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县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与分析
云县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与对策
体育08级1班
李富勇
指导教师:杨志龙
摘 要:本文运用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县部分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常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大多农村小学都存在场地设施不健全,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率低;学校体育专业教师匮乏,体育课不规范;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学校间的相互帮助,以及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再深造等。希望本文能给云县农村体育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云县 农村学校 体育设施 现状与对策
1引言:2008年奥运会虽然相当成功,但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而非是一个体育强国。我国绝大多数的人口在农村,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增强国民体质的基础。目前,我国约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亲少年健康的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中国已逐渐迈进老龄化社会,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基础先天不足,体育教师负担过重,国家教育改革和有关规定的不到落实。所以笔者认为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云县3所城镇小学(爱华完小,红旗完小,田心完小)和6所农村小学(河湾小学,平展小学,蜂王寨小学,安和小学,德胜小学,永胜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云南教育网等相关网站查阅大量有关农村学校体育的相关资料和文献,通过图书馆及外来期刊查阅大量有关农村学校体育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所查阅的文献内容主要包括各省市乡镇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体育教材教法及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等研究相关内容。
2.2.2观察法:通过对云县3所城镇小学和6所农村小学的实地观察,观察内容主要是各个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场地器材的损坏程度及补修状况,体育教师的授课情况,学生的兴趣情况等。
2.2.3访谈法:本研究就云县各城镇和农村的学校体育开展情况,对个别学校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对象有,校领导及学校体育教师和一部分学生,这一部分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到各种不同性格及兴趣爱好的学生。访问的主要内容有,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及综合能力,学
生参加体育运动情况及主要时段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等。2.2.4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所观察到及查阅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云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现状
云县体育设施现状器材资源匮乏,各级领导层的不重视,体育教师发展存在困境,体育教学与组织形式单一,专职体育教师缺乏,兼职体育教师较多。出现了经济发展与体育健康观念的不协调局面,体育文化水平低,不全面,城镇,乡,村之间的学校体育教育严重不平衡。出现教学形式的单一,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及体育教师发展的前景困境问题。3.1.1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匮乏 这是一个非常老化的问题,也是严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一颗软肋,在农村的中小学绝大多数学校连一块像样的篮球场也没有,更不用说200米 400米田径场,学生活动场地只在有限的空地上,部分学校的操场还被农民占有用来存放柴草杂物或建筑用料,再好一点的学校有一张水泥制的乒乓球桌,像单杠 双杠之类的器材学生见都没见过。【1】据研究表明,农村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情况普遍较差,乡镇农村学校对体育器材需求的比例分别占到53.75%和69.62%,更为严重的欠发达地区器材基本为零。加之学校经费困难,对体育器材的购置更是少之又少,多数学校的校院就是操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还给学校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教师也不能更好的开展体育活动(学生玩得太开心太大声,就会干扰文化科老师上课)这也成了部分体育教师太对消沉的借口。
表1.云县乡镇小学与农村小学体育件设施对比情况
设施 乡镇小学 农村小学
足球场 1 0
篮球场 4 0
乒乓球桌 5—7 1—2
单双杠 3—5 1—2
3.1.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首先 是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还有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师身兼数职,有语文老师兼任,有数学老师兼任,兼职的体育教师也常常在期末的时候把体育课占用,体育课成了语文数学课的附属课,所以在体育课上听不到,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更看不到同学们运动的背影,听到的只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的只是埋头苦读的身影。体育教师的不专业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现象出现,这句顺口溜也高度概括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直接现状,也确确实实是当前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的真实写照。
其次 农村中小学体育地位的问题。体育教师的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冲击,已有研究表明:农村体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的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对自己的职业认可度低晋级困难,出力不讨好,社会待遇也很不如意,所以很多体育教师产生了倦怠地心理,都想尽办法调去但文化科老师。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里基本没有专职的师范类本科体育教师,更不用说是本科以上的了。为什么很多高水平的体育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来任教,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和农村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有关。在农村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农村日常体力劳动较多,可以用劳动来代替锻炼,体育锻炼就没有那么重要。汤云凤曾指出:当前农村体育教学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大气候的不重视”。再者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进修活动相对较少,学习范围窄也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然后 学校领导层面的体育认识不全面,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视体育工作,个别农村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认识不足,在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够,只走形式化路线,进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误区。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充分贯彻落实,更离谱的是部分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短体育教学课时,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用等,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体育健康课,一律拿来上文化课。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都有自己所学的专业,但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的校长专业可能很少有体育的,也就是说很少有体育专业的老师当校长,谁不会重视语文数学而去重视体育呢,如果校长喜欢体育运动,那么这所学校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可能会好一点,如果校长不喜欢体育运动,那么该校对体育的一般重视都做不到。其实造成这种不重视的原因也很简单,教评是不用考评体育的,一个学校的校长不会因为体育健康课的教学质量而被升迁或是被贬,所以在体育教育的问题上都是过一天算一天。3.1.3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学校的减免补足政策,学校的收入越来越少。以前我们小学时每学期都交300---500元的学杂费,现在全免不说,好些学生甚至“领工资”上学。学校已经没有经济来源,国家对学校教育资金的投入从上到下已经被剥削的差不多了,真正到学校手里的钱也所剩无几,况且在这些所剩无几的钱中学校还要购置一些文化课用品,也谈不上添置体育设施啦。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资金投入一切都是空壳。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待遇简直就是‘皇子’‘公主’一般,相反对群众体育及中小学的体育投入则是‘灰姑娘’与‘丑小鸭’
