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省政府批准整合设立江苏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为规范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专门用于增强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加强应急救援基本设施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改善安全生产环境等方面重点项目的扶持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省级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的资金及其他资金。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由省财政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财政厅根据省政府的决策和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共同研究发布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扶持方向,提出工作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验收。
省财政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审核提出项目资金年度使用计划,经省安委会审核后下达。省财政厅、省安监局共同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
每年年度结束前,由省安监局根据安全生产规划和安全生产情况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计划。
第二章 专项资金使用
第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原则
(一)坚持安全生产政策导向原则。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省安全生产的规划和要求。
(二)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审批,应该公开、公正、公平,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透明、高效。
(三)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有效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第六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技术支撑设施设备、监管监控信息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补助;
(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项目。主要用于高危行业和公共安全领域内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项目补助;
(三)应急救援项目建设。主要用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应急救援演练、物资储备及装备购置等支出补助;
(四)安全生产监察监管装备等项目补助。主要用于全省安监系统执法、监测、防护等所需装备建设以及县、乡镇、开发区安监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支出和补助;
(五)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主要用于对承担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部门和一线安全生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及奖励;
(六)安全文化建设。主要用于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培训和载体建设;
(七)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及应用奖励;
(八)其他重点项目。
第三章 专项资金申报
第七条 专项资金申报程序
(一)凡符合专项资金申报条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省辖市安监局、财政局汇总审核后,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财政厅。省属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直接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财政厅提出申请。
(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会同省财政厅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项目后,编制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并拨付资金。
第八条 专项资金申报必须按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资金来源和专项资金用途、使用效益等;
(二)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格式在项目申报通知中明确);
(三)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九条 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省财政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十条 省财政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会同审计、监察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的由省财政厅追回专项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一)利用虚假材料和凭证骗取专项资金的;
(二)擅自改变使用范围的;
(三)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
(四)其他违规行为。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广东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广东省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对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2013〕125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专项资金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重大危险源监管等项目的专项扶持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突出重点、绩效管理、科学分配的原则。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四条
省财政厅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牵头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配合省安全监管局印发申报指南、评审、编制、下达项目计划,审核拨付专项资金,组织实施专项资金财政监督检查和重点绩效评价等。
第五条 省安全监管局负责专项资金的具体管理和项目管理工作,会同省财政厅编制专项资金安排总体计划、组织项目申报、评审、报批;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验收、信息公开、监督和绩效自评等工作。
第六条 地方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当地项目审核及申报工作,负责组织当地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自评工作。省直单位、中央驻粤单位负责组织本系统项目审核及申报工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自评等工作。
第七条 地方财政部门负责配合当地安监部门组织项目审核及申报工作,及时按规定拨付项目资金,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支持范围
第八条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重大隐患监控防治、应急救援建设、安全生产示范区建设,包括:
(一)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
(二)重大危险源监管;
(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救护建设;
(四)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
(五)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
(六)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和应用;
(七)省委、省政府确定安排的其他项目。第九条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申报单位必须是省内各级政府机构、在粤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者是在广东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财务管
理制度、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
第四章
分配管理
第十条 专项资金审批实行安排总体计划及具体实施项目复式审批制度。
专项资金具体安排额度确定后,省财政厅在15个工作日内下达执行通知,省安全监管局在省财政厅通知后15个工作日内对专项资金提出安排总体计划(含专项资金安排额度、分配办法、支持方向和范围等),按规定报省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采用因素法和竞争性分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资金分配。
