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基金经验

时间:2019-05-14 12:3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请基金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请基金经验》。

第一篇:申请基金经验

奥地利计算机科学家,芬兰科学院院士Hermann Maurer 2015年1月提出一个问题:“Does Internet Make Us Stupid?”他说,现在没有人读全文了,互联网应该对这种肤浅的阅读习惯负责。这话似乎也有一定道理。现在人们比较浮躁,呼风唤雨的比较多,精雕细刻的比较少;游戏打鬼子的比较多,琴棋书画比较少,练习中文书法都是老年大学的人;想当明星、一夜暴富的人多,默默无闻做贡献的少。这些风气不能不说与当下网络的发展有关系。在当今网络时代,科技论文多得不得了,新闻和网上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很少有人把整篇文章看完,而是先看标题,再看摘要。所以,能不能吸引读者,标题和摘要很重要,对于课题申请也很重要。本人注意到,本月的CACM发表的一篇博文,“Make Abstracts Communicate Results,”可见国外也有人关注着到这个问题。

先说题目。课题申请的题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了,是一个研究方向,你一个课题不可能研究下来。可是,如果题目太小,也许只够写一篇论文,怎么能申请一个课题呢?一定要恰到好处,说明你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新闻题目一定要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一条新闻。我看到,有些博文题目很吸引人,让读者很想点开看看。这说明这博文题目取得好。但是,打开一看,内容和题目并不相符,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再说摘要。我看到有些基金申请书的摘要,写了好多微电子技术如何重要、体系结构如何关键、大数据如何热门,其实这些东西都不属于你这摘要应该写的东西。摘要应该写本申请的主要创新点,预期将得到什么结果。不用写你能出几篇SCI,而是你能解决什么科学问题。不要老是引进一个什么模型,大谈一个什么概念,而要干货。你能证明一个什么定理、提出一个什么算法,目的是解决一个什么问题。最近“算法”一词用得很滥,几条平铺直叙、无循环、无迭代、无递归的程序就说是一个算法。这太夸张了!科学论文的摘要也是这样。常有学生问:论文的摘要和结论有什么区别?有的学生甚至干脆把摘要的一段复制到结论就完事。这是不对的。摘要是提前告诉读者本文研究什么问题,做了哪些工作,主要结果是什么,主要创新点是什么?而结论是从全文看,你已经得到的研究结果是什么?经过你的工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当然也许还会写一句:今后的工作准备做什么?当你读新闻之时候,开头一定有简单的几句话,简练地介绍这个新闻。其实这就是摘要。但是,我看到网上新闻常常复制正文中的一段放在前头。当你往下看的时候发现有重复的一段。马上觉得是浪费时间,也许就懒得往下看了。文章的摘要应该是结果和关键概念的总结,不论读者看不看全文都能知道一个大概。互联网技术养成了读者这种粗略阅读的习惯。据国外读者反映,ACM和IEEE杂志和会议论文集充斥着无启发作用的摘要,好像是作者故意隐瞒他们的结构,以引导读者去读他们的正文,至少读读小标题或者是后面的“结论和今后的工作”。其目的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强制读者去欣赏他们辛苦组织的一篇散文。甚至反复修改这篇文章,使它能发表。其实,关键是你的研究工作做到家没有?对读者会有什么帮助?而不是去故意粉饰一个丑陋的实体。

新闻的编辑和记者组织这些材料较好些,带有有意义的标题,揭示核心概念,接着有一个简短的概要,然后是全文。这也许是因为专业编辑的监督,要求作者确认主要的新闻点,知道读者不一定会阅读全文。最近有些新闻过于抽象,不知所云。我估计是事实不确切,就只好抽象一点了。你不一定认为它对,但也不能说它错。自从大数据渲染起来以后,到处都是百分比数据,说是大数据分析来的。可是,这些数据的科学性值得怀疑,因为常常发现数据打架,即这个数据与其他的数据不一致,而且互相不衔接。所以,大数据分析不但有处理能力、处理速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的合理性。

