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时间:2019-05-14 12:5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第一篇: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

摘 要: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源于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封建户籍制度逐步确立,唐宋时期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地域性、等级性、世袭性等特点,被赋予治安职能。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书社制度 保甲制

户籍制度是关系每一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基本面貌的重要制度。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户籍制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古代户籍制度进行研究探析对中国现在及未来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一、户籍制度的含义

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对于古代社会来说,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实力,关系国家税赋徭役的实施。户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管理制度。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二、户籍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户籍制度产生在商朝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1]。考古发现,早在商代,就有关于人口清查统计的记载。如在甲骨文中“八日辛亥允,灾伐二千六百五十人”,“以人八千,在驭”等数字比比皆是。《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人头统计,这可以视为中国户口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期,人口登记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周礼》的一些记载,后人推测,西周设有“司民”这一官职。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2]143掌理户籍、计点民数,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对生齿以上的人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居住地、性别和死生情况等。这些记载能够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制度性、经常性户口调查登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各诸侯国都意识到了人是宝贵的财富[3]。为了增加人口,稳定社会秩序,采取了多种措施。通过基层官员进行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制,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力,另一方面可以限制人口流动,防止人口流失,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如“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书社制度”是百姓25家为1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上计制度”是郡、县长官每年于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农户和税收的数目做出预算,书之于木券上,呈送国君。商鞅变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4]132。首先是用减免赋税徭役的办法吸引别国人口,其次是限制本国人口逃亡,还有就是提倡早婚,鼓励生育。

秦的户籍制度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户口册上除了写明户主的姓名、籍贯、身份及家内人口等情况外,所有成员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必须在户口册中标明。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对不报、虚报、假报户口者严加惩罚。近年在云梦秦墓出土的《秦律》,其中有关户籍制度的专篇《傅律》中规定,百姓到达成年,就要登记入籍,叫做“傅籍”,迁居时重新登记,叫做“更籍”。户籍由所在乡里的官吏掌握。如果查出户籍档案中有不实之处,地方官吏要受到处罚。

“汉承秦制”,户籍制度在沿袭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萧何编制《九章律》,其中“户律”规定了详细的户籍管理办法,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实行编户齐民,这是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要求每人都必须登记户籍,脱籍是非法的,隐匿逃亡户籍的人户也是有罪的。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标注有现任身份,所以,汉代的户籍又叫做“名县爵里”。同时要求每年八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即百姓无论老幼都必须集合到县城接受官吏的查验,以便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边塞吏卒名籍甚至对于被登录人的身高、肤色都登录在案。如《居延汉简甲编》第38简:“河南郡荥阳桃邮里公乘庄盼,年廿八,长七尺二寸,黑色。”附第37简:“长安有利里宋买,年廿四,长七尺二寸,黑色。”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包括内容更加详细,如户主:县、里、爵、姓名、年龄;家内所有成员: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可以说,中国自秦汉以来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毫无疑问是资本主义时代以前世界各国中最先进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规定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完备严密得多”[5]136。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豪族的崛起,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依附于贵族下的奴婢没有自己独立的户籍,只能依附于贵族的户籍下。“燕王公贵戚,多占民为荫户,国之户口,少于私家,仓库空竭,用度不足”。当时的给客制、复客制、占客制、荫客制等实际上是地方贵族占有人口和土地资源的手段。因此,户籍整顿成为当时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这一时期的土断、括户、检籍的实行便是反映。最典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即是针对国家与地方贵族争夺人口和土地资源进行的制度变革,要求加强调户籍管理,将土地和人口结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武建国认为北魏之所以推行均田制,在于“封建国家要与地方豪强大族争夺劳动人手,打击和限制豪强大族实力,使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附籍于国家,与国有荒闲土地相结合,向国家交纳租调,提供徭役”。

隋唐开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进入到了发展完善阶段。开皇五年,文帝下令大索貌阅,进行全国性户口清查。其目的是把浮游民及世家豪门的荫附户搜括出来,载入国家户籍,增加赋税收入。在大索貌阅的同时,还实行析籍政策,规定堂兄弟以下分立户籍,以防容隐。隋朝还因袭北魏的三长制,五里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闾,设闾正;四闾为族,设族长。畿内保长、闾正、族正与畿外的保长、里正、党长称“三长”,三长是推行均田、劝课农桑、催驱赋役和检查户口的农村基层组织。另外,隋朝时还把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地域分配考试名额,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唐朝基本沿用隋制,但对编制时间格式份数等做出比较严格的规定。唐前期在户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已明确了城邑与乡村的分野。《通典》记载了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其村满百家,增置一人,掌同坊正,天下户为九等。一造户籍,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为防止人口的无序流动,唐玄宗时委派宇文融进行括户,并给予安抚政策使其复业,唯如此才能掌握民数,获得赋税。《唐会要》载,“开元十八年十一月敕:诸户籍,毕三年一造,起正月上旬,县司责手实,计账依式勘造,乡别为卷,总写三通其缝皆注某州某县某年籍”。手实是民户自己申报的资料,其内容包括:户主的姓名、年龄、性别,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该户所拥有的土地数额,等等。通过手实,每岁一造账、三年一造籍这一流程保证对人口情况的掌握。

宋代的户籍制度在唐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户籍制度上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在户籍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有常产的称为主户,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坊郭户与乡村户都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坊郭客户为城镇贫民,多为小商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和帮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是佃户主户的雇工和佣工,另外宋代还将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除了主户与客户之外,还有一种官户,即品官之家,他们属于特权阶层,享有免除大部分差役和科配的权利。

