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4 13:0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黔府办发(2000)174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所属的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含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国家和省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预算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和预算执行中追加的资金。

预算外资金包括按规定缴入财政专户和经财政部门批准留用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采购单位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原则。

第四条 贵州省财政厅负责全省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拟定政府采购政策和规章草案;

(二)研究、制定本省政府采购中长期规划;

(三)管理、监督和指导本省政府采购活动;

(四)收集、发布及统计本省政府采购信息;

(五)组织本省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六)审批进入本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七)审批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本省政府采购业务的代理资格;

(八)制定、调整并公布本省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

(九)编制省级单位年度政府采购预算;

(十)处理本省政府采购中的投诉事项;

(十一)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项。

地(州、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 财政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

第六条 政府采购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政府采购项目限额暂按19万元标准试行,凡在19万元(含19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一律实行集中采购。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国家秘密等事宜的除外。

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由财政拨款的大型政府采购项目和省政府认定的其他项目应进行集中招标采购。

财政部门可以委托具备承办条件的单位为集中采购单位。

分散采购是指集中采购项目之外,经财政部门批准,由各采购单位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

第七条 采购单位可以委托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政府采购具体事务。

社会中介机构申请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具备法人资格;

(二)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机构人员总数的29%以上;

(三)具有一定数量能胜任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分别占机构人员总数的69%和29%以上;

(四)具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能力;

(五)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供应商,可以申请取得进入贵州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者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良好的信誉;

(三)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

(四)具有良好的资金、财务状况;

(五)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章 政府采购方式

第九条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统称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不特定的供应商(统称投标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商投标的采购方式。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单位直接邀请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询价采购,是指对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

第十条 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外,凡达到省政府规定的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均应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第十一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采购单位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

(二)出现了不可预见的急需采购,而无法按招标方式得到的;

(三)投标文件的准备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

(四)供应商准备投标文件需要高额费用的;

(五)对高新技术含量有特别要求的;

(六)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的现货,属于标准价格且价格弹性不大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采用询价采购方式。

第十三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一)只能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或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替代标的;

(二)原采购的后续维修、零配件供应、更换或扩充,必须向原供应商采购的;

(三)在原招标目的范围内,补充合同的价格不超过原合同价格59%的工程,必须与原供应商签约的;

(四)预先声明需对原有采购进行后续扩充的;

(五)采购单位有充足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进行采购,才能促进实施相关政策目标的;

(六)从残疾人、慈善等机构采购的;

(七)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招标投标程序

第十四条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在省政府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的,应当向五个以上特定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定合同的主要条款。

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29日。

招标文件应当经采购单位确认,采购单位应当对招标文件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七条 开标前,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人数以及与招标投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第十八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完全响应。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收到的投标文件,应当原样退还,不得开启。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九条 两个以上供应商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第二十条 开标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由招标人以公开方式进行。开标时应当众验明所有投标文件的密封未遭损坏。招标人应当宣读所有投标文件的有关内容并作记录存档。

第二十一条 评标由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回避。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供书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二十二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9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并于合同订立之日起7日内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招标人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应向财政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各采购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预算内外资金落实情况,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报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按计划实施采购。

采购单位未按规定执行,擅自进行采购的,视为违反财经纪律,财政部门在其年度预算中扣减该部分支出,由有关机关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以下内容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检查: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采购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采购标准、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四)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

(五)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发现正在进行的采购活动严重违反规定,可能给国家、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导致采购无效的,应当责令采购单位停止采购,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采购合同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采购合同生效后,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需变更合同实质性条款或订立补充合同的,应在7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采购单位应当对采购合同的标的组织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在验收结算书上签署意见并报送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对验收结算书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办理采购资金的拨付手续。

财政部门按结算验收书及时对新增资产进行登记、管理。

第二十八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财政部门提出书面投诉。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书之日起39日内作出处理。

第二十九条 政府采购应当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及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采购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财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并可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采购的;

(二)应当采用招标采购方式而未采用的;

(三)擅自提高采购标准或对中标通知书实质性内容进行改变的;

(四)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代理业务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承办采购事务的;

(五)与社会中介机构或供应商串通,虚假招标的;

(六)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

(七)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资料的;

(八)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

(二)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的;

(三)采用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四)与采购单位或者社会中介机构违规串通的;

(五)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的;

(六)向采购主管机构、采购单位、代理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等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八)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二条 承担政府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财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单位、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

(二)超出代理权限进行采购业务的;

(三)与供应商串通,进行虚假招标的;

(四)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采购主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的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具有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其他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六条 各地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规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贵州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省政府采购的监督和管理,规范供应商行为,建立良好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原则,根据《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从事生产、工程、服务和商品销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均有资格进行申报。

第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供应商,可以申请取得进入贵州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良好的信誉;

(三)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

(四)具有良好的资金、财务状况和纳税记录;

(五)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 凡需进入贵州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应向财政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申请书;

(二)工商年检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人员结构;

(三)销售许可证、特殊行业应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

(四)上一年度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银行资信证明;

(五)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 财政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负责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核发《贵州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准入资格证书》,并通过公共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参加贵州省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必须持有《贵州省政府采购供应商准入资格证书》。

