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FC-广东联合基金
NSFC-广东联合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自2011年至2015年共同设立第二期联合基金(以下简称NSFC-广东联合基金),旨在吸引和凝聚全国各地优秀科学家,重点解决广东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中具有共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区域的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NSFC-广东联合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请。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关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实施细则》执行。
2011年度NSFC-广东联合基金计划安排资助经费约7 700万元,受理以下5个研究领域申请,以资助“重点项目”为主,平均资助强度约25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同时支持少部分较高强度的“面上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60万元/项(资助期限3年)。欢迎全国符合条件的科学技术人员按照本《指南》范围和要求提出申请。
一、农业领域
1.南方主要特色作物种质资源鉴评和生物学研究
以广东及华南地区重要特色粮油作物、果蔬和花卉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鉴评、遗传规律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开展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抗性相关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华南地区主要特色粮油作物花生、甜玉米和油茶等的种质资源鉴评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304)
(2)华南特色果蔬(香蕉和瓜类)种质资源鉴评、重要性状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502)
(3)岭南地区特色花卉(姜科和兰科)种质资源鉴评和生物学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503)
2.动物健康养殖和疾病控制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开展针对华南地区高温高湿气候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的机制研究;针对猪、鸡、对虾等主要经济动物重大疫病,研究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揭示致病机理,为疾病控制提供基础理论。
主要研究方向:
(1)高温高湿条件下畜禽生产繁殖性能降低的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701)
(2)优质鸡重要疫病发病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802)
(3)对虾重要病毒病生物和环境防控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906)
3.农产品保鲜加工和食品安全
围绕华南地区特色农产品保鲜、加工与安全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热带、亚热带水果(荔枝、龙眼等)加工过程中品质调控的化学表征与生物学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C2002)
(2)果实冷害的生物学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C1501)
(3)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免疫检测的分子识别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C2001)
4.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安全
围绕华南华南地区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华南地区主要入侵生物入侵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0313)
(2)华南红壤区退化农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及可持续模式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0312)
二、人口与健康领域
1.高发性恶性肿瘤研究
针对华南地区人群中高发的地域性恶性肿瘤,重点开展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相关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食管癌发病风险预测的分子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H1617)
(2)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基础(申请代码2选择H1625)
2.地域性高发病研究
以华南地区人群中高发的地域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手段,开展包括各种复杂临床表型在内的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相关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地中海贫血表型多样性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803)
(2)地中海贫血干细胞发育、分化及早期干预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803)
3.华南地区重大疾病防治
针对华南地区常见的重大疾病,重点开展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改善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212)
(2)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713)
(3)登革热预防与控制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609)
(4)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方法及其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0316)
4.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
加强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与现代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结合,提升中医药介入干预广东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医药特色方法与技术的现代发展与推广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
岭南人群中医体质与证治规律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H2701)
三、资源与环境领域
1.珠江流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
在气候变化的与人类活动的背景下,针对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研究重点子流域中主要污染物形成的过程,生态效应与生态系统退化机制,提出流域尺度上水生态系统恢复途径。
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聚集区废水中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形成、转化与控制原理(申请代码2选择D03)
