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论老年人住宅环境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论老年人住宅环境
摘要:通过本学期所做得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调查,发现现行的住宅体系在设计理念上对老年人的心理以及生理需求考虑不多,住宅设计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的特性,并就此对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建筑心理学 老年人 住宅环境 休闲环境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对自然环境进行着选择、适应、调节和改造。当人们处于室内环境的包围之中时,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等心理要素也同时处在室内环境的影响中。这里所说的室内环境就是指包围在我们周围的所有环境元素,其构成有: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围合元素,比如天花、地板、墙壁等;设备家居元素,比如家具、灯具、五金、装饰物等;空间气氛元素,比如灯光、色彩、温度等。这些给人以各种综合形象和生理刺激,同时这些刺激又在大脑中由感觉转化为感情,从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所以设计老人住房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设计老人住房时,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发现,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退化,功能降低。这些都决定了老人身体较虚弱,行动迟缓,体力下降,这就要求老年人的住宅设计应从方便角度出发,室内空间简单,使老人平时的生活自理和日常活动的困难最少而且省力,应使防火设计能保证最大安全。老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尤其是儿童的吵闹,因此外界的环境及室内的环境也应高度宁静。而从建筑心理学出发,老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建筑造型应富有生活气息,宅空间环境以舒适方便、温馨恬静为前提,材料选择以质地平和、简洁、淡雅的自然材料为主。因此,在老年人居住宅的规划与设计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充分考虑:
从空间来说在出人口及室内的交通路线上宜避免任何障碍物或阶差、装置上来说要在在老年人常走动的路线上加装安全扶手,必要的地方如卫生间的合适高度和地方设置扶手、并进行地面防滑处理、要有与外界的紧急联络设备和安全的电热源设备多一分安全设备,少一分意外损伤。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家具宜采用木制的给老人亲切感,尽量不要用钢材与玻璃制品(容易使了老人感到孤独冷清),尽量少用现代建筑生硬的直线与与角,多用曲线,同时室内装修材料肌理及色彩宜单纯、素雅,不要求太多的肌理变化,使老人能静心地休息。灯光照明上室内房间、楼梯、出人口照明需充足,避免灯光强烈刺眼的光线、反光、阴影。为避免老人在黑暗中行动不便,走道及房间照明需一致,卧室、走道、厕所宜装夜灯,对老人夜间上厕所帮助大。使用发亮的开关板,便于黑暗中找寻开关位置。
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住宅区的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棋牌中心等;也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庭院或绿地的局部设立自然的屏障或遮挡视线的树木,配以桌椅、灯具等,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具有私密、隐蔽、安全特征的用来休息、交谈的安静场所。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在规划设计上提供恰当的生活条件,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以充实他们的生活内容,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在社区中扩展智能环境,达到及时、有效为社区中老年人服务的目的。例如住宅区的管理中心应能及时对诸如有害气体的泄漏、火灾、医疗救护、意外事故、求助等主动提供紧急帮助。此外,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的位置和环境也必须结合社区规划,否则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环境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休闲环境设计
坐息空间。涉及到环境心理学中的领域性问题,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比如当人们处于其个人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个人的空间距离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中,当人们感到其个人领域空间受到严重的侵犯时,人们往往通过向窗外看以避免目光的接触来维持心理上的个人领域空间。
调查中老年人大都有很强的领域性。老年人休闲活动大多数时候是休息、晒太阳、观赏。因此,休闲环境中应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坐息空间。并且合理安排这些空间之间的距离和地方,这些坐息空间可以设在大树下、公共建筑的廊檐下等,或邻近儿童活动场地,以便老人们照看孙辈玩耍,同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阳光。坐息空间内的座椅也可以采用灵活的形式,一边老人自己把握与他人的距离。坐息空间中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比较私密的空间,避开主要人流聚集的地方,并有树木、花草等遮掩视线,以方便不喜热闹的老人静坐。