第七条 供应商享有的权利:

(一)可参与全省范围内的政府采购活动;

(二)及时获得省级政府采购招标信息的权利;

(三)向财政部门真实、客观地反映政府采购情况和投诉;

(四)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八条 供应商应承担的义务:

(一)按政府采购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

(二)中标后,按规定与采购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三)接受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严格按采购合同全面履约;

(五)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九条 财政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每年三月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年审,凡未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取消其供应商资格,并在公共媒体上公布。

第十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

(二)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的;

(三)采用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四)与采购单位或者社会中介机构违规串通的;

(五)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的;

(六)向采购主管机构、采购单位、代理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等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八)其他违反政府采购规定的情形。

第十一条 供应商因业务变化或迁址的,在完成工商、税务变更登记后30日内到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各州、市、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或操作规定。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黔府办发〔2000〕174号(2000年月日2月15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所属的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发下统称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含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国家和省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预算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和预算执行中追加的资金。

预算外资金包括按规定缴入财政专户和经财政部门批准留用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采购单位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原则。

第四条 贵州省财政厅负责全省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研究拟定政府采购政策和规章草案;

(二)研究、制定本省政府采购中长期规划;

(三)管理、监督和指导本省政府采购活动;

(四)收集、发布及统计本省政府采购信息;

(五)组织本省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六)审批进入本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七)审批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本省政府采购业务的代理资格;

(八)制定、调整并公布本省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

(九)编制省级单位政府采购预算;

(十)处理本省政府采购中的投诉事项;

(十一)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项。

地(州、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 财政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中的具体商业活动。

第六条 政府采购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政府采购项目限额暂按10万元标准试行,凡在10万元(含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一律实行集中采购。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国家秘密等事宜的除外。

纳入省级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由财政拨款的大型政府采购项目和省政府认定的其他项目应进行集中招标采购。

财政部门可以委托具备承办条件的单位为集中采购单位。

分散采购是指集中采购项目之外,经财政部门批准,由各采购单位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采购。

第七条 采购单位可以委托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承办政府采购具体事务。

社会中介机构申请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依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

(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机构人员总数的20%以上;

(三)具有一定数量能胜任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分别占机构人员总数的60%和20%以上;

(四)具有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的能力;

(五)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供应商,可以申请取得进入贵州省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者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具有良好的信誉;

(三)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

(四)具有良好的资金、财务状况;

(五)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章 政府采购方式

第九条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统称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不特定的供应商(统称投标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商投标的采购方式。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单位直接邀请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询价采购,是指对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

第十条

除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外,凡达到省政府规定的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均应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第十一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采购单位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

(二)出现了不可预见的急需采购,而无法按招标方式得到的;

(三)招标文件的准备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

(四)供应商准备投标文件需要高额费用的;

(五)对高新技术含量的特别要求的;

(六)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的现货,属于标准价格且价格弹性不大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以采购询价采购方式。

第十三条

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单项或批量采购项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可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一)只能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或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替代标的;

(二)原采购的后续维修、零配件供应、更换或扩充,必须向原供应商采购的;

(三)在原招标目的范围内,补充合同的价格不超过原合同价格的50%的工程,必须与原供应商签约的;

(四)预先声明需对原有采购进行后续扩充的;

(五)采购单位有充足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进行采购,才能促进实施相关政策目标的;

(六)从残疾人、慈善等机构采购的;

(七)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章 招标投标程序

第十四条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在省政府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的,应当向五个以上特定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书。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当包括招标项目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定合同的主要条款。

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20日。

招标文件应当经采购单位确认,采购单位应当对招标文件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六条

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七条

开标前,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人数以及与招标投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第十八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完全响应。

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当签收保存,不得开启。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后收到的投标文件,应当原样退还,不得开启。

投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补充修改的内容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九条 两个以上供应商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第二十条

开标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由招标人以公开方式进行。开标时应当众验明所有投标人文件的密封未遭损坏。招标人应当宣读所有投标文件的有关内容并作记录存档。

第二十一条 评标由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

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省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回避。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供收面评标报告,并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二十二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订立之日起7日内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招标人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应向财政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各采购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预算内外资金落实情况,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按计划实施采购。

采购单位未按规定执行,擅自进行采购的,视为违反财经纪律,财政部门在其预算中扣减该部分支出,由有关机关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以下内容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检查: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采购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采购标准、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四)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

(五)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发现正在进行的采购活动严重违反规定,可能给国家、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导致采购无效的,应当责令采购单位停止采购,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采购合同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采购合同生效后,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需变更合同实质性条款或订立补充合同的,应在7日内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七条

采购单位应当对采购合同的标的组织验收,根据验收结果,在验收结算书上签署意见并报送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对验收结算书进行审核,符舍规定的,办理采购资金的拨付手续。

财政部门按结算验收书及时对新增资产进行登记、管理。

第二十八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财政部门提出书面投诉。财政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

第二十九条

政府采购应当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及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采购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有,采购无效,财政部门应现令其改正,并可给与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采购的;

(二)应当采用招标采购方式而未采用的;

(三)擅自提高采购标准或对中标通知书实质性内容进行改变的;