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登记的主要内容是籍贯、丁口、姓名和年龄等。为防止假冒、伪造,政府将户贴“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贴给于民”。上报方式是地方基层组织将当地户口“取勘明白”,汇集后到县,“县报于州”,州类总报之于府,府类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总类呈报本部立案,以凭稽考”。

清朝初期沿袭明朝制度,直到光绪年间,才对户籍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效仿日本警察户口编审制度,成立了警察局,发布了巡警清查户口条规,并制定了户籍法,进行户口调查。户数调查按照民政部所定的门牌号码编订,门牌号一旦确定,若要迁移,3日内需报巡警机构注册。警察作为户籍管理的新的机构,成为中国户籍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与基层乡里组织承担户籍编制与管理的体制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因而警察制度已经彻底取代和改变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6]87。自此,中国户口统计日渐形成规模,户籍管理制度渐入正常轨道。清宣统三年颁布了户籍法,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户籍法。

三、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户籍管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以后的“保甲制”,展现了中国户籍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户籍制度的高度发展。

深受传统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户籍制度,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地域性。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同时人身束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是等级性。反映在户籍上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这几种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民籍户种是平民拥有的户籍,处于主体地位,包括民户、匠户、灶户和铺户等户种。在这些户籍当中,不同户种之间平民的社会地位基本相同。而贱籍户种的社会地位低于平民,包括军户、录户、杂户、乐户和丐户等。

三是世袭性。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中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志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军户自东汉末和三国时出现历朝各代均实行世袭制,以达到“兵之子恒为兵”的目的。三国时期,军户的儿子世袭为士兵,女儿也只能在军户内嫁人,形成了户籍对婚姻的制度性限制。杂户主要指拥有各种技能、技巧的专业户。北朝时就规定他们的子弟要世袭父业,不得进学受教育。匠户主要指各种手工业者,唐朝政府对官府掌握的手工匠户的世袭性做出了明确规定,“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7]214。宋元以后控制更严,“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8]75。

四是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在中国历史上,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四、户籍制度的影响

纵观中国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仅是统治工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分裂势力,减少了封建割据战争的发生,为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政治环境,在客观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果还从社会背景因素角度思考现代户籍制的话,我们会发现,现在很多社会因素尤其是一些理念上的东西与古代还是一脉相承的,如很多惯性的影响就制约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恰恰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

一是农业文明的延续,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之缓慢是世人共睹的。如果从工业革命的经典定义来看,中国还处于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的阶段,中国的文明形态还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形态。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的性格延续至今,所以我们今天的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静态的社会和大一统的社会局面。

二是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的延续。长期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导致权力观上的惯性思维。正因为有了强大的行政权力,才可能使户籍承担起其基本职能之外的很多附属职能,其中就包括本应由市场调节的劳动力这一重要的劳动要素的配置。

三是等级观念的延续。反映到户籍制度上就是把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编入不同的户籍册,享受不同权利和承担不同义务。到现代,先通过人为的户籍制度上的规定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做出严格的限制,赋予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不同的权利,后有社会上普遍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等级观念。

四是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的延续。中国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缺乏足够流动性,在占有不同数量社会优势资源的各阶层的流动上,还存在不少人为障碍,今天的户籍制度便是一例。它以约束“乡下人”的权利为代价给予本已占尽社会优势资源的“城市人”更多特权,制造了“乡下人”向城市流动的不自由性。

五是城市与农村关系模式的延续。几千年来,中国的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基本是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路径,除了一些基本生活资料的流通外几乎不需要经济上的交流。它实质上是为了将大量闲置劳动力固定在农村地区,防止对城市经济结构造成冲击。这无疑是让城市与农村各自发展思维的延续。

总之,通过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的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参照和反思的基础,这是它应当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凌云,褚玉清.论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历史作用[J].辽宁警专学报,2010(01).[2]宋昌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3]江立华.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12).[4]徐天麟.西汉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总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0.[6]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7]孔颖达.大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3.[8]宋濂.二十四史?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第二篇:中国古代的婚姻特点

一、封建社会和建国以来的婚姻特点

(一)、结婚方面

1、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1)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1)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2)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

2)正婚礼: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

3)婚后礼。(1)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 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 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 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2)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 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2、1949以后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

1)择偶的自主意识增强,择偶网络从亲缘、地缘到业缘,择偶机会增多,选择空间增大。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多数青年人缺乏对自己婚配对象的选择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式的择偶方式,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择偶方式。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其择偶的自主意识都不断增强,父母作主的婚姻大幅度下降,而自主婚姻则迅速上升。

2)择偶标准:政治条件重要度递减,学历、职业、能力、住房、收入等经济社会因素和爱情因素日益升值。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革”时期,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以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政治地位上的差异。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使不少因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不好的人往往在运动中处于劣势或不利地位,因而,青年人在选择对象时,非常注重对方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分层结构也从以政治分层为主转向以经济分层为主,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青年人在选择对象时,越来越重视恋人或婚配对象的收入、住房,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学历、职业和工作能力状况。

3)爱情深度逐步提高,维系婚姻的主要纽带正在实现从责任向爱情的转型。从不同年龄人群在婚姻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青年中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青年的爱情深度在提高。

(二)离婚方面

1、封建社会离婚只能男子休女子

2、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平等观念的传播,离婚以不再是只有男子有决定权。而离婚的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工作性质改变.。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和传入中国,中国女性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他们受教育程度也相应提高。现在女性大多都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妻子比丈夫的工资还高。女性就业在中国并不是个问题,变化的是妇女工作性质。现在中国各大学中女生非常多,女性与男性一样享受到教育平等的权利,工作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女性经济独立了,处事的人生观和观念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是丈夫挣钱多,现在双方收入基本差不多,有专职的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不同。双方经济冲突的机会也比过去要增高,离婚率逐渐增加。”(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外情现象愈演愈烈。(3)“80后”离婚多。中国式离婚大多发生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顾名思义,就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现代化奢华的物质生活。同时,他们也是“闪婚”的代表,因此也被称为“闪婚族”。也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形成了新一代成年人,他们注重自我需要,而不能维持婚姻关系。

全国综合平均离婚率为:30%左右!中国离婚率前十名的城市!

