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3:1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

第一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

【发布单位】8270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52号 【发布日期】2001-03-29 【生效日期】2001-03-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

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1〕5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经贸委、中国证监会西宁特派办《青海省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青海省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

(省经贸委 中国证监会西宁特派办 二00一年三月八日)

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和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上市公司指导意见。

一、一、上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我省企业上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议、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适应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和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打破所有制界限,培育规范的上市公司;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培育企业的作用,利用资本市场功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青海经济发展。基本思路是:重点培育资源开发型、地方特色型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突出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等四大产业,通过核心企业的上市,使之做大做强,形成我省的支柱产业;继续重视旅游、中藏药、建材、畜产品加工等资源优势突出并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通过相关企业的培育上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积极引进省外的高新技术企业,改造我省的传统工业及生物制品、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二、做好拟上市公司的培育工作

(一)充分调动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性

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首要前提和必备条件。股份制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利于形成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充分发挥和调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性。企业在改制中要严格按照《 公司法》、《 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规范股权设置,处理好资产剥离、债务划分、人员安置、利润分配、财务核算等有关问题,认真做好股份制改制工作。通过规范改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申请发行股票和上市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二)积极发挥证券中介机构在培育上市公司中的作用

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后,开始实行主承销商推荐和保荐制度。中介机构在企业改制,股票发行中的责任与作用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中介机构培育企业的重要性,积极引导中介机构为我省企业改革服务,从源头参与培育企业,加快企业改制和上市进程。证券中介机构是为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提供服务的窗口,必须不断强化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在从业活动中,企业有不规范和违规行为时,应及时予以帮助纠正,必要时报监管部门,促其规范运作,从整体上提高我省拟上市公司的质量。

(三)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证券市场市场化进程推进后,政府对拟上市公司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调整产业政策,鼓励资本向优先发展的产业和企业转移。对拟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人员安置、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成果到我省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园安家落户或搞项目嫁接、技术入股、合资及合作经营等。形成以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发展体系,力争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发展。加大学习和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拟上市公司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和考察,开拓思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我省授课、指导,使拟上市公司尽快熟悉证券市场基本规则、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拟上市公司的资本运营水平。

三、三、加快企业上市工作步伐

(一)加大力度,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利用主板市场上市

利用证券主板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是证券融资工作的主要渠道。我省企业上市工作要尽快适应证券市场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扎实、有效地做好全省拟上市公司的选择和培育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对主板市场出台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熟悉承销商选择企业的标准及对企业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企业自评、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测评等方式,促使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规范运行,尽早具备发行股票的条件,确保更多的企业成功发行上市。在做好企业培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快97额度内拟上市公司的工作步伐,争取尽快上市。

(二)做好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准备工作

创业板市场是适合中小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途径。同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对企业发行前的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等要求不高,但更注重企业的高成长性、高科技性和潜在的盈利前景,信息披露比主板市场要求更为严格,披露的力度和范围将更大。为此要加强我省拟上创业板企业的培育工作,选择一批比较成熟的中小型企业尽早与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取得联系,在中介机构的具备指导下,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多方面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力争更多的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

(三)根据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市场

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是为不同层次企业开设的两个各具特色的市场。主板市场一般适合具有一定规模、经营业绩良好、持续盈利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创业板市场更适合于规模较小但成长性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切合实际地选择上市的市场,依据不同市场的规则,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以备案验收为手段,加强对辅导工作的监管,切实提高拟上市公司质量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和其派出机构制定的拟上市公司改制调查验收办法及备案程序,已完成股份制改制的拟上市公司要抓紧做好备案、辅导工作。企业上市前的辅导工作,是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上市推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具备股票发行条件、改制不规范特别是制作和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经调查核实后,一律不予备案;对基本符合条件的公司,证监会派出机构将通过“三段式”现场调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监督券商做好辅导工作,保证企业规范运行,尽快达到上市条件。调查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资产、债务、人员重组情况;资产、财务、人事及产供销系统的独立完整性;建立健全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和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内控制度的情况;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的建设及 议事规则的完善情况;“三会”的召开及运行情况;股份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关联交易情况和同业竞争情况;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情况;公司章程是否符合《 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要求等等。

