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3:1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篇: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武威城区(以下简称为城区)供热管理,合理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维护热源生产单位、供热产销单位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区供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建设部《市政共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 文(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区供热应当坚持优先发展集中供热、限制和改造分散供热,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层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的供热建设和供热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城区中央、省属驻武单位、市级单位供热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凉州区政府负责城区区属单位供热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市(区)发改、环保、物价、国土、规划、劳动、安监、质监、工商、**、消防、电力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配合,协同搞好城区供热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城市供热逐步推行清洁能源供热和分户计量用热。热源生产单位、供热产销单位应当确保城区供热正常进行,并积极推进城区供热的科技进步,提高城区供热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供热效果。

第二章 供热规划、建设管理

第五条 城市热源、热网建设严格按照城市供热规划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城区供热规划,应当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城区供热规划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的工程不予实施。

城市热源建设应当符合集中供热的要求,重点支持下列集中供热项目:(一)热电联产及其配套管网设施;

(二)供热能力达到100万平方米的区域供热厂及其配套管网设施。在已按规划实施集中供热的区域内,不得新建供热站。

第六条 城区供热建设资金通过国家投资、供热单位自筹、吸纳民间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等渠道筹集。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更新工程必须配套建设供热设施,并按环保部门批准的就近供热点进行配套。

新增、扩大供热面积的供热并网工程,须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八条 城区供热工程设计与施工,应当按规定通过招标投标程序发包,由具有相应资格、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城区供热工程竣工后,必须按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验收工作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环保、质监、规划、市政等相关部门、单位配合。

第九条 新建民用建筑的供热采暖系统应当按照分户可控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热源生产单位、供热产销单位和热用户按产权归属对供热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无管理、维护能力的产权热用户可以委托供热产销单位有偿代管代修其供热设施。供热产销单位公用管网应送至城市主次干道道路建筑红线处,与用户地界管网接口。用户自建的供热设施应执行供热产销单位的技术质量标准,不符合要求的,供热产销单位不予接口。

以供热产销单位与热力用户管网接口为界,划分双方的产权界限及设施维护责任,供热产销单位对其经营使用的供热设施管网负责维护管理,热用户选配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本楼(院)用热设施的维护管理,也可集体委托供热产销单位有偿维护或管理。

第十条 供热产销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其供热设施及其安全距离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保护标志。

第十一条 在城区供热设施地上、地下安全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堆放物品;

(二)挖掘、取土、打桩、植树、爆破、钻探等;

(三)排放污水,堆放垃圾、杂物;

(四)其它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改和移动城区供热管网、标志、阀室、井盖、阀门、仪表等设施。

第十三条 凡可能危及供热设施安全或影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工程项目,须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同意前应当征求供热产销单位的意见,供热设施发生故障需抢修的,可以先行施工,后补办手续。

第十四条 因室内装饰影响供热设施抢修时,用户应无条 件自行拆除;不自行拆除的,给自身、他人和供热单位造成损失且影响供热效果的,由该用户承担。非住户装饰等原因影响供热效果的,由供热产销单位负责。第十五条 热源生产单位出口处的计量仪表,由热源生产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单位用户进口处的计量仪表,由供热产销单位负责维修管理。供用热双方因供热计量数据发生争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裁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与供热设施配套的消烟除尘、隔消声器、固体废物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环保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由热源生产、供热产销单位负责,发生环保设施停用、运转不正常或超标排污,由环保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章 供热特许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 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具备国家规定供热条 件的供热产销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与市(区)供热主管部门签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取得供热产销特许经营权后,方可进行供热产销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

取得供热特许经营权的供热产销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终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并可以实施临时接管:

(一)未经许可,擅自转让、出租特许经营权的;

(二)未经许可,擅自将所经营的财产进行处置或者抵押的;

(三)因管理不善,发生重大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未经许可,擅自停业、歇业,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的;

(五)供热产品质量达不到协议条 款标准,严重影响公众利益的;

(六)法律、法规终止的其他行为。

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供热特许经营权实施临时接管的应急预案。对获得供热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取消特许经营权并实施临时接管的,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并召开听证会。

第十八条

供热产销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以竞标方式取得特许经营权,并应当具备以下条 件:

(一)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

(三)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

(四)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

(五)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

(七)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 件。

第十九条 取得特许经营权的供热产销单位经营情况,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中期评估。评估周期一般不得低于两年,特殊情况下可以实施年度评估。

第二十条

禁止伪造、涂改、出租、借用、转让和出卖供热资质证书。第二十一条

供热产销单位在协议有效期内单方提出解除协议的,应当于每年7月底提出申请,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后的20日内作出答复。在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同意解除协议前,供热产销单位必须保证正常的经营与服务。供热特许经营权发生变更或者终止时,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 供、用热管理

第二十二条 供热产销单位在扩大供热面积、增加热用户前,应当向市(区)供热主管部门申报热源和增容方案,经协商同意后,按规定办理供用热入网手续。并网工程费用由供用热双方以合同形式约定。

