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厂房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的探讨
某厂房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案的探讨
背景:
日期:2007-10-27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论文属性: 职称论文
注释:
收藏: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作者:佚名
论文编号:lw***093 论文地区:
编辑: 论文字数:4430 论文语种:中文
点击次数:246
关键词: 职称论文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厂房地基基础加固的前后两种处理方案,即压力灌浆加固和静力压桩加固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案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基础 加固 压力灌浆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逐年提高,但工程质量事故还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这是由于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土层分布、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既使同一建筑场地,往往土质也不均匀,在进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如果对地基条件掌握不全,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些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准确分析事故,合理地处理事故,是当前建筑业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目前对已建建筑物的加固处理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灌浆加固:用钻机在基础上成孔至要加固的土层,然后用高压灌浆设备将配制好的水泥化学浆液灌入地层,通过劈裂、挤压作用,使土层与浆液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而胶结,从而达到改善土体结构和性能的目的,提高土体的强度。(2)静力压桩加固:利用建筑物的承重柱重力作为反力,通过一套液(油)压设备,把预制桩分节压入土中,上下节桩接驳用预埋角铁焊接。压桩由液压控制,当压力达设计荷载并基本满足计划桩长要求时则终桩,终桩时的单桩承载力可直接从压桩设备的仪表中反映出来。终桩后将压入桩的桩头钢筋与原基础钢筋焊接,并浇注砼承台与基础连为一体,从而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直接传递到坚硬土层。
(2)毫无疑问,已建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无论是采取灌浆加固还是静力压桩加固,都会给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失,此时应考虑的是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实例1.1 工程概况鹤山市某厂房为一幢高四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长55.0m,宽15.0m,占地面积825m2,原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由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厂房中段和东段分别分布有一层厚为3~6m和7~9m的流塑状淤泥,使建筑区内部分地段挖孔桩方案无法实施,而改用条形基础下的砂垫层方案(垫层厚度1.00m),而西段淤泥层较薄(厚1~2m),却浇注了16条桩柱,于是同一建筑物采用了两种在受力和变形方面完全不同的基础型式。厂房于1992年10月建成,使用期间发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厂房结构出现严重拉裂和剪切破坏,危及安全使用。1.2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经对厂房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其地层结构在揭露深度 内由上至下依次为:(1)填土:浅黄色,土质松软,层厚0.79~2.00m。(2)粉质粘土:灰~灰黄色,上部0.40~0.60m为耕土,软塑,N=2击,fk=80~90kPa。(3)淤泥(泥炭土):黑褐色,局部夹粉土,流塑,N=1~2击,fk=40~60kPa,层厚0.00~7.87m,层面埋深1.00~3.75m。(4)花岗岩风化坡积土;土性为砂质粘性土,灰白、浅黄色,含中粗砾,可塑,N=5~13击,fk=100~230kPa,层厚1.70~7.30m,层面埋深2.10~9.07m。(5)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土性为砂质粘性土,浅黄褐色,含中粗砂,可塑~硬塑,N=13~24击,fk=230~320kPa,层厚2.90~9.00m,层面埋深4.00~12.26m。(6)强风化花岗岩:N>50击,层面埋深8.17~22.68m。
1.3 沉降原因分析
(1)地质因素:据钻探揭露,厂房建造在一条山坡冲沟的边麓地段,地下水丰富,水位埋深约0.30m,淤泥(含腐木)等软土的分布极不均匀,层厚由西向东递增,这是造成厂房不均匀沉降的客观因素。
