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3: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第一篇: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清府办(2009)27号

清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经2009年5月1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施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土地开发储备局反映。

二OO九年七月十三日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区土地管理工作,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保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储备,是指市政府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开发,是指对储备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开发行为。

第三条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储备工作,适用本办法(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清远市土地开发储备局(下称市土地储备局)为市区土地储备机构,承办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土地用途变更、储备、置换、开发整理、管理和土地收回、出让前期准备等工作。市政府实施土地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职能。

第五条

土地开发储备项目必须遵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切实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用地、依法用地。

第六条

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市土地储备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征求国土资源、规划、财政、发展和改革等部门意见后,编制土地储备、出让、资金计划,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并报上级国土部门备案。

第七条

储备的土地应用于符合城镇规划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储备土地的,其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出让获得。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的具体程序按照法规执行。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市区土地开发储备工作,并由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审批小组(下称市用地审批小组)负责对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储备开发项目进行审批。市财政、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林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房管、统计、土地储备、城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确保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

储备土地的范围和方式

第一节

储备土地的范围

第九条

下列国有土地应当纳入储备土地范围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二)收购的土地。

(三)行使优先购买权而取得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第二节

储备土地的方式

第十条

储备土地可采取下列方式:征收;收购;收回和置换。市土地储备局完成储备手续后由国土资源部门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土地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管理。

第十一条

下列土地可通过无偿收回进行储备

(一)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二)因单位迁移、解散、撤销、破产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

(三)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依法核准报废的。

(四)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满2年或经依法办理开发手续的国有建设用地连续2年未建设使用的。

(五)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收回的土地。

(六)无土地使用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不明的土地。

(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无偿收回的其他土地。

第十二条

下列土地应当通过有偿收回进行储备

(一)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单位、个人正在使用的土地。

(二)因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调整使用土地的。

(三)政府统一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工业用地除外)。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有偿收回的其他土地。

第十三条

下列土地可以通过收购进行储备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属人,其没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开发且不具备转让、租赁条件的。

(二)土地使用权人向人民政府申请出让的。

(三)土地使用权人转让土地,人民政府依法享有优先购买权。

(四)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变更用途的土地。

(五)其他可以依法收购的土地。

第三章

土地储备的程序

第一节

土地征收

第十四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规划区内,为实施城市规划而占用土地的,纳入征收范围。

第十五条

市土地储备局按照当期土地储备计划组织开展征收工作。国土资源、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储备、清城区政府及街镇等部门单位,做好土地征收相关工作。

(一)市土地储备局根据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向市用地审批小组申请用地,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制作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报告,协助组织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上报。

(二)市规划部门核发建设用地红线图,明确农民实业用地返还位置,并做好小区控规编制工作。

(三)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组织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听证,听证后两个部门共同形成落实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听证会议记录》,报清城区人民政府。清城区国土资源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好申报材料送清城区劳动保障部门,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准无误后出具征地社会保障意见书,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

(四)国土部门根据土地储备年度计划,调配相应的耕地占补指标,负责编制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等“一书三方案”,发布征地(预)公告,组织有关方面召开征地听证会,对征地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组织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上报。

(五)城区人民政府负责征地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征地补偿、拆迁等前期工作,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按省市有关政策执行。征收补偿协议由市土地储备局委托征地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与相关村小组及相关权利人签订。补偿款项经国土部门征地预存款账户转拨付给相关权利人。

第二节

土地收购

第十六条

收购土地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收购申请。单位或个人向市土地储备局提出土地收购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资料。

(二)调查核实。根据单位或个人的收购申请,市土地储备局负责对拟收购土地的权属、现状、区域范围、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地上附属物、抵押登记查封、土地规划、设计要点等情况向国土、规划、房管等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三)委托评估。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四)拟定收购方案。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及评估报告,拟定收购方案。

(五)方案报批。方案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送市用地审批小组批准。

(六)组织实施。收购方案批准后,由市土地储备局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按收购合同的约定,市土地储备局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收购款,原土地使用权人交付土地,并共同向国土资源部门、房产部门申请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七)注销登记。土地使用权人在收到土地收购的定金或者约定费用后15日内,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逾期不申请办理的,由市国土资源局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十七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收购土地位置、面积、用途及权属依据。

(二)土地收购款及其支付方式和期限。

(三)交付土地的期限和方式。

(四)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

(五)违约责任。

(六)纠纷的处理。

第三节

土地收回和置换

第十八条

依法收回土地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订方案。以收回方式储备国有土地的,由市土地储备局拟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

1.无偿收回的国有土地,不予补偿。

2.以有偿方式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参照当地征收土地补偿标准,确定收购款项。

3.以有偿方式收回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根据使用土地年限和土地开发情况,确定收购款项。

4.建筑物、构筑物的收购。对收回土地涉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对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按照城市房屋拆迁有关规定,按建筑物、构筑物的评估结果确定收购款予以补偿,但应当扣除依法不需补偿和已经补偿的土地使用权价款。

