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3:1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

第一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

【发布单位】81002

【发布文号】苏政办发[2001]152号 【发布日期】2001-12-15 【生效日期】2001-12-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1〕152号2001年12月15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经贸委、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厅、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

(省经贸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

二00一年十一月)

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直接关系到石油石化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自1999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对成品油经营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整顿,成品油市场秩序有所好转。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越权擅自批准建设加油站,造成重复建设,加剧了恶性竞争,破坏了清理整顿成果。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国办发〔2001〕72号),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江苏实际,现就我省进一步开展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清理整顿的主要对象和措施

(一)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的加油站,以及已建成但不符合规范要求、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的加油站,一律依法取缔。

(二)未经省级经贸委(此前为省石油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正在建设或尚未开工的加油站,一律停止建设。

(三)对存在严重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缺斤短两、加油机未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以及使用不符合整机防爆要求的加油机等情况的加油站,责令停业,限期整改。经整顿仍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省、市经贸委要会同工商、质监、物价、建设、消防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加油站进行质量、计量、物价、消防检查。

(四)对有营业执照但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以及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加油站,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吊销营业执照。

(五)对拒不执行依法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顿等要求的违法违规加油站,要强制拆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在我省企业不得收购、参股、联营、租赁违法违规加油站;成品油批发企业不得向违法违规的加油站以及整改不合格的加油站销售成品油,违者一律取消其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并由其上级单位追究企业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二、二、严格成品油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

(一)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

1、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地新建加油站,必须由江苏省石油集团公司、由油销售江苏有限公司全资或控股建设。外商投资的高速公路新建加油站,按照《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

2、新建加油站,必须由省辖市经贸委按照本地区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规定的条件严格审核后,报省经贸委审批。企业凭批准文件到有关部门办理规划、建设、土地、消防、环保等手续。

3、加油站建设完工,经省经贸委组织验收合格后,由省经贸委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再凭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4、加油站的改建、扩建,需经省经贸委批准后方可进行。

5、省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引导加油站合理布局、有序发展。

6、新建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具体审批办法,按国家规定执行。

(二)严格控制新建和扩建成品油仓储设施,确需建设的,由省经贸委按照有利于有序竞争、合理布局原则审批,并报国家经贸委备案。

(三)成品油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在我省企业集中批发。新设成品油批发企业一律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报国家经贸委审批。企业凭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四)对成品油经营(包括零售、批发、仓储)资格实行动态管理,经营资格证书每年审核一次。《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和《成品油仓储经营批准证书》由省经贸委年审。《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可由省经贸委委托省辖市经贸委年审。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成品油经营企业,要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要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吊销其营业执照。

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得违反上述程序越权擅自批准新建和扩建加油站、仓储设施、设立成品油批发企业,违者要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省经贸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我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把我省成品油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抓好成品油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比较艰巨。各地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方针,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我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工作由省石油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

各级政府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整顿和规范方案,提出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加强督促检查。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未按要求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改违法违规加油站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其所在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要依法惩处。

各市经贸委要会同工商、质监、公安、建设等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并于12月20日前完成对无《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无营业执照和正在建设加油站的排查和清理工作,对清查出的不符合要求的加油站,要在12月25日前处理结束。各地要将排查清理结果、处理情况及时报省经贸委,并于12月30日前上报书面工作总结。省经贸委要加强对各地整顿和规范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及时对各地的整顿和规范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

【发布单位】80602

【发布文号】辽政办发[2001]89号 【发布日期】2001-11-08 【生效日期】2001-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1〕89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公安厅、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1年11月8日

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的意见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自1999年以来,我省对成品油市场认真进行了清理整顿,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政出多门,利益驱动、监管不严等原因,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越权擅自批准建设加油站(包括加油点,下同),造成加油站盲目发展,布局不合理,市场恶性竞争,不仅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石油石化行业的改革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2号)精神,切实做好整顿和规范全省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对全省成品油市场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的加油站。

1.对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的加油站,以及已经建成但不符合规划要求、非法占地和违章建设的加油站,一律依法取缔。

2.对未经省经贸委批准正在建设或尚未开工的加油站,一律停止建设。

3.对存在严重掺杂使假、偷税漏税、缺斤短两、加油机未经质检部门检定以及使用不符合整机防爆要求加油机等情况的加油站,责令停业整顿。经整顿仍不合格的加油站,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