四、四、抓好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我省上市公司在改革和体制创新方面虽然走在了全省企业的前列,但在规范运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现象和问题;部分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没有真正做到资产、财务、人员“三分开”;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现象仍然存在,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母公司非上市部分改制不彻底,对上市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资产重组行为不规范,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新股、高比例配股等方式进行资本扩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低于沿海省市;持续盈利能力偏弱;境外融资至今还是空白等。为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建立上市公司自律、政府部门督导、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的规范的证券市场体系,通过规范运作,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一)建立上市公司自律机制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随着证券市场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对上市公司的内在质量要求更为严格,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资产重组等行为将受到严格监管,信息披露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必须强化自律意识,要严格按照《 公司法》、《 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 议事规则和程序,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运行体制,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董事会规范运作意识,在董事会中逐步建立“决策评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募股筹资不转制的问题;建立董事会秘书联系制度,发挥董事会秘书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逐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客观性、公正性;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切实做到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完备性和完整性。通过自律机制的建立,达到上市公司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目的,使上市公司尽快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二)发挥政府部门督导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上市公司与母公司相互分离、各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的方法与途径,切实解决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问题。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快母公司非上市部分的改制步伐,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上市公司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国有股减持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尽快寻求合适的转让方,以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要重视上市公司的配股增发工作,督促企业做好项目选择,确保所增发配股募集资金投入的项目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联合兼并,实施强强联合,通过优势互补,扩张资本,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三)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能

监管工作是证监会派出机构的主要职责,对上市公司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督促上市公司实现规范化运行的有效方法。证监会派出机构要以强化信息披露为重点,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要制定和完善对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的审查程序和标准,使检查和审核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要制定上市公司巡检规程,进行整改意见的跟踪调查和督办落实。建立董事会秘书联系制度、董事长等高级管理人员谈话制度和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在“三分开”、关联交易、募集资金的运用、资产重组、并购等方面的监管,以监管促规范,促进上市公司解决规范运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督促上市公司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

【发布单位】80602

【发布文号】辽政办发[2001]89号 【发布日期】2001-11-08 【生效日期】2001-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1〕89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1年11月8日

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1999年以来,我省对成品油市场认真进行了清理整顿,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政出多门,利益驱动、监管不严等原因,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越权擅自批准建设加油站(包括加油点,下同),造成加油站盲目发展,布局不合理,市场恶性竞争,不仅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石油石化行业的改革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2号)精神,切实做好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对全省成品油市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的加油站。

1.对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的加油站,以及已经建成但不符合规划要求、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的加油站,一律依法取缔。

2.对未经省经贸委批准正在建设或尚未开工的加油站,一律停止建设。

3.对存在严重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缺斤短两、加油机未经质检部门检定以及使用不符合整机防爆要求加油机等情况的加油站,责令停业整顿。经整顿仍不合格的加油站,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

4.对拒不执行依法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顿等要求的违法违规加油站,要强制拆除,并由市经贸部门上报省经贸委,由省经贸委通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在辽宁的企业。石油集团、石化集团不得收购、参股、联营、租赁违章违规加油站;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所属批发企业以及联营、参股等方式重组的批发企业,不得向违法违规的加油站以及整改不合格的加油站销售成品油,违者一律取消其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并由其上级单位追究企业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5.对有营业执照但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以及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加油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责令其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吊销营业执照。

二、二、做好加油站的发展规划,严格成品油市场的准入。

1.各市要按照省经贸委、建设厅等部门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加油站建设规划,确保加油站布局合理,发展有序。新建加油站必须符合本地区建设规划的要求。未制定加油站建设规划的市,一律不批准新建加油站。

2.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今后各市新建加油站,统一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全资或控股建设;在外商投资的高速公路新建加油站,按照《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凡新建加油站,须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企业向所在市经贸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经贸部门审核符合规划和条件的,报省经贸委审批,并凭批准文件到有关部门办理规划、土地、消防、环保等手续。加油站建设完工,经省经贸委组织验收合格后,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为防止盲目扩大规模,加油站改建、扩建,需经省经贸委批准方可进行。新建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审批,按照国家经贸委、建设部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得违反上述程序越权擅自批准新建加油站,违者要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3.新设成品油批发企业,一律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报国家经贸委审批。企业凭国家经贸委核发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4.要严格控制新建和扩建成品油仓储设施,确需建设的,省经贸委要按照有利于有序竞争、合理布局原则审批,并报国家经贸委备案。

