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学习
国土学习资料
1、什么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审查。建设项目用地需要提交的材料(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3)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及相关材料
(4)征地费用及补充耕地初步方案,补充耕地资金落实的说明或证明材料及不涉及耕地协议材料
(5)表明用地范围和补充耕地位置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6)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7)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8)确需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选址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还需还需提供经过听证和充分论证的基本农田补划方案(拟定基本农田的位置也要反映在相关土建上)
(9)有无违法用地事实的证明材料
2、什么是征收土地?征收土地的条件与程序有哪些? 答:征收土地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权限和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并依法足额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农民集体和个人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行为,征收土地条件与程序:
(1)征收土地必须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2)征地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利,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征地权,同时被征地单位必须服从,不得阻扰征地。
(3)必须依法取得批准
(4)必须依法对被征地单位和个人进行补偿,造成劳动力剩余的必须予以安置
(5)征地行为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征收土地的审批权限是图和划分的?
答:征收土地的审批权限分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征收下土地有国务院批准(1)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含35公顷)(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含70公顷)征收下列土地有省级政府审批
(1)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35公顷以内的(2)其他土地70公顷以内的
农用地专用批准权属于国务院的,不论征收土地批准权限属于国务院还是省级政府,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收土地,不在另行办理征收土地审批,农用地转用审批权和征收土地批准权都属于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时,同时批准征收土地,不得在另行办理征收土地审批,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省级政府而征收土地批准权属于国务院的,先由省级政府批准农田用地转用后,再报国务院批准征收土地,省级政府批准农用地转用的文件作为国务院批准征收的依据之一。
4、征收土地补偿费用种类和补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答:(1)土地补偿费土地补偿费是指国家征收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的损失的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标准是该耕地被征收该耕地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到10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根底的补偿标准规定。
(2)安置补偿费,安安置补偿费用是用于被征收群众的生产能,生活安置的费用,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偿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需要安置的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收土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到6倍,但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年年产值的15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补助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安置补助费标准规定。按法定产值倍数计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能是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应征地而导致没有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经省级政府批准应当提高补偿倍数,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30倍计算,尚不足以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必烈给予补贴。
(3)青苗补偿费,对被征收土地上的农作物造成的损失,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青苗补偿费的标准一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按一季的作物产值,或按一季作物产值的一定必烈给予以补偿,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4)地上附着物补偿费,被征地土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水井、道路、地上地线管线、水渠等的拆迁费用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补偿费等,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具体标准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5、征地补偿费应如何支付和分配?
答: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3个月内全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归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其管理使用,按照土地补偿费用主要用于被征收的农户的原则,土地补偿费应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具体分配办法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用必须专款专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按住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的个人或征得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青苗补偿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及地上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6、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安置途径有几种?
答:被征收土地所在的村,组农民的安置主要包括货币安置,保证安置,农业生产安置,重新择业安置,入股分红安置,异地移民安置的方式,其中,货币安置和保障安置为最常用的安置方式。
(1)货币安置是指一次性支付足额的安置补助费,让有一技之长或者有生活技能的农民自谋职业,政府同时加以引导,将货币安置的一部分支付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社会统筹保险,或者征得本人同意,购买养老,医疗的各商业保险,其余部分发放个人用于自谋职业。
(2)保障安置是指用征地补偿费用为被征地农民支付社会统筹保险或者商业保险费用,对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依据不同性别和年龄实行分类安置,或将被征收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纳入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中。
(3)农业生产安置是指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有农村经济组织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户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对被征收农民进行安置,使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地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4)重新择业安置是指想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应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
(5)股份分红安置是指对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用地,在被征收地农户自愿的前提下,由被征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单位协商,已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如故,或以经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全作价入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通过合同约定以优先股的方式获取收益。