(二)方案审核。市土地储备局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报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收到方案后,告知原土地使用者申诉权和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要求听证的,举行听证会,根据听证会意见对收回方案予以审核。

(三)方案报批。市土地储备局将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四)发出土地使用权收回决定。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方案,向土地使用权人发出土地使用权收回决定。

(五)收购款项支付。以有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市土地储备局应当自土地使用权收回通知下达后30日内,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按收购协议支付收购款给原土地使用权人。

(六)注销登记。以无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下达土地使用权收回通知的同时,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土地使用权证书;以有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市土地储备局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后,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十九条

经确认为闲置土地的,按《清远市区闲置土地管理办法》(清府„2006‟112号)办理。

第二十条

土地置换工作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土地储备局参照土地收购程序,负责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置换合同书,并共同向国土资源部门、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储备土地的管理和出让

第一节

储备土地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市土地储备局负责对储备土地进行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土地储备局可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利用。

(一)前期开发。储备土地出让前,完成储备土地地上建筑及附属物的拆迁、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工作。开发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管理。

(二)土地利用。储备土地暂不出让时,由市土地储备局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将储备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连同地上建筑物出租、抵押。在储备土地上建设临时建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三)抵押融资。经市政府批准后,储备土地可用于抵押融资。

第二节

储备土地的出让

第二十三条

纳入储备用地的土地,市土地储备局应严格执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的相关规定,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进行挂牌出让。

第二十四条

出让方案的拟定。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意见,委托评估机构进行出让价格评估,拟定出让方案。

第二十五条

市土地储备局拟定的出让方案经国土部门审核后,报市用地审批小组审批。

第二十六条

市土地交易中心组织实施招拍挂出让土地工作。确定受让人后,由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地价款(包括报名竞买保证金)划入市财政局专户。

第二十七条

经批准同意用途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土地出让后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分成的土地出让溢价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

储备土地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储备土地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

第二十九条

土地出让金、土地成本核定和返还、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和《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7‟17号)等规定执行,有关细则另行发布。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对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国有土地,原土地使用权人拒不服从收购储备的,由市政府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土地,应严格执行本实施办法。

第三十二条

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土地储备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市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清府办(2009)27号

清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经2009年5月1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施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土地开发储备局反映。

二OO九年七月十三日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区土地管理工作,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保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储备,是指市政府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土地开发,是指对储备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开发行为。

第三条 清远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储备工作,适用本办法(市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清远市土地开发储备局(下称市土地储备局)为市区土地储备机构,承办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土地用途变更、储备、置换、开发整理、管理和土地收回、出让前期准备等工作。市政府实施土地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职能。

第五条 土地开发储备项目必须遵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切实做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用地、依法用地。

第六条 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市土地储备局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征求国土资源、规划、财政、发展和改革等部门意见后,编制土地储备、出让、资金计划,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并报上级国土部门备案。

第七条 储备的土地应用于符合城镇规划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储备土地的,其土地使用权必须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方式出让获得。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的具体程序按照法规执行。

第八条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市区土地开发储备工作,并由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审批小组(下称市用地审批小组)负责对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储备开发项目进行审批。市财政、发展和改革、国土资源、建设、规划、林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房管、统计、土地储备、城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确保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章 储备土地的范围和方式

第一节 储备土地的范围

第九条 下列国有土地应当纳入储备土地范围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二)收购的土地。

(三)行使优先购买权而取得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第二节 储备土地的方式

第十条 储备土地可采取下列方式:征收;收购;收回和置换。市土地储备局完成储备手续后由国土资源部门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土地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管理。

第十一条 下列土地可通过无偿收回进行储备

(一)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二)因单位迁移、解散、撤销、破产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

(三)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依法核准报废的。

(四)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期限满2年或经依法办理开发手续的国有建设用地连续2年未建设使用的。

(五)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收回的土地。

(六)无土地使用权人或者使用权人不明的土地。

(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无偿收回的其他土地。

第十二条 下列土地应当通过有偿收回进行储备

(一)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单位、个人正在使用的土地。

(二)因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调整使用土地的。

(三)政府统一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工业用地除外)。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有偿收回的其他土地。

第十三条 下列土地可以通过收购进行储备

(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权属人,其没有能力按合同约定开发且不具备转让、租赁条件的。

(二)土地使用权人向人民政府申请出让的。

(三)土地使用权人转让土地,人民政府依法享有优先购买权。

(四)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变更用途的土地。

(五)其他可以依法收购的土地。

第三章 土地储备的程序

第一节 土地征收

第十四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规划区内,为实施城市规划而占用土地的,纳入征收范围。

第十五条 市土地储备局按照当期土地储备计划组织开展征收工作。国土资源、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储备、清城区政府及街镇等部门单位,做好土地征收相关工作。

(一)市土地储备局根据土地储备计划向市用地审批小组申请用地,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制作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报告,协助组织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上报。

(二)市规划部门核发建设用地红线图,明确农民实业用地返还位置,并做好小区控规编制工作。

(三)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国土资源部门共同组织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听证,听证后两个部门共同形成落实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的《听证会议记录》,报清城区人民政府。清城区国土资源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好申报材料送清城区劳动保障部门,清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准无误后出具征地社会保障意见书,上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