供热产销单位确需在既有管网上新增负荷或者接碰管线的,必须征得管网产权单位的同意。

热用户确需在既有管网上新增负荷或者接碰管线的,必须征得供热产销单位的同意。

第二十三条 热源生产单位和供热产销单位应签定《供热合同》,热用户与供热产销单位应签定《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用热期限、供热参数、室内温度、事故维修责任、收费标准、结算办法、供用热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

第二十四条 热源生产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供热合同》向供热单位提供热水、蒸汽。

(二)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供热安全。

(三)按规定安装的检测仪器仪表及安全附件,安装前和使用当中必须由法定的检测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

(四)供热参数(不低于国家设计规范标准18℃±2℃和供热输出水温度及回水温度的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供热产销单位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向用户供热、供汽,保证供热、供汽质量,在一个采暖期内,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两次检查,供热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责令限期改正;

(二)对用户报修请求应当按规定及时处理;

(三)供热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入户检查检修、排除故障、收取热力费时,应当持有本单位签发的工作证件并主动出示。

(四)因重大设备事故不能正常供热或停止供热12小时以上的,供热产销单位应及时报告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并通知热用户,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供热。当供热设施发生漏水等危及公共安全和影响系统供热的故障时,供热单位必须及时抢修。

(五)供热产销单位未取得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在供暖期停止供暖。

(六)供热产销单位未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停止经营。原供热设施、设备不得另作它用,所占用场地不得改作其他用途。

(七)供热产销单位也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十四条

(二)、(三)项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用户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用户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向供热产销单位足额交纳热费,不得拖欠或者拒缴;

(二)产权单位热用户应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供热设施管理,并按供热产销单位的要求安装监测、计量仪表及排气阀;

(三)工业蒸汽用户应按供热单位要求提供必要的用汽参数和月用汽计划;

(四)不得自行扩大用热面积、改变用热设施使用性质及运行方式;

(五)不得擅自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窃热设施,严禁私放、偷用供热管网软化水。

(六)共用一个供热系统的用户,不得单独提出停热申请。

(七)其它影响供热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供热产销单位应当保证供热质量。非分户热计量区域热用户室温合格率不低于97%,室内温度昼夜为18℃±2℃,不低于16℃。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热用户擅自改动室内墙体结构和供热管道,或者对采暖设施进行包装的;

(二)热用户供热系统设计、安装不符合国家规范并对供热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的;

(三)室外温度持续低于供热设计规范的。

(四)其它非供热单位因素。前款所列情形须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核实。第二十八条 城区采暖期自当年十一月一日起至次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在设计规范内供热产销单位应当保证居民用户室内温度达到国家设计规范标准(第二十七条 所列情形除外),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由供用热双方在供用热合同中约定。一个供热系统中居民用户室内平均温度应当不低于国家设计规范标准±2℃。居民用户室内日平均温度达不到设计规范的,热用户有权要求供热产销单位采取措施达到规定温度。供热产销单位应在接到用户报告后24小时内,查清原因,并予解决。或者用户向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投诉。

因室内温度发生争议,热用户室温应以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检测记录的温度为准。

因供热产销单位责任造成用户24小时以上供热质量不达标并经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核实,低于室温合格标准2℃以内的,供热产销单位按日向热用户退还低温期的半额热用费;低于室温合格标准2℃以上的,供热产销单位按日向热用户退还低温期的全额热用费。凡属用户设施设备、用热建筑物保温不好等原因造成的供热质量不达标,其责任由用户自负,供热产销单位应组织技术力量,提出技改方案,由用户自行解决,其费用由用户承担。

第二十九条 为确保公有供热设施资产安全和公共设施利益安全,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定期对供热产销单位的资产状况及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并公布评估报告。供热产销单位不准以任何形式擅自将经营的供热设施资产进行处置或抵押。

供热产销单位应当建立供热服务承诺制度,将规范化服务的标准、内容、违约责任等向社会公开,提供优质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供热产销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供热故障紧急抢修制度,配备抢修队伍、装备,向用户公布值班地点、值班电话及服务公约。

第五章 热用费管理

第三十条 供热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供热价格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供热单位应向社会公示供热价格标准。

第三十一条 工业蒸汽用户每月十日前向供热产销单位预交本月计划用汽量50%的热费,月底结清。采暖用户应在每年十月底前向供热产销单位缴纳本采暖期热费。一次**不清的,可分期交付,但热费必须在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缴清,特殊情况双方协商确定。热用户逾期未交纳热用费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由民政部门发证的低保人员和劳动部门发证的下岗人员等困难群众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由于供热产销单位原因使实际供热期限少于规定供热期限的,供热产销单位应核减部分热费。因停水停电以及其它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停暖的,供热产销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热用户采取保暖措施,并报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备案。

连续停暖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停暖期间热费应退还用户。由于事故造成热用户供热设施损坏的,由供热产销单位负责及时修复,不得向用户加收费用。产权单位自行维护的住宅住室温度低于供热温度标准的,由产权单位负责解决。新建房屋在尚未进户空闲期间的热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不同高度建筑物的收费标准双方合同约定。没有合同约定的,收费标准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三条