就此,本人呼吁科学论文包含总计结果和关键概念的摘要。我也同意呼吁编辑们、程序主席们和评审人们强制这一要求。好的摘要改善了平面语言的通信带宽,对工程有益,对读者也公平。

第二篇:博士后基金申请经验-荆阳

荆阳博士后基金申请经验

感谢金老师和博管办对自己的信任,并希望对各位的申请项目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探讨,相互激励,少走弯路,早日成功。

博士后基金申请,应该分为三步:充分准备,准确书写以及讲究技巧。

充分准备包括:方向的选择,厚实的基础,前人的经验。

首先,方向要明确,也就是说“我要搞什么?”,即选择最理想的切入点,同时,务必将自己要写的东西想清楚、想透彻,思路清晰和内容新颖是“自圆其说”的前提,是准确书写的关键,是与评审专家沟通的桥梁,也是征服评审专家的钥匙。此外,报送的学科一定要和自己研究的重点相匹配。如果是交叉学科,就要考虑自己在其中研究的重点学科和方向。以我为例,我的申请就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微电子、微制造、材料学以及有限元仿真等领域。但我最终要解决的是MEMS中机械运动的精确定位问题,因此,我确定报送学科为“机械工程”,尽管许多人认为该学科很难申请到高等级的资助金。

其次,要有厚实的研究基础,切莫“头重脚轻”。研究基础包括自己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理论基础、实验条件和前期成果、文章情况以及合作体系(包括合作单位、设备及研究梯队)等。这就要大家和课题组的成员(重点是合作导师)广泛地交流,深入地分析,及时地总结。这对书写时也有极大地帮助。

此外,就是要多借鉴博士后申请者的成功范例。这就要求我们多倾听前人的声音,少走许多弯路,提高成功率。这一点我们清华大学搞得非常好,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这里我衷心感谢金老师和清华博管办。

准确书写和讲究技巧是同时进行的。申请博士后基金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主要研究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成果;二是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三是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四是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我就从这几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主要研究工作经历:博士以前与博士后期间研究方向如果不同的话,应该重点放在博后期间的工作基础;参与和完成的项目应重点叙述,这是证明个人科研实力和项目经验的一项重要指标。

主要研究成果:个人的研究成果应放在最前面;SCI、EI、专利以及国际会议等应”list in turn”,并突出显示(如将作者姓名等字体加粗等);此外,研究成果还包括前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验结果,要言简意赅,既要打动审者,又要注意篇幅,否则就不是基金申请,而是结题报告了。

经费来源及数额:这一栏中应再次简明扼要地提出项目进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定要合理而诚恳。

国内外现状:包括研究意义和现状。研究意义就是要让评审人感觉到你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去研究,甚至非做不可。现状分析,就是写目前国内外你所研究的这个问题别人都是做了那些工作,研究的程度,这一块比较重要,通常,评审专家可能不完全了解你做的这个课题,那它就是从这一部分来看你研究的水平。写的时候注意事项:紧扣主题、扬长避短、图文并茂、有理有据。

项目具体内容:由于资助金有限,并且博士后只有两年;切忌内容过多,引起专家怀疑,而且难以完成。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加入自己和本课题组成员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尤其是自己的;应用前景(真实,但不夸张)和创新之处(突出,但要切题)应花大力气。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要思路清晰,主次分明,建议用框图更为直接和条理。研究进展:则要充分显示自己的研究基础,并融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调研、归纳,以及相关的文献和工作。

最后就是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这一块也非常重要,你要说服评审人你有能力完成该项目,比如说你可以写你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开发,有了一些简单的结果或者初步的研究等等,然后就是在相关领域有了工作基础和积累(参加过相关项目,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实验室有了什么样的工作条件等等),同样的,对申请有利的就写,没用的就不要写。

