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农村水电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农村水电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区,水能资源丰富,全省主要河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37.46万kW,其中中小水电资源1324.8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654万kW,午发电呈239亿kW·h。但由于地处边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程度低,有水无电地区还广泛存在。因此,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水能资源,促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藏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成效明显
青海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国家支持、政府重视、政策扶持,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1.兴水办电相结合,农村水电建设不断加快
建国以来,全省农村水电事业从主要依托农田灌溉项目兴建小水电站,到为地方电气化和经济发展服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并以其投资少、见效快、就近开发、就近成网供电的优势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全省大部分县(市)都是首先依靠农村水电解决了无电、缺电问题。全省已建、在建的中小水电站由解放初期的1座198kW,发展到2005年底的205座,装机容量146.2万kW(其中,小水电站200座,装机容量56.1万kW)。特别是“十五”期间,全省已建、在建中小水电站规模达到71座,装机容量127.5万kW,相当于“十五”以前全省50年中小水电建设规模的6.82倍。
2.积极争取政策,促进小水电快速发展
政策扶持和引导是促进小水电发展的源动力。青海省小水电资源十富,但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解决资金问题,是加快小水电开发的关键。因此,省委、省政府把政策扶持作为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基础,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政府支持下,各有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将发展小水电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从水电建设项目的审批立项、上网电量电价、用地、税收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小水电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村水电的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为了解决全省电力供应紧张、农牧区缺电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小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凋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营业区”,小水电的发展贯彻“多家办电”和“谁建、谁管、谁有、谁受益”的方针政策,执行“大电网对小水电扶持让利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同时,为加快地方小水电建设步伐,出台了“地方水电企业执行6%增值税率”等扶持政策,促进了全省小水电资源的开发。进入“九五”时期,又出台了提高小水电上网电价的鼓励政策,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革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投资体制和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水电开发。各地先后制定了减免税费的多项优惠政策,并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和项目宣传力度,社会投资也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刺激下,纷纷转向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小水电建设上,使小水电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多家办电格局和多元化的投资形式。
3.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提高小水电效益
小水电的开发体制和运营机制是决定小水电经济运营和快速、滚动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长期以来各级水利部门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小水电开发已由单纯的国家投资转变为由国有、集体、股份、联营和私有等多种成分构成的投资开发形式。如格尔木电网是青海省最大的地方电网,但是由于受电力体制所限,格尔木电网发展能力欠缺,企业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为此省水利厅与海西州政府积极协商,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和政府引导作用,依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帮助企业以资产入股形式建立了“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现代股份制企业,实现了人、财、物,发、供、用电相互统一,协调发展的企业运行新机制,使水电企业管理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其后,为了更好的利用资金,提高小水电滚动开发的能力和管理运行水平,省水利厅又指导格尔木发供电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由于干沟水电站和格尔本水电厂合并成立格尔木水电有限责任公司,省水利厅进行行业管理,开创了全省股份制办电、管电的先河。1999年12月,成立了由省水利水电工程局、雪龙滩水力发电厂、格尔木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水电综合开发公司。古浪堤水电厂等7家企事业单位发起,经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青海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青海省最大的一家以小水电开发为主的国有企业。截止目前,全省以开发小水电为主并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已达到近十家,其中大部分企业是股份或民营企业。同时,各地也结合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水电行业管理,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农村水电行业管理职能,并成立了多种形式的水利电力公司,建立了从管理到运营的小水电有效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4.积极争取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
1983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国务院以[1983]国发190号文作出了积极发展小水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的决定,小水电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边远贫困地区也迎来了小水电开发的一个良好契机。省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狠抓电气化县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部的支持下,1985~2000年,经过近15年的艰苦努力,先后完成同仁、格尔木、德令哈、祁连、贵南、河南、泽库、都兰、班玛和玉树等1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任务,共完成各类投资2.68亿元。“十五”期间又相继建成了同仁、贵南、班玛、玉树、称多、久治6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共完成投资1.78亿元。在积极完成电气化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还结合电气化建设,参照国家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的实施,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开工建设了青海省第一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贵南县都兰水电站,为下一步全面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积累了经验,也打下了基础。
