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时间:2019-05-13 18: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第一篇: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

何跃发

摘要:该文介绍了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择林地、科学整地、选择苗木、适时造林、加强管理等。关键词:池杉;特性;造林技术 池杉生物学特性

池杉(Taxodium ascendens),最早产于北美东南部,属于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25米。池杉主干挺直,树干基部膨大,枝条向上生长形成狭窄的树冠,树尖呈塔形,十分优美;树叶成钻形,在枝条上呈螺旋式伸展;池杉结果呈圆球形。池杉属于强阳性的树种,不喜阴,喜欢温暖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能力较弱,池杉的木材性质跟落羽杉相近,耐腐蚀能力都较强,通常用于造船和建筑。池杉有很多变型,根据池杉叶片的形态以及小枝着生的情况可以分为线叶池杉、锥叶池杉以及羽叶池杉。池杉造林技术要点

2.1 池杉造林前准备

2.1.1 选择林地 池杉造林应选择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呈中性或是酸性的地区,如河流和湖泊两岸、水库以及水渠道周围、丘陵洼地和谷地等。

2.1.2 科学整地 池杉造林整地要遵循“夏季规划——秋季整地——冬季造林”的原则,根据池杉的生物学性质科学选择造林基地,然后在秋季进行全面性的整地。首先要平整土地,深耕1-2次,接着放线挖穴,穴的规格为1x1x1(单位:米),表层土壤跟底层土壤要分开堆放。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提前整地池杉的成活率较高,缓苗时期短,而且生长较快。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是一年生的苗木进行造林,就可以如上述步骤进行全面整地,如果选择的是两年及其以上的苗木进行造林,就需要进行穴状整地。

2.1.3 选择苗木 池杉苗木质量好坏对池杉造林的成活率、缓苗期以及生长情况都有较大影响。选择苗木粗壮、分枝较多、冠幅较大、根系较好的,进行造林时其缓苗期较短、成活率高、生长十分旺盛;反之,造林时缓苗期就长且慢、池杉成活率低、生长更是缓慢不良。因此,池杉造林苗木的选择标准应为:苗木高,分枝多、冠幅大、根系好[1]。此外,如果过量施肥,池杉苗木旺长,那么苗木就难以充分木质化,苗木的皮就会呈现出淡黄色且十分光滑,用这种苗木进行造林,不管栽植时间早或是晚,到了冬季基本上地上部分的苗木都会焦梢死亡。

2.2 造林技术

2.2.1 适时造林 池杉造林的时间在晚秋至初春的季节都可以,但最好是在冬末造林。冬末造林起苗时受到损伤的根系恢复起来很快,种植后成活率也较高。因池杉根部萌动比较早,最好在池杉苗木地上部分萌动前的30-40天进行栽植。池杉大苗的种植时间要比小苗种植时间早一点,但坚决不能在土壤冻结的时候种植。这样不仅种植困难,池杉苗木的成活率也会大大降低。

2.2.2 密度合理 鉴于池杉具有生长速度快、喜欢光照、顶端优势比较强等特点,在进行造林的时候密度不能过大。通常来说,植株距离在2米以内的池杉林场,池杉生长3-5年之后就会显得比较密集,使得植株的生长受到阻碍,旁边侧枝大部分枯死。为此,池杉造林的植株距离可以为2-3米,每亩大约种植110株。池杉生长到第10年和第15年的时候要进行一次间伐,将植株间的距离控制在3x4米或4x6米。

2.2.3 科学种植 在种植池杉前,要把土打碎回填到穴内40厘米左右深;每个穴要施用磷肥0.5千克,并且要与土壤拌匀;苗木种植的深度约为40厘米[2]。种植时,先把苗木放进穴里,纵横对直后,再封湿碎表土20厘米,接着再稍微向上提一下苗木,让苗木的根系更加舒展;苗木栽植好之后就要将土壤踩实,并浇透水,接着再封土直至穴满,然后再踩实,确保苗木根系跟土壤之间能够密结;最后还要在苗木的周围封上一层虚土,且成丘形,避免出现干裂。

2.2.4 加强管理(1)幼林的抚育管理。强化抚育管理确保池杉成活率的同时也能促进池杉的快速生长。造林时要确保水分充足,4-5月间要再一次灌溉,这对于池杉能否成活十分重要;每年要进行2-3次的除草松土,确保池杉幼林顺利生长;造林2年后,要在春季池杉发芽前施一次肥,在池杉生长旺盛前施2次追肥,这对池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且有干旱情况就要及时灌溉;前五年至少要耕除草2-3次;初植1-3年的池杉幼林,在每年的五月底还要对每株苗木进行环状埋施碳铵,施用量为0.25千克。此外,还可以在幼林地里间种粮油作物,一来可以增加收入,二来可以促进池杉林木的生长。