推荐信:推荐人应尽量邀请本研究领域或者身边“影响因子”较高的专家,如院士、长江学者等,增强评审专家的信任度和支持率。

此外,在讲究技巧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醒目的申请题目,能让相关学科的专家都感兴趣和认同(可以换位思考,先让自己当回评审专家)。坚决避免重复研究和已经成熟的研究内容;文字表达要用专业化的语言,书写格式要非常整齐和规范。没有研究基础的申请如同“海市蜃楼”、“纸上谈兵”,肯定引起专家的质疑;我在申请中引入了自己前期的真实数据(包括代表性的图片等)。

此外,令人振奋的是,博士后基金的资助总额在逐年提高,尤其清华博士后申请基金的成功率接近50%,大家应该充满信心,积极准备。务必珍惜“清华博士后”这一称号带来的机遇,路就在我们脚下。

最后,预祝各位在申请基金的过程中,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第三篇:基金申请

自由申请、博士启动与重点项目申报书填写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1-2-25 9:15:31点击量:5874

第一页:申报书首页

1、在申报书右上角“项目类别”选择申报类型,顺序号由省基金办在网上正式受理申报书后系统自动生成,无需申报人填写;

2、“项目名称”填写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

3、“单位联系人”与“单位电话”为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联系人及电话;

4、“申请日期”具体为“年月日”;

第三页:简表

1、其中“类别”、“研究类型”、“申报学科名称1”、“ 申报学科名称2”、“实验室类别”、“最终学位授予国”为选择生成;“学科代码”为自动生成;申报人的“实验室类别”不是“国家重点、省重点或者部门开放”的,一律选择“其他”。

2、“职称”填写为以下任一种类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高级讲师、助理讲师、教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高级兽医师兽医师、助理兽医师、兽医技术员、高级畜牧师、畜牧师、助理畜牧师、畜牧技术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技术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士、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士、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

3、“签章” 无需在电子版申报书上填写,但是打印的申报书纸质材料必须加上本人签名。

4、“人员统计”包括了申报人、参与人、申报单位与参与单位。

第十三页:“申请者承诺”,无需在电子版申报书上填写,但是打印的申报书纸质材料必须加上本人签名与日期。

第十四页:“申请者所占单位及合作单位审查保证”。无需在电子版申报书上填写,但是打印的申报书纸质材料必须加上单位负责人签名、公章与日期。

第四篇:基金申请——借鉴

大话基金申请

大话项目申请之一:因谁而动

编者的话:

岁末年初,不少科研人员又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因为又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马上就要开始了。对不少刚毕业的研究生和想进入科研领域的青年人来说,能不能顺利地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第一桶金”,对以后科研生涯的展开影响很大。

在此项目申请撰写的关键时刻,柯可先生的“大话项目申请系列”(包括《因谁而动》、《知己知彼》、《标杆管理》、《完美呈现》、《细节征服》)将以独特的视角,对项目申请应关注的问题、应避免的错误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如果你是尚摸不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门径的年轻人,不妨听听柯可的建议。

□柯可

2004年,IBM准备华丽转身,将咨询作为战略导向部门时,抛出了一个“On Demand”(随需而动)的概念。

当时在IBM内部,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一位IBM高级管理人员在飞机上被人揪住解释随需而动的意思,此人广征博引,飞沫四溅地一直说到飞机着陆,还是没有解释清楚到底什么是随需而动。但这不妨碍IBM成为IT业内的风向标,此后,国内不管是IT行业还是传统制造业,纷纷祭出随需而动的大旗。

从IT服务行业的神州数码,到服装业的李宁,再到汽车制造业的比亚迪,都对随需而动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相信有一千个公司,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随需而动。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所有企业为之所动的“需”,是客户的需求之“需”,是出钱购买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者之“需”。

类似的情况在科研项目申请中也可找到。项目是什么?从另一角度看,项目就是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费。项目申请就是一个说服过程,项目申请书是你的武器,你要用它来征服评审专家,说服出资者(国家)愿意拿出经费来,购买你可能提供的产品(研制出的科学仪器、培养出的人才)、服务、技术或方案(基础数据、论文、科学理论、政策建议)等。