5.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青海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建设主要分布在藏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海拔高、条件艰苦。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和办法,狠抓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省39个县(市)中,有小水电的县达到36个;全省422个乡(镇)中农村水电供电的有160个,4123个村中农村水电供电的有1768个。通过农村水电建设,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增加了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的生活用能问题,农牧民用电水平显著提高,农牧区教育文化、科学事业迅速发展,广播、电视、电化教学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通电面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增加了水电企业效益,增强了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了农牧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县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农村水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省供用电紧张的矛盾,体现了其强大生命力,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十五”以来,随着国家退牧还草和“三江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大批农牧民群众告别了世代游牧的生活,开始了定居,电力就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各地紧紧把农村水电建设和农牧民定居点及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将新建电源和供电网络作为促进地区发展、维护稳定的首要问题,农村水电建设切实收到了实效。如今,随着定居点及小城镇建设的开展,一批商店、学校、特色加工企业等相继建成。城镇居民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和电话,1/5的城镇家庭拥有摩托车或汽车,并随着小水电代燃料的实施,利用电能取暖、做饭在农牧区得以推广普及。目前,在农牧区使用电炊具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电锅炉也正在逐步取代燃煤、燃油锅炉,清洁卫生的电能越来越受到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农牧区也随着草原定居点的建设,改变了农牧民群众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保留传统风格的藏式新居里,彩电、冰箱、洗衣机及款式新颖的家具悄然替代了简陋的传统用品,洋溢着现代人生活的气息。
6.促进了藏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青海作为西部省份和第二大藏区,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和电气化建设,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民的生活基本实现了由贫困型向温饱型的转化,也拉开了经济腾飞的帷幕,为藏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现代化建设正把藏区带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古老的青海藏区呈现出勃勃生机,推动了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党和政府在藏族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西部大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市场开发与扶贫开发极不平衡。一些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较好的中小水电项目,由于建成后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开发活跃,发展速度较快,但在边远的无电、缺电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水电,由于建设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引资困难,贷款难度大,地方财政困难,国家对农村水电的投入非常有限等原因,发展速度迟缓。
2.资源管理滞后
水能资源管理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大水能资源管理力度和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完善的水能资源规划是实现水能资源有效管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近些年来,大量民间资金涌入地方水电行业,但由于行业行政管理职能淡化,导致水能资源管理滞后。目前青海省虽编制了一些中小型水电开发规划,但也仅限于行业内部和部分地区的骨干电源项目,操作性不强;同时,全省在水电资源管理上也缺乏必要的办法和措施,一些地区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按水资源、流域整体规划及水利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批,资源无序开发和安全隐患频颊出现,造成水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影响了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的业主甚至把水能资源变成一种投机商品,采取各种手段变相倒卖,严重影响和挫伤了社会办电的积极性。
3.行业管理滞后
农村水电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小水电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促进的能力。一是由于全省小水电管理职能至今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导致建设管理体制不顾,对农村水电的监督、检查、培训、考核等工作受到影响。二是有的小水电站项目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追求节省投资,将工程项目交给一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给电站质量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三是国家和省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和项目核准制的相关规定,原先的审批程序和办法已不能满足需要。
三、几点想法
农村水电发展存在着问题,也面临着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为主题,不断总结经验,明确奋斗目标,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推动小水电事业的持续发展。
1.进一步加强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水电行业管理
(1)加强水能资源统一管理,是保证水能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把好水电建设项目审批关,才能有效行使好行业管理职责,切实保证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目前情况下,应以规划管理规范水能资源开发,首先利用《水法》已赋予水利部门水资源综合管理职责,在尽快编制全省水电资源开发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尽快出台青海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明确河流开发必须实行统一规划,和规划编制、审批的范围和权限,以及在水电项目审批中应符合规划的相关要求,按照先规划后审批项目的原则,通过规划管理规范水能资源开发,明确各级水利部门水电项目开发管理权限。对重点河流由省水利部门统一管理,其它河流省级水利部门备案。通过清晰的规划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2)以水能资源有偿出让保证资源开发的公平、公正和有偿使用。在水电项目水资源评价中增加水能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并逐步建立水能资源开发许可制度,通过水电项目评价和许可制度,从行业管理上防止水能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能资源,达到对农村水电开发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审核的目的,维护水资源管理的统一性、完整性,为最终实现水利部门对全省农村水电行业的管理打下基础。