虽然调查中只有极少数的老人经常进行健身运动,但是健身场所和设备还是有必要设置的。健身活动场地和设备种类的考虑不仅要为体弱的老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还应使活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条件许可,可开避适宜老年人身体条件和爱好的门球场地(草坪),亦可作为晨练时提供打太极拳、老年人体操或舞剑等活动使用的开阔场地。考虑到老年人易疲劳的生理状况,在活动场地中为老人提供休憩、交谈、观看的场所和设施。
调查发现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生活中常伴有孤独感始,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且得到理解,这也是老年人进行休闲活动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与朋友或有相似经历的老人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己感到并没有被社会遗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坐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因而,在休闲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交往性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可以设置两种交往空间:小规模交往空间,即只有两三个少数老年人交流的空间,这种空间大多只要求提供桌椅或者一个可以遮阴遮雨的亭子,供老年人闲聊、下棋等活动;还有就是群体交往空间,老年人有在聚集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身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健身活动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提供必须的交往空间,可以是小型广场或是凉亭等空间
调查中老人普遍对现在的绿化都比较满意,但是有些绿化设置不合理也让老人们反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机勃勃的花卉和植物可以消除老年人消极的情绪,使老人体会到生命的乐趣。在老年人休闲环境的绿化设计时,应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在植物的配置上处理好乔、灌、草、花与场内建筑的相互衬托关系,创造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给老年人创造一种神清气爽、修心养性的良好绿化环境。
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要让住宅环境去适应老人,而不是让老人去适应住宅。
建筑学一班 冯舜 20110201103 2
第二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以荔湾区大岗元小区为例
【摘 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心理;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
近年来,景观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景观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荔湾区大岗元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1.1 环境感知理论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
1.2 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
1.3 领域性特征
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1.4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的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交距离(1.20~3.60m)和公共距离(3.6m以上)。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1.5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但又不相互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所以,功能泾渭分明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不用说清一色的均质环境。大岗元小区现状分析
2.1 小区概况
大岗元小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西湾路。临近地铁五号线且公交线路繁多,交通十分便捷。区内绿树成荫,环境安静。
小区以多层、小高层为主要住房类型,并有平房穿插散布其中。周边布有很多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应俱全,因此学区房为该小区的重要特点之一。
区内还配套有肉菜市场、食肆、士多、发廊、社区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为居民日常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
2.2 小区游憩者及其活动特征
2.2.1 小区游憩者
通过对小区公共休闲空间的游憩者调查分析,发现85%是本小区的居民,10%是来访者,5%是小区内部某些士多、发廊等的外来顾客。由此可见,小区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本小区居民服务。
观察发现在小区休闲空间停留的人群中40%是老年人,30%是儿童, 20%是中年人,10%是青年。由此可见,儿童与老年人是使用此公共休闲空间的主要人群,因此下面重点对儿童与老年人的行为与心理进行分析。
2.2.2 活动特征
户外活动分三种类型:必要性、自发性和社会性。必要性活动指居民都要参与的日常生活事务的所有活动。自发性活动指居民自愿参与的散步、晒太阳等活动。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 包括儿童游戏、互相交谈及最广泛的社会性活动——被动式接触, 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
本小区的公共休闲空间提供给居民的行为活动空间较之城市大型户外公共空间更具有尺度小、亲和力强、舒适性好的特点。通过询问调查,发现35%的人来公共休闲空间的目的是散步,30%的人来喝茶与打扑克牌,25%的人是休息与聊天,10%的人是来做运动。环境心理学理论在本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与评析