(2)修枝处理。鉴于池杉休眠芽生活力通常只能保持2-3年,所以在池杉成林之前不用修枝,成林以后修枝也要把握好度。通常来说,池杉树高6-10米的时候修枝高度要控制在池杉树高的1/4-1/3;池杉树高10-15米时修枝高度要控制在池杉树高的1/3-1/2。就拿池杉生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双梢来说,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剪除其中生长较弱的梢头,留下一个主梢继续生长;对于池杉苗木下部生长不好的侧枝和树冠里对主干生长期情况有较大影响的侧枝都要及时剪除,确保池杉林木生长质量和效率。

(3)病虫害防治。池杉通常有茎腐病,主要在1-4年的苗木以及幼树中出现,可强化管理与养护、减少病原菌、使用生物或是药剂进行防治。参考文献

[1]万丽英.池杉造林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0(09):17-17.[2]刘同云.池杉育苗及造林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06(z1):41-41.

第二篇: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我们国家在很多地区都有荒山荒地,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不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为了提高我们国家的土地的利用率,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在荒山荒地上植树造林。,荒山荒地造林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接下来我们将主要探讨荒山造林的技术要点:

一、选择优良树种,就地栽植

根据荒山不同的立地条件、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不同立地类型的生长表现,考虑树种来源、劳力、资金条件等因素,本着适地适树和优先选用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进行荒山绿化树种的选择。一般而言,宜林荒地大多干旱瘠薄,因此树种应选择耐瘠薄,抗干旱的苗木。苗木一般选择1~2 a生,侧柏最好使用容器苗,高度25.0 cm以上;刺槐地径1.0 cm以上;核桃地径1.5 cm以上。侧柏一般栽植在山坡的中上部或条件差的山脊,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密度可掌握在220~330株/667 m2;刺槐、核桃适宜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水平阶及梯田成片栽植,密度一般为110~150株/667 m2。为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侧柏、刺槐在种植点配置上选用“品”字形,核桃采用正方形的配置方式。根据适者生存的原理,你应该注意的是在哪里造林,就应选择在哪里进行育苗。阴坡育苗阴坡栽,阳坡育苗阳坡栽。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运途运输耗埙,而切能够保证苗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的抗性,造林成活率就高。

二、利用地形,巧妙造林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山坡上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状坑穴径30.0~40.0 cm,深20.0~40.0 cm,穴面要稍向内倾斜;鱼鳞坑长径30.0~50.0 cm,短径30.0~40.0 cm,深20.0~40.0 cm,外侧有土埂,半环状,高10.0~20.0 cm,坑面外高里低,坑上方左右两角斜开引水沟,以积蓄坡面径流。对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 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0.8~1.5 m,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0~50.0 cm。对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 宽2.0~5.0 m,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0~50.0 cm,阶外缘培修土埂。荒山荒坡在我省来讲,原指那些石块地,往往被人们作为弃耕地。对此类地如果能够巧用小地形,在石块的间隙植树,巧妙地利用石块构成的小盆地,使石块上的雨水集流于穴内,充分利用雨水保证造林成活,可以起到“径流林业”的功效。

三、起苗要细心,栽苗要仔细

植树的成活率在很大长度上取于起苗和栽植,起苗要求不伤根,离土移栽的苗根应沾泥浆,保证苗栽植前根不干、不伤,栽植时坑内要使根放展,坑内土填好后踩实。每坑植苗后浇一碗“保命水”,水渗后散一层虚土,并用草或石块覆坑面,减少水分蒸发。根据山区土层浅薄,含水量低的特点,造林季节选择以春季、冬季、雨季造林为主。侧柏以雨季造林为主,最适宜的造林时机是进入雨季后下过一二场透地雨,然后天气连阴,此时造林成活率最高。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刺槐、核桃一般以春季、冬季造林为主 栽植时,一定要在根部蘸上泥浆。

四、防干旱、巧妙解决用水

解决干旱荒山造林都是因为缺水而成活率低,特别是刚栽植时的水是“生命”的开始。如何解决用水问题,本文推荐三种模式。

1.在既无地表水、又缺地下水的造林区,建议植树用“固体水”,一般可保持三个月,用“固体水”造林的旱地与用水浇过的地相比成活率、长势基本一样。比用大水漫灌需浇三次水费用可节省10元以上。2.在造林区较近的地方如果能取用地下水或无地表水时,可耻下场铺设临时输水在水源软管送水。

3.方便,位置低时可在高处建固定蓄水池,把水提入池内,再从池向下铺管进行灌溉。

五、造林技术

容器苗造林,容器育苗造林要注意一下4个方面的问题:1)起苗时,应先挖掉容器袋周围的土,尽量不使袋内的土体松动,切忌用手拔苗起苗;2)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培土深度要比容器高出2.0~3.0 cm,切忌将营养袋露在外面;3)栽前一定要撕破袋底部;4)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散坨。裸根苗造林,首先要把好起苗关,在起苗的前1 d圃地灌水,起苗时一律用铁锹深挖,做到根系完整,剔除细弱苗和病苗,对苗木进行分级,并用湿布覆盖,以减少苗木失水,随起随运,及时栽植。刺槐起苗时要进行截干,截干高度为地表以上5.0~10.0 cm。