4.对拒不执行依法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顿等要求的违法违规加油站,要强制拆除,并由市经贸部门上报省经贸委,由省经贸委通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在辽宁的企业。石油集团、石化集团不得收购、参股、联营、租赁违章违规加油站;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所属批发企业以及联营、参股等方式重组的批发企业,不得向违法违规的加油站以及整改不合格的加油站销售成品油,违者一律取消其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并由其上级单位追究企业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5.对有营业执照但未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的加油站,以及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加油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责令其限期办理注销登记;拒不办理的,吊销营业执照。

二、二、做好加油站的发展规划,严格成品油市场的准入。

1.各市要按照省经贸委、建设厅等部门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加油站建设规划,确保加油站布局合理,发展有序。新建加油站必须符合本地区建设规划的要求。未制定加油站建设规划的市,一律不批准新建加油站。

2.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规范新建加油站审批程序。今后各市新建加油站,统一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全资或控股建设;在外商投资的高速公路新建加油站,按照《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凡新建加油站,须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企业向所在市经贸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经贸部门审核符合规划和条件的,报省经贸委审批,并凭批准文件到有关部门办理规划、土地、消防、环保等手续。加油站建设完工,经省经贸委组织验收合格后,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为防止盲目扩大规模,加油站改建、扩建,需经省经贸委批准方可进行。新建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审批,按照国家经贸委、建设部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得违反上述程序越权擅自批准新建加油站,违者要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3.新设成品油批发企业,一律由石油集团、石化集团报国家经贸委审批。企业凭国家经贸委核发的《成品油批发经营批准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4.要严格控制新建和扩建成品油仓储设施,确需建设的,省经贸委要按照有利于有序竞争、合理布局原则审批,并报国家经贸委备案。

5.对成品油经营(包括零售、批发、仓储)资格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结合工商行政管理企业年检审核一次,及时淘汰不合格企业。省经贸委负责全省成品油批发企业、成品油仓储企业、燃料油批发经营企业以及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中直和省直的加油站的年审工作,各市经贸部门负责本地区加油站的年审工作。对年审合格的企业,审核单位要在其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副本)上加盖“年审合格专用章”;对年审不合格的企业,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要取消其成品油经营资格,收回其成品油经营批准证书。被取消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凡违反规定条件和程序批准设立成品油经营企业的,要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6.加大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督力度。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在我省境内加油站成品油质量、计量要严格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大对问题较多的区域的抽查频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对产品质量、计量问题严重,性质恶劣的成品油经营单位,省经贸委要收回其《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7.省经贸委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法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我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把成品油市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为做好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省政府成立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检查整顿和规范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整顿和规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各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制订本地区整顿和规范的实施方案,提出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当前,各地要重点做好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加油站的工作。对未按要求取缔、停止建设、停业整顿的违法违规加油站,要依法追究其所在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处,典型案例要予以曝光。

在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中,各级经贸、工商、质检、公安、城建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分兵把口。对反映突出的问题,要联合采取行动,联合执法,加大力度,坚决刹住加油站建设和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使成品油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各市专项整治违法违规加油站的工作要在12月20日前完成。各市政府要及时将本地区查处违法违规建设和经营加油站及进一步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工作情况报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

附件: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省公安厅

省建设厅

2001年11月6日

附件 全省整顿和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刘国强 副省长

副组长:胡才修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成 员:段英琦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陈弘士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鲁鸿明 省公安厅副厅长

牟宙池 省建设厅助理巡视员

办公室主任:胡才修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

【发布单位】江苏省

【发布文号】苏政办发 [2002] 42号 【发布日期】2002-04-30 【生效日期】2002-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

关于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 [2002] 4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国土资源厅、经贸委、建设厅、环保厅、工商局等部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二年四月三十日

关于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意见

(省国土资源厅 省经贸委 省建设厅 省环保厅 省工商局 2002年4月)

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限时禁用粘土实心砖,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利废,保护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砖瓦窑业综合整治,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整治砖瓦窑业和加快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整治,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我省于1996年开展过砖瓦窑业用地的专项整治,全省的砖瓦窑厂从当时的27000多家压缩到目前11000多家,对非法设立砖瓦厂、违法占地和非法取土等违法用地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近年来,砖瓦窑厂毁田取土等违法用地的行为有所抬头,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随着我省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地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而砖瓦窑业是耗土毁地的大户,只有加强砖瓦窑业治理整顿才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

