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建发2011(39号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通知
渝建发〔2011〕39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地震局,两江新区建管局,北部新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重庆市防震减灾条例(修订)》(市人大公告[2010]29号)(以下简称《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进而提高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活动
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把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精心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和全面掌握《条例》的抗震设防要求、原则和程序,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执法水平;采取召开动员会、举办学习讲座和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开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开展学习培训,广泛宣传贯彻《条例》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责任和义务,增强执行《条例》的自觉性。
二、进一步明确抗震设防要求
(一)市政府界定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重大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二)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大型文体活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三)一般建设工程应当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地震小区划结果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三、进一步加强抗震设防监管
(一)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现行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委托有关单位对建设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设计单位应将抗震设防纳入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图设计阶段应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并落实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和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审查;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抗震设防标准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标准、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和监理合同约定实施监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抗震设防纳入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并严格按照经审查合格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抗震设防质量监督。
(二)市地震部门负责组织审定重大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评价,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区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初步设计的审查内容;对需开展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一律不得受理初步设计审查;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未经审查或者未通过审查的,不予批准初步设计或不予受理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
(三)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和执法监督,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不得开工建设,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区县城乡建设、地震主管部门要抓住宣传贯彻《条例》的有利时机,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地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落实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和抗震设防要求,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做好当地防震减灾工作,提高我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综合能力,为实现平安重庆居住安全工作作出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做好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做好抗震设防管理工作 努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武乡县地震局 牛树青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根据地震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大陆已进入了第五个地震活跃期。近年来,一些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强烈地震,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地震的监测预报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很难做出准确的临震预报,即使做到了震前预报,如果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薄弱,也难以避免重大损失,“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警钟。因此,实施有效的抗震设防是当前防震减灾的关键性工作,是推动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局根据武乡县的实际情况,狠抓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与执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立法的前瞻性和实效性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1、积极争取县政府确定我局为行政许可项目单位。县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把它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确定我局有三项行政许可:一是重要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二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三是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审查。
2、为了提高全县的震害防御能力,使全县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和依法行政,经过广泛征求各乡镇政府、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召开听证会,经县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县政府出台了《武乡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和《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等相关配套文件,该办法结合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性标准,对全县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一是凡在我县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建设工程,都必须进行抗震设防。二是建设工程选址必须符合全县城乡总体规划,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震烈度复核。抗震设防烈度由县地震部门严格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2001)》进行核定,并出具《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书》;否则,县发展改革局不予审批立项。三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或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四是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工程,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凡未经抗震设计专项审查,没有领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书》的工程项目,设计、规划、监理、质监等单位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开工建设。五是主体工程未经抗震性能鉴定,没有领取《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综合鉴定评审证书》的在建、已建工程项目,建设、质监部门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二、强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推进抗震设防工作 为了使我县的抗震设防工作顺利开展,得到各个方面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我局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宣传抗震设防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使群众从开始不理解、不支持,到能积极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汇报我县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并把上级业务部门和我局编写的业务书、地震科技资料给有关领导各送一套,让领导也来了解、学习抗震设防知识。二是充分利用每年《防震减灾法》颁布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大行动等时机,向干部群众和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宣传末做抗震设防的危害性,使干部群众认识到进行抗震设防也是对自身投资的一种保护,使抗震设防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三是利用武乡小报、武乡电视台、县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多次宣传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使干部群众了解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目的和抗震设防具体范围(1)未经抗震设防或虽经抗震设防,但其所依据的设防烈度和设防标准与现行的设防烈度和设防标准不一致的建设工程;(2)已经抗震设防,但因进行改造、装修、安装更换设备或改变使用性质而可能导致抗震能力严重受损的建设工程;(3)遭受破坏性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而出现局部倒塌、裂缝或其它可能导致抗震能力严重受损的建设工程;(4)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审查和抗震性能鉴定的建设工程,对临时性建筑可不进行抗震鉴定。使群众从而理解和支持地震部门的工作。