3.1.4家中和学生的认识存在问题
农村的家长基本都是文盲半文盲,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功能与价值,没有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农村的家长每天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进入一个好的中学,再考入大学,最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至于像自己一样幸幸苦一辈子,再者,家长把农活和体育健康看成是一样,认为在家多做做农活就可以代替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所以家长们都只在乎文化课成绩怎么样,绝不会在乎体育课成绩怎么样。
农村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个好的出路,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个脱离农村的工作,加之对体育健康课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体育课只是玩。以前的升学考试也不考体育(近几年来在升学考试中增设了体育这是件喜事),所以没
必要去认真对待。其次,在农村的孩子也存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误区”,认为越喜欢体育课且体育成绩越好的同学就越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同学们都不愿意当这一类人,自然体育课也就不重要。
4建议和对策
政府应重视农村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有一定物质支持的条件下获得健康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农村学校体育多办实事,应根据本地财政和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广开渠道,多元投入,积极筹措,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4.1国家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
农村学校体育的资金投入一直以来都非常少,归其原因还是领导层不够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占全国教育的80%,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教学体系下农村学校体育的人均投入只有1—3元,比竞技体育的投入相差甚远。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说国家在资金上应该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农村学校有足够的资金去置办体育器材,这样农村学校体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普及。也可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这里并不是质疑国家财政对农村学校体育的不支持,只不过支持资金从国家一直到地方的学校要经过好多的部门,100元的农村学校体育建设资金从国家下发开始,一直到学校手里估计也只剩寥寥20元,在这寥寥20元里学校肯定还有其他的地方需要钱,不可能都拿来购置体育器材,笔者建议国家为农村学校体育支持资金专门设立一个独立部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也许这样100元从开始到农村各学校手里还是100元。减少中间环节的流失,下发到的钱就肯定可以去置办一些体育器材,学生也就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大山外面的人玩的体育器材。
4.2关心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
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特殊,艰苦。所以规定的福利待遇必须保证,必须切实的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的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等。只有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才能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这份工作,也会把自己所会的技能传授给学生。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他就有教学积极性,使其安心工作。4.3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一个再大的问题只要除与十三亿就不是问题。社会上成功半成功人士有很多,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有经济能力为农村学校体育给予帮助,所以要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力量建设农村学校体育。以多种方法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条件,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在财政上可以利用社会集资,捐助等方法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支持。
(1)举办‘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捐赠活动,城里的很多家庭都有1—2件体育用品闲置着,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各种各样的体育用品筹集在一起,然后就可以分配到各个农村学校。这样不但可以使农村的学校有体育用品,而且还给那些闲置的体育用品有一个用武之地。
(2)成功人士的支持,对城里的一些成功人士进行宣传,使其带动周围有经济实力的人一起捐款,并为他们颁发‘市(县)级社会公益领袖’的荣誉证书。这样农村学校体育也就有了一定的活动经费,那些成功人士也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可谓一举两得。4.4学校间的相互帮助
4.4.1城镇中学对农村小学的帮助
城市乡镇里的中小学设备肯定比农村中小学要好得多,城市乡镇学校里也一定会有一些体育器材是用过的或是旧的,这些过时的旧的体育器材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所以就可以把这些过时的旧的体育器材送给农村学校。这么一来,既做了好事被别人称赞,又可不必为旧器材的处理发愁,还为农村学校体育事业作了贡献,更可以为自己学校以后的尖子生输入做铺垫,以云县第一中学为例,云县第一中学把过时的旧的体育器材送给了后菁xx小学,自然的这所小学就对云县第一中学有感恩的心,那里的学生也会好好的记住云县第一中学帮助过他们,在毕业后好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就会被老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给他推荐去云县一中,学生呢也会有意识后无意识的选择云县一中。这也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么一来,云县一中就会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来报到,跟这就是这些学生就会有好大一部分的都考起大学,最后云县一中的升学率就增高。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就读云县第一中学期间,2008年高考,云县第一中学就有一个女生考取清华大学,为什么是从云县第一中学毕业的?云县第一中学在临沧市八个县的教学质量也不是最好的,为什么她就偏偏选择了云县第一中学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她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本作文大全是云县第一中学捐赠给她的,所以她喜欢上了这所中学也选择了这所中学,最后也是在这所中学考起的清华,给云县第一中学添光不少。
4.4.2农村学校间的相互帮助
国家资金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社会各界的帮助,城镇中学的帮助,这些不是一个小工程,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些帮助还没来之前体育课还是得上,问题还是没有结决,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农村的中小学之间就是亲兄弟关系,大家要相互帮忙,学校与学校之间在体育器材上,可以采用相互交换的方式来缓解体育器材困乏单一的问题,各学校可以以一学期为期限进行交换。这样一来,学校便可以给学生上新的内容,学生也有了新鲜感,老师上课起来也方便。
4.4.3各地高校教育实习对农村学校的安排
经本人对云县农村学校的实际调查,我县农村学校体育没有高学历的师范教师,既然没有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愿意到农村学校来任教,那么教育部门可以与各地的师范高校联系,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四的体育生可以到农村学校教育实习。可以把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学校里来,这样一来,首先可以使农村的学生受到新的体育健康课教育,懂得一些新的体育健康知识。其次可以培养实习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最后还可与农村体育教师交流教育方式方法,把新的教育理念留在农村,把农村体育健康课教育的辛苦带出农村。4.5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深造
