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

时间:2019-05-14 13: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

第一篇: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

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要求“各地要研究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那么,基层一线教师希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怎么改革呢? 一盼:增加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称名额

“从2006年到2012年的6年间,整个乡镇没有一个中学一级教师聘任名额。到2012年,一级教师已评待聘的多达99人。”在山东某县一所乡镇学校任教的柳海涛告诉记者,“自2012年以来,虽然有了名额,但每年聘任的名额最多不超过10个,聘任压力很大。”“名额太少”成了影响教师职称顺利评聘的首个“拦路虎”。

临沂一位乡镇初中教师王尚信告诉记者:“初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名额太少。同样是教师,就因为高中名额多,青年教师就能聘高级,而初中、小学的一些老教师任劳任怨工作几十年,连中级职称都解决不了。职称名额应该向农村小学、初中倾斜。”

因为名额太少、竞争激烈,山东某中学教师梁章建议:“领导不能与普通教师争名额,领导岗位应当与教师岗位分开评,既要让老师们看到希望,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也要及时兑现工资,让老师们真正得到实惠。”

“由于名额太少,导致教师之间竞争激烈,竞聘时无法协调,只能按教龄、资格进行量化打分、论资排辈,如此一来,职称晋升与实际教学业绩关系不大,导致‘轻教学、重职称’的现象较为普遍。”柳海涛说,“按照当地现行的职称竞聘打分标准,教学业绩只占很小的比例,不到5%,影响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烟台教育工作者李辰认为,教师职称评聘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名额太少,应该多给中小学教师增加中高级职称名额,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盼:真正实现评聘合一,及时兑现工资待遇

“好不容易评上了,但又聘不上,评职称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济南一位教师王秀伟认为,这样的评聘分离就是一个“空头支票”,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山东某中学教师李涛2006年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但近10年时间过去了,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聘上,还拿不到中学一级教师的工资。

“还是评聘合一好。职称评聘本就应当一致,只有优秀老师才能晋升职称,既然评上了,为什么不聘呢?”烟台教师郑云说。

“光评不聘,导致严重的分配不公,教师间收入差距很大。”山东某县教师肖玲玲说,“我参加工作快20年了,就是因为职称不能兑现,到今天才拿3000元,我同学跟我在同一所学校工作,已兑现了职称工资,可以领到3500元左右,但我的工作量比她还要重。我当然希望晋升职称后能尽快兑现工资,否则太不公平了。” 另一位教师樊向贤也认为:“既然肯定教师的业务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比如评上高级教师职称,就应该让其享受高级教师待遇。这是对人才的肯定,也是对人才的尊重,教师职称评聘合一好。”

三盼:待遇和职称分开,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

尽管不少老师认为评聘合一比较好,但也有不少老师认为评聘分离好,因为“有的评上了高级,工作积极性就下降了”,而评聘分离则有利于“多劳多得”。

“有很多教师评上高级后,班主任不当了,教研组长不当了,脱离一线,学校领导也无能为力。”山东一位教师董丽认为,评聘合一、职称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导致一些教师的目标就是晋职称、提工资,达到目的了就没了动力,因为教得好坏已与自己的工资无关。

文章来源:http:///jszp/ggjc/

(温馨提示:对于百度文库的链接全选中即可打开,对于下载的文档按住ctrl+鼠标左键即可打开,点击链接查看更多相应的内容)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

摘要: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有很多弊端和缺陷,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要建立一种公开、平等、透明、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广大教师们对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看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方向,使教师职称评定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使教育在民族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职称评定