三、严格行政执法,强化社会管理职能
我局围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依据国务院、省政府确定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管理职责,严格行政执法,加强监督检查,从去年开始,积极协调县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开展了不同内容的行政监督检查。在执法检查中,一是制定行政执法检查法律文书,对执法检查程序作出规定。二是做好排查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信息,掌握全县的工程在建项目,并造册登记。三是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开展地震行政执法检查对建设或施工单位有下列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行政处罚:(1)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对建设工程采取抗震措施的;(2)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降低抗震设防标准的;(3)建设单位抗震设计或者抗震加固设计未经地震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开工的;(4)建设单位装饰装修、改建、扩建等建设工程擅自改变或破坏工程原有主体结构的;(5)建设单位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工程未完成抗震加固,而进行其他新的非生产性建设工程的;(6)建设单位对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不按规定限制其用途和使用期限的;(7)施工单位未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国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的;(8)施工单位因施工原因,造成在建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要求未予改正的;(9)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对照《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情况、重要生命线工程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安全隐患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报县政府。县政府还在新闻媒体通报各乡镇、各单位在抗震设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抗震设防工作。四是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在检查现场做好询问(调查)笔录和地震行政检查笔录。五是做好执法教育。在执法中遇到各种思想反映,有的单位提出:武乡不是地震重灾区抗震设防无所谓等等。针对各种反映,执法人员耐心向建设单位讲解有关法律法规,使他们加深对抗震设防的了解和认识。
四、抗震设防成绩显著。
随着我县“133”战略实施和经济全面发展,我县工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今天的武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国家加大了对革命老区的投入招商引资进展迅速,一个个重大建设项目落户武乡,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近年来经过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抗震设防成绩显著。全县已做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审批的重点项目有武乡和信发电厂、太行大酒店、金地住宅小区、城乡各类学校等,20多个新建工程到地震局办理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手续。目前我县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震部门执法难。抗震设防执法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但却是我们不得不做好的事。搞工程设防就要增加投资,这是项目业主不愿做的事,总是想办法回避,甚至找到相关领导要求不要搞抗震设防;个别领导不了解情况,就向地震局领导打招呼,这样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虽然经过我们多次打电话或直接向领导说明情况,有时还通过县政府分管领导做工作,最终得到打招呼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但却耽误了抗震设防的最佳时机,造成执法工作的被动局面。个别人甚至认为,搞抗震设防对经济建设有影响,妨碍客商来投资。
2、部门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现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如果没有发展改革、建设规划、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很难开展好的。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有些人对抗震设防工作不是很支持,有些部门领导甚至说,他们只执行本部门的规章,3、项目业主和群众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主的思想麻痹及利益驱使,部分群众对房屋抗震设防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我县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舍不得资金投入,以牺牲抗震安全底线为代价来降低成本。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出击,加强抗震设防的执法和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抗震设防工作。
4、行业规范与国家标准不协调,造成地震部门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在部分建设工程抗震设计中得不到应用,影响了地震部门的管理效能和行政许可的严肃性。
5、抗震设防工作总体经费不足,没有专门的经费计划和预算,直接制约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主要体会
1、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配合和支持,抗震设防工作不仅仅是地震部门的事,它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作为地震部门要积极与建设规划、发展改革、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纳入管理程序,纳入政府窗口服务,要充分显示地震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抗震设防重要性。作为地震部门要有工作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要有不怕苦、不怕输的勇气和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做工作,就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就会使相关部门更加支持抗震设防工作。
2、做好窗口服务,随着我县抗震设防力度的加大和项目业主抗震设防意识的增强,我局窗口的业务量正在不断上升。我们从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评审会开始,就要做好跟踪管理,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为群众提供快捷和高效的优质 服务,树立地震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3、做好技术服务。我局在开展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地质调查、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动参数等工作中,认真细心,为建设单位提供第一手地震地质资料,及时快速为工程建设单位提供抗震设防参数,让群众感觉到地震部门是在办实事办好事。
总之,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我们虽做了一些工作和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
第三篇:渝建发[2014]16号
渝建发[2014]16号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严防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结合我市实际,我委制定了《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4年3月4日
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和管理要求,积极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在重庆市行政区划范围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等建筑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详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第四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新发现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应及时更新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并报安全监督机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申报表见附件1。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第六条 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其中,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深基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建筑幕墙安装、钢结构(网架、索膜结构)安装、预应力、地下暗挖、顶管、水下作业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施工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应符合勘察、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作业层和附着于结构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必要时需征求设计单位的意见。建筑工程切坡及基坑开挖支护、降水,其专项施工方案须经过勘察、设计单位的签字认可。
第七条 专项方案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尽量采用图说方式表达,制图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要求。方案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第八条 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监理单位法人公章。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业分包单位编、审的专项方案,经专业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施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核。审核合格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盖监理单位法人公章。
第九条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行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会议组织单位应向专家支付劳务咨询费。