对于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交热用费的单位和个人,供热产销单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告催缴。对于拒交拖欠热用费的单位和个人,供热产销单位可以停止供热,因停止供热造成的损失由欠费者承担;其所欠热用费,供热产销单位应当依法追缴。

对于在当年采暖期前一次**清全部热用费的单位和个人,供热产销单位可以给予一定优惠。

第三十四条

不需采暖的房屋所有权人,应当于供热前30日内向供热产销单位提出拆除、锁闭用热设施的书面申请。

供热产销单位在收到房屋所有权人的书面申请后,应当于10日内予以审核;对于不侵害其他热用户用热利益、不影响正常供热的,应当予以同意并由供热产销单位拆除、锁闭其用热设施,同时终止《用热合同》。因拆除、锁闭用热设施所发生费用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对于可能对其他热用户利益和正常供热造成损害或者威胁的,不予同意并书面告知理由,其用热设施不得拆除、锁闭,房屋所有权人应当按规定缴纳热用费。

被拆除、锁闭其用热设施的房屋所有权人在恢复用热时,应当与供热产销单位重新办理供、用热手续,重新安装、开启其用热设施所发生的费用由房屋所有权人承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热源生产单位、供热产销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令其承担赔偿责任。逾期不改的,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终止协议,取消其特许经营权。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 规定,责令停止违规行为,限期改正,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 规定,未办理特许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供热产销单位成立、合并或者变更法定代表人,未办理变更手续的,伪造、转让和出卖供热资质证书的,由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热源生产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供热产销单位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 规定,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和责令其依法赔偿损失。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五条 规定,城区集中供热规划、工程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环保部门审查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违规行为,限期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予以处罚。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 规定,擅自停用环保设施,或者设施运转不正常,造成污染纠纷或超标排污的,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加倍征收排污费和处以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

(二)、(三)项规定的,由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九条 供热产销单位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妨碍城区供热行政管理人员执行公务,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供热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各县及县(区)的小城镇和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外的供热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产销单位,是指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单位。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用热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5月28日市政府印发的《武威城区供热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武威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武威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加强城乡融合,协调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 改善建筑风貌,规范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甘肃省城镇规划管理技术规程(试行)》、《全域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建设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市域、城市、园区、乡镇、新农村社区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全域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的规划区是指武威市行政区划内所有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包括金色大道串连的东、西两个片区。西片区是指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凉州城中心城区、甘肃武威工业园区、荣华工业园区、武南镇、甘肃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古浪新区、土门化工建材工业园区、马路滩林场、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东片区是指大靖新城。规划区范围详见附件2:《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

凉州城中心城规划区是指《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北至金色大道,东至金色大道和马蹄沟河,南至连霍高速公路,西至金武高速公路所围合的区域。

县城、园区、乡镇、新农村社区的规划区由各级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等在相关总体规划中确定。

本办法所称新农村社区,是指按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沿空间发展轴线、产业聚集区周边或在组团发展核内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功能服务配套齐全、产业设施布局合理的可打破原有村庄界限的新型农村生产生活单元。

第三条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指导、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武威市规划局对全市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指导,目前暂时具体负责凉州城中心城规划区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按法律法规和各类城乡规划的要求,加强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 乡村规划管理

第五条 编制乡村规划,应以《全域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规划》、《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县城总体规划等规划为依据。

第六条 武威市规划局负责《全域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规划》、《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规划》等市域或跨县域规划的编制和修编维护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庄和新农村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跨行政区域的新农村规划由所跨行政区域的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第七条 为了简化程序,节约时效,增强直接操作性,乡、村庄、新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可突破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将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内容合并,一步到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于指导建设实施。

乡、村庄、新农村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在对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区范围;

(二)对住宅、道路、绿化、公共场所、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三)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四)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五)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提出耕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八)防灾减灾规划;

(九)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八条 《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规划》和《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由武威市人民政府批准,用于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

乡总体规划须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人民政府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新农村社区规划须经规划涉及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金色大道沿线乡村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武威市规划局备案。

第九条 区、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

村民委员会配合区、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乡村规划管理工作。

第十条 在乡、村庄、新农村社区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转报区、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定,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第十一条

申请《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性质提供以下资料:

(一)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应当提供有关部门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二)需要占用农用地的建设项目,应当提供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文件;

(三)二层及以上农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应当提供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第十二条 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为乡村规划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在重点乡镇进行乡村规划师试点工作,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乡村规划师制度详见附件6:《武威市乡村规划师管理细则》。第三章 城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

规划许可证》管理

第十三条 依法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且由有关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批准、核准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其它建设项目可以直接申请《规划条件通知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批准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时需提交项目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关于同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文件;核准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时需提交该项目属于核准类的相关文件。

第十四条 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或者出让、转让过程中,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相关规定,提出规划条件。规划条件必须严格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对该地块的控制要求。

第十五条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国有土地出让前,必须取得《规划条件通知书》。

《规划条件通知书》是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项目建设用地的容积率等规划指标规定的整体控制区间范围。《建设工程方案核定通知书》是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对设计方案的各项规划指标进行具体核定。核定的容积率等指标只要在《规划条件通知书》规定的区间范围内,均符合城乡规划管理的要求。

