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5修订版)专题
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5修订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节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节能资金,是指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奖励支持企业和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心、清洁生产、节能能力建设以及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等工作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节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效益优先、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放大作用。
第二章
部门职责
第四条
市经信局根据我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作部署和要求,确定年度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申报要求,负责组织项目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或委托市科协开展评审;负责组织、指导受资助单位的绩效评价工
作。市经信局可根据专项资金的申报管理需要,选择社会中介组织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承担或协助办理有关具体事务。
第五条
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对专项资金实施重点绩效评价。资金拨付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及市财政局统一部署执行。
第六条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经信部门负责协助企业单位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协助市经信局组织项目实施、验收认定和绩效评价工作。
第三章
资助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
市经信局在资金总额不超过年度预算的情况下,对项目进行择优资助,具体资助(奖励)范围和方式包括:
(一)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对用能企业以及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予以财政奖励。
(二)清洁生产奖励项目:对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获得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的企业予以奖励。
(三)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对具有推广意义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予以奖励。
(四)节能先进奖励项目:对获得年度节能先进地区、一2一
单位予以奖励。
(五)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项目:对开展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工作以及参加重点节能展会的,予以财政奖励。
(六)市政府同意资助的其他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如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节能服务与金融产业融合项目等。对节能与循环经济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方式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第八条
申报节能专项资金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已在东莞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申报单位在当年的节能考核中不得为未完成等级;
(三)资助项目需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方向;
(四)申报资金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重大违法记录。
第四章
资助方式和标准
第九条
对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分为事后奖励和系统维护费用补助两种方式:
(一)事后奖励。用能企业及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
一3 一 心项目建设,建成并通过市节能主管部门验收,达到甲、乙、丙级标准的,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已获得资金奖励的乙级、丙级能源管理中心继续完善后,可申请再次验收,验收后提升等级的,按提升后的等级补足奖金差额。
(二)系统维护费用补助。已经通过验收的企业级能源管理中心,在通过验收后三年内按照甲乙丙三级分别每年给予5万元、4万元和3万元的维护费用补助,以鼓励企业不断完善使用企业能管中心,并按时按规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数据至市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平台。
第十条
对通过市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被认定为市级清洁生产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市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被认定为省级清洁生产企业的,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十一条
对具有推广意义,总投资额在500万元及以上,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资助方式分为事后奖励、拨贷联动(贷款贴息)两种方式。
(一)事后奖励。对已完工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按项目投入总额的20%对项目投资方予以事后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额200万元。
一4一
(二)拨贷联动(贷款贴息)。对纳入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推广范围、已经立项但尚未实施或者正在建设的项目,由市经信局将项目推荐给相关银行机构,由银行对企业进行审核后,按照立项资金最低1:1的比例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项目的总投资额。财政资金按照项目投资总额的25%予以立项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250万元。市财政按照实际贷款利息予以补助,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项目立项资助金额,最长不超过2年。项目通过主管部门验收后,立项资助金额扣除贴息金额的余额部分,仍拨付给企业作为奖励资金。除拨贷联动外,对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实施的项目参照拨贷联动方式进行利息补贴。
以上两种资助方式,单个项目只可选择其中一种。对计划制项目,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管理模式,在项目通过验收后给予资助。
第十二条
对节能先进地区、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一)节能先进地区。对年度节能考核综合评分位居前 3名且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及以上的镇街(园区),由市政府授予节能先进地区奖,给予每个获奖镇街(园区)一次性奖励30 万元。节能先进地区奖金要用作本镇街(园区)节能主管部门的节能工作经费,不得挪作它用。
(二)节能先进单位。对积极开展节能工作、节能成效
一5 一 突出的单位,由市政府授予节能先进单位奖。节能先进单位奖励名额每年设30名,给予每个获奖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节能先进单位奖金要用作本单位节能主管部门或能源管理部门的节能工作经费,不得挪作它用。节能先进单位为市财政全额供养单位的,只评定,不奖励。
第十三条
对开展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活动以及参加重点节能展会的,予以财政奖励:
(一)市政府或市经信局同意组织实施的节能技术(产品)推广会、对接会和论坛,对项目主办方按照服务规模、质量、效果、企业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估,按档次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定额奖励。
(二)市经信局每年年初发布纳入奖励的重点节能展会范围(每年不超过5项)。对参展企业实际支出的参展费用给予部分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金额为10万元。参展费用核算范围包括展位费(场地租金)和特装布展费等,资助标准不高于我市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对市政府同意资助的其他项目,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大型骨干企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该专项资金资助时,资助比例和限额可分别按照原有资助基准上浮30%、20%和10%执行。
一6一
第十六条
对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扶持方式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五章