(3)严格项目核准及建设和运行管理,明确部门责任,加强水电建设程序管理和行业监管力度,规范水电建设市场审核。通过结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投资体制和项目核准制度改革的要求,以河流划分明确省、州(地)相关部门的审批或核准权限,就水电项目审批或核准前有关事项做出具体的规定。并通过对水电项目建设中和竣工运行后的管理,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和行业监管力度。主要从水电项目建设施工、招投标、竣工验收、运行中的水安全管理等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进一步落实水利部门农村水电行业监督管理职能,肩负起对农村水能资源、农村水电工程、农村水电资产实施行业管理的责任。
2.准确定位中小水电项目,坚持市场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根据中小水电项目投资效益,对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电项目,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中小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村水电开发体制,对农牧区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水电项目,要结合扶贫开发、生态保护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藏区建设的需要,积极争取水电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和无电、缺电地区的电力项目,合理确定发展规划和开发顺序,加大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力度。
3.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有利于小水电发展的相关政策
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措施,对降低农村电价,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结合贯彻落实电力体制改革,在坚持以往有利于农村水电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政府在专项贷款、税费收缴、财政补贴、电量吸纳及上网电价保护等方面,出台激励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
4.认真做好资源规划,增加水电项目储备
水能资源规划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有效开发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是水能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今后应继续加大水能资源规划力度,充分利用水能资源规划加强对水电开发项目的前期管理,以规划管理促进水电建设管理良性机制的建立和规范,进一步落实水电项目水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制。同时任何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一定的项目支持作为基础,水电开发更是如此。由于水电项目前期工作量大,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资金保障,因此,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尽快建立水电项目储备机制,对争取项目立项,拓展项目的投融资空间都将是强有力的支持。
5、切实做好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保护和建设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水电开发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项目选址、开发建设等方面,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予立项,已批准立项开工的项目,在实施中要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水电开发应积极为生态保护作贡献,结合水电农村及电气化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的实施,发挥青海水能资源丰富和生态大省的优势,结合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首先抓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总结经验,并对影响小水电代燃料实施的电价、电网管理体制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电价城乡互补、电网大小互通以及电费直补的可能性,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6.以引导促管理,提高水电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扶贫开发相结合,激发社会办电的积极性。鼓励较大型的水电开发企业发挥其规模优势,形成规模办电和集中、浓动办电相结合,以增强水电开发的筹资能力,增强水电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坚持科技兴水兴电,政府主管部门应采用积极的扶持引导政策,建立应用科技的激励机制,提倡和鼓励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设管理农村水电工程。并不断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随着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水电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水利部和全省水利工作目标的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水电这项光明工程、致富工程、生态工程一定能够与时俱进,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和谐金融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金融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涪陵区石沱镇 林英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种类和数量十分巨大,社会上存在着庞大资金供需,金融活动也逐步活跃,金融交易工具十分丰富,交易形式也日趋多样化,金融机构和体系也应需而生,金融立法逐步健全,金融市场的监管也逐步合理,我国基本上形成现代金融体系,但他还是一个刚形成不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金融体系,在当经这个开放的世界格局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世界逐步一体化的金融活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促进具有中国的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有必要探讨出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中国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之间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运行的状况,也之间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但是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严重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的表现,进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运作体系的实际,提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一、新时代使命下构建和谐农村金融体系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定义也越来越广阔,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即金融能够很好地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即金融的各种要素结构,如金融组织结构、金融工具结构、金融市场结构等是完善的和多样化的,金融资源的配臵结构是平衡和优化的,金融活动中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和协调,广大社会公众
能够分享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要建设和谐金融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避免制度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1、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