网络平台

公开

透明

科学

公正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关系教育的成败,教师职称评定事关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主要分成硬性指标和软性的指标,硬性的指标是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班主任工作经历等,软性的指标看论文、获奖情况等。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有很多弊端和缺陷,一是只评不考,考的只是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察不多且不实;二是重视各种证书、荣誉和论文,造成教师们到处摘抄别人的文章,花钱发表论文,造假现象严重,影响社会诚信和教师素质的提高;三是上了职称的人不好好教书,好好教书的人不好上职称,这就是中小学拼命工作的大多不是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大多不拼命工作,都搞行政事务了,因为现在的校长都不用上课;四是负责职称评定的教育管理部门腐败现象严重,教师职称评定已成为他们创收的好项目,歪曲了职称评定的初衷,挫伤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职称评定改革要让广大教师看到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有动力有目标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变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正如国家副主席李源朝同学所说的那样“让有才的人位,实干的人得实惠”,为了全面、科学、公正、公开、透明、客观地考察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部成立教师职称管理局,全国统一建立教师职称评定网络平台,每个省区市都可以链接,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教师职称评定网络平台的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帐号和密码,上传和管理自己的资料,方便别人查阅和监督,把以往封闭的只看资料和论文,完全由某些专家评定和下结论的职称评定转变成公开,透明,由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取得的相应职称的机制,提倡无纸化办公,节约成本和简化程序,使教师在上职称有方向感,有目标性。鼓励广大教师在业务上和专业上刻苦钻研,从而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职称评定考察的科目分为五个基本项目: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职业技能,课堂教学,论文和获奖情况等。计算机和职称外语就不用考核了,计算机的考核体现在课件和教案上,各项繁琐的证明资料就省略了,继续教育不能是形式主义,要真正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每年写一篇教学案例反思和总结,取消职称终身制.改革后的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更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考核的内容由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职业技能,课堂教学,论文获奖和教学成果等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可按不同比重的分数计入职称评定的总分中,一般来说,评中级和高级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是评中级的话,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比重可高些,论文和教学成果的比重可小些,如果是评高级的话,论文和教学成果的比重要高些,因为评中级的教师都是年青的老师,教龄不会太长,要抓教师的基本功,考核的重点就是教学能力,如教案,课件和公开课.评高级要重点突出对能力的考核,如论文,教学成果和课堂教学.上述五个部分中级的话可按1:1.2:1:1.2:0.6的比例记入总分中,高级的话可按0.8:1:1:1:1.2的比例记入总分中.在评定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和公开。上述五部分都按百分制计,总分60-70的计为丙等级,70-80的计为乙等级,80分以上的计为甲等级,所以中级和高级都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不同的等级之间待遇应该有所不同,取得相应的职称的教师就应该享受相应的待遇,不能因为有人数的限制让有的教师取得职称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打破职称资格终身制,职称的有效期有一定的期限,中级可为五年,高级为八年,过了时间之后要重新考核,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教师职业技能,三个科目的考试范围应该先公布考试大纲,试题应该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客观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实用性,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题,公布征题热线,邮箱,信箱等收集信息的渠道,建立教师职称考试题库,一年考一次,接受公众的置疑和监督,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公共基础知识其实就是文理大综合,社会百科全书,包括政治,语文,地理,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科技,生活常识,安全教育等。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个教师知识面的宽广对教育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教师职称公共知识考试可参考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政能力测试》,但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越来越偏,难,繁,没有太大的可考性和区分度。教师职称基础知识考试大概可分为五种类型题,一是各类常识,包括社会,生活,法律,科学,文学,地理,历史,时事政治等.二是阅读理解,字词句,对字读音和书写,文言文的考察。三是数学计算和资料分析,各类简单的计算类和趣味数学题.四是各种推理和类比,五是各大学科综合知识。题目都以客观题形式考察。选项都有五个,分单选,多选和不定项选择.专业基础知识就是对本专业所学的各类知识的综合考察,既包括大学所学的知识,也包含中小学所要讲授的知识,突出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应用理解和拓展,考察的内容模式要丰富些,专业知识的考察一定要量多,可以分成二三个子科目。以高中知识为基础,向前和向后延伸,比如拿数学来说,科目一考察是初中和小学各类的竞赛和趣味数学,科目二是以高考为模型的各类知识,科目三是大学里面所学的高等数学等内容.鼓励广大教师钻研本专业的知识,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都不是很好,时间都花费在英语和计算机上,要取消大学英语与学位挂钩的做法,让教育回归到本质的地方。

教师职业技能考察的范围,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法律法规,教案和课件,德育教育案例分析和师德修养等。重点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教学设计,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公民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四有”新人。教案分析是开放性的试题,不提倡死记硬背,考察的是提出对策的方法要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多关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现在独生子女多,问题学生也多,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考察提高教师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的核心工作,只有走上讲台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教师,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体现教师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要制定科学,公平,合理,客观,可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每年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教师的公开课竞赛和评职称示范课, 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视频录像,把这些资料放进教师职称评定平台,供人查阅,学习和监督,从而提高职称评价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评委由各学校一线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评的是现场分,其它同行也可以进行评价。

论文分为教学教研论文和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论文不要求一定要获得什么奖或在什么期刊上发表,只要是自己写的,真实的就可以,杜绝发钱请人写论文或发钱发表论文。这些资料可手写然后扫描上传,也可以用文档输入,现在的人差不多一手好字让电脑给毁了,更应该提倡用手写论文扫描上传.这些工作都是在网络上完成,每个评委给出分数还要写出评语,让当事的教师看到努力的方向。教学成果可适当的加分,同时要关注同行的评价。

上述的评价和考核机制,笔试部分由省教育考试部门组织评分,及时公布结果,课堂教学和论文的评分工作要组织好评委,既有专家教授,也应该有同行评价,教师们会更有方向和目标地努力提高自己,鼓励教师们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杜绝学术方面的不良之风。对于中国的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教师职称改革

人社部:明年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13-12-26]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赵超、徐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6日表示,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据了解,中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不断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尹蔚民还表示,明年将推进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原标题:人社部:明年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

