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

时间:2019-05-14 13: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

第一篇: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

某市加强审计整改工作 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

审计整改是指通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改正,落实审计决定、采纳审计意见、建议,达到促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目的的活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实现审计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整改愈来愈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省审计机关“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五年行动计划活动开展以来,某市市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作为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强化整改责任、加强督查督办、完善相关制度等有力措施,加大整改力度,形成人大监督、政府督办、审计部门指导、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的整改工作机制,审计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审计整改工作增强了被审计单位财经法纪意识,促进了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规范财政财务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针对部分单位和部门在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建议方面重视不足,一些违反财经法纪问题在少数部门和单位屡查屡犯,一定程度上给经济运行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的实际情况,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就审计整改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市委书记陈启涛在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严格审计执法,必须切实抓好审计整改,审计整改应该成为我们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及时发现问题仅仅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督促整改、杜绝问题再次发生才是审计工作的真正目的。通过审计结果运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从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把问题解决好,遏制某些问题反复发生,这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是保证政令畅通的需要,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要加强对审计决定的跟踪检查和落实,做到专人负责,一抓到底,确保每一项审计决定都能落到实处,提高审计工作的实际效果;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在听取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后,都及时形成审议意见,要求政府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人大主任会议多次听取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从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高度提出要求;近两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都亲自过问,多次主持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强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提高对审计整改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整改到位,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各审计整改责任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和建议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绝大多数单位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采取措施积极整改,及时报送审计整改报告。

(二)强化责任,明确分工

审计整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单位密切配合,才能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的要求落到实处。为此,市人大财经委、政府办公室、市审计局共同研究审计整改工作方

案,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保证了审计整改工作的有序推进。市人大财经委及时将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印发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定政府报告审计整改结果的时限;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发出审计整改通知和督办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整改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限期报送整改情况报告,整改报告包括: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处理情况,问题未整改的原因和责任,以及继续整改的主要措施和整改时限;市审计局及时督促指导审计整改工作,将各单位的整改情况汇总后向政府汇报,经政府同意后向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报告。上述措施有效加大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力度,提高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促进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保证了审计整改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督查,确保成效

为使审计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由市政府秘书长牵头,市政府督查目标办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将审计整改工作情况与各部门目标考核挂钩,进一步加大了督查力度;市审计局综合法规科负责组织协调全部审计整改工作,相关审计业务科室项目组长(主审)负责督促指导,跟踪审计整改情况,确保了审计整改的有序进行和富有成效。多数被审计单位都能在规定时间积极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时报送审计整改情况报告,部分单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就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整改。但也有少数单位对审计整改认识不到位,行动不积极,以种种理由拖延或敷衍了事,整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效果不佳。为此我们及时启动督办机制,利用政府和人大的力量推动审计整改。如2008年相关部门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发现的污水处理费征收、截留应上交财政资金等问题迟迟不予整改,在审计部门多次督促无进展的情况下,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府目标办及时督办协调,约见两个审计单位主要领导,指出其态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帮助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法和措施,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四)完善制度,规范整改

为促进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某市市在审计整改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完善制度,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2007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某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若干规定》,要求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认真做好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以及有关专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整改情况应作为市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和政府目标考核的内容。同时明确由市人民政府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落实决议或审议意见情况,及时掌握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并在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后4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被审计单位应在审计报告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书面报市人民政府,并抄报市人大常委会。2010年9月市政府转发了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一是建立三级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关报送整改情况报告;审计机关向本级政府综合报告全年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本级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工作情况。二是健全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公安、监察、财政、税务、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要依法协助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三是落实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要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察任用干部和考核部门年度工作的内容之一。四是实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

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的整改制度,为审计整改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保证。通过上述制度建设,某市市审计整改工作已初步形成人大监督、政府督办、审计指导、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五)加强宣传,扩大效果

一是通过审计信息、政务公开网站等载体及时宣传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审计发现问题的情况,营造良好的整改氛围;二是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议,通报审计整改情况,表扬整改措施有力,进度快、效果好的单位,鞭策整改落后单位;三是借助新闻媒体,在公告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同时,一并公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2006年以来,我局连续5年在《某市日报》公告了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及住房公积金、福利彩票资金等专项资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社会反响强烈。

二、主要成效

2006-2010年,某市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发现的问题整改110个,纠正违规违纪金额12.7亿元,促进财政等部门制定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40多项,进一步规范了我市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维护了经济秩序,严肃了财经纪律,扩大了审计的社会影响,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得到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得到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更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审计整改促进财政增加收入6.2亿元

5年来,通过审计整改增加财政收入6.5亿元,其中:清收土地出让金5.3亿元,清收漏征漏缴税款2230万元,其他非税收入入库近1亿元。

(二)审计整改促进了财政、税收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促进财政改革和管理进一步深化。近年来,市财政部门根据审计建议,不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先后出台了预算编制、非税收入管理、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采购等多项财政管理制度,促进了财政管理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政府制定的《某市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某市市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工作实施方案》、《市本级财政预算追加审批管理办法》,建立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体制,确定了财政预算追加审批管理基本原则和程序,为从源头上根治一些屡审屡犯顽疾提供制度保证。5年来,促进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资金3.5亿元,促进财政部门及时下拨专项资金,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税收征管的进一步加强。市地税局近年来积极整改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征管方法,促进地方税收快速增长。5年来清收审计发现的漏征税款1600多万元。今年5月份以来,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市地税局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地方税漏征漏管户专项清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普通发票专项检查的通知》等加强税收征管的意见和办法,构建信息化立体化的税收管理新体系,并组织力量对税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清查,全市共清理出地方税漏征漏管户2048户,其中