5.对成品油经营(包括零售、批发、仓储)资格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结合工商行政管理企业年检审核一次,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省经贸委负责全省成品油批发企业、成品油仓储企业、燃料油批发经营企业以及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中直和省直的加油站的年审工作,各市经贸部门负责本地区加油站的年审工作。对年审合格的企业,审核单位要在其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副本)上加盖“年审合格专用章”;对年审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要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收回其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凡违反规定条件和程序批准设立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要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6.加大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督力度。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在我省境内加油站成品油质量、计量要严格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大对问题较多的区域的抽查频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对产品质量、计量问题严重,性质恶劣的成品油经营单位,省经贸委要收回其《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7.省经贸委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法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我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把成品油市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省政府成立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检查整顿和规范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整顿和规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各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订本地区整顿和规范的实施方案,提出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当前,各地要重点做好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加油站的工作。对未按要求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顿的违法违规加油站,要依法追究其所在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处,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

在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中,各级经贸、工商、质检、公安、城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分兵把口。对反映突出的问题,要联合采取行动,联合执法,加大力度,坚决刹住加油站建设和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使成品油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各市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加油站的工作要在12月20日前完成。各市政府要及时将本地区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加油站及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情况报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

附件: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公安厅

省建设厅

2001年11月6日

附件 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刘国强 副省长

副组长:胡才修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成 员:段英琦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陈弘士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鲁鸿明 省公安厅副厅长

牟宙池 省建设厅助理巡视员

办公室主任:胡才修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等部门关于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等部门关于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政办〔2009〕30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

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水利厅(二○○九年二月)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退耕农户长远生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涉及的专项建设工程及其建设内容。

国家对单项建设工程另有管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三条 《规划》的实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分工分级合作,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

第四条 规划区36个县(市、区、行委)和省三江集团、省监狱局是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县(市、区、行委)和省三江集团、省监狱局的主要领导为项目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关于青海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农经〔2008〕2868号)要求,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关工作。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要按照规划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

省发展改革委协调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中央资金,编报工程投资建议计划,下达投资计划,对计划执行情况和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稽查。

省财政厅制定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按工程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负责工程建设过程的资金监管,审核工程财务决算等。

省农牧厅负责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后续产业中涉及农业产业等项目的设计审查、审批、组织验收等。

省水利厅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负责项目的设计审查、审批、组织验收等。

省林业局负责补植补造、后续产业涉及林业产业发展的工程内容、直补资金发放等。负责项目的设计审查、审批、组织验收等。

第六条 规划区36个县(市、区、行委)和省三江集团、省监狱局相应成立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为项目业主,对本级政府(集团、局)负责。

项目区州(地、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

第三章 项目编报与审批

第七条 省级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实施步骤、工程计划实施情况,于上一十一月底前提出本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工程的投资建议计划,提交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经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汇总后,提交省发展改革委审定,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建设投资。

第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计划下达后,省发展改革委要及时下达建设计划,省财政厅根据建设计划下达建设资金。省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共同委托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工程实施方案,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工程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批复。

项目区各县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委托相应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编制项目作业设计或施工设计,由省级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审查、批复。

第四章 工程组织与实施

第九条 工程计划和实施方案批复文件一经下达,各相关地区和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地点、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编制工程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实施方案审批单位批准。

第十条 各项目县和省三江集团、省监狱局要按照批复的工程作业设计组织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建设内容。

第十一条 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检查验收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实行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工程进度、资金使用及其他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和省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各项目县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进行定期检查或专项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向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和省级主管部门上报检查和整改情况。

第十四条 以人为本,切实把工程建设中的各项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到广大农民。要实施工程建设公示制度,结合乡村政务公开,将工程建设范围、内容、标准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五条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含量。要将科技支撑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推广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支持科技人员到工程建设第一线从事试验示范、技术推广、服务、咨询等工作。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工程建设资金包括国家下达的专项建设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以及其他来源的工程建设资金。

第十七条 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严格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工程建设资金用途,不得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不得以虚列工程内容、虚报工程量、虚增定额等方式套取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 各级项目相关部门要按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青财农字〔2007〕1564号)要求,严格资金管理,及时下达和拨付项目建设资金,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第六章 工程验收

第十九条 项目完工及子项目竣工后,要进行验收和子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分自验、省级验收和国家验收。

(一)自验。项目完工及子项目竣工后,县级实施单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的自验。自验结果分别上报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和省级主管部门。自验合格的县级工程项目由县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向省级主管部门申请省级验收。

(二)省级验收。县级实施项目的省级验收由省级主管部门组织省有关部门和州地市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验收。竣工验收报告送省发展改革委和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备案。验收比例依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规定。

(三)国家验收。由省发展改革委和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申请国家有关部、委、局验收。

