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时间:2019-05-14 13: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第一篇: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邢市村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

摘 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区域经济优势选择的结果。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使农业由相对独立的家庭小生产逐步演变成关联性很强的社会化大生产。本文以邢市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种和养产业 规模化

一、邢市村发展特色产业中的障碍及成因

邢市村位于澧水流域南部,辖区15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508户,总人口2015人,幅员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总面积4200亩,其中水田1500亩,旱地2700亩。湖区面积40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村幅圆面积大,村民居住集中,2011年前该村的种植以传统种粮食为主,主要是:水稻、小麦、棉花为主。该村田多地多湖区多。农民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又没有好的价格保障,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土地湖区荒芜严重,传统农业难以为继。经过2010年和2011年,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该村作为澧南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和产业基础逐步成形,虽然邢市村的产业已具雏形,但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障碍重重。其具体表现为:

1、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土地流转不畅。村民习惯于家庭承包经营和传统稻麦种植的影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一方面不大愿意参与经济作物的种植,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村民不愿意把自己的承包地转包给大户经营。在他们的心里,不种粮食作物就会失去温饱、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2、主导产业扩大效应弱。就全村来看,当前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示范片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但是没有发挥葡萄和草莓种植的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形成应有的产业发展氛围。全村200亩的葡萄和草莓种植面积,零星分布在10个组,且大多数是村干部及极少数农户发展起来的。虽然今年种植实现了专业村发展格局,但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都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3、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澧南邢市村的在家人口共982人,其中0-18岁有270人,18-60岁有492人,60岁以上有220人。0-18岁的不是要人照顾,就是在校读书。60岁以上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体弱多病,多无劳动力。18-60岁的人口中主要成员是45-60岁的,他们是最正式的劳动力,但是这部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虽然在家,但是却不在家务农,他们多在县城打零工,主要是从事建筑,早出晚归。50岁以上的老人担当起了生产的重任。而这部分从事生产的人员中,几乎都是小学文化,甚至文盲,他们对传统种植倒是能轻车熟路,可是对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产业的建立可就两眼一抹黑,无法有效满足产业所需劳动力。

4、资金短缺。资金上的短缺制约邢市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扶持力度不够。尽管今年来,政府对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总体来看,投入不足仍然影响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资金紧缺,该村没有一条硬化的支路及人行便道,在收挖季节需要大量的人工运输到主干道上,从而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产业发展零星繁杂,该强的没有实实在在加强。同时,农民自身虽有积极性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但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乡村发展产业障碍的原因分析

1、群众思想发动不够导致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虽然镇、村都对产业发展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做了很多的宣传,但是对为什么要发展这一产业、怎样发展该产业、怎样市场化运作,群众仍然是不太明了。群众是最现实的经济学家,他们必须明白清楚的看见做这件事的实效,知晓该产业的来龙去脉,他们才愿意投赞成票。就如该村的紫苑种植,开始无人问津,直到村主任带头种植、请来专业人员来现身说法和组织部分群众实地考察,才逐步壮大了种植队伍。

2、经济来源单一导致农民不敢转让土地。一直以来,农民的生活就靠着自己的一点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养活自己,繁衍后代,土地几乎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的命根。直到80年代,人员开始外流打工,他们的经济来源才多了打工收入。可是随着大量人员的外流和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往家里寄钱越来越少,从事生产的农民经济来源渠道又逐渐封闭起来。他们开始怀疑打工族挣钱的可持续性,他们相信有一天,还是要靠土地来养活自己,因而不敢贸然丢掉自己的那几分地。

3、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差及传统种植效益低导致人员大量外流。种点粮食、棉花卖不出好价钱,等有钱买洗衣机,却没有自来水无法用。种植就以种水稻为例,假设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亩田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开支,人力和耕牛的劳动力不算钱,仅能获取八百余元的收入,要是按当前稻谷用收割机请人收割一亩按200元计算,将劳动再算成本,农民种水稻就完全没钱赚,就相当于所有的劳动投入只换来一口饭吃。而邢市村种植的作物主要就是水稻、小麦和棉花。由此导致很都年轻人都愿意到外地打工,哪怕在外只有每月一千元的工资。再加上通过升学等手段出去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再踏上农业的道路,进一步恶化了村的人力资源形势。