1280户已补办了税务登记并补缴了相关税金。

(三)审计整改促进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

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市近5年对土地出让和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5次审计或审计调查。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有关区政府积极清收欠缴的土地出让金,并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制定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转让和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2007年,某市市政府出台了《某市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市区土地出让金收入由多头分散管理改为“全部缴入市级国库、收支两条线管理”;2010年3月,市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土地出让金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土地出让金分层级、分类别划拨使用的细则内容,使得管理体制日臻完善。2010年7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区土地二级市场建设管理的意见》,加强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监管,2010年8月,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市政府又下发了《某市市关于深入贯彻〈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的处分办法。

(四)审计整改促进了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

5年来,被审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如:2006年市公安局制定了《关于开展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及其他收入账户工作的通知》等11项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所属单位坚决制止无依据收费,所有收入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并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2007年,市卫生局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通知》,规定各单位收入必须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规定;市环保局规范了污染治理项目预算编制;市房管局制定了《某市市物业维修资金管理细则》;市粮食局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及粮食收储工作。2008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针对保险基金征缴中的问题,采取缴费基数“五险合一”和单位及个人缴费基数分开申报等办法,防止出现新的欠费等问题,并联合市财政局、地税局、监察局、审计局等7部门制定了《某市市社会保障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专项治理不依法核定社会保险基金缴费基数、不及时征缴社会保险费等问题,进一步强化基金征缴,规范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2009年禹会区区委、区政府根据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建议,制定了在全区加强管理的11项制度、办法。相关单位还根据审计建议,加强了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认真清理往来账务。有效促进各单位内控制度和内部管理跃上新的台阶。

(五)审计整改维护了经济秩序,促进了依法行政

5年来,审计纠正行政事业单位无依据收费问题500多万元,全部予以清退或收缴财政,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审计处罚,维护了经济秩序和企业利益,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如2006年市法院多收取的诉讼费23万元、高新区和新城区无依据收取的定额测定费等216万元全部没收上缴财政。2009年,市规划局清退无依据收取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项目规划押金53万元,并将无依据收取的建设单位项目规划评审费12.5万元上缴国库。

(六)审计整改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

5年来,我局先后对福利彩票、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费、农村饮水安全、城镇保障性

住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等民生工程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和反映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或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相关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如:2006年,市民政局归还了占用的福利彩票公益金304万元;2007年,市房管局收回被某市房地产集团公司经营使用的物业维修资金969万元,保证了物业维修资金的安全;2008年,审计促进财政部门拨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918万元;促进市建委制定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三项措施,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2009年,五河县政府出台了《五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五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五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监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审计调查发现的市区132户不符合条件的住户隐瞒住房真实情况骗取廉租房补贴问题,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审核发放工作的通知》,完善了廉租房补贴的发放和管理;2010年,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某市市医疗废物中心工程和淮上区承建大板楼危房改造配建廉租房项目地方配套资金3450万元未到位问题,目前已全部落实资金来源并拨入建设单位账户;市民政局制定了《关于做好优抚对象年检及抚恤补助经费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优抚对象有关经费发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优抚对象的档案管理,建立了年检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有效防止虚报冒领专项资金问题再次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思考

(一)审计整改面临的问题

5年来,我市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体会有:提高认识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工作机制是保证,被审计单位支持配合是根本。审计整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审计整改工作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二是整改问责机制不健全,责任追究不到位;三是由于制度、机制、利益等原因,收入支出超预算、未实行政府采购等不可逆问题无法整改,屡查屡犯;四是整改不全面,当前人大、政府主要关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对其他方面的审计整改关注不够。五是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不力的单位尚无有效处理手段,这些问题影响了审计整改的成效,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努力。

(二)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思路

整改是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方面,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加强审计整改,首先要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重点是提高各相关单位领导的认识,要认真组织《审计法》、《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构,强化各部门责任。审计整改这项系统工程,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的主体、本源,人大监督、政府督办、审计指导是审计整改的直接推手,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上级主管追究问责是审计整改的重要保障。只有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协同运作,审计整改才能及时、有效到位;第三,加大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制度,在报刊、电视、电台、网站等媒介披露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并运用社会力量督促审计整改。第四,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扩大审计整

改覆盖面。在继续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将其他方面审计发现的问题也纳入审计整改工作范围,使审计整改工作更加全面、规范。第五,收入支出超预算、未实行政府采购等不可逆问题的整改,除对一些主观恶意明显、性质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处理外,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从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铲除产生问题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根治“屡审屡

第二篇:《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全文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全文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方案》共提出十项具体措施,包括推进项目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重点科目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部门资金的统筹使用等。>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把“零钱”化为“整钱”,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增加资金有效供给,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用足用活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举措。

(一)总体目标。

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要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预算管理制度、中期财政规划、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等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期目标是:盘活各领域财政沉淀资金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建立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长远目标是: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更加成熟,将所有预算资金纳入财政部门统一分配,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促进财政资金优化配置,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二)主要原则。

全面统筹。通过统筹使用各类资金、盘活用好结转结余资金、加快预算资金下达执行等,构建起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的总体框架。

分层推进。以项目、科目、部门、政府预算体系、跨预算、各类收入、增量与存量、编制与执行等为切入点,有序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

远近结合。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目前预算执行偏慢、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把盘活的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又要着眼长远,进一步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改革创新。既要善于总结和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用改革创新方法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又要通过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促使各级政府和部门主动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依规。既要严格按照预算法及有关法规规定,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又要对地方先行先试予以必要授权,推动修改相关的预算资金管理办法。

二、具体措施

(一)推进项目资金的统筹使用。

做好项目前期准备。提前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评审、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预算一旦批复或下达,资金就能实际使用。

加快项目预算批复和下达。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要按照规定时间及时批复、下达并拨付资金。加快据实结算项目下达进度,一般采取当年列入部门预算或上半年预拨、下年清算的方式。强化预算理念,项目跨实施的,要根据资金需求情况分年下达预算。

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实时跟踪了解项目执行情况,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同级财政可按一定比例收回资金,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

