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警察公务用枪安全规范问题研究
浙江省警察公务用枪安全规范问题研究
摘 要:警察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的暴力安全机关,佩戴枪支武器是其日常执行任务不可或缺的一项执法行为,其枪支只作为制止犯罪和自身防卫的功能。但只有在枪支安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其作为一名警察自我防卫的功能。所以警用枪支的安全和规范使用成了警务人员佩戴枪支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对比较典型几项用枪安全规范进行调研,整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只对规范公务用枪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警察;安全规范;警务用枪
一、调查的背景
在浙江省划定十个市县为调查目标,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和研究浙江省范围内在职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真实情况。我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业余时间,将调查问卷(见附页)分发、交付给各个地区的抽样对象。让他们代我们向当地的公安部门进行发放。这样能够使我们所获得的数据能够不为地域条件所限制。并且我们确保能够使得每个调查地区所获得的数据能够相对的平均,我们控制了每个地区的问卷发放数量,也确保偶然性对最终调查结果的干扰性降到最低。
二、数据的整理
我组这次的调查共涉及到浙江省内的杭州、宁波、绍兴、舟山、金华、丽水、温州、嘉兴、台州、富阳共十个市县。每个城市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经过认真填写,对回收后的经数据进行整理,共有93份问卷有漏填或者多填的情况,将其定义为废卷,不作为这次的参考数据中。总体来说,这次在浙江省划定的调查目标共收有效问卷907份。平均每个城市90份。其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共有764份,剩余的143位为女性。而警种涉列各个大队级别,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禁毒大队、经侦大队、治安大队、刑侦大队、网监大队、派出所,相对比较均衡,具有普遍代表性。
公务用枪的配备方面,相对于浙江警察学院已经全面配备了国产92式手枪来说,被调查的基层公安机关大多却还在使用64式、77式手枪。使用92式手枪的基层民警只有95位,占到调查人数的10%左右。而64式手枪的普及度比较高,有526位,占调查人数的58%左右,剩下的将近32%的基层民警使用的则是77式手枪。
射击训练与保养方面,每年枪支的射击训练和保养问题。调查显示,有将近92%的基层民警在交接枪支的时候不对枪支进行拆卸清洗和保养,甚至没有对其进行性能的一个检测,造成这个结果的大部分原因是民警对枪支的“陌生感”,参加射击集中训练的次数相对较少,除了巡特警外,其他警种每年不超过一次。不能够对自己身上所佩戴的枪支达到熟练使用,更不用说能够得心应手的掌控。并且大部分的民警所参加的训练都是精度训练,从枪支接手里到射击完毕这短暂的时间里,主要是在据枪、瞄准、射击的环节上,对枪支的安全操作和擦拭一般不做要求,从而造成了不对枪支保养不重视,缺少了对枪支的了解,并且没有形成良好的枪支安全操作规范的理念。
枪支的操作和管理方面。据统计大部分民警都做到了枪弹分离这项安全保管要求,问卷数量高达874份。并且有903份调查问卷的民警都会注意枪口指向这一重要安全规范,剩下的4份也勾选了偶尔注意这一选项。但其中食指摆放的问题上却做得很不规范,不那么近乎人意。在调查中只有68份被调查的民警能够做到在持枪时(未进行射击时),食指放在扳机护圈外。有830份被调查者表示食指是一直放在扳机上,剩下的9份则是偶尔放在扳机护圈外。
使用枪支合理应用方面。由于该项为多选,则在数据的整理方面遇到了较大困难。但是总体来看,大部分民警对枪械的合理应用这一项还是比较谨慎的,都能勾选持刀行凶、持枪、持枪行凶这几个选项,而持棍行凶这个选项则无人勾选。在警务工作中,基层民警对用枪的法律界定相对来说比较了解,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其执法的合法性,并且在浙江省警务工作执法资格考试中也是重点测试题,民警能够基本掌握用枪的时机,但相对用枪的技能则更加薄弱,其最主要原因还是在射击训练模式和训练次数的匮乏有直接关联。
三、数据的分析
(一)枪支的配备
基层公安部门的枪支配备情况可谓“五花八门”,并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其中主要以64式手枪为主,77式手枪为辅,而92式手枪可以说是“如同珍宝”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基层枪支配备不统一,尚不能达到及时更新,统一备装的规范。同时这也对民警的射击训练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以浙江警察学院在校生为例,在学校的射击课教学上,学生训练所使用的枪支为92式手枪。但是当这些“用惯了”92式手枪的在校生毕业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便要再适应其他型号的枪支,不利于技能的“传导”。从本次的调查数据来看着普遍存在此类问题。这三种公安用枪的使用手感相差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出现警校的专业毕业生工作后对自己所佩戴的枪支的“陌生感”,并影响他们在真正使用枪支时的状态。
(二)射击训练和枪支保养
射击训练与枪支的保养,这两个科目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训练有素的射击手一定会对他自己所使用的枪支“爱护有加”,只有这样才能使枪其“主人”使用下发挥其最好的水平。相反的,一个不经常接受射击训练的民警对枪支的看法也只是工作上的一个责任罢了。众所周知,从整个我国执法环境中,非特殊警种里真正需要公安民警使用枪支的概率是比较少,所以在这个执法环境的背景下,普通民警对枪支的看法越来越形成了一种“保管”的意识,而不是防卫工具。极少的使用概率,有限的训练机会使得警用手枪长期地“蜷缩”在枪套中,不见天日。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枪支的老化、民警射击能力的下降,也就成为民警枪支使用安全规范的巨大隐患。
(三)枪支管理和操作
根据整个调查数据分析,枪支管理这方面可以说是最优良的方面,基本都可以做到枪弹分离这一基本的枪械安全操作规范。但这项规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反而会耽误最佳的射击时间,毕竟在紧急情况下填装弹药再上膛射击要比出枪开保险射击慢的很多,也就更加对民警的反应要求提高。在平常的枪支保管可以采取枪弹分离,而在紧急的出警任务中,提前的填装弹匣还是优于临时填装弹药的。
关于食指的摆放问题,也是最应该重点强调的方面。公安民警在使用枪支时往往都是在一个比较紧急、危险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种条件环境下,民警往往处于一种高压的状态,大脑是很难精确控制自身的小肌肉群,从而影响自己的动作。这时如果持枪手的手指位于枪支的扳机上,走火将是再所难免的。在自己意料之外的走火很容易伤及周围群众,将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和事故。
(四)枪支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枪支,换个表达方式即是对武力等级的研判。调查的都是浙江省各个警种的警察,也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能够判明案件性质,通过统计分析此次的调查对象对武力等级的判断比较清晰,能够根据警情合理使用枪支,了解法律程序,尤其是经过在只培训的民警,了解武力升级的相关常识。
四、结论与建议
任何的调查工作都有他的应用价值。本次调研的目的也正是通过对浙江省基层民警使用枪支的情况,为更好的规范民警用枪的安全操作作参考。明确在未来工作中,对在职民警枪支安全规范的培训重点。作为教育训练工作的建议,我觉得更应该从适应现今基层背景的情况入手,而不是如何去改变基层的情况。在上一节的数据分析中讲到,在枪支的装备中还是难以做到装备的统一,所以在训练时可以考虑多种枪型的理论普及及训练,使得培训民警对掌握各种型号枪支的性能。在对枪支的保管方面更可以用定人、定枪来增加学员对枪支的“认同”感,让他们产生“这就是我的枪”的想法。自然也会加倍的“爱护”。射击训练方面,都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可以说精准的射击能力与民警自身的天赋和训练都分不开,而重点则是在后者。充足的训练机会能够帮助民警对操作枪支的感觉的掌控。除了最基础的精度射击,我们更应该模拟各种紧急场景,增加近距离射击科目,来提高民警对紧急情况的一个应对能力和非正常姿势射击的精确度。将环境和警情进行模拟,从而达到趋于真实的射击条件。对于食指应放在扳机护圈外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的毛病。这也要在实弹训练时不断的强化,使其达到自然指向强化记忆,食指在扳机问题也就可以养成良好的用枪习惯,形成自然而然的规范操作。最后是使用枪械时的武力等级的正确判断,我觉得正常的武力判断是不会有错的,但是重点是当接处警的民警在面对挑衅是应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莽撞。这是我认为枪支正确使用最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