4、商业运作不熟悉导致发展思路不清晰。首先,邢市村目前的产业完全是靠澧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发展,没有自己的专业户,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专业户在产业规划中,只留意到当期的投入,忽视产业链条的培养。后期产品的加工、销售、品牌营销等后续产业发展未见显著成效,更没有注意到突出品牌重点,发挥品牌效应。邢市村一方面没有注意培育农村产业经纪人队伍来促进农产品流通;另一方面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产品市场提供信息。

5、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资源优势不明确。该村的哪些资源该发挥作用、哪些资源还没有被利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邢市村湖区水利资源丰富,四千多亩的湖区面积非常适合家禽、鱼类养殖。而该村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的耕地上,忽略了湖区的经济价值开发。

6、农村政策不够灵活减弱助推力。农民投身产业在资金投入本上一直是个大问题,一般都迫切需要财政和金融上的支持。可是财政仅停留在对政府大力推动产业的扶持上给予支持,其他的种养带头人则全靠自己奋斗。另外,小额贷款限额的政策限制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即使是申请贷款的大户只能用城镇产权抵押,且只能申请固定限额的贷款资金;政策的不灵活一方面不能有效刺激村民的种养激情,另一方面制约产业的迅速成长壮大。

三、邢市村发展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邢市产业发展应立足市场需求按照“分土地类别的一组一品”的思路,在政府的主导下,协调区域产业、统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金融资源等资源,农田水利、特别是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流转土地,直接以“公司+大户+农户”、“大户+农户”或“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自己的合作组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优势资源,引导农户遵循生态循环原理,促进种养良性互动,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在推进工程中注重协调全面产业规划和其它资源的联合开发,并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策略来强化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通过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吸引社会资金和其他行业资金流入本村,实现资源的集聚效应,确保乡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发动。发展村级特色产业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村组干部要创新工作方法,把工作重心下沉到农户,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工作抓手,基层政府要加强对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的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部门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并在组织保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宣传单、讲座、光碟、书刊等宣传工具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切实加大对特色产业的宣传,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先进经验和致富典型的宣传活动,激发广大农民学先进、学典型的热情,增强广大农民自主创业,推动产业深入发展。

2、制定发展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农民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无法把握各方面的信息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有义务在认真研究本地资源、区位和布局特点,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规律,找准产业和产品发展的切入点的基础上,帮助农民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加强宏观指导。产业的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村级特色产业的发展要重抓示范点、示范户,通过示范效应和扩大效应来不断扩大产业业的推进实时跟踪,并辅以一定的激励措施,在规划实施期内,每年制定奖助标准,对实施规划的情况进行追踪,对成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培育产业农民,建立合作组织。农民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主体。村级产业发展,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认识自我,认识本村资源优势,认识本村发展潜能,努力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产业和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以科技进村入户、阳光工程等为平台,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能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或降低市场风险。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产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

4、注重市场信息,加快科技创新。农村信息服务终端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能让农民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向,政府要为农业的转型提供信息引导。同时在产业成长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一方面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先进农技的推广,由农技推广单位、龙头企业、示范村、农村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单独或合作实施,积极引进推广农作物和畜禽新优良种,学习先进生产工艺和包装新技术。再就是要聘请产业专家组,聘请农业院校或市县农业专家担任技术总监或“顾问”,定期到村调研,提供技术指导,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和实际问题。

5、注重财政引导,加强信贷支持。产业调整初期,需要财政有倾向性的引导来带动,对于合乎村情的产业,在示范阶段应该由财政给予一定的帮扶来促进其发展。同时,要多渠道保证金融资源的供给,灵活财政和信贷政策,积极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通过担保、入股、订单、抵押等多种形式,提高产业资金投入总量,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通过财政和信贷,优化引资引智环境,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6、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充分认识本村的自然资源,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选择合适产业发展。邢市村丰富的水利资源、土地资源加上当前最具特色和规模的葡萄和草莓种植园,可以结合实际条件大力发展湖区水利产业及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同时可以开发土地和林湖区水面的利用价值,发展特色种植和水中养殖,不断提升特色产品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业,促进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的产业选择发展思考---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产业选择发展思考——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一、中国现在农产品市场发展的特点