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综合考虑各地市安全生产形势、财力状况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情况等确定当因素法分配指标体系,并制定下达因素法分配计划额度,各地根据因素法分配计划额度审核上报项目计划。
省安全监督管理局会同省财政厅按规定组织项目竞争性评审。项目竞争性评审采用专家书面评审方式进行,必要时可增加现场答辩、实地考察等环节。具体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规定办理。
第五章
资金申报
第十二条
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专项资金申报通知,明确申报条件、扶持范围、扶持对象等内容,依托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做好专项资金申请受理、前置审核和信息公开等工作。
第十三条 各地市和省直单位按照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要求,制定拟支持的具体项目计划上报省安全监管局和省财政厅。省财政直管试点县、市(区)安全监管局和财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同时报地级以上市安监、财政部门备案。申请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和套取、骗取财政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 原则上同一个项目只能申请一项专项资金。申请单位不得以同一项目重复申报或多头申报专项资金。同一项目确因特殊情况需申报多项专项资金的,应在申报材料中注明原因。
第六章
资金审核及拨付
第十五条 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按规定通过管理平台受理项目申请,按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对具体项目计划进行评审。符合省级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要求的项目,逐步纳入项目库管理,实行滚动支持或分期实施,具体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分配计划按规定由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按程序进行公示,并按规定报批。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明细分配计划经批复后,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省财政厅按规定办理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手续。
第七章
信息公开
第十八条 专项资金实行信息公开。省安全监管局会同省财政厅按规定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及部门门户网站上公开如下信息:
(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专项资金申报通知,包括申报条件、扶持范围、扶持对象等内容。
(三)项目资金申报情况,包括申报单位、申报项目、申请金额等。
(四)资金分配程序和分配方式,包括资金分配各环节的审批内容和时间要求、资金分配办法、审批方式等。
(五)专项资金分配结果,包括资金分配项目及扶持金额,项目所属单位或企业的基本情况等。
(六)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包括项目财务决算报告、项目验收情况、绩效评价自评和重点评
价报告。第三方评价报告、财政财务监督检查报告、审计结果公告等。
(七)接受、处理投诉情况,包括投诉事项和原因、投诉处理情况等。
(八)其他按规定应公开的内容。
第八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第十九条 专项资金使用计划下达后,省、市安监部门分别与省直和各地市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预算结束后,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根据本级财政部门决算要求,及时编列专项资金决算报表,报送本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 建立包括绩效目标申报审核、绩效跟踪督查、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的绩效管理机制。省财政厅负责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视工作需要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省安全监管局负责制定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组织做好绩效自评工作,会同省财政厅落实绩效监测督查、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工作。
第二十一条 省安全监管局、省财政厅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或委托项目所在地安监和财政部门(或评审机构)等方式,对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级安监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获得专项资金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二十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等行为,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四条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故变更或中止时,须按项目资金申报程序报省安全监管局和省财政厅批复同意,对因故中止的项目,省财政厅收回全部或部分专项资金。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安全监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粤财工〔2006〕144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江苏省省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
江苏省省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级部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江苏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是指省级部门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实现某一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用于省本级和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专项资金来源包括预算资金、非税资金、转移性收入、单位其他资金以及债务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仅指省级部门预算中用预算资金安排的用于省本级和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四条 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指省政府为保证全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下级政府按照省级要求负责实施项目的专项补助资金。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编入省级各部门预算,但不计入省本级支出。对于省级主管部门通过统一采购方式实施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通过省级专户直接拨付的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资金列入省级财政支出预算,列作省本级支出。
第五条 专项资金分为资本性专项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不含统筹基建专项资金)。
(一)资本性专项资金:指符合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专项资金,包括固定资产购置、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基础设施购建、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二)其他专项资金:指各单位除适用于资本性专项资金之外的所有专项资金,包括会议项目、培训项目、转移性支出项目等方面的专项资金。
第六条 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管理要求
(一)体现公共支出需求。为使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安排要重点满足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需要,严格财政供给范围,取消部门预算中不属于公共财政范围的支出项目。
(二)整合优化专项资金。在对省级承担的预算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以及省本级财力和部门收入状况,“打包”整合同类专项资金,优先安排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的项目、有法定增长比例要求以及部门事业发展急需的项目。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不允许用于一般性基本支出,应集中财力,着力解决全省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从立项、执行、完成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在立项阶段,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在执行阶段,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并确保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效绩评价。对于安排用于部门单位本级使用的重点专项,将逐步实行重要专项使用效果分析报告制度。对于安排用于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有条件的要实行验收报告制度。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专项资金安排要科学论证、政策公开、管理规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支持各项改革,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支持社会事业发展。