(四)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代理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承办采购事务的;

(五)与社会中介机构或供应商串通,虚假招标的;

(六)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无正当理由不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

(七)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八)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一条

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单位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

(二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的;

(三)采用不正当手段诋毁、排剂其他供应商的;

(四)与采购单位或者社会中介机构违规串通的;

(五)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的;

(六)向采购主管机构、采购单位、代理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等行赌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八)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二条

承担政府采购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财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给采购单位、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骗取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

(二)超出代理权限进行采购业务的;

(三)与供应商串通,进行虚假招标的;

(四)不如实向财政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采购主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的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有关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具有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其他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六条 各地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规定。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冀政办[2001]13号

各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河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廉政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及省以下各级党政机关、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自筹资金、进行政府采购的,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总称。自筹资金是指采购单位除财政预算内、外拨款之外的其他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采购,是指采购单位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四条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效益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采购办),负责本地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政府采购政策;

(二)制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措施;

(三)审核、汇编政府采购预算(计划);

(四)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方案;

(五)审批进入本级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六)审批社会中介机构取得同级政府采购业务的代理资格;

(七)委托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组织采购;对采购中心无能力组织实施的政府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项目委托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办理;

(八)负责对定点采购的管理,与定点单位签定定点合同,对定点单位合同履行情况、事业行政单位定点采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九)监督政府采购活动;

(十)建立和管理同级政府采购网站;

(十一)负责政府采购信息的统计、汇总、分析、上报;

(十二)组织政府采购人员的培训;

(十三)受理政府采购中的投诉事项;

(十四)指导下级政府采购工作;

(十五)处理政府采购中的其他事务。

第六条 各级采购办与采购中心必须分开设立,各负其责,形成制衡机制。

第七条 政府采购实行采购目录管理制度。财政部门应当根据政府采购的实际需要,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报经本级政府同意后,公布实施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 政府采购主体

第八条 政府采购主体包括采购中心,具备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中介机构和供应商。

第九条 各级政府采购中心是指政府批准的负责集中采购业务的专职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采购办委托具体组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集中采购事宜;

(二)对属于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三)建立政府采购信息数据库、供应商信息库、专家信息库;

(四)定期在政府采购网站发布采购信息;

(五)受采购单位的委托,代其办理分散采购招投标事宜;

(六)按月向政府采购办报送政府采购信息情况;

(七)办理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政府采购事务。

第十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均可向市以上采购办申请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

(一)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

(三)熟悉国家有关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过省级或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举办的政府采购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机构人员的20%以上;

(四)具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其中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经济、法律专业人员分别占在职人员总数60%和20%以上;

(五)具有从事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活动所需要足够的营业场所、设施和资金,具有较完善的供应商信息库、专家库、招标业务资料库等专业技术信息系统,能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完成政府采购代理工作;

(六)能认真执行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法定代理人在申请资格前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七)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受采购办的委托,承办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特殊项目的招投标事宜。

第十二条 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 供应商是指具备向采购单位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包括中国供应商和外国供应商。

第十四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取得政府采购的中国供应商资格:

(一)依法成立的独立法人,或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的其他组织或个人;

(二)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纳税记录;

(三)遵守产品质量法律、法规,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四)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记录;

(五)有良好的资金、财务状况;

(六)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人员结构;

(七)特殊行业要具有相关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

(八)国务院财政部门及省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取得政府采购的外国供应商资格:

(一)经国家财政部门及省人民政府批准,一次性准入政府采购市场的外国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二)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所承诺的准入我国境内的政府采购市场的外国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外国供应商享有并履行与国内供应商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供应商准入政府采购市场的管理办法,由省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政府采购分为集中采购、定点采购和分散采购三种形式。

集中采购是指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由采购中心或经采购办批准并委托的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招投标、采购单位根据中标结果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财政部门直接与供应商办理结算的一种采购方式。

定点采购是指财政部门委托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定点单位,财政部门与定点单位签订履约合同,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采购单位直接到定点单位接受服务、购买限定用品,财政部门或采购单位直接与定点单位办理结算的一种采购方式。

分散采购是指对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由各采购单位自行采购或委托采购中心、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组织招投标,由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并直接与供应商办理结算的一种采购方式。

第三章 政府采购方式

第十八条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

第十九条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中心或经采购办批准和委托的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以下统称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以下统称投标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条 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

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应当事先得到本级采购办的批准

第二十一条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商投标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同级采购办批准,可以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

(一)采购项目复杂或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处采购;

(二)采购项目的价值低,研究和评审招标文件所需时间长、费用高,采购人只能通过限制投标人数量来达到节省资金的目的。

第二十三条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招标人直接邀请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同级采购办批准,可以采取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

(二)出现了不可预见的急需采购,而无法按招标方式得到的;

(三)招标文件的准备需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

(四)供应商准备招标文件需要高额费用的;

(五)对高新技术含量有特别要求的;

(六)采购办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询价采购,是指对三家以上的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性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同级采购办批准,可以采取询价采购:

(一)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

(二)采购金额不大的单项、零星采购。第二十七条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经同级采购办批准,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一)只能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或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替代标的;