(6)异地移民安置是指本地区确实无法为应征地而导致无敌的农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前提下,可由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异地移民安置。
7、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全划拨?哪些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答: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土地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的行为,划拨土地使用权未经市、县政府批准,不得转让出租、抵押、不得随意改变用途。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2)城市基础建设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3)国家中的扶持的能源、交通、水里等基础设施用地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8、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于土地使用者,并有土地使用者想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依法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其使用权在使用年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按一下途径确定(1)居住用地70年(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50年(5)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9、国有土地使用权让出方式有几种?哪些情况应采用招标形式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
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或双方协议的方式进行,以下情况应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1)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行用地(包括配到的办公、科研、培训用地)
(2)同一宗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3)划拨土地使用权政变用途或转让《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4)出让土地使用权改变途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5)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明确应当招标拍卖挂怕出让的其他情形。
1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包括哪些流程? 答:
(1)市、县国土局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出让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向社会公开发布,并确定工地方式。(2)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共同拟定你出让地块的出让方案,报经市、县政府批准(3)委托有资质的部门惊醒低价评估,集体决策确定出让标底或低价
(4)出让人根据出让地块的情况,编制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5)出让人在土地有形市场或指定的场所,媒介发布出让公告,公布出让地宗地的基本情况和招标拍卖挂牌的时间、地点
(6)对申请参加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的申请人惊醒资格审查,确定是否符合公告规定的条件
(7)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确定中标人和竞得人
(8)中标人、竞得人于出让人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人在土地有形市场或者指定的场所,媒介公布出让结果,收取土地出让价款。(9)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交付土地
(10)受让人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证》(11)对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11、什么是临时用地?对临时用地有哪些要求?
答:临时用地是指国有或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空闲地或未利用地,施工或勘察完毕后不再需要使用的土地,对临时用地的具体要求:
(1)必须经过批准,并与土地所有者和原使用权人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其内容包括使用的范围、用途、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使用期限、对土地恢复措施等
(2)必须给土地所有者或原土地使用者予以一定补偿(3)不得建永久性建筑物
(4)使用期限以欧版不超过2年,确需超过2年的,经批准机关批准,可适当延长使用期限
(5)使用期满后,恢复土地原用途,并及时交换土地
12、什么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装让?土地使用权装让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在转移的行为,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出售、交换和赠与 具体要求:
(1)土地使用转让要求签订土地转让合同
(2)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3)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4)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
(5)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转让,要求依法办理过户登记
13、什么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范围包括哪些?
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城镇以外、广大农村和集镇范围内建设占用的土地的总称,广义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业建设和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两大部分,通常所说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村非农建设用地 使用范围:
(1)兴办乡镇企业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2)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3)农村村民建住宅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二篇:土地相关学习
1、土地开发复垦规划的编制和可行性研究的学习
土地开发复垦规划是在充分调查待开发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需要开发复垦的土地进行的总体安排。编制科学的规划,是顺利开展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的基本步骤。编制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必须同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计划、有步骤、分时期地逐步推进,应编制计划,将开发复垦规划列入国家计划当中,实施项目管理。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全程参与管理,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规划的贯彻实施。
可行性研究是土地开发复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前期论证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可行性论证,才能正确确定开发复垦目标,合理选择投资地区和项目,有效地组织土地开发复垦的措施途径,科学地进行风险预测,客观地评价投资效果和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通过对待开发复垦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研究,确定土地开发复垦的方向和目标。(2)具体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3)投资数额的估算和投资效益分析。
(4)具体工程的组织实施计划。包括资金来源、人员配备、材料准备等。
2、国土资源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的学习
《规范》明确指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则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规范》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五方面:一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二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三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五是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行洪河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水面等区域则禁止建设。