(五)统一财权与事权。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一级事权的管理体制,省级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省本级支出,对市县的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逐步推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第二章 编制与分配
第七条 确定专项资金支出项目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按照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省委、省政府事关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各项政策规定,保证资金的落实。
(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预算国家政策规定、各项专项支出的具体需求以及财力可能等因素确定。
(三)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和建立公共财政要求,界定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重点解决一些市场无法解决但又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稳定的大问题。第八条 建立专项资金支出预算项目库,实行项目支出预算跟踪管理。
(一)对于实行跟踪管理的重点项目,各部门必须按照省财政厅《江苏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办法》有关规定,严格立项、筛选、论证制度,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审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申报。
(二)对于暂未实行跟踪管理的项目,各部门可比照实行跟踪管理的重点项目的有关申报程序运作,也可实施简化的项目申报办法,只对申报项目的依据或理由作相关说明,暂不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省级主管部门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编制项目支出计划,建立项目库。对于跨实施项目和常年实施项目,还要编制项目支出滚动计划。
(四)对于按规定申报的项目,省级主管部门要组织筛选、论证和项目建议书的审核工作,经审核合格的项目纳入部门项目库并负责上报。对于各有关部门申报的项目,省财政厅将按规定择优排序,建立备选项目数据库,结合省级财力情况,从项目库中按顺序抽调项目,合理安排项目支出预算,并实行项目支出预算跟踪问效制度。
第九条 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项目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结合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级申报项目。对于目前已设立的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项目除按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外,同时需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确定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步骤
(一)各预算单位根据部门预算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本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计划,同时按项目轻重缓急排序后报省级主管部门,纳入主管部门项目库,并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省财政厅。
(二)对于省级主管部门上报的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计划,省财政厅将按照《省级部门预算审核办法》(另行制订)进行审核,以合理确定支出预算。同时将审核后的专项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纳入省财政厅备选项目库;报经批准后,下达专项资金财政拨款控制数以及项目名称。
(三)省级各主管部门、预算单位按省财政厅下达的专项资金支出预算项目名称和数额正式编制部门预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省财政厅。
(四)对于编制滚动计划项目的预算,按照《江苏省省级项目支出滚动计划编制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省级部门预算报经省人代会审议批准后,省财政厅即批复下达包括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在内的省级部门预算。
第十一条 省级主管部门在编制本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建议计划时要将省本级专项支出预算与省对市县专项转移补助资金预算分别填报,填报时,必须严格区分财政列支级次,省对市县专项转移补助资金要列明具体支出项目和金额,不得包含省级部门直接实施并用于省本级的项目。
第十二条 省级预算安排各类专项资金时,应首先保证履行省级专项支出的需要,同时结合具体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对市县补助。
第三章 执行与管理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执行
(一)省级各主管部门、预算单位要严格执行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同时省级各主管部门要根据部门预算项目计划以及项目进度情况、有关政策及资金使用方向,及时会同省财政厅下达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资金。
(二)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确定后,严禁随意调整预算,改变支出用途。由于客观原因,确需变动调整的项目,单位必须提出变更申请,并附报变更的政策依据和说明,报经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执行。
(三)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拨款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四)省级预算支出进度按剔除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数额考核。(五)省财政厅对项目支出实行跟踪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拨付通过上下级财政资金往来逐级定期结算。省财政厅国库部门根据补助分配方案及时调度资金。
第十五条 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实行分级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预算,科学合理分配资金,组织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省对市县的专项转移补助实行跟踪管理,严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批复后,遇到下列情况时可予以撤销、终止或变更调整:(一)项目履行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二)项目承担单位不再具备资格的;(三)项目承担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或合同的;(四)其他经省级主管部门和省财政厅认可的。
如发生上述所列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调整预算。由于终止、撤销或调减项目预算形成的专项资金结余,由省财政厅收回。
第十八条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支出预算进度,除特殊情况外,专项资金原则上在当年的8月底前按部门预算有关规定下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不得无故滞留、拖延专项资金的拨款,影响单位项目实施。
第十九条 除当年项目没有实施完毕的,其他专项资金预算结余一律由省财政厅收回。
第四章 监督与评价
第二十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单位要及时向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完成情况。第二十一条 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监督检查及绩效评价
(一)省财政厅、省级主管部门要按规定对专项资金从项目立项起,到预算执行和完成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反馈制度。受省级补助的地区要接受省级财政、审计部门对补助资金使用及效果情况的跟踪审计和检查。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审计、财政、监察、司法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在立项阶段,做到事前有控制。省财政厅、省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组织专家论证、筛选,严把入口关。