申报和审核
第十七条
申报程序
市经信局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和工作安排,制定和发布资金申报通知。申报单位根据要求编制申报资料报送至市经信局。
第十八条
申报资料
各类项目以市经信局发布的年度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为准。
第十九条
审核程序
(一)条件审核。市经信局通过资金申报平台对项目申报条件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二)专家评审。市经信局根据项目性质,按需要组织或委托市科协进行专家评审,必要时现场核查。市级清洁生产企业认定按有关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实施方案执行。
(三)核对信息。市经信局根据项目性质,商请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或核对申报单位的有关信息,以确定申报资料的真实性。
(四)征求意见。拟定资助名单和额度,经征求相关职
一7 一 能部门意见后通过东莞日报、市经信局官方网站进行为期不少于7天的公示。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经信局提出;对公示有异议的,市经信局应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结论报告;对经调查核实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不予纳入资助范围。公示期满,无异议或经调查后异议不成立的,由市经信局列入资金使用计划。
(五)下达资金使用计划。市经信局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
第六章
资金拨付和会计处理
第二十条
资金安排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办理请款和拨付手续。
第二十一条
受资助单位应规范各项费用支出的财务核算管理。收到资助款后,按照各自适用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账目处理。
第七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获得专项资金项目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二十三条
项目获得资助后,项目单位须根据市经信一8一
局的要求,配合提供项目实施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数据信息,以便做好专项资金后续跟踪监督。
第二十四条
市经信局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上一年度资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并形成项目跟踪评价报告。市经信局负责对评价不良的项目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受资助单位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
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项目申报单位如有弄虚作假、挪用、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等行为,将收回专项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经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原《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府办〔2013〕5号)同时废止。
一9 一
第二篇: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节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节能资金,是指市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奖励支持企业和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心、清洁生产、节能能力建设以及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等工作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节能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效益优先、加强监督的原则,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放大作用。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四条市经信局根据我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工作部署和要求,确定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申报要求,负责组织项目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或委托市科协开展评审;负责组织、指导受资助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市经信局可根据专项资金的申报管理需要,选择社会中介组织或其他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承担或协助办理有关具体事务。
第五条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对专项资金实施重点绩效评价。资金拨付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及市财政局统一部署执行。
第六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经信部门负责协助企业单位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协助市经信局组织项目实施、验收认定和绩效评价工作。
第三章资助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市经信局在资金总额不超过预算的情况下,对项目进行择优资助,具体资助(奖励)范围和方式包括:
(一)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对用能企业以及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予以财政奖励。
(二)清洁生产奖励项目:对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获得清洁生产企业称号的企业予以奖励。
(三)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对具有推广意义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予以奖励。
(四)节能先进奖励项目:对获得节能先进地区、单位予以奖励。
(五)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项目:对开展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工作以及参加重点节能展会的,予以财政奖励。
(六)市政府同意资助的其他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如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节能服务与金融产业融合项目等。对节能与循环经济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方式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第八条申报节能专项资金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已在东莞市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申报单位在当年的节能考核中不得为未完成等级;
(三)资助项目需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方向;
(四)申报资金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重大违法记录。
第四章资助方式和标准
第九条对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分为事后奖励和系统维护费用补助两种方式:
(一)事后奖励。用能企业及有关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建成并通过市节能主管部门验收,达到甲、乙、丙级标准的,分别予以一次性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已获得资金奖励的乙级、丙级能源管理中心继续完善后,可申请再次验收,验收后提升等级的,按提升后的等级补足奖金差额。
(二)系统维护费用补助。已经通过验收的企业级能源管理中心,在通过验收后三年内按照甲乙丙三级分别每年给予5万元、4万元和3万元的维护费用补助,以鼓励企业不断完善使用企业能管中心,并按时按规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数据至市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平台。
第十条对通过市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被认定为市级清洁生产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市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被认定为省级清洁生产企业的,再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第十一条对具有推广意义,总投资额在500万元及以上,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内容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资助方式分为事后奖励、拨贷联动(贷款贴息)两种方式。