3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总则的学习
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坚持规划引导,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兼顾相关部门规划,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根据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状况,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
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促进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景观优化、生态良好。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鼓励农民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
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4、基本农田相关知识的学习
基本农田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和农民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粮食生产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以下五类用地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①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②有良好的水利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③蔬菜生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⑤国务院规定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土地非农化是指土地由农业向非农建设用途转变的过程。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的之一,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利用结构和时空的配置上,与经济增长的过程紧密相关。土地非农化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伴随着大量的土地非农化,使得土地数量、质量等方面面临着威胁。第一,快速的土地非农化危机耕地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与之紧密相关的就是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第二,农业的过度损失造成经济的低速增长,即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以牺牲大量农地资源为代价的;第三,土地非农化导致了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和优质耕地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5、基本农田布局的学习
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区定界,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将高产、稳产农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原则。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村建设用地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允许预留的耕地以外,位于平原地区、交通主干道两侧及城镇村周边的、集中成片的高产、稳产农田必须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避免出现保高不保低、保远不保近、保差不保优、保小不保大等现象。第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发展的原则。
根据以上原则,我国的基本农田保护尚未做到“集中”结果导致基本农田零散分布,既无法在耕地利用过程中推广规模农业,又增加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建设用地需要侵占零散基本农田地块引发纠纷的频率增加。我们在做到“保优不保劣,保近不保远”的同时还要做到“保整不保零”。相对于破碎度较大的耕地来说,集中连片的耕地适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不仅利用率高,而且其景观效果也好,因此,更应该优先保护。另外,政府应该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连片的耕地和能起到隔离城市组团、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农用地,可以考虑将其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学习
一是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对低效利用农村居民点进行重新规划、整合,通过就地安置或向中心村、集镇集中安置等方式,对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
农用地,即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又增加了农用地面积。
二是可以将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集中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城镇配套设施、重点工业项目等,不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三是可以免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
挂钩周转指标是指国家和省为了控制挂钩规模和周期,批准并下达给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关区县一定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用地周转规模。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归还的数量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以规划统筹增减挂钩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城乡用地布局调整、优化用地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集约节约用地为重点,通过“拆旧建新”,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耕地质量有所调高。7、8、9土地管理法学习季
《土地法》的第一章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和政策。《土地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国的基本土地政策,即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法》第三条进一步强调,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为了贯彻这一政策,《土地法》详细规定了土地管理和保护的具体制度、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违反土地管理和保护制度以及政府部门未能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法律责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土地管理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在《土地法》中最为强调的是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特别是对耕地的保护。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了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法》第三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同时《土地法》还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制度、国家土地调查制度和国家土地统计
制度等来实现对全国土地利用状况的掌握和控制,以切实地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了实现对耕地的特别保护,《土地法》用整个第四章规定了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土地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土地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这些规定都确保了对耕地的特殊保护。