城镇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自然、交通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环境条件,土地使用限制等诸多方面,地价应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评估确定,不应直接依据容积率确定土地价格。

第十六条 规划条件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建筑方案设计和审批及后期管理的重要依据。

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规划条件进行规划和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规划条件。

第十七条 规划条件分为强制性条件和指导性条件。

强制性条件,是在实施规划控制和管理时必须遵守执行的内容。强制性条件包括: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或者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或者建筑规模);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地段的控制要求;名木古树保护要求和市政基础设施特定要求。违反强制性规划条件的,应当按照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指导性条件,是在实施规划控制和管理时需要参照执行的内容。指导性条件包括:建筑体量、风格、色彩和景观环境要求。

第十八条

在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的文件和土地预审意见书,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十九条

对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对暂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又确需进行项目建设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委托具备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规划编制规范及其强制性条文拟定规划条件。

第二十条

规划条件一经出具,原则上不得变更。对涉及公共利益确需变更容积率的,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注明相关理由,按规定进行论证,在不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前提下,按程序进行调整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规划条件的变更应符合周围环境要求和设施承载条件,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变更规划条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因城乡规划调整或者修编造成地块发展条件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导致已出让用地的大小及相关建设条件发生变化的;

(三)国家和省上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四)因拆迁安置需提高容积率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符合变更条件的,应当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不符合变更条件的,应当明确告知不予变更。

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桥隧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向有管理权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后,在规定期限内核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对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设计方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设计质量,建设工程应进行设计方案比选。提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定的设计方案,必须有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

第二十四条 申请设计方案核定的建设工程申报资料必须齐全,设计方案深度应当达到国家、省上有关规定标准,并符合《规划条件通知书》的要求,申报方案深度要求详见附件4:《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凡申报资料不齐全、设计深度达不到规定标准或不符合《规划条件通知书》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理由。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受理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审核其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并对日照分析报告进行校核。对不符合规划条件、不满足日照等要求的予以退件,对符合要求的,组织方案评审会审查。

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评审会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召开,邀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参加评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评审会应通过比选确定设计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修改意见向建设单位出具《规划设计方案修改通知书》,设计单位应根据《规划设计方案修改通知书》对设计方案做出修改和完善。

第二十七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经核定同意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13个工作日内办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核定通知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核定通知书》应当附建设工程总平面图等附图和附件。

法定附图包括总平面图、绿化平面图、整体效果图以及各单体建筑各个外立面标准色彩和材质效果图,沿城市主要干道建设工程应附夜景亮化设计效果图。建设工程包括两栋及两栋以上建筑的,应附有包含每栋建筑物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内容的建筑特征表,住宅楼应附有标明总建筑面积、住宅套数、套建筑面积等内容的住宅面积表。各阶段申报的附图、附件应加盖设计单位出图章、注册建筑师注册印章并有设计责任人员签字。

办理时限是指方案受理、核定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间,方案修改时间不包含在内。

第二十八条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均不得超出建筑控制线。除连接城市地下管线工程、通道的地下设施外,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均不得超出用地界线。围墙应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设置,采取通透的围栏形式,与绿化相结合,并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

第二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沿街门店招牌应按照《武威市城市规划区招牌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招牌的设置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指导,形成“整齐、规范、美观、协调、安全、环保”的招牌体系。同一街区所有沿街门店招牌应统一色系、字体、高度与厚度,同一建筑门店的招牌,底线应整齐划一。

新建建筑招牌位置、规格和风格应与建筑方案一起核定,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未经核定招牌的部位不得增设招牌。招牌管理规定详见附件7:《武威市城市规划区招牌管理办法》。

第三十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的,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临时建设影响近期建设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以及交通、市容、安全等的,不得批准。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期限为1年,临时建设应当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内自行拆除,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期满前30日内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继续使用申请,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延期只能一次并不得超过1年。

第四章 城镇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和批后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准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将核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网站和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方案核定的要求制定并落款,现场公示牌的尺寸统一为6m×3m,公示牌距离地面2米。

规划公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平面图、效果图、核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住宅楼项目还应公示物业服务用房、公厕等属于业主共有的建筑面积。

公示期限自工程开工至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合格。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准后,设计、施工、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房屋产权管理等单位及部门应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定的方案进行设计、施工、质量监督、办理房屋产权证书等。确需变更规划核定相关内容的,应收回已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照法定程序重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批准的内容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责令停工、限期整改并依照《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四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对建设工程进行现场服务和监督。对主体工程完工进行外装修的工程建立动态巡查制度,在每项工程主体完工、外装修之前,应组织力量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和现场监督,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按方案核定的内容进行施工,并对总图布局、绿化、造型、尤其是外墙装饰施工的色彩、材质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下发整改通知书。

整改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现场检查中发现需要整改的问题;

2、要求建设单位组织自查,进一步发现问题,靠实责任,落实整改的有关要求;