(四)国土部门根据土地储备计划,调配相应的耕地占补指标,负责编制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等“一书三方案”,发布征地(预)公告,组织有关方面召开征地听证会,对征地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组织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上报。

(五)城区人民政府负责征地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征地补偿、拆迁等前期工作,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按省市有关政策执行。征收补偿协议由市土地储备局委托征地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与相关村小组及相关权利人签订。补偿款项经国土部门征地预存款账户转拨付给相关权利人。

第二节 土地收购

第十六条 收购土地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收购申请。单位或个人向市土地储备局提出土地收购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资料。

(二)调查核实。根据单位或个人的收购申请,市土地储备局负责对拟收购土地的权属、现状、区域范围、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地上附属物、抵押登记查封、土地规划、设计要点等情况向国土、规划、房管等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三)委托评估。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

(四)拟定收购方案。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及评估报告,拟定收购方案。

(五)方案报批。方案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送市用地审批小组批准。

(六)组织实施。收购方案批准后,由市土地储备局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按收购合同的约定,市土地储备局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收购款,原土地使用权人交付土地,并共同向国土资源部门、房产部门申请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七)注销登记。土地使用权人在收到土地收购的定金或者约定费用后15日内,应当依法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逾期不申请办理的,由市国土资源局报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其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十七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收购土地位置、面积、用途及权属依据。

(二)土地收购款及其支付方式和期限。

(三)交付土地的期限和方式。

(四)双方约定的其他权利义务。

(五)违约责任。

(六)纠纷的处理。

第三节 土地收回和置换

第十八条 依法收回土地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拟订方案。以收回方式储备国有土地的,由市土地储备局拟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

1.无偿收回的国有土地,不予补偿。

2.以有偿方式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参照当地征收土地补偿标准,确定收购款项。

3.以有偿方式收回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根据使用土地年限和土地开发情况,确定收购款项。

4.建筑物、构筑物的收购。对收回土地涉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对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按照城市房屋拆迁有关规定,按建筑物、构筑物的评估结果确定收购款予以补偿,但应当扣除依法不需补偿和已经补偿的土地使用权价款。

(二)方案审核。市土地储备局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报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收到方案后,告知原土地使用者申诉权和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要求听证的,举行听证会,根据听证会意见对收回方案予以审核。

(三)方案报批。市土地储备局将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四)发出土地使用权收回决定。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市政府批准的方案,向土地使用权人发出土地使用权收回决定。

(五)收购款项支付。以有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市土地储备局应当自土地使用权收回通知下达后30日内,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按收购协议支付收购款给原土地使用权人。

(六)注销登记。以无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下达土地使用权收回通知的同时,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土地使用权证书;以有偿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在市土地储备局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购协议后,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十九条 经确认为闲置土地的,按《清远市区闲置土地管理办法》(清府〔2006〕112号)办理。

第二十条 土地置换工作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土地储备局参照土地收购程序,负责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置换合同书,并共同向国土资源部门、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四章 储备土地的管理和出让

第一节 储备土地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市土地储备局负责对储备土地进行日常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土地储备局可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利用。

(一)前期开发。储备土地出让前,完成储备土地地上建筑及附属物的拆迁、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工作。开发工程按照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管理。

(二)土地利用。储备土地暂不出让时,由市土地储备局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将储备土地使用权单独或连同地上建筑物出租、抵押。在储备土地上建设临时建筑,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三)抵押融资。经市政府批准后,储备土地可用于抵押融资。

第二节 储备土地的出让

第二十三条 纳入储备用地的土地,市土地储备局应严格执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的相关规定,委托市土地交易中心进行挂牌出让。

第二十四条 出让方案的拟定。市土地储备局根据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意见,委托评估机构进行出让价格评估,拟定出让方案。

第二十五条 市土地储备局拟定的出让方案经国土部门审核后,报市用地审批小组审批。第二十六条 市土地交易中心组织实施招拍挂出让土地工作。确定受让人后,由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地价款(包括报名竞买保证金)划入市财政局专户。

第二十七条 经批准同意用途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土地出让后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分成的土地出让溢价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 储备土地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储备土地抵押贷款等方式筹集。第二十九条 土地出让金、土地成本核定和返还、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和《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7〕17号)等规定执行,有关细则另行发布。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对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国有土地,原土地使用权人拒不服从收购储备的,由市政府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纳入土地储备范围的土地,应严格执行本实施办法。

第三十二条 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土地储备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市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关于印发《大连市党政领导干部考察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大连市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的通知

大组发[2001]4号

关于印发《大连市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区市县委,市直单位党委(党组):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大连市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

大 连 市 人 事 局

2001年8月21日

大连市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竞争上岗工作,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根据《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竞争上岗是指党政机关在选配内设机构的领导职位人选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择优确定任职人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及区市县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检察、审判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宜公开竞争的;因受任职条件限制,形不成竞争的,不列为竞争上岗范围。跨部门交流(委派)、选调的中层干部,到新单位任职不满一年的,不参加竞争上岗。