加强项目库管理。发挥项目库的基础支撑作用,对没有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一般不得安排预算;规范项目设置,做细做实项目库,全面反映项目的执行单位、历年预算安排、结转结余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等情况;实施项目全周期滚动管理,逐步完善项目退出机制。

(二)推进重点科目资金的统筹使用。

重点推进科技、教育、农业、节能环保、医疗卫生等重点科目资金的统筹,既要统筹安排当年预算资金,也要加快消化历年结转结余资金。

加快推进科技资金优化整合。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将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

推进教育资金优化整合。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优化各级政府教育资金支出方向。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推进节能环保资金优化整合。按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将现有节能环保领域资金按照节能减排、环境监测监察、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环境修复治理、生态恢复保护等六类进行统筹整合。

推进涉农资金优化整合。进一步深入推进各个层面的涉农资金整合统筹,逐步将涉农资金整合为农业综合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发展、林业改革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六类,突出创新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

推进医疗卫生资金优化整合。逐步将医疗卫生领域资金整合为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三类。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并实行统一管理。尽快推进计划生育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整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基本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计划生育、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

推动修订重点支出挂钩相关法律。推动尽快修订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相关规定,对相关领域支出根据推进改革的需要和确需保障的内容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不再采取先确定支出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办法。

(三)推进部门资金的统筹使用。

推进统一预算分配权。对中央基建投资、中央科技资金等切块管理的资金,应加强与其他财政资金的统筹协调,按照统一的预算管理流程进行编制。对中央基建投资、中央科技资金安排支出的项目,其他财政资金可不再安排或减少安排,避免重复安排支出和固化投向。对少量的中央基建投资、中央科技资金和其他财政资金都安排支出的项目,应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资金分配方式。

推进部门内部资金的统筹使用。厘清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内涵界限,除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外,逐步取消项目支出中用于本部门编制内人员经费的支出。严格控制每个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项目个数,在调整优化政府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基础上,项级科目下一般不再拆分成不同的专项资金。

推进跨部门资金的统筹使用。加强跨部门资金的清理整合,对同一工作事项,原则上应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由一个部门负责,资金相应列入其部门预算;确需分解为由多个部门负责的,应按照项目和资金性质明确牵头部门,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并按照部门预算管理规定分别列入各自部门预算,减少部门间横向分配资金。

推进部门职责调整和整合。深化机构改革,理顺部门间的职责划分,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加强政府监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统筹协调。

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对政府性基金预算中未列入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的收入项目,除国务院批准的个别事项外,三年内逐步调整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并统筹使用。从2016年1月1日起,将水土保持补偿费、政府住房基金、无线电频率占用费、铁路资产变现收入、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等五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上述基金转列后,支出仍主要用于或专项用于安排相关支出,且收入规模增加的,支出规模原则上相应增加。

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暂时保留在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资金,与一般公共预算投向类似的,应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或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的资金分配方式。对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规模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30%的部分,应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统筹使用。

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协调。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2016年调入比例达到19%,并逐年提高调入比例。除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范围限定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资本金注入及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等方面。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这方面的资金逐步退出。

推进专项收入统筹使用。三年内逐步取消一般公共预算中以收定支的规定,2016年先行取消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草原植被恢复费、海域使用金等专项收入专款专用,相应推动修改法律法规,对相关领域支出统筹安排保障。新出台的税收收入或非税收入政策,一般不得规定以收定支、专款专用。

(五)推进跨预算的统筹协调。

建立跨预算平衡机制。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等方式弥补,如仍难以平衡,省级以上政府可以在报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实现平衡,市、县级政府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临时救助,并在下一预算中予以弥补。

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未来三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规划期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研究政策目标、运行机制和评价办法。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强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预算的约束。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在水利投资运营、义务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环保等重点领域开展三年滚动财政规划试点。对列入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的项目资金,因特殊原因无法使用的,各部门要及时调剂用于规划内的其他项目,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编制部门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加强部门预算总量约束,在编制2016年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中央部门2016-2018年滚动财政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一般不得规定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部门、行业规划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与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相衔接。

(六)推进规范各类收入及其统筹使用。

加大各类收入统筹使用的力度,进一步理顺税费关系,清理、整合和规范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逐步建立税收收入为主导、非税收入适当补充的收入体系。

清理压缩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取消政策效应不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项目。归并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重复设置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项目。结合税制改革,依法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改为税收。对决定取消、归并、调整的政府性基金,及时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开项目名称、设立依据、征收方式和标准、收入规模等,提高政策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从严控制设立收入项目。一般不新设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项目,如有必要筹集收入或调节经济行为,主要依法通过税收方式解决。个别需要新设立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项目的,应有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经国务院批准,并明确征收期限。

(七)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的统筹使用。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各项要求,全面盘活结转结余资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预算周转金等各类存量资金。

推进结转结余资金的统筹使用。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要加快预算执行,也可按规定用于其他急需领域,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应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从严控制一般公共预算结转项目,可不结转的项目不再结转。地方各级财政除国库集中支付结余外,一律不得按权责发生制列支,已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存量资金,要结合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在两年内使用完毕。

推进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统筹使用。根据实际需要将闲置不用的预算周转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合理控制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在编制预算调入使用后的规模一般不超过当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含对下级转移支付)的5%。

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从2016年起,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或部门,适当压缩下年财政预算安排规模。其中,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地区,按一定比例相应核减对其下年转移支付规模;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大的部门,按一定比例相应核减其下年公用经费或项目支出规模。

(八)推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统筹协调。

统筹协调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既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预算执行打好基础,又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为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严格控制代编事项,按照预算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各级财政应严格控制代编预算,对确需代编预算的事项,应及时报同级政府批准,并在当年6月30日前下达;逾期未下达的,收回同级财政总预算统筹使用。提高地方预算完整性,中央将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下达地方,地方应足额编入本级预算,并及时组织实施。严格预算调整,硬化预算约束,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等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必须出台的政策,应通过以后预算安排资金。加快已定政策的预算执行,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等已定政策要抓紧出台实施方案,及时下达预算。

