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共5篇)

时间:2019-05-14 12:3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

第一篇: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丁德明

(通联:长沙市开福区双河路728号

邮政编码

410153)

摘要

介绍了石蛙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依据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了石蛙养殖过程中各种蛙池的建设、人工繁殖技术、蝌蚪、幼蛙、成蛙养殖的关键技术、以及运输、病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

石蛙生物学特性

规模化

健康养殖 1.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石蛙的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坑,石鸡,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两牺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诸省的深山密林的山涧溪流中,长期以来处于野生状态,石蛙的人工驯养是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1.1石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石蛙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据中科院和浙江大学等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谷氨酸含量高达12.46%,脯氨酸和丙氨酸含量也较高,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弱虚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民称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1.2.开发利用石蛙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肉用蛙生产主要是饲养美国青蛙和古巴牛蛙,但其出肉率低,肉质和鲜味不及石蛙,目前上市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野生蛙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长此以往将破坏石蛙资源和生态平衡,人工饲养石蛙,其目的在于利用野生资源,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野生蛙类日益增长的需求。1.3、人工饲养石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类等动物和藻类等绿色植物,不与人类争粮食,而且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每户若养2000只商品幼蛙,建池40平方米,需投资2600元左右,每只幼蛙当年生长到150克即能生产300公斤商品蛙,按每公斤120元计算,收入3.6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10800元,纯收入最少可达2.52万元以上,开发石蛙资源是山区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新举措,是开发非粮食物的重要项目,是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认识棘胸蛙主要的生物学特性

棘胸蛙体大肥硕,体形与青蛙基本相似;其皮肤粗糙,背部布满黑色刺疣,又与蟾蜍类同。雄性棘胸蛙背部的刺疣窄长,连接成行而呈不规则排列,且间有小圆疣,胸部布满分散的黑色大刺疣,腹面呈淡黄色;雌性棘胸蛙背部均为分散小圆疣,胸部无刺状棘突,腹部光滑而呈白色。棘胸蛙喜欢栖息在草木丛生、阴凉安静、清水长流的山涧、溪流的自然洞穴或石缝之中,典型的夜间觅食,以昆虫及幼体、蚯蚓、蝇蛆、小螺、小虾、小鱼等动物性活饵为主,不摄食死的或不活动的食物、棘胸蛙摄食活动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甚大,不仅在温度降 至10℃以下要冬眠,而且当水温超过30℃时会出现夏眠,均不吃食,温度超过35℃时会出现异常,甚至死亡。

棘胸蛙的养殖生长过程为: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养殖一般是指将蝌蚪培育成幼蛙(体重50-80g/只),然后将幼蛙养成至达到商品规格(体重150g/只以上)的成蛙;或直接放养幼蛙养成至成蛙。3.蛙池的建设

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源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有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要便于人工管理。3.1.养殖场地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蓬,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蛙良好的生活场所。3.2、蛙池的规格和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很少粗放养殖,精养规模可搞大,讲究经济效益,建池要注意规范化,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水草,食物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并且又便与饲养管理。

蛙池以砖,水泥结构,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内设限水位孔,可自由调节水位,排水孔在最底处,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潜逃和天敌侵袭。新建池不能立即使用,需长流水浸泡一个月以上。彻底除去碱性和消毒物质,方能使用。

通过多年的实践,改变了以往不同生长期蛙池不同规格的建法,统一建成规格长3米宽2米,高0.8米,池底倾斜度为5%的池子,使蛙池更整齐,更实用,更方便管理。池子用控制水位的方法分种蛙池,蝌蚪池,幼蛙池和孵化池。