农产品市场需求的特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农产品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生产角度看,工业用粮和饲料作物的需求强劲。粮食由传统的“北粮南调”,逐步调整为“南进北出”和“中粮西用”。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正在形成。

(二)从消费角度看,市场对优质农产品和强化营养食品需求加大。冷冻食品以及调理食品逐步成为城镇居民动植物产品消费的主要形式。

(三)从人口角度看,城镇化带来食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在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同等的前提下,一个居民从农村转到一个中小城市,其粮食年消费量将减少58.3公斤,在特大城市将减少64.2公斤,蔬菜减少23.25公斤。与之相对应,畜产品的年消费量增加4.2公斤(中小城市)至7.2公斤(特大城市),水产品、水果和其他食品的消费也将相应提高。

(四)从贸易角度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还会增大。精深加工的优质农产品、有机作物、杂粮产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

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特点尽管身为农业大国,但我国尚未形成高效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主要依赖于农村和城市的集贸市场,在超市等现代零售渠道中的销售比例不足三成。而在发达国家,80%-95%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和大型食品商店流通的。

目前,国家加大了农产品流通三级市场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在国家鼓励和市场调节之下,大规模的农产品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但面向零售终端(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区域内部农产品综合物流配送体系尚未成型,农产品大宗物流与连锁超市生鲜区之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或者是发展有限,特别是农产品的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

二、XXXXX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乡镇特色龙头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1、各乡镇的龙头特色产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是首都郊区XXXXX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另外农村、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不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启动资金。

3、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组织的创新,通过产业化组织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农民与市场的协作关系,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而我县现有的生产经销传统已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导致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的出现。

4、缺乏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5、科技推广工作乏力,机构不健全,缺乏农技推广员,科技协调员,农产品经纪人队伍。

三、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选择的思考

1、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首都郊区XXXXX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的需要

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须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制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地区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应加强农村科技推广工作机构队伍建设

扶持农技推广员、农村科技协调员、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县选拔农技推广员、农村科技协调员、农产品经纪人开展推广服务和营销扶持。制订专门的聘用和奖励办法,按照额定工作范围和任务,采取一对一的服务,经农民考核后,给予报酬和奖励,为设施农业发展培养骨干人才,从长远角度来看:一,这是农业产业选择的关健;二,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对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三,这可以解决我县农业产业应不同的需求多层次发展,同时解决好营销问题的关键因素。

3、具体产业发展应符合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不应仅存在于满足人民的食用粮食、蔬菜或其它观光花卉等的单方面需要,应朝着除食用以外的休闲观光、体验科研、农家乐等多方面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城市居民对消费多层次的需求。

4、农产品的发展立足满足初级消费的前提不动摇,努力发展更高层次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的绿色安全无公害环保食品

目前就我县来说,满足城市居民多方位多层次需求的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而人民的初级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人民朝着绿色安全无公害环保方向食品的需求不断加强,这类食品也由此迅速占领市场,这就需要我们农业产业在发展上,要在原来立足满足人民初级消费农产品的基础之上,努力发展可以更多满足人民更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的生态农业产业,产出更多可以满足人民高层次多方位需求的绿色安全无公害环保农产品,从而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

5、量力投入是农业产业选择的保证

都是型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不是说农业产业投入的越多越好,而是讲要依据实际量力而行,同时要将产业在有限力量范围内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同时我们讲“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于

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投入的能力和投入的积极性,也是产业选择的重要保证。

6、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规模的要求

农业产业基地的发展,需要做出科学的规模标准,根据我们的反复实地调查与实验,确立以下三个标准:

(1)不耐贮运的农产品,应以日产35吨作为最低标准确定最小的基地规模;

(2)耐贮运的农产品,应以总量3500吨作为最低标准确定最小的基地规模;

(3)适宜种植的土地,应以200亩作为最小的基地规模;

7、市场需求与订单农业是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

(1)农业产业选择必需做好市场调研与定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因地制宜、多品种、多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突出农民作为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依靠积极的政策,充分调动激发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是农业产业选择的目标。

(2)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做好销售订单

发展农业产业,单纯的政府行为是行不通的, 发展现代订单农业,就是让农民能够充分介入到市场中,通过市场规律,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份合同对企业和自己进行约束,政府通过协调企业和农户制定了最低保护价,可以保护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