(九)推进债务资金的统筹使用。

加大存量债务资金和新增债务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结合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工作,对尚未使用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资金,一律纳入预算管理,与新增债务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其中,一般债务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统筹用于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专项债务资金纳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与该项政府性基金统筹用于对应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探索提前下达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同时加快发行进度。

加强库款管理与债务发行的统筹协调。加快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发行进度。库款较高的地区,可以根据库款余额适当控制债务发行的规模和节奏,促进库款管理与债务发行有机结合。

(十)推进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使用。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属于中央事权的,尽可能由中央本级支出安排,中央直接实施,并加强对项目遴选和执行的控制;属于地方事权的,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中央主要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支持,对少量的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事务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支持,并将具体资金分配权、项目确定权交给地方,中央侧重加强监管。

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对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予以整合。对整合后的专项转移支付,应逐项制定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做到政策目标明确、分配主体统一、分配办法一致、审批程序唯

一、资金投向协调。加强转移支付项目和部门预算项目的统筹,减少执行中的预算级次调整。

探索专项转移支付分配新方式。对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逐步改变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发挥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

推动地方先行先试。通过对地方予以必要授权或修改相关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允许地方政府在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先行先试。对上级政府下达的专项转移支付,下级政府可在不改变资金类级科目用途的基础上,发挥贴近基层的优势,结合本级安排的相关专项情况,加大整合力度,将支持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整合使用。

三、组织保障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作为、主动配合。财政部要密切关注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监督,切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建立信息定期统计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信息定期统计制度,认真分析资金整合、预算执行、财政存量资金等有关情况,并及时报送财政部。

(三)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考核指标,对未按规定完成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建立从项目申报到财政资金拨付全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切实明确权责。对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问题实行一案双查,不仅严肃查处直接当事人,还要追溯追查申报、审批等环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信息公开机制。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篇:“五项原则”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

**“五项原则”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

***财政局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制定了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五项原则”。

职能归口原则。按照业务股室职责,采取集中统一的办法,归口业务管理。业务股室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归口预算单位各类资金收支情况,在单位申请拨付资金时,要结合单位年初预算、上级专款、历年结余等资金进行通盘考虑,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头对外原则。预算单位申请拨付财政资金相关业务工作由各业务股室一头对外,实行一站式服务。预算单位有关预算编制下达、资金申请、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相关工作只对应归口业务股室,涉及内部其它股室的相关工作由归口业务股室负责协调办理。

分级负责原则。财政资金拨付业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业务股室对所涉及部门预算、预算追加(调减)、上级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称上级专款)等严格审核把关后提出意见报分管局领导,经分管局领导阅签,最后送局长批准后执行,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流程规范原则。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执行;先有指标,后有支出;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要求,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预算指标管理,将所有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预算指标为年初预算指标、调整预算指标、当年上级专款指标以及上年未执行的市级预算和上级专款可用指标。资金拨付原则上每月集中安排一次,对特殊情况急需拨付的,由单位提出用款申请,财政部门审核,按规定程序办理。

信息共享原则。预算股、国库股、政府采购管理股、非税收入管理局(综合股)等综合管理股室,相互之间、与业务股室之间要搞好凭证、报表传递和对账工作,实现财政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为各单位和业务股室提供规范、高效、快捷的服务。

第四篇:1、财政资金管理规范[最终版]

附件一:

财政资金拨款操作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财政资金拨款审批的方法、步骤及审批程序,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财政性资金支出安全、有序。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财政资金拨款。

三、职责

1、单位归口科室经办人负责单位预算资金的申请。

2、单位归口科室科长负责审核。

3、预算国库科科长负责对各项资金支出的拨付核准。

4、预算国库科资金拨付人员负责具体办理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的拨付手续。

5、单位归口科室和业务归口科室不一致的,业务归口科室需开具《拨款联系单》并附相关《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申请表》或上级转移支付文件,交由单位归口科室实施拨付申请。

6、因紧急情况或特殊原因需在预算安排前办理预算资金支出的,或因整个拨付链条中某一环节人员不在岗又没及时授权且资金急需支出的,由业务科室提出申请报经分管局 长同意,并由分管局长通知预算国库科实施拨付。事后业务科室补办相关手续。

四、操作方法(一)申拨审批

1、预算已安排且批复到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 单位归口科室经办人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提出拨款申请,科长审核。同时开具《资金申拨单》,须经办人和科长签字审核。

2、预算已安排但尚未明确批复到预算单位的预算资金

(1)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填制《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申请表》,报经科长和分管领导签署意见;

(2)转预算国库科录入指标,出具《预算指标追加单》;(3)单位归口科室经办人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提出拨款申请,科长审核。同时开具《经费核拨通知书》,须经办人和科长签字审核。附《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申请表》。

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也依据上述程度拨付。上述专项资金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需分解到不同预算单位或企业的,业务科室还需附分解文件。

3、追加财政专项资金

(1)预算国库科根据《文件处理单》(和业务科室的核拨意见)录入指标,出具《预算指标追加单》;(2)单位归口科室根据《文件处理单》和《预算指标追加单》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提出拨款申请,科长审核;开具《经费核拨通知书》,须经办人和科长签字审核。附《文件处理单》。

4、追加专户储存资金

(1)单位归口科室经办人填制《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申请表》,报经科长和分管领导签署意见;

(2)单位归口科室经办人开具《经费核拨通知书》提出申请,经办人和科长签字审核。附《预算单位专项支出申请表》。

(二)凭证送达

1、预算国库科科长核准《资金申拨单》或《经费核拨通知书》及附件。

2、预算国库科资金根据核准的《资金申拨单》或《经费核拨通知书》及附件拨付人员开具拨款凭证或银行票据,送达国库或财政专户开户银行。

附件二:

财政收入退库(付)和国库更正操作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财政收入退库(付)、国库更正的方法和步骤及审批程序,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确保退库(付)工作的安全、有序。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财政收入退库(付)、国库更正的审批。

三、职责

1、业务归口科室负责财政收入退库(付)的审核。

2、预算国库科科长负责财政收入退库(付)及国库更正事项的复核。

3、分管局长或局长负责财政收入退库(付)的核准。

4、预算国库科总会计及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办理财政收入退库(付)及国库更正事项的各项手续。

四、操作方法

(一)财政收入退库(付)

1、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根据年初预算安排的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指标和相关退库文件,由相关单位提出申请并填写《退库申请书》,经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员和 科长审核签字,转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交局长审批,再由预算国库科预算总会计送台州市财税局审批。

2、再生资源增值税退库。根据财政部驻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有关文件,由相关企业提出退库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并填写《退库申请书》,经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员和科长审核签字,转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交局长审批后,由相关人员送台州市财税局审批。

3、非税收入退付。由相关单位和个人提出退付申请,填写《非税收入退付申请书》和申请退款情况说明,经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员和科长审核签字,转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交分管局长审批后,转预算外出纳办理退付业务。

4、由于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错缴、多缴预算收入需要办理的退库。各单位或个人申请退库,应填具《退库申请书》,并附上依据的文件、缴款书原件和复印件(原件由审批部门查验后交回原单位或个人),经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员和科长签字审批,转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由预算总会计送台州市财税局审批。

(二)国库更正

1、财政体制引起的国库更正。预算总会计根据文件资料填写《国库更正通知书》,交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后,送国库办理更正。

2、其他引起的国库更正。由预算单位或业务归口科室 提供经分管领导审批的资料,预算总会计填写《国库更正通知书》,交预算国库科科长复核后,送国库办理更正。

附件三:

财政资金核算操作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财政资金收款、拨付、核算的方法和步骤,以规范财政资金核算管理。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管理。

三、职责

(一)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负责各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调整意见的提出。

(二)预算(国库)科科长负责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调整意见的审核。

(三)分管局长负责账务处理调整意见的审签。

四、操作方法

(一)资金收款记账

1、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在收到各项收入后,应根据资金性质内容在相应账套的总账科目及明细账科目中 逐笔将收入登记入账。

2、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由预算内主办会计根据收入日报表入账,预算外收入、代管资金和其他各项专项资金收入,由预算外和专项资金主办会计根据收入报表、凭证入账。

(二)资金拨付和记账

1、资金拨付依据

(1)预算资金拨付依据是预算(国库)科审核确认并在指标管理系统中录入的预算指标,预算未安排的拨付依据是经分管局长签字审批的相关拨款证明。

(2)其他专项资金的拨付依据是年初编制的专项资金收支计划、社保基金收支计划,非计划安排的资金拨付依据是经分管局长签字审批的相关拨款证明或文件。

2、资金拨付的审核

(1)《资金申拨单》、《经费核拨通知书》、《收入退还书》、《国库更正通知书》(以下简称“拨款书”)填列内容的审核。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接到各业务归口科室提供的经审批后的拨款书,对所填写内容和审批程序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进行审核,对不完整、不准确、不规范的拨款书退还业务归口科室重新填写审批。(2)资金拨付依据的审核。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对资金拨付依据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核无误后,送预算国库科科长签字核拨。

①依据预算指标的拨款,运用资金申拨系统与指标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核对。

②其他拨款除了核对计划外,还必须核对资金的到位和余额情况,对没有到位的资金或余额不足的资金不予拨付,并将不予拨付的理由及时反馈业务归口科室。

(3)预算(国库)科科长对资金拨付的相关凭据进行复核,核准签字后交主办会计。

3、资金拨付手续

(1)主办会计接到经预算(国库)科科长核准签字后的“拨款书”等后,开具拨款凭证或银行票据,由审核人员审核并分别加盖财务专用单和法人章等预留银行印鉴。

(2)财政内部账户之间的划款,由主办会计依据领导审批资料,开具拨款凭证或银行票据,送审核人员审核。

(3)审核人员将拨款凭证或银行票据与所附的收款单位名称、账号、金额等要素进行核对无误后加盖法人章送主办会计。

(4)主办会计自收到拨款申请凭证后确保在三个工作 日之内将内容完整、印章齐全的拨款凭证或银行票据送达银行,办理资金拨付。

(5)资金拨付的记账: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根据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的支出票据回单联对相关拨款信息或国库集中支付支出日报表进行勾对,核实无误后登记相关会计账目并生成记账凭证,同时将银行回单附在相关审批资料上。

(三)凭证装订、报表编制

1、每月末,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将账面资金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不符,查明原因,将核对结果告知科长,并按规定更正。于次月1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打印出上月会计凭证,整理后装订成册。

2、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根据准确的会计资料按月(年)编制会计报表,并送呈局长、各分管局长及科长。月度会计报表于次月10日(遇节假日顺延)前编制完成,年报会计报表于次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前编制完成,并按规定的报送范围报送。

3、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在决算报表汇审结束后20日内,将打印的账本、会计报表及有关会计资料装订成册。

4、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将核算账套的会计凭 证、账册、报表等资料整理归集,保管满一年后移交局综合档案室归档。

(四)账目数据核对

1、日常数据核对。相关业务归口科室经办人员按月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查询相关拨款信息,与留存的相关业务资料和预算单位提供的报表数据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预算国库科,共同查明原因后作相关账务处理。

2、年终数据核对

(1)每年11月下旬预算(国库)科向业务归口科室发出对账通知,预核对拨款数。业务归口科室接到通知后根据各自的拨款记录,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查询相关拨款信息,与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进行拨款核对,并将核对结果以表格形式反馈至预算(国库)科。