栽植要点,将苗木放在筐内,遮盖湿布,栽一株拿一株。栽植时先把苗木放入植穴,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更不能上翘、外露,同时注意保持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的土壤填于根系,并分次踏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防止干燥空气进入,保持根系湿润。冬季栽植核桃、刺槐,一定要进行培土,注意不能动摇踏实的根部,培土高度比茎干高3.0~5.0 cm。注意:栽植苗木后,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2.0~3.0cm。不同树种对光、热条件,土壤肥瘠,墒情好坏和酸碱度等要求都不相同,因此荒山造林 必须根据树种的特性和经济要求,把各种树栽到适合生长的地方或根据造林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晋南老百姓总结多年的荒山造林经验,摸索出一套适树造林的办法即垣面川地林网化,选择杨树就不差;沟边阳坡栽刺槐,风口阴坡种油松;地埂核桃河边柳,黄土崖头木瓜稠;塌积土上种臭椿,湿润沟边栽泡桐。

六、造林后的抚育管理

1、松土除草 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尤其是雨季造林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

2、穴面覆盖 造林后穴面踏实后可再覆一层虚土,或及时盖上枯树枝、碎草、石块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这种方法对穴面保墒和促进苗木生长有明显作用,应尽量采用。

3、浇水整穴 造林后尤其是裸根苗应尽可能地在栽后2~3 d内浇1次水,以保幼树成活。雨季造林要及时查苗看穴,如苗木被冲压,应及时扒出扶正,被大雨冲毁的穴面,要及时修筑好。

4、扒土扶苗 冬季造林经过培土的苗木,到第2年春天清明天气转暖后,即确定没有寒流入侵时,一定要把土堆扒开,扶正苗木,整好穴面。

第三篇:浅析北方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浅析北方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摘要:杨树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西到新疆东至沿海都有分布,杨树在用材林和营造防护林上都是主要的造林品种。因此杨树造林的技术日益重要,针对杨树喜光喜湿的特性,要求杨树要种在长日照的平地上。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杨树造林地的选择、整理、栽培技术的分析,简单的阐述了北方杨树造林技术。

关键词:北方杨树;造林;技术

一、造林地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丰生产的基本的条件,造林地应选择阶地、河流滩地、废河道、地产林地、采伐迹地、退耕还林地等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适宜,土壤质地比较轻,土壤里没有或者只有轻度的盐渍化,土壤养分含量比较高的地方。具体来说,造林地选择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质地比较轻。针对杨树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土壤下种植。比如白杨派树种一般种在较轻重土壤上,而黑杨派树种,最好种在轻壤土和沙壤土上,也可以种在中壤和紧沙上。

2.土层比较深厚,一般来讲有效的土层厚度要大于1.0M才适宜。

3.土壤中没有盐碱或只有轻度的盐渍。正常情况下,土壤的含盐量应该小于0.1%,地下水矿化度应该小于1克/升。

4.地下水位比较好,杨树生长最适宜的地下水位应该是1.5M左右,在杨树的生长期地下水位应低于1米,适宜杨树种植的地方水位不得低于2.5M。

5.土壤中含有较高的养分,一般来说,杨树有机质含量应该在0.4%以上,氮含量应该在0.03%以上,有效氮应该在15mg/L以上,有效钾应该在40mg/以上,速效磷应该在2mg/L以上。

二、造林地的整地

选择好造林地后,就需要就造林地进行整理。造林地的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1.对造林地的局部整地。局部整地是通过翻垦走林地部分土壤进行整地的方式,一般包括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带状整地是翻垦造林土壤时以长条为形状,并在翻垦部分中保留一定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带状整地有利于改善立地条

件,改善土壤侵蚀,同于也方便畜力或机械耕作。一般来说,在山地时进行带状整地的时候,要沿等高线与带的方向保持水平。

2.对造林地的块状整地。块状整地是通过块状翻垦造林土壤进行整地的方法,一般用于各种条件的造林地,整地灵活性比较大、成本比较低、整地比较省工,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险比较小,它的缺点是不利于改善立地条件。在块状整地时,种植行是与块状地的排列方式一致的,山地顺坡或沿等高线成行的,平原上一般成南北方向。块状整地在平原、山地的各种造林地应用较多,甚至可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风蚀严重的沙地或草原荒地、地形破碎的山地和沼泽地等。

3.对造林地的全面整地。全面整地是整个翻垦造林地的全部土壤,它可非常见效的改善立地条件,同时对杂草、灌木的清除比较彻底,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林粮间作,而且全面整地可使杨树幼林生长较好、林木比较容易成活,但是,全面整地耗资大,所花工时多,还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所以,全面整地一般用于平原地区,在秋冬时节全面耕翻土地,一般要耕30—40cm,经过冬季风化和冻融,在第二年的春天造林前把地耙平。