尽管我国已经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机制,并建立了农村乡镇银行等小规模针对性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的丰富和资金的稀缺现象持续,农村个体或者小企业不断增多。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有待开发,所以,农村中小型企业在近期内将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对于在创业起步阶段和大规模投资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只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规模贷款机制,提升农村乡镇银行的网点辐射,推动诚信机制和担保及技术扶持配套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必将快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需要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政策的扶持及农村经济的优先发展。
2、理清大型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加速发展县域小型的商业金融机构
首先需要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县乡级机构。鉴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的脱钩现象,可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机构与其总行脱钩,将其改造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实现“双赢”。一来对促进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发展,二来卸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包袱”。具体改造的方式,可以与农信社合并,有条件的也可以改造为地方性商业银行。总之,要通过改造和改革来恢复这些机构的信贷功能,为农村中小额信贷服务。同时鼓
励新设农村中小型商业金融。在中央关于放开农村民间信贷政策的鼓励下,可考虑放宽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条件,新设一批民营的、独资的、合伙的、外资的或集体的县域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充分发挥现有商业银行作用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中小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满足农村中小额信贷的多样化需求。
(三)注重发挥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农业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其自身高投入、低产出的特征决定了农业在也是弱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外界的扶持。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金融的发展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而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抵押担保要求较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难融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是要充分发挥地方性资金以及政策资金在支农方面的优势,在发展各种特色地区性金融机构来支持农村发展的同时,全力发挥政府调节及政策支持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作用。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开发性金融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使开发性金融融入到 “县域经济 ”、“三农 ”和中小企业领域,更多地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的投资。
充分利用近阶段国家的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战略,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纽带作用,促进国家刺激内需政策在广大农村的实施。政策性银行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刺激内需的政策资金很好的利用起来,做到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也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四)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消除金融二元结构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要缓解金融抑制现象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
金融改革步伐,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的供求、头寸、收益和风险因素自行调节利率,有利于合理配臵资源,能够引导资源的最优配臵,有助于提高整个存款金融部门的资金运行效率,并能够填补资金的供需缺口,缩小民间借贷的生存空间。通过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的深化和广化,进而促进城市金融向农村的延伸和发展,最后带动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整个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缓解或者彻底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各种体制和机制矛盾,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金融二元结构的消除不仅需要金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经济发展做基础以及政策制度的扶持。
(五)充分利用本轮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本轮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无止境深化造成的,它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损失让人们明白了: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作为趋利的金融业,在现有领域遭受挫折后必然寻找新的获利空间。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农村以及农业经济正好具备现代金融业进入的条件。基于此,金融危机后的金融业具备向农村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农村地区应该提前做好承接、引进和发展现代金融业的准备。
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返乡潮也给农村金融的发展再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①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这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备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③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只要能够充分把握住以上各种因素的有利方面,化“危”为“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将会全面有效运作起来。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城乡差异都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区位的优势无论在自身发展方式的优化、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头,而地域更辽阔的中西部丘陵和山区却依然停留在世界的边缘。由于差异化太大以及地域过于辽阔,区域中心极对边缘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拉动有限,区域产业链条无法向更远的地区延伸,以至于内地许多偏远地区被动隔离,经济发展方式失去变革的动力。尽管广大丘陵和山区在发展区域特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规模、技术和观念跟不上,无法成为区域产业链条上的一点。在世界经济增长极中,我国是一个整体的区域经济体,部分地区发达,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并不能为我国区域经济的持久发展提供根本的动力。
二、和谐金融体系要求区域金融体制的完善