首位:北京,离婚率39% 第二位:上海,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离婚率38% 第三位:深圳特区,离婚率36.25% 第四位:广州,离婚率35% 第五位:厦门,离婚率34.9% 第六位:中国台北,离婚率34.8% 第七位:南京,离婚率33.8% 第八位:大连,离婚率31% 第九位:杭州,离婚率29% 第十位:哈尔滨,离婚率28%

第三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

(3)人治高于法治。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

(5)宗法制度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7)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

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特征。

第四篇: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范文4篇

到___年实现___亿人在城镇落户是新型城镇化重要目标。目前来看,这一任务有望提前完成。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公安部新闻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公安部___月___日召开全国治安管理工作座谈会,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在会上讲话时表示,要全面深化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的治安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新型户籍制度。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积极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孙力军说,要加快完善户口迁移政策。按照“自愿、分类、有序”原则,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开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尤其是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统筹普通劳动者落户和各类人才落户,争取提前完成___亿人进城落户的任务。要结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努力实现城市群户籍政策的一体化调整。要探索实行农业转移人口“宜城则城、宜乡则乡、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为改善农村人口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孙力军表示,要加快建立新型户籍制度。要在认真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积极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这个会议蕴含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其中,相比审批制,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是一个重大变化。这里面的一个前提是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也就是说,未来广大中小城市包括不少二线城市落户将变得十分简单。

那么先来说说什么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根据___年___月____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__通知》,城区常住人口

___万以上___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___万以上___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___万以上___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万以上___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需要说明的是城区人口的概念。根据“通知”,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而市辖区内的农村地带,并不计入城区范畴。

也就说,市辖区人口并不等于城区人口。比如合肥去年___个市辖区人口___万,但并不等于合肥城区人口有___万。武汉市辖区人口达到了___万,但不等于武汉就是超大城市,因为市辖区内还有很多农村地带和农村人口。

目前住建部每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是对各大城市城区人口的最为详细的统计。根据《___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结合公开资料,统计梳理发现,目前城区人口超过___万的城市有___座,除了北上广深外,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和沈阳。

其中截至目前,我国中心城区人口超过___万大关的仍然只有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和沈阳为特大城市。

也就是说,未来除了这___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有望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这不仅仅是三四五线城市,还包括了不少二线城市,如苏州、合肥、济南、长沙、厦门、宁波、福州、东莞、青岛、西安、大连、昆明、南昌、石家庄等城市,未来这些城市户籍人口有望快速增加。

尤其是,像中西部的很多省会城市,对省内其他地市的人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些省会城市都在努力的打造强省会。一旦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这些城市的人口将快速增长。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阶段不一样,在中西部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之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增长极,以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由于每个省份最好的研发、高教、金融等要素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因此如何突出省会的带动引领作用就十分关键。彭智敏说,现在弱一点的省会比如南昌等城市也在积极凸显省会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题提出,要高标准提升“引领圈”。编制大南昌都市圈“1+5”发展规划,出台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理顺赣江新区管理体制。

这些二线城市的发展前景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分析,除了京沪这样的超大城市在严格控制人口、进行非核心功能疏解外,其他二线城市的人口还将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这些二线城市将成为发展重点。今年以来,很多地产巨头拿地也纷纷从三四线城市回归到二线城市。

地方户籍新政密集出台

___亿人进城落户或提前完成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二线城市的落户政策正在不断放开放宽。___月___日,南昌经开区启动___“春风行动”招聘周活动,提供岗位达___余个。根据南昌最新落户政策,在南昌市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就读学生,凭新生入学通知书或在校学习证明办理落户;全国其他院校就读学生需将户口迁入南昌市的,可按在南昌市就读学生同等条件办理。

___月___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___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__通知》。这也是西安不到两年___次升级调整户籍政策。此次通知明确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的,不受年龄限制;具有本科(不含)以下学历的,年龄在___周岁(含)以下。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教育部学信网在册人员),均可迁入该市落户。

今年以来,至少有___个城市出台了落户新政,放宽落户条件。不光是二线城市,现如今,不光是二三线城市,就连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加入到吸引人才、放松落户的行列中。

其中,在深圳,继去年___月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后,今年___月___日深圳将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___类。

在广州,今年___月___日下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市来穗人员局及市公安局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其中,本科以上,不超过___岁即可落户。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___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广深放开落户条件,可以重点解决已经在本地居住就业的人转化为本地户口,获得本地市民待遇,这也是落实国家落户政策的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放开落户政策,加快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让这些外来人口留在当地,会增加对教育、职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空间。

实现___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是___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根据前述会议,将争取提前完成___亿人进城落户的任务。同时结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实行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努力实现城市群户籍政策的一体化调整。

本月___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也提到,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户籍制度范文(二)

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制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商代人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之为“登人”。

商代属于奴隶制社会,在当时的贵族奴隶主眼中,人口和牛羊之类的财产并无多大区别,牛羊需要登记,那么人口登记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身为奴隶主私有财产的奴隶,当然是不可能有迁徙的自由,如果私自逃离户籍所在地,则会遭到严酷的惩罚,有时候甚至会被处死。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许多小国对领地居民的控制也力有不逮,于是诸子百家的士人们得以周游列国,宣传各自的学说,以博取各国君主的重视。