(一)事后奖励。对已完工的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项目,按项目投入总额的20%对项目投资方予以事后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额200万元。
(二)拨贷联动(贷款贴息)。对纳入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推广范围、已经立项但尚未实施或者正在建设的项目,由市经信局将项目推荐给相关银行机构,由银行对企业进行审核后,按照立项资金最低1:1的比例为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项目的总投资额。财政资金按照项目投资总额的25%予以立项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不超过250万元。市财政按照实际贷款利息予以补助,最高贴息额度不超过项目立项资助金额,最长不超过2年。项目通过主管部门验收后,立项资助金额扣除贴息金额的余额部分,仍拨付给企业作为奖励资金。除拨贷联动外,对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实施的项目参照拨贷联动方式进行利息补贴。
以上两种资助方式,单个项目只可选择其中一种。
对计划制项目,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管理模式,在项目通过验收后给予资助。
第十二条对节能先进地区、先进单位进行奖励:
(一)节能先进地区。对节能考核综合评分位居前 3名且考核结果为完成等级及以上的镇街(园区),由市政府授予节能先进地区奖,给予每个获奖镇街(园区)一次性奖励30 万元。节能先进地区奖金要用作本镇街(园区)节能主管部门的节能工作经费,不得挪作它用。
(二)节能先进单位。对积极开展节能工作、节能成效突出的单位,由市政府授予节能先进单位奖。节能先进单位奖励名额每年设30名,给予每个获奖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节能先进单位奖金要用作本单位节能主管部门或能源管理部门的节能工作经费,不得挪作它用。节能先进单位为市财政全额供养单位的,只评定,不奖励。
第十三条对开展节能技术(产品)交流推广活动以及参加重点节能展会的,予以财政奖励:
(一)市政府或市经信局同意组织实施的节能技术(产品)推广会、对接会和论坛,对项目主办方按照服务规模、质量、效果、企业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估,按档次给予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定额奖励。
(二)市经信局每年年初发布纳入奖励的重点节能展会范围(每年不超过5项)。对参展企业实际支出的参展费用给予部分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金额为10万元。参展费用核算范围包括展位费(场地租金)和特装布展费等,资助标准不高于我市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对市政府同意资助的其他项目,按照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五条大型骨干企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该专项资金资助时,资助比例和限额可分别按照原有资助基准上浮30%、20%和10%执行。
第十六条对市政府批准的其他扶持方式按照相应的文件规定执行。
第五章申报和审核
第十七条申报程序
市经信局根据资金预算和工作安排,制定和发布资金申报通知。申报单位根据要求编制申报资料报送至市经信局。
第十八条申报资料 各类项目以市经信局发布的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为准。第十九条审核程序
(一)条件审核。市经信局通过资金申报平台对项目申报条件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二)专家评审。市经信局根据项目性质,按需要组织或委托市科协进行专家评审,必要时现场核查。市级清洁生产企业认定按有关政府向社会转移职能实施方案执行。
(三)核对信息。市经信局根据项目性质,商请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或核对申报单位的有关信息,以确定申报资料的真实性。
(四)征求意见。拟定资助名单和额度,经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后通过东莞日报、市经信局官方网站进行为期不少于7天的公示。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有异议的,可以向市经信局提出;对公示有异议的,市经信局应进行调查,并出具调查结论报告;对经调查核实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不予纳入资助范围。公示期满,无异议或经调查后异议不成立的,由市经信局列入资金使用计划。
(五)下达资金使用计划。市经信局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会同市财政局下达。
第六章资金拨付和会计处理
第二十条资金安排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按财政资金拨付程序办理请款和拨付手续。
第二十一条受资助单位应规范各项费用支出的财务核算管理。收到资助款后,按照各自适用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账目处理。
第七章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获得专项资金项目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二十三条项目获得资助后,项目单位须根据市经信局的要求,配合提供项目实施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等数据信息,以便做好专项资金后续跟踪监督。
第二十四条市经信局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上一资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并形成项目跟踪评价报告。市经信局负责对评价不良的项目进行重点指导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受资助单位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五条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与绩效评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项目申报单位如有弄虚作假、挪用、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等行为,将收回专项资金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市经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原《东莞市节能与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府办〔2013〕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2012年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报(修订稿)
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和节能扶持项目的通知
各区经信局、财政局、工业园区经发局、高新区经改局、创元集团: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政策意见》(苏府〔2005〕35号)、《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1]198号)、《苏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和《苏州市“能效之星”创建活动奖励办法》的规定,现就2012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和节能扶持项目申报通知如下:
一、专项资金项目选择原则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和地方产业导向目录,技术先进适用。
(二)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推广前景广阔。
(三)优先支持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项目;优先支持国家万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和国家、省和市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优先支持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验收的企业;优先支持开展“能效之 星“创建活动并取得三星级及以上的企业。
(四)项目承担企业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项目资本金落实。
二、专项资金补助范围
(一)循环经济项目:
1、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利用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园区内产业链耦合的循环利用项目);
2、清洁生产中高费改造项目和相关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3、资源减量化项目(节水、降耗);
4、通过市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视项目大小给予奖励。
(二)节能项目:
1、工业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高效照明技术改造、新能源利用项目、高耗能行业工艺节能改造,商业、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的改造项目,以及其他重大节能项目;
2、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3、重点耗能企业(指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淘汰设备主要指电机、风机、水泵、变压器、锅炉等通用设备);
4、创建“能效之星”三星级及以上的企业;
5、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6、节能技术服务平台项目;