1、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的衍生和金融监管的放松,而我国真正的金融体制发育和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起步较晚,发育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金融发展体制不完善,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缺少必要的金融发展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够强,同时也无法将内外富余的资金利用起来,推动储蓄和投资的融合与转化,进而无法连接内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这种陈旧融资体系的弊端充分表现在灾后重建的间断缓慢的融资服务上;二是区域突围力量不强,当前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呼声虽然日益强烈,但是金融国际化的步伐依然缓慢,使得我国的国际金融话语权和主导力无法发挥和显现,同时也弱化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金融无法实现区域突围,必然导致经济的区域联系不紧密,也必然丧失在大环境中转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机会。
2、社会保障及思维观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程度不高,局部性的区域不均衡,再加上人口多,基数大等因素,我国作为全球区域经济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人们在收于不确定的同时又增加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心里。由于特大自然灾害和金融风暴的突袭,广大偏远丘陵和山区的人们在忙于自救的时候根本无心顾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失去了中坚支柱。同时,各地方政府在贯彻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政策的时候结合了自身和当地实际,过多的追求总量而忽视质量,对创收较高的“三高一低”产业采取默许的态度;对出口采取以为鼓励的策略、在区域产业转移以承接上较少考虑环境和发展方式等社会和效率因素。大众观点认为:能挣总比不挣好,转变发展方式不能以降低发展速度为代价。
以上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的主要阻滞因素,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突破这个阻滞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主要经济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区域经济突破瓶颈实现历史飞跃,完成世纪目标的根本出路。要变革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不和谐因素,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进而达到富民兴区的最终目的,必要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明确的政策目标。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突破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建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指标评价战略体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更新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扬弃旧有的形式来适应新的实践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具体地说,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优化,必须树立以下与科学发展观相符的理念体系:
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更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观念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也为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地震以及金融危机对产业和市场的极大破坏也告诫我们必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方式就要将高技术和产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含量,提高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质量和效益,大大缩短工业化的时间,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应该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各产业的综合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一整套衡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
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核要转向就业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环境保护的增强以及民主、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等方面的进步,这些都应纳入到政府政绩、官员政绩的考评之中;要转向更加突出地注重全面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特别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态环境成本;必须冲破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念,树立新的以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为基础的价值观;同时还要要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过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加剧破坏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发展的成本。
(二)以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制度框架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前提,体制转轨是增
长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制度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关键,就是进一步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一方面矫正被扭曲的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体制等,另一方面让市场在资源配臵、制度变革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制度,同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过程中提出来的,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破坏了我国区域经济机构和进程,但是也推动了我国中东西部经济的重新组合与构架,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利用好这次机遇便能全面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
第三篇: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省“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参考提纲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XX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9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农村文化事业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粗浅认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叫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不光是吃饱喝足,而且是要在这个社会里有安全感、身心愉快,有人文关怀,有国民素质的提升,有文化底蕴的积淀与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具体地抓、具体地落实,这三个层面实际上是在建设农村文化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的范围、内容和目标。一是精神文化层面,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党的主张、指导思想、1
