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意见
京工发„2013‟8号
北京市总工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 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总工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各局工会,各集团、公司工会,各直属基层工会,市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京工发〔2012〕47号),市总工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意见》,并经市总工会第十二届第75次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总工会
2013年1月24日
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首都服务型工会建设,不断健全完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有效发挥工会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作用,按照《北京市总工会关于深化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落实全总“两个普遍”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大力推进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工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尤其在非公企业建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全市工会组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已成为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的重点工作对象。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工会发展特点,不断深化以服务促建会的工作机制,必须积极探索创新与城市工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会组建模式。实践证明,社区联合工会建设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会组织对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全覆盖的有效途径,是工会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工作触角向社区延伸的必要手段。现阶段,在总结、坚持既有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对于落实全总“两个普遍”要求、推进首都服务型工会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工作目标
按照全总“两个普遍”的工作要求和城市工会工作的特点,在全市范围进一步开展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城市管理最基层单元在收集企业信息、动员群众参与、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配合街道(乡镇)总工会推进企业独立建会的基础上,以实现对不符合独立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以服务职工为工作核心,以规范社区联合工会建设为主要任务,通过规范组建标准、完善服务设施、明确工作职责、健全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将社区联合工会建设成为覆盖全面、组织健全、服务到位、工作活跃、职工信赖的基层工会组织。
三、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规范组建标准
1.组建程序规范。街道(乡镇)总工会负责协调社区党委筹备建立社区联合工会,指导召开社区联合工会成立大会。社区联合工会每届任期3年,工会主席原则上由社区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
2.管理制度齐备。社区联合工会室内要张贴工作职责、人员分工、工作制度、工作进度、服务流程示意图等。条件成熟的社区联合工会,可办理工会社团法人资格证书和工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以及工会公章、经费审查委员会公章和工会财务章。
(二)完善服务设施
1.整合服务场所。依托社区服务站,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解决社区联合工会办公用房和服务职工场所,在显著位置安装社
区联合工会标识、标牌;具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2.发展特色项目。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室内外文化活动场所基础上,发展工会特色服务项目。有条件的社区联合工会,采取“一室多用”方式,设置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书屋、职工心理减压室,开设维权服务热线和征求职工意见箱。设置宣传栏定期发布服务项目、活动信息。
(三)明确工作职能
社区联合工会主要针对不符合独立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和零散就业人员开展以下工作: 1.宣传引导,凝聚职工。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会法》、劳动法律法规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2.摸清情况,掌握动态。与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对接,运用热线电话、短信平台、调查走访等方式深入基层、贴近职工,实时掌握企业、职工基本状况,实现涉及职工权益各类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解决。
3.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吸收辖区不符合独立建会条件的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和零散就业人员加入社区联合工会。
4.采集信息,办理京卡。采集工会会员和已建会用人单位信息,为工会会员办理京卡·互助服务卡,宣传京卡•互助服务卡服务项目。
5.及时帮扶,深入服务。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开展互助保险、帮扶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工作。
6.协商工资,维护权益。开展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组织签订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7.调解争议,化解矛盾。接待职工劳动法律政策咨询,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为职工提供必要法律援助。
8.丰富生活,活动吸引。利用社区服务中心、驻社区单位各种场地定期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社区职工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9.完成街道(乡镇)总工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健全运行机制
1.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健全组织动员机制。社区联合工会要积极争取社区党组织支持,推动进一步完善“党工共建”机制,协调社区党组织定期研究解决社区联合工会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到党建工建同步研究部署、同步检查考评、同步表彰奖励。
2.与上级工会整体协调,健全服务凝聚机制。社区联合工会要接受街道(乡镇)总工会的直接领导和工会服务站的日常业务指导。工会服务站实行对社区联合工会的“分片包干”责任制,每名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负责联系辖区若干个社区联合工会,协调、指导社区联合工会落实工会各项服务项目,实现工会服务端口前移。
3.与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健全活动吸引机制。社区联合工会
要不断探索社会化工作手段,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各类组织的积极性,形成服务职工的整体合力,不断丰富和创新服务职工的项目内容,利用社区单位的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职工文体活动,共同做好服务职工工作。
4.与自身建设协调适应,健全规范运行机制。社区联合工会要制定服务项目工作流程,根据工作职责,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要建立辖区职工队伍状况定期分析制度,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密切与小微企业、职工的联系,及时了解职工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制定日常工作制度,包括岗位职责、信息报送、档案管理和考核制度等,实现社区联合工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
1.配齐工作人员。每个社区联合工会至少配备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1名;企业数100家以上的社区,根据需要可申请增加配备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1名。各区县总工会依据配备标准,负责本辖区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公开招录工作,重点招录熟悉社区工作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人员。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人员经费由区县、街道(乡镇)总工会分级负担,必要时市总工会给予支持。
2.规范人员管理。各区县总工会负责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日常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档案,规范薪酬管理,建立考核评定和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的工作实绩和职工评价,对工作业绩突出、职工满意度高的专职社区 联合工会干事,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