3.1 公共空间景点布局 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同一景点的环境感知有很大不同。这正证实了文中叙述的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感知理论、领域性特征等五条相关理论。下面以康乐健身区、榕树头和绿化小庭院三处景点为例详细评析。3.1.1 康乐健身区
由于老年人和儿童对空间感知的不同,因此所产生的行为也不同。观察发现老年人大都喜欢坐在边缘的石板凳上,观看周围的活动或相互间聆听交谈。而中部的康乐建身设施则成为儿童攀爬娱乐的领域。虽然老年人与儿童对环境的喜好各不相同,但两者的活动之间又有明显的联系与交叉。很多老年人为看护儿童,经常放弃边缘的座椅,站在健身设施旁观看孩子们玩耍,而儿童则常常攀上爬下以展示自己的本领。
3.1.2 榕树头
榕树头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聚集交流的场所,位于步行道交汇点。只要天气晴朗,该处的人流量就十分大。榕树下座椅摆放的距离基本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的社交距离,人们可以一边喝茶抽烟打牌,一边聊天闲谈。这种社交距离很好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榕树头仿佛成了成年人的专属领域,由于缺乏适宜儿童活动的空间,儿童从不会自发性地在此停留(除非被坐在那里的亲人们叫住),往往作为通过的路径快速跑开。
3.1.3 绿化小庭院
绿化小庭院是整个小区公共休闲空间中最为理想的休息场所。院中小径设计成流畅的曲线, 以引导空间的序列变化。院内还利用植物来创造小尺度空间,以增强安全感。该庭院在建筑创造的灰空间下,既使人们的私密性需求得到满足,又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多样的行为活动。院内的居民或独处、或亲密、或拉琴唱小曲、或聚集围观,不同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喜好选择不同的休息方式。
紧邻绿化小庭院有一块较为开阔的活动场地。白天场地上空无一人,人们选择在边缘的花架下停留和休息;但到了晚上,这块场地便成了老年人们跳舞的露天舞池,有时还会有些中年人在踢毽子。可见,同一块场地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不同的功能和领域性特征。
3.2 小区道路设计 3.2.1 道路的安全性
为了有效保证居住区的安全和安静,小区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并结合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及绿化、铺地划分空间, 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老人活动场地。这样的做法显得更富活力。
3.2.2 道路的舒适性
出于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推儿童车的父母等的考虑,小区道路设计为坡度变化不大的坡道或步行道,并相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步道的铺装为防滑,防目眩的材质,且利用铺装的变化来显示高程的变化。另外小区内还有一些富有趣味的道路,如镶嵌于草地上的条形花岗岩踏步、用鹅卵石拼成不同图案的小径等,这些都能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流活动空间。
3.3 植物配置 3.3.1 大型乔木
小区内高大乔木丰富,多以构树、大叶樟、小叶榕等为主,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搭配栽植。夏季浓密的枝叶为游憩者提供广阔的树荫,冬季树叶掉落便于阳光洒入场地,给游憩者提供一处晒太阳的佳所。这种季相变化能够满足人们的生理以及对于私密性、领域感的需求,在视觉、触觉上为游人提供了丰富的感知。3.3.2 小乔木与灌木
在小区中各景点与道路旁点植紫薇、鸡蛋花、桂花等观花观叶的小乔木与灌木,有效地增加了视觉以外的嗅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过程。
3.3.3 草本与地被
小区中设有一片小草坪。儿童常常在草坪上追逐、翻滚,对草地与泥土的柔软与芬芳的感知丰富了儿童对于公共绿地的体验,青少年及中年人也因这样的感知会坐在草地上读书看报或打牌聊天。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
(1)综合考虑居民在游憩时的多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各种感知的交替作用和交互作用。(2)小区内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半私密空间等多层次空间领域的考虑与设计。(3)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专属性活动空间,又必须考虑相互交叉活动场所的设计与营建。(4)小区内休息座椅等公共设施的设置需要符合个人空间尺度理论中相应的距离要求,以促进人们特定活动的发展。结束语
通过对大岗元小区的调研与应用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初步解析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普遍应用价值,同时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对今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作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4] 石洋,闫红伟.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5] 徐磊青.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6] 徐慧华.环境心理学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花园与设计,2006.10秋末版.[7] 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一).园林, 2004(4): 22-23.[8] 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二).园林, 2004(5): 22-23.