提高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有一个合格的体育老师才能教出一群合格的学生,所以对体育教师的深造不可以马虎,要让体育老师在一定时间内去各个高校进行深造再学习,学习一些好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使自己与时俱进。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学校与学校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打破封建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也可以提高专业能力,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学习。4.6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在以上问题没落实的时候,体育教师也不可能把体育课停啦,课还是要继续上下去,怎么才能更好的教学呢,这就是考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时候啦,农村学校体育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就地取材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农村学校基本没有单杠,老师想上单杠课怎么办,农村地方就是树多,可以在两棵树的树杈上搭一根横木,就可以做出一个简易的单杠。老师就可以给同学上简单的单杠课,既可以给同学们教授新内容,也能解决一些面临的问题。(2)农村家里一般都会自己编草席草垫,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制定一个教学方案,让每个同学回家自己编一小块草垫,一人一块,一个班就有几十块,这样就可以拼凑出一块完整的垫子,老师就可以在垫子上给同学们上技巧课,同学们就能学到前滚翻后滚翻等等新内容。这么一个简单意行又符合农村实际特点的教学方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能学到一些只有在体操房里才能学到的奢侈运动。
(3)现在户外运动是时代的主流,像北京上海这样发达城市的学校,都会掏钱组织同学们去户外运动,什么爬上 郊游 定向越野等等。据我调查,我县城镇中学95%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定向越野,更不用说参与过定向越野。农村的学校周围大多都是山坡树林,体育老师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地理位置给学生安排一些现在最流行的定向越野课。老师画几份学校周围的草图,在指定地点放一些标志物,然同学们看图找物,这样一来农村的孩子也能走在潮流的前线体验户外运动。(3)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云县又是一个以彝族和布朗族为主的县,2003年我县申请“彝族自治县”,因为我们县里的彝族基本已经汉化,对于彝族的文化基本不了解,所以审核没有通过。虽然我们不可能让彝族的人学会彝族语言,但是可以把彝族的传统体育带入学校里来,如:布朗球,抢花炮,斗鸡,布球,摔跤等。既有教学的新颖性又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4.1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云县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的帮助和体育教师的改进。同时农村学校体育健康课的教学又有好大一块教育思维及手段的利用空白,有空白就证明有空间有市场,体育教师在克服这些不足的同时也应该利用那些教学空白开发教学市场。因材施教,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任重教远,各界人士和组织都应该关心和支持,争取在短时间内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现状,也只有这样全面素质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
参考资料:
【1】肖恬.浅析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当前困境[J] 2010-01-21
【2】戴云祥.进一步做好云县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思想的思考[J].云县文体局 【3】秦中恒.农村山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感悟[J].当代教育之窗,2011-3-14
【4】孙庆祝等.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4(8)【5】蒋丽;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及对策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 【6】李永胜 农村学校体育现象及对策研究
【7】程斌 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教材
第二篇: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中学
程永宁 刘冬莲
从事农村教育已有二十个年头,亲身体会到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艰辛,尤其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手段的单一无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所在的学校条件略好一点,全校十二个教学班共用一套多媒体,每个学科教研室配备一台微机,全校有近二十台可登陆互联网的微机共用带宽为2M的网络,勉强能到达教学要求,大家使用微机和多媒体要预约。这已经是在我们地区农村比较优越一点的了,很多学校都没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只能凭借书本教学,用语言和简单的图片描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与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不匹配,与学生的开放视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工作中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必不可少的要参加大大小小的教研活动,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相互的听评课中感受到:无论多成功的课都有可再提高的地方,无论再平常不过的课都有其闪光点,都有让人值得深思,值得回味的东西。我们就多年来的听评课感受谈一谈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一、老教师的课堂 优势:
1、最有特色的是学年初的课堂,各科教师无不尽其所能把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展示给新生,让学生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地位,在学生心理形成对这一学科的初步印象。
英语老师: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在国际航空、航海和体育界,英语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英语是最重要的媒介。在科技界,英语也是国际性语言。
物理老师:学好物理能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原理,比如自行车为什么可以动,人怎么可以走不摔倒,还有更深的发电机原理等,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一门很有前景的学科。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我们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学习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科学家认识自然、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习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学习物理学,还要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物理学充满了对立统一,是活的唯物辩证法。通过学习物理学,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就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能够循序渐进地安排学习任务。比如两位数学老师的课。课上完成一页题签,课下完成一页题签。让学生在课堂学了新知有用武之地,课下题签给学生检验和提高的机会。
3、跳跃的课堂,灵活地进度。这是说的两位语文老师的课。长春版的语文开篇就是“格律诗八首,宋词两首”,一味地连续学习,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倦,连续的背诵学生也会吃不消,所以他们就有选择地跳跃式、间隔学习,把古诗词与现代文结合起来教学。一张一驰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
4、“精讲多练”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英语学习可以说是很枯燥的,老师们尽可能地带一些学具、实物进课堂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机会。为了达到课前设定的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一个对话要反复操练,由机械操练到替换练习再到创造性练习等等,个别学生的“卡壳”一遍又一遍地考验着授课教师的耐心。农村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要远远落后在同龄的城里
孩子,有些孩子直到进入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所以老师的耐心和精讲多练就成了有效教学的法宝。开始的时候,感觉有些老师的课节奏感太慢了,不理解,但交流中才体会到老师的耐心和细心,更有专研的精神,负责的精神。课堂训练设计的巧妙并且老师能和学生一起活动,打破师生间的隔阂,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敢于说,敢于做,不怕失败,不怕出错。我想这样的课堂才适应农村的孩子吧。
不足:
1、缺乏激情,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感染力不强,方言俗语表达随便。有些老师讲课堪比催眠曲,课堂静悄悄,显得组织教学很好,但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教师的互动交流很少,有也只是针对少数优生。所以大部分学生听也可以,不听也无所谓。
2、教学设计靠经验,课前备课不充分。讲课的逻辑性不强,思绪经常断流,甚至脱落不开教材。学生无所适从,课堂节奏缓慢。
3、板书随意性大,无纲领性,有的老师甚至一连几节课都没有板书,只是要求学生在书上画一画重点。