保护与利用永远都是一对矛盾,虽然它们有其同一性,但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如何解决土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强调保护,同时也要坚持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具体要突出两个“重点”,做到三个“坚持”。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突出资源“保护”和“保障”。既要保护,又要保障,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资源的保护上,着重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和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复耕工作;在资源的保障上,要继续“破难题,保发展”,积极想方设法,确保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项目用地,真正做到“有保有压”。做到“三个坚持”,就是一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二要坚持依法规范管理;三要坚持“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坚持集约、节约用地,要进一步把好土地闸门,进一步提高各类项目用地的“门槛”,严格把好投资密度关,同时要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坚持依法规范管理,就是要严格执行各项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地抓好各项国土管理工作。坚持“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通过各类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进一步提高国土管理队伍的素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过得硬的国土管理队伍。
《土地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农民对于集体所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作为《土地法》下位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进一步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在传统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是财产,也是生存保障,而且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农民对于土地都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民离土离乡,成为城市或农业产业工人,造成了大量农地的闲置,农村土地的流转变得频繁。
10、土地开发复垦的后续管理和开发复垦土地的评价的学习
土地开发复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后续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管理就是通过对土地开发复垦规划实施情况的进行跟踪管理来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实行垦后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找出土地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规律和复垦后土地沉陷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的影响规律,为土地地力的恢复、生态重建提供依据。
开发复垦后的土地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质量评价是根据复垦土地的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灌排条件、土地肥力等构成土地的自然因素,对土地质量进行的综合评定;土地的经济评定是在土地质量评定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指标(主要有单位产量、纯收入、投入产出比、收益率等)对复垦土地利用和经营中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对开发复垦后土地的评价,为土地开发复垦工程验收、土地的交易和交换、复垦后的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在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部内容后十分振奋和激动,既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与骄傲,也对改革开放以前我党做出的丰功伟绩而无比敬仰,更感到应当为新形势下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而“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深远,应当以鸟瞰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三中全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必将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历史贡献,永载我们党的光辉史册。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奋力加快改革进程的冲锋号,勾画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这次全会讨论的议题重大,必将掀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取得的成果重大,必将催生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公平、更加美丽、更加强盛的中国。
大会精神内涵丰富,作为一般干部的我们必须抓紧学习,认真领会,通过吸收消化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总书记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吃透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今后我将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大会精神,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深入基层,从我做起,加强干群关系,努力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学习我认为,这个总目标在全会公报里表述十分重要,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期望,更迫切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努力思考和积极工作”是起码要求,首先“努力思考”就是要多动脑多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自己;“积极工作”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工作,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其次,要做到积极工作,还必须听从党的指挥,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统一调度,否则积极的力量不免事倍而功半,反而把事情做坏。不断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让人民看到了希望,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我想:我会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在心,用此来作为自己前进和努力的方向。
12、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后期管护 提高耕地效益的学习
要充分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必须切实加强后续管理。
加大补助,强化考核。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行补助政策,切实提高乡镇、村进行耕种和培育地力的积极性,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补助期限,确保农田不抛荒。同时,要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后续管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国土、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对后续种植管理的监管,严格考核,对种植不到位的,限制其下的项目立项申报,并扣除部分复垦经费。
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根据要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后续耕种原则上要求为农作物。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很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了食用竹、茶叶、西瓜、水果等经济作物,效果不错。建议根据耕地的地力状况和作物适应性,在地势较高、有一定坡度的地方,种植保持水土的作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的地方,种植粮油作物,杜绝农田抛荒、水土流失现象,真正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部门配合,长效管理。应建立后期管理制度,落实工程管护措施,加强对各项工程和设施管护情况的检查,使后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做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耕作层保护和土壤培肥工作。业主单位要加强日常检查,发现设施损坏的要及时维修。对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的项目,水利部门要及时检查,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安全措施。项目通过验收后,乡镇要将后续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及时组织长期耕种。
第三篇:土地指标类学习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有哪些?各项计划指标如何确定? 推荐回答:《土地管理法》第24条规定,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利用计划是国家对计划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和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指标,按用地性质分为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主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剩余208字)阅读整篇文章什么是土地登记?土地登记应具备哪些条件?本期内容介绍土地利用计划编制流程图