现如今的我国社会的治安案件以及暴力恐怖活动正在逐步上升,这也对一线的基层民警对枪支使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自身防卫则更需要再枪支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民警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用枪也是在合理、规范的训练下才能完成的。规范使用枪支,合理警务用枪更是大势所趋,重视枪支使用规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凌云.简论警察开枪的合法情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2(5): 19-24.[2] 石子坚.警察开枪的困扰及其解决途径之探讨[J].公安学刊,2006(7): 32-34.[3] 柯良栋,等1香港警方怎样管理和使用枪支[J]人民公安,2001(1): 281
第二篇: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研究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研究
摘要
公务用枪是指属于法定配枪范围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履行特定公务所需配备的枪支。公务用枪大部分配备在公安机关,所以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是枪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本文就当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中个人保管和集中保管这两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就现在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做好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管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对策和建议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研究
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其武装性质就体现在其有依法使用武器装备制止犯罪的权利。因此,公安机关公务用枪就成为了枪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涉及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丢失、被盗及滥用的违法犯罪数呈现低发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很好。本文将浅析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管工作现状及问题,提出有实战意义和针对性的建议。
一、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现状
公安机关在行使其法定职责时,离不开装备的枪支。这些枪支的日常保管工作,是保证枪支性能良好、用时安全可靠的一道保险丝。因此,分析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日常保管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目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总体保管工作现状
对于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管工作,公安部曾于2003年出台了《公安机关警械、武器库(室)管理规定》和《补充通知》,这两部规范性文件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管存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具体的标准。规定中详细规定了“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设立警械、武器库(室),专门存放储备和在用的警械、武器。”
对于前述规定,各级公安机关大多能够很好的贯彻执行。例如烟台市公安局就曾经出台《烟台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用以规范全市范围内的公务用枪使用。这份规定甚至比公安部的规定要严格和细致,其中对枪支的配备、保管、使用、管理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从这份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基层公安机关充分认识到枪支问题无小事,采取多种方法确保枪支的保管和使用不出问题。
(二)济南、烟台、青岛部分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现状调查
为了调查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实际情况,笔者利用到基层派出所实习机会和假期空闲时间,深入省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济南、烟台和青岛,实地调查了这几个地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的情况,并选出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线实战单位作为比较样本。笔者选择的公安机关分别为:济南市女子特警队、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派出所和青岛市市北区台东派出所。
对于这三个公安机关,均为一线实战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够接触到枪支。本次调查主要以以下几个问题为重点:1.单位内是否配备枪支。2.单位内枪支存放情况。3.枪支的保管负责人。4.枪支的取用流程。5.枪支的配套装备。6.枪支的养护情况。对于调查的结果,我会按单位分别说明。
济南市女子特警队,因其工作具有处突防暴的性质,因此少不了和枪支打交道。济南市女子特警队拥有各类手枪、防暴枪、狙击枪,枪支种类齐全,型号复杂多样。在日常工作中,济南市女子特警队的枪支统一集中保管于枪库,有专人专职负责保管和养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取用枪支时,由领导批准后去枪库登记领取枪支,取出的枪支随枪配有枪套等装具。由于有专人负责枪支的保管与养护,绝大多数枪支的保养状况都非常好,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形成战斗力。
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派出所位于烟台市开发区与蓬莱市的交界地带,辖区内各类工业企业较多,其中又有部分韩国外商企业,治安状况比较好,近几年没有发生大的恶性刑事案件。基于这种情况,烟台市开发区公安分局将大季家派出所的公务用枪的大部分收至分局集中保管,仅有两支64式手枪和少量子弹存放在大季家派出所枪库内。大季家派出所共有13名正式民警,属于一个小派出所,所内有三人持有公务用枪持枪证。对于枪支的保管负责人是一名派出所民警兼职,没有专人负责保管。需要取用枪支时,需由所长报分局同意,再由副所长和内勤民警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枪库。枪支取出时有随枪的装具,但由于最近五年多以来仅用过一次,因此枪很少从枪库中取出,也缺乏基本的保养和维护,导致枪支各部件生锈等情况严重,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很难马上形成战斗力。