4、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没有侧重点。从上课到下课铃响教师都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似乎各个问题间没有太大的联系,也没有总结出本节课的要点,以及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学生在课下做练习时遇到的困难,课堂上没有给出解决办法。典型题选取不当,重难点不突出或不确定,更没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可言。
5、课堂进度随意性大,计划性不强。课前对学生、教材及教学方法没有充分的预知。讲课中才发现问题,边讲边调整,以至于完不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二、青年教师的课堂近两年,我们地区先后有几百名特岗年轻教师充实到农村一线,这大大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准。他们的学科知识丰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理念先进,思维活跃,并且上岗前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考核,可以说他们的素质是相当高的。在工作实践中他们用行动也充分证实了他们的能力。听了他们的课,感觉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吸引人,可以说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堂表现比较突出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有激情 有魄力
激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没有激情的课堂是僵死的。年轻老师的课生机盎然,以情动情,情感共鸣。他们用他们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着学生的求知兴趣,用激情拓展着学生的思路,用激情引领着学生的注意力。老师激情的话语激励着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整节课都在高涨的师生交流中产生着共鸣。无论是农村的孩子还是城里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这必然要得到更多的欢迎和掌声。
2、有学识 有魅力
有学识的老师才是最美的老师。在现今的课堂上,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老师无限付出,真心地爱学生,但学生并不买账,表面对老师恭恭敬敬,背后却不屑一顾。究其原因,老师魅力不足,不足以吸引学生。有学识才有魅力,才能驾驭课堂,才能满足当今孩子的开放需求。这些年轻大学生的到来大大补充了农村专业教师空缺。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也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
3、有内涵 有特色
他们尊重学生,愿意走近学生,和学生有亲近感,他们有共同的话题,他们懂得呵护孩子,他们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长处,他们执着,他们不放弃每一个孩子。音乐老师的庄重与欢快,英语老师的严谨与活泼,语文老师的高雅与诙谐,数学老师的缜密与技巧并举无不展现着当代年轻人的朝气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语言表达,组织教学上都很到位。尤其是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上表现突出。可见他们对课堂教学观念的把握是很准的。但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如音乐课初中应该以综合课为主,欣赏只能是课的一部分,唱的学习也应以学生的试唱为主而不是教唱。教唱应是小学音乐的主要教法。英语课堂,老师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多教给孩子们些知识固然是好的,但也应该考虑孩子们是否吃得消。在进度允许的情况下,应把课堂放在对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上,组织多方式的、多样化的训练,同时注意训练面要广,不能只围绕着尖子生。
年轻教师在应对农村孩子的教学过程中通常还存在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课上极端严厉,课下督促不到位。后果是课讲得很精彩,可学生成绩平平。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正确的养成。再有就是反之,课上要求不明确,课下作业、练习一塌糊涂。每每上交作业后,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不断的叫学生到办公室纠正一些非常简单的错误。这可能与农村学生的家长督促少也有关系吧。
三、城乡交流的课堂 针对农村专业教师较少,教师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年轻专业教师又缺少专业引领指导的情况,我区的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对口支教”“教研联盟”“送课下乡”等活动。并且针对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的情况,开展了各种“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研交流活动。每次听课后,都能感受到作课教师的真诚,他们敢于放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把“本真”的课堂带给我们。每一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真正体现了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我们把他们的教学模式叫作:六维教学模式,即:实、广、深、活、和、真。没有任何的浮华,任何的装饰,可操作性强,可复制性强,利于他人模仿。他们把“有效”二字放在课堂首位,着眼于全体学生,做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收获与快乐,最终达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优,学生减负”的目的。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老教师都在听课中收获颇多。
送课教师不辞辛劳地给我们带来了切合农村学校实际,让听课教师易学能用的实实在在的精品课。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新理念、新方法,灵活多样的教法及学习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培养能力,注重学法,先学后教”的理念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精心的准备,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技巧,优化的教学过程,灵活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听课者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提升。比如美术老师通过画三角形、圆形好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入手,让学生用几何图形组合出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画保温瓶,茶几等等。再用这些图组成连环画来叙事。做到了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学生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完成了教学任务。音乐课上,老师让学生从认识电声乐器,到感受电声乐器的音质欣赏,再到由电声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试唱歌曲,既围绕了电声乐器的教学主题,又开展了欣赏、乐理、演唱等的综合课。体育老师设计的“不同的跳跃”让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跳跃方式,然后老师把他们的方式串联起来并加上适当的障碍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跳跃技巧,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学到了技巧,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点。学生课后感觉:这节课怎么这么快就过去了呢?
四、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途径
怎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想法是:
1、加强教师的专业学习培训,让一线教师更专业。
2、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内涵。
3、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的节奏感,有效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4、有效反思,不能只是简单的回顾,常反思,才能常进取。
第三篇: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分析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探讨与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难度或问题。
随着课堂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及营养餐的改善的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走读式小学向寄宿制学校转化也是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农村寄宿制小学与寄宿制初、高中相比又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在管理方面,难度相对较大。
一、现状分析与成因探究:
1、学生年龄相差较大。由于取消了一些较偏远的、生源较少的教学点、村小,使这些寄宿的学生年龄趋于小龄化,人数急剧上升,其中最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二、三岁,因此,大多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在家比较娇惯,以前又没有住校就读的经验,所以学校既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照顾好学生的吃、住和安全,使学校工作难度大大增加。