3、方案核定通知书及其附图是规划整改的直接依据,建设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如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规划部门应随时提供规划服务;

4、整改通知书一式两份,由建设单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签字、盖章后双方留存;

5、监督检查中需明确的其它要求。

第三十五条 武威市行政区域内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均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工作,竣工规划验收由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

第三十六条 已核定并公示的设计方案是规划竣工验收的直接依据,任何单位未经规划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对不按照已核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设的项目,按《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查处。

对规划验收中绿地率达不到方案核定标准的,责令建设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方案核定标准的,按违法建设依照《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受理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申请后,应当在6个工作日内对已批准的文件、图纸逐项完成现场核实工作。竣工规划验收合格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书》。竣工规划验收不合格的,应予以书面告知。竣工验收具体程序见附件5:《武威市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实施细则》。

第三十八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合格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第三十九条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规划确定的使用功能和建筑效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对违反城乡规划既定的规划条件和国家及省上相关强制性规范条文提交设计方案、擅自变更已核定并公示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单位,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及公告制度,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情节恶劣者清除武威设计市场。

第四十一条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法建设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一)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在限期内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能够使建设工程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

(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但已取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文件,且建设内容符合或采取局部拆除等整改措施后能够符合审查文件要求的。

第四十三条 对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以书面形式责令限期改正;对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开工建设的,同时责令其及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二)对按期改正违法建设部分的,处建设工程造价5%的罚款;对逾期不改正的,依法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的罚款。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自行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二条规定以外的违法建设行为,均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第四十五条 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对存在违反城乡规划事实的建筑物、构筑物单体,依法下发限期拆除决定书;

(二)对按期拆除的,不予罚款;对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的罚款;

(三)对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有效期五年。

总体规划》

附件1:《全域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规划》

附件2:《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 附件3:《金色大道沿线新农村建设规划》

附件4:《武威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附件5:《武威市建设项目竣工规划验收实施细则》

附件6:《武威市乡村规划师管理细则》

附件7:《武威市城市规划区招牌管理办法》

第三篇:武威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推荐]

武威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取水、供水、用水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把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全市节约用水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并有权对违法用水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节约用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及服务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责任,逐级建立责任制。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鼓励和支持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引进、推广、应用等工作。

第六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拟定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相关标准,组织、指导和监督全社会节约用水工作。

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的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节水项目建设补助、节水技术推广、节水宣传培训、奖励节约用水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八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的节水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节水方案设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时,应就节水方案征得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项目竣工验收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与对节水设施的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已建成的项目未安装节水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安装。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和普及节水器具与设备工作,加强节约用水宣传和教育,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政策、法规,普及节水科学知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第二章 计划用水管理

第十条 全市实行计划用水,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 用水总量实行分级控制管理,总量指标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定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二条 市水务局根据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制定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将水量分配到各县(区)、各行业。

供水单位和用水户要根据《武威市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和生产经营需要,于每年十一月三十日前提出下一用水计划申请,经县(区)行业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武威城区公共供水范围内的用水计划申请由市自来水公司向凉州区水务局提交。

县(区)水务局应在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将下一的用水总量指标逐级下达到各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同时报市水务局备案。

临时用水户,应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向所在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水计划申请,经核定批准后供水单位方可供水。

新增用水户,应提前二十个工作日到所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用水总量指标,经核定批准后方可取用水。

第十三条 城镇供水单位和农村水管单位应对用水户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计量设施。用水户应采取合理措施保护水计量设施。

城镇供水单位和农村水管单位应加强对计量设施的检查与维护。水计量设施发生损坏的,其管理单位应在三日内修复或更换,属于用水户保护不周损坏的,由用水户承担修复或更换所发生的费用。

第十四条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严格执行武威市物价局核定的水价标准,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对其它行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第十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建立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供水、用水、节水信息统计报告制度。供水单位应依据供水计量设施,统计用水户的用水量,按季度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三章 农业节水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以节约用水、高效用水为核心,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压缩高耗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第十七条 各级农、林、水务部门要研究、示范、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田生产全面普及小畦灌、全膜覆盖、垄作沟灌等节水技术。各灌区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

第十八条 农田灌溉用水实行以水定地、配水到户、凭票供水的管理制度。各灌区要加强与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沟通,配水到轮次,合理分配各季节灌水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种植区域化布局。

第十九条 农田灌溉用水应做到“面积、水量、水价、水费”四公开,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水务部门要建立、培育和完善水市场,鼓励节约用水,为用水户进行水量交易、水票流转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十一条 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协会对末级渠道维护和参与用水管理的作用。

第二十二条 积极开展节水灌溉试验,研究各种农作物和林草的需水规律,为现代农业灌溉用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章 工业节水管理

第二十三条 工业企业应当加大节约用水资金投入,改进用水工艺,采取清污分流、闭路循环、一水多用、污水达标处理利用等办法,降低清洁水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二十四条 鼓励发展低耗水型产业,大力推广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逐步淘汰耗水量大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第二十五条 水生产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制水技术,减少制水水量损耗。制水损耗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六条 产生污水的工业企业必须建设和使用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做到达标排放。