第四条 竞争上岗原则上在机关内部实施,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的职位,可跨部门、跨系统或面向社会选拔。竞争上岗可采取缺额竞争、全部领导职务竞争等方式进行。在机构调整、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还应积极运用全员竞争上岗的方式,做好人员的选配定岗和分流工作。

第五条 实施竞争上岗,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结构优化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六条 参加竞争上岗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和转任、调任条件;

2、通过竞争上岗晋升职务的人员,符合规定的职务晋升资格条件;

3、具备竞争职位所需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第七条 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可以破格参加竞争上岗。破格条件和破格人员要从严掌握,并经干部主管部门审核认定。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的人员,不得参加竞争上岗:

1、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立案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受党纪、政纪处分,尚未解除或在规定时效内的;

3、考核不称职的。

第九条 实施竞争上岗,一般按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1、制定方案。根据本单位实际和职位要求制定竞争上岗方案,按干部管理权限,报市、区市县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实施。

2、发布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竞争职位或职数、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方法等事项。

3、报名和资格审查。一般由个人报名,也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报名。依据竞争上岗的条件,由组织(人事)部门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4、考试或测试。按照不同领导职务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组织进行考试或测试。

5、竞职演说和民主测评。在单位或系统内进行竞职演说或答辩,在此基础上进行民主测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6、组织考察。根据考试、民主测评和工作实绩等情况综合比较的排序结果,确定差额考察人选,依据考察情况优化人选,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7、任前公示。经党委(党组)讨论通过的拟任人选,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内进行公示。

8、决定任命。经公示没有发现问题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任职手续;对发现确有问题影响任职的,报单位党委(党组)复议,取消资格。对需要报上级审批、备案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对竞争上岗中新提拔的委任制领导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

第十一条 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应实行聘任制;对不宜实行聘任制的,一般应实行任期制。聘期和任期为3-5年。

第十二条 首次参加全部领导职务竞争上岗的处级领导干部,或实行竞争上岗后在同一职级连续任职五年以上的,如果自愿放弃或未竞争上领导职务的,可改任非领导职务。

第十三条 实施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应同干部轮岗交流结合起来,对需要交流的干部,不应竞争原职位。

第十四条 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分别负责竞争上岗工作中政策制定、宏观协调、业务指导等重大问题的处理。

第十五条 竞争上岗的日常工作,由各单位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必要时,可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竞争上岗工作。

第十六条 对竞争上岗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

大 连 市 人 事 局 2001年8月21日

第四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郑政〔2004〕3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四年四月五日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为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的通知》(郑政〔2003〕3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特定本办法。

一、规划管理

(一)城中村改造范围

郑州市区建成区内的城中村,包括中心组团、西部组团、东南部组团、北部组团。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公告。

(二)城中村改造规划管理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突出重点、逐步改造的原则。

(三)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1.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审批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市国土资源、建设、市政

等部门及区人民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依据。

2.改造详细规划编制及审批

(1)各区人民政府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中村控制性规划设计条件,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中村改造分期实施的依据。

(2)由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参与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以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编制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四)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的要求

1.规划的编制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

2.总体规划的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郑州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中村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城中村改造开发模式、建设用地布局、各项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分期实施改造的建议。

3.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制,除依据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内容外,还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1)城中村改造的用地范围;(2)根据拆迁安置人口、户数以及该城中村在城市中的区位等因素,合理确定的拆迁安置用地性质和规模;

(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的其余用地性质和规模。(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布局。

4.城中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注意与开发建设项目相结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编制深度要求。

(五)城中村改造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编制。有关住宅日照标准、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强制性内容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应合理规划停车场、公共绿地以及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进行。对未编制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的村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土地、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土地使用、房产登记手续。

(七)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一书两证”规划审批手续,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

(八)未列入改造范围的市区其他村镇的规划建设用地,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手续。

(九)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城中村和规划控制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保证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

二、土地管理

(一)市人民政府公告界定的市区范围内列入改造的城中村的土地按国有土地进行管理。

城中村国有土地利用要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二、三产业等工商企业生产用地,土地使用权依法按现状用途确认给城中村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或现村集体经济组织。

该类土地使用权需要补办土地出让手续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由市财政部门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学校、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公益性用地,其土地使用权按划拨方式依法确认给该公益性或事业性单位。

(四)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村民宅基用地或直接用于安置村民的居住用地,其土地使用权按划拨方式确认给合法使用人。需要按出让方式处置的,可以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由市财政局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五)已被其他单位和非本村村民个人使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要求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要求的,应予拆迁,房屋由拆迁人按重置建安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土地退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

(六)非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参与实施城中村改造,符合总体规划的经营性用地,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由市财政局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七)城中村改造异地建设需要的土地,由市土地储备库统一供应,也可采取置换方式予以保障。该类土地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的,由市土地交易中心按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

(八)城中村改造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对承包经营者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三、拆迁管理