(2)结束后,各业务归口科室于十日内通过资金申拨系统提供的各预算单位全年拨款数以及预算外收入数,及时与各预算单位进行核对,预算内、预算外资金除核对全年拨款总数外,还要核对明细科目,功能科目核对到“项”级。

3、年终结账。预算(国库)科各主办会计按制度规定办理年终结账、转账手续,结清旧账、建立新账。

附件四:

财政资金存款管理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财政资金银行存款的开户、销户、变更、调度和营运的方法和步骤,以规范财政资金的存款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保值增值。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算(国库)科核算的财政资金银行存款管理。

三、职责

(一)预算(国库)科负责提出财政资金银行开户、销户、变更及资金调度、营运的方案。

(二)分管局长或局长负责银行存款账户的开户、销户、变更及资金调度、营运的审批。

(三)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负责财政资金存款开户、销户、变更及资金调度、营运的具体办理。

四、操作方法

(一)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开户、销户及变更

1、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开户。预算(国库)科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或资金核算管理的需要,提出财政资金开户的申 请,经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核签字后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按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开设相关程序报批。

2、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销户。预算(国库)科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或资金核算管理的需要,提出财政资金销户的申请(含销户的名称、账号和开户银行),经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核签字后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办理销户手续。

3、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变更。预算(国库)科根据资金核算管理的需要,提出财政资金账户变更申请,说明变更前后账户的名称、账号和开户银行,经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核签字后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办理变更手续。

4、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根据《椒江区行政事业单位开设账户审核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签发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到相关银行办理开户具体手续。

5、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根据审批后的账户撤销、变更的文本资料,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银行账户的撤销和变更。

6、终了15个工作日内,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需填写《财政资金存款帐户使用情况统计表》,经科长审核后分别报送分管局长和局长。

(二)财政资金调度

1、国库存款资金调度、上缴上级支出,由预算内总会 计提出资金调度申请,由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核签字后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办理

2、商业银行存款账户之间的资金调度,由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填写《银行存款资金调度审批单》,经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核签字并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办理。

3、财政资金临时性调度,根据区政府《文件处理单》或相关文件,经局长及分管局长批阅后予以办理。

(三)财政资金的营运

1、预算(国库)科会同相关业务科室根据有关财政资金营运政策,结合财政资金银行存款具体情况负责安排、操作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工作。对于新增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或定期存款转活期存款由业务科室会同预算(国库)科提出具体方案,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对于定期存款到期转存报预算(国库)科科长审批。

2、预算(国库)科经常性开展财政资金存款余额核查工作。主办会计应编制月度《财政资金存款余额表》,经科长审核签字后于次月10日前分别报送分管局长和局长。

3、预算国库科主办会计将局领导批准的存款账户开户、销户、变更等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装订,作为备查资料归档。

五、区级机关会计核算中心及局下属各单位存款管理参照本《规范》执行。

附件五:

报表编制操作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财政性资金核算账套的会计报表编制、财政收支旬、月、季报编制及分析说明、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报表、乡镇财政决算报表、财政供养人员报表及政府性债务报表的编制,以规范报表编制、决算数据汇审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日常会计报表、财政收支旬、月、季报及分析说明、各类决算报表编制和决算数据审核汇总工作。

三、职责

(一)预算(国库)科总会计负责预算内资金核算账套的旬、月、季报的编制,审核汇总全区预算内财政收支旬月报,预算(国库)科专人编写分析说明。

(二)预算(国库)科牵头负责全区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报表的布臵和汇审编制工作,并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上报决算报表。

(三)业务归口科室负责分管预算单位的部门决算有关报表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汇总。

(四)预算(国库)科负责财政体制结算综合对账单核对及财政供养人口报表、乡镇总决算报表、政府性资产负债报表的编制。

(五)分管副局长和局长负责对各类决算报表的审定。

四、操作方法

(一)财政收支旬月报的编制

1、预算内资金财政收支旬月报的编制及汇审

(1)每旬、月终了后,预算(国库)科总会计按照要求负责编制全区财政收支旬月报及财政收支进度表。

(2)预算(国库)科专人负责编写分析说明并按规定时间上报。

2、预算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月报的编制

每月终了后,预算(国库)科预算外总会计按照要求负责编制全区预算外资金收支执行情况表,同时编写预算外资金收支分析。

3、财政专项资金月报的编制

每月终了后,预算(国库)科专项资金主办会计按照要求编制各类专项资金资产负债表及相关明细报表。

(二)决算报表的编制

1、财政总决算报表的编制

(1)总决算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上报 ①预算(国库)科总会计负责全区财政总决算报表编制录入。

②各业务归口科室协助预算(国库)科编制全区总决算报表,及时提供和填报有关报表中的数据。

③预算(国库)科总会计按照要求审核报表,并编写总决算工作总结、编制说明及分析材料,在规定时间参加上级财政部门决算汇审会议,并将审核无误的报表打印上报。

(2)总决算报表的返还和归档

预算(国库)科总会计将财政厅审查通过的总决算报表打印成册加盖财政局公章和法人章送区长审核后加盖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公章,报送台州市财政局,同时送局综合档案室存档一份。

3、部门决算报表编制(1)组织和布臵

①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组织并做好报表布臵工作。

②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将部门决算报表软件及相关资料分发到业务归口科室,由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报表的人员分发到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将上级财政部门随时更新的报表参数及时挂到区财政局外网,业务科室负责报表人员及时自行更新报表参数并通知到各行政事业单位。(2)部门决算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 ①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收集各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电子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等资料。

②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报表人员提供一般预算、基金预算、预算外支出、非税收入及罚没收入对账单给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同时在做好报表与对账单数据核对工作的基础上,对各单位部门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做好单位的数据汇总,并对客观存在的合理性错误写出书面说明材料。此外还需做好部门决算报表同财政供养人员报表及乡镇财政报表口径上的统一并核对无误。