三、杨树树种的选择

1.提倡多品种造林,因为单一品种的造林容易使林木的遗传性比较单一,当发生虫害和产生环境变化时,单一品种的树木适应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所以,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实行多品种的造林。

2.要适地选品种。因为不同品种的林木特性不同,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栽培地区的自然条件、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合栽培区环境条件的林木品种,发挥良种杨木的优良特性,实现杨林的速丰生产。

四、苗木的选择

1.杨树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有着重要关系,同时,苗木也会影响着林木的生长。一般来说,应该选择两年生的苗木,也就是一年干两年根的苗木,同时要选择胸径大于4cm,高度大于3.5m的苗木。

2.一般来说,在平原地区采用的是大苗造林,栽植后生长比较快,苗木的成活率比较高;在低山谷地或丘陵地区一般采用的是壮苗造林,一般要选择高5—6m,胸径为3—4cm的壮苗。

五、造林密度和方法的选择

1.在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应当采用密植方式。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林地,可通过培育中径材确定造林密度,一般每株营养面积达15—24m²,主伐年限为8—10年。

2.在立林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应该采用稀植方式,培育一级木材。一般每株营养面积为24—30m²,主伐年限为8—10年。

3.在有计划进行密植的前提下,间伐溃疡病严重的杨树,确保必要的株数,但是应该在种植后三年内进行间伐,否则,树冠升高将会影响剩余杨木的生长。

4.对于渠路造林可利用边际效应理论,适当的加大造林的密度,但是林木间距要大于2米,行距也应该在适合的范围内。

5.在造林方法上,杨树栽培一般采用大苗、大穴、大株行距,深栽即“三大一深”的造林方法。同时,不管是植苗造林还是截干造林,都要保证足够的栽植深度,一般栽植深度大概是苗木高度的15%左右。

六、栽植技术的使用

1.栽植方法:“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杨树栽植要领,也就是先回表土和肥料搅拌均匀,挖20cm的深度,将树苗放入塘中,扶正后在填入表土的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提,使根系和土壤更为紧密的接触好,然后踏实,浇上足量的水,再进行填土、踏实,在距地面15cm左右时,再浇一次水,使填土下沉,土壤和苗根密切接触,等水渗入土壤后,将树苗扶正并培土。

2.苗木的处理:在运苗、起苗、栽苗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对苗木水分的保持。在起苗前应该进行灌水,在运苗的过程中要保持苗根的新鲜性和完整性,尽量使起苗、运苗、栽苗连续进行,对于不能及时栽培的苗木要妥善的进行假植处理,把根部在清水中浸泡1—2天,剪去苗木的侧芽或侧枝。

3.栽植时间:一般来说,要在3月下旬—4月初或者10月底—11月中旬进行杨树的种植,因为此时苗根容易生根,可有效的减少苗木水分的蒸腾。

4.栽植的深度: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上一般栽深60cm左右,能有效的抗旱抗风,增加生根量,促进杨树的成活,对于粘重的土壤和洼地一般来说要栽植的浅一些。

七、加强杨树的抚育管理

1.合理施肥。一般来说,杨树施的肥为尿素。第一年是不追肥的,第二年每株施肥0.3公斤,然后第三年施肥0.4公斤,从第四年开始直到采伐前2—3年一直每年每株施肥0.5公斤。可以通过在树冠边缘进行挖沟深埋或使用机械中耕撒施等办法进行施肥。

2.松土除草。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放弃对林地的土壤管理,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土壤硬化等现象,导致杨树产量的大幅度下降,所以每年都应该使用机械中耕对林地进行除草。木材生长加快,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3.防治有害生物。对有害生物的管理,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政策。①杨树的叶部生虫会造成树叶被吃光或者提早掉叶,对树木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杨树的生长,长期下去可能导致杨树的死亡,所以,对叶部应该早发现、早管理,要抓住害虫的薄弱环节,在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对叶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②干部的有害生物一般是检疫害虫,在防治中,要抓住害虫危害流淌树叶或排除木削期,可采用注射杀虫剂、用药泥堵洞、悬挂性诱剂等方式。同时,要在造林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害虫的蔓延扩散。

4.整形和修枝。在秋冬或初春季节杨树停止生长时进行整形和修枝。一般来说,如果用大苗造林,在树苗高6米以上的的三年内不修枝,三年后高6米以上胸径10厘米以上时可修枝一次,可使无侧枝的主干长3—4米,但是修枝不能过度频繁。整形应该在第一年生长结束后开始,3—5年后杨树高于10米后并形成通直主干时为止,整形是剪去树枝中影响顶部主梢生长的侧枝,在树木长大后修剪树冠处粗大的竞争树枝,要达到杨树8米以下通直无枝。