自由的人口流动为自由的思想创造了土壤,因此,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华夏迎来了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时代,因为韩国水工郑国的间谍事件被发觉,秦国的宗室们对秦国境内的客卿非常不信任,于是鼓动秦王驱逐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写了一篇《谏逐客书》,论述秦穆公以来“以客致强”的事实。

在文末,李斯写道: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认为,人口流动带来人才流动,各国英才入秦是秦国能强盛的根本。如果因为地域籍贯的不同,而驱逐人才,那么秦国就危险了。

秦王嬴政认为李斯说的很对,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岂能让人才流入他国呢?于是嬴政马上做了一件事:立刻废除了驱逐客卿的命令;而孝公时,已让商鞅赶紧对秦国境内的人口进行登记。

商鞅变法,将秦国人口按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的办法编制起来,每伍户之中,选一人为伍长,每什户之中选一人为什长,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为了保障编户制度的约束力,秦法实行连坐,一人犯罪,其余人都要受株连,战时若有一人逃亡,其余人都要被诛杀。

秦国广纳贤才,同时又在内部推行严酷的国家军事主义制度,致使秦军战力爆表,终于以偏隅之地,异军突起,横扫六合,混一宇内。

秦统一之后,推行郡县制,然而郡县制只是国家机器的框架,真正到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时,郡县一级是远远不够细化的,于是在编户制度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乡亭制,即每乡设“三老”(乡村元老院),十里为一亭,每亭设亭长。亭长对方圆十里之内的居民进行户口管理,并维护基层社会治安,同时负责朝廷赋税、徭役的征收和摊派。汉高祖刘邦就是亭长出身,只是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亭长,他的日常除了赌钱,就是在村口酒馆里喝酒吹牛聊闲天。

汉随秦制,秦汉以降乃至魏晋,除非是遇到长期乱世,实在没有办法进行户籍编制,否则人口登记都是国家的基础工作之一。尽管进入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像奴隶社会那么明显,但在统治者眼里,人民依然是国家财产,财产必须登记,严防资产流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写在教科书里的圣人语录,它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史里的天条。

自西晋八王之乱以后,户籍制度曾有那么一段时期濒临瓦解,这主要是长达四百年的乱世战争所致。人口的不断迁徙与流亡,政权的不断更迭,都让户籍制度一度几乎断绝,但当政权稍稍稳定的时期,统治者都会抓紧时间修补户籍登记本。比如,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重建户籍制度就是其中一条重要内容;而在中国南方,南齐萧氏在其短暂的二十多年时光里,一直把户籍修订工作当作国策来抓,并让太子主抓这项重点工作。

在更晚一点的隋唐时代里,国家实行三长制。即每五里为一保,设保长(俗称“地保”);五保为一闾,设闾正;四闾为一族,设族长。地保必须熟知自己辖区的各种家长里短,一旦地方上有事,地保就是一部活百科全书。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设保甲制,每十家为一保,选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每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一威望高的人为都保正,保正又分正副职。《水浒传》里,晁盖被称为“晁保正”,说明他也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大宋朝的执政基石。

明清时期,户籍管理更是成熟。户籍管理又分为“黄册”和“鱼鳞册”,黄册以登记人口为主,鱼鳞册以登记土地为主,两册一对照,一户人家究竟该交多少钱粮税赋,该服多少徭役人工,都是一目了然的。晚清时期,黄册和鱼鳞册几乎都是由各地方衙门里的行房书吏们世代把持,传子不传婿,是当地吏员们的传家之宝。因为必须有这东西在手,才能收得了各种租税,所以任凭换了哪一任官老爷来,都炒不掉这些书吏。

那么,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把户籍政策作为国策来抓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古代的中国一直是农耕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第一大产业,农业税是财政第一大税种,而税收直接关系着政权的生死存亡。农业税的根基有两条:一个是农业人口的多寡,一个是征税土地的产能,因此人口管理与土地管理一样,都是农耕社会里的基本国策。如果土地和农民都越来越多,那么国家财政的兴盛指日可待,而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经常迁徙的流民,则意味着国势衰微,亡国之日可期。

至于重农抑商,更是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商业税在中国古代税收体系里占比微乎其微,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而农业税则不同,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

为了让帝王们的子孙们能够千秋万代仙福永享,帝国必须用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来保证农民们世世代代地在那块土地上做工蚁,因此,几千年来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帝国的户籍制度都是一如既往地坚不可摧。

户籍制度范文(三)

在当代,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户口是非常珍贵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当地户口,再有成就也不过是个“X漂”一族。而“X漂”这个词,意味着他没有根基,身世如浮萍,漂到哪里是哪里,全凭造化安排了。

自己漂泊也还罢了,而一旦遇到结婚生子、孩子就学之类的问题,“X漂”一族就会感受到什么叫“令人抓狂”。

一个户口能卡住一家人的脖子,这句话绝非夸大其词。

很多人以为,这种情况是因为当代人口众多导致的,但实际上,在人口相对稀少的古代社会,户籍制度的威力比当代还要强大得多。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没有户籍,那他就不会有土地。土地是古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就无法正常生活。

凡是没有户籍的人,都是流民。法律也不怎么保护流民的权益,因为流民不纳税,会被视为帝国的蛀虫。流民的主体是两种人:乞丐和盗贼,而这两种人经常会身份互换,因此在很多时候,杀死流民会被视为剿灭盗贼,即便是误杀,也常常会因为没有苦主而不了了之。