7、其他节能专项活动。
三、项目申报的要求
(一)申报的项目必须是2011年以来开工,在2013年9月前可以完成的项目。项目建成后预期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申报时已经完工的项目应附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二)申报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单位需填写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表(见附件),同时报送项目申请报告、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并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苏州市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及单位;
2、项目应符合专项资金补助范围中对循环经济项目类别要求;
3、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项目申报单位具有健全的财会核算和管理体系,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和我市的产业政策。
(三)申报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的单位需填写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申请表(见附件)。并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苏州市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量在100吨标准煤以上(含100吨)且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节能技术水平高、具有较大推广潜力的可以适当放宽;
3、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节能技改项目承担单位需具有较完善的能源计量、统计和管理体系;
5、项目申报单位具有健全的财会核算和管理体系,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省和我市的产业政策。
(四)申请节能新产品、新技术节能推广应用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苏州市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项目具有关键共性节能技术(提供有效期内的查新报告)并推广应用(当年产值超1000万元)或具有自主发 4 明专利一项以上(提供近二年获得的专利证书)并已在市场实现销售,前景很好;
3、项目申报单位上财务状况良好。
(五)申请落后用能设备淘汰更新项目补助的企业,需填报苏州市节能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见附件表);淘汰及更新设备明细表(见附件表),同时报送资金申请报告;市经信委委托的机构出具2011年9月份以后的淘汰设备报废的证明;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申请单位主要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规模、能源等资源消耗基本情况;
2、主要用能设备及原有落后设备情况;
3、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实施情况及节能效果分析等。
(六)申报“能效之星”创建活动项目需要符合以下内容:
1、项目申报单位为苏州市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及单位;2、2012成功创建的“能效之星”三星级及以上企业。
(七)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符合《苏州市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苏经贸资[2009]8号)的要求并符合以下条件:
1、在市区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
2、合同能源服务公司在本市地域内(含5县市)开展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项目合同金额高于30万元,且项目实施后年节能量超过100吨标准煤的项目;
4、项目由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进行投资运行且投资占比超过70%。
(八)申报资料同时需报送电子版文档,表格请到苏州经信委网站(www.xiexiebang.com
五、其它
申报的项目由市组织专家评审,经社会公示,报市政府批准后以扶持项目资金计划下达执行。有投资额节能量要求的项目在验收时需要提供相应有资质机构出具的以下证明材料:
1、项目专项审计报告;
2、项目节能量审定报告(循环经济项目除外)。请各单位认真组织企业申报项目,做好项目推荐和上下沟通协调工作,并及时按要求报送项目。创元集团的项目可根据企业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协调申报。
附件:
一、申请报告格式
1、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2、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3、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4、苏州市“能效之星”创建活动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二、申请表格式
1、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申请表
2、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申请表申请表
3、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申请表
4、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明细表
5、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
6、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服务平台项目申请表
7、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新技术(产品)推广项目申请表
8、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汇总表
9、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汇总表
10、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淘汰更新落后用能设备项目汇总表
11、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汇总表
附件一:
苏州市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一)企业概况
1、企业规模、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2、企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开展情况,企业能源管理、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现状
(二)立项理由
1.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概况
2.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三)项目主要内容
1.技术特点、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
2.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减量化(节能降耗));
3.项目进度与完成期限;
(四)项目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包括节约水、电、煤、原材料等成本); 2.环境和社会效益。
(五)项目资金及来源
1.项目总资金与资金预算(资金构成及构成比例); 2.资金使用范围和资金使用明细表; 3.资金筹措来源(自筹、银行贷款、其它)。
(六)申报单位财务状况
进行项目财务分析,附申报单位上财务审计报告。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1.企业基本情况
2.企业能源管理情况 2.1企业能源管理目标
2.2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人员及职责 2.3企业能源管理规章制度
2.4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管理情况 3.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
3.1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用文字和图表说明)
3.2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
3.3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文字、图表说明)3.4 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 4.项目拟采用的节能技术措施
4.1项目实施节能改造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用文字和图表说明)
4.2 项目改造后拟使用的能源种类、数量 4.3项目改造后能源计量措施(文字、图表说明)4.4 项目改造后产品种类和数量 5.项目节能量测算和监测方法
5.1项目节能量测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 5.2项目节能量测算公式、折标系数和计算过程 6.项目资金及来源
6.1.项目总资金与资金预算(资金构成及构成比例);
6.2.资金使用范围和资金使用明细表; 6.3.资金筹措来源(自筹、银行贷款、其它)。7.申报单位财务状况