种蛙池:池底2/3有水。幼蛙池:池底1/3有水。

蝌蚪池:整池底有水,水深15—20厘米。孵化池:水深30厘米以上。4.石蛙人工繁殖技术 4.1.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选择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以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5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1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蛙20~30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为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10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8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小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凌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呈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壁池上,未受精的卵三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育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5—30度,pH值中性偏酸为宜。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实验观察,石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5~30度时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出,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度时,孵化时间只需8天,孵化率达85.3%,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该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15~30度,水深15~20厘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5.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5.1.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化出蝌蚪。小蝌蚪孵化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根据实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5、1、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3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中带来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并开始觅食,所食饵料以卵外角质膜和未受精的蛙卵为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度或高于30度,水中溶氧不足,水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水温保持在20~29度,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1~2天换一次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栅下漫射光下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可长到1~1.5厘米长。5.1.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池内的卵外胶质膜已被食殆尽,蝌蚪开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初期主要以高蛋白流汁饵料为主,如蛋黄,豆浆,并辅以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一次,但要定时,投饵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可投喂一只鸡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水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5.1.3.生长中期(20~55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征,20日龄后蝌蚪可以停止投饲流汁饵料,投喂植物性饵料和藻类植物,如熟番茄,南瓜,米饭和鲜嫩水草之类,这一时期的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在饲养上要按时投给蝌蚪足够采食的饵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100-3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良,到65日龄有些蝌蚪长出后脚。水质好,管理细心,蝌蚪成活率可达95%以上。5.1.4.生长后期(55~75天),也叫蝌蚪变态期,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其间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5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10天(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一长出,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蝌蚪就难以变态或在变态中,大量死亡,因此必须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在管理上要造就一个适合于蝌蚪变态的生态环境,做到:分级饲养,水质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即在蝌蚪长出后肢时就要将蝌蚪放到变态池内饲养,变态池内水深不得超过10厘米,水的面积与陆地面积各半,并要创造变态蝌蚪易于登陆的条件,在上岸变态缩尾巴时,光线要阴暗,要保持环境的幽静,在达到以上饲养,管理及变态条件的情况下,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15天,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蝌蚪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一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好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其活动和摄食量逐渐减小,当池水水温降到10度以下时,就基本停止活动和觅食,趋于冬眠状态,当水池水温降到2度时,对蝌蚪就构成生命威胁,部分抵抗力差的蝌蚪就会被冻死,当外界气温降到0度以下,池水表面冻结时,在几小时内就可造成蝌蚪死亡。因此,石蛙蝌蚪进入越冬期后,就要将池水深升到20厘米以上,当气温降到0度以下时,要在池上加覆盖物,池内活水常流以防池水结冰。

石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除严格掌握以上饲养管理技术以外,还必须做好防敌害工作,如鼠,蛇,鸟的危害,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5.2.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形小,体长不到1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开始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的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或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犯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度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度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6.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度时,蝌蚪即处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并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7.石蛙的运输

7.1.蝌蚪的运输:从蝌蚪孵化后20~25天至后肢开始长出这段时间内都可运输。可用木桶,塑料桶,帆布桶装运,桶内装一部分水,水面放些水草,途中每2~3小时加水一次,一天换水一次即可。换水量只换去三分之二的水,新老水温差不宜超过2度,装运密度为100~300只/升水。运输途中保持平稳,不可有较强的震荡,容器上口加透气的盖,以防日直射。远距离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既方便又安全。

7.2.幼蛙的运输:幼蛙运输宜在气温低于25度或雨天进行。装运工具以通气的箱,竹篓,平底容器为妥,淋湿,予先垫入湿水草或湿网袋,然后将蛙分别放在草上,再盖一层水草,或直接装入网袋中,放入容器,要求遮光,透气,装运密度以不拥挤为原则。如运输数量多,气温较低时,箱运可重叠2—3层,运输时要快装,快运,快下池,途中要注意淋水,以保持幼蛙皮肤湿润,换水或淋水不可用含氯的自来水。

7.3.成蛙的运输:成蛙运输方法和幼蛙运输相仿,但为了避免挤伤蛙体,可将箱内隔成小格,再将每只蛙放入纱绢小袋中,分别放入各小格中运输.8、.石蛙常见病害的防治

棘胸蛙在野外饲养时发病较少,目前发现有以下三种疾病:①红腿病。幼蛙期较多而成蛙期少见,主要是外伤细菌感染所致,可用抗菌素治疗。②烂皮病。蛙体皮肤腐烂,病因为饲料单一,缺乏营养和维生素或因体表操作而使细菌感染,防治方法:在饲料中加强营养,补充添加VA胶囊或鱼肝油,同时结合药物治疗。③肠胃炎。蝌蚪、幼蛙期、成蛙期都可发生,症状为胃肠鼓气,腹胀,病因为水质污染、食物不洁、细菌感染等,治疗方法:用抗菌素药浴蛙体,同时内服酵母片。