(2)结构因素:同一栋厂房,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基础型式,地质条件较好的西段,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端支承在坚硬状的残积土层里,而地质条件极差的东段,则采用了条形基础下的砂垫层,垫层厚仅1.0m,未作压密处理。根据推算,采用桩基础的最终下沉量仅为1.4mm(设桩长10m,进入坚硬状土层),而采用条形基础下砂垫层处理的基础经推算仍有200mm的沉降量,条形基础的刚度起不到变形(沉降)调节作用,因此导致厂房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到厂房的安全使用,所以必须尽快处理。加固方案为确保该厂房的安全使用,对该建筑物的处理宜把上部结构的加固和地基的处理结合起来进行。先处理地基,以控制地基的继续沉降,后加固上部结构。根据钻探和变形测量资料显示,对厂房地基的加固可采用压力灌浆补强和静力压桩等方法,但根据业主的要求以不影响生产为原则,同时受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决定采用压力灌浆加固法。
压力灌浆加固本次加固目的旨在通过浆体的渗压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变形)模量,逐渐减少地基的沉降量,以满足厂房的使用要求。
2.1.1 机理以一定的液压,将水泥和化学浆通过双液管注入土中,并使之迅速凝固,同时对软土进行割裂、扩散挤压和充填,并伴随一定的物理化学作用,一方面促使浆体,在软土中形成脉状充填;另一方面又使软土产生压缩和脱水固结,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2.1.2 工艺流程制浆→成孔下管→液压注浆→割裂→挤压与充填→固结。
2.1.3 技术措施灌浆孔的布置:按每根柱位的四周布置4个孔,孔距1.5~1.9m不等,加固深度4.0~10.5m,深孔底部进入残积土层。注浆采用低压、慢灌、多量工艺,以便注入较多的浆体。重复注浆:在软土较厚的孔段,为增强注浆效果,往往在第一次注浆中,使之在一定浆压作用的范围内形成一道不规则的帷幕,再冲洗灌浆孔进行二次注浆,使浆液充分而有效的充填。先下后上或先上后下分层注浆:先下后上是成孔后浆液浆管下落至孔底,并由孔底开始注浆,而后一边注浆一边上拔灌浆管,使浆液从孔底开始扩散,以利于加固软土;先上后下是从基础底板深度开始注浆,而后逐渐向孔底延伸,先使砂垫层获得有效的加固。
2.1.4 施工效果分析灌浆前期的沉降情况:据了解,厂房于1992年10月建成,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自测最大沉降为80.00mm,交付使用后观测只是间断进行:1993年2月21日~6月1日,测得最大沉降为15.00mm,据此分析,该厂房在灌浆前期最大沉降量累计已达100.00mm。另据观测,伸缩缝的顶部(天面)间距已明显拉开,部分柱位的梁、板、墙均已出现裂缝。灌浆施工期的沉降:据观测(共44d),24号柱基沉降40.08mm,25号柱基34.77mm,26号柱基30.53mm。此间,由于灌浆施工导致地基应力释放,沉降有所加大。灌浆后期的沉降:据观测(历时14个月),其中24号柱基沉降28.93mm(日平均2.07mm),25号柱基39.22mm(月平均2.80mm),26号柱基45.64mm(月平均3.26mm),上述数据说明:经化学灌浆处理后,柱基的沉降得到了缓解,但基础的后期下沉仍未得到最终稳定,为确保厂房的安全使用,必须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2.2 静力压桩加固法基于以上原因分析,这次采取的加固方案必须行之有效、一步到位、不得返工,最终选择“静力桩托换”进行加固。
2.2.1 机理通过一套油压设备,将预制桩分节(每节2.0~3.0m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压入土中,节与节用预埋角铁焊接,预制桩为250mm×250mm的方桩,预估桩长15m,压桩由液压控制,压桩荷载控制在45~55MPa之间,当桩压至预定深度并达到设计贯入度之压力时,其沉降控制标准为压桩荷载保持50MPa,每隔5min冲击一次,共冲击三次,下沉量≤3mm,并需稳定1h,做好记录,最终允许下沉量≤1mm。桩压完后将桩与原基础承台连接起来,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基传递到坚硬状残积土中。
2.2.2 设计技术参数最大压力1000kN,单桩承载力550~900kN,预制方桩尺寸250mm×250mm,混凝土强度C30,压桩速度2cm/s,压桩桩位和受力轴线允许偏位100mm,接桩处桩轴线倾斜度<1%。
2.2.3 施工工序在设计桩位处开挖压桩基坑,利用安装在柱上的反力钢夹提供反力用压桩机压桩,待每个承台的静压桩都压完后,将预制桩与原承台连结成一体,由预制桩承担结构荷载。施工过程中用水准仪进行跟踪施工观测,控制柱的升降量为±1mm。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场地的地下水较丰富,要用抽水泵进行抽水才能进行地下作业,但在抽水过程中,经水准仪监测,发现柱的沉降速率加快(0.50mm/h),立即停止抽水。后经研究,要求抽水前须对该柱进行卸荷处理,以免桩基础产生附加沉降,确保厂房安全。即将该柱的上部卸荷,通过卸荷装置传递到柱周(半径约3.0m)的土体上,共同分担上部荷载,待该柱处理完毕3d后,即混凝土基本凝固后拆除卸荷装置,经卸荷处理的柱,6~8d内,未发现明显沉降变化,说明卸荷处理效果显著。
2.2.4 施工效果监控加固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厂房的安全动作,为检验加固效果,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沉降观测,其成果也是本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本次加固处理对沉降值的质量指标定为:被加固的柱位其施工期间的沉降值在正常情况下累计≤10mm(指开工至施工结束),竣工后的沉降量应满足≤2mm/月,凡满足此质量指标者,均可判定为达到了加固效果。据施工后的观测资料显示,竣工后第一次(33d)的沉降观测,测得最大沉降量为-1.7mm,满足加固后沉降值<2mm/月的质量指标,达到了加固的预期效果,质量良好。结论:目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压力灌浆加固法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快速而又有效的方法;而静压桩加固法则被认为是投资大且工期长,但却很可靠的一种地基基础加固方法。