(一)依照市人民政府公告,转按国有土地管理的城中村,其拆迁管理以《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

(二)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正式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前,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召集村民大会或股东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通过。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该在村内公示。

(三)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载明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的具体补偿标准,供被拆迁人自由选择。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可以选择自行筹集资金改造建设城中村,也可以选择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投资改造建设城中村。采取自行改造建设的城中村,可在符合城中村改造建设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村实际,自主确定和实施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采取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投资改造建设的城中村,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根据本企业的承受能力,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改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协商确定和实施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五)参与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商议城中村改造建设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时,可以参照下列原则确定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1.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时,其合法宅基地上被拆除的住宅建筑面积,228平方米以内按房地产市场评估价给予货币补偿;超过228平方米的部分按照建筑安装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2.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补偿方式时,每处合法宅基地按228平方米的新建住宅面积予以安置;实际拆除面积不足228平方米的部分,由被拆迁人按照新建住宅建筑安装造价补齐差价;实际拆除面积超过228平方米的部分,由拆迁人按照建筑安装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被拆迁人如果不同意上述产权调换办法,可以选择按实拆房屋的市场评估价计算购置新建住宅面积的办法。

3.每处合法宅基地原则上按一个基准建筑面积安置,该处宅基地在268平方米以上,并且其家庭已经分户,可以按两个基准建筑面积安置。分户的有效时间应在2003年11月1日以前,分户家庭的户主应为原户主的直系亲属,同时不得小于18周岁。

4.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中,应明确要求安置房的集中安置和楼层差价计算办法等项内容。

5.拆除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和其他用房,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可参照估价机构的估价结果协商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6.改造建设的城中村涉及被拆迁人搬迁或临时安置的,其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和郑州市物价局《关于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郑拆管字〔2003〕12号)执行。

7.拆除城中村房屋以外的其他附着物的补偿办法,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可以按照《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年9月24日河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的有关规定,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议约定。8.2000年8月9日以后未经市规划、建设等部门批准建设的住宅,按照违法建筑处理,拆迁时一律不予安置补偿。

(六)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必须依法办理拆迁许可证手续。

(七)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可以委托有专业资质的估价机构对拆除房屋及其用地进行价格评估,其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拆迁补偿安置成本的依据。

(八)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对估价机构的估价结果有异义时,可以按照建设部建住房〔2003〕234号文印发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规定程序申请复核、鉴定。

拆迁人、被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申请裁决。

(九)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又发生争议的,经双方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争议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各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根据郑政〔2003〕32号文件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研究制定相应政策。

第五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信息类别:200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04-04-05 00:00:00 SEP阅读工具 s92及gd格式的文件请用SEP阅读工具打开

郑政〔2004〕35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四年四月五日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拆迁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为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的通知》(郑政〔2003〕3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特定本办法。

一、规划管理

(一)城中村改造范围 郑州市区建成区内的城中村,包括中心组团、西部组团、东南部组团、北部组团。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公告。

(二)城中村改造规划管理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突出重点、逐步改造的原则。

(三)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1.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审批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市国土资源、建设、市政 等部门及区人民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依据。

2.改造详细规划编制及审批

(1)各区人民政府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中村控制性规划设计条件,以村庄为单位,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作为城中村改造分期实施的依据。

(2)由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参与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以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编制城中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四)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的要求

1.规划的编制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2.总体规划的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郑州市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中村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城中村改造开发模式、建设用地布局、各项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分期实施改造的建议。

3.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制,除依据国家规定的强制性内容外,还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1)城中村改造的用地范围;

(2)根据拆迁安置人口、户数以及该城中村在城市中的区位等因素,合理确定的拆迁安置用地性质和规模;

(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确定的其余用地性质和规模。(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布局。

4.城中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注意与开发建设项目相结合,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规划编制深度要求。

(五)城中村改造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行编制。有关住宅日照标准、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强制性内容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应合理规划停车场、公共绿地以及中小学、托儿所、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进行。对未编制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的村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土地、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土地使用、房产登记手续。

(七)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中村改造建设的统一规划管理,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一书两证”规划审批手续,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检查。

(八)未列入改造范围的市区其他村镇的规划建设用地,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手续。

(九)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城中村和规划控制区域内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保证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城市整体规划的实施。

二、土地管理

(一)市人民政府公告界定的市区范围内列入改造的城中村的土地按国有土地进行管理。

城中村国有土地利用要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二、三产业等工商企业生产用地,土地使用权依法按现状用途确认给城中村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或现村集体经济组织。

该类土地使用权需要补办土地出让手续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由市财政部门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学校、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等公益性用地,其土地使用权按划拨方式依法确认给该公益性或事业性单位。

(四)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村民宅基用地或直接用于安置村民的居住用地,其土地使用权按划拨方式确认给合法使用人。需要按出让方式处置的,可以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由市财政局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五)已被其他单位和非本村村民个人使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要求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要求的,应予拆迁,房屋由拆迁人按重置建安价结合成新给予补偿,土地退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

