让矿业权等违法行为。其中,由部登记发证的,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一并进行清理,需要处理的,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报部依法解决;油气勘查开采许可证的清理工作由部会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油气督察员另行安排。

各地矿业权许可证清理工作,要在2001年年底前完成。

三、做好当前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一)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紧迫性,认真杜绝不当的和违法的行政行为。同时,要根据推进矿业管理工作公开化、规范化制度建设,加快矿业权信息系统建设的步伐,提供社会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矿政管理基础和基层工作,强化宏观调控。各地都要扎扎实实地建立健全矿政管理基础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切实搞好和加强现场矿政监督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各省在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时,要遵照《关于发布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34号)规定,充分听取同级计划主管部门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在审批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时,将再进一步征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意见,加强宏观调控。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申请,不予登记发证。

(三)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今后,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有坑道、井巷施工的勘查计划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除必须有环保部门对环境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外,增加安全生产部门对勘查、开采安全生产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的程序,没有安全生产部门的审查意见,勘查计划或开发方案不予通过,不得颁发勘查、开采许可证。

(四)建立核查机制,健全报告制度。加强事前监督、严格审查矿业权人提交的勘查计划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除通过审查报告监督矿业权人的矿业活动,还应该组织经常性的现场抽查,协调矿业纠纷和争议。对采用坑道、井巷等手段进行地下勘查施工和矿产开采的,除依法取得有关资质外,还必须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有资质的地质测绘力量,及时绘制坑道施工平面图,矿山企业必须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并至少每季度向地矿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坑道施工进展情况、矿产开发利用情况、矿产勘查开采权益维护情况、矿区范围内违法开采情况、安全防护情况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情况。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和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要研究具体的监督检查措施,对矿业权人报告的地下坑道施工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重点勘查项目和重点矿山,每年应该保证有2—3次的现场监督,有效制止以采代探、越界越层开采等违法行为。

(五)建立矿业秩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矿山督察员和油气督察员的作用。各省要从矿产资源补偿费返还资金的保护经费中,列出专门的矿产督察工作补助经费,保障各地矿产督察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督察员队伍的统一管理,集中调配,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实绩的考核。在矿业活动相对集中或矿业秩序问题较多的地方,要设立举报电话,通过群众举报、新闻舆论监督和现场巡查,建立矿业秩序管理监控网,强化监控力度。

(六)建立领导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矿业活动,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督管理职责,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矿业秩序负责,亲自组织,亲自参加,务必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检查工作抓紧、抓实,要经常组织抽查,一级抓一级,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主管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明确责任制,建立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对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矿业秩序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奖励;

对矿业秩序混乱得不到有效治理、对矿产资原勘查开采监督管理不到位,违法矿业活动制止不力造成矿产资源破坏、对违法发证不及时纠正的,要追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审核矿业权人提交的报告、组织现场抽查等多种监督形式,全面了解本行政区的矿产勘查、开采秩序,发现矿业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

加强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矿业秩序,是实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维护本地区正常的矿业秩序,促进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的要求,结合本行政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各地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中,对发生的重大事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向部报告。

部将在年内检查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情况,并组织力量对若干重点矿山和矿业秩序热点地区,进行现场抽查。

国土资源部

二00一年九月四日

第四篇:关于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

机制的实施意见

发布人:管理员 时间:2011-08-08 浏览次数:908

冀国土资发〔2011〕56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8号)精神,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我省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实

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维护并规范正常稳定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有效保护

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二)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类

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无证勘查开采、乱采滥挖、浪费破坏资源、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矿业权等各种违法违规

问题的发生。

(三)转变监管方式,建立健全以常态化监督管理为主、集中治理整顿为辅的监管方式,实现我省矿产资源有效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的监管。

1.建立采矿权标识制度。所有采矿权人必须在矿山坑口、主井附近或其它开采作业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立采矿权标识牌,标识牌应载明采矿权人名称、地址、矿山名称、经济类型、有效期限、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矿区范围、制牌时间和监制单位等内容。标识牌大小约80*80cm以上,以耐气候变化且环保的材料为主,用边框、支架支护,支架基座必须用水泥浇铸。现有采矿权人应当在2011年9月底前完成采矿权标识牌的立牌任务。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采矿权标识牌的监制、立牌工作,并照相存档。