参考文献

〔1〕 高海拔山区庭院养殖石蛙试验 内陆水产-2002年1期 〔2〕棘胸蛙(石蛙)的饲养技术 科学养鱼-1997年1期

〔3〕棘胸蛙病害调查及药物敏感试验初报 内陆水产-2002年7期 〔4〕棘胸蛙病害因子的调查与分析 动物学杂志-1995年3期 〔5〕棘胸蛙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科学养鱼-2004年5期 〔6〕棘胸蛙的病害防治 渔致富指南-2001年15期 〔7〕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北京水产-2000年3期

〔8〕棘胸蛙的人工催产,卵子孵化及蝌蚪培育环境条件的初步研究 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89年1期 〔9〕棘胸蛙的人工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渔业-2002年1期 〔10〕棘胸蛙封沟养殖新技术 中国水产-2004年8期

作者简介:丁德明(1964-),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特种水产繁养殖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长沙市开福区双河路728号,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邮编:410153,电话***,E-mail-:dingdming@163.com

第二篇: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2004-2-23 11:11:33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具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如果没有把其根本点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为了不使更多的养殖户劳民伤财,特将石蛙的养殖技术介绍给大家。

一、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克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2、生活习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6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文章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三、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养殖场址的选择 / 6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2、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1)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

面积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四、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1、种蛙的选择 / 6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2、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4-10平方米。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厘米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3、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4、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 6

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厘米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五、石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厘米,尾长1厘米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1)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厘米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厘米。/ 6

(2)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厘米,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厘米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3)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4)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厘米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厘米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6

第三篇:蛇类规模化繁养、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常德市华德蛇类规模化繁养 产业化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2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3项目建设目标 1.4 建设规模与内容 1.5工艺技术路线 1.6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估 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8结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简介

二、开发主体介绍 2.1公司简介 2.2公司技术团队 2.3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2.4企业组织构架 第二节、项目政策背景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蛇类养殖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宏观环境分析 1.1政策环境分析 1.2国家产业政策 1.3产业政策环境 第二节、经济环境分析 2.1宏观经济环境 2.2产业经济环境

第四章、蛇类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蛇类养殖行业发展历程 1.1、蛇类养殖行业范围界定 1.2、蛇类养殖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1.3、蛇类养殖产业特征分析 第二节、蛇类养殖市场分析 2.1蛇类养殖行业主要分类及产业链 2.2蛇类养殖业发展潜力 2.3蛇类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2.4蛇类规模化繁养及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五章、项目概况 第一节、区域概况 1.1区位条件 1.2气候环境 1.3基础设施 1.4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节、项目竞争优势分析 2.1区位优势 2.2技术优势 2.3产业化发展优势 2.4销售渠道优势

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一节、蛇类养殖工艺 1.1王锦蛇 1.2尖吻蝮 1.3其他蛇类

第二节、污染处理技术流程 第三节、深加工工艺流程 3.1花露水 3.2酒 3.3胶囊 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第一节、原址扩建(方案一)1.1建设目标 1.2场地规划 1.3环保工程 1.4建设规模 1.5建设内容 ⑴总平面布置原则 ⑵繁养车间 ⑶主要生产设备 ⑷办公及生活用房 ⑸道路及运输 ⑹辅助公共工程及设施 第二节、选址建设(方案二)2.1建设目标 2.2场地规划 2.3环保工程 2.4建设规模 2.5建设内容 ⑴总平面布置原则 ⑵繁养车间 ⑶主要生产设备 ⑷办公及生活用房 ⑸道路及运输 ⑹辅助公共工程及设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1.1蛇类繁养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 1.2蛇类繁养生产期环境保护 1.3绿化设计 第二节、节约能源 2.1节能原则 2.2节能措施

第九章、项目产业化发展思路阐述 第一节、蛇类规模化繁养 第二节、蛇类市场交易中心的引导 第三节、可持续产业化深加工发展

第十章、融资计划 第一节、蛇类规模化繁养 1.1项目总投资规模 1.2固定资产投资 1.3流动资金使用 1.4其他

第二节、蛇类市场交易中心的引导 1.1项目总投资规模 1.2固定资产投资 1.3流动资金使用 1.4其他

第三节、可持续产业化深加工发展 1.1项目总投资规模 1.2固定资产投资 1.3流动资金使用 1.4其他

第十一章、项目预期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第四篇: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3.2 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 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4.1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石蛙的幼蛙,是蝌蚪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而成。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