第二十条 验收依据

(一)《规划》和批准下达的计划。

(二)经批准的项目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及批准的设计更改文件。

(三)国家和部(委、局)颁布的现行规程、规范。

(四)省级主管部门制定的验收办法和技术标准。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任务和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是否按进度要求完成任务。

(二)资金到位、使用和管理情况,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四)工程管护措施落实情况。

(五)工程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完备。

(六)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

(七)工程建设档案是否齐全、管理是否规范。

第二十二条 竣工验收提供下列资料:

(一)项目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及批复文件。

(二)招投标文件和各类合同。

(三)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图表及影像资料。

(四)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

(五)审计部门的资金审计报告。

(六)监理单位的工程监理报告。

(七)自验材料,申请验收报告。

(八)项目其他档案资料。

第七章 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资料档案管理。工程建设的项目文件、批复文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招投标文件、各类合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财务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图片照片和录像资料要及时分类归档保存,做到资料完整,归档规范。

第二十四条 工程竣工并经国家验收后,所有档案按程序移交同级档案管理部门保存。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5〕76号 【发布日期】2005-09-08 【生效日期】2005-09-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

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 〔2005〕76号)

各产煤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煤炭工业局、工商局、公安厅、监察厅、环保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制订的《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九月八日

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 省煤炭工业局 省工商局 省公安厅 省监察厅 省环保局 省电力公司

(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要求,现结合我省煤矿实际,特制定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以下简称“整顿关闭”)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明电〔2005〕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前期开展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矿业秩序、生产秩序和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整顿关闭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政府成立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为组长的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煤炭工业局、工商局、公安厅、监察厅、环保局、电力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并邀请省人民检察院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各产煤市、县(市、区)、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加强对整顿关闭工作的领导。

三、整顿关闭任务

(一)以下七类矿井必须立即停产整顿:

1.7月13日之前,没有提出办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已责令停产整顿的矿井;

2.已提交申请、但经审查认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责令限期整顿的矿井;

3.证照不全的矿井;

4.超能力生产的矿井;

5.没有按规定建立瓦斯监测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

6.没有按规定采取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矿井;

7.没有经过安全生产“三同时”竣工验收而投产的基建和改扩建矿井。

对确定停产整顿的矿井,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下达停产整顿指令书,并分别抄送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煤炭行业管理等部门,有关部门要依法暂扣其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各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订煤矿停产整顿工作方案。对列入整顿的煤矿,要依据其安全生产状况和整顿工作难易程度规定整顿期限;鼓励有条件的煤矿早整顿、早达标,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所有整顿的煤矿,只给予一次停产整顿机会,届时达不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标准的,一律依法予以关闭。停产整顿最后期限不得超过2005年底。

停产整顿的煤矿要认真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标准,查找存在问题,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方案及停产整顿期间保障安全的有关措施,按照分级与属地结合的原则,分别报各级政府整顿关闭领导小组(联席办公会议)办公室审查批准。煤矿整改完毕后,向整顿关闭领导小组(联席办公会议)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整顿关闭办公室组织验收;煤矿整改合格,依法取得有关证照后,方可恢复生产。

(二)以下四类矿井必须立即依法予以关闭取缔:

1.证照不全拒不停产或无证生产的矿井;

2.已被关闭又非法生产的矿井;

3.明停暗开或“停而不整”的矿井;

4.经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此外,2005年年底前不能按煤矿资源整合方案与骨干煤矿实行整合的小煤矿也必须于年底前予以关闭。

关闭取缔工作由各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确定关闭取缔的矿井,相关部门要及时吊销有关证照,一个月内关闭到位(切断电源、拆除地面设施、炸毁井筒、填平场地、恢复地貌、遣散从业人员)。

四、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

全省整顿关闭工作按照分级与属地结合的原则进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省属六大煤业集团所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各产煤省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各产煤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县以下所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对于已经确定资源整合的煤矿,整合到省属煤矿的,由省级负责;整合到市属煤矿的,由市级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参加所属县(市、区)对本辖区小煤矿的整顿关闭。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的五个监察分局参加其辖区内市级整顿关闭工作。