青岛市市北区台东派出所,位于青岛市市中心繁华商业街附近,派出所辖区内人员流动性较大,治安情况复杂。台东派出所内案件区有一个双锁的保险柜,起到枪库的作用,保存派出所内的枪支。另外,青岛市每辆110接处警的出警车辆内都有一支手枪,这支手枪会随着110执勤民警的换班而进行交接。随110出警车配备的枪支,会有分局组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枪支状况较好,随时可以使用。派出所内保管的枪支,有民警兼职负责保管,但也缺少平时的必要维护。枪支装具不齐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枪支的使用。
(三)对这部分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的分析
在我们调查研究的三个公安机关中,济南市女子特警队单位内枪支存放情况良
好,枪支的配套装备齐全,有专人专职负责保管和养护,枪支的管理和使用制度流程科学规范,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中。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派出所所辖地区治安状况较好,因此大部分公务用枪都交由上级集中保管,仅留有两支64式手枪和少量子弹,枪支的负责人由派出所民警兼职,虽然有一定的管理使用的程序,但是使用较少,且缺乏基本的保养和维护,因此很难马上形成战斗力。青岛市市北区台东派出所仅有一个双锁的保险柜用来存放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但是管理和使用制度不完善,基本上是枪随着出勤警车随着执勤民警的换班而进行交接,没有什么完善的登记手续,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涉枪案件和问题的发生。
二、目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评析
(一)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个人保管和集中保管两种方法的评析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由个人保管,在公安民警外出执行任务时的情况下,合法地使用枪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从而在与不法分子的斗争中避免无谓的牺牲。公安民警在执勤时,很多安全的地带都是无形的战场,再加上不法分子阴险凶恶,有的根本就是亡命之徒,面对他们,公安民警执行公务时随身携带枪支,自身的安全和克敌制胜的把握就大大增加。但是,个人保管公务用枪也有不少弊端,比如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不分警种、不从实际出发,配备枪支范围过大;有的地方还把枪支作为一种装饰甚至是一种“待遇”,很多民警动辄将枪支拿出来炫耀,将枪支借给亲朋好友“玩玩”;有的则是因为佩戴着枪支引来了暴力犯罪分子的袭警恶行,由此导致了枪支的被抢、被盗。而枪支如果流入了不法分子的手中,必然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威胁。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集中保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枪支被抢、被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公安民警因为枪支而遭遇暴力犯罪分子的恶意攻击,有效避免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但是,对枪支进行集中保管,一方面会影响到公安民警的武器设备,从而影响公安民警执勤的效果,特备是在缉捕犯罪嫌疑人、制止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等需要佩带枪支的情形,集中保管的枪支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时间差和手续。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快速方便的管理和使用枪支的制度,保证公安民警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及时领取到枪支,为民警依法执行公务做好保障。
总的来说,将公安机关公务用枪枪支实行统一集中保管和使用可以说是利大于
弊,并且可以通过制度和措施的完善改进这些弊端。同时,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本地的治安状况,实施有效的枪支集中保管制度。
(二)目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集中保管工作方法的优点
1、对民警进行了保护
枪是危险物品之一,杀伤力极大。携带枪支很易伤及“自己人”和无辜的人。另外,民警私自带枪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袭击目标,导致枪支的被抢、被盗、丢失的同时,自身受到威胁。同时,对公务用枪进行集中保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安民警因大意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造成的滥用枪支情况。
2、减少了社会的危害
公务用枪实行个人保管的话,总体上来说难以控制和把握。由此,极易造成枪支的被抢、被盗和丢失。枪支流失于社会,必然会给社会带来隐患。另外,民警将枪支带回家中,家庭成员出于好奇,随意玩弄枪支,也容易引发意外事故,从而给家庭带来悲剧。
3、保障了枪支的良好性能
对公务用枪进行集中保管和保养,一方面减少了不必要的使用,另一方面良好的设备和设施有助于延长枪支的使用寿命。最后,公安机关里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保养,进行定时的检修和维护,有利于保证枪支始终处于良好性能状态。
(三)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公安机关公务用枪制度落实不完善
枪支是一把双刃剑,落在坏人的手里,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在好人手里保管,成为了保家卫国的武力。随着我国对公安机关特殊装备的制度完善,特别是对公安机关武器的存放制定了具体的标准。大部分公安机关都能够按照规定进行落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公安机关存放设施的规范性较差。比如我们调查研究的三个公安机关,济南市女子特警队单位内枪支存放设施情况良好,枪支的配套装备齐全,有专人专职负责保管和养护,枪支的管理和使用制度流程科学规范,能够随时投入战斗中。而烟台市开发区因为只有两支64式手枪和少量子弹,因此枪支的负责人及其存放设施都不是很完善。而青岛市市北区台东派出所仅仅用一个双锁的保险柜用来存放公安机关公务用枪。
究其原因,一是不够重视。近年来公安机关重视办公条件的改善、外观标识的统一、派出所功能的分区等等,但是未将枪库、枪柜等枪支存放条件提升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层面,因此存在着存放设施没有达到标准的现象。二是重结果,轻过程。我国示范公安局正规化建设水平评估标准中,没有明确地针对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考核内容,只是强调发生问题一票否决,致使客观上造成了基层公安机关对日常枪支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只要不发生丢失被盗、滥用枪支的案件,便可以高枕无忧,至于配枪与否、存放保管如何、是否保证依法持枪执行公务,都可以忽略不计。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公务用枪的配备、保管、使用等方面,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有严格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领导没有认真承担起这份责任,导致管理制度和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2、公务用枪管理过死,影响了民警执勤