8、农民技术的储备,是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必须,应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注重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大力促进科技推广,开发人力资源,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主动力,大力推广科技,开发人力资源是改变农村原始、落后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投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兴办农民学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现代劳动技能,为农民就地发展商品农业、外出务工经商奠定基础、增强实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对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服务于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环节组建的合作社和协会,经有关部门注册,运行机制合理,带动农户较多和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在产后流通服务建设、生产技术推广和成员教育培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给予扶持。

四、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应建立产业化发展风险准备金,制定具体的风险金管理和使用办法,重点就放在对公司、农户的风险补偿方面;

二、要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证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三、要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

四、要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第三篇:远教服务于产业和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式及成效的情况汇报

通过远教平台,带领群众致富。

我们柘塘村的占地面积小,在种植方面并不占优。但是,村民及时调整了生产结构。现在,我们村主要以鸡养殖和竹木加工为主,其中竹木加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在养殖方面,为了加快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我们通过网络与各地养鸡协会及时交流,与饲料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不断沟通。于今年成立了长江镇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吸纳了第一批19户养殖大户。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经常来站点进行养殖培训,大到新型环保养殖场的建设,小到鸡食的比例配置,都是他们要求学习的内容。通过在《中国养殖网》上学习到的技术,以及在《新农村商网》上及时了解的供求信息,预计合作社相信今年的经济收入同比去年会翻一番。在养殖方面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我们的支柱产业来说,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村的竹木加工市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衡山来说也是小有名气的。但是作为一个不断壮大的市场,作为柘塘村经济支柱,这些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突破市场上产品更新不够、生产效率低下、销售渠道狭隘等瓶颈制约,我们在站点开办了“竹木凉席市场创新与发展”的培训课程,通过组织学习《中国竹木网》上发布产品的结构、式样,大家一起讨论加工的方法,不断促进产品的更新;查询最新的生产设备,将过去的纯手工加工模式改变成了现在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我们站点也是不遗余力的为每位商户建立网络主页,利用数码相机将所有商户的门面产品拍下来,根据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上面提供了商户所有产品的详细信息,可以任全国各地的顾客随意挑选。现在我们的产品不仅畅销湖南,还远销江西、湖北、山东、河北、浙江、四川、广西等十多个省市,销售额在千万以上。

通过远教学习,取得优势成效。

第一,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提升。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具有方便、易学、直观的优势,把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农村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实现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我们柘塘村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由党支部牵头、群团组织和专业协会参与的教学形式,利用远程教育“每周一课”,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和带领农民学习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本增效综合技术等绿色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科技致富技能。第二,基层组织基础得到夯实。通过开展学用工作,村民与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多了,消除了矛盾,增进了理解和信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通过远程教育活动,村两委更加注重民主管理,村里开展了征集金点子活动,村民积极行动,为本村发展献计献策;该村先后有12名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自觉向党组织靠拢。第三,农民增收致富得到加快。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的普遍开展,为群众致富搭起了“致富桥”,使教育成果得以转化,加快了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许多站点还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在网上及时收集传递种养技术、病虫防治、供求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提高了农民应对市场的灵敏性,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致富能力,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远教工作站管理人员针对许多农户想发展经济作物,碍于不懂技术不敢搞,有的在搞也是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效果不怎么好的情况,在网上搜索群众所需要的内容,并向群众承诺经常性不断更新科学的技术,学会为止。通过这种形式,群众如临其境,好懂、容易记。为减少养殖成本,利用从远程教育网上学到的仔猪饲料科学配方,自行配置饲料,使饲料成本与原来相比有了大大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促进了养殖场的快速发展。第四,新农村建设步伐得到加速。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点播各地的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开扩了视眼,提高了建设新农村的认识。柘塘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了村庄规划,实施了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第五,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推动。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村政策法规、科普卫生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向群众传播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大力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倡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树立了农村新风尚,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柘塘村村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终端站点收看戏曲、电影等文娱节目,利用远教设备开展一系列活动,把站点学习与文娱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热情。第六,村级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实现村级管理民主,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我们依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着眼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民主管理教育,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收看《乡村管理讲座》、《兴村36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一系列有关基层民主管理题材的片子,增强了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了民主管理能力,规范了村级组织运行,同时也有力推进了我县村级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深入实施,从而加快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进程。