(二)原采购的后续维修、零配件供应、更换或扩充,必须向原供应商采购的;

(三)在原招标目的范围内,补充合同的价格不超过原合同价格50%的工程,必须与原供应 商签约的;

(四)预先声明需对原有采购进行后续扩充的;

(五)采购单位有充足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进行采购,才能促进实施相关政策目标的;

(六)从残疾人、慈善等机构采购的;

第四章 政府采购程序

第二十九条 政府采购程序包括编制和批准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落实资金、核实采购清单、委托采购中心或社会中介机构组织招投标,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和结算等。

第三十条 政府采购办应当在编制部门政府采购预算之前,颁布政府采购目录。

第三十一条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各事业行政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对政府采购目录列示的项目,在财政部门下达的部门预算限额之内,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应列明拟采购货物、工程及服务的名称、数量、质量、规格、单价、总价、供应时间等情况。

第三十二条 财政部门在审核部门上报的预算时,应在部门预算总指标控制数之内对部门提出的政府采购建议计划提出核定意见,统一编入部门预算文本,政府采购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形成本级政府采购预算。

第三十三条 各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由同级财政部门在批复部门预算时同时批复。

第三十四条 落实采购资金、核实采购清单。采购项目属于预算内、外资金的,在实施采购前由主管部门将所需资金汇总后报同级财政部门,由痛击财政部门将本次采购资金从财政国库或财政预算外专户划拨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采购项目属于采购单位自筹资金的,在实施采购前由采购单位将本次采购资金划拨到同级财政“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同级财政部门对采购单位提出的采购项目清单及使用的资金进行审核,资金符合国家规定并划拨到“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的,方可批准进行采购。

第三十五条 委托采购中心或具备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中介机构招投标。同级采购办对核准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申请,委托采购中心或具备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中介机构招投标。

第三十六条 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采购方式的,其招投标程序及管理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其程序及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没有规定的,遵照本办法。

第三十七条 对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的,招标人或采购单位应将以下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办:

(一)招标文件经采购单位签字盖章后,招标人应将招标文件报同级采购办备案。采购办收到招标文件后7个工作日内如无异议,招标人方可在采购办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二)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日起15日内,向采购办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总结报告;

(三)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有招标人拟定,经采购单位签字盖章后,招标人应将合同草稿报同级采购办备案,采购办收到招标人上报的政府采购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如无异议,采购单位方可与中标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后7日内,采购单位应当将合同副本报采购办备案;

(五)政府采购合同需要变更的,采购单位应当将有关合同变更的内容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办;

(六)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终止合同的,招标人应当将终止合同的理由以及相应的措施,及时书面报采购办;

(七)供应商有违反政府采购合同的行为,采购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解决,并将有关供应商违约的情况以及拟采取的措施,及时书面报采购办。

各级采购办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招标人或采购单位备案的有关资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不符合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的应通知其修改,直到符合政府采购规定为止。

第三十八条 开标应当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公开进行,由招标人主持,在财政、监察、公证机关的监督下进行,邀请所有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采购单位的代表参加。

第三十九条 对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的,其评标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招标人、采购单位的代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第四十条 对实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的,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采购单位提交书面报告,并确定合格的中标人。

第四十一条 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一)采购单位出具符合实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理由及证明材料,由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提出书面意见,报采购办批准后交采购中心或采购办委托中介机构组织谈判;

(二)采购中心或采购办委托中介机构(以下简称谈判人)根据采购单位提出的要求,拟定合同条款或供货(工程)合同技术附件;

(三)谈判人确定采购方谈判小组成员、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定标标准等事项。采购单位或其代表应当作为谈判人之一;

(四)谈判人拟定的合同条款或供货(工程)合同技术附件,提出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并连同邀请理由报采购办备案;

(五)向供应商发出邀请函;

(六)谈判小组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谈判时同级采购办派员进行现场监督。

在谈判活动中,谈判人应当分别与单一供应商进行谈判,谈判的任何一方在未征得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一切技术资料、价格或其他信息;

(七)谈判结束后,谈判人应当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最后报价及有关承诺,谈判人据此确定中标供应商。中标人确定后,采购单位对谈判小组确定的中标人进行认可;

谈判人向中标人签发中标通知书、向落标单位发落标通知书;

(八)中标人确定后,谈判人应将谈判纪要及确定中标供应商的理由在谈判结束后5日内报同级采购办备案。

第四十二条 采用询价采购,至少要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鉴别比较,择优选定。

第四十三条 询价采购程序:

(一)采购单位出具实行询价采购方式的理由及证明材料,由采购中心或中介机构提出书面意见,报采购办批准后交采购中心或采购办委托中介机构组织询价;

(二)采购中心或采购办委托的其他中介机构(以下简称询价人)根据采购单位提出的要求,拟定合同条款或供货(工程)合同技术附件;

(三)询价人确定采购方询价小组成员、价格构成、定标标准等事项。采购单位或其代表应当作为询价人之一;

(四)询价人拟定的合同条款或供货(工程)合同技术附件,询价人提出报价供应商名单,并附选择理由报同级采购办备案;

(五)向供应商发出邀请函;