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整治,是维护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内容。砖瓦窑厂主要生产原料是粘土,它既是土地资源,又是矿产资源。据初步统计,目前我省11000多家砖瓦企业中,仅2400家申领了《采矿许可证》,绝大多数小土窑是非法建造、非法生产,没有按《矿产资源法》规定缴纳资源补偿费,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只有加强砖瓦窑业的治理整顿,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建窑,违法取土行为,才能全面维护矿产业资源管理秩序。

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整治,是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关键举措。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粘土类制品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其中粘土实心砖占墙材总量的56.13%。以廉价的土地为原料,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高能耗、重污染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粘土砖产品,以低价格和无序竞争的方式冲击建筑市场,严重违背国家保护耕地和环境、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阻碍了新墙材的发展和应用及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砖瓦窑业治理整顿,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整治,是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省4000多座轮窑和7000多座小土窑,缺少规划,盲目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无序甚至非法挖田、挖坡,造成生态严重破坏,耕地质量明显下降。从砖瓦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氟)及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给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如不大力整治,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只有加强砖瓦窑业治理整顿,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和整治对象

(一)整治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对全省的砖瓦窑厂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治理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建厂、非法取土、毁田、毁堤、严重污染环境、工艺落后、逃避工商税务管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等问题的企业。严格限制粘土实心砖企业的产量和用地,禁止在规定的区域内使用粘土实心砖。通过整治,将全省的砖瓦生产企业纳入规范管理、合法生产的轨道,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治的对象

1.小土窑及18门以下简易轮窑应立即关闭。

2.各省辖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砖瓦企业一律关闭。

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沿江河湖渠边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范围内的砖瓦企业一律关闭。

4.国道、省道、铁道、机场和重要旅游线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砖瓦企业一律关闭。

5.没有土源、破坏耕地的粘土砖瓦企业,立即关闭;存在少量土源或者外购土源的坚决予以限产,限期关闭。

6.不符合国家《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和墙体材料革新政策要求,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不能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应立即实施技术改造。不能按期完成技术改造或改造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一律关闭。

三、进一步开展砖瓦窑业综合整治的措施和工作安排

(一)全面调查,摸清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砖瓦窑厂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弄清每一座窑厂的建窑时间、占地面积、取土来源、审批情况以及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等情况。对每一座窑厂逐一登记,要有一表(调查登记表)一图(窑厂所在乡村地籍图)。此项工作必须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

(二)对照政策,切实从严做好关停工作。

1.对关闭的砖瓦窑厂,要做好资产、债权、债务及人员分流等善后处理工作。对拟关闭的窑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吊销营业执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收回《采矿许可证》。对极少数确需生产仿古砖瓦的小土窑,经墙改、国土、建设、文物等部门重新审核认可后,方可申请《采矿许可证》,原则上一个省辖市不超过2个。

2.对限期关闭的砖瓦窑厂,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就关闭事项与乡镇政府和企业法人签订责任状,确保到期关闭。

3.凡是转产的砖瓦窑厂,应及早落实转产项目,拆除窑厂及烟囱等生产设施,并到工商部门更改经营项目。

4.对被确定保留或关闭的砖瓦厂,要在当地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此项工作在8月底前完成。

(三)拆除关停窑厂,进行复垦。对决定关闭的砖瓦窑厂,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各乡(镇)政府要及时做好窑基地、堆坯场等其他窑业用地的复垦工作,并按土地复垦项目库管理的要求,组织验收。复垦完成后要及时交当地农民耕种。对违法占地建窑,决定拆除窑厂,拆除的工作可责令业主负责,由此发生的费用由业主承担,对符合建设用地手续的砖瓦窑厂,按“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免交一定期限的承包费。此项工作在11月底前完成。

(四)实地检查,明确责任

1.对关闭的窑厂进行逐一实地检查,确保关闭措施落到实处。

2.对在整治中发现占用基本农田、严重破坏耕地的有关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

3.对砖瓦窑业整治工作进行总结,逐级向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汇报,并在此基础上,抓好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实现砖瓦窑业的长效管理。

此项工作在12月底前完成。

四、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确保砖瓦窑业和新墙材协调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建立砖瓦窑业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国土资源、经贸、建设、环保、工商、乡镇企业、安全生产、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年底前完成任务。