方针政策和党的声音传播到群众中去。二是物质文化层面,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开发,创新农村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三是制度文化层面,要整个社会制度文化特别是在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符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我镇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大力气狠抓农村文化工作,使全镇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民间艺术展演活动活跃,文化消费成为新农村建设时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全镇45个村普遍建立了村级文化大院,建有农民夜校、小康书屋、远程教育室,一些基础条件好的村,还成立了农民俱乐部,棋牌室、台球桌、电子阅览室、露天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特别是近三年,通过小康文明村的创建,我镇农村的文化大院建设水平和档次均有了大的提升。CC村通过新农村建设,整合村级公共设施要素,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村级文化中心,成为群众休闲娱乐,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最佳场所。镇党委、政府向来高度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每年都利用春节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带动全镇成立了10多支秧歌队和舞龙队,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气氛。XX村还以村妇代会为首成立了20多人组成的“庄户剧团”和100多人参加的秧歌队,自编自演具 2
有乡土特色的节目,利用重大节日、农闲季节义务为村民们演出,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让村民受到了启发教育。2007年元宵节,我镇农民私营企业捷信市政工程公司出资举办了一场元宵焰火晚会,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把农村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了文化工作委员会,由主抓宣传的党委副书记任主任,宣传、文化、教育、共青团、妇联、人武部等部门人员为成员,配备了专职文化站长和文化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全镇文化建设工作。同时,镇党委、政府在制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文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考虑,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考核,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各项内容,通过科学严格的目标管理,使“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完善机制,为农村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小城镇驻地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2002年,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可容纳600人的镇文化中心,设有图书室、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2006年,投资600万元建成集景观、健身、娱乐于一体,占地80余亩的半圆农民健身中心,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门球场、棋盘桌以及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和“青春之舞”大型雕塑,200多平方米的大型舞台可满足大型露天文化活动的需要;投资100万元建成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 3
心,配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和会议培训室,方便了群众的咨询、学习、娱乐。同时,我镇还十分注重城镇文化建设,在街道两旁路牌和宣传栏内设计了“走进XX,走近文明”、“怡馨花园,金色家园”、“开展公德比赛,争做文明市民”、“树立荣辱观,建设新家园”等内容新颖、鼓舞人心的标语,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各村加大对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2008年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改扩建村级文化大院 45个,29个村达到一类文化大院标准,16个村达到二类文化大院标准;建成农民健身娱乐休闲广场17处,占全部45个行政村的35%以上,其中牛圈、尚道、李沧、万二庄等村的文化广场凭借标准高、效果好、实用性强,吸引了众多上级领导、外地单位的参观学习。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机制,组织开展一系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文化大院成为广大农民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乐的艺园、求富的良友,成为化解农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健全稳定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加大文化创作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镇基本形成了一批业务娴熟、队伍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为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目前,我镇已有20多个文化艺术演出队伍,1个专职文艺创作组。各文化艺术演出队伍每年除参加县、镇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和科技服务任务外,平时大多利用农闲季节巡回各村串演、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我镇农民的文化生活。依托镇文化站成立的专职文艺创作组,先后创作出了歌曲《XX赞》、《三十六计》、《纪检之歌》,吕剧《婆 4
婆》、《XX一派好风光》、《廉政为民正党风》,山东评书《退指标》、《计生模范赵玉环》,西河大鼓《实施纲要谱新篇》等一批综艺作品。其中2008年5月创作的吕剧作品《廉政为民正党风》,得到了全市纪检工作现场会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三是构建网络,不断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整体上台阶。在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我镇不断加强镇、村文化网络建设,构建起了以镇文化中心为枢纽,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以农村文化爱好者为补充的文化网络。利用镇文化中心,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加大对各村文化工作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组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开展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把农民急需的种、养、加致富技术送到群众手中,帮民致富。在元旦、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各村文艺表演队汇演,把优秀的文化作品展示给群众,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大院载体作用,自办一些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点和图书室组织党员群众在农闲或晚上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
三、当前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不和谐的因素:一是文化需求旺盛,但是文化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民群众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需求逐年增大,但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文化设施及配备较陈旧,总量不足。由于观念不新、5
机制不活、投入不配套、阵地逐渐萎缩、辐射功能差,难以充分发挥文化设施作用。不少业余剧团从服装到道具,从音响设备到乐器都得自己添置,只好因陋就简,难以更新灯光、音响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出效果。三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和农村其他事业相比,文化工作相对清苦,缺乏吸引力。同时传统文化艺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淘汰,新一代文化专业人才又不愿走农村发展之路,队伍素质难以保证。四是农村基层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活动形式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据我们调查的10个村的情况来看,其中8个村都建有秧歌队,方式、内容相似,不能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五是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在农村仍有一定市场。特别是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现象时有发生。可以说,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及时加以解决。