改革试点

2011-10-16 12:

21据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听取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

会议决定,在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二)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国家制定基本评价标准,各地区制定具体评价标准。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

(三)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内进行,岗位出现空缺时教师可以跨校评聘。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等。

会议决定,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进一步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一)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有富余校舍资源的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按照一定条件招聘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

(二)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幼儿园。中央财政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支持发展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对地方扶持多渠道举办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等,中央财政根据工作实绩给予奖补。

(三)从2011年起,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四)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给予奖补。

会议还听取了国有企业监事会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上交税金和税后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翻了一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由10户增加到38户。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企业管理和风险管控,加强依法监管和制度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教师工资改革拉锯

教师工资改革拉锯

7月底,吉林教师在市政府前集体讨要工资。今年1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5所中小学教师因不满教育局提出的绩效工资管理规定,停课并在学校门口维权。自去年底开始,江西南昌、安徽马鞍山、河南信阳等地的教师为薪酬维权的事件也此起彼伏。

“这些教师维权事件,与我们统计的全国相对工资水平最低的地方大致吻合,且大多指向绩效工资的不合理分配,即工资结构的公平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曾晓东说。

一直以来,教师工资问题往往被聚焦于乡村教师身上,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大多围绕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城市中小学,包括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教师工资问题,一直被忽视。”曾晓东说。

免费与乱收费

北京东城区一位教龄15年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唐娟(化名)刚刚辞职,她介绍,自己所在的小学骨干教师一年的税前收入约七八万元,年轻教师只有5万元。

根据北京市人社局和北京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2014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76万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2012年),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在2012年为全国最高,但与本市人均GDP的比值却低于全国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4)》称,“教师的职业贡献与工资待遇极度不匹配。”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天在校9.57小时,高于《劳动法》相关规定,非教学工作和劳动强度也较大。

在北京教科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看来,薪酬问题是影响北京这类发达地区扩充教师队伍的主要瓶颈。

2012年,北京教科院承担的一项中小学教师队伍研究也发现,一方面新教师尤其是远郊区县需求量大,补充困难;另一方面,新教师供给严重不足。

针对教师缺口问题,北京市教委及各区县教委试图加以解决。2013年至2015年,10个远郊区县和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的农村地区中小学计划招聘1000名左右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和地理学科教师,并允诺给予北京户口。

“从落实情况来看,数量并未达标。”鱼霞说。

关于中小学教师工资前两次较为重要的改革,发生在2006年和2009年。

2006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在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下发,这次改革一方面在意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提出逐步建立以岗位聘任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度。

“这主要是一种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第一次提出工资的制度化差异,对学校通过从事市场活动发放奖金的冲动进行了遏制,代之以财政支付手段缩小学校间的教师工资差异,并将绩效工资的发放权力交给地方政府。”北京教科院教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周惠介绍。

为了改变学校“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社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绩效工资的核定和发放进行规范,遵循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区县内大体均衡的原则。通知从2009年开始实施。在此之前,各地允许学校自主筹资且与教职工福利挂钩。

2015年1月-5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博士候选人龙怡,在北京、浙江、四川、安徽每省抽出四所中小学进行了访谈调研。据她了解,2009年改革前,四川某县的一所中学,一年择校费收入达1000万元,可用于给教师发补课费、升学成绩奖励等。但择校费是否能收取,金额多少,与是否名校直接相关,带来的结果是重点学校的教师收入可观,普通学校除了工资鲜有其他收入。

2009年改革后,各种名目的津补贴被要求规范。据龙怡介绍,此前的粮油补贴、独生子女费等都在规范之列,到今年只有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津补贴两项保留。

收紧学校自主收入

对学校的自主收入,2009年后愈加收紧。2014年,国务院启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此前地方政府也对学校严加管理,“限钱数、限人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将择校费的收取标准化,并进入财政预算。

龙怡调研的中学,一年的择校费下降近50%,“收支两条线”后按比例返还的部分不能再发放给教师。

类似的情形,在北京也发生了。据记者了解,北京四中教师的收入从此前的月入一万多元下降到七八千元。一些接受访谈调研的重点学校的教师表示,工资落差导致他们工作懈怠、抱怨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绩效工资改革将公立高中学校排除在外,安徽和四川一些高中学校教师由于没有实行绩效工资,收入比小学和初中的教师还要低。龙怡发现,这些高中的升学率有所下降,一些教师不上早晚自习,不去外地实习,也不给其他教师代课。

无奈之下,四川某县一所高中通过收取择校费,弥补收入,被当地财政部门审计发现,学校用《教师法》中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规定力争,最后免于行政处罚,但仍被罚款。