当代流行穿越剧,但那些穿越剧通常都是脑洞清奇的作品。实际上如果真的能够穿越的话,假如穿越者落在稍微稳定一点的时代里,几乎___%会因为没有户籍而被当作盗贼被通缉;假如穿越者落在乱世之中,那么几乎___%的概率是要早死的。在古代,没有户籍就不能成为王朝的子民,除了躲进深山老林玩野外生存,就没有别的路好走了。

如果穿越到隋唐,穿越者会因为没有户籍而沦为贱民。在隋唐时代,这类人会被登记在一种特殊的册子上,这叫“非编户”,他们通常是贵族或者富豪之家的家奴。假如无户籍的穿越者被人发现,那就会被当做逃奴抓起来,如果联系不上主家,那就会被官方拍卖。另外,这种“非编户”贱民无法脱籍,这口锅不但要背到死,而且要世世代代子子孙孙地背下去。贱民脱籍政策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才有,而且还需要放弃“贱业”之后三代才能参加科考,但即便如此严苛的条件,在当时依然被视为“恩典”。

如果穿越到明清,穿越者因为无户籍,所以无法参加科举,即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只好去荒野里说给狐仙去听。

在古代,没有户籍是无法旅行的,再有钱也不行。户籍意味着人员无法自由迁徙,如果有事要离乡百里以上,就得找当地政府出具文书,也就是路引。路引万分重要,绝对不可遗失,否则身处异乡会被按游民处置,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发放的路引(介绍信),否则店家要受连坐。如果没有路引,就只好去荒山野岭找黑店住,万一不小心中了鸡鸣五鼓断魂香,第二天早上就变成了热气腾腾的人肉包子了。

不要指望有什么办法能逃脱强大户籍管理,作为立法者的商鞅,在逃亡的时候也发现这个制度实在是没有什么漏洞可钻,所以他也因为没有介绍信而被人抓回去五马分尸了。

不同的户籍之间享受的政策红利也有极大的不同。

在古代,户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比如一个人生在京城,哪怕是个普通人家,也可以认为这孩子生来命好了,因为古代京城与偏远地区之间的GDP可能会相差几个时代,而其所处的环境也决定了京城人士的见识、习惯和发展空间都会比其他地区胜出许多,如果要参加科举,京城人士的路费都省下了。再比如前面说到的陈汤,无论他取得怎样了不起的成就,他仍然是个山阳瑕丘人,到死也是一个连长安户口都混不到的loser。

对于古人改变命运的主要渠道科考来说,户籍制度也是相当不公平的。政府会按地域来分配录取名额,同时还要审核考生的户籍身份,只有经济严重欠发达地区才能和京城一样享受更多的录取名额。因此,古代考生家庭和官府之间,也会展开篡改户籍与反篡改户籍的攻防战。

户籍制度范文(四)

其实,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早已不是新鲜词了,而是近年来的一个高频词。

本轮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启的标志性文件,应该是_______年___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走的是打通二元户籍制路线,提高城镇化质量。因为此前的改革一直走的也是放宽路线,但学界认为,城镇化率质量不高,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是一个关键指标。

___年___月,____正式发布《推动一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要求“__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将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要提高___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___万人以上。

到如今,留给这个目标完成的时间已开始显得紧迫起来。今年以来,国家政策频出,城镇化已开始提速,或者说进入倒计时。

例如,今年___月___日,___、____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到___年,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

而这与___月___日国家发改委发布《___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下称《任务》)才隔了一个月。《任务》明确了相关城市放宽落户的具体要求:

城区常住人口___万~___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城区常住人口___万~___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今年___月___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同日,公安部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表示,要全面深化以户籍制度为重点的治安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新型户籍制度。除落户超大、特大城市和跨省迁移户口实行审批制外,积极探索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国家频提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尤其是放开大城市的落户限制,是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数据显示,截至___底,仍有___亿农业转移人口已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户城市,其中___%分布在地级以上的城市,基本上是大城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将这部分人群的现状称为“半城市化”。

都市圈、城市群崛起

在目前小城市户籍已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吸引力不够的情况下,放开大城市户籍显得尤为重要。陈亚军说,要解决好落户的问题,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联动,光靠小城镇、小城市其实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推动大中小城市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虽然我国从上世纪___年代开始就鼓励发展中小城市,但实际上人口一直在往大城市走,现在学界更倾向于走发展大都市圈的道路。毕竟大型都市在经济资源的集聚、效率和节约发展等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也彰显着国家要将中心大城市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的决心。

牛凤瑞认为,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更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规模与辐射带动能力成正比。应该通过支持一些核心重点城市率先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___年___月,___、____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一方面是要放开放宽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另一方面要突出中心大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显而易见,未来大城市的发展更受看好。

但问题是,大城市的发展和落户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尽管中央密集发文要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但都附加了一定的限定词,落户的全面放开,是将个别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除外的。

根据《___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目前,城区人口超过___万的城市有___座,除北上广深这四个超大城市,还有天津、重庆、武汉、成都、南京、郑州、杭州、沈阳、长沙___个特大城市。

结合政策,也就是说,在未来,除了上述___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都将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这个过程中,一大批二线城市将受益最大,包括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等。

一方面,大城市户籍放开后,中小城市的发展前景会更受限。另一方面,相比京沪等超大城市,二线城市还有大把的发展空间。这些二线城市崛起后,不仅可以承担、疏解一线城市过于集中的部分功能,还可以起到区域发展龙头的作用,带动更多区域相对均衡地发展。

放开放宽落户带来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意见》明确,要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政策。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过去国家强调中小城市战略的结果是:一线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土地供给不足,三四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土地供给过多,由此造成土地供需错配。现如今,人地挂钩的政策更符合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对输入城市将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输入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个过程中,对一二线城市也是一大利好。