第四篇: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一花木网资讯: 摘 要:核桃是我省产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干果树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核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因此,抓住时机,在核桃适生区进行良种化栽培,产业 化开发,对提高核桃产量、品质和知名度,对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规范品种、营建采穗圃、完善管理服务模式、强化综合管护、加大投资力 度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核桃;产业发展;思考

规范品种,适地适树

目前核桃优良品种育成和嫁接技 术的常规化解决了核桃栽培良种化的技术问题,为生产上提供了大量的优种苗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品种混杂问题,不适地适树问题。早实品种丰 产性能强、结果早,符合人们迫切致富的心理需求,所以各地都把早实品种作为首选,但我县属于干旱丘陵区,不能满足需要高肥水栽培的条件,出现了小老树和早 期衰老死亡现象。早实品种较晚实品种的抗病性也差,它们的抗寒性没有区别。无论是早实品种还是晚实品种,短枝性 花卉苗木结果为主的品种还是中、长枝结果的品种,各 有千秋。要根据实际的立地、土壤、气象条件选择其对应的品种。良种具有较严格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只有真正适地适树,才可以加快良种化的步伐,才能够为核桃 栽培实现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巩固传统品种的基础下,应加大对本地优良品种的提纯选育并做好良种认定和推广工作。营建采穗圃,推进核桃苗木发展

栽培核桃分实生核桃和品种核桃2大类,20世纪90年代以前栽植的核桃都属于传统的实生苗栽植,挂果迟,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初期交口县开始了引进 国内推广的优良品种,尤其是近10年来品种核桃得到了大面积的发展,农民开始重视核桃园的管理,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优质核桃苗木的短 缺的现象,再加上交易方式的不规范,核桃苗木穗条产销过程中的欺诈之风也屡有所闻,有的中介商贩,将混杂苗当品种苗,将乙品种冒充甲品种,甚至将剪砧萌蘖 苗当嫁接苗出售等。这种假劣苗木和穗条就为良种核桃的发展埋下隐患。针对这些问题,一要开展高接换优营建核桃采穗圃;二要严格按照核桃采穗圃的作业设计要 求高标准建园,资金上可采取县财政补助与个体老板自筹相结合的形式,由私人个人营建核桃采穗圃基地。这样既解决了穗条不足问题,又解决了调运种苗运输战线 长,苗木质量差,品种纯度无保证,生产成本高,种植成活率低的问题,对促进核桃规模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完善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市场化运作

由于核桃种植、管护、销售多以个体形式为主,果农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与加工、销售严重脱节,各环节的经营者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严重阻碍了核桃产业 健康有序发展。所以要积极创办农村经济林合作社组织,成立核桃经济林协会,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加强与相关部门及核桃大户的协调和沟通,切实解决 核桃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核桃产业的快速推进献计献策。抓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报纸等媒介优势,及时向社会发布 核桃产品信息,增加产品销售量。

抓好核桃园区的建设和综合管护

随着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产量和品质将会不断提高,产 量的提高更加要求质量标准化,而质量的标准化是建立在核桃园标准化建设管理基础之上的,所以抓好核桃园区的综合管护直接影响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一是狠抓培 训,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农户为单元的科技服务体系,采取召开会议和工作队进村入户、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给农民把发展核桃的 前景讲明,把种植核桃的效益帐算清,使农民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核桃改良技术和提高群众自觉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利用冬季农闲时间,以示范园为基地,开展 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高接优换等技术环节培训,使多数农户能够熟练掌握核桃经济林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二是坚持原则,科学种管,保证质 量:坚持3个原则:即高标准起步、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不栽”,即不是核桃发展适宜区、次 适宜区的不栽;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不栽;当地老百性积极性不高的不栽;没有落实所有权的不栽;没有建立管护长效机制的地方不栽。三是加强基地灌溉、电力、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推广节水灌溉,促进基地化、园区化建设,确保栽一片、绿一片、富一片的良好效果。以现代品种、现代技术、现代经营管护理 念,全力打造现代核桃标准化示范园区。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县、乡要从培植和壮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培植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出发,多方筹集资金,加快经济林基地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引导、农户投入、信贷补充”的原则,建立以农户投 入为主、信贷投入和项目投入为辅、政府实行以奖代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级财政每年要预算安排一定的核桃产业发展专 项资金,用于解决核桃产业发展项目、科技支撑及示范推广工作经费;二是加大农户投入。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优 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激活民间资本,全方位、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发展核桃产业,增加产业发展投入;三是积极争取 省、市项目建设资金扶持。及时做好核桃基地建设项目的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争取省、市加大对核桃产业发展的投入。