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会:
(一)专家组成员。
(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
(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席的,可委托本部门相关专业人员持情况说明和委托授权书出席。委托授权书格式见附件2。
(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会签到表见附件3。
第十条 专项方案论证专家组应当由5名及以上专家组成,专家应符合本细则二十一条之规定,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专家组成员必须从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专业类别建立的建筑施工安全专家库相应专业的专家中聘请,且带★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专家总人数的60%。
(二)确因专业特殊导致市城乡建委专家库人员不能满足专家论证会需要时,施工单位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各省级人民政府建立的专家库中聘请专家参与论证。省、部级专家出席论证会时必须出示专家证书或提供专家资格查询途径。
(三)专家组成员中,在职人员不得少于3人。专家组组长由专家组成员推选产生,同时应由建筑施工安全专家库中带★专家担任。因专业特殊聘请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各省级人民政府专家,经推选也可担任专家组组长。
(四)该工程参建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人员不能作为专家组成员。
第十一条 专家论证的主要内容:
(一)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
(二)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三)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方案相关图纸、说明是否满足施工及验收要求。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在论证报告上签字,并附上专家相关信息(专家资格证、单位、学历、专业、职称、职务等)。论证报告结论应分为三种: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论证报告结论为修改后通过的,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修改结论经施工单位审核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专家组组长审核,专家组组长审核签字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方可组织实施。报告结论为不通过的,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编制方案,并再次组织专家论证。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见附件4。
第十二条 组织专家论证的施工单位应当在论证会召开前从专家库符合参与论证条件的专家中聘请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并于论证会召开3天前,将需要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核盖章后送达论证专家。必要时,专家应在论证会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后审核专项方案。
专项方案的论证应自觉接受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责主要是审核专家人员资格信息、参会单位人员资格,原则上不参与专项方案的论证,不得以任何名义干预或影响论证专家的具体活动。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应当重新审核。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变更记录表见附件5。
第十四条 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项目部的相关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等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交底记录表格见 附件6。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其分支机构技术负责人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实施情况,做好巡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建立巡查档案。
第十六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分阶段性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和方案实施的总体验收三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对照专项方案和标准、规范、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验收,由监理单位进行复查验收,验收检查情况应记录存档。验收合格后,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表见附件7。
第十七条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必须带班作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旁站监理。带班、旁站情况应记录在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上。
第十八条 监理单位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
第十九条 监理单位应当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对不按专项方案实施的,应当责令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建设单位接到监理企业报告后,应当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施工单位仍不停工整改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第二十条 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专家库分类标准、专家资格审查办法和管理制度,并按专业类别建立专家库,定期更新专家库的专家名单。专家名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 专家库中参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论证的专家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学术严谨。
(二)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或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提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的,对不按专项方案实施的施工单位未责令停工整改的,对拒不停工整改的施工单位未向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报告的;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实施专项方案的;监理单位未按规定审核专项方案或未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监理的,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附件: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申报表
2.委托授权书
3.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 证会签到表
4.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 论证审查表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变更记录表
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交底记录表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表
第四篇: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意见 宁建科字〔2009〕599 号地震安全性评估
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意见
宁建科字〔2009〕599 号
驻宁工程设计企业、各有关单位、各审图中心:
为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加强本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市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抗震设防要求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执行宁发改投资字〔2006〕892号文(附件1)。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应当执行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按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标准执行。
二、地震安全性评价流程
凡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委托建设工程设计前,应到市地震局办理登记手续(附件2),市地震局核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级并出具指导意见书,建设单位按指导意见书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三、建设单位全程负责制
建设单位对抗震设计、施工、监理、选材等全过程负责,不得明示或暗示降低抗震设防标准或不进行抗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不进行抗震设防或降低设防标准的行为。
四、设计终身负责制
依据“谁设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终身追究,设计人员应依法进行抗震设计。凡须进行而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需告知建设单位按规定程序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凡已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应按审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设计单位应对抗震设计质量以及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五、抗震设防信息交流制
对应进行而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项目,建设部门在初步设计审查、抗震设计审查等环节需将有关信息(附件2)告知同级地震管理部门,地震管理部门应依法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并进行跟踪管理,设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当予以协助。
六、法律责任追究制
应进行而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已进行而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七、本文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正式实施。
附件:1.《南京市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试行)》宁发改投资字〔2006〕892号文
2.建设工程基本情况登记表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南京市地震局
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意见 工程 安全 抗震设防 管理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市科技局。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2009年9 月3 日印发