2.加强矿产督察管理。按照《矿产督察工作制度》要求,地方级矿产督察员和国家级矿产督察员对分管的重点督察矿山(区)每季度现场督察不少于1次,并如实填报矿山现场督察备案表,发现违法行为的,按照管理权限及时报告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并跟踪落实。地方级矿产督察员由设区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年终考核,国家级矿产督察员由省矿产督察员办公室负责考核,对考核不称职和不能胜任工作的的应当及时解聘,并及时补充人员。设市区国土资源局每年1月20日前和7月20日前将上和当年上半年本地区矿产督察工作总结报送省矿产督察员办公室。

3.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日常监管。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将日常监管中发现的矿业权人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作为检查的依据。要督促矿山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采矿权人档案以及储量、生产、销售台账,定期测绘矿

山基本图件。

探矿权人必须按规定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勘查项目开工报告和报告。采矿权人必须及时编绘采掘工程图件,每半年向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井上井下工

程对照图”、“采掘(剥)工程平面图”。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着重对图件的真实性进行把关,防止矿山企业弄虚

作假。

4.加强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的检查。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部、省有关规定,不断强化年检工作,逐步完善年检内容,要将采矿权标识、矿山储量动态监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矿产开发利用检查内容。矿业权人不接受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不得批准其延续、变更、转让等申请;涉及违法的,依法进行查处。

(二)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监管。

1.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要由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由地质、采矿、选矿等方面专家承担具体的审查论证工作,审查中发现方案违背有关规程要求,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设计不合理,要由设计单位重新修改完善。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加强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监管,严格把好资

源合理利用的源头关。

2.全面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按照部、省有关要求,全面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管理工作。大中型矿山企业,应当设立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其他应开展矿山储量动态检测的矿山

企业必须配备地测人员。

各类矿山企业要按规定开展矿山地质测量,每年1月底前向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由符合条件的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编制的上《矿山储量年报》。县(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对《矿山储量年报》的审查,并按规定进行抽查,特别要加强对资源储量变化大、矿山储量年报中存在问题较多和保有资源储量少的矿山企业的抽查。

3.加强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考核。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实施对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的管理,严格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开采回采率挂钩。要发挥矿产督察员的技术优势,定期核定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对实际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采易弃难、采厚弃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落后淘汰工艺,造成矿产资源浪费破坏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同时,要积极发挥“以奖代补”奖励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矿山企业提高矿

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对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推动矿山企业改进生产流程和采、选工艺,促进矿山企业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三)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执法监察长效机制。

1.加强巡查督查。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督查活动,建立并实行以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无证采矿巡查制度,不断推进执法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无证勘查开采等违法行为。

2.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遥感监测、聘请村级协管员、建立矿产资源违法违规线索统一处理信息平台等方式,进一步创新监管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各地要运行好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对举报属

实的,应及时予以查处。

3.依法履行查处职责。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责任制,明确案件查处责任、具体程序、时限要求、考核指标及奖惩标准,确保依法行政到位。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违法

审批发证等行为要作为查处的重点,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行政处分建议、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决定。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案件查处工作的监督检查。

4.完善重大典型案件上报制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立案查处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特别是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非法转让矿业权、违法审批发证等案件,要逐级上报省厅,并定期选择典型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进行通报或者曝光,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

5.加强“两率”指标统计。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关于建立无证勘查开采案件增减率和矿业权人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率统计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84号)要求,及时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矿产资源违法违规案件进行分类登记和统计,将“两率”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

核。

6.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各地要切实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共同责任机制。在地方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下,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同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对本行政区的重点矿区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对无证、“死灰复燃”开采矿山(井、硐)要提请当地政府

予以关闭。

7.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公安、检察院、法院及监察机关协调沟通,建立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案件查处中的协作配合,确保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把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要分工一名局领导主管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监督管理工作。要强化日常监管,切实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产资源丰富的市、县,要设立矿产督查办公室,明确专职的监管工作人

员。

(二)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工作制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

作机制,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监管责任体制,做到“任务到矿,责任到人”,确保本行政区内所有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处于有效监管之下。

(三)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职能机构的监管职责分工。理顺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的关系,建立执法监察机构与矿政管理机构的协作配合制度,执法监察机构履行职责需要矿政管理机构予以配合的,要及时予以配合;矿政管理机构在履行业务监管职责中发现违法行为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要及时移交执法监察机构组织查处。

(四)实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工作报告、通报制度。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设区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情况、违法态势、防范措施等,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通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情况,督促下级管理部门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五)强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管工作的考核。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