3.加强人员培训。市总工会将社区专职工会干事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实行全员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区县总工会每年对社区专职工会干事的培训不少于40学时。
四、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体制。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分工负责、各尽其职,狠抓工作落实。市总工会负责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理论政策研究,加强宏观指导,统筹研究部署全市社区联合工会组建工作。各区县总工会负责做好本辖区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统一组织专职社区联合工会干事公开招考工作。在不符合独立建会条件的企业比较集中的村,参照社区联合工会模式,成立村联合工会。各街道(乡镇)总工会负责具体指导社区联合工会组建工作,协调社区党委共同推进社区联合工会组建工作。社区联合工会成立后,要积极融入社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大局,自觉接受街道(乡镇)工会服务站工作指导,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参与服务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服务职工的整体合力。
(二)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各级工会要坚持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建立稳定的社区联合工会经费保障机制。市总工会将深入研究社区联合工会日常经费、人员经费、项目经费保障问题。各区县总工会、街道(乡镇)总工会要完善社区联合工会经费分级负担机制,将社区联合工会运行经费、人员薪酬待遇等纳入年度经费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确保每个社区联合工会每年不少于
3000元的运行经费。社区联合工会服务职工的必要费用,采取项目制申报方式,由街道(乡镇)总工会统筹协调解决。社区联合工会要积极争取社区资金支持,拓宽服务资金筹措渠道,增强社区联合工会服务职工的实力。要严格社区联合工会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已经成立街道总工会会计核算中心的区县,社区联合工会经费委托会计核算中心管理;若尚未成立街道总工会会计核算中心,社区联合工会经费委托街道(乡镇)总工会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三)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各级建会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完善督促检查和考评奖励机制,将社区联合工会建设情况纳入考核指标。要建立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向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反馈社区联合工会建设进展情况。要切实落实进一步推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的各项措施,注重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市总工会将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对区县总工会年度考核内容。区县总工会要制定对街道(乡镇)总工会的考核激励办法。
北京市总工会办公室 2013年1月24日印发
第二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的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件 总工发[2010]46号(2010年8月26日)
长期以来,县(市)(以下简称县级)教育工会在当地教育系统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直接领导以及行政的支持下,努力反映农村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大力开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等活动,切实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县教育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县级教育工会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县级教育工会是我国教育系统工会组织中十分重要的一级组织,直接面对基层,处于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服务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是教育系统工会组织体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全国80%以上的教育系统职工工作在全国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工作对象分布面广、组织链条长的特点,决定了县级教育工会承担着服务职工、指导基层工会组织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于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发挥县级教育工会引导、组织、服务教职工和维护农村教师合法权益的作用。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师的权益保障、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易引起教职工的思想波动,也需要县级教育工会在协助当地党政部门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教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多年来,各级工会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总工发[1999]17号)精神,切实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县级教育工会的作用。但县级教育工会建设还存在组织不健全、编制不到位、经费无保障、干部待遇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削弱了工会的组织基础,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教育工会组织体系断层和功能缺位现象,影响了工会组织维护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的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工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切实措施,把县级教育工会建设成党组织信任、行政依靠、教职工信赖,能在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发挥应有作用的组织。
二、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县级教育工会组织体系
县级以上总工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县级教育工会组织体系。依据《工会法》,县级教育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撤销、合并县级教育工会组织。坚决制止和纠正随意撤并县级教育工会和基层教育工会的现象,已被撤销或撤并的要限期恢复。县级以上总工会特别是县级总工会要加强与教育、组织、人事、编制管理等有关部门的协商沟通,创造条件帮助县级教育工会搞好机构设置、落实人员编制、配齐配强县级教育工会领导班子、配备好县级教育工会的专职工作人员。县级教育工会一般应配备相应职级的主席;暂时没有条件配备的,可由同级党委(党组)负责人兼任,同时配备专职副主席和工作人员。经济比较发达、教职工人数较多地区的县级教育工会,应增配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加强对县级教育工会干部的培训。要积极协助各级党组织搞好教育工会干部的管理工作,落实好工会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凡是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的县级教育工会领导人,任期未满,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必须征得县总工会和上一级教育工会的同意,并履行相应的民主程序。专职工会主席退休或因工作变动,要根据有关程序及时补充相应人选。
要加强县级教育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工会干部协管工作,切实落实好县级教育工会主席的配备工作,进一步优化班子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增强班子活力。要加大对县级教育工会干部培训教育的力度,增加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新任工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育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使教育工会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级工会要进一步支持县级教育工会加强乡镇教育工会建设,大力推进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组建工会工作;做好教育系统吸收非在编人员、代课教师、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参加工会的工作,实现对教育系统职工的全覆盖。
二、加强经费扶持力度,切实解决县级教育工会的经费问题