(二)实行许可证制度,确保企业合法生产和经营。对砖瓦窑厂要实行严格的《采矿许可证》制度。对整治后保留的砖瓦窑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凭砖瓦窑厂的营业执照、工商登记证,墙改机构核准意见,环保部门批准书和取土申请报告,按规定程序核发《采矿许可证》。建设单位凭企业提供的合法证件,到当地墙改办办理“专项用费”征退手续。建设主管部门对使用无合法手续企业砖瓦产品的工程不予办理验收备案手续。发证机关要公开办事程序,公布办理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如发现违反规定发证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发证机关对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坚持对砖瓦窑厂取土范围每年划定一次,坚持“一勘六定制度”,即现场勘验,定界址、定季节(时间)、定深度、定数量、定复垦、定补偿标准。同时必须兼顾取土区的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

(三)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合理利用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按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征收一定的行政规费,抬高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砖瓦生产成本。对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砖瓦窑厂,要依照国务院1994年颁发的《矿产资源补偿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150号令)的规定一律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对取土区要作为临时用地管理,同时还应征收土地补偿费、临时用地管理费;加强对墙改专项费用的征收力度,加大对应用非粘土墙体材料工程项目的返退比例;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对资源综合利用的和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四)清窑与限产相结合,“禁实”与“推新”并举,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步伐。“十五”期间,我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大由城市向村镇、粘土类向非粘土类墙材、一般建筑向节能建筑推进的力度,重点抓好限制生产和全面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逐步限制粘土多孔砖,大力发展上规模、高档次、高质量的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发展节能利废的产品,在节能建筑中全面推广应用高热阻的高孔洞率的多孔砖、砼保温砌块等新墙材和隔热保温材料。提高热环境质量,改善建筑功能。建设主管部门要从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核发施工许可证、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工程验收备案等环节逐一把关,堵住粘土实心砖和非法生产的粘土制品的市场通道,确保国家要求我省27个城市和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县(市),按期实现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目标。

(五)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保护生态环境。对保留的砖瓦窑厂要抓紧进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材产品。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环保部门应加强企业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监测。同时,要加强对厂区和取土区的环境整治的力度,营造有利于治污的生态环境,将窑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六)加大执法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其它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不得批准新建、改建、扩建粘土实心砖生产线。加强对砖瓦窑厂的跟踪检查,防止已经关、转的砖瓦窑厂死灰复燃,禁止违法取土,毁田取土。一旦发现,依法追究当事人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直至法律责任。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2]149号 【发布日期】2002-10-29 【生效日期】2002-10-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2]14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1号),省卫生厅、民政厅、财政厅、公安厅、教育厅、省残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卫生厅 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 省公安厅 省教育厅 省 残 联

(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我省173万残疾人中,大多数有康复需求。省委和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自1988年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实施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言训练、精神病防治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2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康复机构从无到有,专业队伍由小到大,社区康复稳步推进,残疾人康复意识逐步增强,奠定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但是,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各地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作体系不完善,康复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康复经费普遍短缺,多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还得不到切实的康复服务。为进一步做好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我省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对康复服务的迫切需求,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以社区为工作平台,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康复服务能力,提高康复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社会资源,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

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在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80%得到康复服务;在山区地区的农村达到60%。到2009年,在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山区地区的农村达到80%以上。到2013年,提前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

(三)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推行社区与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拓展康复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三、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

?

(一)完善康复工作体系,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工疗站、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等科室和精神病院建设,将残疾人康复工作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有机结合。积极贯彻执行《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加大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力度。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精神病疗养院、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管理和规范好假肢市场。各级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监管工作,在全省有重点选择2―3个设区市,由公安、卫生部门牵头,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建立安康医院,以保证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作用,建立健全康复协(学)会、专家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机构为当地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站、点),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制定标准、检查评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亲友培训、简易训练器具制作、用品用具服务、咨询服务、转介服务等多种康复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在社区卫生信息网络中设立康复信息网页,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康复信息服务。

?

(二)推进社区康复工作,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认真贯彻《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和《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试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规划和部署社区建设工作时,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重要内容。社区要组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开辟适合的场所,配置适宜的设备、器具,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开展社区康复骨干培训,指导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与专业康复机构的转诊工作,逐步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

?

(三)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特殊帮助。各级政府和卫生、民政、公安、教育、财政、残联等部门要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并落实好省政府颁布的残疾人优惠政策。要积极筹措专项资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的特殊性,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给予照顾;同时,要通过政府为民办实事等形式予以帮助;要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摆脱贫困。

?