③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负责区级部门决算报表汇总和审核。业务归口科室人员负责报表具体修改并协助完成报表汇总工作。

④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负责核对部门决算报表财政拨款汇总数与财政支出决算数,编写部门决算工作总结、编制说明,同时对汇总数据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编制分析报告。

⑤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协同1至2名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报表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参加上级汇审会议。

(3)部门决算报表的返还和归档

预算(国库)科部门决算报表编制人员将财政部审查通 过的部门决算报表打印成册加盖财政局公章和法人章后报送市财政局,同时在局综合档案室存档一份。

4、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的编制(1)组织和布臵

预算(国库)科乡镇财政管理人员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编写乡镇财政决算报表和填报说明,并做好报表布臵工作。

(2)乡镇财政决算报表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

①预算(国库)科乡镇财政管理人员负责乡镇财政决算报表收集、录入。

②预算(国库)科乡镇财政管理人员按照要求审核报表同时编写乡镇决算工作总结、编制说明及分析材料,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规定时间参加决算汇审会议,并将经审核无误的报表打印上报。

(3)乡镇财政决算报表的返还和归档

预算(国库)科乡镇财政管理人员将财政厅审查通过的乡镇决算报表打印成册加盖财政局公章和法人章,报送台州市财政局二份,同时送档案室存档一份。

5、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编制(1)组织和布臵

①预算(国库)科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编制人员按照财政 部要求,组织并做好报表布臵工作。

②预算(国库)科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编制人员将财政供养人员报表软件及相关资料挂到区财政局外网,再由业务归口科室分管的人员通知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下载、安装软件、数据导入。

(2)财政供养人员报表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

①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收集各单位上报的财政供养人员电子数据文件。

②业务归口科室负责报表人员负责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的单位收支数、编制数、实有人员数等数据与部门决算报表数据核对无误。

③预算(国库)科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编制人员负责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数据汇总和审核。业务归口科室人员负责财政供养数据具体修改并协助完成数据汇总工作。

(3)财政供养人员报表数据的返还和归档

预算(国库)科财政供养人员报表编制人员将省财政厅审查通过的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备份,同时将财政供养人员汇总表打印并送局综合档案室存档一份。

6、政府性债务报表的编制

(1)债务报表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汇总、上报 ①预算(国库)科债务报表编制人员负责全区政府性债 务报表编制录入。

②各业务归口科室分别负责各自分管单位的债务报表审核、上报。

③预算(国库)科债务报表编制人员汇总全区债务后,按照债务考核要求计算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后,经局长审阅后报区领导同意,在规定时间参加债务汇审会议,并将审核无误的报表打印。

(2)政府性债务报表的返还和归档

预算(国库)科债务报表编制人员将财政厅审查通过的债务报表打印成册加盖财政局公章和法人章,报送台州市财政局,同时送局综合档案室存档。

附件六:

会计印鉴内部管理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会计印鉴的管理,以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规范财政资金支付程序,明确责任,防范风险,确保财政性资金安全,特制定会计印鉴内部管理暂行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财政局相关各科室及下属单位所有会计印鉴的设臵、使用和保管。

三、职责

(一)相关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对所管辖各帐户会计印鉴的设臵、使用和保管。

(二)单位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更换须报经分管局长同意,经办人员印鉴更换须报科长同意。

四、操作方法

(一)印鉴章设臵

各项财政性资金在银行开户,必须按有关规定设臵印鉴,印鉴主要由三类印鉴章构成。一是单位财务专用章,二是单位负责人个人印章,三是经办人员的印鉴章。

(二)印鉴章使用

1、财政资金支付凭证必须同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单位负责人个人章和经办人员印鉴章,才能办理相关支付业务。

2、财政资金支付经办人员应对支付相关凭证进行审核,按照合法、合规、完整的预算和计划指标或批准依据的原则,根据审核签字后的凭证开具支付凭证,加盖个人印章后送审核人员。审核人员进行复核并加盖相关印鉴章。

(三)印鉴章保管

1、财政资金支付印鉴章按规定交由专人管理。各经办人员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分别掌管相关印鉴章,任何人员均不能以任何理由统管、代管全部支付印鉴章。

2、印鉴保管人对拨款凭证审核无误后,应由本人加盖印鉴章,不得擅自转于他人代理。印鉴章不得离开保管人视线,如离开应及时放入柜内锁好。

(四)印鉴章移交

1、印鉴保管人出差、休假或请假时,要将印鉴章移交给指定的专人。代管人员要认真履行代保管职责,严禁交叉代管。

2、移交印鉴必须办理印鉴移交登记手续,填制《印鉴章交接登记表》,严禁私自转交。

(五)印鉴章的启用、更换、停用

1、财政部门的印鉴章,是办理财政资金支付的重要工具,不得随意更换。

2、因人员调整需更换印鉴章时,报经同意,在公安部门指定的地点篆刻新印鉴章后,通知相关开户银行办理印鉴更换手续。

3、新印鉴章正式启用后,原印鉴章随即停用并上交封存。

4、新旧印鉴章的印模、更换印鉴章的批件应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附件七:

财政总预算会计内部管理规范

(试行)

一、目的

本《规范》规定预算总会计的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以规范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切实提高总预算会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总预算会计职能作用。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内部管理。

三、总体要求

总预算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是:建立健全总预算会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各项财政资金安全;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内部操作规程,提高办事效率,保障资金安全及时拨付;按照《规范》要求准确、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会计信息;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保障各项预算支出及时拨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会计档案,保证会计档案安全。

四、内部管理制度(一)岗位责任制

1、总预算会计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各岗位会计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职责并对科长负责。总预算会计内设主 管会计、稽核会计、记账会计、资金拨付、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根据财政国库机构人员配备情况,可以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资金拨付岗位不得兼管稽核、记账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岗,须按规定程序办理移交手续。