(2)珠江流域水体沉积物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申请代码2选择D03)
(3)珠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恢复(申请代码2选择D01)
2.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
针对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污染严重的现状,重点研究大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与土壤、水体的界面交换,污染物的跨区域迁移、转化和归趋。
主要研究方向:
(1)有毒有害污染物在环境界面间的交换及跨区域迁移机制(申请代码2选择D05)
(2)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及机理(申请代码2选择D05)
(3)工业快速发展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特征与控制机理(申请代码2选择D05)
3.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针对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速造成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展土壤生态修复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垃圾污染土壤的整治与修复机制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1)
4.南海海洋资源与环境
南海尤其是南海北部的资源与环境研究与广东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重点开展该海域内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海洋藻类产能潜力、海洋灾害发生机制及预测方法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南海北部大陆架沉积动力机制与矿产分布规律(申请代码2选择D02)
(2)南海海洋藻类产能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6)
(3)气候变化条件下南海风暴潮的形成机制与灾害预测(申请代码2选择D06)
四、新材料与制造领域
1.新能源及相关材料的基础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之一。
(1)研究开发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低能耗的生产工艺;质量轻、柔性好、生产成本低和易于实现大面积加工材料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以下主要研究方向申请代码2选择E02、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主要研究方向:
①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②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
(2)围绕提高风能转化效率,降低风力发电成本,提高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标,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抗腐蚀技术及材料、以及系统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以下主要研究方向申请代码2选择E05、E06、E07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主要研究方向:
① 大型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气动弹性与气动优化问题研究
② 海上风力机的流固耦合研究
③ 海上风机综合控制技术和抗腐蚀技术及材料
(3)其他
开展以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和相关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1-E06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2.新材料技术
(1)针对满足广东光电信息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新型电子信息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器件应用研究(以下主要研究方向申请代码2选择E02、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主要研究方向:
① 金属氧化物外延材料制备和应用
② 基于纳米材料冷阴极的微波、太赫兹波器件
(2)围绕组织修复和替代功能生物医学材料的临床重大需求,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1、E02、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3.先进制造技术
围绕汽车、机械、医疗、微电子、能源等领域对精密制造业发展的要求,开展高速高精密进给平台与微细结构加工技术相关基础研究。
(1)微电子制造运动平台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申请代码2选择E05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2)微纳表面织构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申请代码2选择E05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4.根据广东省的现有的工业布局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2011年度鼓励在水泥基材料高效利用、高分子材料绿色制备等方向开展研究
(1)水泥基材料高效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申请代码2选择E02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2)高分子材料绿色制备基础科学问题(申请代码2选择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3)高性能轮胎用橡胶材料的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3下的相关代码)
(4)高性能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的基础科学问题(申请代码2选择E03下的相关申请代码)
五、电子信息领域
1.网络信息与内容服务安全
重点探索数字社区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未来发展中的科学与关键技术问题,如网络媒体内容服务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移动设备信息安全、无线网络信息融合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争取理论突破和核心技术创新。
主要研究方向:
(1)网络媒体内容服务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2选择F02)
(2)面向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2选择F02)
(3)无线网络信息融合安全理论与关键技术(申请代码2选择F02)
(4)网络预警与故障快速定位方法(申请代码2选择F02)
2.跨媒体海量信息处理
围绕跨媒体信息处理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海量信息的语义描述逻辑与时态空间模型、数字家庭云计算、媒体内容分析理解和海量信息采集及智能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1)跨媒体信息的建模与表达(申请代码2选择F02)
(2)跨媒体的云计算理论及关键技术(申请代码2选择F02)
(3)媒体内容分析与理解(申请代码2选择F02)