第五篇:峨眉武术产业发展思考

峨眉武术产业发展思考

刘琼英(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峨眉、少林、武当被人们誉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支柱。峨眉武术从广义上讲就是“四川武术”或“巴蜀武术”,是四川传统武术以峨眉为名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一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峨眉武术就是峨眉山地区发祥和传播的武术。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创派最早的武术流派,比少林早1000年,比武当早1600年,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堪称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据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峨眉武术共有68个拳种和门派,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械套路,2368种拳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

峨眉武术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已成为一种集楚越武术、中原武术与巴蜀武术之精粹,纳佛道修心养生之奥妙于一体的地域性武术文化。先后涌现出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北朝东魏时期的淡然法师、南宋时期的德源长老、白云禅师、清代的湛然法师等历代武林宗师,以其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2008年成功申报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是地方旅游的特色、是旅游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乐山而言,世界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无疑是乐山旅游业的龙头,而“山水文化、佛教文化、武术文化”是其产业的三大支撑。其中,“山水文化、佛教文化”因其客观的因素,多年来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势。而峨眉武术文化这一乐山旅游产业的精典和灵魂,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和挖掘。

鉴于此,了解峨眉武术的发展现状,推进峨眉武术产业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作者简介:刘琼英(1968—),女,四川犍为人,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水域旅游、旅游规划。

一、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峨眉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峨眉武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成立了峨眉武术发展中心、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先后组织运营了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中国三大武术精英赛、峨眉武术与WBC世界拳王争霸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出版了《习峨眉武功》、《峨眉》等书籍,开办了中国峨眉武术网,有三个大剧院开展以峨眉武术为主要内容的专场演出,引起了央视、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着手规划峨眉武术风情小镇、峨眉武术文化公园等大型武术文化产业园区等。

作为四川武术文化的代表,峨嵋武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和品牌价值应该不亚于少林、武当。然而,当少林、武当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把武术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峨嵋武术的发展相形见拙,各类开发属于初级阶段,对峨嵋武术这个蕴含着巨大经济效益和无限商机的品牌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够,武术馆校、社会团体招商引资缺乏基本的条件,缺乏有实力的公司、财团来对峨嵋武术进行整体策划、运作、包装。

二、拓展、壮大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峨嵋武术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必须尊重经济规律,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协调服务。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将峨眉武术作为四川的一张名片向外推广

要争取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峨嵋武术作为四川对外交流的一大特色品牌进行开发和实施;统一形象、聚集资源,理顺体系,分步实施,做成产业群,形成产业链,真正实现峨嵋武术产业化,成为四川向世界展示的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1)提升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的规格

将现有的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升格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也可将峨眉武术节与乐山的其它文化艺术节整合为一体,打造出乐山大型文化体育品牌,吸引更多人关注乐山,宣传乐山,取得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征集、设计峨眉武术形象标识,把峨眉武术作为一个品牌整合营销 众所周知,世界许多知名品牌都有自己深入人心的标识。在诸多的材料中,对峨眉武术的描述是“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神秘虚幻、高深莫测”,这种定位更多的是操作者的主观体验,普通公众很难感受。峨眉武术应该树立自己鲜明的个性与核心价值,向全球征集、设计自己独特的形象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将峨眉武术作为一个品牌整合营销。

(3)健全武术管理机构

目前,峨眉武术的官方管理机构只有“峨眉武术发展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峨眉山市文体局,为股级单位,乐山市没有与之对应的上级单位。这势必给峨眉武术的向外推广造成相当的难度。因此,建议乐山市设立相应的峨眉武术管理中心。

2、全面加强武术人才的培养

峨眉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武术人才的支撑。因此,要依托武术类培训基地、学校、院校,全面培养武术人才。