(共印200份)
附件1:
《南京市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试行)》
宁发改投资字〔2006〕892号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城市安全隐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地震局、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江苏省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的通知》(苏震发[2001]248号)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对南京市范围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调整细化如下:
一、市政公用工程
1、投资超过5亿元以上的隧道工程;
2、城市轨道快速交通(地铁及轻轨工程);
3、多孔跨径大于等于100米或者单孔跨径大于等于40米的城市桥梁;
4、施工面积大于等于10万平方米的城市道路工程;
5、20万吨/日的供水工程和10万吨/日以上污水处理工程;
6、总存储容积1000立方米以上液化气贮存罐站、供气规模15万立方米/日以上的燃气工程;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
1、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划归为甲类抗震设防等级的建筑工程;
2、200千瓦以上广播发射台、省级广播电视中心、200米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3、省、市中心电信枢纽建筑;邮政枢纽;
4、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和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下关区和雨花台区范围内总床位500张以上医院的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其它区、县范围内总床位200张以上医院的住院楼、医技楼、门诊楼;
5、6000座以上(含6000座)体育馆(中心)、40000座以上(含40000座)体育场、设计容纳人数5000人以上的展览馆、1200座以上(含1200座)的影剧院及娱乐中心、存放国家一、二级重要珍贵文物博物馆;
6、高度100米以上(含100米)的建筑;
7、铁路干线上大型站的候车室和枢纽的主要用房。
三、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1、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生产和贮存、仓储等工程,以及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等)建筑;
2、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
四、工程交通运输1、500米以上隧道、高速公路、公路干线上的特大桥;
2、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梁;
3、干线机场及其主要建筑;
4、2万吨级以上的港口、码头;
五、能源水利
1、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或规划容量8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厂和装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30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
2、省、市电力调度中心大楼;
3、区域性输油、输气管道;
4、大型水利枢纽,位于市区内或上游的I级挡水坝(堤防),重要泄洪闸、节制闸(I级);
5、城区大型供热主体工程。
六、核工程及军事工程
1、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2、重要军事工程、各级人防指挥中心。
七、其他工程
1、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分区界线附近两侧各4公里内的下列建设工程:
(1)高度达到或者超过80米的;
(2)建筑面积达到或者超过2万平方米的;
(3)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到或者超过3000万元的。
2、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它建设工程。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
近年来,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迅速发展,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提升建设工程质量进行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还存在着不检测即出检测报告、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检测工作质量也参差不齐。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检测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市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渝建发〔2009〕12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不规范的检测行为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日常检测行为和所监管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进行监管,要采用不定期、不提前告知的“飞行”检查方式,重点对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不执行有关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责令检测机构立即整改,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予以处罚,同时抄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将其计入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全市通报,一年内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其检测资质增项等申请,并予以重点监管。
二、推行检测工作备案制,加强检测过程的监管
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所有第三方质量检测行为,均应按照要求由工程建设单位实施委托。检测委托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应填写《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备案表》,并将《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备案表》和检测委托合同送至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就委托项目与参数是否与检测资质许可的范围一致、检测人员条件及数量是否满足检测要求等内容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责令有关单位整改。
对基桩检测、土工密实度检测、结构实体质量(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扫描等)检测、后植钢筋及饰面材料抗拔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质量鉴定等检测项目,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于现场检测实施前,填写《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备案表》,传真或报送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登记备案。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书面回复收到《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施工现场检测备案表》的情况,并对该现场检测实施行为进行抽查,及时纠正和查处不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开展检测活动的行为。对不按规定备案的上述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三、进一步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投入工程中使用。适时推进检测数据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联网工作,实现检测数据及时上传,防范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行为。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建立台帐,并及时报送负责该工程质量监督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跟踪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工程,加强对处置方案的制定程序和处置过程的监督,并定期对本地区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抽检。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并作为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公示。
四、建立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
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就位和检测人员换证工作的同时,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健全全市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数据库并有效使用,实现检测机构资质和检测人员岗位资格的动态管理,并建立检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通过信用评价,实施差别化监督管理,形成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使检测机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能力,规范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检测行为,引导我市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五、加强培训考核工作,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
实行检测人员资格考试与培训分离制度。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应明确检测人员培训的要求,加强对培训效能、质量和信誉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规范培训行为。对不具备相应能力的,要暂停其教育培训。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后,因不具备业务能力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严重隐患的,要按规定追究相应教育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同时,强化检测人员考核工作,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要建立健全检测人员考试考核的试题库,确保试题的理论性、时效性和针对性,规范考试考核的组织,确保试
题保密,规范考场秩序,要客观公正评判考员成绩,考试成绩应网上公布,并录入检测人员数据库,提高检测人员整体素质。
二○一○年四月九日 版权所有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1号令)、《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渝建发〔2009〕12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