如果你从这一视角去看项目申请过程,那你就得想想你“因谁而动”了,好好研究出资人的想法了。而能够代表出资人的就是基金委工作人员和项目评审专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或项目评审专家,面对一大群素不相识的申请者,你会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给谁?当然是经费使用效益最高的人。

企业在研究客户需求时能总结出很多让客户满意的技巧,比如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想着他们于“公”于“私”的需求,甚至想着让他在自己领导和同事面前很有面子,让别人觉得他工作能力很强。如果你负责科研经费的划拨,你推荐资助的项目几年时间内出了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大奖,甚至是诺贝尔奖。作为出资者的国家和作为监督者的公众是不是会觉得你能力很强?所以,在撰写项目申请书时,你就得让评审人员相信你,相信你提供的产品、服务或方案有可能是最有价值的,相信你能提供超出他期望的价值。具体说,申请书就要体现出你的价值,比如你有实力,之前参与过什么项目、发过什么论文、出过什么成果;有潜力,如某项研究已经烧了99度了,再有一点资助,烧上一把火就大功告成了;有科研条件,你所在的单位从事研究的基础条件很有保障;有出成果的意愿、态度等。

再比如,替项目主任想想:在集中受理的20天里,一个项目主任要面对上千份申请,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自基金资助项目申请截止之日起45日内,完成对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查”。项目主任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申请内容作出判断,然后分送给不同的专家去评审。因此项目申请书的摘要一定要简洁、易懂,最少你的大同行能很好地理解。项目主任肯定不是个个领域都精通,不要让他为找个合适评审专家而大伤脑筋。如果摘要写得佶屈聱牙或不知所云,后果可想而知。

“横看成岭侧成峰”,本文只是提供一种思考和看问题的角度,读者不妨头脑风暴一下,看看还有哪些方面能替基金项目管理者和评审专家着想的,能做到的尽力做到;看看还有哪些最能体现你的价值的地方,在项目申请书中体现出来。

大话项目申请之二:知己知彼

今年9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评审会上,某高校申请的创新研究群体在评审一开始就败下阵来。虽然就个人来说,这支队伍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但他们依然抱憾出局,而且也败得心服口服。因为他们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定位理解产生了偏差。

尽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和“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三个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资助系列中,创新研究群体列在人才项目系列中,但绝不能把创新研究群体的资助定位理解为仅仅是支持人才。实际上,它并不是从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路走来,并不是由支持青年科学工作者到支持单个优秀科学家,再到支持一群优秀科学家这样一脉贯之。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试行办法》第一条之规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条规定应当这样理解:如果只有一群优秀的人才,没有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更具体说,如果不是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来申请项目,申请当然难以得到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资助的情况是,在面对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时,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或是一个研究小组无法完成,需要几个优秀的科学家共同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协作进行研究时,才组成创新研究群体。它强调的是创新,强调的是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

可以这样理解,基金委设立这项基金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研究项目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正如一个企业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销售人才,企业不会止步于销售技巧的灌输。它们往往会通过争取一个大订单,培养售前与售后的配合。有时项目经理拜访客户,还要带上技术专家。这样群体合作,在实战中得到锻炼。

由于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并非易事。其难度不仅在于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相当激烈,更关键的是,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都身经百战,从无数次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者,其能力、智力方面都非等闲之辈。想顺利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关于基金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能不进行研究。

基金管理中各种类型项目的定位、资助对象,各种回避和限项的规定,申报的资格要求和各种时间点的规定都要有所了解。尤其是每年的《项目指南》和项目申请与结题申报有关事项的通告一定要读懂弄清,甚至要字斟句酌地去领会。比如,青年科学基金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起步基金,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基本上只能申请一次。又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本上只能申请到1项。到目前为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没有第二次申请该类项目的”。(《限项规定:避免有限科研资源过分集中》,《科学时报》2009.5.18)