(六)非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参与实施城中村改造,符合总体规划的经营性用地,按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办理,土地出让金由市财政局收取,全额用于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社会保障。

(七)城中村改造异地建设需要的土地,由市土地储备库统一供应,也可采取置换方式予以保障。

该类土地应当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的,由市土地交易中心按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出让。

(八)城中村改造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对承包经营者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三、拆迁管理

(一)依照市人民政府公告,转按国有土地管理的城中村,其拆迁管理以《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条例》及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

(二)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正式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前,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必须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召集村民大会或股东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通过。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该在村内公示。

(三)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应载明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方式的具体补偿标准,供被拆迁人自由选择。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可以选择自行筹集资金改造建设城中村,也可以选择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投资改造建设城中村。

采取自行改造建设的城中村,可在符合城中村改造建设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村实际,自主确定和实施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采取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投资改造建设的城中村,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根据本企业的承受能力,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改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协商确定和实施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五)参与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转制后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商议城中村改造建设拆迁补偿安置标准时,可以参照下列原则确定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1.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时,其合法宅基地上被拆除的住宅建筑面积,228平方米以内按房地产市场评估价给予货币补偿;超过228平方米的部分按照建筑安装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2.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补偿方式时,每处合法宅基地按228平方米的新建住宅面积予以安置;实际拆除面积不足228平方米的部分,由被拆迁人按照新建住宅建筑安装造价补齐差价;实际拆除面积超过228平方米的部分,由拆迁人按照建筑安装造价结合成新给予货币补偿。

被拆迁人如果不同意上述产权调换办法,可以选择按实拆房屋的市场评估价计算购置新建住宅面积的办法。

3.每处合法宅基地原则上按一个基准建筑面积安置,该处宅基地在268平方米以上,并且其家庭已经分户,可以按两个基准建筑面积安置。分户的有效时间应在2003年11月1日以前,分户家庭的户主应为原户主的直系亲属,同时不得小于18周岁。

4.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中,应明确要求安置房的集中安置和楼层差价计算办法等项内容。

5.拆除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生产用房和其他用房,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可参照估价机构的估价结果协商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6.改造建设的城中村涉及被拆迁人搬迁或临时安置的,其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和郑州市物价局《关于郑州市城市建设拆迁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等标准的通知》(郑拆管字〔2003〕12号)执行。

7.拆除城中村房屋以外的其他附着物的补偿办法,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可以按照《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年9月24日河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的有关规定,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议约定。

8.2000年8月9日以后未经市规划、建设等部门批准建设的住宅,按照违法建筑处理,拆迁时一律不予安置补偿。

(六)城中村的改造建设必须依法办理拆迁许可证手续。

(七)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可以委托有专业资质的估价机构对拆除房屋及其用地进行价格评估,其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拆迁补偿安置成本的依据。

(八)拆迁人或被拆迁人对估价机构的估价结果有异义时,可以按照建设部建住房〔2003〕234号文印发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规定程序申请复核、鉴定。

拆迁人、被拆迁人就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拆迁管理办公室申请裁决。

(九)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在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后又发生争议的,经双方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有争议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各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根据郑政〔2003〕32号文件规定,结合本区实际,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关于城中村改造安置模式的若干思考 1270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在原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形成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也称作都市里的村庄。建区以来,路桥街道大量土地被征,用于城市道路、公园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据统计建区以来共征用土地6000多亩。大量土地征用使得一些农村村落变成了城中村,这些村功能混乱,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叉,新旧住宅参差不齐,致使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建筑景观杂乱无章,市政和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出现了消防通道、水、电及下水管道等设施难以负荷等问题和环境卫生恶劣、社会治安复杂、安全隐患较多等现象,也成为城市管理与建设的死角。城中村有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路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中村改造势在必然。

在城中村改造中,首先碰到村民建房安置模式问题,选择较好的安置模式对于推进路桥街道城中村改造,尽快提高村民居住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选择“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安置模式是现阶段城中村改造的最佳模式。

一、“城中村”改造的现有模式

当前,我区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就部分村庄现阶段改造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1、政府包干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由各管委会或镇(街道)负责统一建设村民安置用房,按旧房拆迁量、人均面积确定安置价值和面积,以低于成本价提供给村民,并按人均1.5万元的标准给村民解决社保问题,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村集体享受征地面积8%村留地政策。这种模式优点是村民在获得较多眼前利益的同时,较好地兼顾了长远利益。缺点是建设管理难度大,管委会及镇街道既是建设业主,又要承担部分监督管理职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在大范围强势推进中更容易造成农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政府包干模式其资金平衡也只能立足于大范围长时间的动态平衡,若大面积推广会出现阶段性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2、委托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将推行“立改套”所节约的安置地、村留地通过挂牌方式低价出让给房产商,房产商在支付拆迁征地费用的同时,按人均面积免费向村民提供安置房,并向村集体提供少量的小区临街商业用房。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农民眼前利益明显,以土地换住房;安置房建设管理简单,由房产商建好后交付给农民,有关部门不直接参与建设,只承担监督职能。缺点是难以兼顾村民的长远利益,如村集体保留地今后的增值收益归开发商所有,村民不能享受。而对政府来说,由于节约的安置地、村留地挂牌出让后,经房产商开发面向社会销售的那部分房产不仅增加了市场房产供应量,对房产市场有一定冲击,并直接减少了政府潜在的住宅用地拍卖供应量,使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政府虽然没有直接投入资金,但实质上政府是通过出让巨大利益给村民和房地产开发商来推动此项工作,因而这种模式不宜大范围推广,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必须合理引导和严格控制,以避免开发商为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村民和城市的长久利益。