结语:

随着我国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杨树造林的技术也变得更加的重要,通过研究分析杨树的特性和特征,了解和掌握杨树造林的技术,对于缓解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重视杨树造林的技术,在科学造林的基础上,争取使杨树造林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吉成.玉米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中的系统论与生态观[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2] 王忠祥, 孟梦, 胡光辉, 闫争亮, 冯志伟, 马惠芬, 槐可跃.松实小卷蛾的危

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 2009,(04)

[3] 席佳,赵荣军,费本华,吕建雄.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4] 何文彪,孙向阳.论如何提高杨树造林的成功率[J].科技信息, 2009,(01).[5] 龙正权.铜仁地区速生杨树害虫的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第四篇: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木霉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粘孢菌类,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真菌。绿色木霉是木霉菌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种,目前在工业、农业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绿色木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如:纤维素酶、几丁质酶、木聚糖酶等。绿色木霉是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降解作用,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时,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这是木霉菌作为拮抗菌最重要的机制;溶菌作用;竞争作用。

纤维单胞菌属拉丁学名[Cellulomonas(Bergey et al.,1923),Clark,1952] 在幼龄培养物中细胞为细长的不规则杆菌,0.5~0.6μm×2.0~5.0μm,直到稍弯,有的呈 V字状排列,偶见分支但无丝状体。老培养物的杆通常变短,有少数球状细胞出现。革兰氏阳性,但易褪色。常以一根或少数鞭毛运动。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康宁木霉菌丝有隔膜,蔓延生长,广铺于固体培养基上,菌外观为浅绿,黄绿或绿色,反面无色,分生孢子.梗为菌丝的短侧枝,其上对生或互生分枝,分枝上又可继续分枝,形成2级,3级分枝,分枝末端即为瓶状梗.分生孢子由小梗相继生出面,靠黏液把它们聚成球形或近球形的孢子头,分生孢子卵形成椭圆形,壁光滑.单个孢子近无色,形成堆状为绿色,与此相似的还有绿色木霉!此菌有很强的纤维素霉及纤维,二糖淀粉酶等,它能利于农副产品,如麦杆,木材,木屑等纤维素原料,使之转变为糖质原料

佛州侧耳子实体覆瓦状丛生。菌盖直径3~12cm,低温时白色,高温时带青蓝色转黄色至白色,初半球形,边缘完整,后平展成扇形或浅漏斗形,边缘不齐或有深刻。菌肉稍薄,白色。菌褶浅黄白色,干时变淡黄色,稍密集至稍稀疏,延生,常在菌柄上形成脉络状。菌柄侧生(有孢菌株),或偏心生至中央生(无孢菌株),细长,内实,白色,长3~7cm,粗1~2cm,基部有时有白色绒毛。孢子印白色;孢子近柱形,6~9µm×2.5~3µm。

黑曲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中的一个常见种。

分生孢子梗自基质中伸出,直径15~20pm,长约1~3mm,壁厚而光滑。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一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有时在新分离的菌株中能找到白色、圆形、直径约1mm的菌核。分生孢子头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是重要的发酵工业菌种,可生产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柠檬酸、葡糖酸和没食子酸等。有的菌株还可将羟基孕甾酮转化为雄烯。生长适温37℃,最低相对湿度为88%,能引致水分较高的粮食霉变和其他工业器材霉变。

侧孢霉是一种嗜热丝状真菌,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特性.固体PDA培养条件下进行形态观察表明,所采用的嗜热侧孢霉菌株,菌丝丛枝状、有隔,分生孢子浅褐色,顶生或侧生.利用ITS序列进行分子分类发现嗜热侧孢霉与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ium)及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2种嗜热菌相距最近.嗜热侧孢霉的生长pH值范围较宽,在初始pH值4.0-12.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长,以4.0-8.0时生长较好.以还原糖含量变化和蔗渣减少量为指标,以蔗渣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发酵

芽孢杆菌(Bacillaceae)

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芽孢杆菌bacillus 杆菌科的一属细菌。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一般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在某种环境下,菌体内的结构发生变化,经过前孢子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芽孢。芽孢对热、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化学组成方面,在芽孢内含有大量营养细胞中不存在的二吡啶羧酸的钙盐;在结构方面,芽孢的原生质外围有三层膜,从内到外是厚的皮层(cortex)、孢子壳和孢子外膜。在芽孢杆菌属中,对种的划分是以菌体的大小、孢子的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糖的利用及其产物、能否还原硝酸,以及在高浓度的食盐条件下能否生长等为依据。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代表种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英语bacillus一词,也可作杆菌或整个芽孢细菌的通称。

球菌在微生物的检验中常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后者称有隔菌丝。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其次是纤维素。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