近日,2010年的《项目指南》已正式公布,其中有很多制度和规定修订过,想参与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就要认真阅读《项目指南》,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比如,要按规定下载使用新版的申请书。比如,2010年新设立医学科学部,相关领域要使用新的学科代码进行申请。再比如,原来未列入限项规定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开始实行“在研限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准备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在科学基金项目的角逐中,在动手写申请之前,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大话项目申请之三:标杆管理

田忌赛马是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范例,也是博弈游戏中的经典案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博弈中,也存在个别田忌赛马式的操作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系列”中,有资助对象、定位目的不同的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在“人才项目系列”中,有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起步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有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不同的基金资助类型,对承担者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专家在项目评审时,执行的判断标准也会不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时,极个别小有成就的科研人员亲自操刀,找题目、写“本子”,然后让自己的弟子或课题组的青年科研人员拿去申请青年科学基金。这无异于田忌赛马中,以中马搏别人下马的手法。

这种方法显然背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设立的目的。尽管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很明显,基金委不赞成这种争取科研资源的方式。对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也不愿意这么做。也就是说即使你有意为之,你所在课题组的前辈科研人员也未必同意这样做。

“田忌赛马”的手法在项目申请时不可行,这也引出标杆管理的必要性。

标杆管理也称基准管理或对标管理。它是在企业管理中围绕提升企业能力和实现发展目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好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同时也是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实践。

标杆管理包括标杆选择、标杆分析、对比运用等环节。简单说,就是树立榜样,学习榜样。它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次成功或许是运气,但一个人总是好运连连,次次成功,其中必有其成功的道理。在标杆管理中,选择标杆很重要。对项目申请来说,就是动手写“本子”前,最好能找一个做过十数个基金项目的“大牛”指导一下,如何选题立项如何写申请。如果做不到耳提面命,从网上、文献情报提供机构或朋友圈子等渠道找到他们的申请书,也可以借鉴借鉴。看看他们选题的角度、篇章布局和行文方式。然后对照一下自己的不足,能改的改进,确实没办法达到的条件也没关系,还可以开阔一下科研思路。

作为同一个课题组的前辈研究人员或者导师,他们大多数都承担或参与过不少科学基金的项目,即便不是位“大牛”级的人物,作为你的标杆还是没问题的。因此在动手前,寻找题目时就和前辈或导师多商量商量,或者拟几个方向请他指点指点。申请书要抓紧时间写,打出点富余量来请有经验的人帮忙指导和修改几次。导师们不可以越俎代庖替你写本子,但指导学生或者后辈科研人员是他们的职责之一,你还可以找找相关领域的其他前辈给你提点意见。

这样做可以增加取胜的筹码,也合乎科学基金项目博弈的规则。

大话项目申请之四:完美呈现

有两种项目申请书最容易被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枪毙”。一是写得太差的项目申请书(包括选题立项和表现形式);二是思想太超前的申请项目。

第一种情况没有通过,很好理解,第二种情况抱憾出局也为数不少。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资助原则,能获得更多评审专家好感的项目,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其实并不是件神秘的事,只要某位研究人员做过些科学基金的项目,而且完成得还不错,有良好的记录,说不定就有了信誉档案,就能进入科学基金的专家系统。只要他们愿意,在他们自己没有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时候,就会被邀请成为评审专家。或许你项目组里的前辈中,就有好几位评审专家。

客观地说,并非每个评审专家都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某一领域,对同一申请的评审意见自然也就会有不同。思想太超前的申请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审专家的赏识,但也会有些评审专家难以理解你的意思。同时,现在学科分得很细,评审专家或许只是一个大同行,未必对你的研究领域特别熟悉。换了你做专家,一个你不知所云的项目你会去支持吗?