5.1 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 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5.1.1 生长初期(1~10天)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 6 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5.1.2 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5.1.3 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5.1.4 生长后期(50~78天)

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5.1.5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如果您也想养石蛙,那得给您提个醒,从受精卵到蝌蚪的生长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幼蛙、成年蛙,最关键的是水质的问题。近年来石蛙的野生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石蛙人工养殖的成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饱了人们的口福。

石蛙养殖中的几个关键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滋阴降火、健肝胃、补虚损、解热毒、化毒疮等功效,尤为适宜病后身体虚弱、心烦口燥者食用,主治小儿痨瘦、疳疾。

由于人们过度捕捉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为了保护石蛙野生资源,同时又开发这一传统名特珍品,满足市场需求,各地进行了养殖繁育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石蛙养殖中几个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适宜的养殖环境

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环境清幽的山区建造养殖场,模拟野生石蛙生态环境建造,以适宜石蛙的生长。要求有适宜石蛙栖息、摄食、繁殖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条件。

2、培育充足饵料

石蛙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资源,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有水生昆虫、虾、蟹、枝角类、桡足类等,植物组成有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高等植物的叶片。人工养殖条件下以蝇蛆、黄粉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要饵料。并通过人工培育的方法获得,因而,必须培育充足饵料,以满足石蛙生长需求。

控制合理的养殖温度

据报导,水温对石蛙卵的出苗率影响很大,2l~23℃是其最适宜的孵化水温,当水温高于25℃,石蛙孵化开始出现畸形苗,32℃是其孵化的致死水温。因此,夏季卵孵化时,应增大水的流量,也增加了溶氧量。

石蛙生长水温为12~29℃,最适温度为18~22℃,气温超过37℃时,要加深水位,水深保持10?20cm,采取活水饲养,加强防暑降温,水池、饲料台应定期进行消毒,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石蛙活动摄食旺盛,更应做好防暑和消毒预防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4、注意石蛙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应以预防为主,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治疗。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红腿病)、烂皮蛙(维生素缺乏综合症)、肠胃病和寄生虫病等。可用10PPM高锰酸钾浸泡,诺氟沙星、磺胺类及其他消炎抗菌类药物拌饵内服的方法来防治。

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

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石蛙养殖前景分析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 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平时常伏于石穴洞口,并常共栖一处。其夜晚活 动旺盛,大多是在晚间四出觅食。

一、养殖价值 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滋补身体等 功效,据说还有抗癌作用,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二、生物学特征 石蛙具有食活性、冬眠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1、食活性:石蛙喜欢吃活体动物性饵料,不食或少食死的动物体及其它不 会动的饲料。因它的视觉特殊,只能看到会动的饲料。喜食的动物体饲料有:蚯蚓、黄粉虫、蝇蛆、泥鳅、小鱼虾及其它昆虫。蝌蚪则喜食嫩绿的水生藻类植物。

2、冬眠性:石蛙有冬眠习性,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在长江以南气候条件下,冬眠期4个月左右,一般在11月中下 旬开始冬眠至3月中下旬。此期间不需投喂饲料,只要保持水质清新即可。石蛙成 体与蝌蚪的抗寒力较强,冬天水温保持在0℃以上即可安全越冬,夏天水温不超过 30℃即可安全度夏。生长旺盛的适宜水温在15℃—22℃。如室内工厂化养殖,采用人工控温措施,可延长旺盛生长期,缩短冬眠期,加速石蛙生长速度。

3、繁殖能力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体重200克以上的种蛙年可产卵两 次,主要集中在4—5月和7—8月。每次每对排卵量可达1000—2000粒。卵为粘性卵,卵大膜薄,多呈片状粘附于石块或水池的侧壁上,经10—15天 孵化即成蝌蚪,孵化率可达90%以上,蝌蚪变幼蛙率在80%左右。如水质良发 的地方,每平方米可饲养蝌蚪1000尾左右,幼蛙150—200只左右,成蛙 50—80只。一个专职养殖人员可负责100平方米左右养殖池的各项工作。