2、同过去相比,安全隐患增大。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在小学里,寄宿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的分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较低,自控能力较差,如玩电、玩火、玩水、到危险地方玩耍、做危险游戏等,在校内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寄宿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每周往返学校须乘坐车辆或走路,农村的一些搭客车辆很不安全,无证、无牌、无驾照车辆上路非常多。再加上乡村道路狭窄,交通安全危险系数过大,学校的安全工作开展起来极为艰难。
3、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首先是身体素质方面,尽管学校也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同他们在家的生活相比还是不尽如人意的。寄宿制学生一般每星期回家一次,会从家带来一点零花钱,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常常用于吃零食或买玩具,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其次是身心健康问题。这些学生年龄小,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生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会受到一定影响。
4、师资调配难度较大。人员调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他们大多数是民办教师转正的,虽然通过了不同形式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了一些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虽然中心学校也想方设法调配年轻的教师到寄宿制学校任教,但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和专业的生活教师依然非常缺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教学都存在一定弊端。
5、基础设施跟不上。尽管创建了寄宿制学校后,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依然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宿舍、餐厅、功能室等,大多是教室改的,配套不到位,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设备设施,住宿部连卫生间都没有。
6、寄宿学生管理落后。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后,管理人员不能配套。学校要么就临时抓“壮丁”,花几百元请农村无业人员做学生管理员,要么指派学校任教老师进行临时管理,这样导致对寄宿学生的管理,要么欠缺管理方法,要么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由于管理人员工资没固定来源,只好尽量压缩管理人员数量,面对快上百的学生,一个或两个且缺乏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案例介绍
马某,九岁,是外地借读生。在读小学以前,一直在老家由爷爷带着,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读小学一年级才刚来镇川。其父母都比较特殊。平时都是由爷爷带孩子,但是有时爷爷也忙不过来,因而孩子没人管,读书极不自觉。在班里,她虽然个子比较矮,但相貌不错,非常可爱。据她爷爷讲,她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好动,整天跑跑跳跳,特别贪玩。开学两个星期,教师就发现该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极不集中,一会儿钻到桌底下,一会儿拿出文具玩,一会儿和别人说话,40分钟算起来最多只有10分的听课时间,做课间操时,排队站不定,不是自己转来转去,就是一会儿推前面的同学,一会儿踢、打旁边或后面的同学,体操动作乱做一通。下课了,也爱和别的孩子打闹,还惹出一些事端来。有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对着操场这么多同学,竟将地上的一只易拉罐踢得老高,引起众多师生的指责。布置的作业,从不按时完成,动作极慢,需要有人在旁督促。经常是大家都在做作业,她却在玩。放学后,老师留下她,看着她才做,有时实在做不完叫她拿回去做,做完了又不交,从来不会主动交作业。有好几次,她爷爷来接她,看见她要老师看着做作业,都是唉声叹气,还说像小时候的自己,真不知该怎么办。该生其实一点儿都不笨,挺聪明,本性不坏,还很单纯。
三、案例分析
针对马某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她从小娇生惯养,凡事随心所欲,被爷爷溺爱,过于放纵,使她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这个同学有多动症的特征,如活动过多,上课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仔细分析又与多动症有区别:老师、家长看着能完成作业,而且写得很端正;注意力无障碍,对其喜爱的东西:下棋,注意力集中,能坚持一个多小时。
四、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马某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如果能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爷爷取得联系,让他勤与孩子交流沟通。并让她的爷爷一定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2.她经常犯错误,一旦出现问题,我就耐心指导,认真帮助她分析错误原因,让她自己找出错误所在,最终达到最好的解决效果。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她真正感受教师对她的关爱,有利于形成她良好的行为规范。3.针对马某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值日生工作她认真做,就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她现在在家中已能帮助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她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4.加强注意力的培养,从她最喜欢的活动开始,如下下棋,听故事,逐渐延长其注意力的时间,并培养她的耐性。上课时,我以生动形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她,常用目光、点头,一定的面部表情暗示她,及时提醒她遵守纪律。提问多叫她回答,以引起她的注意。一有进步,立刻表扬,奖励。如一般同学加一个星,她就加三个,强化其良好的行为。5.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集体氛围,让全班同学都关心她,安排最好的学生与她同坐,她喜欢下棋,就鼓励参加围棋兴趣小组,一有进步就表扬。使她对自己有自信心,使她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五、教育效果
经过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马某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要彻底改变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马某对教师尊重,对学习目的也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出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但她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她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她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六、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
综上所述,农村寄宿学校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安全方面
根据寄宿制学校住校生多、在校时间长的特点,首先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从每个学期一开始便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班主任及住宿部管理员担任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统一分担学校安全及住宿生管理工作。同时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并同每个教师签定安全责任书,与学校考核相挂钩,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展开。其次要时刻宣传,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安全工作应利用广播、会议、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并积极发动各班开展班团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最后要立足防范,变“堵”为“疏”。学校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每一个季度学校都要组织学校各部门对校园各处进行安全大检查,摸清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2、情感方面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寄宿制学校学生在亲情方面严重的缺失,成了学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现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如任性自私、自理能力不强、渴望关爱的心理惯性,更需要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给予正确疏导。根据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和优势,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开展阅读活动打造厚实精神根底。重视心理辅导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低年级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意识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每月开展知识讲座,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自立能力。具体做法:
一是每月开展宿舍整理比赛,其中包括叠被子,摆放牙刷、毛巾等;
二是编制学校寄宿制生活手册,指导学生如何适应寄宿制生活。三是每个班每月要安排一次角色岗位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体验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为每个学生建一张家庭联系卡,学生家庭住址、父母情况、联系电话等一目了然。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参观学生的食宿、学习等在校生活,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校内外沟通。这样一来既能让家长放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又更密切了学生和家长的亲情关系,同时抓好接送学生时的个别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访档案。
3、特长方面
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结合实际,开设了写字、手工、音乐、美术、舞蹈、篮球等社团小组,引导其积极参加,发挥自己所长,培养团结同学,和睦相处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特长。
4、教学方面
学校把“学习新大纲,钻研新教材,研究学生新情况”和“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要做到“上明新大纲,下联新学情”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异步教学、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改试验,使学生想学、爱学、会学、乐学。教师想教、爱教、善教、乐教。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益,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保证。
五、卫生保健方面
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卫生负责和检查制度,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二是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样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三是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保持校园干净、整洁;
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坚持两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排除心理困惑,增强学习的信心、生活的乐趣。
总之,学校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小学寄宿制度,走办学的新路子。而农村寄宿制管理方式的完善和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
第四篇: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成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对此应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稳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推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还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媒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解决体育设施在对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设施 对外开放 对策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日趋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杭州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市区土地日趋紧张,大规模兴建新的体育设施也不现实。与此同时,市内中小学体育设施利用率却不高。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学体育设施,为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推动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一、现状
(一)全国体育设施的整体情况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设施普查显示,当前我国现有850080个体育场馆,其中学校体育场馆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状况
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615个,其中中小学标准场地 1672 个,中小学体育场地占全市体育场地46.3%。因此,对外开放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对杭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情况
杭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为缓解全市体育设施短缺的矛盾,满足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有偿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各类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为广大市民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了一个健身场所,相应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但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体育设施总体开放情况并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
(一)安全责任问题较为突出
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问题。
1.学校财产安全:现在学校管理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学校财产是相对安全的。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前来参加锻炼的外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极有可能造成学校财产损坏和私人财物失窃等安全隐患。
2.事故责任问题:大部分前来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健身常识和运动能力不够,可能存在着运动方式的错误和对运动器械的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体育器材老化,又缺乏及时的维修,极可能给不知情的锻炼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3.学校治安问题: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员可以自由地进入学校,其中不乏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者,可能与校内师生发生冲突或发生寻衅滋事等问题,从而给学校带来治安问题。
(二)体育经费紧张,没有保障
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休闲场所,但与此同时,市民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以及管理支出。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经费问题成为制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关键。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主要来源于向社会开放收费的资金以及学校财政拨给的资金。而学校的这些资金只能维持学生活动的场地费和维护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后所带来的各种其他的费用目前还没有保障。
(三)体育设施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本校教师,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都比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
(四)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了一个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但由于人员较杂,加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极易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活动场地卫生差:体育器材被损坏:管理责权不明,容易导致管理人员和参加锻炼的市民发生冲突。
三、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体育设施自身的单一价值,中小学体育设施直接为广大市民服务,能有效缓解全市日益扩大的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