但对于本工程的条形基础,由于其宽度有限,条基上承受上部荷载的作用,对土层产生附加应力,而条基外的土层仍为天然土层,不受外加荷载的作用,为小应力区。灌浆时,在高压的驱动下,浆液将沿应力薄弱区(带)进行劈裂扩散,因此,在本工程的条基下进行注浆,浆液将对条基下的土体改善作用受到限制,浆液将会跑漏到条基外的软弱土层中。加固后的地基,虽然获得部分改善,但其受力压缩层仍然是条基下的砂垫层和软土层,地基的沉降不能完全得到控制,变形仍会继续发展,效果不会很明显。而静力压桩加固法是将桩压至地基中的硬塑状态的砂质粘性土层中,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桩直接转移到深部,由坚硬状态的土层承受,这样条基下的砂垫层和软土层地基处于释荷状态,而桩的受力和传力直接,压桩时单桩承载力值可直接从压桩机的仪表中反映,地基变形最终可以得到控制,故处理效果明显。因此,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采取加固措施前应从技术可行、质量可靠、安全稳妥、经济合理四个方面作综合分析,选出最优方案,否则将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第二篇:总装厂房I-3区后浇带加固处理方案
总装厂房I-3区后浇带加固处理方案
1.工程概况
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车辆维修组装基地总装厂房I-3区地面为架空板结构,板厚200mm,整个架空板共设置有3条后浇带,分别位于5-2轴、9-2轴、16-2轴处,由于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到位,拆除16-2轴北侧后浇带底模后,发现发现有蜂窝麻面现象。2.漏振原因分析
经现场调查及各方讨论,一致认为造成此次后浇带混凝土漏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场操作工人责任心差,混凝土不易振捣到位又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主因)
(2)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差,在后浇带处混凝土难以振捣部位没有监督到位;(主因)
(3)混凝土供货不及时,造成先浇筑的混凝土出现初凝而没有振捣密实;(次因)
(4)后浇带模板内有少量积水,导致混凝土浆流失,至混凝土松动;(次因)3.后浇带处理方案
后浇带处混凝土漏振,对整体厂房使用功能造成很大的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质量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测试情况、混凝土漏振情况,及业主、设计、项目管理、监理各方意见制定了以下处理方案:
(1)将漏振处后浇带松动混凝土剔凿至混凝土密实处,剔凿完成后用钢丝刷将
混凝土面清楚干净。
(2)清理剔凿的混凝土渣子及钢筋上混凝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排干滞留水。钢筋上混凝土用电动钢丝刷进行清理,要求必须清理干净,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对于难以清理或变形严重的箍筋,要求重新绑扎,并保证钢筋的绑扎质量。
(3)重新支设后浇带模板,并进行加固,防止后期后浇带产生沉降。(4)采用微膨胀并提高一个混凝土标号(C40p6)的细石混凝土进行重新浇筑并振捣密实。
混凝土由搅拌站重新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采用膨胀剂掺量为10%的UEA膨胀剂。在浇筑混凝土时技术人员必须一致在现场旁站指导。(5)留取试块。
后浇带修补部位浇筑的混凝土除按规范要求留设标养和同条件试块外,还要加留三组同条件试块,拆模时进行试压。(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要按规范要求养护14天,每天派专人进行养护。(7)混凝土拆模后由监理进行验收。
(8)混凝土龄期达到后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弹,以保证混凝土质量。4.施工时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前对禁止加载区域进行围挡,并派人进行看守,禁止对禁止加载区进行任何加载,在强度达到100%后围挡拆除。
(2)每一步工序施工时均要上报监理,在监理许可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
(3)修补加固的后浇带留影像资料; 5.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对混凝土施工人员进行重新细致的交底,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有关人员必须掌握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2)浇筑混凝土时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检查塌落度、和易性;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交底进行振捣,禁止出现漏振显现;
(4)对于出现的一些混凝土缺陷禁止工人私自修补,必须经监理检查后同意方可按方案修补;
第三篇:选择地基基础处理方案背景
选择地基基础处理方案背景:
日期:2011-6-12 作者:无忧论文网 编辑:huangt 点击次数:18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论文编号:lw***019 论文字数:2782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论文地区:中国 论文语种:中文