(4)跨媒体协同处理与服务(申请代码2选择F02)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前,应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实施细则》、《关于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申报有关事项的通告》以及本《指南》,了解有关规定、要求、责任和资助范围等。有关文件请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大院信息大楼
电子邮件:wangqd@nsfc.gov.cn 电子邮件:pengxy@gdstc.gov.cn
第二篇: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
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12月1日共同设立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本联合基金旨在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科技资源投入基础研究,进一步吸引和聚集海峡两岸科学家开展科技合作,重点解决福建及台湾地区共同关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带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峡两岸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是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本联合基金由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受理申请,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2013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计划安排资助经费4 875万元,受理以下3个研究领域的“重点支持项目”申请,平均资助强度约26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欢迎全国符合条件的科学技术人员按照本《指南》范围和要求提出申请。
一、农业领域(申请代码1选择L01)
围绕闽台重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功能基因克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机制,闽台特色水禽的功能基因与主要病原致病机理等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农产品种质创新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方法和手段。
主要研究方向:
1.闽台重要农作物优异种质创新与生态栽培机理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17)
2.闽台主要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机制及免疫检测机理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C20)
3.闽台特色水禽相关优异功能基因(申请代码2选择C17)或疫病病原生态学(申请代码2选择C18)研究
二、资源与环境领域(申请代码1选择L03)
围绕闽台地区陆地、海洋生态环境,开展环境治理及海洋环境变动、海洋地质基础研究,为海峡两岸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福建大型矿区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及废弃物资源化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2或D03)
2.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区油气地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2或D06)
3.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区海洋环境研究
(1)台湾海峡及毗邻海区海洋环境变动及其生态系统响应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6)
(2)岬湾海滩稳定性与海滩养护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6)
(3)海洋氮循环过程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D06)
三、新材料与制造领域(申请代码1选择L04)
针对光催化、稀土、新型电池、高性能混凝土等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关键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
1.功能材料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1)太阳能分解水制氢和CO2转化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1或E02)
(2)基于离子型稀土矿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2)
(3)纳米晶碳化钨钴复合材料制备与控制机理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2)
(4)超高强混凝土制备与工程应用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2)
2.先进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
(1)高端数控机床多体系统动态误差耦合机理及高精度误差补偿理论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5)
(2)新型光电材料精密/超精密磨料加工技术及其相关基础研究(申请代码2选择E05)
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撰写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条例》、《关于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项目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以及本《指南》,了解有关规定、要求、责任和资助范围等。有关文件请登录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电子邮件:linq@mail.si.net.cn
第三篇:2011湖南省自然科学-衡阳联合基金
2011湖南省自然科学-衡阳联合基金
项目申报指南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衡阳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衡阳联合基金。该基金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的协议》执行。
衡阳联合基金主要资助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衡阳师范学院、衡阳市农科所、衡阳市蔬菜所承担的与衡阳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市区其他高校、科研单位可以与上述高校、科研单位实行学科、技术、专家横向联合,共同申报。上述高校、科研单位无力承担的课题向省内高校、科研单位公开招标。
衡阳联合基金资助的项目,要求突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作用、对相关产业的集约引领作用、对产学研合作形式的示范作用和对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前瞻作用;要求与成果转化单位紧密合作,促进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优先支助与衡阳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项目。
根据衡阳实际需求和各高校、科研所的技术资源优势,提出2011年衡阳联合基金资助项目受理领域及有关研究课题。请各项目申报单位认真研究、准确选题、及时申报。
1、工业类主题
目标:解决重点产业技术瓶颈,提升核心技术含量,形成国际竞争力
(1)高品质核电用钢基础研究;