有人主张申请书要写得“让评委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这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即使可能有专家力挺你,从概率的角度来考量,非共识项目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真正完美的呈现是简洁、省净,有一说一。能把你的实力真实地表现出来就是完美的呈现,假如你的实力是100分,能拿到90分以上的呈现是正常发挥,就算得上完美。所以,如果你的项目确实乏善可陈,也不必故弄玄虚和夸大其词,不如早作准备,重整旗鼓、卷土再来。故作高深会让懂行的评审专家很反感,也会使不懂行的专家愈加谨慎,谁都不会放你过关。

越是超前的思想,越要呈现得浅显易懂。从技术角度说,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也并非易事,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做到,就是从数量上做到适当地“减少”。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要越短越好。比如,你们单位那位说我只讲三点,却口若悬河地说上大半天的领导,你最后根本记不住他所讲的三个要点是什么。在说服他人的目标上,写申请书和作演讲异曲同工,话在精不在多,越是能够片言居要、直指人心越好。

具体点说,比如申请书的摘要部分,明确规定限400字。这400个字中要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基金委的项目主任还要通过这段文字给你选择评审专家。所以要千锤百炼,做到既准确表达你的思想,又十分简练。本着宁少毋多的原则,宁可以少上一行,也不去多几个字。再比如申请书正文中立项依据部分,通常要求是4000至8000字,但你最好能在5000字以内就搞定。然后用严谨的逻辑、清晰的层次表达出来,再辅以合适的行距和字体,在3页左右的篇幅内完成即可。

图表通常比文字直观,又能节省下大段的文字描述,必要时插入一两个图表也是不错的选择。申请书中也要避免用一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如果一定要出现新词或缩写,最好也能简要解释一下。

申请书中任何一个小小的瑕疵都是减分因素,说得越少,出错的机会也越少。完美的呈现会为你加分,或许你申请的项目在“A”级和“B”级两可之间,你在呈现方面再努力一点,它就会成为A。

大话项目申请之五:细节制胜

到上周末,电影《阿凡达》已经卷走了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虽然该影片从故事叙述、演员选择、音效制作及主题曲演唱者人选等方面都可圈可点,但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还是影片的3D特效。

导演卡梅隆在细节上的精益求精让人叹为观止。据说,影片中纳维人的尾巴并不是像普通动画片中那样,随便摆摆而已,而是随着所属身体的起伏动作都会有一定的逻辑轨迹。特效制作者通过观察猫科动物发现,尾巴也是表达动物情绪的一个重要信息,一个简单的摆动就有多种含义。卡梅隆认为尾巴也是可以传达很多肢体语言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也要精心打磨。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凡达》的成功是3D的成功,也是技术和细节的成功。

注重细节是一种积极、敬业的做事态度,它体现在做一件事的各个方面和每一环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原则是优中择优,差不多是三到四个申请者中只有一人胜出。如果你在选题立项或科研基础实力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可言,就更要在细微之处下点功夫。

申请书题目的拟订十分值得花心思推敲。它不只是给申请项目起个名字这样简单,要做到简单明了又高度概括你的思想,能突出要研究的重点所在和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绝非易事。有时明确又具体的标题难以涵盖你要表达的意思,而高度概括又容易使题目过大、过空。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选择,你不妨找张纸将要表达的若干条亮点写下来,再合并一些亮点、舍弃一些亮点,最后提炼出更主要、更突出的要点。不能两全时,宁具体毋空洞。

在项目申请书的表述层面上,也有许多细节值得打磨。比如篇章布局上,你准备选择什么逻辑顺序来贯穿全文。是演绎的顺序、时间的顺序、结构的顺序还是重要性的顺序?哪种顺序能使文章的层次更清楚一些?在表述方面,采用“情景—问题—解决方案”还是“问题—情景—解决方案”结构,哪种结构形式更适合你的思想表达,更能攫住评审专家的心,都需要斟酌一番。

在拟订题目时,如果你割舍了一些亮点,正文中就要好好阐述一番。如果你使用了多个论点和子论点,为使层次更清楚,所有的同级论点最好采用同样的字体、字号和层次标志。让评审专家一目了然你的层次结构才算上乘。

笔者曾见过一份申请,可能是特殊时期匆忙而就吧,立项依据中有段还算显眼的地方“非典”两字误写成了“非经典”,如何会多出一个“经”字,又从申请者眼皮下溜走着实让人费解。在竞争者其他方面半斤八两时,好评当然属于连细节都不愿苟且的人。