《枪支管理法》实施后,大大缩小了公务用枪范围,减少了枪支的社会拥有量。同时,在枪支保管、使用方面也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如公务用枪要求集中保管,专人负责;领取登记,用毕清退;违法使用枪支或丢失、被盗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还要追究其所属公安机关直接领导者、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这些规定实施以来,某些公安机关的公务用枪存在着只保管不让用,严得过头,管得过死,矫枉过正的问题。甚至个别地方彻底收回民警佩带的枪支,以此来整治和减少涉枪违纪案件„„这些做法都是曲解了我国加强公务用枪的管理和使用关于规定,导致了公安民警在执勤过程中,佩带和准确使用武器的能力不足,由此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逐年增多、居高不下的情况。也是民警非正常死亡增多的原因之一。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将公务用枪进行集中存放,是束之高阁,丢下了包袱,不用再为滥用枪支等涉枪问题承担责任了。二是公务用枪的使用制度缺失,程序不完善,由此导致一些民警在执行紧急公务时不能佩戴上枪支等装备,由此致使民警的伤亡。三是不能正确处理好公务用枪管理与使用的关系问题。
3、民警的用枪意识不强,技术不精
现实情况中,很大部分可佩枪民警在执行任务时不愿领用枪支,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对于遇到什么情形可以出枪、什么情形必须先示警、什么情形可不经示警而先开枪射击把握不准,另外在处理各种复杂情况时使用枪支的能力不强,因此对依法用枪缺乏信心而畏惧用枪。
究其原因,一是公务用枪使用的法定依据不足,操作性不强。《人民警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中对事先警告和直接使用武器也只作了笼统的规定。因此民警在执行公务时难以进行判定,由此导致民警在执行具体任务时,害怕开枪后被追究责任,因此不敢开枪不愿开枪①。在面对罪犯时束手束脚,导致的受伤或牺牲。二是持枪必须办理持枪证件意识不强。上级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对持枪证审核发放的速度严重滞后于警力的快速增长,由此导致公安民警“等着办、懒得办”的心理。三是缺乏实战性射击训练。由于公安民警们用枪技能训练制度不健全,由此导致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同不法分子进行战斗的是时候,由于技术不精而导致的伤亡。
三、对于目前公安机关公务用枪保管工作的措施建议
当前人民警察团公伤亡逐年增多,严重影响公安机关正常工作和队伍建设,如何正确有效的对公安机关公务用枪进行保管,确保管理有效和使用及时,保证公安民警的战斗力呢?
(一)加强制度落实,确保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保管工作
1、树立正确的枪支使用管理理念
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理念,坚决纠正矫枉过正的偏颇观念,正确把握管枪和用枪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正确把握枪与人的关系问题。“枪支是民警的执法工具”,公安民警在进行执勤时,依法佩枪和用枪是法律给予公安民警的权利,是公安民警们在有效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时公民给予的权利。同时要正确把握管枪与管人的关系问题。公务用枪出事的原因并不在枪本身,而是在用枪的人。要牢固树立“管好民警是第一位”的意识,把公务用枪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做深做细佩枪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事前的资格审查,强化用枪的技能训练,强化民警用枪的安全意识,提高民警依法佩枪、用枪的素质。
2、完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存放设施
确保枪支存放安全是枪支存放工作的重要方面,如果存放设施不够安全,发生问题,那么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完善完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存放设施,一是要确保安全,防止公务用枪被偷、被盗。其次要做好防潮防霉的措施,防止因为潮湿等环境原因造成枪支的不能使用。最后,要保证公务用枪的其他配
① 高文英.警察使用枪支的若干法律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9,(4)
套措施的完善,保证枪支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这样才能有助于枪支的科学保管,增长枪支的寿命和利用率。
3、落实一线实战单位枪支的配发和保管制度
针对某些一线实战单位派出所将枪支全部集中到分县局保管,由此导致本单位无枪的情况,建议各地区结合自身治安形势的复杂程度来配发枪支。但原则上一线实战单位自行保管的枪支不应少于应配枪支的二分之一。根据这条规定,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派出所仅仅配有两把公务用枪,原则上应该是少的。
(二)完善具体的公务用枪使用管理措施,保障公务用枪的正常使用
1、正确对待公务用枪的集中存放
将公务用枪进行集中存放,不是束之高阁,也不是丢包袱。要正确对待公务用枪的集中存放,枪支统一集中保管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封枪不用,而是为了通过枪支的集中管理,进一步严格控制使用枪支的人员及范围,把握依法使用枪支的条件,从而减少了滥用枪支、丢失枪支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集中保管和保养,保证枪支始终处于良好性能状态。
2、完善公务用枪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从根本上保证依法正确使用枪支,严防涉枪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其次,完善现有的有关法规和规定,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警用枪支管理使用的先进经验,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管理使用枪支行为作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一是明确必须佩带枪支的情形;二是按枪支配备的部门或警种确定具体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三是细化集中保管的规定,特别是明确和细化枪支24小时领退制度;四是制定公务用枪持枪证件办理工作规程,明确申领办理持枪证过程中审查、审批和核发各部门的责任、程序以及时限要求。
3、处理公务用枪的集中保管与有效使用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落实好公务用枪集中保管的政策,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好保管维护的责任。当前,虽然刑事犯罪日益智能化、动态化、职业化,但民警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跟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更多时候面临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敌我矛盾。群众不仅需要腰别手枪、勇斗凶顽的猛警神探,同时也需要扶危济困、深入百姓生活的贴心警察。要制定科学的公务用枪使用流程和制度,根据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工作性质、具体的任务要求去管理、配发、使用枪支,同时提高使用枪支的公安民警的素质。
(三)加强结合实战的枪支使用训练,提高公安民警公务用枪的技术
1、制定完善的训练制度
首先要转变以往只是重视射击技能的观念,要将制度特别是公务用枪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纳入到具体的训练内容中,同时,改善训练形式,加强实战性的模拟训练,增强公安民警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实战经验公安民警进行管枪用枪的法制教育,让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时,能够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推动民警执法活动合法、有序地进行。
2、完善周期性的专业培训
首先要落实对公安民警实施的周期性专业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公务用枪管理队伍的水平。其次,要认真总结分析近几年发生的管枪用枪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公安民警的周期性专业培训提供新的训练内容和经验总结。最后,要严格考核标准,对不合格的进行再次培训等,保证周期性专业培训的效果。只有合格的人员才可配枪执勤,否则就要再接受训练直至合格为止,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因使用武器不当而导致的人员伤亡①。