(六)询价小组与供应商进行询价,询价时同级采购办派员进行现场监督。

询价活动必须公平进行,询价人应当要求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询价人确定的中标人应当是符合政府采购要求且报价合理的供应商。中标人确定后,采购单位对询价小组确定的中标人进行认可;

询价人向中标人签发中标通知书、向落标单位发落标通知书;

(七)询价人应当将询价纪要及确定中标供应商理由在询价结束后5日内报同级采购办备案。

第四十四条 单一来源采购程序:

(一)采购单位出具实行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证明材料,提供唯一供应商名单,由采购中心提出书面意见,报采购办批准后交采购中心与单一供应商进行询价;

(二)采购中心根据采购单位提出的要求,拟定合同条款或供货(工程)合同技术附件;

(三)采购中心确定采购方询价小组成员、价格构成、定标标准等事项。

采购单位或其代表应当作为询价人之一;

(四)询价小组与供应商进行询价,询价时同级采购办派员进行现场监督。

询价小组与供应商达成一致意见后,采购单位对询价小组与供应商协商的价格进行认可;采购中心向供应商签发中标通知书;

(五)询价人应当将询价纪要及确定中标供应商理由在询价结束后5日内报同级采购办备案。

第四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投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采购单位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所订的合同不得对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作实质性修改。

第四十七条 在签订采购合同时,采购单位可以在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对采购物品或者服务的数量予以增加或者减少。增减的幅度不得超过中标金额的10%,并不得变更单价。

第四十八条 长期供货合同和服务采购合同,合同履行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8个月。

第四十九条 投标人一旦中标,采购中心将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转为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达不到履约保证金金额或比例的(不高于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0%),中标供应商应当在采购合同签订后10日内,向采购中心补交。

第五十条 采购单位可以从货款中留置中标供应商不高于合同金额10%的质量保证金并在采购合同中应予明确。采购合同履行完毕,产品质量达到合同约定质量要求的,采购单位应于采购合同履行完毕后10日内通知财政部门将留置质量保证金拨付商品供应商。

第五十一条 采购合同一经签订,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需变更合同的实质性条款的,采购单位应当于变更合同前征得同级政府采购办、招标人的同意。

第五十二条 合同履行中,采购单位如需另行采购与合同标的相同的物品或者服务的,经同级采购办批准,可以在不变更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的采购合同,但补充合同的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金额的10%。

第五十三条 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中标项目,中标人不得抽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第五十四条 除本办法有规定外,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履行及其他事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人应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负责验收工作。

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证明,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采购中心(招标人)可以向投标人收取制作标书费用,按中标金额向中标供应商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财政、省物价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十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国库(或财政集中支付)部门开设“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统一办理集中采购项目资金结算。

第五十七条 采购单位对中标供应商提供的商品验收合格,即向财政部门开具政府采购集中支付拨款申请书并提供有关资料,采购办、财政国库(或集中支付)部门审核无误后,从“政府采购资金专户”直接向商品供应商支付价款。

第五十八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新增国有资产的管理,及时办理新增资产的登记。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九条 各级采购办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二)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有关政府采购的标准、方式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

(五)社会中介机构接受采购办委托采购的,委托合同履行情况;

(六)实行定点采购的,监督定点单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情况、事业行政单位定点采购制度执行情况;

(七)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六十条 采购办发现正在进行的政府采购严重违反规定,可能给国家、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责令停止采购,并及时作出处理。

第六十一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采购办提出书面投诉。采购办应当在收到投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第六十二条 政府采购应当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控告和检举,采购办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凡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的项目,未经财政部门批准,采购单位自行组织采购的,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一)采购单位使用的采购资金属于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财政部门尚未拨款的,不再拨付资金,已拨付资金从下一部门预算中等额抵扣,建议有关部门对采购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二)采购单位使用的采购资金属于自筹资金的,建议有关部门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三)对属于定点采购项目的,采购单位未经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到非定点单位采购的,责令改正,建议有关部门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四条 社会中介机构或招标代理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招标无效;

给采购单位或者供应商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禁止其三年内代理政府采购招标业务:

(一)未取得政府采购招投标代理资格而接受采购单位的委托为其进行政府采购目录项目的招投标的;

(二)取得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组织的招投标项目属于政府采购目录且未得到财政部门委托书的;

(三)明知招标项目超过财政部门委托书规定标准和经费限额仍为采购单位招标的;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组织评标委员会或未按本办法规定的评标原则评标的;

(五)未按本办法规定将政府采购有关资料及时向财政部门备案和报告的;

(六)与采购单位或者供应商串通,虚假招标的;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招标程序的行为。

第六十五条 政府采购活动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六条 招标人或采购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报请政府采购办批准、有关手续、资料未向政府采购办备案或虽已备案但不符合要求而未按采购办的要求进行修改的,采购无效,财政部门不予拨款,由此造成损失的由违规的招标人或采购单位负责。

第六十七条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的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由有关主管机构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八条 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行政处罚,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决定。

第六十九条 对财政部门作出的投诉处理,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则

第七十条 对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需要的紧急采购,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不适用本办法。

第七十一条 接受财政补贴的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购置主要生产、经营设备、购买主要原材料适用本办法。