第三篇:论从生存的角度谈发展
论从生存的角度谈发展
【论文摘要】:发展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又会在一定阶段上与生存发生冲突;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就是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本文的三个部分是:
一、发展的临界点:发展与生存已起冲突;
二、破解冲突的根本出路:科学发展;
三、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
党的17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围绕这一战略思想,从生存的角度深化对科学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其重要。
一、发展的临界点:发展与生存已起冲突
(一)发展是生存的本质要求, 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否发展似乎成了判断一切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大家想的较多的是怎样发展,怎样大搞快搞发展,而对于为什么发展,发展意味着什么却想的不多。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解决一切问题都依赖于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只有发展,才有出路,这是硬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出路?谁有出路?是永续发展还是断子孙路的发展?是国家的出路还是小团体的出路?是大多数人的出路还是个别人的出路?有些领导爱说思路决定出路,有为才能有位。这本没有错。但是认为发展就是要有速度,就是GDP;有速度、有GDP才能有位、有出路。这种思路就值得怀疑了。最要害的一点,是发展的出发点错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一切发展围绕速度、GDP而展开。一些大手笔,大蓝图,大思路出台了,一些大开发,大工程,大战略上马了。或为升迁,或为留名,或为人生抱负,或为生命豪情,真的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样的大发展态势下,我们确实沐浴着发展的阳光带来的光明和温暖,但同时却不得不接受一个又一个灾难的降临。我们的美好家园被污水、废气、毒素所包围。发展的结果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结论:发展对我们的生存已构成了威胁。
生存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没有生存就没有一切。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这才是问题的实质。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却往往被某些人所忽略。
(二)在临界点附近,发展与生存已起冲突
我们要生存,所以要发展。但是发展为什么又威胁到生存呢?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是有度的,有临界点。越出度,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个度,既包括规模也包括速度。其根本是发展方式问题。
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的都是粗放型发展道路,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加上以煤炭为主题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陷入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中。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本来局限于城市的污染迅速向农村蔓延,形成了举国环境恶化的态势。发展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盲目发展所带来的恶果也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发展不仅仅是对生存锦上添花,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是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发展就反过来对生存构成了威胁。曾有人设想,按照进化的原则,我们人类可以适应被我们自己大量污染了的环境。也许若干年后,今天被视为污染了的空气和水到那时就是洁净的了,而今天所谓洁净的空气和水却成了毒素,就像地球生命系统进化早期,氧气这种的养命之气对当时的生物厌氧菌来说就是毒气一样。这个设想抽象地来看是可能的,但是只要考虑一下进化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他就是荒谬的。地球大气由还原大气变成氧化大气花了几十亿年,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适应今天的大气和水体环境也花了数千万年。工业文明改变大气和水体环境却只花了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让人类及其它生物适者生存下去是完全不可能的。发展太快,人类还来不及适应,就可能被进化给淘汰了。生存还是发展?这是个问题。当然答案是明了的。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生存的更好。破解二者的冲突,使我们生存的更好,根本出路只有一条:科学发展。
二、破解冲突的根本出路: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历史上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有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有暴力掠夺式的发展,有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有蒙鸠筑巢式的发展等等。实践已经并且继续证明这些违背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发展方式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灾难和威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高度,深刻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17 大报告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全面深刻分析了现阶段8方面的基本特征。在这一基础上,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各种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科学发展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发展。深刻理解这一要求的实质并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当前实践中对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三种错误认识和做法:一是把变化当作发展。追求形式,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只求速度,不重效益。只求当前面貌的新,不求长远实质的好。二是豁出生存搞发展。不顾后果,不惜代价,唯发展高于一切。机械理解发展,盲目大搞快上。
三是把科学当作发展的点缀。时时处处讲科学发展,但是科学只是用来装点门面。把科学当作发展的装潢摆设。只讲科学而不用科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认识到不发展就要落后挨打危及生存,盲目而不计后果的发展则是饮鸩止渴,自取灭忙。我们不仅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还要牢记硬发展没道理这句话。针对实践中对发展问题的各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二)建立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
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应包括决策、监督评价、执行等主要环节。按照17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应体现四个方面的要求:
1.做到“五个统筹”;
2.符合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3.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4.遵循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
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完善而又行之有效的科学发展保障体系,才能使发展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生存的更好,而实现这一目的又依赖于人类自己。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这一切离开了人都无从谈起。17大报告所阐述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在科学发展中怎样理解并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呢?