面对新形势,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抓住管理改革的机遇,在保证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基本方针,通过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适时调整体育管理模式,在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指导以及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体育设施的不同特点以及目前的对外开放情况,逐步实现学校体育设施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形成以体养体与公益化的有机结合,这是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稳步形成长效机制
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管理上还不成熟。如收费的标准以及税收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办法。因此,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相互协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收费标准、开放办法、财务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从制度上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
第五篇: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改革办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经费、保学控流、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全面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一)农村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一是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二是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2002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人民币,比1997年增加了1.3倍;三是一些地区和学校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模式进行改革实验,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矛盾日益凸显。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必须承认,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且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不断产生。农村教育正处在一种举步维艰、负重前行的困境之中。
1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1)教育目标不明确,过于注重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脱离了农村实际,偏离了农村教育的正确方向,没有突出素质教育。(2)受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思想的影响,认为农村办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是学校自己的事,乡政府不必介入,因此缺乏对农村教育的足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目标的长远规划,缺少对教育过程的必要检查、督导,教育经费的投入也远远不足。(3)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和手段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比如,各级领导部门对学校的评估、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都存在诸多问题。
2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据统计,在贫困农村地区,校舍的危房率竟高达百分之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待遇低,而且又没有保障,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3辍学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又有所回升。据报道,辽宁省一些农村中小学,以往到初三时辍学率一般为15%,2001年已上升到30%左右,个别乡镇高达50%以上,为近10年来少见。从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实际流失辍学率,甚至比统计数字还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贫乏,教育教学质量差,加上现行教材与农村实际脱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差,使他们产生了悲观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导致辍学。二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近年来,由于学习费用大幅度上涨,给学生家庭带来日益沉重的经济负担。有些地方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教育经费的压力部分被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们还要应付集资办学和分担教师酬劳等费用。许多家庭无力承担这些费用,不得
已让孩子辍学。三是学生家长对重教兴学的认识不够,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远见。由于农村长期的封闭落后,生存条件恶劣,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读书哪能当饭吃”是其既现实又短视的写照,他们对教育功能的间接性、迟效性和潜在性,对知识蕴涵的增值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4师资队伍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1)教师素质偏低。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凭经验施教,观念落后、教法陈旧。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3)师资数量不足。农村教师普遍严重缺编,如音、体、美、劳等学科专职教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分析师严重短缺。(4)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待遇与城市教师相差甚远。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制度保障。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据统计,该市农村幼儿教师月工资在300元以下的占37.3%,400元以上的仅占23.4%,其中仅有4.4%的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这大大影响了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
5教学内容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偏难;(2)缺乏同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3)有的内容已经陈旧,适应化的新内容较少;(4)灵活性不强。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一直沿用统编教材,而较少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调整、更新,使用自编教材、乡土教材的则极少。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未能很好地完成培养有一定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农村劳动后备军这一重要任务。农村中小学一直没能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并且仍然把应试升学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严重脱离农村实际。由于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用不上,农村要用的知识学校又没有教,毕业后返乡务农的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许多家长看不到送子女上学的好处,农村的干部和群众看不到投资基础教育与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直接关系,影响了他们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摆脱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缩短农村基础教育同经济发展的距离,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适应农村市场经济机制的教育体制。
1、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体制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
一、偏颇与脱离农村实际。目前农村教育重职教轻普教、重升学轻就业、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依然严重。陶行知曾说过:“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就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促进的媒介。”这些话对当前发展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必须认清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农村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农村基础教育必须适应广大农村发展生产、科技致富、渴望人才的需求。因此,对我国广大农村来说,需要从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出发,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教育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需要。