省直有关部门的职责如下: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会同省煤炭工业局对停产整顿矿井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监察指令,并把停产整顿矿井名单分别抄送当地人民政府;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省煤炭工业局负责会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停产整顿矿井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监管指令;对责令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矿井进行监管;会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原定关停的小煤矿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擅自组织生产的,报省政府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煤炭生产许可证;对省属煤矿企业停产整顿矿井进行验收;负责确定并向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提供证照不全拒不停产、经整顿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明停暗开或“停而不整”的矿井名单。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确定并向省政府提供无证生产和已被关闭又非法生产的矿井名单;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采矿许可证;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省工商局负责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注销工商营业执照;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工商营业执照。

省公安厅负责收缴决定关闭矿井火工品,注销民用爆破器材准用证;负责维持矿井关闭现场的秩序;对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非法生产的矿井依法按妨碍执行公务处理。

省监察厅负责对已经投资入股煤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在一个月内退股情况进行监察,对逾期不撤出者,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查处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负责对参与整顿关闭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监督监察,查处接受贿赂、公开或暗中包庇袒护致使煤矿未能停产整顿或关闭取缔的违法违纪行为。省电力公司负责切断决定关闭矿井供电电源,拆除供电设施;查处地方供电部门和企业向无证非法煤矿转供电的行为。

以上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9月10日前报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

五、工作安排

(一)9月中旬,排查确定停产整顿和关闭矿井名单。在9月15日前,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把确定的名单和关闭矿井工作计划上报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9月下旬,停产整顿煤矿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整改。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上报煤矿停产整顿工作计划,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督查。

(三)10月、11月,停产整顿煤矿按要求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随时申请,随时验收。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督查。

(四)12月,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上报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总结,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面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各产煤省辖市政府每月20日前将本地整顿关闭情况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每月22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总结前一段全省整顿关闭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要对整顿关闭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二)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各产煤省辖市政府根据本方案的要求,摸清本辖区的煤矿底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关闭整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项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整顿关闭工作环环有人管,层层抓落实。

(三)建立督导制度。省政府将组织督导组,对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整顿关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组织督导组对辖区内整顿关闭工作进行督查。督导组要深入现场,按照标准逐项检查督促指导工作。

(四)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各级、各部门对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或者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文件形式予以移交,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五)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各产煤省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停产整顿和关闭取缔的矿井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六)加强监督监管工作。停产整顿的煤矿必须停实,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向停产整顿煤矿派出监督员,坚决防止明停暗开,日停夜开,假整顿真生产。同时,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煤矿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企业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安全隐患,积极组织采取整改措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凡属被责令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的煤矿,必须严格自觉执行地方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指令。

七、责任追究

(一)对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擅自生产、非法生产的煤矿,按妨碍执行公务处理。依法没收违法所得,按规定处以罚款,并严格查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严肃查处煤矿安全工作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在煤矿参股分红、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务人员和国有企业领导,一经查实,一律开除公职。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在1个月内撤出投资,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在监管监察执法中失职、渎职的公务人员,也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在整顿关闭中收受被检查单位财物、在被检查单位报销票据的,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三)凡一个县(市、区)发现两处、一个乡镇发现一处属于应关闭取缔而未关闭取缔矿井的,对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对有关主办人员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四)对该关闭没有列入关闭名单的煤矿,该停产整顿没有列入停产整顿名单的煤矿,不符合安全条件验收为合格的煤矿,一经查处,立即关闭,对相关责任人一律开除公职。

(五)对有关案件应移交不及时移交,或者接到移送后不认真处理的,要追究有关主办人员的责任。

(六)由于监管人员监督不力,造成煤矿明停暗干,依法依纪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

八、省直有关部门举报电话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0371-63838397

省国土资源厅:0371-65966931

省煤炭工业局:0371-63937745

省公安厅:0371-65882301

省监察厅:0371-66343090

省工商局:0371-66779114

省环保局:0371-66312369

省电力公司:0371-67903027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青海省社会

【发布单位】82702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34号 【发布日期】2001-03-12 【生效日期】2001-03-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

关于加快实现青海省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

(青政办〔2001〕34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民政厅、省计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省卫生厅、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快实现青海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三月十二日

关于加快实现青海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省民政厅 省计委 省经贸委 省教育厅 省财政厅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建设厅 省交通厅

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省卫生厅 省国税局 省地税局

二00一年二月)