收藏: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价值管理 方案 选择应用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选择地基基础处理方案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它以项目的功能分析和评价为核心,通过系统化的、代写建筑论文多专业的研究活动,寻求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运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正确处理工程结构和施工方案的选型,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价值管理 方案 选择应用
目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工程结构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时都能遇到重要技术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价值管理认为,满足一定工程功能要求的结构和施工方法不是唯一的,实际上它应有多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所以,本着“技术上适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运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正确处理工程结构和施工方案的选型,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1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理念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它利用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以建设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为目标,最终实现项目利益各方最高满意度。价值管理强调,通过项目的功能分析,采用一种系统化的、多专业的研究活动,用最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建设工程项目价值管理范围可拓展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现场勘察、设计、实施、生产运营、废弃处理等,每个阶段都会对项目的价值造成管理影响。
2价值工程方法价值工程方法作为价值管理的一个应用层次,它主要应用于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及招投标阶段。其基本原理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一个比较价值,是作为评价事物有效程度的一种尺度,此对比关系可表述为:V=F/C式中:V——研究对象的价值F——研究对象的功能C——研究对象的成本价值工程方法的基本工作程序是:选择对象,收集信息,功能定义,功能研究及评价,方案创造,方案评价,方案实施。其中,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3工程案例
3.1项目简介某工程项目为一栋生产楼,设计为7层框架结构,局部9层。由于建设资金紧张,要求基建项目“限额设计、限额施工”,加强项目管理。施工图预算超过了该工程的预算,经过对该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等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原设计中地基基础为筏形基础,这种基础形式整体性能高,但是造价也高。因此,业主方委托项目监理方策划,组织设计和施工等方对该生产楼的地基基础进行功能分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为此,经策划后,由项目监理、承担该大楼设计任务的建筑设计院和经过投标获得该工程施工资格的某施工企业联合成立价值管理研究小组,对该建筑物的基础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进行研究评价。
3.2价值管理研究团队价值管理研究团队由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代表、施工组织设计人员、造价工程师、业主代表、地质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和3个外部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具有丰富的地基处理、良好的设计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拥有丰富的价值管理知识。这3位外部专家能够经常参加价值管理研究的活动。具体的价值管理研究团队构成:1名价值管理研究领导(由总监理工程师担任,他同时具有造价工程师资质,具有丰富的项目造价管理经验,有良好的现场施工经验和良好的价值管理知识)1名业主代表1名施工组织设计人员2名造价工程师2名地质工程师1名结构工程师3名外部专家(含1名地质工程师,1名造价工程师,1名结构工程师)整个价值管理团队共1 1名成员
3.3价值管理研究:
3.3.1收集资料收集设计院的结构设计图纸和地基基础处理图纸,收集在地质勘测阶段对本楼地基的勘测结果和地质图纸。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国内外对相应基础的处理方法,提出该楼地基基础的功能指标。(见图1)