各级总工会要继续执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总工发[1999]17号)关于按比例回拨县级教育工会活动经费的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县级教育工会的经费扶持力度,确保县级教育工会活动的正常开展。要保证具有工会法人资格的县级教育工会享有独立的经费管理权,加强经费审查,要做到使用合理,增收节支。各省级总工会应督促市(地)工会,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所属市(地)、县级教育工会的工作活动经费,并建立督查制度。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协商,共同加大对市(地)、县级教育工会的经费支持力度。
三、创新县级教育工会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县级教育工会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总工会要将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建设当作工会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坚持党委对县级教育工会的领导,将加强和改进县级教育工会工作,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和县级工会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上级总工会对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考核的总体目标,纳入地方产业工会、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县级总工会应会同教育系统党组织适应新形势下县级教育工会工作对象、领域、内容、方式和环境的新变化,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县级教育工会工作,定期听取县级教育工会的工作汇报,支持县级教育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向县级教育工会倾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进一步帮助县级教育工会创新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疏通县级教育工会源头参与的渠道,教育工会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密切的协商制度和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吸收县级教育工会参与研究和协调解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各县级以上总工会要支持、帮助和指导县级教育工会依照《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教育系统劳动人事关系稳定状况,构建完善工会劳动人事关系预警、预防和调解机制,促进校园和谐和教职工队伍稳定。
要结合实际,探索和建立加强县级教育工会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县级教育工会标准化建设、创建模范(先进)县级教育工会等活动,全面提升县级教育工会整体工作水平。指导和帮助县级教育工会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支持教育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教育引导教职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能力,通过开展以青年教师为重点的师德建设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活动以及其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建功立业活动,深入学习劳模精神、大力弘扬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动员广大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和发展,积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贡献。
要建立健全县级教育工会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加强同行政联系的制度。推动党政把县级教育工会工作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发挥好县级教育工会在县域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帮助支持县级教育工会争取党政给予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切实解决县级教育工会任务重、人员少、经费紧等瓶颈问题,努力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为县级教育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县级教育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件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主题词:县级教育工会
建设
意见
——————————————————————————————————— 抄
送:教育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10年8月27日印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印340份)
第三篇:浅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
一、整合社区资源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工作思路,紧紧结 合社区建设实际,坚持把与驻镇单位的共驻共建作为创建和谐社区的点睛之笔来 抓,不断健全完善党建保障体系、积极创新共建载体机制、科学构筑和谐发展格 局,初步形成具有“六共二建”特色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即“党建经验共享、基础设施共用、志愿服务共有、思想教育共抓、党员队伍共管、文明社区共建及 基地共建、协议共建”,发挥了驻镇单位及各类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 用,社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建设社区、服务居民水平有了明显 提高。(二)整合社区的人力资源 整合社区的人力资源,要注意处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社区防范人员 力量,加大社区防范力度。目前,社区内防范力量不少,需要是加强整合,切实 发挥各支队伍的力量。具体来说,第一,要发挥社区民警的主力军作用;第二,要发挥居委会的防范组织作用;第三,要发挥社保队伍、门卫的巡逻防范作用; 第四,要发动居民志愿者参加社区防范,让大家切实树立“社区是我家,安全靠 大家”的理念。二是整合社区纠纷化解人员力量,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社区纠纷 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居民因动拆迁、企业改制、市 政建设等原因而引起的上访矛盾,这类矛盾一般是由行政处理不当而引起的,所 以要通过行政部门协调进行化解,各有关方面要跨前一步,形成合力以妥善化解; 另一类是居民与居民的纠纷,目前可以化解的途径主要有行政调解、司法诉讼(法 院的裁判与调解)、人民调解,目前需要强调的是行政要作为、司法要公正、人 民调解要积极,从而形成化解纠纷的合力,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 护。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始终把建立一个好的班子,配备一支好的队伍,确定一套好的发展思路作 为提高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来抓,善于利用各方资源和优势,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有效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养老、子女就 学等关心民生的问题,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用活载体,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 基层党建工作不是一点一面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怎么抓,没有固 定的模式。任职以来,我坚持抓载体,坚持不断创新,以促进全镇党建工作的整 体推进。一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亮党员身份,建和谐社区”主题实践 活动,争做“五带头”人,带头学习讲党性,带头致富谋发展,带头服务比贡
献,带头诚信树新风,带头维稳扬正气。通过各种活动,促使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抓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做到以“一把手”自律,从自身做起,坚持勤政、廉政、优政并举,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 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倡导“思想感情零距离,干事创业零差错”的理念,解决 实际问题。对于党内的重大的、群众关心的,只要不涉及党内机密的问题都及时 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从机关招待、财务收支入手,严格按制度办事,实 行“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 抓共管、各社区居委会、站(所)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创新机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新路子 一是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明晰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责,建立社区党建联席