三、市场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 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 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 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篇: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1、B2、C及尼克酸,根据国科院有关部门化验石蛙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脯胺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这种蛙数量剧减或处于濒危。如果进行人工繁殖扩大种群,可达到既保护资源,又合理利用的目的。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成蛙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一般商品蛙150克即可上市,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瘦最良”,《中国药用动物志》也记载“有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小儿痨瘦、疳疾、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Brandyplnin),所以石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人民食用石蛙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它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人们誉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一、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11

2.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11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二、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大麦虫、蝇蛆等。

三、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 11

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四、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五、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与否,直接影响配种产卵量,受精率,卵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棘/ 11

胸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0.8米,面积6平方米,池底铺垫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并以水草隐蔽,利于蛙栖息产卵,池内水陆面积2: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8~10厘米,水质清新,pH值6.5~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池放雌雄蛙20~30对,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

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 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保证安全越冬,搞好种蛙的培育,除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螃蟹、蝇蛆、昆虫等动物性饲料为主,5~9月摄食量最大,发情期间,摄食量减少,产卵后食量增大。因此,必须保证饲料供应,投喂量约为蛙体重的5~7%,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适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晚上6~7时,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六、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在4月份,(饲养的当三月初就会开始产卵)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基本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如果惊动或强光照射,将会影响配种,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为制造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且有长流水和流水声的适宜配种产卵的环境,在日常的饲养操作中更应注意这些。

七、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2~3毫米,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 11

物极白色不透明,受精卵开始发育至蝌蚪孵出,整个孵化期是胚胎发良的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23—28℃,pH值中性 为宜,孵化密度每个孵化框一窝不可分开。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棘胸蛙卵在产出后5—10分钟,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23~2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6%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96%以上,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应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蛙卵消毒、孵化池增氧等技术要求。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整体性,勿搞破,搞散、搞碎、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时,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23—28℃,水深8—10厘米,pH值6.5~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氧气,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温度是孵化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它比起牛蛙的孵化温度来说低了些,高温对其孵化很不利,温度过高,会使胚胎发育到某个阶段停止,最后坏死,其中尤以发育到神经胚这一段时期死亡率最高,这是因这个时期胚胎正处于神经管的形成、脑的分化,原始消化管形成及胚层的初步分化时期对外界不良环境反应特别敏感的缘故。

八、石蛙蝌蚪与幼蛙的饲养管理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将会造成很大损失,而石蛙的幼蛙,是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的关键。

(一)、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10~15天可以孵出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长0.6~0.8厘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到了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蝌蚪生长发育要经历: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生/ 11

长后期也叫蝌蚪变态期。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二)、石蛙幼蛙的饲养管理技术

刚变态的幼蛙体型小,体长不到一厘米,体重在2克左右,比原来的蝌蚪还小,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前的蝌蚪,幼蛙饲料有蝇蛆、黄粉虫、蚯蚓等运动性饲料。虽然,幼蛙尾巴缩掉就开始觅食,但觅食量很少,一般每二天采食一次,每次只能吃一条二日龄的小蝇蛆或小蚯蚓:饲料的投喂时间在傍晚天黑前,投料量视其采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10天以后,幼蛙就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每只蛙每天可食一条4日龄的蝇蛆,幼蛙在一月龄之内喂蝇蛆为主,一个月以后可以投喂蚯蚓——日本大平2号蚯蚓,以后以蚯蚓为主料,一般不喂蝇蛆,到一个半月以后,可以喂给本地小蚯蚓,随着幼蛙日龄的增长和体重的增加,所投喂的蚯蚓也要不断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断加大。到2月龄以后就可投如筷子粗细的蚯蚓。饲喂幼蛙时在投饵方式上注意将活的饵料投放在池内食台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并应掌握定位、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每日投饵在傍晚前后,按体重的5—7%进行投喂,同时也因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饲料要求种类多样,新鲜富营养,足量、少次的进行投喂,以保证蛙营养全面,生长迅速、少患疾病。

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静、光线暗,白天采取避光措施,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水质要求与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变化定,20~26℃时每天换水一次,气温超过37℃时,水深保持10—20厘米,采取活水饲养,水池、饲料台应定期地进行消毒,特别是高温,蛙活动采食的旺季,更应做好消毒防预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幼蛙采用分级饲养,按蛙的个体大小的不同来分级,组合进行饲养,养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300只/平方米,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盖上纱窗盖,防止潜逃,同时做好防冻防暑工作,成蛙的饲养管理与幼蛙有类似之处,此不作一一阐述。