(三)在执行阶段,做到事中有监督。省财政厅、省级主管部门按规定拨付项目资金,随时跟踪抽查项目用款情况,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四)在完成阶段,做到事后有检查。专项资金预算项目完成后,省财政厅要督促和参与项目用款单位及时组织验收,并按规定办理项目竣工决算手续。除国家、省特殊规定外,对于超出项目支出概算部分一律由项目用款单位自行承担。
(五)省财政厅对于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完成情况以及实施效果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对专项资金运用好、效益高的单位将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达到资金使用要求,造成资金浪费或挤占、挪用资金的单位和负责人,省财政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二条 年终,省级主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总结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报送省财政厅。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中央财政补助省本级的专项、中央财政通过省级财政补助市县的专项资金以及省级部门预算特殊性核定项目、用预算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安排的专项比照此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山 东 省 财 政 厅 文件 山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鲁财企„2007‟62号
关于印发《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财政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鲁政发[2004]13号)精神,省财政设立了“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研究制定了《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鲁政发[2004]13号)精神,省财政设立“省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为规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第三条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统筹规划、规范操作、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共同负责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根据省政府的决策和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共同研究发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扶持方向和工作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验收。
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审核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第二章 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省政府对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具体包括:
(一)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项目支出;
(二)重大公共安全隐患的整治、重大危险源监控等项目支出补助;
(三)重点安全生产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补助;
(四)全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及奖励等支出;
(五)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及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补助;
(六)省政府确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扶持项目。
第六条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扶持和经费补助两种支持方式。
第三章 资金申报
第七条 符合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扶持范围的单位或企业,按隶属关系向同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局提出申请。
各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财政局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资金申请报告联合上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申请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省级单位,由行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直接向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提出书面申请。
第八条
申请项目扶持的申请单位应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主要原因和依据;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项目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各项目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准(核准或备案)文件;
(四)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五)其他所需文件。
第九条
申请经费补助的,申报单位应提供申请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政府部门发布的不可预见事件应急措施、费用支出票证等。
第四章 审批下达与资金拨付
第十条
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共同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
根据需要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论证,提出咨询、评估意见,作为审查依据。
第十一条 根据审查情况和专家组的评审意见,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共同确定专项资金支持内容和金额,联合批复下达。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按照预算级次和合同规定拨付补助资金。其中,对符合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应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获得项目扶持的,终了后项目申报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按项目申报程序逐级向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报送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按项目申报程序逐级报告,并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获得经费补助的,申报单位应在工作结束后逐级向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送费用支出情况说明,并自觉接受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项检查。
第十四条 申报单位收到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后,应分别按照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
资金使用单位要确保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以及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由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第427号令)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补助资金,并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第十七条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故变更或中止时,须按项目资金申报程序和行业隶属关系报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对因故中止的项目,省财政厅将收回全部或部分专项资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安全生产 资金 管理办法 印发 通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财政厅办公室 2007年7月25日印发
第五篇: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苏经贸投资[2005]341号
苏财企[2005]3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适应技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有效地发挥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特制定《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省级财政设立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目的,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和支持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品种、质量、效益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由省财政安排的挖潜改造资金中用于支持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技术改造过程中购买技术设备的技资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第三条 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共同负责管理,各司其职。