会议,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务公开,服务承诺、目标管理、民主评议、考 核奖惩等制度,实现社区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对党员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党 支部。在社区党组织建立方面,积极依托商贸片区、居民楼院、住宅小区等社区 “单元” 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城乡统筹新形势下社区各 “单元” 与农村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建的新模式,以“大党建”的观念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同 时,完善组织工作网络,构建“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纵 向工作体系和“社区党建联席会-社区成员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志 愿者队伍”的横向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组织体系。三是不断完善社区党建统揽社区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共建协调制 度,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居委会主任定期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重大事项民主 听证制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统揽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以 全面开展科普文化、道德诚信、治安消防、法律服务等“八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在建设社区、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 好地推动社区“六共二建”共驻共建格局的形成。
三、抓好城镇社区功能建设,服务群众 进一步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研究新形势加强城镇社区功能建设的新思路,大胆创新,增强总体服务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和选树优势产业力度,探索新兴产 业和致富项目,努力在带领城镇困难群体脱贫致富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拓宽服务范围,构建服务网络。依托“一站式
式服务大厅”构建“六站 一室” 服务网络,把社区服务的范畴逐步延伸至社会保障、法律咨询、家政服务、中介等等方面。同时,通过活动室、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阵地,开展党员志愿者服 务、党员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系列活动,组织党员投身社区建设,在全社 区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良好风尚。二是加大就业工作力度,依托今年口岸互市贸易延伸至县城的有利契机,全面开展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摸底,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各种就业培 训,同时,通过开发扫街、绿化、清扫积雪、4050 人员公益性劳动等岗位,目 前实现 153 人再就业。其中依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优势,紧紧抓住哈萨克斯坦 的广阔市场,通过从事畜牧养殖、建筑业、餐饮服务等行业,促使一部分劳动力 向哈萨克斯坦输出,实现就业。三是实施“一居一品”致富工程,切实做好促民增收工作。围绕口岸县城 区建设和发展旅游产业,依托协会组织,重点在刺绣、奶牛养殖、特色种养殖和 庭院经济等产业方面实现突破,在每一个社区至少建立一个特色产业带动社区居 民就业致富。与此同时,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强化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抓紧 抓好,力争实现“有钱办事”的目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依托协会、提供代 办等中介服务,并争取工商、税务等部门通过减免税费、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 社区开展经营性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以规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为目标,结合 实际,切实抓好社区办公场地、活动阵地、办公设备、宣传栏窗等有形化建设,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四是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健全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和群众自治组 织,实行社区居务公开,保证居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事务和 公益事业,对社区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善于从居民中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社区各项工作得到持续不断地改进。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意见近年来,为适应单位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基层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职带会)为基本形式的多种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就进一步推进基层职代会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层职代会的职权
1、听取和审议本单位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包括职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情况,劳动安全卫生情况,集体合同及工资协议执行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及履约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2、审议表决通过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社会保障、职工培训、女职工特殊保护协议等。
3、检查、督促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履行集体劳动和及各项协议和签订劳动合同。
4、选举(该选)参加集体协商谈判的职工代表。
5、审议通过职代会实施细则。
6、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经协商授予的其它职权。
二、基层职代会职工代表
1、职工代表条件:(1)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并与单位签订一年(包括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聘用书)的职工,本单位或
工会工作者;(2)具有一定的业务技术知识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关系集体,遵纪守法,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在职工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敢于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2、职工代表的构成:(1)职工代表定于30人左右;(2)职工代表中生产一线职工不低于50%,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为30%,经营者(班子成员)不超过20%。
3、职工代表的选举:职工代表由单位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当选后要在本单位公示一周;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其任期与职代会届期相同,可连选连任。
4、职工代表变更:职工代表在本单位内部调动岗位,本届次内其代表资格应予以保留;职工代表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职工代表触犯刑律,七代表资格由本单位撤销;职工代表出现空缺由本单位按程序及时补选。
5、职工代表的权利:(1)在职代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发表意见和质询权;(2)参加对本单位职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检查;(3)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职工代表在届期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6、职工代表义务:(1)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水平和参与管理的能力;(2)密切联系群众,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完成职代会交办的各项任务;(3)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4)动员职工落实职代会的决议;(5)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6)接受和职工代表的申述和建议,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7)组织和协调所在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本意见在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单位工会,以便补充完善。