省直有关部门要对山区市、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在实施重点康复工作中,要制定具体办法,解决贫困残疾人的治疗和康复问题;要通过沿海地区与山区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方式,增强山区市、县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础能力。

?

(四)加大经费投入,开发社会资源,确保残疾人康复任务的完成。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要按照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及其配套康复实施方案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指标和要求,安排落实好康复经费。同时,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办进程;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盘活社会资源。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后的就学、就业和培训,为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要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开通专项捐助渠道,设立专项基金;有关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彩票公益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争取和联系各地慈善机构每年为部分特困残疾人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假肢装配、聋儿语训等项目提供资金和定向捐助。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争取国际合作,推动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残疾人的治疗、康复和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给予援助。

?

(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省直有关部门要将康复医学教育纳入有关教育计划,医学院校必须设置康复医学教程,加强康复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十五”末期,通过建立岗位培训制度,对从事康复业务工作的人员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增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力量;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计划,对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培训。进一步完善康复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健全康复从业人员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稳定和发展残疾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专业康复工作者水平。

?

(六)开展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院和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协(学)会要主动开展宣传和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

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

康复是残疾人就学、就业、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认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职责,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共同做好,落实责任。

?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各级卫生、民政、教育、公安、财政、残联等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的有关工作纳入本部门业务范围,各司其职,从本部门职责出发,深入调查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在制定政策、措施和规划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各级残联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

【发布单位】河南省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5〕76号 【发布日期】2005-09-08 【生效日期】2005-09-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

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 〔2005〕76号)

各产煤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煤炭工业局、工商局、公安厅、监察厅、环保局、电力公司等部门制订的《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九月八日

关于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方案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 省煤炭工业局 省工商局 省公安厅 省监察厅 省环保局 省电力公司

(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要求,现结合我省煤矿实际,特制定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以下简称“整顿关闭”)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明电〔2005〕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前期开展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整顿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矿业秩序、生产秩序和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切实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整顿关闭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政府成立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省长为组长的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国土资源厅、煤炭工业局、工商局、公安厅、监察厅、环保局、电力公司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并邀请省人民检察院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各产煤市、县(市、区)、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切实加强对整顿关闭工作的领导。

三、整顿关闭任务

(一)以下七类矿井必须立即停产整顿:

1.7月13日之前,没有提出办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已责令停产整顿的矿井;

2.已提交申请、但经审查认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责令限期整顿的矿井;

3.证照不全的矿井;

4.超能力生产的矿井;

5.没有按规定建立瓦斯监测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

6.没有按规定采取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的矿井;

7.没有经过安全生产“三同时”竣工验收而投产的基建和改扩建矿井。

对确定停产整顿的矿井,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下达停产整顿指令书,并分别抄送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管理、煤炭行业管理等部门,有关部门要依法暂扣其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各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制订煤矿停产整顿工作方案。对列入整顿的煤矿,要依据其安全生产状况和整顿工作难易程度规定整顿期限;鼓励有条件的煤矿早整顿、早达标,尽快恢复正常生产;所有整顿的煤矿,只给予一次停产整顿机会,届时达不到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标准的,一律依法予以关闭。停产整顿最后期限不得超过2005年底。

停产整顿的煤矿要认真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标准,查找存在问题,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方案及停产整顿期间保障安全的有关措施,按照分级与属地结合的原则,分别报各级政府整顿关闭领导小组(联席办公会议)办公室审查批准。煤矿整改完毕后,向整顿关闭领导小组(联席办公会议)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整顿关闭办公室组织验收;煤矿整改合格,依法取得有关证照后,方可恢复生产。

(二)以下四类矿井必须立即依法予以关闭取缔:

1.证照不全拒不停产或无证生产的矿井;

2.已被关闭又非法生产的矿井;

3.明停暗开或“停而不整”的矿井;

4.经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此外,2005年年底前不能按煤矿资源整合方案与骨干煤矿实行整合的小煤矿也必须于年底前予以关闭。

关闭取缔工作由各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对确定关闭取缔的矿井,相关部门要及时吊销有关证照,一个月内关闭到位(切断电源、拆除地面设施、炸毁井筒、填平场地、恢复地貌、遣散从业人员)。

四、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责

全省整顿关闭工作按照分级与属地结合的原则进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省属六大煤业集团所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各产煤省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市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各产煤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县以下所属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对于已经确定资源整合的煤矿,整合到省属煤矿的,由省级负责;整合到市属煤矿的,由市级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参加所属县(市、区)对本辖区小煤矿的整顿关闭。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所属的五个监察分局参加其辖区内市级整顿关闭工作。