第二十七条 工业企业应建立健全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降低跑、冒、滴、漏损耗。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节水情况的监督检查。第五章 城镇节水管理

第二十八条 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各类服务行业排放的污水必须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第二十九条 用水大户要逐步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对达标处理的中水就近利用。

第三十条 供水单位要加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提高供水管网监测和维护管理水平,降低管网的漏失率。

第三十一条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安装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以及未通过节水产品认证的用水器具。

第三十二条 居民生活用水应当一户一表,计量收费。

第三十三条 城镇绿化要选种耐旱型花草树木,并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有条件的区域使用中水浇灌。

第三十四条 洗车业应当循环用水,推广环保洗车技术。

第三十五条 洗浴业、水上娱乐业和游泳场馆要配套节约用水设施,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城镇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各类用水户的用水管理,完善供用水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七条 建立节约用水奖励制度,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一)供水企业供水损耗低于国家标准的;

(二)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节水科研和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的;

(四)在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

(五)对举报和制止违法用水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通知水管理单位停止供水。

(一)未按规定申请用水指标或用水指标未经批准擅自取用水的;

(二)擅自停止使用已建成的节约用水设施的;

(三)擅自改变用水性质的;

(四)未按规定改造安装节水器具的;

(五)跑、冒、滴、漏水严重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涉水法律处罚。

(一)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未建成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设备和产品的,分别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处罚;

(三)工业企业污水处理不能达标排放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条款规定处罚;

(四)擅自损坏和改动计量设施的,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或《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罚;

(五)拒不安装用水计量水表和超越计量设施窃取水的,由供水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依据《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罚。

第四十条 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由其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视其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四篇: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郑州市城市供热与用热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规范供热与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合法权益,节约能源,促进供热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基本原则】

城市供热应当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规范服务、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主管部门】

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热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城乡规划、财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监督、价格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供热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条款】

鼓励热源单位、供热单位采用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小、耗能低、运行安全的供热方式和设施。

鼓励、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参与供热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宣传培训工作。

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供热基础设施。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供热规划】

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城市供热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批准的城市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第七条【设施配套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和公共建筑需要实行城市供热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供热设施。住宅供热设施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分户控制的要求,并按照分户计量的技术要求预留分户计量设施的安装位置。

既有建筑供热系统不符合分户控制要求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由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协商进行改造。

第八条【设施改建】

在供热区域内无供热系统的既有建筑,需要并入供热管网的,其二级网等供热系统和室内用热设施由房屋产权人出资,可委托供热单位或者其他有资质的单位施工安装。第九条【竣工验收】

供热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供热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竣工验收资料及有关部门的验收意见,报市或者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供热单位应当查验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并按程序接收供热工程档案资料。

供热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条【保修责任】

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设施保修期内的保修责任。

供热设施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不得低于2个供暖期。在保修期内因供热设施原因给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保修期内未实施供热的,供热设施的保修期顺延。第十一条【施工配合和设施选址】

供热管网需要穿越单位、厂区或者宅院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新建、改建、扩建热力站等供热设施应当与住宅保持安全距离,降低噪音,不得对环境产生干扰。

第十二条【计量管理符合节能标准】

供热单位应当根据国家建筑节能要求改进技术装备,实施计量管理,并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维护,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十三条【特许经营与供用热合同】

城市供热实行特许经营制度。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并与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并按照特许经营规定的范围运行。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热用户应当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

第十四条【供热约定】

热源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参数,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度运行,保证供热质量,不得擅自停止供热;因热源单位原因,造成供热单位和热用户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突发事故等原因暂停供热的,热源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并及时公告。

第十五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指导热用户正确使用供热设施;

(二)配备专业维修人员及维修设施(备),按照供热质量标准定期维修、养护供热设施;

(三)编制供热设施检修计划时应当避开供暖期,供暖期内抢修时应当尽量避免损坏其他设施;

(四)供暖期内,确需连续停止供热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应当提前两日通知,因管网爆裂等突发事件停止供热的,应当及时向热用户说明情况,按约定退还停供时间的相应热费;

(五)不得拒绝为具备供热条件的热用户供热;

(六)按照规定设置测温点并做好测温记录;

(七)建立并妥善保管热用户档案,及时处理热用户反映的问题。

热源单位应当遵守前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

第十六条 【供暖期和室温要求】

本市供暖期为当年11月15日零时至次年3月15日零时。提前或者延长供热时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社会公告。

在供暖期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按照面积收费的热用户室内温度为18℃±2℃,热计量用户室内温度按合同约定。供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七条 【室温达标和退费】

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室内供热温度低于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热温度达到标准。供暖期内室内温度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或者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以双方确认的实际未达标天数向热用户核减热费。

供热单位向热用户退还热费的,应当在上一个供暖期结束后三个月内通知热用户并办理退费。

第十八条【热用户责任】

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室内温度达不到标准的,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一)未采取正常保温措施的;

(二)改变房屋结构或者室内供热设施的;

(三)遮挡散热器影响供热效果的;