为了推进我省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我省社会福利社会化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西部大开发为动力,以城市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原则,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标和任务:从现在起到2005年,以国家投资为主,在西宁市新建3所规模较大、档次较高、功能齐全的示范性社会福利机构,即老年公寓、老年人康复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在海东地区、海西、黄南、海北、海南州新建5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完成海东社会福利院、湟源县社会福利院、贵德县社会福利院、互助县社会福利院4所国家办福利机构的更新改造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在人口密度、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争取完成湟中县多巴社会福利院、西宁市城北区民族福利院、祁连县社会综合福利院、玉树县社会福利院、玛沁县社会福利院、西宁市精神病福利院等8个新建项目,力争五年内使全省城镇中各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数量达到20个左右,床位总数达到1800张,集中收养人数达到1500余人,其中自费代养人数比例达到60%以上。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福利服务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在西宁、格尔木、德令哈市普遍建立起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积极开展家庭护理等系列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起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民办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家庭供养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青南及环湖地区逐步扩大敬老院覆盖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

二、二、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步伐,就必须从投资渠道上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国家拨款的做法,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投资方式,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各级政府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逐年增加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一些基础性、示范性社会福利机构的新建、扩建、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和专用设备的更新等项目。同时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将一部分资金用于鼓励、支持和资助各种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努力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拓展福利彩票市场,筹措更多的资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集体、群众自治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个人以及外资以多种形式捐助或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愿捐助或利用闲置资源投资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儿童福利机构在今后一段时期仍以政府管理为主,也可吸纳社会资金合办,并通过收养、寄养、助养和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

二是服务对象公众化。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三无”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孤儿等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的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自费代养服务,由过去单纯的收养逐步转变为提供托养、保健、康复、治疗、娱乐等多种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服务需求。

三是服务方式多样化。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要求,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福利中介组织,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管理,变政府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宏观管理,积极推行行业管理、股份制管理。要把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功能从集中供养服务逐步延伸到为家庭提供服务。要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设施和网点,建立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依托社区,因地制宜地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福利服务。

四是服务队伍专业化。在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提高服务队伍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加强社会福利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并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三、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和措施

(一)各地要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优先审批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采用行政划拨或有偿方式供地。对新办福利事业项目属于出让土地的,适当降低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和拆迁补偿费,减免土地管理费。土地规划和测量费及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按有关规定给予减免。

(三)城市规划部门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要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要充分考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需求,尽可能在社区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的区域给予安排。社会福利项目编制、设施建设工程的收费,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可酌情减免。

(四)对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在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时应优先办理;对未获得民政部门批准而设置的社会福利机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法人注册登记手续。

(五)合理确定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自费代养人员的收费标准,既要考虑公益性和社会承受能力,又要照顾投资者的回报。省民政部门要会同省物价部门,根据积极支持、鼓励发展的原则制定收费管理办法。各地具体收费标准参照省定管理办法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物价部门协商确定。

(六)按照现行国家税法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对社会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工疗站、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护理院、托老所等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兴办的第三产业和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或减免。

(七)金融机构要按照信贷通则,加大对社会福利设施建设贷款的支持力度。

(八)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捐款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其捐款在规定限额以内部分,在计征所得税时准予扣除。

(九)对社会福利机构的用电按当地最优惠价格收费,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收费;对社会福利机构使用的救护车、生活用车免征养路费;对社会福利机构使用的电话等电信业务要给予优惠和优先照顾。

(十)对社会福利机构收养和在社区及居民家庭中分散代养、寄养的就读于小学、初中的孤儿(含查不到生身父母的社会弃婴),免收学杂费、书本费等各种费用;对高中(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录取的孤儿,免收学费(培养费)、住宿费;高等学校录取的孤儿免收住宿费,其学费主要以发放助学金、接受社会资助、申请助学贷款等方法解决。

(十一)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老年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为服务对象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可根据劳动保障部下发的《关于印发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动部发〔1999〕14号)和《关于印发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青劳社厅发〔2000〕82号)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后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人员中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的社会福利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十二)对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孤残人员,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优先推荐就业,并免费给予上岗前的培训。

(十三)重视和保护社会福利机构中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及社会弃婴的合法权益,积极提供法律援助,使他们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地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

(十四)加强福利机构职工队伍的培训,提高职工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省内有条件的普通院校可开设和社区福利服务类相关的专业,培养从事福利事业的专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

四、四、切实加强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规范管理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合理确定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目标,对社会福利机构的数量、布局、规模档次以及资金、用地等统筹安排,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起和重复建设,避免资源的浪费。

要尽快建立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法规体系,依法规范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今后,申办社会福利机构,要严格执行民政部颁布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进行设计和施工,并主动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把部分政府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权交给中介组织,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社会福利社会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过程中的政策和实际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当好政府的参谋,做好服务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大力协助,共同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