《意见》提到,到___年,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经济发达地区、都市圈和城市郊区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这意味着,未来城市更新改造,有望成为房地产发展的重点。什么样的城市更新改造尤其是旧村改造会有价值?哪里的农村户口有价值?当然不可能是小城市的农村或者贵州、东北、淮河流域等地的偏远农村,而是一二线大城市的城中村或近郊区的农村。

今年,珠三角,广州、东莞等地的旧村改造如火如荼。这些地方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也会极大地增加一二线大城市的土地供应。

从总体上看,二线热点城市的楼市发展前景已经超过了一线城市。

一方面,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量空间更大;

另一方面,二线城市原有楼价较一线城市要低很多。

实际上,从___年以来的表现来看,二线热点城市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这也符合近年来热点二线城市经济崛起的趋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年以来,热点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火爆,各大开发商鏖战二线城市。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50大城市合计在___年前___月土地出让___万亿元,同比___年同期上涨了___%。其中,___月杭州土地出让金收入___亿元,位列榜首。此外,今年以来,天津、武汉、苏州、济南、郑州、福州等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也十分抢眼。

一线城市也不是没有机会。上述《任务》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也就是说,未来一线城市的重点在都市圈的发展上。

尤其是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尤其是跨城地铁、市域快轨的发展,将会极大缩短周边地区、邻近板块到大城市中心城区的时间,让这些区域变成也可以变成人们常住的区域,从而有利于超大城市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也可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比如北京周边的北三县、保定等地,上海周边的南通、嘉兴、昆山、太仓等地,深圳周边的惠州等,都将是未来楼市发展的重点。

第五篇:户籍制度

简论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法学081周珏 0801064

5摘要:

户籍制度是中国一项涉及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之基本形貌的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制度。本文将从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历史说起,从古至今,逐步解释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再试着分析户籍制度的诸多问题。意在深刻了解我国户籍制度的发展,和未来户籍制度的走向。

关键字:1949年以前 1949年以后 户籍制度:终结抑或改革

正文:

一.1949年以前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社会里,对农民严加管制,把他们锢着在土地上,编户入书籍,横为中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历史中的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以此作为掌握人口信息、征调税役、分配资源和维持秩序的基础,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服务和法律的综合性社会制度。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无数次的战争和内乱,又经历代王朝的更替,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并且始终执行着多种社会功能。回溯历史,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浏览一下中国户籍文化的历史形态,①而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去把握这一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并从中认识维持这种结构的社会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影响。

1.“户籍”的涵义

“户”,《辞源》解释为:“住户,一家为一户。”中国古代户籍,也有“丁籍(册)”、“黄籍”或“籍帐”之类的名称,主要以家庭为依据,了解家户人数和田地情况,用以征收赋税、调派劳役。

2.编户齐民

在历史上的户籍管理时间中,包含了权利机构对土地管理和土地制度的意义。统治者实行编户齐民的措施,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家庭和人口情况,而且还要掌握土地的户均和人均占有情况,掌握土地的质量情况,如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出产率,以此作为摊派赋税、征调兵役的依据。

纵观中国历史中的户籍制度,其登记注册的内容不外乎三大类:户内关系、人丁数量和田地财产。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形式不尽相同,然而它却是所有统治者用以控制社会、落实行政、经济和军事管理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3.国家机器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诸侯势力随之壮大,争霸争雄的战争频繁四起。由于战争的需要台,各诸侯国自然会重视人口登记、户口保养及户口管理。战争需要有兵员和物资保证,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理,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力,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也可限制流动,防止人力流失,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因为掌管户口,对国家机器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国家的存在以来与税役的征调;再者,文字的出现,也为登陆户口提供了条件。

4.五保法

后来,由于政事废弛,国家并不需要周全的数字,这样地方管理的怠惰也就成了自然,因此户籍所载的民数严重失实已司空见惯。后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多年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的局面。立即推行户籍改革,即“制人五家为保,保五为闾,闾四为族,皆有正,几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以相检查”。②这样,户籍制度又再次被巩固了起来。

5.科举

隋朝之后的户籍制度增加了对户口登记管理的约束机制,即把户籍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科举制度与其说是一项教育考试制度,不如说是半开放式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它是一种和平式的上下流动机制。相对比以往的全完世袭制和暴力争夺制,这种社会垂直流动机制无疑是一种进步。科举考试,实行的是配额制,即按地域分配名额,名额十分有限,于是,中举的名额也就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为分配这种资源,则必须确立一个依据,已有的户籍管理无形中为其提供了方便。科举制要求人们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即在哪里登记入籍,才有资格在哪里参加考试,这样做一者是为了保证相对的平衡,防止人们一起涌向一个地方;二者也为了便于组织考试。

6.末尾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户籍制度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制度形式,而是与各种行政、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套观念、规则和措施。它既在各项制度中得以体现,并发挥其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传统。诺思认为,国家或政府应对制度创新和经济绩效负责。但在中国历代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户籍制度保证了各级官僚的优势利益。③尤其对最高统治者皇帝来说,把所有臣民登记入册,他便可手执一册而统一天下,以此方式既象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多少劳动成本,这样皇权统治的效用最大化也就得以实现。

既然如此,户籍制度的创新和变迁所需要的动力在传统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中,就难以产生。这也许是历代户籍制度乃至全部封建社会之所以变迁缓慢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1949年以后

1949年以后的中国户籍制度,最先在城市管理中得以酝酿,然后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普遍的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户口登记,以及对各类户口的迁徙、居住、获取资源和福利的权利规定等。