(一)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评审,编制下达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行业发展规划,适时组织专家对《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导向目录》进行评审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市县经贸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对申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申报,并对列入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二)省财政厅负责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下达资金安排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市县财政部门负责办理本地区资金拨付手续,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监督。
(三)省经贸委与省财政厅共同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估。
第二章 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安排的原则
第四条
坚持产业政策导向原则。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主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导向目录》,并经有权经贸部门按规定核准、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择优扶强原则,集中支持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和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等专题的项目;重点支持省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和驰名商标的产品进行技术改造;优先支持列入国家或省重点技术改造计划和省财政厅财源建设计划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第五条 坚持向苏北倾斜原则。对苏北地区的重点项目和苏南、苏中向苏北转移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第六条坚持科学管理原则,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定向使用、科学监管的原则。
第三章 资金使用的范围、种类和补助标准
第七条 申请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申报单位必须在江苏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
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参见第四条、第五条内护专仕。
第八条
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使用分为技术设备购置补助和达产达效项目奖励,申请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其技术设备投资必须达到800万元以上。
(一)技术设备购置补助是指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到位的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拨付补助资金。每个项目省补助资金总额原则上不低于50万元,不超过300万元。
(二)达产达效项目奖励是指根据项目竣工后达产达效的程度给予的奖励,奖励金额不超过50万元。
(三)对同一项目当年省财政资金不重复安排。
第九条为加大技术改造技入力度,促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相关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区视自身财力自主决定对获得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的项目进行配套补助。
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对苏北及苏中财政转移支付县的补助总额应占当年总量的40%以上。
第四章 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付
第十条 申请技术设备购置补助的项目,必须经有权经贸部门核准、备案,并能在合理工期内竣工投产或主体工程竣工。
申请达产达效奖励的项目必须在项目竣工技产后经效益跟踪考核1个财政以上,按设计标准达产达效。
第十一条 凡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按企业隶属关系向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申报。具体程序如下:
市县企业的项目,由各省辖市及常熟市经贸委和财政局按本办法有关规定联合审核后,向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申报。省属企业的项目,经其主管部门(或省授权的资产经营公司)审核后直接向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申报。
项目承担单位需填报“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请表”
(见附件1),同时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复印件,并根据申报的不同种类附报相应的申报材料。
(一)申请技术设备购置补助的项目。申请企业需附报经各市经贸委、财政局盖章确认的技术设备清单(见附件2)、实施进度情况说明材料以及符合规范要求的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见附件3)。
(二)申请奖励的项目。申请企业需附报有省或市经贸委、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项目竣工验收材料,项目竣工投产后次年效益跟踪情况以及跟踪年份经有资格单位审计的年终企业财务报表。
第十二条
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市上报的项目进行评审,需要时可对部分项目进行实地核查。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与实地核查情况,省经贸委与省财政厅按照当年的资金规模与申报项目情况,经综合平衡后,联合下达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
第十三条 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后,各市经贸委(局)与财政局按照项目进度共同审核后,由各市财政局办理专项资金的拨付手续。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将收到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作“专项应付
款”处理,项目竣工结算后,形成资产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五条
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已列入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计划技术设备购置补助的项目,每年12月31日前向省辖市经贸委、财政局报告本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到位及项目进展情况,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当年;已列入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计划的奖励项目,当年的12月31日前向省辖市经贸委、财政局报告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到位及达产达效情况。省辖市经贸委会同财政局在每年1月底前将汇总情况及附件4报省经贸委、省财政厅。汇总情况应包括资金的拨付、使用、项目进度、效益等情况和分析。
第十六条
建立检查制度。省经贸委、省财政厅负责对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
列入江苏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或撤销时,须逐级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同意。对因故变更或撤销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做出经费决算逐级报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核批,剩余资金如数返回上缴省财政厅。
第十八条
凡获得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技术设备必须是项目承担单位的自用技术设备,未经省经贸委和省财政厅批准,不得转让或挪作他用。项目承担单位要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对弄
虚作假,未经批准擅自转移技术设备,截留、挪用、提取管理费等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追回专项资金的处理。凡违反国家财经法律、财务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停止执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