3、建立科学长效的管枪用枪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长效的管枪用枪机制,提高民警公务用枪保管和使用的自觉性。同时,建立相关部门的管理协作机制。最后,要提高服务意识,把管枪和管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枪支的正当使用。为公务用枪的管理和使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结语
枪支是公安机关维护治安、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的重要武器,可以说枪是民警的第二生命。我国现行的枪支保管使用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任何简单的、教条的、单一的管理方式都是对工作不利的,要根据具体的岗位、具体的工作性质、具体的任务要求去管理、配发、使用枪支。不断提高使用枪支的民警的素质,牢固树立“枪支管理无小事”和枪支管理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加强枪支管理,加强对民警的学习教育,践训练工作,正确保管使用手中的枪支,行使手中神圣的权利,做人民的保护神。
① 柯良栋,李文胜.对香港警方枪支管理使用情况的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1,(2)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S].[2] 公务用枪配备办法[Z].[3]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S].[4] 高志雄等.试论民警公务用枪的管理和使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5]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周慧.基层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7] 沈小宁.对警察使用枪支的法律控制研究[J].苏州大学,2008.[8] 高文英.警察使用枪支的若干法律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9,(4).[9]良栋,李文胜.对香港警方枪支管理使用情况的考察[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1,(2).
第三篇:公务用枪持枪证件
公务用枪持枪证件核发
许可事项名称:公务用枪持枪证件核发
许可事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七条。许可实施主体:北京市公安局
许可条件:(1)持枪人员符合持枪条件;(2)持枪人员经过本单位政审;(3)经过培训考核合格;(4)使用枪支未发生任何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第24条、国务院《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第三条)许可数量:无
许可收费项目名称及依据:本项许可不收费。许可时限:受理后15个工作日。
许可实施程序:分县局根据申办单位提出的申请进行初审,提出拟办意见,报市局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处审批。
一、申请
(一)申请方式:申办单位到所在地公安分县局治安支、大队提出申请。
(二)申请材料的全部目录:
1、本单位申请函;
2、填写规范的《公务用枪审批登记表》表一(一式三份)。
二、受理
(一)受理标准:
1、申请范围符合本机关的职权范围。
2、申办人提供的材料齐全、规范、有效。
(二)受理程序:
分县局负责许可事项受理工作的人员应对申办人提交的申办材料进行初审。根据情况做出如下处理:
1、对符合受理标准的,给申办人开具收取材料凭证,在《配枪人员申请持枪证件审批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分县局印章,将材料转审查人员。
2、对申办材料不符合标准或申请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受理,但必须即时填写《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一次性告知申办人需补齐补正材料的全部内容。
三、审查
(一)审查标准:同受理标准。
(二)审查程序:
1、审核:市局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处枪支管理组人员接分县局上报的《配枪人员申请持枪证件审批登记表》进行审查。对符合标准的,提出审核意见报市局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处主管副处长审定。对不符合标准的,说明理由,终止审核。
2、审定:市局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处主管副处长按审定标准对审核意见进行审核。同意审核意见的,签署审定意见,退审核人员;
不同意审核意见的,提出审定意见和理由,退受理人员。
3、经治安管理总队危险物品管理处主管副处长审定同意,由制证人员制作公务用枪持枪证,并在《配枪人员申请持枪证件审批登记表》上加盖印章。
四、工作时限
1、初审时限:3个工作日
2、审核时限:1个工作日
3、审定时限:1个工作日
4、制作公务用枪持枪证10个工作日
五、决定和送达
1、经逐级审查合格,符合法定条件的,做出批准该行政许可决定,制作公务用枪持枪证;制证时限10个工作日。
2、对经审查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予批准,并制作《行政许可事项不予批准决定书》,告知申办人不予批准的理由及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3、公务用枪持枪证制作完毕后,通知申办人领取或由属地分县局代领核发该申办人。
六、变更与延续
公务用枪持枪证有效期满后重新申请办理。监督措施:
1、公开办事程序,对外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2、纳入内部执法监督检查和质量考评。
第四篇:公务用枪日常管理制度
公务用枪日常管理制度
一、枪支管理责任制度
(一)公务用枪配枪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枪支管理第一责任人。承担本单位枪支管理制度建立、检查、落实、设施完善、隐患整改的全面责任。
(二)公务用枪配枪单位枪支管理专干,担负日常枪支管理工作,进行枪支领退登记作业;较大的单位要指定专门部门全面承担枪支管理工作,根据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意见开展工作。
(三)要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人员担任枪支管理专干,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单位枪支管理专干的配备或更换必须由同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备案。
金融系统守护押运单位枪支管理专干应具备的条件:中共党员,政治可靠、责任心强;副科(股)级以上级别;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经省公安厅治安处培训,考试合格。
二、配枪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一)配枪人员基本条件:
1、符合《公务用枪配备标准》中规定的,确有必要使用枪支且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的在编在岗人员;
2、经过枪支管理培训,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使用枪支管理规定;
3、经过枪支使用、保养训练,熟练配备的枪支性能。射击、保养技能考核合格;
4、5、在应配枪岗位工作一年以上; 依法取得《公务用枪持枪证》。
(二)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取消其配备公务用枪资格:1、2、3、4、5、离开配备公务用枪岗位的;
因刑事犯罪或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受到查处的; 丧失依法、安全使用枪支行为能力的; 不再符合配备公务用枪范围、标准的; 其他不宜配备公务用枪的情形。
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被取消配枪或离开原《公务用枪持枪证》限定单位、部门的,其公务用枪应立即予以收回,并在十五日内办理注销枪支管理证件手续。其后,调动管理部门方能办理调动事宜。
(三)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成建制的撤销,其公务用枪应立即予以收回,并在十五日内办理注销枪支管理证件手续。