新中国建立之初,随着土地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初见端倪,新兴政权,或具体地说是某些上层政治精英开始雄心勃勃,试图彻底打破传统的社会结构。但过于理想的平均注意社会,户籍制度的建立,多少地带有些乌托邦式的理想观念。最后不得不按地缘和个人成分或身份来控制和分配短缺的组弹压吧,结果不仅没有消除三大差别,建立“一大二公”的社会;相反地使地缘意识和身份意识得以强化,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群之间出现认同的分离,而要把他们郑和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就不得不依靠强大的中央权力,这样,整个社会秩序也就实际上成了一种“人工维持的秩序”。④也就是说,国家只有通过超强的权力控制,阻止社会走向地缘分割化和身份分层化,以弥补社会郑和的裂痕。

1.改革以来的户籍制度变迁

了解改革以来的户籍制度的变迁情况,下面几个事项可能是重点对象:(1):知青回城的户口安排,(2):“农转非”的指标,(3):“自理口粮户口”或当地有效的城镇户口,(4):居民身份证,(5):就业和粮油关系的转换,(6):“卖户口”现象。

2.户口与资源的分配

回顾过去的那段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户籍制度与那种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体制紧密相关,同时也是国家进行资源调配和利益格局调整的视窗系统和操作平台。

户籍的登记注册,以及对个人居住、迁移的管制制度,既是策略选择的结果,又是巩固这一

分配格局和状况的关键路径。因为,假如没有乡——城户口迁移的控制和约束,当城市的比较利益占优的时候,必然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用想城市,参与争夺城市资源,这样,最终也就会达到城乡比较利益均衡,从而消解城乡分化。但是,这一策略与国家所选择的工业化策略不太吻合,国家试图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加速工业化,而不是让部分资源被与工业无关的人消费掉。

3.户籍壁垒

在中国户籍制度的安排下,户口的划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系统中存在的结构性壁垒。城镇户口或户口迁移的转换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就相当于一个集团或阶层守卫自己利益的壁垒,因为从显示情况来看,制定政策的或有权进行决策的阶层,以及决定户口迁移权利的人,几乎都是具有城镇户口或本地户口的人。因此,很难说,他们的利益倾向不影响其价值倾向乃至决策行为。

以户口为标志的分层体制,最典型的例证就是,1960—1970 年代出现的国营或集体单位从农村地区招收的轮换工、临时工和合同工,他们和同单位的其他工人在职业、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上,并无什么区别;他们常常需要做比其他工人更苦更脏的活,但是却不能得到与其他正式工相同的待遇。他们没有同等的劳动保障、公费医疗、住房、退休金、津贴和消费补贴也明显少于正式工,甚至根本没有。他们之所以得到这样不同等的待遇,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来自于农村,他们的户口身份是农村户口。所以,合同工形式实际强化了户口制对城乡之间裂缝的影响,它表明一方面工业增长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户口的权威界定又在压制农民的权利,并极力维护城乡户口的等级差别。相同的例子也表现在干部少年粉上,农村干部和国家干部都是可以说是干部,但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国家干部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户口的不同,因此待遇也就存在差别。

户口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裂痕,不仅表现为城乡户口两种群体之间收入的不平等,而且还表现不同户籍之间的其他权利和非货币性待遇的差别。例如,户口落在规模较大的城市里的居民,可以很容易地把户口迁到规模较小的城市,城市户口可以很方便地转成农村户口;但是,从小城市将户口迁到大城市,或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没有足够的条件、理由和关系,几乎不可能,这无形中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户口所享受的权利和地位是不平等的,或是呈等级的。

户籍制度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是深渊的,同时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户口转换和迁移的限制,使地区和部门内的成员趋向平均,另一方面,它又使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差距固定和突出;一方面它虽然遏止了城市贫民窟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使农村充斥着贫困。因为以户口为标准对居住地、住房、就业、配给和消费的控制,限制了农民获得与城市相关的比较利益优势的机会,人们受到先赋户口的控制,很难甚至无法调整自己的位置或地位。即使人们安心地守在那里。即使有些农村人不愿选择一辈子守望着那一点贫瘠的耕地,他们也难以摆脱户籍的安排。

4.户籍壁垒与乡—城人口流动

在众多对当代中国城镇流动人口以及乡—城人口迁移研究中,不少学者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作用,而对权利、资源和利益分配的格局关注不够。在传统的意识形态里,农民进城被看做是“盲流”,在这多少带有歧视性的话语中,隐含着对农民理性追求自己利益权利的轻视或否认。

1980年代以前,政府通过户籍控制,以及响应的粮油配给、票证和外出证明等措施,有效控制了乡—城人口迁移和流动,从而剥夺了农民在城镇获得收入的机会。从农民进城的途径来看,以与城镇户口的亲人团聚为主要方式,招工也是重要途径之一,但受政策影响和波动很大;当兵和上大学是农业户口的年轻人实现进城梦想的唯一的、可以为之奋斗的途径,但是道路相当狭窄。

1980年代中后期之后,城乡分割的资源配置以及部门和地域之间的差别日益显著,从而吸引了大量农民挤进城里,在农业外寻找就业机会。尽管户口控制仍然对他们起到约束作用,但是巨大的利益差距形成强烈驱动力,推动和他们想尽一切方法在城市里找到立足点。例如,北京市出现的诸如“浙江村”之类流动人口聚落群体,⑤就是新的体制和旧的制度安排组合而成的社会现象。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是自由流动的,而户籍制度安排则极力限制劳动力在体制内的自由流动和转移,而且继续为各种不平等的行政政策的执行提供依据和条件。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不仅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市民待遇,反而遭到各种临时性或地方性的行政命令的驱赶和排斥。

5.“黑户口”