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包含哪些
推荐回答:包括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控制性指标:基本农田量、耕地保有量、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约束性指标比较多:包括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占用耕地、集约节约等等很多啦
什么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推荐回答:国土局关于建设用地是有范围控制的,建设用地的范围简称图斑,所以图斑范围内的土地才可以当做建设用地开发;图斑外的土地是耕地、林地之类,是不可以开发的,而在耕地范围满足要求,城区和乡镇需要发展所新增加的建设用地范围,就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有哪些类型 推荐回答:1)《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1999年3月2日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的有关规定: 第7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和征用土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成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为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审核同意后,报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第9条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应当包括项目用地安排情况、拟使用土地情况等,并应附具下列材料:(一)经批准的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占用基本农田的,还应当提供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五)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还应当提供城市规划图和村庄、集镇规划图。第13条农用地转用方案和补充耕地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方可报人民批准:(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确属必需占用农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三)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方案符合土地整理开发专项规划且面积、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四)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必须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第20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后。市、县人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要求,设定使用条件,确定使用方式,并组织实施。(2)《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0l号)的有关要求: ①《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查办法》规定的需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中,国务院、省级人民批准的建设项目是指由国务院、省级人民直接行文批复的建设项目,或国务院、省级人民有关部门行文批复,但在批复文件中注明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批准的建设项目。②农用地转用批准权限在省级人民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涉及征用基本农田,或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或征用一般耕地和非耕地总面积超过70公顷的,报国务院批准。③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占用基本农田,按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新调整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认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应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被占用基本农田属农村集体土地需要征用的,报国务院批准。④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提供建设用地。对国务院(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国家计划单列企业)、省级人民批准的交通、能源、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未纳入规划,但已经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按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规划。对在规划文本中已作安排。但由于选址未定,没有落实在规划图上,或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上已作安排,但用地位置需作调整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可以按规定对规划作局部调整。⑤城市人民申请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地块选址不得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因特殊原因,小部分建设用地确需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经批准可以按规定对规划作局部调整。⑨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部分在圈内,部分在圈外)的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可按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要求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⑩建设用地项目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需填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一并报批。(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0]144号)的有关要求: 切实做好农用地转用的规划审查工作。在建设用地项目报批过程中,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审查,并由负责规划的职能部门出具审核意见,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计划负责。对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及时做好规划和用地审查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定及时批准用地;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的,要按照法律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根据国务院和省级人民对项目的批准文件,及时调整规划,并将规划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的有关报批资料一并报批;对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26条规定的,不得批准用地,确需建设的项目,需先修改规划,按规定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申报的分批次农用地转用,不得超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因特殊原因,小部分用地确需超出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的,在编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方案的同时,可以对规划作局部调整,落实到规划图上,并将规划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的有关报批资料一并上报,在审查项目的同时由负责规划的职能部门对规划局部调整进行审查确认,全部或大部分超出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的,须按法律规定修改规划并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才能审批用地。(4)《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408号)的有关要求: ①坚持土地管理严而又严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这是妥善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前提。当前,要抓紧完成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快审批工作进度,特别要做好县、乡两级规划的完善工作,把规划落到实处。