三、枪支业务学习考核制度
(一)公务用枪配枪单位要建立、执行枪支业务学习考核制
度;
(二)凡是上级下发的枪支管理文件、通报均要学习登记;
(三)每月枪支管理学习不得少于一次;
(四)每年进行实弹射击两次;
(五)每年进行枪支分解结合两次:考核使用公务用枪人员对常用枪不完全分解、结合能力;被考核人要独立完成,考核成绩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分为:不及格、一般、良好、优秀等四类;
(六)考核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
四、枪支携带制度
(一)枪支一经领取,必须检验确认枪支与《公务用枪枪证》是否一致,确认枪支安全状态,确认装具牢固可靠。
(二)执行警卫和特殊侦察任务时,在确保枪支安全的情况下,可贴身灵活佩带。
(三)根据所在环境条件,采取必要的防范枪支弹药丢失、被盗、被抢的措施。非执勤性质需要,佩带枪支在可以不暴露时,不得暴露。
(四)非因任务需要,不得携带枪支进入购物、娱乐、游览场所。禁止携带枪支弹药探亲访友、参加宴会、饮酒、严禁随意鸣枪,或利用枪支进行打猎等非警务活动。
(五)持枪人需携带枪支的情形结束后,或者携带枪支的任
务过程中有不需、不得携带枪支的情形期间,持枪人应将枪支弹药交枪支保管处集中保管,严禁将枪支弹药交给无关人员、放在家中、放在办公室文件柜、办公桌内。外出期间,根据任务许可,请当地公安机关、武装警察部队、军事单位或者其他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临时代管。
(六)当携带的枪支将要失控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控制状态。
(七)丢失、被盗、被抢等枪支失控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和本人所在单位。
(八)禁止携枪乘坐民航飞机、禁止携枪进入北京市。
五、使用枪支报告制度
公务用枪配枪单位要建立、执行《使用枪支报告制度》并建立《使用枪支、警械情况登记簿》,详细写明枪支使用过程中丢失、损坏、鸣枪、违反规定使用等情况。并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定性,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规范枪支的使用,也作为补充子弹的依据。
六、枪支保管制度
根据《枪支管理法》,公务用枪配枪单位枪支保管制度有三条原则:一是集中保管,专人负责;二是领退登记,用毕清退;三是保管设施可靠,即保管室要牢固保险,24小时有人值班,要
安装铁门、铁护窗(不小于18#罗纹钢)、铁柜(省公安厅监制的专用枪柜)及入侵探测报警器,金融系统还必须安装监控系统。
(一)金融系统守护押运枪支保管制度
1、枪支弹药管理要做到安全保密,守库枪支白天要入保险柜,加锁存放,夜间守库使用,做到枪不离人。
2、押运枪支平时入库保管,押运人员执行任务时,办理领用手续,任务完毕连带《公务用枪持枪证》及时交回入库,不准个人另行存放。除执行押运任务外,严禁以任何理由将枪支携带出外。
3、押运人员只准在执行押运任务时携带枪支,并随身携带《公务用枪持枪证》。军警检验时先出示持枪证,检查枪支时要卸下弹匣。
4、在执行任务时,如遇危及守护目标和守库、押运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鸣枪警告或正当防卫外,其余不得随意鸣枪。
5、枪支领退、出入库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枪支警械领用登记台账》。
七、枪支管理检查制度
(一)枪支管理检查包括对公安机关履行枪支管理职责的检查(执法检查)、公安机关对涉及枪支的单位和个人的枪支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枪支实行查验(治安检查)、涉及枪支的单位对内部枪支管理情况进行的检查(内部工作检查)。
枪支查验三个基本要求:
1、2、由省公安厅统一布置,全面开展,一次完成。
要与枪支管理档案联动,实行枪支管理档案更替,保证枪支管理档案准确、有效。
3、查验后,及时开展对收缴、淘汰报废枪支的统一销毁处置,消除枪支保管方面的隐患。
(二)公务用枪配枪单位要建立、执行枪支管理检查制度。要有专用检查登记簿登记检查情况和检查意见。定期报告检查情况,及时纠正违章情况。
(三)配备枪支的基层单位,每日对携带枪支人员的枪支随身携带情况进行检查,携带枪支外出执行任务时,每次转移场地时要检查枪支随身携带情况。
(四)有枪支集中保管处的单位,每月不少于两次检查、清点枪支弹药和保管设施可靠情况。
(五)配枪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枪支勤务管理检查。
八、枪支保养制度
(一)公务用枪配枪单位要建立、执行枪支保养制度。并按要求建立管理台账。
(二)每周五对枪支进行一次小擦。
(三)每月或实弹射击后必须对枪支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检查。
(四)被保养、检查的枪支要登记枪支型号、数量、存在问题。漏检的枪支要登记枪号。
(五)保养检查的基本程序:
1、安全检查。
2、检查外部:污垢、锈痕、碰伤、裂缝、变形、折断等,机件号码的一致性,准星、照门坚固性。
3、检查枪膛:锈蚀、油污、灰尘、损伤等。
4、检查机能:用数发教练弹装填弹匣,送入枪支,拉套筒数次,检查输弹、送弹闭锁、击发、开锁、退壳及保险机能是否正常。
九、维修制度
(一)自行处理:故障处理方式不会影响射击精度、加快射击损耗、影响射击和保险机构可靠性的,易于修复的故障,可自行处理。
(二)不宜自行处理的,逐级送省公安厅枪械修理所修理。费用自理。
(三)不得擅自将枪支送外单位修理;不得在修理时擅自拼装零件;不得擅自更换击针。
(四)枪支维修情况要报告枪支管理部门登记,并到枪弹痕迹管理部门重新建档。
十、淘汰报废制度
(一)淘汰枪支是指行政指令统一停止装备、使用的枪支,一般是由新(式)枪支换装下来的旧(式)枪支。
(二)报废枪支是指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不能使用、不能有效或安全使用的枪支,如非制式枪支和严重损坏的枪支,以及超过使用寿命不能达到射击精度要求的枪支等等。
(三)枪支淘汰报废应当与枪支的配置、配备工作密切结合,原则上先行淘汰报废,上交销毁,然后增配枪支,以保证数量的控制,特别是对以淘汰报废枪支为理由要求新增配枪,必须防止出现超量配置情况。
(四)淘汰报废枪支,特别是淘汰枪支;在销毁之前仍按在用枪支进行管理,不得自行处理,必须由公安机关处置,未及时上交的,由公安机关收缴,公安机关收缴、收交枪支必须同时收缴《公务用枪枪证》,注销枪支登记。
(五)淘汰报废枪支的销毁工作具体程序:公安机关(含由当地公安机关拨给的单位)编报《销毁枪支移交清单》和待销毁枪支一并逐级交地市公安机关,由地市公安机关治安部门集中造册,上交省公安厅统一组织销毁,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五篇:2011公务用枪使用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职能分工
第三章 配备枪支单位的职责
第四章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的条件与职责
第五章 公务用枪的使用
第六章 公务用枪的保管
第七章 公务用枪的勤务管理
第八章 公务用枪的监督检查
第九章 罚则
第十章 其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正确使用公务用枪执行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安机关公务用枪,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包括铁路、交通、民航、林业、海关)及其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按照规定配备的用于执行职务的各类枪支弹药。
列入公安机关序列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装备的枪支,按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三条 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配备以工作必需为原则,非因工作
需要的不予配备公务用枪。
非在编在职的人民红血丝 www.xiexiebang.com 灰指甲治疗 www.xiexiebang.com 苏州广告公司 www.xiexiebang.com 徐州搬家公司 www.xiexiebang.com
徐州房产 www.xiexiebang.com警察一律严禁佩带、使用公务用枪。
第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证工作需要,又要严格控制严格管理的原则,建立公务用枪管理制度,明确所属各配备枪支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公务用枪管理职责,明确佩带、使用公务用枪的人民警察的枪支管理职责。