第七十二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省财政厅可依据本办法制定相配套的有关办法、制度。各市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七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冀政办[1998]14号文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实施时间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省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采购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本款所称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府采购,是指政府采购机关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四条 政府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及维护公共利益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主管部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政府采购法规草案,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活动;

(三)拟定本级政府集中采购和公开招标采购范围的限额标准;

(四)参与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五)收集、统计和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建立政府采购信息系统;

(六)组织政府采购人员培训;

(七)审批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八)审批社会中介机构取得本级政府采购业务的代理资格;

(九)受理政府采购投诉事项;

(十)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事务。

第六条 财政部门负责编制政府采购目录,报经本级政府采购同意后,编撰政府采购预算并具体组织实施。政府采购资金,由财政部门根据生效的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直接拨付给供应商。

第七条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负责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政府采购项目瞀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的采购标准、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

(五)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八条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采购机关或社会中介机构承办下列政府采购事务:

(一)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二)实施由财政拨款的大中型政府采购项目;

(三)本级政府及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政府采购事务。

第九条 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各采购单位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自选组织采购。

第十条 具备条件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向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

具备向采购机关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能力的供应商,可向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申请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资格。

第十一条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

第十二条

政府采购按照规范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等程序进行。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招标人应在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投标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开标应在公证机关的监督下进行。评标由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

第十三条 招标人应将以下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一)招标文件应当经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确认。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收到招标文件后7个工作日内如无异议,招标人方可刊登招标通告或发出投标邀请函。

(二)招标人应当自确定中标人之昌起15日内,向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三)政府采购合同内容一经确定,招标人应将合同草稿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备案。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收到合同后7个工作日内如无异议,招标人方可签定合同。

(四)政府采购合同订立后7日内,招标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备案。

(五)政府采购合同需要变更的,招标人应当将有关合同变更的内容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六)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些特殊情况需要终止合同的,招标人应当将终止合同的理由以及相应的措施,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七)供应商有违反政府采购合同的行为,招标人应当将有关供应商违约的情况以及拟采取的措施,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管理机构。

(八)招标人依照合同约定需要向供应商付款的,应当向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报关有关文件,以备审核。

第十四条 在政府采购合同履行期间以及履行后,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可以承受时抽查用户,对采购标准、采购内容等事项进行核实。经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抽查而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招标人进行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十五条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对政府采购项目的执行,可以独立进行全面的审核、调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本办法的规定,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有关管理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社会中介机构未经委托自行承揽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业务的,视情节轻重,可暂停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直至取消资格。

第十八条 政府采购单位按政府采购目录应当采购集中招标采购方式的、按本办法规定应该报请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批准或备案有着手续而未执行的,采购无效,并由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供应商和评标委员会成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及本办法规定的,采购无效,由政府采购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行政责任;给政府采购机关、供应商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政府采购管理机构提出书面投诉。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应当在收到投诉书之日起30日作出处理。

对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作出的投诉处理或者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都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第二十一条 政府采购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控告和检举,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并制定实施细则。各地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各地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目录

......1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采购预算执行管理 3 第三章 采购方式管理 4 第四章 采购项目组织实施 5 第五章 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 6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7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37号)等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以下简称“购买主体”)向社会组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机构等社会力量(以下简称“承接主体”)购买的服务,应按本办法规定实施采购。

鼓励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与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公开、公平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

第三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分为公共服务和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两类。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为国民增加福利、具有特定受益对象的服务。

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是指政府部门为保障自身正常运转以及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职能向社会购买的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具体范围,由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的形式定期予以公布,并实行动态调整。

第四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采购工作,应当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按照“方式灵活、程序简便、竞争有序、监督有力、结果评价”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各购买主体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采购需求的制定,以及对采购活动的组织实施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对本地区政府购买服务活动的监督职责。各购买主体应当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采购需求,具体组织实施购买服务活动,对承接主体提供的服务进行跟踪监督,在项目完成后组织验收和考核评估。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相关信息,自觉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章 采购预算执行管理

第六条 对列入《指导目录》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主体应当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编制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服务)预算,具体按《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购买主体应当根据政府采购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开展采购活动前编报《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建议书》(或政府采购计划,以下简称“采购建议书”),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确认书》(以下简称“采购确认书”)。购买主体应当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采购确认书要求组织实施采购活动。

第八条 对于当年预算指标未下达,但资金已落实、需紧急启动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主体可向财政部门申请办理采购临时确认书。

对于跨安排预算的整体项目或采购需求具有相对固定性、延续性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服务项目,也可按其以后的预算安排数申请办理采购临时确认书,与当年项目预算合并后一次性采购,但最长一般不得超过3年。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按年分签,或按照合并后的预算年限一次签订、分年考核实施。

第三章 采购方式管理

第九条 政府购买服务应纳入政府采购管理,按照公开择优、以事定费的原则,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

第十条 对于预算金额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因采购需求难以详细描述、市场竞争条件尚不具备等情形,购买主体拟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应当在编报采购建议书时提出,提供拟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理由及符合法定或本办法规定的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可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其中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必须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一)若更换承接主体,将导致在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无法保证与原有项目的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要求,且会导致服务成本大幅增加或原有投资损失的;