2、主管会计岗位职责:根据科长要求具体组织各岗位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对各项拨款进行审核;根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提出资金调度运作方案,报科长并经领导审批后执行;定期对财政资金运行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提出分析意见;及时组织对财政资金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贯彻落实总预算会计制度和行事单位会计制度,对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的执行实施会计监督;协调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之间的业务关系,共同做好预算执行的核算、反映和监督工作。

3、稽核会计岗位职责:对预算单位的分月用款计划(资金申拨)进行复核,对不符合拨款条件的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会同各有关业务科室对同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核会计凭证、会计总账、明细账和会计报表。

4、记账会计岗位职责:审核总预算会计发生的各项收付款业务原始凭证,对错误事项、拨款依据或手续不全事项及时向有关岗位会计人员提出更正或补办要求;编制会计凭 证;根据审核后的记账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及时提供各类报表和信息;编制本级财政决算报表;负责与开户银行、财政内部各部门、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之间账务核对工作;根据国家、省及地方有关政策要求设臵、变更会计科目和账户,并相应做好总预算会计核算系统维护工作;根据预算管理改革要求提出预算会计核算改革意见;指导同级预算单位、镇、街道财政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5、资金拨付岗位职责:依据审核后的拨款凭据及时办理各项拨款业务;整理银行回单,连同拨款依据附件交记账会计;审核预算单位财政资金账户新增、变更申请;根据财政改革工作需要,适时提出改进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意见。

6、会计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整理、归档、管理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作为会计核算依据的文件资料等),保管财政资金银行定期存单等有价证券;定期将归档的会计资料立卷登记、移交局综合档案室。

(二)内部牵制制度

总预算会计应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各岗位会计人员应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确保总预算会计管理规范和高效。稽核会计应在接到拨款依据后及时进行审核;拨款员应在接到审批后的拨款依据及时进行拨款;拨款员应对拨款情况进行跟踪,对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未能及时出账的单据查明原因,对已回单据及时整理后提交记账会计;记账会计应及时处理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并提交稽核会计审核;稽核会计应及时对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并提交记账会计记账;记账会计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次月两日内编制会计报表,打印记账凭证和会计报表,并按要求将会计报表报送相关领导;终了,记账会计应及时将当年的会计档案移交档案会计管理。各岗位会计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各自的工作(特殊情况除外),现行法规、制度对财政资金拨付及其会计核算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按现行规定办理。

(三)监督检查制度

总预算会计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应按季度进行自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并接受监督科不定期抽查。

第五篇:推进“阳光采购”建设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阳光采购”建设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年来,开平市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强化集中采购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创新政府采购监管方式,全面推进“阳光采购”建设,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促进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发挥应有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一、完善政府采购法制建设,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一是制订《开平市采购员工作制度》,规定采购员产生程序、具体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及工作纪律、并规定采购员应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条件。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巩固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采购金额占采购总规模的比例占主要的地位的采购模式。同时拓宽公众对政府采购信息的获取渠道,加大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了解和支持。三是完善评审专家库管理制度。采购评审专家按照随机抽选程序随机抽选,专家名单严格保密。为规范和约束评审专家评审行为,有效保障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质量,项目评审前,评审专家均须签订《评标委员会成员守则》。

二、强化集中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根据省采购目录及该市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完善该市集中采购目录管理,不断增加纳入目录的采购品目和采购项目,并制订了《开平市直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2012年版)》(以下简称《采购目录》),《采购目录》包括通用类目录和部门集中类目录两大部分。同时,《采购目录》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通用类目录项目必须依法委托政府采购中心代理采购;采购人采购纳入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类目录项目,实行部门集中采购,由采购人依法自主委托政府采购中心或在开平市财政局备案的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招标代理机构代理采购。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强化了政府采购效率和服务意识,推动了集中采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识。

三、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扩面增量工作。政府采购实施范围从传统的货物类采购向工程类、服务类采购扩展;政府采购资金构成从财政性资金逐步向单位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方面扩展。随着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采购活动开始逐步涵盖到一些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支出项目,农机具购置、医疗器械、书籍、文化下乡等民生项目。该市政府采购规模由2009年的9000多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3亿多元。

四、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保障政府采购公平公正。该市财政部门加强与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创新监管方式,通过信息公开、招投标现场电子监控等信息化方式,有效对政府采购全过程进行监督,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推动 “阳光采购”建设。

详情全国官方采购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www.xiexiebang.com

下载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后续审计工作落实,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实施方案

    白政发[201x]xx号 签发人: xxx人民政府 关于呈报xxxxxxx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后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 区扶贫办: 现将《xxxxxxx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后续管理工作实......

    关于规范孝南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规范孝南区区乡财政资金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一、区乡财政资金管理现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财政资金管理,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积极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

    YY管理使用规范

    一 、YY使用规范: 1、所有会员及管理员注册名、昵称必须与论坛及群内名一致,一经注册后不得随意更换马甲。 2、YY使用不规范者,管理员有权提醒并指出修改意见,仍不合规范者管理......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

    16.落实管理规范工作总结

    落实管理规范提升办学水平 ——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工作总结 自《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颁发施行以来,我校高瞻远瞩,立足学校发展、师生发展,规范学校管理,实现制度化......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来扶持农业经济的力度逐年加大,资金总量迅速增加,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的......

    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范

    化学药品管理和使用规范一、要遵循既有利于使用,又要保证安全的原则,管好用好化学药品,加强安全教育。 二、化学药品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品不得......

    冲压模具使用管理规范

    一、总则 1、目的:为有效使用与管理车间模具,保证模具工作状态完好,为生产提供合格工艺装备,制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齐轨道公司冲压车间模具的使用管理。 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