四、基层群众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期望和要求
目前,基层群众对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主要有“五盼”:一盼基础设施完善的文化阵地。群众迫切盼望各级要把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对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培训、民间艺术发掘保护等经费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群众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二盼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农村文化队伍存在人员不足,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整体素质 6
不高等问题,群众盼望各级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宣传,创造条件,做好服务,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盼内容丰富、经常开展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基层大多数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单一,主要是为数不多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和一些老人、妇女组织开展的日常健身文体活动,群众需要一批具有示范性、导向性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其活动内容和方式。四盼有好的文艺节目。基层群众反映,现在的电视频道虽然很多,电影也不少,但农村题材、儿童题材的影视剧作严重缺失,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不多见。五盼正规剧团多下乡。参加过“文化下乡”活动的人都曾见过,每一次下乡活动都会在当地引起轰动,成为当地百姓最期盼的文化盛事。
五、搞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坚持送文化下乡的同时,把挖掘和培养农村文化人作为重点,组织人员对全镇农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进行摸底建档,在各村选择部分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政府适当出资帮助购置必备乐器、道具,设立一批“文化大院”和“示范文化中心户”,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要在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扶持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使农村文化事业得到均衡发展。建议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以镇村为单位,采取“旧瓶(传统节日)装新酒(内容健康向上的现代文化 7
内容)”的办法搞活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艺样式和内容,融汇更多的时代气息,让农民受到现代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要想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必须像重视农村经济工作那样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加大政府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确保农村文化工作真正开展起来。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和管理。农村文化大院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活动阵地,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把文化设施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小康目标,列入计划,落实建设经费。三是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将文化建设与农民经济增收联系在一起,以文化促增收,以增收养文化。四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五是弘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充分利用本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适应农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坚持“三贴近”,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积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近年来,伊敏苏木党委政府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旗委提出的建设旅游大旗战略,发展壮大苏木旅游事业,在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发展民族旅游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
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
一。伊敏苏木为做大做强旅游业,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伊敏苏木党委政府积极与旗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在2007年修通了“两伊”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出行。为美化镇区,方便居民生产生活,2005年在红花尔基地区主街铺高了宽十米的水泥路,现开始铺设人行步道。
二、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发展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伊敏苏木的旅游发展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天然美景,也得益于其文化的发展。为提升伊敏苏木旅游的文化内涵,伊敏苏木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先后组建了额鲁特蒙古族服饰队、鄂温克
猎民服饰队,同时挖掘额鲁特蒙古族民间舞蹈“沙瓦尔登”、“红柳情”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伊敏苏木还积极开展牧民那达幕、钓鱼、摄影等各种文化活动,为提升伊敏苏木的知名度做出了努力。
三、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环境和卫生,促进了文明生产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的重要条件。为此伊敏苏木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结合爱国卫生教教育活动,加强了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环境。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得到增强,促进了文明生产。2008年伊敏苏木实现退耕还草60700亩,禁牧4万亩,季节性休牧60万亩,围栏草场12万亩,治理沙地1万亩。并配合红花尔基林业局开展森保工作,确保了辖区内无滥砍盗伐及捕杀、销售珍稀野生动物现象。为了改善居民区的环境卫生,苏木政府每年支付20万元,清理红花尔基地区的生活垃圾,认真解决脏、乱、差问题,促进了环境净化、美化、绿化进程。
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居、牧民收入
伊敏苏木依托秀丽山川的独特资源及浓郁的民风民俗,积极开发红花尔基森林公园旅游线路沿线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2007年旅游季节苏木境内五个旅游景点共接待游
客6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0余万元。尤其是红花尔基森林公园作为伊敏苏木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在扩大旅游收入的同时也为红花尔基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还为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提供了销售平台。红花尔基至海拉尔公路沿线的家庭式旅游点的兴起也为牧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草原旅游业已成为苏木新的经济增长点。
伊敏苏木人民政府
2008年8月15