进行项目财务分析,附申报单位上财务审计报告。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苏州市节能专项资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申请报告格式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3、建设规模、主要购置设备;
4、项目投资总额;
(二)项目实施方案;
(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复印件(加盖印章双方印章);
(四)合同双方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单位基本情况表》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基本情况表》;
(六)出示项目新置设备、设施等费用发票原件,并提供该发票复印件,复印件经加盖投资单位和所在区经信、财政部门的公章。
第四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我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基金使用效益,激发中小企业创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健康、稳定发展。第二条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党发[20xx]19号文件)的规定,每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第三条专金资金的安排,应符合国家和本县的产业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在规定的范围内、安全和高效使用。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安排、拨付、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第五条专项资金的扶持方向和范围:主要用于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支持的企业,以及培育科技型和成长型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贷款贴息和项目前期经费补助。具体从六个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一)符合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建设要求,项目技术达到本地先进水平;
(二)企业经营机制比较完善,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信誉良好;
(三)项目生产符合国家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产品适销对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生产经营比较正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本地经济增长、就业和农民增收具有一定拉动作用;
(五)创新型、节能型、环保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
(六)就业人员稳定增加,职工工资正常发放,有利于促进财政、城镇居民及农民增收。第二章支持方式第六条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奖励等方式安排使用。项目单位可选择其中一种支持方式,不得同时申请多种专项资金支持方式。每个项目支持一般不超过两年。(一)贷款贴息。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一般采取贷款贴息方式。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贴息额度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一般不超过贷款利息总额的30%,最多不超过15万元。(二)无偿资助。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一般采取无偿资助方式。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助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实际发生额的30%。以上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度最多不超过15万元。(三)奖励。奖励支持的项目:公益性、示范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奖励金额最多不超过5万元。第七条扶持资金不得重复获得,对通过其它渠道当年已获得国家和省、州无偿资金支持的项目,且资金额度超过15万元的,本专项基金将不再支持;资金额度不足本办法规定扶持的,予以补足。第三章项目资金的申请第八条申请专项基金的对象:(一)行业纳税大户、骨干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二)县委、县政府确定建设支柱产业中的龙头企业;第九条申请专项资金的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二)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三)经济效益良好;(四)企业信用或纳税信用良好。(五)专项基金支持的项目为当年的项目。第十条申请专项基金的企业或非公有制经济应同时提供下列资料:(一)法人执照副本及章程(复印件);(二)生产经营情况或业务开展情况;(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当年和上一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复印件)。(四)上年和当年缴税单。(五)属于技术改造范围的要提供自有资金证明和当年及上年固定资产投入收据,银行借据合同及缴息单;属于技术创新支持范围的要提供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及证书、相关缴税单等资料。(六)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申请书。第十一条项目资金的申请、审核及审批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项目资金的申请工作,并对申请企业的资格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成长型中小企业中的名牌、专利产品、诚信企业、上市公司、培训、担保等事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认定、备案。
第五篇: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附表3:
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财政补贴项目资金申
请报告(通用模板)
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和单位,应提交该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应围绕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相关设备设施投入和环境、社会效益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概述
拟申请项目名称(如为某项目的循环经济应用部分,可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项目法人概况,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和规模,设计产能和处理能力,项目的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品种和供应来源、生产产品,项目实施情况,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生态效益分析,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需要明确项目拟申请专项资助金额,并说明从其他渠道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情况(如有)。
2)申请专项资金的理由
陈述项目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与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的关系,论证项目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所具备的技术先进性,分析项目示范推广的效应。(需要做量化的说明)
3)项目建设方案及运营情况
具体说明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配套条件、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工程及设备设施、关键设备清单及价格,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路线,工艺及生产标准,产品生产及销售情况。
说明项目目前的运营情况,是否已经在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建成投产并稳定运行,并已发挥资源环境效益。
4)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程度分析,项目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污水、废气、固废、噪声、废渣)及效果,并需完成环保验收手续。
项目节能措施和能耗指标分析(包括万元产值能耗和产品单耗,需提供计算过程并与行业水平对比),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量、资源综合利用原理,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效果(需量化说明)。
5)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循环经济相关部分)规模,投资筹措方案,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6)附表
项目总投资一览表(循环经济相关部分)。7)附图
项目位置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