要强化规划意识,建设用地开发要严格按照规划选址,建设项目用地要加强预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和监督,确保各级规划的全面实施。②实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相对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是正确处理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为鼓励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对将原有农村宅基地或村、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的,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核认定后,可以向国家申请增加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通过置换取得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安排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门用于乡(镇)基础设施、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以及乡(镇)工业小区建设。③积极推行农用地整理指标折抵政策,鼓励开展农用地土地整理。为鼓励开展农村集体农用地整理,对各地自筹资金进行农用地整理净增农用地中的耕地面积。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复核认定后,可以向国家按照60%的比例申请增加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通过折抵取得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安排也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④有条件地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周转,推进国家和省级试点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为妥善解决小城镇建新拆旧过程中的建设用地指标问题,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小城镇建设试点推进情况、试点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台账管理,检查,到期归还”的原则,对国家和省级试点小城镇,单列编报下达一定数量的建设占用耕地周转指标。小城镇建设建新拆旧完成后,经复核认定的复垦成耕地的面积必须大于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 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建设用地审批工作效率。对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部在用地报批阶段主要审查是否符合规划、计划,耕地占补平衡资金和责任是否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搭车占地等问题。⑦为加快用地报批阶段的工作进度,要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竣工验收阶段的工作。单独选址项目,要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完成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补充耕地资金是否落实,以及是否压占矿产和地质灾害评估等问题的审查,用地正式报批时,对上述问题只附结论性意见,不再重复审查。(5)《关于进一步简化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2001]43号)的有关要求: ①依照有关规定受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用地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补充耕地资金是否落实、是否按规定办理压占矿产和地质灾害评估有关手续等问题预审后,提出肯定性意见的,用地正式报批时,附上预审通过意见,部不再对已预审内容进行重复审查。预审通过但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性意见或预审后情况发生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作局部调整、补充耕地资金需进一步落实、需补充完善压占矿产和地质灾害评估有关手续、项目初步设计发生变更等。省级以下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落实预审意见,在建设用地正式报批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迁建用地,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按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分批次用地报批,由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人民批准农用地转用,可不随同坝区、水库淹没区及专项设施迁建用地报批。③城市道路、管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小部分建设用地确需超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作局部调整,规划局部调整方案与建设用地同时报批,道路、管线工程等单独选址项目,确需进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简称圈内),圈内部分的用地可以随同该工程的圈外用地一同按单独选址项目要求报批。
土地指标种类什么意思
推荐回答:土地指标种类是指国家为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采取的控制手段。即:每各地方建设用地面积设置最高限度,不得突破。
土地指标种类也就是上级下达给本级的用地和耕地保有量指标,其中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总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和耕地规模等。
规划建设用地技术指标是什么
推荐回答:技术经济指标是从量的方面衡量和评价规划质量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依据,有现状和规划之分。
目前居住区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土地平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但各地现行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表格不统一,项目有多有少,有的基本数据不全,有的计算依据没有注明。环境质量方面的指标不多。因此,本规范要规定统一的列表格式、内容、必要的指标和计算中采用的标准。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有必要指标和选用指标之分。即反映基本数据和习惯上要直接引用的数据为必要指标;习惯上较少采用的数据或根据规划需要有可能出现的内容列为可选用指标。
居住区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也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它们之间存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主要反映土地使用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及每人平均用地水平是必要的基本指标。在规划范围内还包括一些与居住区没有直接配套关系的其他用地,如外围道路或保留的企事业单位、不能建设的用地、城市级公建用地、城市干道、自然村等,这些都不能参与用地平衡,否则无可比性。但“其他用地” 在居住区规划中也必定存在(外围道路),因此它也是一个基本指标,居住区用地加“其他用地”即为居住区规划总用地。
反映居住区规模有用地、建筑与人口(户、套)三个方面内容,除用地外,人口(户、套)、住宅和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及其总量也是基本数据为必要指标。非配套的其他建筑面积是或有或无,因此,是一个可选用的指标。
平均层数与住宅建筑密度关系密切,是基本数据,属必要指标,高、中高层住宅比例也是住宅建设中的控制标准属必要指标;毛密度由于反映居住区用地中的总指标,反映了在总体上相对的经济合理性,所以它对开发的经济效益,征地的数量等具有很重要的控制作用。住宅建筑套密度是一个日渐被人认识、重视的指标,在详细规划的实施阶段根据户型的比例、标准的要求等去选定住宅类型后,可以通过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等基本数据计算;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是与居住区的用地条件、建筑气候分区、日照要求、住宅层数等因素对住宅建设进行控制的指标,是一个实用性强、习惯上也是控制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属必要指标;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内住宅有公建的建筑面积之和,它可由居住区用地内的总建筑面积推算出来。由于公建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还没有进行单体设计而是按指标估算,因配建的公建与住宅建筑面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住宅是基数,住宅量一确定,配建公建量也相应确定,因而以往宅建筑面积的毛、净密度、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为常用的基本指标。
环境质量主要反映在空地率和绿地率等指标上。与住宅环境最密切的是住宅周围的空地率,习惯上以住宅建筑净密度来反映,即以住宅用地为单位1.00,空地率=1-住宅建筑净密度。居住区的空地率习惯上以建筑毛密度反映,即居住区的空地率:1-建筑(毛)密度。住宅建筑净密度和建筑毛密度越低其对应的空地率就越高,为环境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用地条件。绿地率是反映居住区内可绿化的土地比率,它为搞好环境设计、提高环境质量创造了物质条件,为此都属必要指标。