三、科学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的总要求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的基本原则
在科学发展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最根本是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把依靠人当作发展的力量基石。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发挥聪明才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的事业就不能成功”。
二是把尊重人当作发展的价值标尺。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命价值的体现。一切不以尊重人为前提的发展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
三是把为了人当作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全面理解为了人这一目的。不仅为了个人,还要为了集体;不仅为了团体、局部,还要为了国家、全局;不仅为了当代人,还要为了子孙后代。要算好三本账:公平帐、全局帐、子孙帐。
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不停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家园的唯一正确选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世纪、新起点,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展飘扬,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家园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第四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见死不救”现象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黄二艳0941061031
前不久在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受伤,18人步行或骑车路过,均未停下进行及时施救或叫救护车,不久医院宣布对小悦悦抢救无效。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的反思。对此,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了3场座谈会,探讨如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甚至有人建议见死不救立法。
事件发生后,18路人受到社会谴责,通过互联网上各网友的积极参与,新闻还被外国媒体报道,指责中国国民的冷漠,而“国民冷漠说”的始祖鲁迅也被大家记起并极力效仿。争相发表对冷漠国民的看法(其实不外乎就是谴责)。在此我们对此事中相关的路人来进行一场心理分析。
遭到众所矢的的路人,为什么会对一个受伤的小孩见死不救,视而不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大致不会脱离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二是小孩不是我撞的,我不负有必须救她的法律责任,在可救可不救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权衡之下选择不救。三是从这走过的人可能会救的,我装着没看见也没人知道。四是可能存在对生命漠视的情况(较少甚至可能不存在,在此只是为使分析尽量全面而作的假设)。五是这应该是他父母和肇事者的事,跟我无关。
现在我们对上述心里依次做简要分析:
存在第一种想法的人一般做事较为谨慎,考虑周详,同时也有点胆小和自私,不想惹事,怕节外生枝,自我保护心强。
第二种人重视法律规范,但较为忽视道德规范,比较注重荣誉与名分,利益心重。第三种人在生活中责任心一般不强,道德责任感也不强,做事可能总是存在侥幸心里,不能脚踏实地。
第四种,则可能是在生活中长期受到某些暴力对待,或曾受到过重大的心理或生理创伤,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采取漠视的态度,生活态度消极,不过问也不关心周围事物(或者是没有能力去阻止而选择不理睬和忽视),活在自己的空间里,生人勿近。
第五种,与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有相似的特点,即忽视道德规范,责任心也不强,但是非观念分的很清楚,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该是谁的责任就该谁担负起来,旁人没必要参合进去,这种人在生活中比较冷漠。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在路人的大致性格中窥见他们见死不救的部分原因,但我们不该忽视直接促成路人这一行为的具体因素,大家都还记得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吧,之后还是有许多这样的系列事件发生,我们是冷漠吗?我们只是害怕热心太过反而惹祸上身。我们不能一味谴责路人,当大家对做好事存在风险有共同认识时,我们就会对做好事存在疑虑。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路人,你会不会毫无顾忌的对小悦悦进行急救?同时,当大家将目光集中在媒体想要制造的舆论方向时,我们是否考虑到父母对孩子照顾的疏忽,肇事司机对生命的不尊重与残忍?法律又为想做好事的人做好被反诬的声援的后盾没?我在此不是想为路人开脱,只是希望大家在关注一件事时,不要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要考虑到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仅此而已。
第五篇:从环境心理学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重点
167 科协论坛·2009年第 2期(下 现代设计 与 制造技术
随着众多高校新校区的建立, 大学校园的景观规划与设 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校园中的教学、交往和生活的空间, 从 理念、形式和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 用科学的方法对新型的综合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进行综合分 析研究。