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编辑本段]真菌的营养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绝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都是可分枝的丝状体,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hypha)。许多菌丝在一起统称菌丝体(mycelium)。菌丝体在基质上生长的形态称为菌落(colnny)。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呈管状,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质,无色或有色。菌丝可无限生长,但直径是有限的,一般为2—30微米,最大的可达100微米。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septum)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是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plasmodium)或具细胞壁的、卵圆形的单细胞。寄生在植物上的真菌往往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细胞间或穿过细胞扩展蔓延。

当菌丝体与寄主细胞壁或原生质接触后,营养物质因渗透压的关系进入菌丝体内。有些真菌如活体营养生物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收养分的特殊机构称为吸器(hauStorium)。吸器的形状不一,因种类不同而异,如白粉菌吸器为掌状,霜霉菌为丝状,锈菌为指状,白锈菌为小球状。有些真菌的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形成疏松或紧密的组织体。苗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sclerotium)、子座(stroma)和菌索(rhizomorph)等。菌核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休眠体,内层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表皮细胞壁厚、色深、较坚硬。菌核的功能主要是抵抗不良环境。但当条件适宜时,菌核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从上面形成新的繁殖体。菌核的形状和大小差异较大,通常似绿豆、鼠粪或不规则状。子座是由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一种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合而成。子座的主要功能是形成产生抱子的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是由菌丝体平行组成的长条形绳索状结构,外形与植物的根有些相似,所以也称根状菌索。菌索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

有些真菌菌丝或孢子中的某些细胞膨大变圆、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它能抵抗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再萌发成菌丝。[编辑本段]真菌的繁殖体

当营养生活进行到一定时期时,真菌就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fruitingbody)。真菌的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的无性孢子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

1.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三种类型:

(1)游动孢子(zoospore):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能在水中游动。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形成于孢囊孢子囊(sporangium)内。孢子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随风飞散。

(3)分生孢子(conidium)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泡子梗(conidiophore)上,顶生、侧生或串生,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或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从袍子梗上脱落。有些真菌的分生抱子和分生孢子梗还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袍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近球形的具孔口的分生抱子器(pycnidium)和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2.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袍子的繁殖方式。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泡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生殖,真菌可产生四种类型的有性孢子。

(1)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接触后,雄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经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核配,最后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厚壁的、双倍体的卵孢子。

(2)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是由两个配子囊以配子囊结合的方式融合成1个细胞,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后形成的厚壁孢子。

(3)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孢子。子囊孢子着生在无色透明、棒状或卵圆形的囊状结构即子囊(ascus)内。每个子囊中一般形成8个子囊孢子。子囊通常产生在具包被的子囊果内。子囊果一般有四种类型,即球状而无孔口的闭囊壳(cletothecium),瓶状或球状且有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壳(perithecium),由于座溶解而成的、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locule),以及盘状或杯状的子囊盘(9pothecium)。

(4)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通常是直接由“+”、“-”菌丝结合形成双核菌丝,以后双核菌丝的顶端细胞膨大成棒状的担子(basidium)。在担子内的双核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最后在担子上产生4个外生的单倍体的担孢子。

此外,有些低等真菌如根肿菌和壶菌产生的有性孢子是一种由游动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而成的厚壁的休眠抱子(restingspore)。[编辑本段]真菌的起源和演化

关于真菌的起源和演化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真菌是由藻类演化而来。这些藻类因丧失色素而从自养变成异养,生理的变化引起了形态的改变。另一派认为除卵菌来自藻类外,其余的真菌来自原始鞭毛生物。

真菌是一项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和动物每年消耗大量的真菌菌体和子实体;真菌也是重要的药材。真菌的某些代谢产物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如乙醇,柠檬酸,甘油,酶制剂,甾醇,脂肪,塑料,促生素,维生素等。而且这些东西都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在真菌的腐解作用中,它使许多重要化学元素得以再循环。真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真菌有以下几种:

霉菌

亦称“丝状菌”。属真菌。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柠檬酸、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酿造酱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黄霉素)和生产农药(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林产品发霉变质。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与动植物的病害,如头癣、脚癣及番薯腐烂病等。

酵母菌

属真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属酵母菌属。细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

红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属于囊菌纲,曲霉科。菌丝体紫红色。无性生殖时,茵丝分枝顶端形成单独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球形、橙红色的闭囊果,内生含有八个子囊孢子的子囊。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

假丝酵母(Candida)

一属能形成假菌丝、不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不少的假丝酵母能利用正烷烃为碳源进行石油发酵脱蜡,并产生有价值的产品。其中氧化正烷烃能力较强的假丝酵母多是解脂假丝酵母(C.lipolytica)或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有些种类可用作饲料酵母;个别种类能引起人或动物的疾病。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

或亦称“白色假丝酵母”。一种呈椭圆形、行出芽繁殖的假丝酵母。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肠道、上呼吸道等处,能引起鹅口疮等口腔疾病或其他疾病。

