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名单管理制度
“黑名单”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从源头杜绝故意逃废金融债的行为,本着“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对所有融资方、担保方和潜在融资客户进行诚信度搜集调查,建立融资禁入机制,有效抑制和杜绝不良贷款增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黑名单”是指以公司内部档案有不良融资关系的客户及存在潜在风险的客户为基础,搜集其关联企业、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等信息资料的一套诚信度管理系统。
第二章 认定的范围
第三条:公司系统账内、账外不良贷款、不良担保及抵债资产、欠息贷款的企业法人、关联企业法人、股东、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申请贷款被发现有欺瞒行为的潜在风险客户。
第三章 认定的原则和依据
第四条:认定原则:认定工作要本着慎重、真实、准确、全面等原则,不讲人情,不扣帽子,不打击报复。
第五条:认定依据:以下列九大类为基础,搜集:
1.有不良贷款的自然人、借款企业、借款企业的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2.有不良担保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3.贷款核销至今未清偿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4.以资抵债造成公司净损失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5.打折清收损失本金或正常贷款利息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6.恶意降低贷款利率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7.积欠正常贷款利息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8.其他:有未决诉讼、社会关系复杂、其他不良信用记录、赌博等不良嗜好的自然人、企业、关联企业、企业法人、企业法人直系亲属、股东、股东直系亲属。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六条:由运营部、业务部、风控部按认定范围要求对职责范围内所有融资关系客户及潜在客户进行信息搜集,上报风控部。
第七条:风控部负责对各部上报的客户信息进行汇总、合并、整理,上报总经理审批认定。
第八条:对通过总经理认定列入“黑名单”的客户信息,风控部负责在5个工作日内将信息更新至“黑名单”查询台账,并做好相关资料的保管工作。
第五章 “黑名单”的建立
第九条:依托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系统将“黑名单”数据整合为一套动态的查询管理台账,并每月更新一次数据,使公司所有人员都能查询、使用本 “黑名单”台账。
第六章 “黑名单”的管理
第十条:基础数据的搜集: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要严格按本制度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全面;每月1日将搜集的新增不良客户信息及已偿清债务的客户信息电子版发至风控部。
第十一条:数据资料的整理、更新。
(1)风控部明确专人负责数据的汇总、合并、整理工作,对通过总经理认定的数据资料更新至“黑名单”系统。
(2)对已偿清债务的客户自偿清日起保留3个月的“黑名单”记录信息,期满上报总经理审批后可退出“黑名单”。
第十二条:认定资料的保管:对上报的电子版数据、纸质资料及总经理的审批认定资料由风控部每月整理按年装订永久保管。
第七章 “黑名单”的使用 第十三条:此名单仅限于公司内部人员使用,使用查询“黑名单”的部门及人员必须保证数据的保密性。
第十四条:对于列入“黑名单”的客户,申请融资时将不再予以授信。第十五条:不得向客户及使用范围以外的人员提供“黑名单”数据或透露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所有申报的融资项目必须经风控部查询,确认在“黑名单”中有无不良记录,并由查询人在项目审批表上签字确认。
第八章 检查监督
第十七条:总经办每季度对 “黑名单”的使用、查询情况进行检查,对未按要求使用的将严格进行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十八条:本制度由风控部负责并给解释和修改。第十九条: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诚实的公司工作原则,进一步规范采购平台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促进公司内部对于供应商管理信息的共享,为供应商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平台,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在我司采购平台合作伙伴管理中的所有供应商以及在采购平台外网注册拟参与我司任一招投标项目的供应商。供应商在入围招投标、履约及维保阶段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经查实,列入黑名单供应商名录:
1. 向我司人员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2. 提供虚假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体系认证、业绩证明以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资质造假的; 3. 在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的;
4. 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签订合同、拒绝履行合同或拒不执行业主指令,对工程造成工期滞后及费用损失的;
5. 中标后,非法转包、违约分包以及擅自更换项目经理的;
6. 中标后,使用伪劣材料、以次充好或偷换合同内约定材料品牌,给我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的;
7. 施工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者质量事故,供应商服务跟进不力,给我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的;
8. 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
9. 恶意拖欠、克扣施工方、员工、雇工工资或报酬的;
10. 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寻衅滋事,扰乱施工现场,给我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的;
11.给我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的。三.黑名单供应商时效:
对于被列入黑名单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自列入之日起一年内将 不得参加我司任何公开招投标项目,在此期间如果有特殊需要可由需求部门提出申请,几位相关副总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移出黑名单。(注:有必要的需进行现场考察)四.黑名单供应商的处理:
对于列入黑名单的供应商,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招标文件或合同约定内容,进行以下处罚措施:
1.入围招投标阶段:取消投标资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没收投标保证金; 2.合同履约阶段:视具体情节,根据相关合同条款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3.合同维保阶段:根据相关合同条款约定,追究违约责任(如罚没保修尾款);
4.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五.生效及解释权归属: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自新的管理制度发布之日起终 止,相关内容由采购平台负责解释。六.相关文件:
附件 1.《黑名单供应商审批表》
第三篇:黑名单申请书-通用范文
申 请 书
(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用)
申请人:。被执行人:。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依法决定将被执行人 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在征信系统记录。
事实与理由
诉 纠纷强制执行一案(执行依据:,执行案号: 法执字第 号),鉴于(写明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具体事实),故被执行人 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 务,依法应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依据《民 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 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 项、第二条之规定,提出本申请,望予以支持。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注:文书制作卢海国律师,石家庄追债法律服务网首发)
第四篇: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的通知
【法规标题】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的通知 【颁布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文字号】办字〔2010〕137号 【颁布时间】2010-11-16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info.hebei.gov.cn/content.jsp?code=000217883/2010-03041&name=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
【全文】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的通知
办字〔2010〕137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河北省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建材、城市燃气、旅游、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本制度。大型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建设相对独立的基层单位适用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黑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管理制度是对存在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及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实施社会综合监管,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制度。
第三条“黑名单”管理制度坚持依法监管监察、客观公正、及时准确、惩戒过失的原则,按照省级监管与地方监管、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政策制约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黑名单”:
(一)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违反“三同时”规定,且未按有关监管监察部门要求按时改正的;
(三)矿山企业以整合、技改、基建名义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
(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重大职业病危害隐患,且未在规定期限或未按生产经营单位承诺进行整改的;
(五)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的;