理和执法监察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加强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和部门内部的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六)切实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按照队伍力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增强县(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国土资源所矿产资源管理力量,增加基层的矿产资源执法力量,改变矿产资源基层管理队伍和执法力量薄弱的状况。各级主管部门应尽量为他们提供良好工作条件,从人员编制、车辆、器材、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保障。各地要重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每三年至少轮训一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将监管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纳入本单位业务经费预算,确保工作经费和执法监察装备建设的需要。

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提出

具体的实施意见。

联系人:汪海明

电话:0311—66771326

附件:总结材料报送时间表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第五篇:贵州省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的意见2006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黔国土资发[2006]96号

------------------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的意见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

《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的意见

各市(州、地)、县国土资源局,各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分局,厅机关有关处(室、局):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文件)提出了以矿产资源分类结合矿产地区域类型决定矿业权出让方式的管理规定。贯彻执行12号文件对在我省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加快我省矿业权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为标志的市场化配置进程、加快全省矿业权市场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现将部12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提出贯彻意见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确定矿业权出让方式的调整意见

(一)自本意见下发之日起,全省矿业权出让方式按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办理。

(二)铝土矿、金矿是我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近年来勘查开采呈现过热势头,为了调控其勘查开采活动,实行铝土矿和金矿专项规划控制。将全省具有勘查价值的区域划入各级规划矿产勘查区块,缩小申请在先出让的区域范围。对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的第一类矿产中的铝土矿、金矿的探矿权出让方式作出调整:将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区域的探矿权以申请在先方式出让,调整为在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产勘查区块之外的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区域的探矿权,以申请在先方式出让。

(三)、我省硫铁矿床分为沉积型硫铁矿和热液型硫铁矿。沉积型硫铁矿的成矿规律简单,找矿风险较小,且又多与煤等沉积矿产伴生。而热液型硫铁矿成矿规律复杂,其找矿难度大,风险比较大。鉴此,将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的第一类矿产硫铁矿分为沉积型硫铁矿和热液型硫铁矿两种类型,沉积型硫铁矿调整为第二类矿产,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热液型硫铁矿仍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

(四)对探矿权结束申请采矿权的,区分探矿权取得方式决定采矿权出让方式。即:

1、按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应当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而实际以行政审批方式取得探矿权的,申请采矿权时应当补交探矿权价款后以行政审批方式取得采矿权。

2、按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应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而实际也是以招拍挂方式取得探矿权的,申请采矿权时,可以行政审批方式取得采矿权。

3、按国土资源部12号文件规定可以行政审批取得的实际也是以行政审批取得探矿权的,申请采矿权时,仍按行政审批方式取得采矿权。

二、加快做好相关基础工作

(一)省厅组织按矿种分别清理12号文件明确的涉及确定矿业权出让方式的六种矿产地区域和两种特殊区域:

六种区域:

1、矿产勘查工作空白区或虽进行过矿产勘查但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区域;

2、已进行过矿产勘查工作并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或以往采矿活动显示存在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3、探矿权灭失、但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经达到详查(含)以上并符

合开采设计要求的矿产地;

4、采矿权灭失或以往有过采矿活动,经核实存在可供开采矿产储量或有经济价值矿产资源的矿产地;

5、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6、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两种特殊区域:

1、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可以新设探矿权采矿权的环境敏感地区和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的地区;

2、共伴生组分多、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水平要求高的矿产地。

(二)加强矿产地和矿产资源储量清理、分类工作,建立全省矿产资源管理信息库。省厅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开展矿产资源基础资料整理工作。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及资源储量、勘查区块设置、矿产地勘查工作程度现状、矿业权设置现状等资料,查清全省矿产地和矿业权管理及矿产资源储量现状并进行分类;在清理、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全省矿产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

(三)省厅组织加快进行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依法设置矿业权。在矿产地清理、分类的基础上,按12号文件规定的分区、分类原则编制全省矿业权设置方案,规定矿业权设置及出让方式。

(四)向社会公告全省不涉及国家秘密的矿产地(含各类区域)清理结果及矿业权设置方案。

附: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

(一)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的矿种:

在12号文件附件第一类矿种中减除沉积型硫铁矿,其余相同。

(二)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的矿种:

在12号文件附件第二类矿种中增加沉积型硫铁矿,其余相同。

(三)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采矿权的矿种:

与12号文件附件第三类矿种相同。

二00六年七月十三日

下载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