(三)、石蛙的安全越冬

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水温低于10℃时,蝌蚪即趋于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潜于水底石缝或草丛中,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如发生水表面结冰则应将冰面敲破,以使水体有一定的氧/ 11

气交换,不至于使蝌蚪窒息死亡,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室外的池,晴天可掀开薄膜让阳光照射,晚上封盖,冬眠温度低时一般不需喂料,气温回升,蛙就会上来活动,并有摄食能力,此时应给少量饲料,以增强蛙的体质。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九、蛙病病因分析

任何蛙病的发生,都是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与蛙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病力又随着环境不良因素的增加而增强。环境恶化,蛙体抵抗力下降,某些致病菌可以从腐生转化为寄生(如弧菌、气单胞菌),毒力加强。所以蛙病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质和量,更取决于环境质量和蛙体的抗病能力,故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是防治疾病的前提。具体说棘胸蛙的致病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水环境中除存在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平时,蛙常与养殖环境中的弧菌、粘菌、假单胞菌和氧单胞菌等兼性致菌接触,虽有感染也不发病,但随着环境的恶化,抵抗力的减弱,这些细菌由不致病转化为致病。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不但影响棘胸蛙,也影响致病生物;假如我们满足棘胸蛙所需的环境条件,就可增强棘胸蛙抵抗能力;相对削弱致病生物的侵袭能力,其中水的温度,酸碱度(pH)值、溶解氧;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气体,汞铅等重金属,以及农药等,可以直接造成棘胸蛙致病或致命。

(三)、饲养管理因素

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人为因素,往往引起发病与死亡。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不科学(腐烂变质,饥饱不匀,缺乏某种微生素、矿物元素所致的代谢疾病等)。/ 11

十、预防蛙病的基本措施

(一)、设计和建筑蛙场时应符合防病条件

1、在建蛙场前,首先应对供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必须水源充足,水的理化特性适合棘胸蛙生长,水中不含有病源,附近没有污染源,水中没有或较少含有病源。

2、在设计进、排水渠道时,应使每只蛙池能单独地从进水渠来水,并能直接将池水排入排水沟,不可造成蛙池串灌现象,这有利于防止蛙病蔓延和防治疾病。

3、如能建造一个蓄水池,使在其中沉淀、净化、或进行水质消毒处理,那就更理想了。

(二)、加强和改进饲养管理技术

1,、尽量就地繁殖蝌蚪和培育幼蛙,避免因从外地运来蝌蚪、幼蛙时将异地蛙病带入。

2、合理密养,做好“四定”投饵是增强其抗病力,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四定”投饵在实践中,还应根据季节、气候、蛙的摄食及生长情况等适当调整。

3、加强日常管理,保持蛙池环境卫生,勤巡池,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和蔓延。

4、捕捉、搬运、放养时应细心操作、防止蛙体受伤。

5、加强越冬期间管理,注意水质和温度化,并尽量缩短停食时间。

6、培育抗病力强的品种。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 1、建立检疫制度;

2、彻底清池消毒;

3、对蝌蚪、蛙体、工具、食物进行消毒;

4、坚持蛙病流行前的预防。

十一、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蝌蚪的病害及防治 / 11

1、、车轮虫害

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或尾部发白,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球死表皮所形成的,此病以5~8月流行最盛,且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虫体寄生鳃上时,使呼吸困难,浮于水面,进而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是①放养前用聚维铜碘彻底清塘消毒,控制放养密度,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合剂(总量浓度为0.7ppm全池泼洒)

2、气泡病

症状是腹部膨胀如球,失去平衡,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抢救则造成死亡,多发生在水温高,池水氮素含量高的水泥池,使蝌蚪气体交换失去平衡,肠内、鳃、皮肤的血管内含有过量气体。防治方法是①最有效是换水,首先将病蝌蚪移入水质清新的水域中暂养1~2天。②高温期间要保持有充足的常流水。