(六)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
(七)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等行政处罚;逾期不缴纳经济处罚的;
(八)故意谎报、瞒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
(九)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的;
(十)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五条“黑名单”管理制度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通过事故调查、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对符合本制度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收集,并记录单位名称、案由、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
(二)信息告知。对拟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提前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要采纳。
(三)讨论审定。对拟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单位和组织,由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审定。
(四)信息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名单,由省安委会办公室通过省级主流新闻媒体及安全生产信息网对外发布,每半年发布一次。
(五)信息删除。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届满时,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组织验收,对已整改并未再发生本制度第四条所规定情形的,由省安委会办公室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并在原公告媒体上予以公布。
(六)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收集上报列入“黑名单”的煤矿企业,管理期限届满时,由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其组织验收,对已整改并未再发生本制度第四条所规定情形的,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通知省安委会办公室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并在原公告媒体上予以公布。
第六条根据企业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要求,列入“黑名单”管理的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列入“黑名单”管理和从“黑名单”中删除的日期以公布日期为准。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改到位的,继续延长其“黑名单”管理期限,直至消除隐患。对于企业整改积极,确有特殊情况申请提前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应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同意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审查意见后,由省安委会办公室通知有关部门解除部分管理措施。
涉及到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收集上报列入“黑名单”管理的煤矿企业,其整改积极,确有特殊情况申请提前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由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向省安委会办公室出具同意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审查意见。
第七条对被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内,除依法对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外,并实施以下监管监察措施:
(一)生产经营单位须每月向所在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每季度向省、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收集上报列入“黑名单”管理的煤矿企业,每月须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每季度向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
(二)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设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达到要求。对于被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收集上报列入“黑名单”管理的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
(三)对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单位,由省安委会办公室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保险、工会等主管(监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黑名单”管理期限内严格限制新建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用地、证券融资、贷款等,暂停其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不得评优评先。省直新闻媒体根据省安委会办公室提供的信息,及时反映相关限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八条本制度由省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各设区市、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
第九条本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管理制度-修改
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进 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4‟8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通知的通知》(黑政办发﹝2015﹞25号)、《黑龙江省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区域内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电气设备安装、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的生产经营部门适用本制度。
二、安全生产“黑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管理制度是对存在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及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生产经营部门或个人,通过行政部向全公司公布,严重者通过法律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实施全公司综合监管,督促个部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制度。
三、“黑名单”管理制度坚持依法监管、客观公正、及时准确、惩戒过失的原则,按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政策制约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
四、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列入“黑名单”:
(一)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违反“三同时”规定,且未按有关监管部门要求按时改正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重大职业病危害隐患,且未在规定期限或未按生产经营单位承诺进行整改的;
(四)在规定期限内未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的;
(五)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生产执法的;
(六)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等行政处罚;逾期不缴纳经济处罚的;
(七)故意谎报、瞒报事故及事故后逃逸的;
(八)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黑名单”管理制度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信息采集。通过事故调查、安全检查、群众举报等途径,对符合本制度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收集,并记录部门名称、案由、违法违规行为等信息。
(二)信息告知。对拟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部门或个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提前告知当事人,并听取其陈述申辩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要采纳。
(三)讨论审定。对拟列入“黑名单”的部门或个人,由安委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审定。
(四)信息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部门或个人,由安委会办公室对外发布,每半年发布一次。
(五)信息删除。被列入“黑名单”的部门或个人,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届满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对其组织验收,对已整改并未再发生本制度第四条所规定情形的,由安委会办公室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并在公司告示牌予以公布。
六、根据部门或个人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要求,列入“黑名单”管理的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列入“黑名单”管理和从“黑名单”中删除的日期以公布日期为准。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改到位的,继续延长其“黑名单”管理期限,直至消除隐患。对于部门或个人整改积极,确有特殊情况申请提前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具同意解除部分管理措施的审查意见后,由安委会办公室通知有关部门解除部分管理措施。
七、对被列入“黑名单”的部门或个人,在“黑名单”管理期限内,除依法对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外,并实施以下监管监察措施:
(一)部门或个人须每月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一次安全生产情况。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追踪整改情况,直至整改达到要求。
(三)对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部门,由安委会办公室依法依规整顿或取缔。以黑名单为重点,加强重点执法检查,严防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