环境心理学, 是研究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理 论学科, 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 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 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揭 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就景观设 计而言, 大学校园属于中等尺度的环境, 具有使用者相对固 定, 使用规律简单明确, 组成元素完整, 类似小城镇等特点。环境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地图, 环境的认知与体验, 以及私密 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在此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有 利于把握好校园的空间意象, 塑造出尺度适宜、环境宜人、变 化丰富的多层次户外空间环境, 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要求。1 相关概念
1.1 校园环境认知与体验
意象指的是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而校园意象则是使用者经历了校园空间环境-行为相互作 用的过程, 产生的在记忆中重现校园环境的形象。具体的校 园空间环境意象可以说是 “校园认知地图”。通过综合校园使 用者的认知地图有助于我们得到公共意象, 解决众多相关问 题。特别是创造具有易识别性的空间, 包括认知距离和空间 定向。
校园环境的体验不同于认知, 它是刺激在场或紧接刺激 之后发生的, 会持续一段时间, 并能引发审美等情感反应。根 据环境体验的原理与特点, 人们偏爱复杂的刺激。这里的 “偏 爱” 是指对于含有复杂性性息的环境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这种复杂性应该是整体的, 有组织的 “复杂”。1.2 行为场景
场所是指在特定的空间以及其中按一定规则分布的要 素共同构成的物质环境, 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 支持着某种 固定的行为模式。而这样的行为场景, 是最贴近生活的小尺 度系统, 潜移默化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校园是个小社会, 各种 活动支持着的场所无处不在, 应该尊重其存在的合理性、尊 重它的变化。
1.3 领域性、控制感原理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 拥有或占用一 个场所或一个区域, 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对 领域的人格化, 能增强归属感。而外部空间形成的不同私密 性-公共性层次的领域有利于个人和群体的控制感。两者的 强化则能提高使用者对环境的满意度, 并自觉的加入到对环 境的维护中, 使得环境丰富多彩, 自身也得到教化。2 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1 创造良好的校园意象, 丰富的校园环境体验
根据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 复杂性会增加环境的不 定性, 提高唤醒水平, 易识别性则利于对复杂环境的组织和 理解, 减少不定性, 降低唤醒水平。只有当两者达到某种平衡 时, 才能让人们既不失去控制又维持兴趣, 并被认为是最美 的环境。在校园这样中等尺度的环境中, 人们希望环境易于 被识别, 同时也希望体验到校园丰富的内涵, 两者不排斥, 而 是实现在不同层面上的互补。这种需求应该得到兼顾而不能 偏废。一方面, 校园内集中了教学, 生活, 交往不同功能的空 间布局, 相互空间关系应清晰明了, 易于定向、定位、找路和 寻址, 使师生更好地熟悉、解读空间, 产生进一步活动的愿 望。另一方面校园落脚于 “园” 字, 可游可赏, 体现丰富的校园 文化生活, 以丰富多样和新颖独特的体验对师生的身心健康 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加强认同感、归属感和场地感, 加强 师生爱校的精神力量。
校园意象的组成元素为建筑、场所、道路和标志。其中建 筑最容易被师生记住并再认, 是易识别环境创造的重要元 素。清华校园早期有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四大建 筑。这些建筑无论是造型还是内部都采取了欧美新古典主义 的造型, 尽量讲求气派, 追求一种永恒的、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风格。其中的大礼堂从形体到色彩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增 添了青春的朝气。可以认为是美国二十世纪初学院派艺术校 园形式的翻版。另外, 相互邻近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有内聚力 的整体, 集中式教学楼布局无论是在教学组织、人际交往还 是资源共享方面都能较好地满足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
要丰富校园环境的体验要利用这些元素形成显著性差 异。可因地制宜, 因人因事迹巧妙地借用材料肌理、色彩与植 物配植, 多种元素综合运用。发掘利用现有性质相异的元素, 加以组合和再创造。
从环境心理学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 李 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现代高校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多种教育形式在大学中并存,不同的生 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环境心理学中关于认知地 图,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以及私密性、领域性研究等理论及其应用在此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校园景观设计 校园意象 场所精神
中 图 分 类 号 :J 0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3973(2009 02-167-02 168 科协论坛·2009年第 2期(下
现代设计 与 制造技术
扬州大学学生宿舍区靠近蒿草河, 岸边的草坡、林木, 加 上精心设计的亭、榭、廊道等聚会场所, 宛若公园一般闲适, 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休息场所。在教学区及生活区或集中或 分散布置许多具有扬州特色的园林景观。将园林引入校园, 是校园园林化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大学校 “园” 的创作方 式, 既体现扬州大学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该大学校 “园” 的 地域性。
在实现校园大的分区显著的情况下, 尽量突出每个区域 内下个层次的显著差异和相互干涉。