(二)之前已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与相关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协议约定必须向相关政府合作伙伴或特定主体采购服务的;

(三)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原先承担的服务项目,按照政策规定,在改革过渡期内需要由其继续承担服务的;

(四)省级以上(含省级)政府部门或单位在最近1年内通过公开竞争方式产生的同类项目政府采购结果,本系统内下级政府部门或单位需要直接采用的;

(五)为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决定的公共政策目标,需要实施单一来源采购的服务项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适用单一来源采购的情形。

第十二条 通过公开竞争的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的原项目承接主体服务期满并通过验收,绩效评价好、服务对象满意度高的,在预算能够保障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原采购合同的约定续签合同,但续签的单次合同期限一般不得长于原采购的合同期限,且续签次数最多不超过2次、累计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四章 采购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购买主体应当于政府采购确认书下达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相关信息在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及本地区、本部门的相关门户网站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公开信息应当包括购买服务的项目名称、主要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要求、预算资金、购买方式、绩效目标等内容。

第十四条 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通用类服务项目,可由同级财政部门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通过竞争性的采购方式确定承接主体的范围、收费标准、服务要求等,并实行定点采购管理,购买主体在定点范围内择扰选定承接主体;非通用类服务项目,购买主体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包括集中采购机构、社会中介采购代理机构)或自行依法组织采购。

第十五条 购买主体应当负责编制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具体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采购需求,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采购需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重大服务项目的采购需求,购买主体或其委托的代理机构还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在浙江政府采购网和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等媒体上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视情对采购需求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并据此编制采购文件。采购代理机构编制的采购文件应当经购买主体确认后方可发布。

第十六条 采购需求论证专家应当由3名以上单数组成,论证专家可以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选取,也可以由购买主体自行从熟悉该行业和领域的社会专家中聘请,但参加需求论证的专家不得再作为该项目的评审专家。

第十七条 对于社会关注度高,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项目,其采购需求应根据有关规定或视需要召开听证会,征询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意见。

第十八条 承接主体应符合《实施意见》规定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购买主体针对具体服务项目特点确定的其他特定资格条件。对于一些特殊的公共服务项目,发布采购公告后,如确实没有符合资格条件的承接主体响应的,应适当降低或调整相关的资格条件,或接受符合相关条件的自然人作为承接主体参与。

第十九条 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一般应当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邀请潜在承接主体参与竞争。其中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项目,若采用购买主体与评审专家分别推荐的方式邀请承接主体参与竞争性谈判的,双方推荐承接主体的总数一般应当不少于5家。其中,购买主体推荐的承接主体家数不得超过推荐总数的50%。

第二十条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除涉密项目外,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第(一)种情形,或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第(一)种情形的,购买主体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浙江政府采购网和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等媒体上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单一来源采购公示内容应当包括:

(一)采购主体、采购项目名称和内容;

(二)拟采购服务的具体报价说明,包括采购预算及拟定合同金额、各项服务内容的具体收费标准或报价明细构成、合同验收和用户评价标准等;

(三)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及相关说明;

(四)拟定的唯一承接主体名称、地址;

(五)专家对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具体论证意见,以及专家的姓名、工作单位和职称;

(六)公示的期限;

(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财政部门的联系地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第二十一条 采用公开竞争的采购方式选择承接主体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主体、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规定成立评审小组,由评审小组负责进行项目评审或与参与采购的承接主体进行谈判,并择优推荐项目的承接主体。评审小组由购买主体代表和评审专家共3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二。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评审小组成员应不少于5人。

第二十二条 评审专家一般应当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随机抽取。业务复杂、专业性强的服务项目,或通过随机方式难以确定合适的评审专家的,经其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购买主体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可自行选定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专家担任评审专家;评审结束后,将评审专家名单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评审小组应当按照法定的评审程序,根据采购文件明确的评审办法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审,按照评审或谈判后的综合评审得分或报价高低顺序,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人,并出具评审报告。

购买主体一般应当根据评审报告中评审小组推荐的中标(成交)候选人名单顺序,择优确定承接主体,或直接委托评审小组确定承接主体。

第二十四条 除已实行定点采购管理的通用类服务项目外,对一些服务要求高、服务对象广或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试行“评定分离”的方式确定承接主体,即先由评审小组经过评审择优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人名单,再由购买主体组成定标小组确定最终承接主体。具体按照以下程序和步骤实施:

(一)对拟采用“评定分离”方式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购买主体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采购文件中对该方式进行特别的提示和说明,并明确评审小组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人的规则、数量和定标小组确定最终承接主体的参考因素和原则要求。

(二)评审小组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按照有效供应商数量的30%(不到1个的,按四舍五入确定)择优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人,但推荐的候选人最多不超过3个。并在评审报告中重点载明各候选人的履约能力评估,及其技术、服务方案的优劣比较等评价意见。

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评审活动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将评审报告和中标(成交)候选人名单,连同候选人的采购响应文件一并送购买主体确认。