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

半知菌类,黄曲霉群的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食制品或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黄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由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营养菌丝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的顶囊,囊的表面产生许多小梗(一般为双层),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于合成孢子穗。可用于生产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近年来,发现其中某些菌株会产生引起人、畜肝脏致癌的黄曲霉毒素。早在六世纪时,《齐民要术》中就有用“黄衣”、“黄蒸”两种麦曲来制酱的记载,这两种黄色的麦曲,主要由黄曲霉一类微生物产生的大量孢子和蛋白酶、淀粉酶所组成。

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

属真菌。菌落平面扩散,组织轻软,乳白色。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断裂成圆柱状的裂生抱子。菌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8℃。常见于牛奶和各种乳制品(如酸牛奶和乳酪)中;在泡菜和酱上,也常有白地霉。可用来制造核苦酸、酵母片等。

抗生菌

亦称“拮(颉)抗菌”。能抑制别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杀死别种微生物的一些微生物。其中有的能产生抗菌素,主要是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如链霉菌产生链霉素,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多粘芽抱杆菌产生多粘菌素等。

假菌丝

某些酵母如假丝酵母经出芽繁殖后,子细胞结成长链,并有分枝,称为假菌丝。细胞间连接处较为狭窄,如藕节状,一般没有隔膜。

抗菌素

亦称“抗生素”。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春雷霉累、庆大霉素等。从某些高等植物和动物组织中也可提得抗菌素。有些抗菌素,如氯霉素和环丝氨酸,目前主要用化学合成方法进行生产。改变抗菌素的化学结构,可以获得性能较好的新抗菌素,如半合成的新型青霉素。在医学上,广泛地应用抗菌素以治疗许多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和某些癌症等。在畜牧兽医学方面,不仅用来防治某些传染病,有些抗菌素还可用以促进家禽、家畜的生长。在农林业方面,可用以防治植物的微生物性病害。在食品工业上,则可用作某些食品的保存剂。

病原性真菌

真菌(Fungus)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藻菌植物中真菌超纲,具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对人有利,如酿酒、制酱,发酵饲料,农田增肥,制造抗生素,生长蘑茹,食品加工及提供中草药药源(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都是真菌的产物或本身或利用真菌的作用所制备的)。对人类致病的真菌分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

常见真菌培养基有:

配方一 萨市(Sabouraud’s)培养基

蛋白胨 10克 琼脂 20克

麦芽糖 40克 水 1000毫升

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本培养菌是培养许多种类真菌所常用的。

配方二 马铃薯糖琼脂培养基

把马铃薯洗净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后,补足水分。在滤液中加入10克琼脂,煮沸溶解后加糖20克(用于培养霉菌的加入蔗糖,用于培养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补足水分,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还可用来培养放线菌和芽孢杆菌。

配方三 黄豆芽汁培养基

黄豆芽 100克 琼脂 15克

葡萄糖 20克 水 1000毫升

洗净黄豆芽,加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后放入糖,搅拌使它溶解,补足水分到1000毫升,分装,灭菌,备用。

把这培养基的pH值调到7.2~7.4,可用来培养细菌和放线菌。

配方四 豌豆琼脂培养基

豌豆 80粒 琼脂 5克

水 200毫升

取80粒干豌豆加水,煮沸1小时,用纱布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琼脂,煮沸到溶解,分装,灭菌,备用。[编辑本段]真菌与生活

环境的再循环

真菌像细菌和微生物一样都是分解者,就是一些分解死亡生物的有机物的生物。真菌将生物分解为各类无机物,使土地肥力增强。

食物与真菌

还有些真菌也成为重要的食物来源。可食用的蕈菌有200多种,如冬菇、草菇、木耳、云耳等。以及真菌所侵入后的生(动)物空壳,如冬虫夏草。

还有的真菌用于食物加工,例如酵母菌用于面包等加工,酿酒也需要真菌。

致病的真菌

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中,真菌又有有害的一面。真菌能引起植物多种病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845年欧洲由于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摧毁了5/6的马铃薯,中国由于1950年的小麦锈病和1974年的稻瘟病而使小麦和水稻各减产60亿千克。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真菌感染;②.变态反应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病。

抗病的真菌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有一次他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在一个培养皿中长了一个霉菌斑。并且霉菌斑周围的细菌都死了。

霉菌渗出了什么强有力的物质?弗莱明称为青霉素,并发现了它可以杀死许多致命性细菌。然而,因为青霉素在试管内和血清混合后很快失活,弗莱明认为它不会在人和动物身上发生作用。

真菌与植物根系的关系

植物的根和真菌也有共生关系,和真菌共生的根称为菌根。

外生菌根:真菌的菌丝在根的表面形成菌丝体包在幼根的表面,有时也侵入皮层细胞间,但不进入细胞内,此时以菌丝代替了根毛的功能,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如松等;

内生菌根:菌丝通过细胞壁侵入到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加强吸收机能,促进根内的物质运输,如柑橘、核桃等;