3、水霉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体表水霉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如旧的棉絮状的白毛,常在池边缓慢游动。当引起任何外伤之后,伴随蝌蚪拥挤,水解酶,使伤口难以愈合,使蝌蚪焦燥不安,食欲减退,衰竭死亡,此病以冬末早春流行最盛,防治方法是:①用聚维铜碘彻底清池消毒。②拉网、转运操作尽量仔细,勿使蝌蚪受伤。③用红霉素0.05~0.01ppm,全池遍洒。④用1.4~3Ppm五倍子全池泼洒。⑤放在二十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洗30分钟。

4、胃肠炎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周围红肿,此病发生快,危害大,常发生在前肢长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变化时。防治方法是①放养蝌蚪前对池子用聚维铜碘彻底消毒。②饲养过程,定期(满15-20天)对饵料台及周围和8~10ppln漂白粉消毒。③发病蝌蚪可用0.05~0.1%的食盐水浸洗15—30分钟

5、出血病

症状是患病蝌蚪腹部尾部有出血或斑块,肛门周围发红,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出后肢的蝌蚪。防治方法是用1ppm聚维铜碘全池消毒。

(二)、幼蛙与成蛙的病症防治 / 11

1、红腿病

症状是患病蛙后肢无力,发抖、腹部和腿部皮肤发红,肌肉呈点状充血,头部伏地,不吃不动,3—5日内死亡,此病危害大,传染快可造成大批死亡,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防治方法:①定期进行池水消毒,改善水质条件,能有预防效果。②病蛙用10~15%的食盐水抹擦患部可治愈。③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使池水浓度为1.4ppm。④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然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2-4ml,次日再重复治疗一次。⑤用20ppm呋喃唑酮浸洗20~30分钟,均有一定的疗效。

2、胃肠炎病

症状是胃肠鼓气,腹胀。病蛙身体瘫软,无力跳动,常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容易传染,造成死亡。防治方法:①每日清除残渣,经常洗刷饵料台,勤换水,每星期全池遍洒漂白粉一次,使池水的浓度为1ppm。②病蛙用0.1~0.15%的盐水浸泡15-30分钟,有一定疗效。③人工填喂胃散片2次,每次半片,3-4日可治愈。④可用10-15ppm氯霉素药浴。⑤内服酵母片。⑥在饲料中加2%的氯霉素或其它胃肠抗菌素药物。

3、烂皮病

症状是初期蛙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同时出现白斑,后表皮脱落,腐烂,3至4天后现白色内皮,7天左右内皮脱落露出红色肌肉,此病蔓延甚快,10天左右池中大部分蛙可同时发病,死亡率极高。该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尤以100克以下的幼蛙发病率较高。防治方法:①饲料要多样化,加强营养。②补充VA,可投喂VA胶囊或鱼肝油。或水产用或禽用多种维生素。

十二、石蛙的天敌及其防治

(一)、石蛙卵的天敌,主要有鱼类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如水蚤、水生昆虫等。此外,蛙、蝌蚪也要吞食蛙卵。在蛙卵孵化池中必须清除上述天敌。

(二)、蝌蚪、幼蛙、成蛙的天敌,主要有鱼、龟、鳖、蛇、鼠、水鸟、蛙等。通过清池、清场、清墙、诱捕等方法可以清除、蛙池的上口应加透气的网盖,可以预防天敌侵袭。/ 11

下载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规模化繁养技术(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大型的食......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大全

    石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蛙的养殖池建设、养殖管理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以供有关学者和养殖爱好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石蛙;养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何跃发 摘要:该文介绍了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择林地、科学整地、选择苗木、适时造林、加强管理等。 关键词:池杉;特性;造林......

    棘胸(石)蛙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开发_可行性报告

    棘胸(石)蛙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开发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一) 项目的主要内容及技术原理简述 l、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棘胸(石)蛙规模化、标准化育苗关键技术开发,包括繁育专用......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5篇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6-7-2 7:27:17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摘要:核桃举肢蛾主要危害果实,经2007年4月—2010年10月在翼城县王庄乡弃里村详细观察后,发现该虫在翼城一年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虫严重危......

    石蛙养殖前景分析(共五则范文)

    石蛙养殖前景分析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华南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石蛙具有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在野生自然状态下,喜欢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流、阴凉的山......

    叶理荣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叶理荣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扔进水里100万 在南方山涧溪水的石缝中生长着一种叫石蛙的两栖动物,当地人也叫石鸡,有用来煲汤的习惯。据说不论是炒炖都香溢奇佳,营养丰富,是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