(2)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要在中观层次上,以县为单元,实行三级办学、二级管理,把教育纳入县级农科教统筹系统中,在教育内部实行三类教育相互结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机制。应在坚持“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强化县级作为办学和管理主体的职能。管理权限适度集中,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统筹、协调、管理全县教育的作用。县为主体,乡是基础,正确处理县、乡两级政府办学和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这是完善基础教育体制的关键所在。
(3)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机制。不再单纯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注重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以此为标准制定的教育评价制度与方法,使其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如在评价内容上,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定;在评价方法上,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分数与等级加评语相结合,实行会考制度等。
2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1)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短缺,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通过中央加大投入、地区配套供给、多渠道积极筹措、鼓励民办教育、压缩行政开支、发行教育债券等方式来筹集,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经费奇缺的情况,政府可采取特殊政策,专项投入。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千方百计地争取一些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来改变农村学校的现状。国际上有很多基金会都是针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其中有很多直接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只要各级政府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找到好的项目,就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不仅可以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国家应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资、民营及各种民间组织和个人资助农村基础教育。
(2)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投资使用效率。合理确定教师编制和岗位,提高教师的利用率。对教师精简优化,严格核编控编,清退编外教师。农村中小学应根据实际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管理,杜绝“乡村向农民集资、学校向学生收费”的现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切实加强学校收费管理。正确处理好治理乱收费、规范收费管理和发展教育的关系;理清教育收费政策的基本思路,研究诱发乱收费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建立惩、防并重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形成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工作
根据前面分析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端正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都要明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认清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优先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有了化的教学手段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农村基础教育才能长足发展。
(2)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国家应当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对广大农村教师,要从、工作、生活各方面给予照顾,解除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扎根乡村,为当地教育事业多做贡献;采取特殊的招生政策,照顾农村地区考生和边远地区考生;农村的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当从提高自身整体水平入手,扩大交流,引进和接受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缩短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调动家长送子女入学和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3)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办学。要使《义务教育法》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村群众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让广大农村学龄儿童受到应有的教育。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活化用人机制。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来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师德修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同时采取滚动轮训的办法,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2)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待遇低,不能单纯理解为工资低,更主要的是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且解决无望。造成农村的不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这种情况如今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外面的教师不愿来、里面的教师留不住的局面。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住房难、子女就业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5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
(1)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还应当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突出农村教育的特点。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要结合农村实际,把国家的基本目标要求具体化、多样化。例如在思想教育的目标中要突出热爱农村、热爱家乡、扎根建设农村的要求;把技术素质的教育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等等。
(2)突破课程设置的统一性。由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课程需要多元化,要有弹性。一是课程要具有多样性:课程设置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使课程、教材满足地方、学校、学生的发展要求,具有与各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区特色。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以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二是课程要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将教育的普及和提高适当结合;承认并接受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不一致,通过多种形式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3突破关门办学的封闭性,实行课内外、校内外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服务相结合的“开放型”教学体系。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同时,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活动课程分为统一的活动与兴趣活动两类。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学科、科技、文娱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增长聪明才智,发展爱好特长,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从事农村社会工作和文化活动的能力。课外科技活动应当结合当地的“燎原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来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步履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