3.3.2方案创造及评价根据设计、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基基础功能要求进行基础方案的创造与评价。价值管理研究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提出各自对基础处理的方案。最后统一意见,总结该楼地基处理可以四种方案进行:方案Ⅰ:筏形基础。地基的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好,此方案技术可行;但钢筋和水泥用量很大,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方案Ⅱ:条形基础。地基承载力不足,须加大条形基础底部面积,才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此方案技术可行;但布置基础在平面位置上受限制。方案Ⅲ:桩基础.桩基础深度直至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设计要求,沉降量小且均匀,抗震性能好,此方案可行。方案Ⅳ:独立柱基础。由于地基土质较差,采用独立柱基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此方案不可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筏形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三个方案技术可行。价值管理小组与外部专家—起,分成A、B、C三组从6个功能方面对这三个方案进行评价。协商确定各自的功能权重,采用百分制进行打分。具体见表1。表1三个方案的得分可以看作是满意度的评价。进行量值转换后可得I、II、Ⅲ方案的功能系数为:F对三个方案的施工成本进行测算,并以三个方案中成本最高的作为基准,其他方案的成本与其比分作为其成本指数。(见表2。)根据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的关系,计算确定出各方案的价值系数,如下表3。从表3可以看到,方案Ⅲ的价值系数最大,因此认为方案Ⅲ为最优方案。价值管理团队进一步分析:因为它是一幢生产楼,7层的框架结构,局部9层,它的上下水、暖通、供电设备一定不少。柱基方案、条基方案均应另设置一个设备层(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而筏形基础稍加考虑即可兼作为设备层及仓库、储藏间等。因其为钢筋砼整体结构,受力、防潮等均好。而柱基、条基的半地下室,为防潮,保障设备正常使用,地下围墙、地板也应为砼结构,且与柱基、条基圈梁整体连接,但这样会改变它的受力状态。
因此,处理起来很麻烦,远不如筏基单纯。
3.3.3方案确定与实施最后选定方案Ⅲ作为该楼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案。此方案实施之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节省了大量投资,满足限额设计和限额施工的目的。3.4案例总结本案例是价值管理研究在地基基础处理方案选择中的应用,所运用的价值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均为一些基本方法,从案例中可以看到,在方案的选择上,不单纯是追求成本的最低,而是全面考虑工程的价值,比如考虑环境,考虑施工难度等,更扩大了价值工程研究的范围。4结语价值管理的理念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上述的应用案例只是在建设项目的一个层面,一个环节上的成功实践,而在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实施价值管理,必将能更充分地了解项表1方案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表表2方案成本系数表表3方案价值系数表目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他们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和管理,真正实现项目的价值。相信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价值管理在实践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文网提供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领域和理论界推广、研究的深入,价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将会因有助于工程价值的实现而加速发展。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论文网提供代写硕士论文,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
第四篇:楼板加固处理方案
楼板厚度不足处理方案
经现场实体检测,2#楼三单元三层卫生间现浇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具体部位:D、F轴交11、13轴,我方编制了板厚度不足处理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板面混凝土剔毛
1.1首先进行楼板面凿毛施工,采用人工凿毛楼板混凝土。凿毛时为避免扰动原有钢筋与混凝土,应使用小锤子、錾子或小型剔凿机器进行施工,不可用大锤猛击。
1.2凿毛原混凝土板时,每个轴跨安排两人凿除,凿毛深度为≤5mm。不能多凿先沿板中间向两边凿,保证结构的安全,减少施工中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2、脚手架支撑
在剔凿前,对剔凿楼板施工作业面及相邻跨的构件须加临时支撑。
梁底支撑:梁底竖向支撑采用钢管支撑一排,间距为1200mm,水平杆离地面300mm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200mm一道,顶部U托上放通常100×100mm木方子。
板底支撑:轴跨为单位立支撑杆,安装拉杆,支架从一侧距梁边线200mm开始排立杆,依次逐排安装。立杆间距为1200×1200mm。支柱应垂直。立杆底部垫100×100mm木方,长度不得小于500mm。立杆双向加水平拉杆,子。
3、板钢筋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准备:(1)钢筋:8。
(2)绑丝:采用22号绑扎丝(切成300mm长)。
3.1.2工具准备:钢筋钩子、撬棍、钢丝刷子、扳子、粉笔、尺子、墨线。
3.1.3作业条件:
(1)做好抄平放线,框架柱和填充墙上弹好建筑的500mm水平控制点。
(2)加工成型的钢筋,分类码放,并挂标示牌,不合格钢筋严禁使用。
(3)校正板钢筋间距、位置。3.2钢筋绑扎:
3.2.1剔毛混凝土板部分的原配筋不动,在上面重新绑扎钢筋,采用单层双向8@100布置。
3.2.2剔毛混凝土必须清理干净。
3.2.3清理剔除混凝土后,刷纯水泥浆一道。用墨斗在板面上弹好主筋间距线,绑扎时由一侧板边开始,从距板边50mm处开始依次摆放并绑扎。
3.2.4按弹好的间距线,先放置下层平行于短边的钢筋,再放置
平行于长边的钢筋。
3.3、质量要求: 3.3.1主控项目:
(1)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3.2一般项目:
(1)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2)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定值。
(3)钢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细石混凝土 4.1施工准备: 4.1.1机具准备:
(1)施工机具:平板振捣器1台、小白线、2m刮杠4根、3m靠尺2根、灰槽、木抹子、铁抹子、塑料扫把。
(2)运输机具:手推车3辆。
4.1.2材料准备:C35细石混凝土(比原C30混凝土提高一级)。4.1.3人员准备:浇筑混凝土时,施工队技术员及混凝土工长必须在现场组织、指导、监督工人施工作业。施工队要配足人员以满足施工需要,具体人员数量如下:每班,振捣手2人,下料铺混凝土人
员2人,标高控制收压抹面3人,看筋1人,养护2人,小工 5人。
4.2混凝土浇筑:
4.2.1基层处理: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润湿楼板。
4.2.2浇筑混凝土:从一个方向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后高出原板面1-2cm,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塌落度为80-100mm。
4.2.3振捣: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4.2.4混凝土板面施工:
(1)板面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按柱上的弹线拉小白线进行标高控制,小白线必须拉紧。由建筑500mm控制线控制混凝土上口,用卷尺控制顶标高。然后大面积板面用2m刮杠按线找平,柱四周用3m靠尺检查平整度,发现不平整处用平锹铲平。
(2)抹面压光:找平施工后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压三遍。
4.4质量要求:
4.4.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4.3顶板成活后必须掌握上人时间,必须得到项目部通知才允许上人施工。
4.4.4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4.4.5每层板留置两组试件。
5、其他注意事项 5.1成品保护:
5.1.1不得在绑好的钢筋上随意踩踏,应铺设马道,在其上面行走。
5.1.2绑扎好的钢筋不得用任意焊割,不得用钢筋棍任意锤砸。5.1.3散落在地面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5.2安全文明施工:
5.2.1参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出现大声嚷叫、打架现象。
5.2.2各种电动工具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5.2.3一切施工电器设备均有保护措施。
5.2.4加强对工人的教育,严禁在夜间大声喧哗,避免造成噪声污染。
5.2.5施工现场人走灯灭,减少资源浪费。
5.2.6在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噪声小、扬尘小的设备。5.2.7钢筋绑扎用的多余扎丝,不得随意丢弃。
5.2.8剩余的钢筋要即时清理,吊回钢筋加工场,不要随意码放。5.2.9钢筋不要集中堆放在板上,避免超载。
5.2.10混凝土浇筑完后,现场设备及时清洗,产生污水排入沉淀池,经沉淀后通过污水系统排出。
5.2.11混凝土振捣器不得空转,避免碰到钢筋,产生噪音。5.2.12振捣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和胶鞋。
第五篇:厂房地面加固建议书
关于胶州厂房一层地面 下沉的情况说明和加固建议书
经与建设单位协商,2016年10月1日邀请了地质勘探专家和结构设计专家,到胶州工业园项目实地查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一并参加,经对园区的《地质勘探报告》进行研究,对厂房一层地面进行实地查看,综合分析研究,现将分析结果和加固方案形成如下意见:
一、下沉情况说明:
从《地质勘探报告》看,本厂区地质从现在地面往下第六层是淤泥质土,属于欠固结淤泥质土,随着建筑物的使用,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仍然会发生沉降,此沉降会造成厂房地面平整度发生变化,造成下沉,产生裂缝。
二、根据这种地质,加固建议如下:
第一种: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在淤泥质土中加入固体材料如混凝土、搅拌桩等,形成复合地基,从而避免沉降,由于厂房已经完工,在现有的条件下,厂房高度不能满足施工机械的进入,不好方便操作施工。
第二种:采用厂房地面上增加荷载,堆积荷载使厂房地面下的淤泥土层加快排水固结,达到稳定,此方法工期较长,长时间的堆载,使厂房一层地面不能生产,只能成为仓库,时间成本较长,费用较低。
第三种:采用全部架空,此方法,需要设计院结构设计师重新进行复核桩、承台、梁的受力能否满足要求,结构安全性是否能够承受再加一层楼板的荷载。
第四种:在现有的地面上,增做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地面与桩基础承台完全分开,使地面形成均匀性沉降,此施工工艺需要设计院设计增加混凝土板的钢筋和厚度,此方法施工速度较快,能满足工艺要求,但对承台周围需要进行维护。
综合考虑,采用第四种方案,费用较低,施工方便,时间周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