“黑户口”,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在权威机关登记入籍的、户口没有着落的人,也就是指那些不被权威机关知道的或不被认可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群体的不可知性和不合法性,因此常常被管理者或其他人称之为“黑户口”或“黑人口”。出现“黑户口”的情况主要有:

(1):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手续或超生人口。

(2):不少农民为不承担负担而不愿给子女上报和登记户口,这样他们的子女也就没有户口。

(3):第三种类型的“黑户口”属于户口代定者。或称为“口袋户口”,是指在户口迁移过程中,个人持迁移证而不在规定期限内在迁入地落户。

(4):在没有户口的群体中,还有一些是弃婴,他们被别人抱养,但又不符合收养法的规定,因此不能上户口。

在“黑户口”群体当中,有些人,尤其是那些不能申报户口的人,或许永远也不能获得户口身份,从而不能享有与其他人同等的公民或市民权利。那些没有户口、不能享有理应享有的社会权利的阶层,既定的分配制度和现实红的待遇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产成极大的影响。如果户口制度或依附于户口的权利和义务分配制度不改变,这样的阶层会长期存在,并构成一种边缘群体和亚文化,他们反过来也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反作用。

6.小结

尽管导致社会分层与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由权利和义务分配的不平等构成的。社会的上层享有更多的行动权利或社会权利,而承担更少的义务;社会下层的行动则受到更多的制约,享有的权利较少,而承担的义务更多。

在中国的户籍制度安排中,不同的类型的户口,如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以及地方有效的户口之间,在所享有的公民权和社会权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由于不同户口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平等的,而户口身份主要是通过代际继承获得的,因此,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形成,继承和世袭因素的作用较大,自获因素或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通常被视为结构性的不平等印度,如个人能力、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等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个人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不平等,然而实际上,它在较大程度上也包含着权利的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所产生的效应。

综上所述,在中国,户口的湖粉已不仅仅是身份的证明,而成为权利和义务分配的依据和标准,户口成为个人享受各种社会和公民权利的边界和壁垒,由此导致了户口的不同(包括类型、籍地不同),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就不一样,权利和义务的差别是多方面社会差别的重要根源。

三.户籍制度:终结抑或改革

在中国的现实中,户籍具体来说,就相当于户口簿或户口登记簿所技术的相关事实,如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和空间、户口所在地、户口属性以及家庭及其他社会关系等。户籍的应用在显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

(1):传递个人信息。

(2):证明个人身份和社会关系。

(3):限制人口迁徙和流动。

(4):权利和资源分配的操作系统。

无论从制度的效率,还是从公平度来看,具有传统色彩的户籍制度与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已显得不相称。因此,致力与户籍制度创新,使其有利于降低公民的生活成本,关心和体现弱势群体的需要,已势在必行。正如杰斐逊所说:“法律和制度必须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而进步。人类思想日趋发展、开明,新的发现不断涌现,新的真理被揭示出来,习俗和观点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制度也应前进,与时代同步。如果我们要求文明社会停留于野蛮的祖制之下,那无异于要求承认仍穿者孩提时代的服装。”⑥

总而言之,以控制个人行动和建构社会差别为导向的户籍制度,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格格不入。因而,改造中国户籍制度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附: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第417页.强制性收容遣送政策及其终结

1961年以来,为维护社会治安,强制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分子,经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准各地公安机关对轻微违法犯罪的人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采取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的措施。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对城市乞讨和其他露宿街头生活无着人员实施收容、遣送政策。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各地出现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将收容遣送的对象扩大到“三无”人员。后来收容遣送工作又与流动人口的管理联系在一起,收容遣送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三证”不全的流动人员。1992年12月财政部、民政部、公安部《关于收容遣送工作中跨省遣送所需经费制支付问题的通知》规定,跨省收容遣送费的收取,以流出省在经济上承担责任,促使其做好制止人口盲目外流工作,流入省做好将外省被收容人员送回原籍的工作为原则;其所需经费原则上又流出省财政部门解决,并规定了具体的收费标准。

1994年1月民政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收容一送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在收容遣送工作中,对社会救济对象实行无偿服务,对非社会救济对象可实行有偿服务。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收容遣送人数剧增。以北京市为例,1999年收容遣送人数达到149359人。2000年上半年,收容后遣送人数达18万人。与此同时,因收容遣送引起的恶性事件和行政诉讼也不断涌现。2003年3月17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街头因没有暂住证被治安人员带到派出所,随后被展转至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救治站,3天后被暴打致死。以“孙志刚事件”为焦点,引起关于取消强制性收容遣送政策的广泛讨论。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21年之久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正式废止。新《办法》变强制性收容遣送为自愿性社会救助。

① 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5年。

② 《隋书?食货传》

③ 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伤害三联书店,1994年。

④ 科尔曼引用的法学家海克的观点。认为秩序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自发形成的秩序”,它产生于各种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只需某些禁令;另一种是“人工维持的秩序”,它依赖于命令式的权威。参见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⑤ 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⑥ 引自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8页。

下载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其特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户籍制度

    1、户籍制度 中国的户籍制度由于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二元户口划分,其系统性、延续性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深刻而长远。如从政治权利、身份地位、教育机会、职业获得、社会保障......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点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6-09-08 15:50 来源: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人背景及特点 一、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科技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应用性强,但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如经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定稿]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中国古代音乐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创造的音乐,直至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为止,都是中国古代音乐......

    户籍制度50年

    户籍制度50年 背景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核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正式确立......

    户籍制度参考文献

    [5]田炳信. 中国第一证件———中国户籍制度调查手稿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参考文献] [1]罗亚萍,姜红星.城乡二元制度下的我国劳动力市场分 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