居住区建筑密度,是居住区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是居住区重要的环境指标,属必要指标。
由于旧区改建规划范围内一般都有拆迁,因此“拆建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开发的经济效益,是旧区改建中的一个必要的指标,在新建居住区中不作为必要的指标。
为了可比及数值的一定精度,除户、套和人口数及其对应的密度数值外,其余数值均采用小数点后两位。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如采用的统计口径不准确(如把住宅正常间距内的小绿地计入公共绿地)或计算口径不统一,则不能如实地反映规划水平及其经济合理性,也难核实、审评和比较。为此,正文条文是对各类各项用地范围的划定、面积和相关指标的计算口径作出规定。要评价任何一个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的好坏,要解决任何一个技术经济总是都离不开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多种类和层次,形成了不同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1)经济指标体系和技术指标体系。经济指标体系是反映技术方案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有三种用途:一是用作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如超额利税、超额利润、资金利税率、资金利润率等;二是作为计算技术经济模型的确定性经济指标,如发电出力、单位千瓦投资、汇率、利率、税率等;三是作为影响技术经济效果的不确定性经济指标,如市场价格、销售量等。技术指标也有三种用途:一是用作技术评价指标;二是作为经济指标的计算依据;三是用作技术方案代表性参变数,如电力导线经济截面指标。
(2)货币指标体系和实物指标体系。货币指标体系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把各种形式的实物指标通过价值(货币)的形式统一起来,给技术经济评价和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缺点是包含通货膨胀因素,不真实反映实物指标。实物指标体系反映实物平衡状况,是货币指标计算的基础。
(3)综合指标体系和单项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能够反映技术方案综合技术经济状况;单项指标体系只能反映某个局部的技术经济状况。局部和综合是相对的,局部是综合的基础。比如,成本指标对超额利润指标来说是单项指标,但对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工资成本等等指标来说是综合指标。
(4)数量指标体系和质量指标体系。反 映技术经济各方面数量关系的是数量指标体系;反映内在和外在的本质、特征与功能的指标体系是质量指标体系。为了定量计算,不少质量指标要采用各种方式转化为数量指标。
(5)相对数量(单位数量)指标体系和绝对数量(总数量)指标体系。相对数量指标常常是一种系数、比例、百分比、比值和单位数值,如经济效果系数、折旧率、利率、税率、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单位投资、单位成本、单位价格、单位消耗等指标,容易反映技术方案之间的相对经济关系,也是绝对数量指标计算的基础。
(6)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反映宏观范围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宏观指标体系;反映微观范围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微观指标体系。
(7)动态指标体系和静态指标体系。考虑时间因素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是动态指标体系,它包括由18个时间系数组成的时间系数指标体系。不考虑时间因素为静态指标体系。
(8)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由以上七类指标体系组成的,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所采用的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四级54个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有超额利税等8个。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四级47个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有超额利润等4个。
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和计划指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推荐回答:篇一: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
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百度/搜狗 珠海贝格富
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有哪些?各项计划指标如何确定
推荐回答:《土地管理法》第24条规定,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利用计划是国家对计划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包括建设占用农用地和建设占用未利用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和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等。r*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指标,按用地性质分为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独立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主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确定。r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不得突破。没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用地的,或者没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擅自批准农转用的,按非法批准用地追究相关责任。r*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包括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指标和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指标,主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设占用耕地、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等情况确定。r*耕地保有量计划指标依据国务院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确定。
规划条件和建设条件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推荐回答:1.立案基本资料。2.城市规划部门核发的下列资料的复印件:(1)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2)历次用地、规划和报建的批复文件、附图、附件(申请确认用地设计条件时提供);(3)其他历次批复文件及附图、附件; 3.已取得的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核发的《建设用地通知书》、《建设用地批准书》或《国有土地使用证》及附图、附件复印件。4.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用地文件过期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1)市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到城市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设计条件或确认规划设计条件完善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的函,或市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闲置土地处置决定书》;(2)投资主管部门核发的投资立项批准文件或投资核准文件或投资备案登记文件,但房地产项目除外; 5.区属单位应当由区城市规划部门加具规划意见。6.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但未取得规划设计条件或其它规划批准文件的村建设用地,应当按下列情况提交相关资料:(1)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2)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应当按《广州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规定》提交下列资料:
① 各申请人户内家庭成员的户口薄、明文件;
② 申请非公寓式住宅用地,应当提供经镇土地管理机构审查的申请人现居住情况证明;
③ 申请公寓式住宅用地,应当提供村民委员会和各申请人签订的农村村民建房协议;
④ 所在中心村的规划批准文件、附图;(3)公共配套设施用地应当提供中心村规划的批准文件、附图; 7.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消防、文物保护、航空、通信等部门的,应当提供各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8.申请和调整设计条件时应当提供总平面规划方案图(反映用地范围的界线及拐点坐标、建筑的平面布局、经济技术指标表)、现场照片。
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指什么
推荐回答:国家为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采取的控制手段。即:每各地方建设用地面积设置最高限度,不得突破。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什么?有哪些新规定的呢?