第五条 公安部负责公务用枪的研制、定型、列装、订购和验收
工作。
第二章 管理职能分工
第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政工人事部门负责协同治安部门对配备枪支单位中申请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进行资格审核,掌握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中不宜佩带、使用枪支的情况,决定取消或暂时取消其佩带、使用公务用枪的资格。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审核配备公务用枪单位和购置公务用枪计划,会同政工人事部门对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资格进行审查;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对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进行理论培训和实弹射击训练及考核工作;对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负责核发公务用枪持枪证件。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公务用枪和持枪人员进行审验。
第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装备财务部门负责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的编制、供应和勤务保障工作。
第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的警务督察部门负责对人民警察公务用枪的佩带、使用、保管进行督察,对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案件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章 配备枪支单位的职责
第十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根据《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标准配备公务用枪,严禁超标准配备。所配备的公务用手枪必须经刑事技术部门检验并建立枪弹痕迹档案
第十一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明确领用枪支弹药的审批责任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确定专门的部门,县级以下的配备枪支单位应确定专职干部,承担公务用枪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配备枪支单位内设机构的负责人根据执行任务的情况,提出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进行审查。配备枪支单位要对使用公务用枪人员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定期检查枪支携带、保管和使用情况,落实枪支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所配备的公务用枪和佩带、使用枪支人员的各类档案,所配枪支的种类、型号、数量应与登记内容一致。
第十四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集中保管枪支的制度,完善各种安全设施。应当设立专门的枪支保管库(室),有专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双人双锁,保证随时领用枪支。枪支与弹药必须分开存放。
第十五条 发生违规使用枪支案件和枪支被盗、被抢、丢失或其他事故的,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抄报公务用枪管理的其他职能部门。
第十六条 对配备、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培训考核工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治安部门会同政工人事、装备财务部门统一组织,各级公安机关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根据公安部确定的各警种公务用枪培训大纲,制定实施公务用枪培训计划;
(二)每应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一次以上的实弹射击训练。实弹射击训练应达到公安部规定 的训练用弹标准。
第四章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的条件与职责
第十七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政治可靠,工作负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无酗酒习惯;
(二)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枪支的性能和使用、保养规定,射击、保养技能考核合格;
(三)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法律法规;
(四)无违反枪支管理规定受处分记录;
(五)参加公安工作一年以上。
第十八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非警务活动严禁携带、使用枪支;
(二)携带枪支必须同时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所携带枪支的枪型、枪号必须与持枪证上登记的内容相一致;
(三)不得在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的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枪支途经上述区域、场所时,应将枪支寄存到当地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或派出所并办理寄存手续。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或派出所要及时受理枪支寄存,不得推诿,确保寄存枪支的安全;
(四)不得携带枪支饮酒;
(五)非工作需要不得携带枪支进入饭店、商场和歌舞厅等公共
娱乐场所;
(六)非执行任务需要不得用非制式装具携带枪支;
(七)不得使用所配枪支狩猎;
(八)不得出租、出借、转让、赠送、交换所配枪支;
(九)不准将枪支交给非人民警察携带或保管;
(十)不得私自修理枪支或更换枪支零部件;
(十一)枪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发生其他事故,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所在单位报告;
(十二)接受枪支主管部门的查验和审验;
(十三)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经特别许可不得携带枪支:
(一)乘坐民航飞机;
(二)进入北京市区;
(三)执行警卫任务;
(四)其他特别规定的情形。
第二十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工人事部门通知治安管理部门收回其所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个人保管的枪支由所在单位收回:
(一)因退休或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配备公务用枪岗位的;
(二)丧失合法使用枪支资格或安全使用枪支行为能力的;
(三)理论和实弹射击考核不合格的;
(四)其他不符合配备公务用枪条件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佩带、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工人事部门审查后可取消或暂时取消其配枪资格,通知治安管理部门收回其所持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用枪持枪证》,个人保管的枪支由所在单位收回:
(一)因刑事犯罪或违法违纪案件被立案侦查或调查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枪支的;
(三)违反枪支保管规定造成枪支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发生其他事故的;
(四)被停止执行职务或者禁闭的。
第五章 公务用枪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使用公务用枪,有下列情形的不得使用枪支:
(一)处理一般治安案件、群众上访事件和调解民事纠纷;
(二)在人群聚集的繁华地段、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及易燃易爆场所;
(三)在巡逻、盘查可疑人员未遇暴力抗拒和暴力袭击时;
(四)从事大型集会保卫工作时;
(五)在疏导道路交通和查处交通违章时;
(六)与他人发生个人纠纷时;
(七)使用枪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时。
第二十三条 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一线民警一律不得携带枪支,二线民警依照命令可以携带枪支。
第二十四条 人民警察使用公务用枪后应及时将枪支使用情况、弹药消耗情况及伤亡情况书面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同时抄报治安、装备管理部门。
第六章 公务用枪的保管
第二十五条 公务用枪应当集中保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由个人保管:
(一)地处农村、城镇和城郊结合部等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派出所的外勤民警,经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
(二)县级公安机关所属的刑侦、经侦、治安、巡警、公路巡警等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一线实战单位的人民警察,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的;
(三)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行必须携带公务用枪的任务完成前,或上级指令必须携带公务用枪备勤时,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的。
符合本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人民警察必须填写审批表,经本单位领导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
人民警察个人保管公务用枪的,应配有枪套、枪柜、枪锁等安全装置。外出执行任务时必须随身携带枪支,严禁人枪分离。
第二十六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保管的枪支必须集中保管,本单位暂不具备集中保管条件的交由上一级公安机关集中保管:
(一)休假、病假、探亲、旅游等非警务活动期间;
(二)脱产学习、培训期间;
(三)外出参加会议、长期借调在外和其他无携枪必要的公务活动;
(四)其他不宜由个人保管枪支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集中保管公务用枪的形式,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本着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方便使用及下列原则确定:
(一)城区派出所和省级以下(含省级)公安机关的政保、经侦、治安、刑侦、监所、警卫等一线实战单位可自行集中保管公务用枪,实行上班或执行任务时领用、下班或完成任务后交回的制度;
(二)各级公安机关非一线实战单位和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配备的公务用枪一律实行集中保管,实行执行任务或训练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领用,完成任务或训练完毕后交回的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中保管公务用枪的单位应由专人负责领退枪支和验证、登记工作,定期清点整理枪支弹药,检查保管设施的可靠性,及时向枪支管理负责人报告枪支弹药保管、领用和弹药消耗情况。
第七章 公务用枪的勤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含所属人民警察学校)的公务用枪购置和弹药补充,必须严格按照公安部规定的购置程序执行,不得违反规定自行购置枪支弹药。
第三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公安部制定的装备标准装备弹药,非警务活动不得使用装备弹药。
第三十一条 公务用枪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擦拭保养,防止锈蚀。
集中保管的公务用枪要每月擦拭保养一次,个人保管的公务用枪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擦拭保养。
第三十二条 报废的公务用枪应当及时销毁。销毁枪支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会同装备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八章 公务用枪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所属各级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所属的枪支弹药储备库,由装备财务部门和治安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第三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所属配备枪支单位的公务用枪管理工作应一个季度检查一次,县级以下配备枪支单位对本单位公务用枪管理情况应一个月检查一次。
第三十五条 配备枪支单位应对所配枪支的管理、配备、使用、储存、领退情况进行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整改,消除隐患。
第三十六条 各级督察部门随时对人民警察携带、使用公务用枪情况进行检查。
第九章 罚则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人民警察,依据有关规定采取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不按本规定对申请持枪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的,或应取消持枪人员资格而未取消造成后果的,由本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
对直接责任人员和单位主管领导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违反规定发给公务用枪持枪证件或者超范围配发枪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配备枪支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配备的公务用枪超过《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标准隐瞒不报的;
(二)对所配备的公务用枪不及时申领持枪证件,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配备公务用枪应集中保管而未集中保管,经指出仍不改正的;
(四)不严格执行枪支领退制度,枪支出入库不查验不登记,帐物不符或者不按规定办理存放、领取手续,弹药消耗不清的;
(五)存放公务用枪的库(室)无人值班、看护或者无安全防范措施,造成集中保管的公务用枪丢失、被盗的;
(六)擅自购置公务用枪和弹药的;
(七)不上缴报废公务用枪的。
第四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八、十九、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之规定的;
(二)擅自使用装备弹药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枪支未造成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并按照《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追究其所属公安机关直接领导者、分管领导者和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一)违法使用枪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
(二)丢失、被盗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
第十章 其他
第四十三条 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务用枪管理实施细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