省直有关部门的职责如下: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会同省煤炭工业局对停产整顿矿井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监察指令,并把停产整顿矿井名单分别抄送当地人民政府;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省煤炭工业局负责会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停产整顿矿井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监管指令;对责令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矿井进行监管;会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原定关停的小煤矿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擅自组织生产的,报省政府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煤炭生产许可证;对省属煤矿企业停产整顿矿井进行验收;负责确定并向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提供证照不全拒不停产、经整顿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明停暗开或“停而不整”的矿井名单。

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确定并向省政府提供无证生产和已被关闭又非法生产的矿井名单;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采矿许可证;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

省工商局负责对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销、注销工商营业执照;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工商营业执照。

省公安厅负责收缴决定关闭矿井火工品,注销民用爆破器材准用证;负责维持矿井关闭现场的秩序;对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非法生产的矿井依法按妨碍执行公务处理。

省监察厅负责对已经投资入股煤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在一个月内退股情况进行监察,对逾期不撤出者,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查处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负责对参与整顿关闭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个人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监督监察,查处接受贿赂、公开或暗中包庇袒护致使煤矿未能停产整顿或关闭取缔的违法违纪行为。省电力公司负责切断决定关闭矿井供电电源,拆除供电设施;查处地方供电部门和企业向无证非法煤矿转供电的行为。

以上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9月10日前报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

五、工作安排

(一)9月中旬,排查确定停产整顿和关闭矿井名单。在9月15日前,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把确定的名单和关闭矿井工作计划上报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9月下旬,停产整顿煤矿确定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整改。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上报煤矿停产整顿工作计划,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督查。

(三)10月、11月,停产整顿煤矿按要求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随时申请,随时验收。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督查。

(四)12月,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上报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工作总结,省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面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各产煤省辖市政府每月20日前将本地整顿关闭情况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每月22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总结前一段全省整顿关闭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要对整顿关闭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

(二)建立工作责任制度。各产煤省辖市政府根据本方案的要求,摸清本辖区的煤矿底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把关闭整顿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项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整顿关闭工作环环有人管,层层抓落实。

(三)建立督导制度。省政府将组织督导组,对各产煤市和省属煤炭企业整顿关闭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组织督导组对辖区内整顿关闭工作进行督查。督导组要深入现场,按照标准逐项检查督促指导工作。

(四)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各级、各部门对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或者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文件形式予以移交,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处理。

(五)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各产煤省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停产整顿和关闭取缔的矿井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六)加强监督监管工作。停产整顿的煤矿必须停实,产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向停产整顿煤矿派出监督员,坚决防止明停暗开,日停夜开,假整顿真生产。同时,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煤矿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企业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单位的安全隐患,积极组织采取整改措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凡属被责令停产整顿、关闭取缔的煤矿,必须严格自觉执行地方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指令。

七、责任追究

(一)对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擅自生产、非法生产的煤矿,按妨碍执行公务处理。依法没收违法所得,按规定处以罚款,并严格查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严肃查处煤矿安全工作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在煤矿参股分红、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务人员和国有企业领导,一经查实,一律开除公职。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依法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在1个月内撤出投资,逾期不撤出投资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在监管监察执法中失职、渎职的公务人员,也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在整顿关闭中收受被检查单位财物、在被检查单位报销票据的,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三)凡一个县(市、区)发现两处、一个乡镇发现一处属于应关闭取缔而未关闭取缔矿井的,对县、乡政府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对有关主办人员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四)对该关闭没有列入关闭名单的煤矿,该停产整顿没有列入停产整顿名单的煤矿,不符合安全条件验收为合格的煤矿,一经查处,立即关闭,对相关责任人一律开除公职。

(五)对有关案件应移交不及时移交,或者接到移送后不认真处理的,要追究有关主办人员的责任。

(六)由于监管人员监督不力,造成煤矿明停暗干,依法依纪追究监管人员的责任。

八、省直有关部门举报电话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0371-63838397

省国土资源厅:0371-65966931

省煤炭工业局:0371-63937745

省公安厅:0371-65882301

省监察厅:0371-66343090

省工商局:0371-66779114

省环保局:0371-66312369

省电力公司:0371-67903027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成品油(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