推荐回答: 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建、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本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第四篇:学习资产房地产土地评估心得
学习资产房地产土地评估心得
不觉中来公司学习了快一个月了,在期间我们系统的学习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专业的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和程序。虽然来公司的时间很短,但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国信公司的轻松工作氛围和国信人专注的工作态度。
第一、公司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的上下班制度,会议制度,福利薪酬,公司业务的收费标准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权限等。
第二、评估方法,主要学习了常用的几种评估方法:市场比较法,重置成本法,收益法,成本逼近法和基准地价修正法。学习中我们系统的掌握的每一种方法的原理,适用对象,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每项函数详细的内容。
第三、评估流程和程序,接到派工单 → 了解派工单信息(评估目的,评估内容,是展期还是新贷等)→ 10分钟内与客户联系(根据评估标的物告知客户所需要的资料,委估清单,并协商好看现场的时间等)并回执银行 → 准备资料(协议书,承诺函,现场勘察表,评估清单表等)→ 守时与客户见面查看资料(看抵押范围,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 收集委估清单,房地产权证等所需资料(公司需盖章),签协议并签字盖章 → 现场勘查(核对委估清单内容,拍照,现场询价,填写现场勘查记录表)→ 询价(网络询价、电话询
价、公司数据库询价、房地产交易所询价等)→ 初评(定价与王经理沟通后与客户和银行沟通)→ 三级审核 → 初评归档 → 信息跟踪(随时了解银行的审核结果)→ 银行审核通过后与客户商量收费价格(自己权限内收费60%以上,否则上报)→ 出正式报告 → 三级审核 → 打印报告,装到底稿(通知客户)→ 报告归档。
从这段时间的学习中,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更清楚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一定将所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
第五篇:土地勘测队学习两个文件心得
土地勘测队学习两个文件心得
2012年2月以来,我局决定在全系统开展讨论《2012年加强行政效能和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东海县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违纪违规处罚办法》(试行)活动,土地勘测队全体人员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所在单位人员对两个文件草案进行讨论并总结如下:
一、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部门
认真树立好服务型“窗口”形象,为东海经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始终把狠抓软环境建设作为解决好员工工作不积极的重要依据;始终把狠抓软环境建设作为有效解决好服务缺位等偶发问题;始终把用地单位利益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做到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协调服务,把便民、利民、惠民、安踏踏实实办实事。
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更新思想观念
作为国土局中的成员,理所当然应该执行局的党组的正确决定,就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必要时放弃自己的利益,无私奉献。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重要的投资软环境。只有营造好的环境,发展才有根可植、有机可固,才能使一切创造财富的要素聚集到发展上来,才能不断可持续发展。
三、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针对《东海县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违纪违规处罚办法》(试行),我队全体队员认为是切实可行的,熟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工作中规章制度是日常的行为准则,必须严格遵守,才能保证单位的健康运行。
通过学习,给了大家很大的启示,让大家认识到学习制度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队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学习,规范自己的,做一名工作和行为合格的国土人。
东海县土地勘测队 2012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