在申请人的资格和限项规定上,科学基金有很多详细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是游戏的规则,明白了规则你才能“玩”得游刃有余。

据基金委公布的数字,2009年因为格式问题未能通过初评的申请数量大大下降,约占总申请数的4%。这个比例2007年是4.2%,2008年是4.8%。每年都有数千份申请因一些细节问题根本到不了专家手中。而且,根据基金管理的相关规定,格式不合格,你的题目再好也无济于事;格式不合格,今年就没有机会再作修订了。

败不足惜,惜的是连竞争的机会都得不到,更不要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或教训。因此申请前重点关注《项目指南》中的“申请须知”和“限项规定”。并对申请学科的资助范围、资助特点等信息有所了解。掌握基金的申请条件、限项要求、推荐要求、经费预算要求等。

细节可以给你加分,也会给你减分。在每个环节都精细一些,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第五篇:基金申请经验介绍-武永卫

基金申请经验介绍

希望只有一个,就是对各位申请项目有所帮助,或者说没有过分浪费在座各位的时间,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从两个方面介绍我的感受,一是从申请国家基金,比如说博士后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的角度说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从申请企业项目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写申请,其实就是两步:想清楚和写清楚,想清楚就是在我们开始写之前,一定要将我们要写的东西想清楚了,想透彻了,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没想清楚,那肯定写不清楚。记得我在完成我第一个项目申请报告的时候,是申请一个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报告,我拿给我们实验室非常有经验的一位老教授看,他看完了之后问我“你先给我说说你想做什么”,我说了一下,他说:“你想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可是没有写清楚”。

至于写清楚,大家都知道,申请国家基金的申请书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研究意义和现状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三是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四是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我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们说一下研究意义和现状分析,写研究意义的目的就是要让评审人感觉到你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非常值得去研究,都到了不做不行的地步。写的时候可以先从大的方面,比如整个学科的方面讲你要做的是的重要性,然后从你的研究方向上讲重要性,最后呢落实到你要解决的问题的意义。层层分析,一环扣一环,让评审人一看就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值得做,这就达到目的了。然后写现状分析,也就是写目前国内外你所研究的这个问题别人都是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解决到了什么地步,这一块比较重要,好多时候评审人自己可能不是完全了结你做的这个课题,那它就是从这一部分来看你研究的水平。写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写与你研究的问题紧密相连的,不相关的千万不要写,写了会影响评审人对你申请中亮点的把握和感知。第二呢就是要拿我们的长处去写别人的短处,我相信,我们所读到的文献中别人的工作肯定有其独到之处,但不可能面面优秀,而我们的工作肯定在某个方面比别人的好,那我们就写他们与我们的解决方法比较不好的一面,而我们恰恰在这一方面是要提出好的解决方法的,当然这种解决方法是在后面写,这样也是

为了前后呼应,体现整体效应。现状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给评审人一个印象:别人的工作都有问题,你的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得有理有据,否则就完了。研究现状这一块我的感觉是应该最后总结一下,总体别人的工作都存在哪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恰恰就是你要在后面的研究内容中要解决的问题,一样的道理,形成前后呼应,有理有据的一种状态。

然后呢就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这一块呢我的感觉是要有粗有细,有分有总,研究内容应该分成好几点来些,分别写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中提到的)的解决方法,来个各个击破。而研究目标应该是一个总体的东西,说明研究的总体达到什么目的。关键问题应该是研究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是对研究内容的深入,比如并行化是一向研究内容,但并行化本身很难,难在什么地方,深入分析一下就是说明了关键问题为什么是关键的,而创新点则是你引以为豪的几个亮点,或者叫解决问题的几个想法。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告诉评审人,你的确是有好多工作要做的,而且呢还不简单,比较难。