2.2 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实现 “创园育人” 的目的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稻田作为景观元素, 而稻田本身是学校师生参与劳动而共同创造的景观, 参与 过程本身成为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种参与, 校园 景观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同时, 我国农耕文化、包括 二十四节气在内, 在师生的劳动参与和季节变换中得到了活 生生的展现。校园的插秧节, 收割节, 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 等等, 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成为诠释校园景观参与性的典型例子。参与性活动场 地是领域感强化的体现, 师生通过切身参与特定环境中某种 固定的活动, 既增加了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又从中获 的精神的净化。在一定时间内留存的校园文化则深深鼓舞着 每一个参与者。
不得不正视现代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只注重知识 技能的传授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并重, 全面提高学 生各方面素质的方向转化, 更加注重将校园的环境作为精神 和知识交流的载体的切实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 人文素养, 提供一个自主、愉快、自在的学习场所。校园环境 呈现出整体性、自然性、人文历史性和综合性等发展趋势。“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 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师生、艺术作品、书本及非 常规活动的即兴
交流。” 在注重如报告厅、信息中心、活动中 心等正式交往空间塑造的同时, 新型校园更加关注这种随意 性交往空间的设计。在现代校园规划中除了加强对空间形象 的认知以外, 还应注重人与校园间有意义的关联, 使人对校 园产生认同感。
比如教学楼间相互贯通的内庭院、扩大的连廊和门厅、宿舍楼中集中设置的活动室、两个宿舍间布置的起居室、中 心绿地内宽阔的林荫道、林间的甬道、小广场、临水的平台等 都为师生在交谈、休憩中思想的交流、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人 格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校园环境同时会受到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 如气候、地 形、地貌等影响, 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因此, 校园的场所 精神是 “指其所处的地域自然特征、社会和文化特征与大学 自身的生活要求和文化特征结合而成的某种意向通过校园 建筑空间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前面提到的沈阳建筑大 学的稻田景观, 场地原属高产农田, 是东北稻的种植地, 土地 肥沃, 水源丰沛, 利用这样的场地特征建成了独特的稻田校 园。
2.3 明确谁是校园真正的使用者, 实现使用者的需求 设计者永远不能代替真正的使用者来思考, 必须首先明
确谁是真正的使用者, 弄清楚他们的需要。首先要研究使用 者在环境中的行为模式, 即人在环境中的社会活动与其所形 成的社会空间关系, 然后按照行为模式去研究其在环境中的 表现。
大学校园中的基本行为大致可分为认知识别、功能使 用、交往和个性培养四大类。
认知活动 :是人在环境中定向、定位和寻址并能在付诸 行动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涵义并寻找适当的参照系给自 身定位。
功能使用 :指学生学习、生活、研究、运动、交通等基本行 为。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教育理念的更新等而不断地进 行调整, 并走向集中型、开放性、智能化。
交往与群化 :是人们社会联系的基础。对师生沟通、学科 交融、交叉、知识碰撞,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校园更加 强调交往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个性培养 :大学校园应充满个性化发展的场所, 为此要 提供一系列从公共到私密的领域发展空间。
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的活动, 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反过 来人的活动又能造就空间。设计必须从人的行为和需要出 发, 设置实用、高效的校园公共空间。一个成功的设计必须关 心社会需求, 良好的环境不只是重视形象上的 “包装” , 或是 只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 人的行为因素和行为特征更应当引 起设计者的重视。3 结语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不再仅仅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多种教育形式在大学中并存, 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在学校中交叉、碰撞、交流, 自然给大学校 “园” 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也带来了新的趣味的场所和空间。因此,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 “园” 空间环境, 对一个面向 21世纪 的综合大学校园意义深远。创造具有特色的现代校 “园” 空 间, 充分体现 “校在园中, 园在校中” 的大学校园新理念。优美的景观环境对人身心的 “塑造” , 是其精神效用的 体现。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环境形象本身的作用能引发 人的某种行为。这是因为不同的环境能形成人的某种思维直 觉, 而这种直觉在反复作用于人的身心情况下, 久而久之即 转化为思维定势。形成个人的品质与性情, 从而指使人的某 种行为, 即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所以, 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应 重视环境心理学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M].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1.3.[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0.[3] 李齐,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 理论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04.[4] 俞孔坚.“非农时代”的稻田——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 计[DB].景观中国网站,http://paper.landscape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