大多数地方如北京、浙江一样,实质上还是通过公共财政负担高中教师的绩效工资。

龙怡介绍,因各地的财政能力、物价水平不同,绩效工资也显示出较大差异。在宁波,教师的绩效工资年均6万元,北京5.5万元,而四川和安徽只有2万多元。各地实施绩效工资的方式也不同,四川、安徽、浙江等地70%参照基本工资表执行,30%交给学校自主分配;而在北京则100%交给学校分配。

工资拉平与地区差异

2009年绩效工资制度开展后,为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目标,各地着手拉平校际之间的工资差异,但进度不一。北京在2014年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之后才真正实现拉平。

这个举措强调“绩效工资区域内均衡,差异在学校内部”。但从龙怡的调研来看,实际情况难遂人愿:骨干教师在学校是少数,最后校代会的决定作用往往都把校内差异也抹平了。

比如,一些学校,本应按质分配的绩效工资,变成按量分配,就是按课时分配,无法体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北京通过教改拉平重点校和普通校的教师工资水平,主课教师和其他科目教师的收入差距微小,工作量更大的班主任在薪酬体系中也未得到合理倾斜。

曾晓东提醒,缺乏奖励性激励的教改,可能导致重回平均主义进入美国等难以走出的公立学校病时期。

今年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政策落地,这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涨工资”。

实际上,这一政策是将部分规范性津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从而提高了基本工资占工资的比重,同时将调整比重向基层人员倾斜。“对应到教师,主要是实现了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同时是将教师工资中不必要的津补贴去除,提高了教师工资的可预算管理程度。”曾晓东解释。

在曾晓东看来,工资结构调整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把水渠挖通,需要有第二步,触及根本性的改革”。

曾晓东所指“根本性的改革”,涉及教师工资的水平提高、地区差异和时间变动机制三个维度。

她指出,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结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工资由中央财政保障,人社部门管理,由教师的学历水平、教龄和职称等决定,体现其人事属性;但地区差异和时间变动机制这两个财政属性却长期被忽略。“贵州某个县和北京、上海教师的基本工资几乎一样,没有系数差异;2006年工资套改以后教师工资水平几乎没有调过。”曾说。

2009年以来,绩效工资中的一部分被充作地区差异的调节,辅之以各种名目的津补贴,今年的改革对绩效工资和津补贴进行了规范,但没有授权地方制定适应本地需要的等级工资标准。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4)》指出,不同工作地点的教师,要随着时间序列的变化,工资按照相应标准进入预算过程,这显然属于财政预算管理,而不是人事制度的内容。

按照现行做法,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发放岗位补贴、生活津贴,生活成本高的发达地区教师发放物价补贴,这些在工资之外打的补丁,都难以进入预算内管理,将给工资收入的统计和核算带来诸多难题。

《报告》还称,“教师工资制度的核心设计是工资结构而非总量。”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之后,社会各界的关注点便从政府是否作为,转移至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上。而在教育经费支出的各类构成中,教师工资作为人员支出占据60%-80%份额。

基于此,《报告》认为,稳定的、可持续的教育经费增长机制需要建立在对各类教育经费的预算上,即确定预算标准,央地确权定责后,再进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然而,在2014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意见》后,国家层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才刚刚开始。

以曾晓东为代表的许多教师,最关心的是能否给地方、省级政府以权限,制定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预算办法。

然而,对于这一改革,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委还未形成共识。“教育部要教师编制,人社部认为事业单位在改革不能随意给编制,财政部则跟着编制走。”曾晓东说,各部门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问题,难以形成合力。

鱼霞也指出,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要由保障教育发展转向提升教育质量,这就意味着支出应更侧重于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那么,如何根据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制定出合理的教师工资地区差异确定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支出在进入财政预算体系时能够体现地区差异,将成为未来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

下载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教师工资改革——职称改革之基层教师的四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教师工资改革

    2013年教师工资改革 一.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 目前教师工资以职称取酬,由于学校中、高级职称有名额限制的,特别是高级。达到条件的教师远远多于限制的名额,造成资历、学历、......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2013-12-27 10:31:16) 转载▼ 标签: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改革试点 改革内容 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人社部:人力......

    2012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2012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

    2017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

    2017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为帮助广大......

    教师工资改革及管理制度建议

    教师工资改革及管理制度建议 一个成功的教育机构必先有一个稳定的师资队伍,稳定师资,管理很重要。管理应该两点兼修:一、人性化管理。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优化工作环境,让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之四

    一个都不能少 山村孩子上学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村是一个山村,孩子们上学不易,经常有孩子上到七八年级就缀学了,能上完初中,再考上高中的,更是廖廖无几。但是在老师担任班主任......

    卫校教师职称改革人员过渡汇报

    巩义市卫生学校关于教师职称改革人员过渡情况报告 巩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经查,我单位在本次教师职称改革中需过渡的人员有1人。 该同志叫邵素改,女,1966年12月出生,于1986......

    山东省教师职称改革实施方案(共5篇)

    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 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2‟53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 《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