(四)擅自排放、取用供热系统内热能(水)的。

第十九条【测温争议】

热用户要求测温的,供热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测温。

对测温结果有争议的,热用户或者供热单位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条【告知义务】

供热单位应当在供暖期前进行供热设施检修、充水试压,并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提前五日通知相关单位和热用户。

第二十一条【供热调节】

供热单位对供热系统统一调度,适时进行调节,以满足热用户的需求。

未经供热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调节、改变供热参数、运行方式等。

第二十二条【手续办理】

需要用热的,应当到供热单位办理用热手续。当年需要用热且符合供热条件的新增热用户,应当与供热单位在供暖期前签订协议,并办理完相关手续。

申请用热、停止或者恢复用热、增加或者减少用热面积的,热用户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当年四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到供热单位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热费交纳和申请停止用热】

热用户应当在当年十一月十五日前预交热费,交纳天数为一个完整的供暖期。

逾期未交费的,供热单位在催缴无效后可以暂停供热,并按合同约定收取违约金。

既有建筑串联供热系统的热用户,如不需要供热的,可在非供暖期申请停止用热,供热单位采取停热措施时不得影响其他热用户的正常用热。如不申请停止用热的,视为事实用热,应当交纳热费。

第二十四条【供热价格和政府补贴】 热用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热价交纳热费。

热价不足以补偿供热单位正常供热成本,又不能及时调整热价时,应当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实行政府临时补贴。

因市人民政府调整供暖期增加的供热费用,由本级财政予以补贴。

第二十五条【热用户义务】

热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交纳热费,并配合供热单位入户检测、检修。

第二十六条【热用户禁止行为】

热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行为;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

(六)妨碍、阻挠供热单位抢修供热设施或者供热设施施工;

(七)其他损害供热设施或者影响供热用热的行为。

第四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管理、维护责任划分】

热源单位承担其投资建设的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对供热设施的改造、维修、养护责任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居民热用户户外供热设施和户内共用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居民热用户的户内非共用供热设施由热用户负责维护,需要更新改造的,更换供热设施的费用由热用户承担。

非居民热用户用热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由供、用热双方约定。

第二十八条【供热设施保护】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设置保护标志。供热单位应当进行巡查、维护、更新。

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应当经供热单位同意并报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发生的有关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二十九条【安全范围内施工】

在供热设施安全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共同制定保护方案确保供热设施运行安全,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并赔偿损失。

第三十条【安全防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为】

供热设施及其安全防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修造建(构)筑物或者敷设管线;(二)挖坑、掘土、打桩;(三)爆破作业;(四)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六)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供热评价制度】

本市实行供热综合评价制度。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热源单位、供热单位履行责任和义务等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供热单位对热用户综合信息的收集、认定、录入等工作,建立诚信考评办法,并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十二条【管理责任和配合义务】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供热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供热设施事故时,供热单位必须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实施入户抢修作业的,当地公安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物业等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三条【问题处理】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单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及时处理供、用热过程中存在的纠纷和问题。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应当协助调查和取证。

第三十四条【纠纷解决和救济途径】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热用户之间出现矛盾纠纷时,可以申请调解、依据合同约定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调解的,由市、县(市)、上街区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或者个人协调解决。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擅自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三万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源单位、供热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超出特许经营范围经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停止供热的;

(三)未按规定管理、养护供热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供热的。

第三十七条【供热设施保护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一千元罚款: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设施的;(二)在安全防护范围内挖坑、掘土、打桩;(三)在安全防护范围内爆破作业;

(四)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在安全防护范围内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第三十八条【热用户法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热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拆改、连接、隔断供热设施的;

(二)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的;

(三)私自从供热系统中取用热能(水)等改变热用途的;

(四)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或者未交纳热费私自开启锁闭阀的;

(五)改变系统布置、管道直径等供热用热方式的。

第三十九条【主管部门法律责任】

供热用热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制定供热专项规划的;

(二)未依法实施供热特许经营的;

(三)未建立健全供热综合评价制度,未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的;

(四)未按规定监督检查、处理投诉或者举报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热,是指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用热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资格,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热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本办法所称供热用热设施,包括热电厂、锅炉房、热力站、泵站、供热管网、阀门室(进户井)、热计量器具(热量表)、锁闭阀、温控装置、室内管道、散热器及附件等。

第四十一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

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

(审议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住房公积金归集缴存工作,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部委、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武威市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第三条 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负责武威市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监督。各管理部依据中心授权,受委托银行依据《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协议书》具体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业务。

第二章 缴存范围

第四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港、澳、台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常驻本地区代表机构(以下简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含合同制职工)。

第五条 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人事代理或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和职工;

第六条 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年满18周岁,男性55周岁以下,女

—1— 性50周岁以下);

第七条 凡在本市区域内用工单位与港澳台同胞建立劳动聘用合同的港澳台同胞。

第三章 缴存登记和账户设立

第八条 凡属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的单位应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第九条 新设立单位应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账户设立手续,并应指定专人负责办理。

第十条 单位新录用或调入的职工,应于职工录用或调入之日起30日内,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和账户设立手续。