第五篇: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1999年底,我国有667个城市,749个市辖区,5904个街道办事处,11.5万个居民委员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社区服务的要求非常迫切。因此,很必要在总结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一年多来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个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式 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现有城市的管理和眼来不相配套。尤其是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比较薄弱,大力加强和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显得十分紧迫。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人,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一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式的要求。推动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广大城市居民的迫切要求。
(二)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工作呈现出扎实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的深人开展,社区面貌明显改观,社区风气逐步好转,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数量不断增多,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实 践证明,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紧紧抓住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给合起来,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可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调动社区居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还不太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城市居民委员会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种问题,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力不从心,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辖范围过小、人员老化、工作条件差等问题。推动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二、明确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
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改革城市基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责和权利,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坚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 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 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眼务、自我监督。(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人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今后五到十年城市社区位设的主要目标是:(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动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社区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口的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三、促进城市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拓展社区服务。在大中城市,要重点抓好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民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主要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黝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前景,要坚挂持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各地区要继续贯彻落实国颜如社区服务的各项扶持政策,统筹规划,规范行业管理。要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社区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在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发展社区卫生。要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积极发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条件。
(三)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要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利用社区内的各种专刊、板报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社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四)美化社区环境。要大力整治社区环境,要净化、绿化、美化社区。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要努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社区。
(五)加强社区治安。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络,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社区规模的调整,按照“一区(社区)一瞥”的模式调整民警责任区,设立社区警务室,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实行群防群治;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工作,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上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
(六)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容。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现有工作基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内容,力戒形式主义。
四、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团结、组织党支部成员和居民群众完成本社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履行职责,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居民身治组织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冠名社区。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成员经民主选举产生,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事。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要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居委会干部,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尤其要从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充实创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要切实改善社区党的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工作条件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
五、制定规划,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休合力
(一)城市社区建设应纳人当地国民经济与纷发展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地区要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人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计划。制定规划要立足于长远,具有前瞻性;实施计划要着眼于现实,注重可操作性。要指导和帮助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保证社区建设的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在推进社区建设的工作中,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经常给予指导,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城市和城区的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把社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帮助解决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地履行职责,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民政工作的主要依托,作为今后五年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某础上。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工作。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老龄等组织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