(1)筹建乐山峨眉武术学院

目前,乐山市境内的武术类培训学校主要有峨眉武术学院(公办,在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内)、乐山大佛文武学校(民办,国家一级武术馆、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峨眉武术学校(民办)等,这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整合现有资源,共同筹建乐山峨眉武术学院,成为高起点的峨眉武术人才的摇篮。并引进各门派武林名家到学院开馆办学,培养高水平的武术人才。

(2)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峨眉武术健身操

编撰峨眉武术健身操乡土教材并在乐山各区(市)县的中小学校推广峨眉武术健身操,每年通过文体、教育部门牵头,选拔好的苗子送到“峨眉武术学院”培训,为参加和国际国内大赛储备优秀人才。

3、做大做强峨眉武术产业链

配合市委、政府打造黄湾武术小镇的战略,为更好地弘扬峨眉武术文化,促进乐山旅游经济,发展峨眉武术产业,对参与该文化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按政府弘扬峨眉武术的优惠政策给予实质性支持和奖励,以更好尽快的落实市委、市府的乐山经济战略规划,在黄湾武术小镇上实现峨眉武术发展的产业链。

(1)增强峨眉武术的文化内涵。可以重金聘请国内外知名策划专家,组成峨眉武术产业开发智囊团,全力谋划峨眉文化旅游产业,塑造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峨眉武术”音乐大型实景剧,融入艺术、文化、宗教、生活等浓郁川西特色的多重元素,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大气魄规划建设峨眉功夫影视城,创作拍摄关于峨眉武术一系列电视剧,精心打造集文化娱乐、影视拍摄、产业经营为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功夫影视基地;建造一个峨眉功夫博物馆,展出峨眉功夫的佛教艺术、道教文化、武文化、资料、图片、实物、兵器、招式、武术口诀、心得、民间传说等。

(2)大力发展峨眉武术旅游相关产业,设计开发各类峨眉武术旅游纪念品。必须先有一套以设计先行、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投资、院校介入、协会参与、品牌营销的峨眉武术纪念品设计开发的新思路。可供开发的题材极其丰富:有历史建筑、传奇人物、民间故事等。表现形式可以有:邮票、钱币卡、兵器、服饰、扑克、书籍、年画、瓷器、珠宝、首饰等等。总之“设计金链”的创造必须包含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武术特色同科技、艺术、旅游交叉结合,向世界人民传达峨眉武术的博大精深。

(3)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实施多元化产品战略。恢复建立峨眉峨眉武术祖师殿,为天下峨眉武术爱好者建立一个心灵家园、修行习武的中心、认祖归宗的吉祥地,使峨眉武术更快更好地得到发展。把峨眉武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提炼,编排出一台全面反映峨眉功夫的节目作为固定节目经常上演。利用武校资源加上当地习武、尚武的风尚,可以开展武术修学旅游;针对中青年多选一些参与性、竞技性或刺激性的活动项目,如:学术交流旅游、峨眉武术民俗文化旅游等;针对中老年则开展保健性、养身性、放松性活动项目,如:峨眉武术保健养身游、女子防身短训班等特色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把峨眉武术旅游提升到“体验旅游”。例如:让游客参演一回武林游侠,到寺庙做一天方丈,当一回金庸笔下的峨眉弟子等,感受一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人生品尝,游客往往付出更多的“学费”。利用峨眉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发峨眉“养生菜品”。

下载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产业发展成效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考

    动漫产业 热潮与冷思 当年,迪斯尼凭借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卡通形象在儿童心目中树立的牢固地位,针对少儿推出动漫主题公园。而今,“动漫文化景观”作为我国新兴的旅游业态,该怎样......

    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摘 要: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产业开始发挥其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支柱作......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

    发展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力量......

    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思考

    成都平原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思考摘要:近年来成都平原有机蔬菜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农村劳动力流失、自然条件的限制及产业基础薄弱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产业发展......

    发展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

    发展县级旅游产业的思考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生态经济城市、和谐宜居家园”,旅游产业长足发展,旅游收入大幅增加,旅游人气显著提升,全县干部......

    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做大做强“药、水、游”三篇文章。面对新机遇、新形势,作为“绿色氧吧”的××如何让旅游产业乘势而上、快步跟进,实现大发展?如何为经营绿色××注入......

    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思考

    加快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的思考 当前,对于贵州省来讲,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既是新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建设的崭新内容,也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国和全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