内外生菌根:也有菌丝不仅包在幼根表面同时也深入到细胞中,称内外生菌根,如苹果、柳树等。

菌丝吸收水分、无机盐等供给植物,同时产生植物激素和维生素B等促进根系的生长;植物供给真菌糖类、氨基酸等有机养料。

能形成菌根的高等植物2000多种,如侧柏、毛白杨、银杏、小麦、葱等;

具菌根的植物在没有真菌存在时不能正常生长,因此造林时须事先接种和感染所需真菌,以利于荒地上成功造林。

真菌【词外小释】

由菌丝组成,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以寄生或腐生方式摄取现成有机物的低等植物独立类群。真菌具有分解或合成许多种有机物的能力,可用于获取维生素、抗菌素、酶等制剂,而有些真菌也可产生毒素,引起动植物中毒生病。由真菌所产生的毒素就称之为真菌毒素。真菌作为病原微生物还能侵入人体和动物,引起毛发、皮肤、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内脏的病变。如头皮屑和脚气 赞同0| 评论

2009-3-23 12:03 48680009 | 二级

木霉:通常菌落扩展很快,特别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几天内木霉菌落可遍布整个料面。菌丝生长温度4—42℃,25—30℃生长最快,孢子萌发温度10—35℃,15—30℃萌发率最高,25—27℃菌落由白变绿只需4—5昼夜,高温对菌丝生长和萌发有利。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95%以上,但在干燥环境也能生长,菌丝生长pH值为3.5~5.8,在pH值4~5条件下生长最快。

纤维单胞菌:不生孢,不抗酸。兼性厌氧,有的菌株在厌氧条件下可生长但很差。在蛋白胨-酵母膏琼脂上的菌落通常凸起,淡黄色。化能异养菌,可呼吸代谢也可发酵代谢。从葡萄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都产酸。接触酶阳性。能分解纤维素。还原硝酸盐到亚硝酸盐。最适生长温度30℃。广泛分布于土壤和腐败的蔬菜

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象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谢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象细菌一样,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细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如蜂蜜和果酱,这表明它们对渗透压有相当高的耐受性。酵母菌能在pH 值为3-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在低于水的冰点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 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第五篇: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高度繁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界定干细胞,有4条标准:1.干细胞可进行多次的,连续的,自我更新式的细胞分裂,这是维持群体稳定的首要条件;2.起源于单一细胞的子细胞可分化超过1种以上的细胞类型,例如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所有的血细胞,有些成熟干细胞只能分化成单一的细胞类型,例如角膜干细胞;3.当干细胞被移植入损伤的患者体内时,它有重建原来组织的功能。4.不易确定的标准:即使无组织损伤,干细胞也能在体内分化扩增,胚胎干细胞能完全符合上述标准,能以一种不确定的未分化状态扩增,将其注入胚泡中,便能生成所有类型的细胞。

根据干细胞的发育阶段,可将其分为胚胎干细胞(ESC)和成体干细胞(ASC),从干细胞到成熟细胞有许多分化阶段,ESC和 ASC实质上是发育的不同阶段。胚胎干细胞即具有分化为机体任何一种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EGC),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但通常只能分化为相应组织器官组成的“专业细胞”,它是存在于成熟个体各种器官中的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肌肉干细胞(Muscle stem cell)、成骨干细胞(Osteogenic stem cell)、内胚层干细胞(Endodermal stem cell)、视网膜干细胞(Retinal stem cell)、胰腺干细胞等等。

下载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池杉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2004-2-23 11:11:33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摘要:核桃举肢蛾主要危害果实,经2007年4月—2010年10月在翼城县王庄乡弃里村详细观察后,发现该虫在翼城一年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幼虫严重危......

    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摘 要:植苗造林是应用最广而且比较可靠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的特点是苗木带有根系,在正常情况下栽后能较快地恢复机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的......

    刺槐造林作业技术要点-北方

    刺槐造林作业技术要点 -北方 1种苗 1.1造林树种和品种:造林树种为刺槐,品种为普通刺槐。 1.2苗木规格 苗木选用合格苗,刺槐为一年生播种苗,地径在0.7cm以上,在苗高50-80cm处截干,......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精选5篇)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皮虾、白对虾、白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

    造林技术方案

    一、施工工序划分: 樟子松、云杉栽植的施工工序:清理场地一定点放线一整地挖穴一选树种一运苗一种植苗木一施基肥一施保水剂一踩实一浇水一覆土、覆塑料薄膜一养护管理 二、......

    浅议雨季造林技术

    浅议雨季造林技术摘 要:雨季造林,精细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本文对雨季造林的技术措施加以探讨,以供造林工作者参考。关键词:雨季造林......

    桉树造林技术

    桉树造林技术一、品种选择 在贺州种植桉树,品种要选择正规苗圃培育的尾赤桉广林9号等优良无性系苗.(这个品种比较耐寒) 二、造林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光热条件较好,坡度在30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