(2)金属材料激光熔凝、成型、制备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3)降低有色金属熔炼回收过程烧损率的相关应用基础研究;(4)钨的强韧化设计及机理研究;(5)绿色食用盐抗结剂的研究;(6)钙芒硝高效速溶工艺技术研究;
(7)锌系统含铜冶炼渣综合回收技术研究;(8)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机理与技术研究;
(9)有色重金属清洁生产减排与污染物循环利用基础研究;(10)β辐射伏特电池材料基础研究;
(11)聚氨酯类弹性体的结构分析及其在电缆中的应用研究;(12)机油泵、增压泵等汽车零配件的基础材料及精密加工机理研究;
(13)智能化工程机械传感器控制系统可靠性研究;(14)冶金装备在线故障诊断、可靠性预测智能化研究;(20)冶金烧结环冷机强化传热及废热综合利用研究;(15)ZrC/奥氏体相界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形核机理研究;(16)高硬质合金零件及含镍、铬、钼合金零件的切削机理(方法、途径、参数)研究;
(17)普钢材料及高硬质合金材料小直径、深孔钻削理论研究;(18)核子仪、核电站堆芯K1电缆、核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9)纳米高导热变压器油的制备及其强化传热性能研究;(20)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建模及运行相关技术研究;(21)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研究;
(22)深部、难开采地下矿山无轨采矿设备可视遥控装置可靠性研究;
(23)精确控制各种工况下挖掘机用发电机可控硅励磁移相触发电路的应用研究;
(24)大型矿山机械拖动系统谐波检测与动态补偿基础研究;(25)复杂井况下气密螺纹接头优化设计;
(26)耐磨耐腐蚀高强钢管合金化机理及成分设计研究;(27)核级钢管材及核级阀门的加工方法与工艺;(28)辐射育种与食品保鲜技术研究;(29)衡阳市核电产业发展研究;
(30)稀有金属及稀土材料、贵金属及代用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研究;
(31)等强度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32)激光熔凝HVoFWC-Co层制备高性能轧辊筒关键技术研究;(33)高速切削技术在汽车车桥加工中应用的研究;(34)高性能水泥制备粉磨工艺技术的研究;(35)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镀膜技术研究;
(36)基于稀疏光学层析成像技术的钢管尺寸在线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37)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38)利用全闭环控制系统提高橡胶注射成型机整体性能的研究 ;
(39)特殊钢的高精度轧机控制技术研究;(40)焦斑光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41)PS膜法提取茶粕中茶皂素方法研究;(42)ADC发泡剂复配工艺技术研究;(43)光伏电缆材料及应用基础研究。
2、农业类主题
目标:改良品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综合效益(1)农作物优异亲本形成的遗传基础和优良基因资源合理组配与利用研究;
(2)农田地力培肥和作物多样性栽培生态体系研究;(3)农作物重要病虫害防治机理研究;(4)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基因系谱研究;(5)蔬菜嫁接基础研究;
(6)蔬菜优质、高产、高效、安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7)新型超级稻亲本材料的研究;(8)西甜瓜侧蔓化控技术研究。
3、医卫类主题
目标:利用医卫优势资源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在疾病防治、配套设备及材料、制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HIV病毒感染与数学建模研究;(2)重组人血液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研究;(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机理研究;
(4)医用碳粉湿巾治疗烧烫伤及皮肤溃疡机理研究;(5)人体植入材料、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的制造方法及生物相容性基础研究;
(6)现代中药成份设计基础理论与中药提取物农药残留毒性分析与脱毒方法;
(7)新药物靶标G蛋白偶联受体APJ药物筛选及高血压调控功能研究;
(8)心肌梗塞的病因分析及数学模型研究;
(9)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及基诊治与综合干预研究;(10)ADFMChR抗人大肠癌临床前期实验研究;(11)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干预策略及评价研究。
4、向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标主题
目标:突出核心技术集约,打造技术战略联盟,实现行业整体跨越。
(1)钢管加工工艺(变形、热处理)及机理研究(含油套管、火电用管、高压锅炉用管、空心芯棒用管、管模用管);
(2)输变电设备智能组件与运行状态监测基础研究;(3)地下无轨采矿设备防爆理论(含机械、电气、液压装置)及技术策略研究;
(4)无公害(如抗生素)饲料的配制机理和应用研究;(5)以大米为原料制备海藻糖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第四篇:湖南省自然科学-株洲联合基金
附件:
湖南省自然科学-株洲联合基金
2012项目申报指南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吸引高端人才,突破株洲市当前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基础、超前性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根据湖南省科技厅-株洲市政府科技合作协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株洲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湖南省自然科学省市(株洲)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株洲联合基金)。
株洲联合基金是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株洲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实施细则》执行。支持湖南省范围内科技人员在株洲市经济及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一、资助的基本原则
1、本指南是依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统筹规划,结合株洲市科技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制定的。
2、本联合基金旨在突破株洲市当前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综合性、基础性和超前性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3、重点支持地面交通、航空发动机、新材料、硬质合金、化工冶炼及节能减排、农业、医药等株洲市主导产业及与企业共同研发、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课题。
4、株洲联合基金原则上每集中受理项目申请一次。项目申请人须与本市合作企业认真沟通、准确选题,并在项目申报时出具与本市合作企业的合作协议。项目依托单位须确保联合基金资助资金专款专用。
二、2012年主要资助方向:
1、地面交通
客车轻量化和NVH研究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仿真研究 列车网络系统综合仿真研究 矿用自卸车电动轮轮边传动技术研究 钢轨表面擦伤机理及检测技术研究 500km/h高速动车组水冷过程仿真研究 电动汽车电驱动工况测试方法研究 异步牵引电机多物理耦合场模拟分析研究 大规格高精度螺旋锥齿轮加工技术研究 汽车动态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汽车变速器啸叫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2、航空发动机