好,说明比较难就行了,下面就是要说明虽然它比较难,我们还是有一套研究方案解决它的,又对应起来了,而且环环相扣了。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就是要告诉评审人,我肯定能按时按量完成我的研究内容,解决我的关键问题。写这一部分就会发现想清楚的重要性,没想清楚,肯定不会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出来。可行性分析就是有点自吹的感觉,说明我们研究内容多么清楚、目标多么明确。研究队伍结构多么合理,工作条件和研究基础多么良好等等。

最后就是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这一块也非常重要,你要说服评审人你有能力完成该项目,比如说你可以写你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开发,有了一些简单的结果或者初步的研究等等,然后就是在相关领域有了工作基础和积累(参加过相关项目,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实验室有了什么样的工作条件等等),同样的,对申请有利的就写,没用的就不要写。

这样说到最后就是,对你的申请有帮助的就写,没帮助的就不写了。任何部分都是向评审人证明我的申请要么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做不行的)、要么是有一定难度的(别人做不了的,或者做不好的)、要么是非常合理的(不是瞎写的)、要么是我肯定能完成的。

最后我谈几点感慨:

语言上面,不要引起同行反感,比如你可以写“没有读到相关文献”,但不能写“别人都没有做”,事实上说明同一个问题,就是只有我在做,或者只有我想到了,但前者同行看了就不太反感,后者就比较让人反感。

摘要是写给专家看的,换句话说,就是对你的工作有一定了解的人看的。所以应该直奔主题,说明你要做什么。

整个申请的前后呼应,事实上就是同样的关键问题,也就是你的工作两点要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说出来。比如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是你的研究问题,(一个以提出问题的角度说,一个以解决问题的角度说)。比如在工作基础里面至少你的研究问题中的几个关键词应该能够看到,这样人家才会感觉上相信你,负责凭什么认为你有能力完成该项目。

至于申请企业基金,我想除了以上说的,应该补充的就是实用性,一定要强调清楚你的工作的市场价值。另外就是可行性方案和与其成果,这一块我认为就是一种工程项目的做法。

清华这块牌子大家一定要珍惜,它会给我们很多的机会和别人认为中的优势。

下载申请基金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请基金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士后基金申请经验-王小兵(精选5篇)

    博士后基金申请经验(获第38批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 各位博士后同仁,大家好!感谢博管办和金老师对我的信任,希望通过我阐述的个人经验能够对准备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的博士后有所......

    基金销售经验分享(大全)

    基金发售近半月,全行上下团结一心,销量规模每日创新,名列全行前列。行长非常重视此次基金的销售,在分行布置基金销售任务后,当即在支行举行全行动员大会,明确工作目标,分析产品特......

    基金申请体会

    基金申请体会:写好本子是年轻人的最佳出路(ZZ)今天在家周末休息,有点时间来整理一点基金申请申请的体会,希望能给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朋友们提供点借鉴作用。先还是介绍一下简历增加......

    基金申请总结归纳

    又是一年国基时~~ 不管将来会是怎样的,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基金都是一种历练~~ 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下曾经写过的基金经验总结归纳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之前在丁香园和科学网都有分......

    青年基金评审经验

    今年收到13份青年基金,每一份都认真反复看,最后除了对项目有了充分的了解,甚至对申请人本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些感慨现在的博士教育中的不足,导致了一些青椒申请基金失败。因......

    创新基金申请程序[合集]

    创新基金申请程序 (一)注册 企业可按下列程序进行注册: 1.申请创新基金的企业,在创新基金网站上在线填写企业注册信息; 2.下载法律文书、注册信息表,法人代表签字,企业加盖公章;3.将企......

    博士后基金申请体会

    博士后基金申请体会 闫春财(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第四十三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中,我申请到了一等资助金,一级学科为生物学。项目类别属基础学科,在应用学科日新月异发......

    基金申请大家谈

    【基金申请大家谈】提交基金申请后的经验总结(二):我的科研之路 作者: sunzero (站内联系TA) 发布: 2008-03-22 前面一篇已经将写基金过程中的经历和写作方法写完了,总感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