第十一条 公积金中心应在受委托银行设立住房公积金专户。缴存人只能有一个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

第四章 缴 存

第十二条 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和所在单位按规定的缴存基数、缴存比例共同缴存。职工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缴存基数乘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为缴存基数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十三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应由职工所在单位 —2— 每月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并于每月发工资之日起5日内将代扣的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和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一并汇缴到中心在受托银行开立的住房公积金专户内。

第十四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每年核定一次。

第十五条 公积金中心应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设立个人明细账。

第十六条 住房公积金自存入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计息。

第十七条 单位应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少缴。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并报管委会批准后,可以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待单位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恢复到原缴存比例或者补缴缓缴。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 与单位续存劳动关系的职工,在办理法定退休手续前,本人及其所在单位仍应按月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第十九条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下列规定列支:

(一)机关在预算中列支;

(二)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核定收支后,在预算或费用中列支;

(三)企业在成本中列支。

—3— 第二十条 住房公积金采取银行转账、网上支付等方式缴存,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现金方式缴存住房公积金。

第二十一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未缴、少缴或缓缴住房公积金,单位应及时按规定补缴:

(一)单位从未缴存住房公积金,开户时需要补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或已开户缴存单位追溯补缴开户前欠缴的住房公积金的,最早可自1999年4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62号)颁布之月起为职工补缴住房公积金,但同时不能早于单位取得设立登记注册的日期。

(二)单位因故发生降低比例缴存、缓缴(停缴)情形需要补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的,只能在欠缴期间内确定具体的补缴时段。

(三)未按规定上调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需要补缴少缴的住房公积金的,只能在该期间内确定具体的补缴时段。

(四)部分职工因故封存停缴,需要补缴停缴期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的,可在间断期间内确定具体的补缴时段。

(五)单位未按规定及时为新增、调入职工开户缴存住房公积金,需要补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的,只能补缴职工录入劳动关系确立或调入本单位之日起单位为该职工开户缴存日之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且单位必须一次性足额补缴。

(六)通过中心稽核、审计发现职工有骗提套取住房公积 —4— 金行为须追回的,按补缴程序计入职工个人账户。

不在以上情形范围内的不允许补缴;自由职业者缴存户只能从开户之日起按月缴存,不允许追溯补缴开户之前的住房公积金。

第五章 缴存基数和缴存基数

第二十二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收入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构成,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口径计算。

第二十三条 新录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当月工资;

第二十四条 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不得低于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不得超过缴存人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

第二十五条 中央、省直属、港、澳、台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常驻本地区代表机构及其在职职工(含合同制职工)月缴存基数超过我市规定上限的持有关证明报中心审核后,可按本行业规定的缴存基数标准缴存。

第二十六条 单位办理缴存登记手续时,非本单位职工,严禁挂靠缴存。

—5— 第二十七条 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不得高于12%。两项合计不得高于24%。

第二十八条 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缴存比例进行调整时,各缴存单位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

第六章 账户信息变更、注销、转移、封存、更正登记 第二十九条 单位合并、分立、撤销、解散或破产的,应当自发生上述情况之日30日内,由原单位或者清算组织持单位主管部门批文或法院判(裁)决书到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住房公积金变更或注销登记。

第三十条 职工在本市范围调动工作的,单位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审核办理转移手续。

第三十一条 职工调动工作到另一行政区域的,单位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通过异地转移接续平台转移至新工作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第三十二条 单位发生撤销、解散、破产的,持单位主管部门批文或法院判(裁)决书以及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文件,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封存等手续。

第三十三条 职工姓名或身份证号码更正的,由单位指定专人或者本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更正手续。

—6—

第七章 处罚

第三十四条 公积金中心对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单位,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之规定,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逾期不缴、少缴或挪用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单位,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之规定,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结 息

第三十五条 住房公积金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中心于每年6月30日为缴存职工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结息。

第三十六条 职工个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结息,利息归职工个人所有,免征利息税,结息后其利息转入职工本人的住房公积金本金。

第九章 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查询

第三十七条 查询方式

(一)登录中心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

(二)拨打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电话12329查询。

(三)通过网上营业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查询。

(四)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查询终端。

—7—

(五)携带个人身份证到公积金中心辖区住房公积金政务服务大厅查询。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公积金中心应依法保护涉及缴存人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武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有效期5年,此前发布《武威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及其中心印发的有关缴存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同时废除,一律以现行《缴存管理办法》为准。

—8—

下载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威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威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

    武威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 (审议稿)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工作,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条......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字号:大 中 小】【背景色】 新华网(2011-01-07 08:52)来源:武威日报 郭承录市长在1月6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史......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2012)

    武威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11月6日在武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威市代市长 李志勋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公厕的规划 第三章 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维修管理 第四章 城市公厕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2003-10-21 15:44:4121cn房产频道 『文章内容彩信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62号《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62号 《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已于1997年12月18日经第八次部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 侯捷 一九九七年十......

    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3484.htm免费发布法律问题 咨询请点击http://www.xiexiebang.com/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