(三)购买主体应当在评审结束或收到评审报告后的5个工作日内成立定标小组,确定最终承接主体。定标小组应在评审小组作出的评审意见基础上,结合对各候选人独立承担过的类似项目履约情况、客户评价、诚信状况、技术服务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对本项目的重视程度和可能存在的履约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评估或考察,在评审小组推荐的候选人名单中,经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其中1个作为最终的承接主体,并出具定标报告。

定标小组由3人以上单数组成,且评审小组成员不得作为定标小组成员。定标结束后,定标小组全体成员应当在定标报告中签字确认,并对定标结果负责。若有定标小组成员对拟定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在定标报告中说明,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承接主体。购买主体行政主管部门内设的纪检监察机构应当派员对定标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如定标小组最终确定的承接主体不是评审小组推荐排名第一的中标(成交)候选人的,定标小组应当在定标报告中重点说明理由并提供有关材料。购买主体应当将定标报告及相关材料,在中标(成交)公告前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四)承接主体确定后,购买主体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发布中标(成交)公告。同时,向中标(成交)人发出中标(成交)通知书,并将中标(成交)结果通知所有参加采购活动的未中标(成交)供应商。对属于评审小组推荐中标(成交)候选人名单内的落选供应商,还应书面告知其落选理由。

第二十五条 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的公共服务项目,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应控制在10%-30%之间,因特殊原因确需突破的,购买主体应说明理由,并事先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六条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服务项目,购买主体应当邀请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和其采购人员一起组成谈判小组,在满足项目服务需求、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科学测算承接该服务项目所需投入的人工、材料等成本支出和相关税费总额,据此与承接主体平等协商谈判,合理确定项目的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或最终成交价格等内容。

谈判开始前,承接主体应当向谈判小组提供该项目详细的成本费用测算标准或依据(含相应的工作量清单),以及其近2年内承接其他单位相关服务合同等书面材料,必要时,行政主管部门和购买主体可将其成本测算标准或依据等内容向社会公开,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最终成交价格,不得高于本地区同类服务项目合同的平均价格水平,以及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其他地区同类服务项目合同的平均价格水平。

第二十七条 采购评审或谈判结束后,购买主体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浙江政府采购网和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等媒体上公告采购结果信息。公告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购买主体和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采购项目类别、名称;

(三)承接主体名称、地址;

(四)中标(成交)金额,主要标的的名称、数量、单价、服务要求或标准;

(五)评审(谈判)小组成员名单;

(六)财政部门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采用推荐方式邀请承接主体参与竞争性谈判的,还应当公告购买主体和评审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第五章 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

第二十八条 购买主体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和谈判结果,与承接主体订立书面政府采购合同。承接主体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完成项目。承接主体不得将合同转包,但经购买主体同意或在采购响应文件中明确的,可以依法采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

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分包履行的,中标、成交承接主体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购买主体负责,分包项目的承接主体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对于金额较大的公共服务项目,若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购买主体应当要求承接主体在履行合同时,将合同进行适当拆分,将其非核心部分或者划出一定份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份额的30%)分包给中小社会组织承担,积极培育承接主体。但合同不适宜拆分的除外。第三十条 对于金额较大、履约周期长、社会影响面广或者对承接主体有较高信誉要求的服务项目,鼓励引入政府采购信用担保制度。购买主体可以要求承接主体提供由专业担保机构出具的政府采购履约担保函或其他履约担保等手段,保证服务效果,提高服务水平。担保费用可以在采购节余资金中统筹解决。

第三十一条 承接主体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其履约能力确实难以达到项目的技术要求或服务质量,或者其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服务标准或质量要求,并经满意度调查,服务对象对其总体评价较差的单位或人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的,购买主体有权按采购合同的约定提前解除或终止合同,并可从原其他中标(成交)候选人中另行择优确定1名及以上的承接主体,由其继续提供该项目的服务。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完成后,承接主体应及时向购买主体发出书面履约完成通知,购买主体在收到承接主体履约完成通知后,应及时做好组织验收的准备工作,制定验收方案,成立验收小组,组织实施验收和履约评价。

对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应当邀请有关技术专家参加验收,或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

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验收时,应征集公众对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并按一定比例邀请服务对象参与验收工作。

第三十三条 验收小组完成验收后应出具验收书,验收书应包括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等标准的履约情况。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服务的验收结果应当在政府部门内部公开;公共服务项目的验收结果应当在浙江省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采购,不适用本办法。第三十五条 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浙江省财政厅备案。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起试行。[1]

下载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省政府采购询价管理暂行办法

    四川省政府采购询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询价采购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

    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及诚信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省政府采购供应商注册及诚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进一步规范供应商的政府采购行为,促进供应商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根据《......

    山东省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

    青海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管理暂行办法五篇

    青海省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诚信管理,促进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诚实经营和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

    山东省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库[2002]6号)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健全政府采购机制,保证政府采购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依据《山东省政府采......

    江西省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范文

    江西省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2016年08月25日 08:50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打印】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江西省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

    山东省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共五则)

    山 东 省 财 政 厅 文 件 鲁财库〔2002〕6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为规范政府采购招标代理行为,加强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根据现行有关......

    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文件

    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文件浙政采办字〔2007〕8号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关于做好省本级第1期 服务器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有关事宜的通知省级各单位: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