民用航空数控系统技术研究
生物能源燃气化可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位移传感器测试技术研究
发动机活塞温度场测试及热负荷分析研究 固体渗铝渗剂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低污染燃烧室设计技术研究航空发动机构件高效切削加工与关键技术研究
3、新材料
复合材料修复及补强机理研究
整晶圆大电流压接式封装IGBT技术研究 聚酯亚胺树脂制粘度与制备过程关联机理研究新型可降解功能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改性聚氨酯TPU耐磨密封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电瓷再生技术研究
超细高纯氮化硅陶瓷制备技术研究
耐高温环氧结构胶室温固化过程及粘性曲线研究 超支化不饱和聚酯树酯制备技术研究 建筑围护材料隔湿防潮技术研究
3、硬质合金
网状结构硬质合金界面钴相梯度的控制机理研究 硬质合金材料高效磨削机理研究
超粗晶WC的制备机理、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氧化钨性能及还原、碳化过程对超细WC性能影响研究 WC-Co硬质合金钴相微观结构分析及其对合金性能影响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数控刀片外观质量检测研究
4、化工冶炼及节能减排 直接浸出硫渣真空蒸馏研究
电化学活化高效提取低品位银矿废渣研究 铅锌冶炼生产调度优化研究
高效低碳节能型脉冲水射流联合气举清淤机制的研究 基于主客观评价信息融合的印刷质量检测关键算法研究 新型水煤浆制浆、燃烧集成技术研究 兆瓦级风电机组预测健康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高档金红石型钛白粉制备技术研究
电石渣对生石灰在建筑材料中替代机理研究 陶瓷窑炉余热关键点及回收过程仿真分析研究
工业厂房粉尘治理及室内整体环境研究
5、农业及医药
纳米银药物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可视化及肝细胞溶酶体分子毒理研究
异动商业智能技术在医药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鲜切花百合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两系核不育系“株1S”穗上芽控制技术研究 桐油和桐枯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第五篇:撰写提纲--联合基金-培育
联合基金-“培育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与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促进有关部门、企业、地区与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我国相关领域、行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科学与技术人才。
联合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联合基金项目通过项目指南引导申请,以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和本地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的方式予以资助。
培育项目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以具体指南要求为准):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有2名与其研究领域相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推荐。
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联合基金培育项目,但在职人员经过导师同意可以通过其受聘单位申请。
培育项目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动态,能领导一个研究组开展创新研究工作;依托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申请人应当按照培育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申请的项目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案可行。
培育项目一般由1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时,合作研究单位不得超过2个,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
培育项目使用统一格式的申请书和撰写提纲,申请书由信息表格及报告正文两部分构成。
一、信息表格:为计算机录入专用表格,包括基本信息、项目组主要参与者和经费申请表三张表格,须按操作提示在指定的位置选择
或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经费申请表须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认真填写,应保证信息准确清楚。
请申请人注意:项目批准资助后,申请书“基本信息”一页的内容将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或以其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凡涉及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范围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容不得写入,项目依托单位须认真核查。必须写入摘要中的保密内容应特殊声明,并说明理由。有关声明和说明以书面形式作为附件随同纸质申请书一并申报,内容保密的摘要因申请人未提交声明而被公开的责任自负。
二、报告正文: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标题突出。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不超过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
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申请人简介(包括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的学历(从大学本科开始)和研究工作简历,近3年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论著目录要求详细列出所有作者、论著题目、期刊名或出版社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等;奖励情况也须详细列出全部受奖人员、奖励名称等级、授奖年等)
1)、个人简介(应包含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2)、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
例:××年-××年,单位,院系所,学历/学位,导师
3)、研究工作经历
例:××年-××年,单位,院系所,职务
4)、科研成果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
5、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三)经费申请说明购置单项经费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等,须逐项说明与项目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五)其他附件清单(附件材料复印后随纸质《申请书》一并上交)
(随纸质申请书一同报送的附件清单,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也不具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应提供的推荐信;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同意函等。在导师的同意函中,需要说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