第五篇: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摘 要:要想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的收入,就应该积极的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不断的对管理活动优化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确保其合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文章具体的讲述了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的深化;研究总结;方案设计;管理应用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
要想确保农村经济朝着健康稳固的方向发展,就要积极的发展完善财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带动农村改革模式的优化发展,保证社会发展稳定,确保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系统的健全,促进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确保农村基层党建设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保证财经组织稳固,促进农经人员的自身素质的提升,确保相关规章制度体系的健全,促进农经执法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深化,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更新。
在当前时期,要想符合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就要合理的利用民权。要真正的尊重广大群众本身的意愿,不断的深化发展会计代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体系完善,防止集体资产外流问题发生,而且要切实的完善债务体系,确保其合乎经济发展规定,切实维护群众的真实权益,带动经济组织模式优化发展,保证农村经济朝着更为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对管理环节进行优化
第一,为了确保工作得以顺畅的开展,就要不断的完善发展民主理财体系,保证村级财务体系设置合理,保证财务公开。对过去的财务管理模式发展优化,保证相关原则得以有效的落实,满足监管工作的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带动审批工作的开展,促进农村内部经济管理系统的健全。依法加强土地承包与流转的规范管理,积极的落实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不单单是当前农业机构的主要职责,同时还是当前时期强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要当成重点来对待。具体的来说要做好如下的这些工作:认真的管理承包档案,此档案是开展承包工作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原始依据,是党和国家农村基本政策在基层的历史记录,应该存放好,并且认真管理,防止其丢失,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切实的结合档案法相关的要求,不断的完善承包管理体系,确保合约以及台账等完整有效。
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完善土地承包体系,要保证其中的各个运行步骤合理恰当,对具体的工作内容优化,确保其对相关农村土地法律的应用需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确保农村土地环节的有效应用,实现土地流转环节的有效管理,以满足农村现代化建设管理的需要,促进该环节的综合效益的提升,确保整体土地运作环节的完善,确保该环节的综合效益提升,促进农村经济运作环境的稳定。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加紧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登记管理制度,提高合同签订率,使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开展流转规范管理工作,探索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避免出现强制农户流转的现象,一旦发现此类问题,必须要认真处理严肃对待,而且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二,要适时地对土地承包管理体系发展完善,保证所有的要素都可以有序的运作,保证承包管理工作顺畅开展,以满足具体的工作要求,促进相关土地承包经营环节的协调,促进内部环节的深化应用,确保工作经费环节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应用,确保土地规模经营环节的优化,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系统的健全,促进其实际用地难题的解决,进而保证农户的切身利益得以维护。要认真的贯彻落实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理念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得以维护,确保群众的物质方面的权益得以保证,不单单是落实法规条例时首先要分析的内容,同时还是执行条例规范时要认真参照的标准。
在我们国家的个别区域的农村,存在很多的荒废土地,这显然对于农经的发展很不利,要想避免这种现象,就应该积极的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不断的优化方法,切实的提升群众的承包权益,保证流转工作得以有序的开展,确保土地流转规范体系的健全,保证自身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积极的协调,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促进流转规范制度的健全,应该结合党的方针政策,认真的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保证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权益得以维护。合理的发展合作社,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合作社的存在能够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能够提升群众的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还能够保证当前的农业活动朝着规模化等的方向发展,能够显著的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以从事同类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主本,以产品、资金、信息、技术为纽带,自主兴办,秉承着农户志愿加入的原则,创建新的合作组织。
除了上文讲到的优化内容之外,还应该对管理工作的后续内容进行优化。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形,保证后续工作体制设置得当,不断的优化发展,做好协调,促进实际工作的开展,满足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健全,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促进整体经济管理环节的优化,促进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全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干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的转换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真正的深入到农村之中,融入到农民群体中,做好真实的调研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关乎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更是要认真的对待,开展详细的调研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可以为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参照信息。结束语
在当前时期,要想缩减城乡差距,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就要积极的开展农村经济管理空工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优化管理环节,不断的建立并且完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管理工作发挥作用,才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冬梅.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2]张贺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8.[3]刘新宝.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4]刘正阳,李亚楠.关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5]张海涛.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