3、自建公助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土地统征、资金统筹、专项补助、自主建设”,即村提出申请,镇街道审核,根据村核定建房用地,按比例留足集体用地,其余土地由政府一次性统一征用;在统征土地中选择合适地块,分阶段拍卖,筹集专项基金;按标准对统征土地及安置地上房屋拆迁费、小区配套费、村民养老保险费、小区规划设计及各项报批费用等实行专项补助;在统一规划、设计、报批、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村民以幢为单位联建联管(或由村委会牵头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建设费用和质量自负,村委会统一进行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由监理单位和村民质量监督组进行双重监督,并进行预算,公开招投标和事后审计),按幢验收合格后按户发放土地、房产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实现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减轻政府的建设资金压力和拆迁阻力。缺点是受制于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实力,改造周期较长,在村民意见难于统一的情况下,会出现议而不决、久拖不决最后不了了之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村集体缺乏开发建设的经验,往往会降低改造品质。

从上述三种改造模式可以看出,政府、村集体和开发商在不同的改造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侧重。但作为城市的经营者,政府必须参与到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中来,通过其杠杆作用,均衡各方利益。政府在改造过程中要掌握主动权,加大政府监控力度,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突出土地集约利用与建设用地调控。政府主导型这种模式并不是要政府出资改造,而是强调政府在改造过程中所起的宏观调控作用。但在改造初期,政府也可以出资用于市政设施及一些公共设施建设,其主要目的是从公众利益出发,保证开发时序上的合理性。

二、代建和回购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有益探索

当前,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推出了代建与回购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政府成功地引入了开发商(代建商)的参与和建设,在自身条件有限的前提下,确保了城中村建设在投资、质量、工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认为,在我区实施城中村改造时,代建与回购两种模式不失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好办法。

1、代建模式的特点

代建即由相应资质的开发商代理建设开发并收取适度酬金(管理费)的安置模式。目前应用较少,较适应于新成立的开发区,政府公务较多而精力有限,作为业主尚缺开发方面经验。这种模式里开发中的一切事宜由代建商总代理,包括计划立项、规划许可、建筑审批等,造价经审计后据实报销,相当于EPC承包模式(也称项目总承包模式)。

代建模式的主要步骤有:①政府公布拟建工程情况(包括质量与工期要求、代建管理费率范围等),以及对投标人在各方面的资质要求。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入围的投标人。③按约定的评标方式,开标时随机确定一个基准分(如招、投标代表人摸一子取平均分),各投标人的管理费率报价以基准分为满分来打分,最高者为中标人。④中标人即代建商与业主(一般是政府下属的经济实体公司)订立代建合同,组织开展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⑤代建商在竣工且前期物业成立后,将代建工程移交给政府。⑥业主按合同约定支付进度款,并按代建商的中标管理费率支付管理费。

代建模式的特点和利弊:

(1)业主的组织协调工作量小,但合同管理难度较大。由于业主只与代建商签订合同,合同数量少,使得业主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量小,这也可发挥代建商多层次协调的积极性,但由于合同条款不易准确确定,容易造成较多的合同纠纷,因而合同管理难度较大。

(2)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由于代建商与各施工单位之间通过合同建立了责、权、利关系,对于工程质量,既有施工单位的自控,又有代建商的监督管理,从而增加了工程质量监控环节。

(3)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

(4)对代建商而言,责任重、工作量大。不仅需要外部环境协调,还需要做好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协调,因此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由于代建模式中采取的是成本加酬金合同,这类合同中,业主需承担建设中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代建商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因此,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业主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代建商也往往不注意降低建设成本。

2、回购建设模式的特点

采用回购模式目前较为常见,这里政府将拟建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采取拍卖和招标方式,由开发商买入并按要求建设住宅、商铺及公益设施等,建成后政府再向开发商以原先约定的回购价全部(或大部分)回购。它与代建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建设资金为企业自筹,企业在拍卖或招标时必须根据回购价和自身的计划建设成本确定自己对宗地的竞买价。

回购模式的主要步骤如下(以拍卖为例):①公告出让土地的位置、建设的质量与工期要求、建成后的回购比例或价格等。②拍卖土地使用权,由各竞买人加价竞买,最后以最高出价者中标。③开发商与政府签订回购合同,并按政府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有些工程已进行到施工图设计),在工期内完成建设投资。④工程验收合格后由政府按约定方式回购。回购模式的特点和利弊:

(1)一般在土地使用权出让时为带方案拍卖,具体建设内容以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书和规划方案为准,其建设内容基本上不存在可变性,这要求政府前期工作准备充分,至少要做好方案规划论证,因而政府工作量相对较大。

(2)开发商需要有较大的资金实力。

(3)由于回购价固定或基本固定,一定范围内的工料价格上涨风险将由开发商承担。

(4)开发商的利润点主要在于成本节约上,因此能督促其加强项目管理,重视对工程投资、进度方面的控制。

(5)政府的经济收益明显,一方面,在前期拍卖土地中能收到一笔土地出让金,可用于前期费用或进一步用于其它项目建设地块的拆迁、开发;另一方面,如果采取拍卖方式,在众多的参拍企业中由价高者得,而同时回购价固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经济收益。因此,这种模式更接近市场化。

3、两种建设模式的比较

代建与回购两种模式中,政府都成功地引入了开发商的投资与建设,与以往由政府自己建设或直接委托开发商建设相比,提高了政府工程的公开性、公平性与公正性,也使建设项目在投资、工期、质量等方面受到了更好的控制。对开发商而言,在目前开发商品房竞争激烈、销售存在较大市场压力的情况下,代建与回购模式则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一方面利润虽然不高,但较为稳定,更无资金回笼风险,另一方面,能扩大开发业绩与市场影响,培养队伍,有利于今后企业的资质晋升。另外,由于这两种模式采取了市场化方式运作,质量上得到保证,并配以到位的物业,也使回迁村民得到了实处,因此在总体上是种三赢的局面,可加以肯定。

三、代建与回购模式的两个前提

根据我国国情,城中村改造运作中的资金来源目前还是政府投资。因此,无论是代建或回购中由拍卖方式产生的开发商,他们均需要在政府交付净地的前提下并按约定的标准建设开发,所以政府必须先解决好这二个前提,才能接下去让开发商(代建商)完成以后的“一揽子工程”。

前提一:制定建设标准和取费标准

建设标准由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应严格参照国家强制性条文,并结合城市实际,对规划技术中的住宅容积率、绿化率、日照间距、标准层与车库层的层高、小区智能化系数及配套公益设施标准等进一步明确。

现阶段我国房屋开发建设中收费项目众多,手续繁杂,标准不一。因此,政府对改造工程建设中的土地勘测费、白蚁防治费、人防费、墙改费、审图费、放样费、测桩费、管道煤气、有线电视费等取费作统一的优惠标准,在其它手续费用上也要明确该免的免,该减的减。

前提二:按时完成征地与拆迁工作

由于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多基于原村庄或农田上,房屋拆迁与农作物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处理好,就会影响开、竣工日期,既容易引起开发商(代建商)与政府的矛盾,也会延迟广大村民的回迁安置,直接增大政府开支,甚至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在代建与回购工程公示前,政府应做好这些前期征地与拆迁等工作。

四、对代建和回购模式的一些建议

代建模式或回购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代理问题,故新的模式也需要在制度上加以不断完善。

1、加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政府要借助管理、审计等单位的力量,及时有效地对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监控。

2、政府(业主)自身要重视诚信,及时按合同支付进度款或住宅回购款。

3、保护企业的适度利润。正确处理好投资、质量进度三者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代建管理费率(一般为建设总投资的2—5%)和回购价格,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重视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初步概算造价限额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在建设与投资中,引入价值工程理念,重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5、保障农民工利益。在代建模式中,政府与代建商签订代建合同时也要签订廉政责任书,并要其交纳廉政保证金,代建商与施工单位、材料商之间在正式合同之外的小合同或承诺现象要防止和杜绝。代建中的工程款要专款专用,决不能挪作他用,民工工资要及时兑现,以保障民工权利。

6、对工程合同价的探讨。在回购模式中,由于整个工程的合同总额已经确定,因此重点是正确预见今后出现的各种风险,如物价波动、恶劣气候、地质地基条件困难及其它规划、设计方面的变更等等,这些风险中哪些是合同总价包括的范围,必须明确规定,以使开发商对回购工程总开支做到心中有数,能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在代建模式中,为避免代建商企图获得更多的代建管理费而对成本不加控制,应采取成本加奖罚确定的合同价,即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成本,然后根据工程实际成本支出情况另外设定一笔奖金,当实际成本低于目标成本时,代建商除获得实际成本与管理费外,还可根据成本降低额得到一笔奖金,如果等于或高于目标成本,则无奖金。此外,对超过合同价的上限时,还要处以一笔罚金。

7、对政府组织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投资公司的探讨。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中,目前最紧缺的是一支既会运作(通过土地收储和投放达到增值以求工程建设资金平衡或实现赢利)又懂工程的专业队伍,而各镇街道都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不可取。建议区政府成立一支既会运作又懂工程的专业队伍,各镇(街道)在具体实施中主要负责监督管理职责,其它事宜可委托这支专业队伍实施。

(作者系路桥街道办事处主任)

下载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发清远市城市规划区土地开发储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